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2022-04-20

人生活在社会当中,属于群居动物。这一属性要求我们必须与他人和谐共处、适应社会生活,也要求教育教学必须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品德与社会就是將教育与社会结合的典型课程。本文将从改编教材内容、改变课堂教学方式和课后学习形式这三方面入手,探讨如何整合各方资源使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更加社会化,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学效率。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篇1:

品德与社会课社会性知识教学的反思与实践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有不少课文涉及地理、历史等社会性的知识内容。近年来,对这方面课文的教学论述很多。但纵观老师的论述,大都关注这些课文的“品德性”层面,即多关注品德课“品德性”的重要性的论述。而对这些课文的“知识教学”层面的探究则相对弱了些。这使得在很多实际教学中,出现了知识教学不重视、方法上枯燥乏味、或者知识性与品德性相割裂的现象。

鉴于这些方面的思考,本文中笔者将就如何“优化品德与社会课社会性知识教学”及“知识性与品德性有机渗透”两方面所作的实践研究之所得作一些粗浅的阐述。

一、两堂课引发的思索

【课例一】:音乐节奏训练课《采茶舞》

某幼儿园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老师上了一堂音乐活动课——节奏练习。短短一堂课,进行了以下几种节奏练习:

(1)×× | ×× | ×× | × - ||

(2)×××× ×××× |×××× ×××× |××× ×× | × - ||

这些节奏练习包括了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的教学,这些节奏训练,小学生在中高段才浅浅涉及,但是,短短30分钟下来,这群幼儿园的娃娃却都能打出这些节奏,并且学得特别开心。

在课堂上,老师没有讲解任何有关四分、八分、十六分音符这些节奏术语,只是让学生回忆一周前茶园摘茶动作,并请大家把这些动作表演出来。因为摘茶有快有慢,自然动作表演就有慢有快,聪明的老师还配上音乐,学生随音乐的节奏忽快忽慢地表演着摘茶的动作。最后,老师把片片茶叶在黑板上贴成节奏条,让学生表演出来。就这样,本以为难以达成的节奏训练目标就在不经意间顺利完成了。

【课例二】:品德与社会课《七大洲四大洋》

某老师在上三年级下册《七大洲四大洋》一课时有这样一些片段。

片段一:

同学们,我们的地球是一个椭圆形的球体,由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组成。它们被称为“七大洲、四大洋”,是哪七大洲,哪四大洋呢?请你们观察这张世界地图,看谁能先记住这些大洲大洋的名称与样子……

片段二:

了解了各大洲各大洋的知识,让我们一起去那儿参观一下。

以上是两堂风马牛不相及的课,一堂是幼儿园的音乐活动课,一堂是品德与社会地理知识类课文,但两堂课所显示的教育理念却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片段一中,面对枯燥乏味的节奏练习、复杂多变的节奏形式,老师选择了一个极好的表现形式——摘茶叶;抓住了一次极好的教学时机——活动前一周,园里曾组织学生去进化茶山摘茶叶。学习活动是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源于学生的直接兴趣,学习活动无需意志努力就能完成,学生学得轻松、愉悦。并且学生的学习活动更赋予采茶活动以诗意,更激发了学生对生活、对劳动的热爱。

片段二中,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也掌握了不少大洲大洋的知识,但整个学习过程是他们被动学习既成知识的过程,课堂源于学生的间接兴趣(如对学习本身重要性的认识、为了赢取竞赛胜出的主观意愿等),学习活动在意志努力下完成,思维处于紧绷状态,学习紧张、劳累,并且纯知识体系的教学将感性的美丽的地球抽空了,即使后面进行了“激发对地球妈妈热爱之情”的品德教育,终究割裂了“知识”与“品德”,形成了教学中的两大阵营。

二、实践取得的收获

实践一:地理知识教学——定准目标,巧借学具,自主探究

地理知识类课文的教学,最大的问题在于它们的知识性强,知识点又很多,像《中国政区》一课,涉及我国34个一级行政区的名称与位置,知识量非常大。因此,教学这类课文时,首要条件是仔细研读教学目标,确定适合的课时目标。

明确了目标之后,我们就要想想怎样才能让知识的教学有趣又有效。我们的感受是:借助“学具”能有效地开展活动并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实践二:历史知识教学——找到“交点”,开展调查,走进社会

品德与社会课程将近现代史教育安排在五年级下册,这段历史由于距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学生的感受不易被激发。教学中,老师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借用录像资料重现历史。这样的设计,将课堂与历史进行了时空对接,学生的情感、情绪被调动了起来,课堂教学效果比较好。然而,这种方式终因其远离学生的生活世界而略显不足。为此,在教学这部分课文时,我们要想方设法使教学能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或熟悉的生活世界开始,找到一条走进生活、走进心灵的通道。在实践中,笔者考虑到高段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调查实践能力,努力寻找现实与历史的生活“交点”,借助社会调查活动对知识教学作了有力的佐证。

作者:汤亚飞

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篇2:

三管齐下,使品德与社会教学社会化

人生活在社会当中,属于群居动物。这一属性要求我们必须与他人和谐共处、适应社会生活,也要求教育教学必须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品德与社会就是將教育与社会结合的典型课程。本文将从改编教材内容、改变课堂教学方式和课后学习形式这三方面入手,探讨如何整合各方资源使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更加社会化,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一、引入更多实例,令教材内容更社会化

品德与社会课程既是培养学生品性的平台,又是学生了解社会的窗口,因而要具有浓烈的时代色彩。但由于教材的更新换代一般需要几年的时间,所以书中所引用的例子相对来说比较滞后,没有办法真正做到与时俱进,甚至可以说它刚出版就已经“过时”了。如今互联网已非常普及,小学生获取信息的速度越来越快,因而教师要善于捕捉时下热点话题,将真实的社会案例引入课堂教学中来,以此弥补教材的缺陷。用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打开他们的话匣子,提高课堂参与度,这样教学效率也会随之提高。

例如: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不屈的中国人》一课时,教师可联系韩国部署萨德系列事件,以及此前国足在世预赛中大胜韩国队一事。学生对这些话题无疑非常感兴趣,因为他们正在经历,甚至身处其中。教师可通过截取新闻报道、网友留言等方式来展现社会舆论,然后把话语权传给学生,让他们来说一说自己的态度和观点。又如《樱花之国》这一课,书中只简单介绍了日本的基本国情,很多都是地理、历史等较为宏观的内容,那么教师就可以从日本人民的现实生活入手,对教材进行补充。如今网上的日剧、日漫、日本综艺等多如繁星,教师要善于从中选取较为有趣和贴近小学生生活的片段,以此来进行新课引入,其乐无穷。这样与时俱进的品德与社会课程,学生才会产生浓厚兴趣,从而积极参与其中。

二、创设更多情境,令教学方式更社会化

“身临其境,方悟其情”。一个逼真的场景能让学生身临其境,自然而然地诱发他们的相关情绪,从而使之投入到学习中去。新课标越来越关注学习者的主体性,强调教师少教而学生多学,让学生主动、自觉地去参与、去思考、去探索。传统的“填鸭式”灌输教学显然已经不符合新课标的理念,教师们纷纷摈弃照本宣科,组织起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动嘴、动耳、动脑……全身心地感受具体场景和事件中人物的情感变化,做出最本能的反应,而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表现加以引导和纠正。这样的教学过程比教师单纯的口述更加形象和具体,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也会更深,教学目标能轻松达成。

比如:在《我们的民主生活》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创造人人参与、民主平等的投票场景,可通过组织“中国好声音”班级选秀活动的方式,鼓励学生到讲台上倾情演唱,展现自己的歌喉,其余学生背对讲台,用“转身”来表达自己对歌唱者的支持。这其实是以一种娱乐、流行的方式来诠释民主平等,既活跃了课堂氛围,又达到了教学目的,教师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开心,一举两得。又如教学《交通与生活》这一单元时,可进行现场情境模拟,教师发动学生一起将教室布置成马路,设置十字路口、天桥、斑马线、地下通道等,并由学生分别扮演交警、各种车辆的司机、行人等,设置诸如横穿马路、车祸、堵车等不同情境,让学生本色出演自己在遇到该情况时会如何应对和处理。教师对各小组的表演进行细致观察,在全部结束之后进行点评,表扬良好的行为,指正不当的行为。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让学生都成为遵守交通规则的优秀少年,也让他们知道今后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类似情况该如何应对。

除此之外,教室的布置也可以考虑融入一些生活化、社会化的元素。比如:在墙上开辟新闻展示区,由学生自主剪贴报纸、期刊等;或是在单元学习的过程中,绘制相应主题的黑板报,让学生在教室中坐着也能知天下事,时时刻刻都感受到社会的变化和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进度等。

三、开展更多实践,令学习形式更社会化

除了在教室中模拟社会情境外,品德与社会的任课教师还可带领学生真正走进社会生活,让学生在现实中践行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去验证课本和教师教的是不是真的正确、实用,再在实践的过程中结合个人体会探索出更加有效和适合自己的一套处事原则,形成自己的是非观、价值观,做一个善于独立思考的人。

社会实践的形式多种多样,但要选择适合小学生开展的,同时与品德与社会教学内容相符合的,教师就要进行精心设计。比如:在学习《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这一课时,教师可联系当地的民族院校,带领学生与少数民族的大学生联谊,面对面直接了解少数民族的言语、习俗、饮食等。现身说法比冷冰冰的教材文字更加生动形象,学生更容易集中精力去听,在交谈的过程中也能提出自己的问题,通过实际的交际认识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又如《我们生活的地球》这一单元,教师可组织学生走上街头进行环保宣传,参与“我是植树小能手”“我是小小清洁工”等体验活动,用实际行动爱护地球,同时感召更多的人意识到低碳生活的重要性,加入到环保的行列中来。另外,教师和家长还可与学生一起参与网络上的环保、公益、志愿活动等,与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的朋友进行交流互动,从小培养学生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

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们只有真正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才能切身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冷酷,了解社会的规则,知道人与人是如何相处的、各行各业是如何运转的……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师要善于利用一切资源设计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做到知行合一。

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是现代教育思想的必然产物,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更是要求教师紧密联系课本和实际,在课堂上再现社会生活。因而品德与社会的任课教师不仅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改编,与当代社会同步,还要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上有所改进,让课堂社会化,也让学生真正走进社会。这样三管齐下,才能全面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效率,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自然而然地了解社会规则、适应社会生活。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安市八一小学?摇?摇?摇责任编辑:庄严?摇?摇?摇黄晓夏)

作者:陈妙洪

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篇3:

让品德与社会教学贴近社会生活

摘要: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形成学生良好品德行为。德育教学要渗透于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根植于学生的生活实践之中。课堂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让其走进社会。

关键词:课堂 社会 生活 实践 服务

教育家赞科夫说:“如果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教室的天地就开阔了。”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形成学生良好品德行为。所以,课堂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让其走进社会。为此,我们尝试了如下做法:

一、输入生活信息,引导学生认识社会

品德与社会学科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科,它的内容涉及知识极为广泛:有以认识社会为主线的常识,以人与人的关系为纽带的知识,以生活问题为中心的内容,也有以民族精神为依托,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及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其根据个体化的需要,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反映构成人类社会的诸多基本要素和各种社会关系,具体直接地向学生展示了整个人类社会的模型,对于学生今后的生活、学习、思维是一种重要的工具,是他们实现个体社会化不可缺少的认识基础。如:品社课中学生通过工业与生活,交通运输与生活,生活与储蓄、保险、传统节日等内容的学习,明白了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工业,工业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认识了一些常见的多种多样的交通运输设施,了解了什么叫储蓄以及储蓄的好处,知道了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节日等等。因此要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内容,输入生活信息,引导学生认识社会。

 二、注重实践活动,引领学生参与社会活动

品社课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要使学生认识社会只在课堂上学习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观察社会、认识社会,这样才能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积极参加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是品社课特点决定的,是让学生尽快适应社会生活的有效手段,是课堂学习不可缺少的重要补充,是完成品社课德育的重要形式。

《我的家庭》一课,课前让学生调查了解父母的社会角色,使学生认识到父母、家庭对社会的贡献,从而发出对父母由衷的敬仰之情,进而激发他们将来报效祖国、贡献社会的情感。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深入的职业教育,职业有不同,无高低贵贱之分。在学生明白了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要做家庭小主人,不仅要尊重和孝敬父母,还要学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之后,还可以让学生在家里实践操作:为父母端茶倒水,在家里打扫卫生、洗洗衣等。又如了解社会主义的成就可组织学生调查周围社会发生的变化,比起空泛的理论讲解要好得多。再如讲商业常识就让学生到商业场去观察商业买卖活动,然后参加小的商业买卖活动等等。

三、发挥德育功能,促使学生服务社会

小学品社课具有十分丰富的政治思想、道德以及心理品德、行为习惯教育等内容,具有特殊的德育功能。因此,我们在品社课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品社课中的德育功能,让学生在认识社会、参与社会的基础上服务于社会。

品社课教学是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例如,在品社课教学中学生通过对家庭与社会,学校与社会、社区等各个单元的学习,懂得了人与社会的关系,从中对学生进行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品德教育,树立集体意识、社会意识,培养学生适应集体生活和社会生活所必需的各种行为习惯。因此,在品社课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在传授社会知识的同时,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从而引领学生服务于社会。

《崇尚科学,破除迷信》一课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迷信活动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危害,使学生相信科学,增强抵制迷信活动的自觉性。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的,首先根据内容特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在课堂上逐步引导,循序渐进,使学生由“认识危害”到“相信科学”,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引导学生把自己在课堂的所知所感,拓展运用到社会中去,以服务他人,服务社会。因此,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我又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校外进行“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的宣传活动。于是学生一个个都充满信心地开始策划。在宣传活动中,学生分成小组,分别以“街头巷尾”和“村庄社区”等作为宣传地点向身边的亲人、朋友以及社区里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们宣传封建迷信的危害和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美好前景等。

品德与社会课从教学上来说,要渗透于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根植于学生的生活实践之中。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要把德育充分融入学生生活之中。实践证明:德育教学内容越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道德观念越易被学生认同和接受。因此,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必须根植于学生现实生活和儿童特殊的生活世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真正意义上的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思想品德真正内化为学生做人的品质素养。

作者:王雪梅

上一篇:教师新课程改革论文下一篇:网络化初中德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