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报优势学科建设论文

2022-04-25

[摘要]艺术类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建设与一流学科建设相互促进、协同发展。一流学科建设是艺术类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建设的有力推手,学报特色栏目建设又能有效促进一流学科建设方案的实施。艺术类高校应将学报特色栏目建设纳入一流学科建设的总体方案和评价体系,加强一流学科师资队伍建设与学报特色栏目作者队伍建设。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高校学报优势学科建设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校学报优势学科建设论文 篇1:

论新时期中国高校学报的历史使命

[摘要]当前,对于中国高校学报应当承担哪些使命这一问题,国内部分专家学者似乎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困惑与迷失。在此形势下,各级期刊出版管理机构、各高等院校和全国高校学报界只有对中国高校学报的产生、地位与作用以及定位具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在此基础上,更好地继承、发扬中国高校创办学报的优良传统,并采取相应措施,促使中国高校学报在新时期承担起学术研究与学术创新、为高校科研教学服务、人才培养、引领文化发展方向等使命。

[关键词]高校学报;定位;使命;学术性与创新性;学科建设;教学科研;人才培养

近年来,国内部分专家学者似乎对中国高校学报应承担的历史使命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困惑与迷失。其突出的表现是:国内期刊出版管理机构和高校学报界的部分专家学者认为,目前中国高校学报改革的发展走向,应当采取彻底改变过去的办刊宗旨与模式,把高校学报做大做强,以便使中国高校学报适应国内外期刊市场竞争的需要。笔者认为,这种主张产生的根源,主要是对中国高校学报应承担的历史使命、对中国高校学报定位的困惑与迷失。这种主张看似理由充分,但实际上既难以做到,又弊大于利。为此,本文拟在对中国高校学报的产生、地位与作用进行历史考察的基础上,阐述新时期中国高校学报的正确定位及其应当承担的历史使命,期望以此对中国高校学报的正常发展有所裨益。

一、当下对中国高校学报定位的困惑与迷失

目前,在如何办中国高校学报的问题上,国内期刊出版管理机构和高校学报界的部分专家学者,或从良好的愿望出发,主张借鉴国外期刊界的经验,办“大刊”、“名刊”以与国外期刊竞争,或出于对期刊的纯学术性考量,或囿于单纯的经济得失等原因,在对目前中国高校学报进行评价时,大都诟病有余,肯定鲜有。他们认为:中国高校学报的不景气状况分外突出。如高校的学报数量激增并没有出现学术质量的相应提升,学报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有限,能被世界六大检索系统收录的期刊很少;办刊实力与国际上一些期刊相比差距甚远,因为国际上很多纯学术期刊都自负盈亏(笔者对这种观点持怀疑态度,因纯学术期刊是很难靠订户的定刊费实现自负盈亏的),而中国高校的学报投入大、印量小、订户少、重复多,浪费大。有人把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归结为对高校学报出版定位的尴尬、困惑和迷失。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对高校学报定位迷失的原因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官方文件对学报的定性和制约;二是学报对主办学校的依赖所导致的“软骨病”;三是学报自身长期以来形成的封闭办刊模式及行为惯性和惰性。为此,他们主张要想改变中国高校学报目前的现状,必须改变官方文件对学报的定性和制约,改变学报对主办学校的依赖,改变学报的办刊传统,以开放办刊、办专业性期刊来寻求发展。

为什么经历了百年风风雨雨,伴随着中国社会的激烈变革和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传播着中西文化的前沿信息,记载着中国高等学校在科研和教学中无数优异成果,产生了无法估量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培养了无数专家学者的中国高校学报会在当下被国内期刊出版管理机构和高校学报界的部分专家学者评价过低呢?笔者认为,这其中的原因除了中国高校学报本身确需进一步提高办刊质量与办刊水平外,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恰恰是国内期刊出版管理机构和高校学报界的部分专家学者对中国高校学报的定位出现了困惑和迷失。如果在今后的高校学报改革过程中抛弃中国高校创办学报的优良传统,扭转现行高校学报的办刊方向,彻底改变学报的办刊模式,恐怕只能导致中国高校学报在新的历史时期难以承担起国家、社会和高校赋予其的历史使命,从而影响中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这是应该引起人们必须思考的问题。为此,有必要对中国高校学报的定位进行再认识。

二、对中国高校学报定位的再认识

对中国高校学报的定位,国家教育部、新闻出版署和中国高校学报界的同仁曾经有过比较一致的认识,但是在对中国高校学报的定位与发展出路出现困惑与迷失的今天,很有必要对中国高校学报的产生、地位与作用等进行历史的考察,在此基础上,才能对中国高校学报进行正确定位,也才能使中国高校学报承担起国家、社会和高校赋予其的一系列责任与使命。

(一)创办高校学报是中国高校的优良传统

中国高校学报是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产生、发展而产生与发展起来的。中国高校学报肇始于1906年苏州东吴大学创办的《东吴月报》,1915--1919年,《清华学报》、《复旦》学报、《美术》和《北京大学月报》相继创办。随后,中国各家高校纷纷创办学报,迄今为止,中国高校学报已达2000余种,无论在质量或数量上,都在整个期刊行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中国高校学报百年发展史上,许多教育家、科学家都把学报作为建校办学的重要工作来抓,并使之成为一个优良的传统。许多校长和知名学者都亲自兼任学报的主编。至今,还有一些高等院校的主要负责人仍然兼任着学报编委会主任或者主编。

(二)对中国高校学报地位与作用的历史考察

高校学报在一所大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曾经发挥过巨大的历史作用。对此,老一辈教育家和科学家已经作了详细说明,如著名教育家原厦门大学校长王亚南先生曾指出:要办好大学,必须抓好两件事,一是教学,二是学报。著名古园林专家陈从周教授更是强调指出:没有学报,便没有学校最高的学术代表性刊物。没有学报,便没有学校地位。要想在世界各国取得学校地位,在历史上取得学校地位,靠的便是学报。从学报当中,可以看出一个学校有多少人才,培养出多少人才,有多高的科研水平,有多少的科研成果,这些都能从学报中得到反映。由此可见,高校学报是每一所高校刊载教学、科研成果的主要载体,是为本校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它历史地记载了一所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发展,是外界了解每一所高校师资和学术水平的重要窗口,甚至有的专家学者称高校学报是学校的脸面。

中国高校学报曾经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际科技文化交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中国高校学报是高校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科技发展、文化繁荣的重要力量。中国高校中科技精英云集、科研力量雄厚,每年都要产生大量高水准的科研成果,许多科研成果、科技发明,往往首先见诸学报。学报刊登的这些科研成果和文化知识一旦被人们所掌握,就会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就能极大地推进社会的发展与文化的繁荣。

中国高校学报是中国学术科技期刊的主体。据中国科学技术情报所1989~1993年对全国科技论文的统计,5年中高校论文占全国科技论文总数的比重分别为53.47%、53.92%、52.85%、54.18%、

56.22%。中国高校学报目前已经有100多家进行了对外发行与交换,承担起了促进国际科技文化交流重要渠道的使命。

综上所述,可以说中国高校学报的地位,实际上是中国高校在中国经济社会和国内外科学文化交流发展中的地位,它的作用实际上是对中国高校所起作用的直接反射。

(三)国家教育部对中国高校学报的定位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教育部曾经先后三次发表文件,对中国高校学报进行了如下定位。

1978年,教育部在《关于办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校学报是反映本校教学、科研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1998年,为使高校学报适应国内外加快科学技术发展形势的需要,教育部在《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中又一次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学报是高等学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在这个文件中,只是把“科研”的位置放在了“教学”的前面,并强调了学报“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由此可见,教育部这两次对高校学报的定位,一以贯之地凸显了高校学报的“高等学校主办”、“学术性”、“综合性”等特点。这些特点曾经被专家学者们概括、公认为高校学报的“内向性”、“学术性”和“综合性”三大基本特征。

2002年,教育部在《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工作的意见》中,对高校学报再一次进行了如下定位: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是高等学校主办的、刊登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论文的高层次学术理论刊物,是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工作和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指出的是,这一定位的突出变化是不再强调高校学报是“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除此之外,还突出了学报的“高层次”,并不再主张高校学报的“综合性”。显然,这次教育部对中国高校学报的定位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受当下国内期刊出版管理机构、高校学报界部分专家学者主张中国高校学报应办“大刊”、“名刊”,应“联合办刊”,应办“专业性期刊”的影响。

笔者认为,期刊的定位直接决定期刊的办刊理念、办刊思路和办刊风格。中国高校学报虽然是学术理论期刊,但它又不是一般的学术理论期刊,它本身具有一般学术理论期刊无法具备的属性。对其的定位,既要看到它是学术理论期刊,又要看到它是“高校主办”的特殊的学术理论期刊,还应看到它曾经拥有的历史地位与发挥过的巨大的作用。只有在继承优良传统,立足当前实际,前瞻未来需要的基础上,才能对中国高校学报进行科学定位。基于这一想法,笔者认为中国高校学报的定位应该是:中国高校主办的、反映高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为高校服务的综合性高层次的学术理论刊物,是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工作和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

三、中国高校学报应承担的历史使命

通过对中国高校学报的产生、地位与作用的历史考察,通过对中国高校学报定位的再认识,可以发现,中国高校学报具有“高校主办”、“反映高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高校服务”、“高层次的学术理论刊物”等属性。加之现代大学的使命构成的基础职能是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因而,中国高校学报的特殊属性与现代大学的责任与使命等因素,就内在地规定了它不能脱离中国高校而独立存在,它必须在新的历史时期至少承担如下使命。

(一)中国高校学报必须承担学术研究与学术创新的使命

高校学报与其他专业性学术期刊的相同之处是,它必须承担学术研究与学术创新的使命。这是因为中国高校学报是中国高等学校主办的高层次学术理论刊物,因此,它必须承担中国高等学校“研究高深学问”的学术使命。高校学报刊登的论文应具有学术性与学术创新性,这是高校学报与生俱来的品性,也是高校学报定位于“高层次学术理论刊物”的必然结果,更是高校学报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高校学报承担学术研究使命的突出体现是学报所刊登的论文,必须具有极强的学术性。高校学报刊登的学术论文应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特点:第一,学术性或学术研究是一种探寻事物内在运动规律的活动,因而它只能是独立的、自由的、客观的、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和运动轨迹开展的科学研究及其结果。第二,必须是运用学科或专业的系统知识、学问,对客观事物、社会现象或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各自学科发展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系统的、创造性的分析研究及其研究成果。第三,必须具有创新的鲜明的学术观点或见解,权威性的使人信服的论据,严密的论证,科学的和有知识性的理论阐述。因此,有的学者认为,学术性是测评高校学报质量的主要指标,一所大学它的学术力量的大小和学术水平的高低,除了看它所拥有的教师和学生的素质情况,另一个能够被外界所考察的因素就是该校的学报水平。

由于大学的使命在于求真、创新,因此,高校学报也必须承担起学术创新的使命。高校学报承担学术创新使命的体现是其所发的论文必须在某些方面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否则就没有发表的必要。创新性是学报发表学术论文的重要尺度。学报不同于图书和教材,它所刊登的学术论著不是研究过程终结以后的、已经为人们所共知的、完全成熟并定性了的、滞后于时效而成为过去的某一专门学科的系统成果,而是多学科的、处于最前沿的、正在研究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研究成果。

由此可见,高校学报要想承担学术研究和学术创新的使命,就必须在稿件的选择上,把学术性、创新性和理论性放在首位,唯有如此,才能使高校学报既区别于政治宣传类、工作指导类期刊,又区别于知识类、科普类期刊,这是高校学报的“学术性”属性的应然体现。

(二)中国高校学报应当承担为高校科研教学服务的使命

中国高校学报与其他专业性学术期刊的最大不同之处,就在于它必须承担起为高校科研和教学工作服务的使命。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中国高校学报是中国高校主办的、反映高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为高校服务的综合性高层次的学术理论刊物,尤其是某一高校的学报就更应当承担起为主办它的学校的科研和教学工作服务的使命。

中国高校学报是高校科研、教学研究成果的载体与传输工具,也是高校科研和教学工作的深化与延伸。因而,国家教育部一再强调高校学报“是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学报的任务是通过刊登有学术价值、有创新性的高水平论文,全面反映主办学校的各专业、各类科研与教学和管理人员的科研及教学成果,促进学校的学科建设,引导、促进主办学校的科研、教学工作。高校学报完成为主办学校的科研和教学服务使命的主要途径如下:

其一,高校学报必须及时刊登、传播高校(特别是主办学报的学校)的科技创新、知识创新、理论创新的

信息与成果,尤其要及时、全面反映主办学校的科研和教学的特色与优势,使这些信息与成果尽快产生较大的学术影响力,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而,扩大主办学校的影响,塑造学校的学术形象,激励、促进学校的科研与教学工作。

其二,高校学报通过选题、组稿与栏目策划,在有意识地突出宣传、推介学校的重点专业、重点学科与重点课题的研究成果的同时,还必须选用校外对主办学校重点专业、重点学科与重点课题建设有借鉴、有参考价值的科研信息和成果,以促进主办学校的重点学科建设。高校学报还可以通过选用稿件与栏目策划,有意识地选用校外有关科研和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促进主办学校的薄弱学科建设,帮助主办学校培养新的学科生长点。

高校学报通过上述途径与方式,就使所刊用的论文的新见解、新观点、新方法和新材料,促进、引导主办学校的科研和教学工作。高校学报的这一使命,其他学术期刊是无法承担的,这也是高校学报“内向性”属性的本真内涵和得以发展的动力渊源。

(三)中国高校学报必须承担为高校培养人才的使命

在高校对社会承担的责任与使命之中,培养人才是大学最主要的责任与使命。高校学报实际上也承担着高校的这一责任与使命,这是高校学报与其他学术期刊显著的区别之一,也是高校学报应当承担的重要使命之一。

高校学报必须承担为高校培养人才这一使命的主要原因,就在于高校学报的主要交换、发行的对象是高校的图书馆、相关学院、研究所等单位,其读者与作者群体主要是高校的学生与教师。因此,高校学报承担为高校培养人才使命的着力点,主要是使高校学报的读者与作者群体得到教育、培养和提高。高校学报实现这一目的的途径与方式如下:

其一,高校学报在刊发论文内容的选择上,应是中国高等教育和主办高校的教育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与特色。高校学报所刊发的论文,应该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和主办高校的教育教学、科研工作的继续、延伸与深化,使高校学报的读者群体通过阅读学报,能够在思想素质、科学精神、学术创新、专业知识与能力等方面均得到教育、培养与提高。

其二,高校学报通过对作者群体的培养,可以承担为高校(尤其是主办高校)发现和培养人才的使命。高校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培养高质量的学术人才,而高校学报的组稿、审稿、发稿等工作流程和机制,对高校培养高质量的学术人才十分有利。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高校学报在重点刊发主办学校重点学科、特色学科和重点课题研究成果的过程中,能够凸显主办学校在上述领域的专家与学者,使国家、国内外学术界、主办学校便于发现和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扶持与培养,扩大他们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影响和知名度。

二是高校学报对加快高校(尤其是主办学校)青年教师的成长具有非同寻常的作用。高校学报是培养人才的摇篮,许多卓有成就的专家学者纷纷表示,高校学报对他们走上学术之路帮助巨大。据统计,目前高校40岁左右的教授、学者中,大多数是在高校学报上发表了他们的第一篇论文,从学报这块园地破土而出,走上学术研究之路的。目前,随着高校的扩大招生,有相当数量的青年教师走上了教学、科研岗位。在此形势下,对广大青年教师的培养与扶持,无疑成为高校学报的一项重要使命。为此,高校学报应当以极高的热情,密切关注、扶持青年教师投给本校学报的论文。要像历史上《北京大学学报》在创刊初期提出过的“依靠中年,扶植青年,珍视老年”的口号那样,确立《复旦大学学报》曾确立的“不靠名人带刊物,要用刊物育新人”的办刊思想,对青年教师的文章既要严格要求,又要热情鼓励。对他们文章中不够成熟、不符合学术规范的地方,要耐心细致地帮他们修改。对他们文章中有新意的地方要予以热情鼓励,并建议他们进一步研究与探索。高校学报还可利用聘请校内外专家对青年教师的文章进行审稿的机会,或对青年教师的文章进行修正,或对论文的研究方法指点迷津,从而可以使青年教师作者开拓思路,受益终生。

此外,由于高校学报还经常刊登高校的博士生、硕士生的文章,对于这些青年作者,高校学报也需要采用对青年教师作者的相同培养方式,使他们同样得到锻炼与提高,使高校学报在更大的层面上承担起培养人才的责任与使命。

由此可见,高校学报上述为高校培养人才的对象与目的的广泛性,培养途径与方式的多样性,在一定层面上充分体现了中国高校学报的“综合性’’特征。与此同时,还可以发现中国高校学报在为高校培养人才方面所具有的广阔空间与巨大张力。

(四)中国高校学报必须承担引领中国文化发展方向的使命

由于中国高校学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承担着大学的使命,加之它的读者与作者群又主要是高校师生,因而,它就必须承担引领中国文化发展方向的使命。

当前,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在文化领域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文明冲突和文化碰撞”,“各种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表现得比较复杂”,“处在这种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的文化的激烈冲突与碰撞中的中国社会,需要逐步形成并确立起一种支撑现代化进程的相对统一的、主导性文化。”因此,高校学报必须承担起引领中国文化发展方向的时代使命。高校学报承担引领中国文化发展方向、建设先进文化使命的主要途径如下:

其一,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内容上,必须突出先进文化的特性。高校学报刊发的论文,必须准确把握世界的需要、国家的需要和高校自身的需要,突出中国文化的“民族性”,把传统文化的积极内容与民族的情感习惯结合起来;要突出中国文化的“开放性”,克服抱残守缺、夜郎自大的思想,把世界上的一切文化的先进成果吸收过来,嫁接到中国文化的枝头上。还要突出中国文化的“群众性”,使之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人民大众服务;更要突出中国文化的“科学性”,使之能够客观、正确地反映人们对自然界、人类社会的真理性认识,能够更好地适应、促进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

其二,在中国文化发展的表现形式上,必须突出高校学报在汉语使用上的正确性和规范性,突出高校学报在中国先进文化建设方面的“示范性”。近年来,相当多的青年教师和高校学生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已经不能正确地使用母语,在撰写科研论文时,出现了语言文字失范的种种现象。为此,一些有识之士呼吁“不能让母语在大学里边缘化”,一些高校也纷纷采取措施,甚至把“大学语文”列为高校学生的必修课。针对这一形势,基于深化大学教育的考量,作为高等院校教学经验、学术交流和科研成果公开发表的园地的学报,有责任带头做好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工作,使高校学报在语言文字方面符合国家通用的规范和标准,这对广大师生、读者、作者以及全社会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甚至对扩大汉语和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和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校学报的这种“示范性”的重大意义,也是其他期刊难以具有的。

四、结语

通过对中国高校学报的产生、地位与作用的历史考察,对中国高校学报的正确定位,可以发现,那种主张今后中国高校学报改革应抛弃中国高校创办学报的优良传统,扭转现行高校学报的办刊方向,彻底改变高校学报的办刊模式,办“专业性期刊”的观点,显然有悖于中国高校学报的本真涵义。因而,在新的历史时期,期刊出版管理机构、各高等院校和全国高校学报界必须继承、发扬中国高校创办学报的优良传统,并采取相应措施,赋予中国高校学报的“学术性”、“内向性”、“综合性”和“示范性”以新的内涵。使其承担起社会和中国高校赋予它的历史使命,促进中国高校学报的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 张岩林

作者:王继洲 周永红

高校学报优势学科建设论文 篇2: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艺术类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建设与一流学科建设的互动发展探究

[摘要]艺术类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建设与一流学科建设相互促进、协同发展。一流学科建设是艺术类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建设的有力推手,学报特色栏目建设又能有效促进一流学科建设方案的实施。艺术类高校应将学报特色栏目建设纳入一流学科建设的总体方案和评价体系,加强一流学科师资队伍建设与学报特色栏目作者队伍建设。艺术类高校学报的特色栏目应建设成为开放式的学术交流平台,树立问题意识,加强对学科研究方向的引领作用,扩展学术交流空间,深度参与一流学科建设。

[关键词]艺术类高校学报;一流学科建设;特色栏目;互动发展

艺术类高校学报作为依托于高校的知识传播与学术交流平台,肩负着培养科研人才、传播学术成果的使命,其办刊水平是衡量高校学术发展与学科建设能力的重要指标。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标志着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以下简称“双一流”)建设战略启动实施。2017年9月,在教育部公布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中,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共计42所,艺术类高校榜上无名;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共计95所,艺术类高校占比为6.32%。而早在2004年,为了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提升高校社科类学报的整体水平,强化高校学报栏目的特色和优势,教育部颁布了《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实施方案》,启动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名栏建设工程,共评出名栏65个,其中与艺术有关的仅有两个,分别为《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的《民族音乐研究》和《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

《艺术学研究》,占总数的3%。“双一流”建设战略的实施,既为高校的发展提供

了新的机遇,又为高校学报突破发展瓶颈创造了机会。艺术类高校如何按照《方案》的建设目标继续深化学科建设;未被列入“名栏”的艺术类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如何利用“双一流”建设的契机,提升自身学术影响力,都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究。当前,学界的相关研究大多集中于论述高校学报与一流学科建设的关系,针对艺术类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建设与一流学科建设的互动发展进行论述的文章尚不多见。本文探究艺术类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建设与一流学科建设的关系,以及二者互动发展的契合点,对艺术类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更好地服务于学校学科建设,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意义。

一、艺术类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建设与一流学科建设之间的关系

艺术类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建设与一流学科建设息息相关,二者是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关系。基于学校重点学科、特色学科设立的学报特色栏目,可以凭借自身的展示、传播、交流功能,为学校一流学科建设提供学术支撑,一流学科建设又能反过来促进学报学术质量的整体提升。

(一)一流学科建设是艺术类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建设的有力推手

首先,艺术类高校的一流学科建设可以提升学校科研水平,加强师资人才队伍建设,为学校学报提供优质学术资源。一流学科建设有助于高校彰显办学特色、打造特色学科。一方面,艺术类高校的学科特色和优势是其学报特色栏目专业化程度提高的基础。完善的学科建设有助于高校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氛围,进而提升学报特色栏目的学术质量。另一方面,艺术类高校在建设一流学科师资队伍的过程中,所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和培养的学科带头人以及骨干教师,都是其学报潜在的作者群体。

其次,一流学科建设有助于强化艺术类高校学报特色栏目的公共性。在信息化时代,高校学报学术资源的封闭性已经被打破[1],艺术类高校学报展示本校科研成果的窗口属性已经被淡化,其已成为社会公共产品,以及面向全国,乃至世界的学术成果发布平台。而一流学科建设使艺术类高校学报的这一公共性得到了强化,推动其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如《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的作者来源十分广泛,除中国大陆以外还包括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新西兰、印度、韩国、越南、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15个国家和地区,其已成为国际人类学界进行学术交流的平台[2]。

最后,一流学科建设有助于提高艺术类高校学报特色栏目的学术导向性。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中所提出的“坚守初心、引领创新”,是高品质学术期刊的评价标准之一。一方面,一流的学术水平和浓厚的学术氛围,是世界一流学科的题中之义。艺术类高校学报应当坚守学术规范、引领学术风气,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契机,建立规范严格的审稿制度,完善编辑校对流程,营造严谨务实的学术风气。另一方面,与世界一流学科相匹配的艺术类高校学报特色栏目,也应成为学界的风向标,对学界的热点、焦点问题展开研讨,为相关专家、学者提供交流平台,为我国文化发展和文化建设提供建议和理论依据。

(二)艺术类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建设能有效促进一流学科建设方案的实施

艺术类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建设具有巩固、发展、培育、引导高校学科建设的功能。一方面,学报特色栏目建设的性质、功能定位和内容与艺术类高校的一流学科建设紧密相关。艺术类高校学报可以根据本校一流学科建设的具体方案,设置相关的栏目,并通过选题策划、约组稿等方式来展示本校重点学科、优势学科的科研成果。在教育部公布的8所一流艺术学科建设高校中,中央美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的学报与本校一流学科的匹配度较高;东南大学(艺术学理论)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在学报中设有《艺术学研究》栏目;中国传媒大学可能因为前身是北京广播学院,且同时具有两个一流学科,所以它的学报《现代出版》主要刊发的是新闻传播学、出版学的相关论文,该校一流学科“戏剧与影视学”没有与之相匹配的期刊或栏目。另一方面,艺术类高校学报的特色栏目还具有引导学术研究的功能,如通过发表学科带头人的研究成果,将该学科的理论前沿、研究动态进行发布。

艺术类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建设有助于学校学科人才的培育。一方面,艺术类高校学报特色栏目与学校教师联系密切,其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宣传、推介学校教师的研究成果,同时也可以对学校一流学科教师队伍的建设培养进行扶持与引导。另一方面,艺术类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可以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吸引学界的知名专家、学者发表论文,开展学术研讨,为学校学术研究营造浓厚氛围,拓宽学校教师的知识领域和研究思路。

二、艺术类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建设与一流学科建设互动发展的实现路径

(一)将学报特色栏目建设纳入一流学科建设的总体方案和评价体系

一流学科的评价指标由师资力量、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声誉影响力四个部分组成[3]。艺术类高校学报作为高校展示学术成果、彰显学术底蕴的重要窗口,是评价高校声誉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世界一流大学应当有世界一流的学术期刊,艺术类高校学报也应当有特色栏目与学校重点学科相匹配。当前,我国一流学科建设艺术类高校都拥有高水平的学术期刊,如中央美术学院学报《美术研究》、中央音乐学院的《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中国美术学院学报《新美术》、中央戏剧学院学报《戏剧》等,它们均被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和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收录。其中,《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的《民族音乐研究》还是教育部名栏。由此可见,我国一流学科建设艺术类高校的学报质量肯定要优于普通艺术类高校学报。艺术类高校将学报特色栏目建设纳入一流学科建设的评价体系中,依照学校的重点学科、特色学科,打造个性鲜明、优势突出的特色栏目,对高校和高校学报而言可以达到互促、共赢的目的。

(二)加强一流学科师资队伍建设与学报特色栏目作者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关键,包括学科带头人和学科人才梯队两方面。高校的学科带头人、博(硕)士研究生导师是与高校一流学科建设、学报特色栏目建设联系密切的群体。很多艺术类高校学报的编委会多由学校的学科带头人、博(硕)士研究生导师组成。如《音乐艺术》在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中,高校的学科优势成为其稳固的基石。该刊编委会的编委既是上海音乐学院的教授,又是刊物的作者,如洛秦教授基本保持每年有一篇论文在《音乐艺术》上发表的频率。此外,艺术类高校学报特色栏目既要刊发该学科领域内知名专家、学者的稿件,也要关注中青年教师和博士研究生群体的研究成果。学校通过政策激励,鼓励这些教师和博士研究生将研究成果发表在本校学报上,培育学科骨干力量,充实栏目作者队伍,进而达到一流学科师资队伍建设与学报特色栏目作者队伍建设互相促进的目的。

(三)艺术类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应建设成为开放式的学术交流平台

艺术类高校学报的特色栏目在对自身进行定位时,应当重视学报作为专业学术期刊的公共性,打破学报原来的内向性,致力于成为一个开放的学术交流与传播平台。目前,多数高校学报被定位为“直属机构”或“教辅部门”,与学校的二级院系、研究所和行政部门相比,处于边缘地位。高校学报要想改变“小、散、弱”的局面,走向“特、大、强”,就必须要打破封闭的办刊模式。因此,艺术类高校学报的特色栏目建设,要坚持开放原则,立足刊物所处地区,面向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征稿。如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作为同时入选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和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CSSCI)的期刊,其每期刊登校外作者文章的比例超过80%,既为全国范围内的美术学研究者提供了交流平台,又反映了美术学界的学术发展状况和研究动态。

(四)艺术类高校学报要树立问题意识,加强特色栏目对学科学术研究方向的引领作用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实践的起点,是期刊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重要体现[4]。艺术类高校学报的特色栏目应当具有引导学科学术研究方向的主动性、自觉性,以“问题”为中心,做好栏目的专题策划。在这方面,《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走在了前面,为众多艺术类高校学报特色栏目的建设提供了借鉴和参考。该刊早在2005年就立足于广西民族大学的人類学学科优势,每期推出一个《人类学主打栏目》,通过主动设置议题,刊发知名专家、学者的高水平论文,在人类学界形成学术热点,引领学术研究方向。除了参考上述内容,艺术类高校学报还可以聘请具有独到学术眼光和丰富学术人脉资源的学科带头人或是相关学科前沿学者作为特色栏目的主持人,由他们策划和组织专题研究,向其他专家、学者约稿,可以加强学报编辑部与相关学科领域的联系。艺术类高校学报应在出刊后通过赠送纸质期刊、公众号发布等方式,让学校的教学科研人员及时了解本学科研究的新思路、新观点,推动学科建设向纵深发展。

(五)艺术类高校学报特色栏目要扩展学术交流空间,深度参与一流学科建设

艺术类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可以组织召开与学科紧密相关的学术研讨会或者学术论坛,邀请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专家、学者对同一主题进行研讨。广西艺术学院学报《艺术探索》栏目《艺术史》,一直注重美术史料的发掘、整理与研究分析,已经成为有深远学术品牌效应的特色栏目。为了使栏目发展与学校一流学科建设形成良性互动,从2016年开始,《艺术探索》每年都会举办“艺术史与民族艺术”学术研讨会,让相关学科的专家与学者的学术观点自由交流与碰撞,以产生大量学术成果。艺术类高校学报通过学术会议带动特色栏目建设,能进一步扩大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提升刊物的学术水平和社会效益,同时也能间接为学校的学科建设搭建与相关学科专家、学者互动交流的平台,促进学科体系创新性发展。此外,艺术类高校学报特色栏目的设置应凸显学校所在区域的地理、历史、人文特色。如广西艺术学院学报《艺术探索》根据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广西与东盟国家毗邻的地缘优势,开设了《东南亚艺术》栏目,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与学科优势。

学科建设内在发展的逻辑是从一流高校、一流学科到一流著作、一流期刊环环相扣的学术链条[5]。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深入实施为艺术类高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为学报特色栏目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了机会。艺术类高校学报在推动一流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高校在进行一流学科建设规划的时候,应当充分考虑学报服务于教学科研的重要性、学报与学科建设互动发展的协同性,对学报进行精准定位,以充分发挥其作用。艺术类高校学报特色栏目也应抓住一流学科建设提供的契机,聚焦学术前沿,从专题策划、宣传推广等方面深度参与一流学科建设,使自身的学术影响力和作者号召力得到有效积聚,最终实现一流学科建设与学报特色栏目建设的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铄.高校社科学报发展与“双一流”建设关系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4):146-151.

[2]廖智宏.立足学科优势,打造名栏名刊:《广西民族大学学报》“人类学研究”栏目创办15周年回顾[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4):174-178.

[3]尚利娜,牛晓勇,刘改换.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术期刊与一流学科建设关系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9(09):929-936.

[4]金一超.“双一流”建设进程中高校学报的发展支点[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3):155-160.

[5]倪贝贝.特色栏目的成长性与教育部名栏工程的再建设[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4):151-156.

[基金项目]2019年度广西艺术学院校级科研项目“高等艺术院校学报名栏建设与一流学科建设互动发展研究”(项目编号:YB201944)。

[作者简介]关绮薇(1984—),女,广西南宁人,广西艺术学院学报《艺术探索》编辑部副编审。

作者:关绮薇

高校学报优势学科建设论文 篇3: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高校学报在“双一流”建设中的发展研究

〔摘要〕文章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视角对高校学报在“双一流”建设中的发展问题展开讨论。研究发现,学科建设是“双一流”建设的基础,学报是反映高校教学科研成果的重要窗口,学报与学科存在相互促进、共生共荣的关系。最后文章就学报在“双一流”建设中如何发展的问题提出了六条发展策略,发挥自身优势,促进“双一流”建设,其实就是学报取得发展最好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系统功能语言学;学报发展;“双一流”建设

引 言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是我国进入新时代教育强国的重大战略决策。随着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的颁布,“双一流”建设进入实施阶段。高校学报尽管数量多,为我国教育和科研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整体显得比较弱小,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国家“双一流”建设的实施无疑为学报摆脱困境,得到更好的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学报如何在“双一流”建设中与学科建设相互促进,为“双一流”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使学报自身得到大的发展,是一个既有现实意义,又有学术价值的重要课题。本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对高校学报如何在“双一流”建设中得到更大发展这一命题进行讨论,希冀为高校学报发展提供理论阐释和实践参考。

一、 理论简述

系统功能语言学注重对语言使用和语言与语言使用环境,即语境的研究,正是因为重视对语境的研究,使得系统功能语言学与众不同。系统功能语言学把社会符号学作为研究视角,提出了层次、系统、元功能、语境、功能和盖然率六大核心思想。本文主要涉及其层次理论,在论述中兼涉有关系统、语境等内容。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社会是一个多层次的符号系统,语境和语言是其中两个符号系统。语境是语言外的一个符号层,是语言使用的环境,包括语言使用的直接环境,即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和对语言使用有制约作用的文化语境(context of culture)。语言本身是一个多层次的符号系统,包括语义层(semantics)、词汇语法层(lexicogrammar)和音系层(phonology)。那么不同符号层和同一符号层内不同内容之间有何关系?这些关系如何发生和建构呢?

系统功能语言学创始人韩礼德(M. A. K. Halliday)通过大量研究提出了两个重要概念,即体现(realization)和例示(instantiation)。其中不同符号层之间存在体现关系,同一符号层内不同内容之间存在例示关系[1]。语境是语言外的一个符号层次,语言体现语境;语言内部三个层次的体现关系是:词汇语法体现语义,音系体现词汇语法。

至于同一符号层,不同内容由于抽象程度、发展程度不同和观察视角不同存在例示关系。其中,抽象的一端是系统(system),具体的一端是示例或实例(instance)。在语言层内,作为系统的语言(language)和作为示例的语篇(text)分别处于语言层的两端,语言系统是由无数语篇例示的,语言系统是语言制造意义的潜势(underlying potential)和资源,是语言使用的规则和理论;语篇是语言使用的产品和示例。在语境层内,文化语境是系统,是社会活动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展示出来的运作潜势、模式、规则、指导思想和理论,情景语境是文化语境的示例,是具体发生的社会活动和社会事件。

同一符号层中系统和示例就是通过例示关系联系起来的。系统和示例之间形成一个例示渐变体(cline of instantiation),其间有许多中间内容。从示例一端出发,我们可以总结出许多示例类型,这样,我们就越接近系统一端;从系统一端来看,这些中间内容就是次系统。我们可以从语篇一端来研究语言,通过对许多不同类型的语篇进行分析,我们会识别出许多语篇类型,如食谱、天气预报、电子邮件、新闻等语篇类型;我们也可以从系统一端来考察语言,我们会区分出许多语言次系统,与语境类型相关联的语言功能变体,即语域(register),如科技语言、文学语言、学术语言等。同样,从情景语境一端看,我们会发现许多情景类型,从文化语境一端看,我们会识别出许多文化次系统。就像天气与气候一样,语言与语篇以及文化语境与情景语境分别是从不同视角观察的同一种现象,而不是两种不同的现象。

作为适用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关于语境与语言关系的研究为语言是如何使用、意义如何生成、语篇如何表达意义等问题找到了答案,同时,为高校学报如何在“双一流”建设中抓住机遇,得到发展提供了理论阐释。

二、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的高校学报

在“双一流”建设中发展的讨论

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2],201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3],2017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颁布了《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4],“双一流”建设进入实施阶段。“双一流”建设“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这就为“双一流”建设制定了方针、规则和理论,是“双一流”建设语境中的文化语境,处于“双一流”建设系统一端,对“双一流”建设的具体实施有制约作用。高校是“双一流”建设的主体,是“双一流”建设文化语境的次系统,是“双一流”建设的管理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学科建设是“双一流”建设的具体情景语境,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是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学科建设是高校的立校之本,是衡量高校是否一流的前提和标准。学报是引领和展示高校学术研究及学术成果的重要窗口,是培养学术人才的重要园地,是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学报的发展水平是衡量高校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下面我们从学报的功能、学报与学科相互促进和共生共荣、学报发展的困境与摆脱困境的策略等方面来讨论学报如何为“双一流”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抓住机遇,实现自身发展。

(一) 高校学报的功能

高校学报因高校学术研究和交流而生,是展示高校学术成果的重要学术平台。学报与高校和学科建设有着天然的共生共荣的密切关系。东吴大学的《东吴月报》是学界普遍认同的我国最早的学报,其创刊号《学桴》的办刊宗旨是:“以表学堂之内容,与当代学界交换知识。”[5]在学报运作的语境中,作为学报运作文化语境的教育部等主管部门曾多次就学报功能问题做出过规定。1978年教育部在《关于办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的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学报是反映本校教学和科研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6]1998年教育部在《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中把学报界定为:“高等学校学报是高等学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教学和科研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7]2002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工作的意见》中认为:“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是高等学校主办的、刊登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论文的、高层次学术理论刊物,是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工作和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连续、集中、全面反映高校教学科研成果,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展示高校学术水平的重要窗口,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桥梁,是发现培养学术人才的重要园地,是塑造学校形象、创造学校品牌的重要途径。”[8]2015年教育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出版工作的意见》,其中进一步强调:“高校出版是我国教育事业和出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力量。高校要充分认识高校出版工作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特殊重要性,把出版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纳入学校发展总体规划,支持出版单位的改革发展,加强对出版单位的管理,充分发挥高校出版工作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中的重要作用。”[9]

概言之,高校学报在展示高校教学科研成果、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而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就是高校学科建设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高校的主要功能。因此,高校学报是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抓手,高校学报的发展对“双一流”建设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二) 学报与学科相互促进,共生共荣

如前所述,一流学科建设是一流大学建设的基础,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内容。科学研究是“双一流”建设语境的情景语境,处于示例一端,是“双一流”建设的前沿。在科学研究的情景语境中,科研人员时刻站在研究的前沿,通过大量的研究,从研究活动中发现了有价值的“意义”,然后把这个“意义”用语言表征,写出学术论文,即学术语篇或学术稿件,使这个“意义”得到体现,成为可以阅读和交流的有形存在。这时的学术语篇还只是一个半成品,是科研人员的个人创作,由于认识角度、学科水平、研究目的、价值观念等不同,这個语篇从内容到形式肯定存在各种各样的不足。学术稿件要想成为供传播和交流的学术成果,成为公之于众的作品,就必须经过包括学报在内的学术期刊的转化。学报编辑代表学报,分别使学术稿件与语言系统、学科规范系统、社会意识形态等系统联系,从语言、学术性、创新性、价值观念等从低到高、从示例到系统对稿件进行判断和选择,然后通过三审三校,使稿件从形式到内容得到进一步提高,达到语言规范、学科规范、意识形态和创新要求,最后通过学报公之于众,成为公共学术成果。从科研活动的情景语境到科研成果的转化这个过程可以看出,学术语篇是科学研究和学报工作的共同对象,科研和学报是学科建设同一事件的两个主要方面,或前后两个主要环节,都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二者性质相同,目标一致,相互依存,一方的发展必然引起另一方的发展,反之亦然,二者天然形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1. 学科建设促进学报发展

(1) 学科建设是学报学术质量的基础

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符号层次理论,语境与语言是两个不同的符号系统,语言体现语境,其中,作为语篇的语言体现情景语境;反过来说,语境决定语言,作为示例的情景语境决定作为示例的语篇,情景语境是语篇所表征的意义的源头。学报稿件,即学术语篇,体现的是学科建设的情景语境,围绕前沿学术问题展开的学科研究是学术语篇体现的意义的源头,前沿学科研究既为学报提供大量优秀稿件,又为学报培养了大批优秀作者,优秀稿件和优秀作者是学报的重要学术资源,是学报学术质量和学术影响力的坚实基础。

(2) 学科建设是学报学术质量的保障

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的基础,在学科建设中,培养和引进了大批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和专家,这些一流专家时刻站在学科的最前沿,引领学科研究的方向,这些专家多数往往是学报的审稿专家和栏目特约主编,他们对本校学报有着天然的情感,对学报审稿和组稿工作富有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他们是学报学术质量的有力保障。

(3) 优势学科建设是学报特色栏目建设成功和发展的基石

优势学科建设是高校立校之本,优势学科的优势是通过高校在人才培养、梯队打造、资源配置、政策倾斜等方面下过血本,并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建设形成的,优势学科往往人才济济,梯队稳健,资源丰富,这些学科在国内外的影响和地位是很高的,有很强的话语权,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在这些优势学科研究中发现的学术意义富有学术性、创新性和引领性,以这些学者和专家为主要作者队伍,以优势学科为依托创设的特色栏目是十分理想的选择,栏目的特色鲜明,发展潜力大,学术影响力大,同时这些专家也是学报最具竞争力的资源。

2. 学报发展推动学科建设

(1) 及时展示学术成果,抢占学术高地

学术性是学报的本质属性,学报是学术公器,学报是学术规范和学术创新的代表,高校学科研究的主要体现形式学术论文必须经过学报这个权威平台的认证,才能获得社会的认可,成为公之于众的学术成果,学科研究发现的新观点、新方法、新理论等的认可和评判是以其在学术期刊发表的时间为标准的,谁的学术新发现先发表,谁就能在国内外学术界抢占学术高地,产生极大学术影响力,使学科和高校树立起很好的学术形象,获得很高的学术声誉。高校学报是高校教学和科研的体现,是“展示高校学术水平的重要窗口”[8],学报水平就是学校水平的反映。高校学术研究成果,即学术产品,通过学报进入社会,展示实力,树立声望,确立地位。

(2) 引领学科建设

学报编辑是学术编辑主要成分之一,学术编辑具有两面性:学术性和技术性[10]。学术性是学报编辑本质特征,学报编辑对学术研究,尤其是对高校学科研究信息具有职业敏感性,这是编辑特有的一种本事。学报通过编辑策划选题、设置专栏和专题、建设特色栏目、制定用稿优先政策、主动约稿等手段,引领学科研究方向,扶持优势学科发展。同时,学报肩负着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重任。在引领学科研究重点问题、难点问题、热点问题、前沿问题的同时,学报通过语言规范、学科规范、意识形态等不同符号系统规范学术研究,树立学术道德,倡导学术正气,引领学科建设正确政治导向,自觉抵制学术不端行为,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3) 培养学术人才

学术人才培养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大学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学报的责任和义务,更是学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之一。学术大家不是天生的,而是由稚嫩到成熟,由无名到知名,经过漫长的学术经验和教训的积累,才成长成的。高校中青年教师和博士、硕士研究生是学科建设的未来,虽然他们的学术积累还很少,能力弱,经验少,但他们对学术研究热情高,富有创新精神,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多。学术论文的价值在于论文体现的创新性意义,创新性是学报判断和选择学术稿件的重要标准。如前所述,学术稿件只是一些半成品,必须经过学报从语言到学术系统的规范和提升,才能成为合格产品。青年学者的稿件肯定存在各种问题,需要学报的帮助和扶持。在审稿中,如果稿件有新意,就应该录用,但要把文章存在的不足和修改意见具体详尽地告诉作者;如果稿件新意不大,学报就会退稿,但也要把文章存在的不足认真具体地给作者指出来,这样就会极大地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提升其研究思路和论文写作技巧,增强其对学科研究的信心。有学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高校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的成长,“80%左右的人与本校学报有关系,其中近50%的人是通过本校学报开始走上学术论文发表道路的,特别是学术理论性文章的写作与发表是从本校学报开始的”[11]。另外,学报可以通过约稿方式,就某一前沿学科研究主题讨论,发表国际一流学者的有关论文,在深入研究的同时,也可为本校学科研究提供不同视角、不同观点,从而启发和培养本校学术人才。

(4) 培育新兴学科

情景语境是语篇表达意义的源泉,我们今天的语境是创新,我们进入创新的时代,新事物、新理念、新技术不断涌现。创新是语篇存在和成长的基石,是语篇是否有价值的依据,也是学报编辑判断和选择稿件的主要依据[12]。一篇有创新价值学术论文的发表,一定会引起读者(往往都是学者)的关注,从而使读者受到启发,他们总会从不同角度,使用不同方法,进一步展开研究,形成学科研究的潮流,促进语篇不断向系统成长,可能最后形成新的学科或学科分支。高校多为综合性大学,综合性也是高校学报的主要特征之一。这样各学科之间相互影响,容易形成共同的研究主题,提出共同的研究问题,产生新学科和交叉学科。与传统学科比较,新兴学科研究力量相对较弱,水平也较低,当然开始时学术影响也不高,其研究成果很难在专业性特强的学术专业期刊上发表。而这些新学科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发展潜力大,往往能引领学科未来发展方向,是学报可持续发展的生力军。学报要抓住机遇,制定倾斜政策,为新型学科开设定期或不定期的专题研究,优先发表这些新的学术稿件,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这些学科的特色和优势就会显现出来,得到大的发展,成为学科建设的亮点。

(5) 促进成果转化,服务社会

高校学报是具有国内、国际学术成果转化和交流传播资质的学术媒体,是将高校学科研究与经济社会联系的桥梁,体现先进的理念、创新的理论和前沿思想的學术论文只有通过学报等学术期刊的确认才能成为社会认可的学术成果,才能向社会传播,应用于国家经济建设和上层建筑顶层设计,才能转化为有效的社会生产力,实现产学研的结合,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而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随着国际化、网络化的发展,学报通过媒体融合技术的应用,通过自媒体、电子期刊等载体可以把高校学术成果推向国际社会,产生国际影响力,为高校树立国际形象,赢得国际声誉。

三、 学报在促进“双一流”建设中的发展策略

学科建设是“双一流”建设的基础,高校学报是高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是高校建设文化语境系统的示例,学报发展有助于推动高校学科建设,最后促进“双一流”建设,学报发展自己,就是推动高校学科建设,就是推动“双一流”建设,“双一流”建设又会极大地推动学报的发展,高校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就是学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高校学报如何更好促进“双一流”建设,同时抓住机遇,实现自身的发展,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话题。在“双一流”建设中,学报发挥自身的优势,全力促进“双一流”建设,其实就是实现自身发展最好的方法和策略。学报实现发展的主要策略如下。

(一) 把好质量关,提高学报学术影响力

稿件质量是学报发展的生命。因此,学报一定要把好质量关。严格执行三审制度是稿件质量的保障,初审、复审和终审由不同主体实施,不同层级的审稿要求和内容相互交织,又各有重点,这样从稿件语言规范、学术规范、创新性、意识形态等层面对稿件层层把关,确保录用的稿件都是符合学报要求的。对一些体现重大现实问题的稿件和不熟悉拿不准的稿件可以适当扩大审稿范围,实行学科专家匿名审稿,确保审稿结果的公正、客观和科学,对稿件价值判断准确,问题清楚明了,做到用稿改稿实事求是,退稿有理有据。

(二) 策划选题,主动约稿或组稿

由于每位作者研究视角、研究兴趣、研究重点、研究性质等不同,加上许多作者对学报栏目设置、办刊宗旨、办刊特色、审稿要求等不是很清楚,因此,学报自然投稿往往主题散乱、质量参差不齐,带有一定盲目性。在期刊竞争激烈的今天,坐等来搞就不是明智之举。学报必须主动出击,参与科研活动,熟悉学科研究动态,捕捉研究信息,策划体现学报特色、富有创新的选题,这样才能引领学科研究,提高学报质量,促进学报发展。

(三) 培养学术新人,重视新学科

培养人才、发展新学科既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报的责任和义务,更是学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之一。二者都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是学报未来发展的主力作者群和主要学科。学报要在选题策划、审稿、用稿、改稿、栏目设置、专题研究等方面对学术新人和新学科成果予以大力支持。

(四) 借助互联网,创新宣传模式

互联网、自媒体等是传播信息的新方式,具有及时性特征。学报可借助新媒体组稿、审稿、发布数据,提升学报的学术影响力。如,在稿件通过终审定稿后就可通过微信、qq群、公众号等新媒体把学术论文进行发布,供读者下载和阅读,这样就把论文与读者见面的时间大大提前,文章的学术影响时间大幅增加,学报的影响力相应大幅提高。另外,互联网技术使信息连接简单便捷,输入主题,便可找到相关文献,无论文献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这就打破了纸质期刊的学科界限和时空界限,因此,学报曾一度遭受学界和业界质疑和批评的“综合性”特征,就不仅不再是制约学报发展的缺点,在很大程度上成了学报的优势。同时,学报的学术影响触及全世界,对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非常有利。

(五) 依托高校优势学科,走特色化发展道路

特色化发展是学报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这已经在学界形式共识。如前所述,语言体现语境,语境制约和决定语言。学报要想走特色发展之路,必须根据学报所处的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脱离语境办特色,是空想的,没有物质基础的,当然也不可能成功的[13][14]。高校优势学科在国内外学科研究这个情景语境中,往往研究课题丰富,研究主题前沿,成果一流,影响大,引領研究方向,在国内外学术界有话语权。同时,学科人才济济,梯队合理,学科研究成长性好,高校在资金、人员、政策方面支持力度大,是高校建设的重中之重。学报可以依托优势学科,设置特色栏目、专题研究等,可以邀请其中有号召力的领军专家来作栏目主持,并在用稿策略上加大对校内稿件的支持,这样,既可以及时把优势学科研究的优秀成果公之于众,又可以保证特色栏目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实现学科与学报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

不可否认,由于现行简单以影响因子为主要指标的“量化”学术评价机制使得高校优秀学术论文,尤其是优势学科的学术论文首选往国外SCI、EI、SSCI等期刊上投,然后往国内CSSCI来源期刊或北大核心期刊上投,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学术评价只看论文数量,不看论文质量,只看影响因子,不看期刊性质、重要价值和质量,以刊评文,以刊评人,严重扰乱了正常健康的学术研究,绑架了学术,绑架了学术期刊,甚或催生了“引用联盟”、同行造假等学术不端事件频发。由于高校学报的高校性和内向性,加上学报数量多,在这个“量化”学术评价中,毫无优势可言。学报展示高校学科研究和形象、与学科建设相互促进的良性体现关系被基本切断,高校优质稿件严重外流,出现了自家种树让他人摘果的怪象。学报赖以存在的高校学科建设转而成为他人发展的基础,学报失去了发展动力,陷入积小积弱的困境,学报没有优质稿源,其影响因子的提高谈何容易。现行学术评价机制积弊已久,学界对其诟病颇多,因主题所限,这里不做过多讨论。

“双一流”建设是国家通过发展教育来强国的重大战略决策,在国务院关于“双一流”建设的总体方案和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关于“双一流”建设实施办法中,明确将“质量效益”“社会贡献”作为“双一流”建设的标准和原则之一[2][3],而不是“论文数量”和“影响因子”,这就给高校学报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会,为高校学报与学科建设回归共生共荣,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成为可能。高校是高校学科和学报共同的主管和主办者,是“双一流”建设的主体,处于“双一流”建设语境系统的一端,是“双一流”建设的文化语境系统,对“双一流”建设的情景语境有制约作用。高校可以在人力、财力和政策方面给予学报特别支持,鼓励本校科研人员,尤其是优势学科科研人员,把优秀学术论文投给本校学报,把在学报刊发的优秀学术论文当作各种重要检索期刊论文,或当作高校的TOP论文对待,并予以一定奖励;鼓励优势学科专家参与学报的组稿、审稿工作,这些工作可计入正常的工作量;鼓励学有所长的编辑尽可能参与科研活动,其科研成果在工作考核、职务晋升等方面得到肯定等。这样的举措和支持对学报发展和学报与学科建设相互促进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具有战略性意义。

(六) 提高学术编辑素养

学术编辑是学术编辑活动的主体,编辑水平决定学报水平,提高编辑水平就是提高学报促进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水平。学术编辑具有两面性,即学术性和技术性[10],因此,提高学报编辑素养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编辑需要定期参加各种编辑业务培训和交流,更新编辑知识和业务能力,提高编辑思想意识和价值判断水平;一方面编辑需要积极参加编辑自己所学专业学术活动和科研活动,提升学术编辑的学术敏感性,这样,学术编辑就可以提高选题策划、学术判断和稿件选择、学术规范和学术引领能力,推动学报的发展,同时推动高校“双一流”建设。

四、 结 论

国家“双一流”建设为高校学报发展设定了目标,指明了方向,创造了机遇,学报在“双一流”建设中大有可为。本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讨论了高校学报在“双一流”建设中的发展。文章首先阐释了系统功能语言学关于社会符号的多层次性,解释了符号层际和层内的各种关系。然后对学报和学科建设的关系进行了讨论。研究发现,在“双一流”建设中,学科建设是“双一流”建设的基础,学报与学科具有相互促进、共生共荣的关系。学报是反映高校教学科研成果的重要窗口,学报发展在五个方面对学科建设有推动作用:展示学术成果,抢占学术高地;引领学科建设;培养学术人才;培育新兴学科;促进成果转化,服务社会。学科建设有利于促进学报发展,学科建设是学报学术质量的基础,是学报学术质量的保障,优势学科建设是学报特色栏目建设成功和发展的基石。最后文章就学报在“双一流”建设中如何发展的问题做了回答,提出了六条发展策略:把好质量关,提高学报学术影响力;策划选题,主动约稿或组稿;培养学术新人,重视新学科;借助互联网,创新宣传模式;依托高校优势学科,走特色化发展道路;提高学术编辑素养。总之,我们认为,“双一流”建设需要学报一流;发挥自身优势,促进“双一流”建设,其实就是学报取得发展最好的方法和策略。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 A. K. How do you mean? [A]. In Davies, M. and Ravelli, L. (eds.). Advances in Systemic Linguistics: Recent Theory and Practice [C]. London: Pinter, 1992: 20-35.

[2]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EB/OL]. (2015-10-24)[2018-01-09].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11/05/content_10269.htm.

[3]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EB/OL]. (2017-01-24) [2018-01-09].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moe_843/201701/t20170125_295701.html.

[4]教育部、財政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 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EB/OL]. (2017-09-20)[2018-01-09].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moe_843/201709/t20170921_314942.html.

[5]王国平,熊月之.最早的中国大学学报——东吴学报创刊号《学桴》解读[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7-11.

[6]钱荣贵.高校学报应走专题化之路[J].编辑之友,1999,(3):32-35.

[7]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的通知[EB/OL]. (1998-04-01)[2017-01-16].http://www.moe.gov.cn/s78/A13/sks_left/s6388/moe_771/tnull_1049.html.

[8]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工作的意见[EB/OL]. (2002-09-23)[2018-01-09].http://www.moe.gov.cn/jyb_xxgk/gk_gbgg/moe_0/moe_8/moe_28/tnull_495.html.

[9]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出版工作的意见[EB/OL]. (2015-02-11)[2018-01-09].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3/s7061/201802/t20180208_327146.html.

[10]高生文.话语基调下的学术期刊编辑两面性研究[J].中国编辑,2017,(11):15-20,25.

[11]赵大良,杜秀杰.简论高校学报的育人功能[J].编辑学报,2009,21(5):380-381.

[12]高生文.语域视阈下《论语》语篇成长性研究[J].齐鲁学刊,2017,(3):119-126.

[13]高生文.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高校人文社科学报特色栏目建设——以《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功能语言学”为例[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45-51.

[14]高生文.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高校人文社科学报特色栏目建设研究:特色=创新=发展[J].中国编辑,2018,(5):即出.

(责任编辑:文伟)

作者:高生文

上一篇:法制执法监督完善探讨论文下一篇:重症化脓性脑膜炎护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