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摘要:德是每个人的立足之本。立德树人理念不仅适应世界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是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我国早就明确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由于小学阶段是形成终身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因此小学品德与社会是有效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当前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否能够有效实施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品德与社会是从儿童的实际生活出发,运用儿童的生活进行教学,最终回归生活的课程,是让学生不断改造自己,完善自己的课程。为了深入把握当前小学品德与社会的实施现状,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研究针对X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进行现状调查,发现其中现有优势和现存不足,探析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原因,从而提出优化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针对性策略。本研究通过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问卷调查是从四个维度:品德与社会基本情况、课堂教学情况、课后教学效果、校外课程支持情况设置题项,以X小学三至六年级的学生和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师为调查对象进行调查。通过整合访谈资料和调查数据发现当前X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具有一定优势,包括:与高校合作,坚实理论后盾;学校重视德育,校园文化和谐;品德教师专业成长形式多样;学生课外德育活动相对丰富;注重学科间的德育渗透;家、校、社三方合作,衔接互补。同时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包括:部分教师不重视或占用品德课;外出培训导致校内教师短暂性空缺;部分教师教学方法有待提高;品德教师课后反思不足;学生上品德课动机不纯;部分学生课堂参与度低;学生课堂碎片化,缺乏系统性等。笔者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原因探析,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德育观,正确把握品德与社会学科性质;完善制度:完善教师培训管理体系,完善品德与社会学科监管体系;促进学科教师专业成长:建立有效的学科教学评价体系,丰富品德与社会教学方法,加强品德教师学科反思;加强家、校、社三方合作。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现状

学科专业:小学教育(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立德树人是根本

(二)小学品德与社会重要性

(三)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现状

二、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目的

三、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一)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二)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三)国内外文献评述

四、研究创新点

五、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理论基础

一、基本概念

(一)品德与社会课

(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

二、心理学理论基础

(一)道德发展理论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三)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四)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第二章 X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现状调查

一、X小学概况

二、研究方案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调查问卷的结构设计

(三)调查对象的选择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品德与社会基本情况

(二)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情况

(三)品德与社会教学效果

(四)品德与社会校外支持情况

第三章 X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优势、不足及原因分析

一、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现有优势

(一)高校合作,坚实理论支撑

(二)学校重视德育,校园文化和谐

(三)教师专业成长,形式多样

(四)德育重践行,活动相对丰富

(五)德育重学科间渗透

(六)家、校、社较良好合作

二、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现存问题

(一)学科教师方面

(二)学生方面

三、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现存问题原因分析

(一)学校方面学科监管体系不完善

(二)学科教师方面

(三)学生方面轻视品德学科

(四)家庭和社会方面参差不齐

第四章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相关建议

一、更新观念

(一)树立科学德育观

(二)正确把握学科性质

二、完善制度

(一)完善教师培训管理体系

(二)完善学科监管体系

三、促进学科教师专业成长

(一)建立有效学科评价体系

(二)丰富品德与社会教学方法

(三)加强品德教师学科反思

四、加强家、校、社三方合作

第五章 研究结语和研究展望

一、研究结语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上一篇:后现代马克思主义论文提纲下一篇:电子技术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