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科类高校优势学科建设论文

2022-04-29

摘要:行业特色高校在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历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过程中,为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行业特色高校必须加快推进高校发展模式改革与建设,从而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农科类高校优势学科建设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科类高校优势学科建设论文 篇1:

新时代高校出版社如何助力一流学科建设

【摘 要】  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高等院校的一项重点工作。高校出版社助力一流学科建设、做好教材建设与服务是高校出版社的重要任务,更是使命与责任。高校教材建设是高校出版社工作的核心板块之一,文章从政策研究、教材定位、队伍建设、内容策划、知识服务、教材推广六个维度探讨高校教材的建设,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为高校出版社提供有益参考。

【关  键  词】高校出版社;学科建设;教材建设

【作者单位】秦茂盛,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赵文娟,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始进入新时代,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中国高等教育事业进入新时代。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重点建设,旨在全力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出版社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助力高校一流学科建设。教材建设是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教学改革、学科建设相辅相成,它既是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成果,也是推动和促进高校教学改革和学科建设的重要动力。2019年,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对教材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将教材建设纳入“双一流”建设和考核的重要指标,并将教材编审工作纳入所在单位工作量考核中,作为职务评聘、评优评先、岗位晋升的重要指标。高校教材建设大有可为,新时代高校出版社应不忘初心,主动作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服务高校教材出版工作,助力高校一流学科建设。

一、深入研究國家高等教育政策

新时代,高校出版社助力高校一流学科发展、做好教材建设,就要深入研究国家教育政策,提高政治意识,准确把握教材建设的方向和定位,时刻与国家战略、方针和政策保持一致。

首先,高校出版社应认真学习《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的内容以及全国教育大会的重要精神,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文件的要求:推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做强一流本科,建设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全面振兴本科教育,坚持立德树人;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其次,高校出版社应深入研究所在院校与拟合作院校,在充分了解院校的定位、专业发展方向、优势专业、特色专业的基础上,分析其教育教学建设的工作重心,如“双一流”建设、一流专业建设、“名师、名课、名教材”建设等。高校教材建设与教学、课程建设密不可分,教材是教学成果体现的重要载体,只有熟悉院校的教学动态和学科建设信息,才能出版符合教学要求的教材,更有针对性地服务高校教学和高校学科建设。

二、精准定位教材使用对象

如今,我国各行各业的工作实践均要求精准化,如精准扶贫、精准医疗、精准营销等。高校出版社助力一流学科建设,做好教材出版,其教材的定位也应精准化。对于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学生,其学习目的和要求不同,策划教材的内容安排、结构设置、难易程度等也不同,对此,高校出版社提供的教材要量体裁衣,为学校提供定制服务。例如,高校本科数学教材根据学科不同可细分为高等数学(数学专业)、高等数学(工科类)、高等数学(文科类)、高等数学(医学类)等,编辑要深入了解学科发展和科研动态,注重平时积累,走进高校与作者深入沟通,了解教师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如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长期关注其所在高校的优势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社内编辑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各类学术会议,时刻关注学院的网站和微信公众号,掌握学科新动态、新政策、新消息、新成果,定期走访院系教师,了解一线师生需求。在此基础上,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先后策划出版了《管理研究方法论》《工程管理概论》《管理学》《和谐管理理论研究》等一系列优质教材和高端学术专著,被国内多所知名高校广泛使用,对本校的教学和学科建设起到了一定的提升作用,同时,促进了校方与出版方的长期深度合作。

三、精心组建一流作者队伍

作者的水平和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作品的质量。高校出版社要出好教材,组建高水平的作者队伍是关键。作者团队中,主编的选择尤为重要,其在学科领域内的专业认可度是重要的考量依据。编辑可从线上和线下搜集、分析作者简历,尤其是写作经历、科研背景等资料。其中,年龄也是一项参考条件,通常年轻教师精力旺盛,具有创新意识,约稿成功率较高,但年轻教师也会存在经验不足、行业认可度和号召力不强的问题;中年教师由于教学和科研任务重,难有大量精力编写教材;即将或刚退休的知名教授,科研任务轻,教学经验丰富,熟悉教材编写要求和规范,并在领域内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高校出版社在教材建设上可组建由老、中、青教师相结合的作者团队。对此,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数值传热学(第2版)》,在作者团队的组建上,搭配老、中、青年作者,精选该学科的一线教师与青年研究人员,其中,主编陶文铨是国际数值传热学的知名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教学名师,具有国际一流的学术研究水平。优秀的作者队伍使《数值传热学(第2版)》获得了较高的评价,该教材曾连续3年全国检索前10名,对西安交通大学一流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四、做好教材内容引领与形式创新

教材的内容策划是教材建设的核心,也决定着教材最终能否得到较高的认可度。促进一流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教材策划要兼顾内容引领和形式创新。教材的内容要符合教学要求,体现学科发展,并具有一定的引领性和前瞻性。编辑要充分了解学科发展的现状及现有教材的特点与不足,教材内容要紧贴教学大纲、章节来编排,在符合教学要求的同时,适当引入最新研究成果,拓宽学生的视野。练习的设计要涵盖知识点,形式要灵活;教材要有配套知识服务,如公开课、习题解答、知识链接等。形式上的创新同样不能忽视,教材的封面设计要贴近内容,新颖的设计、精致的装订和印刷可使教材更具现代感和可读性。

随着学科的不断发展,会产生新的课程标准和教学需求,教师和学生在使用教材时也会不断提出新的意见和建议,这就需要通过修订和再版不斷完善、更新教材的内容和形式。通常情况下,大学教材一般3至5年修订一次,出版社在修订教材时以添加新内容、完善旧内容为主,替换内容不宜过多,在教材重印时可做小范围的修订。以西安交通大学吴百诗教授主编的《大学物理》为例,因作者专业认可度高,内容策划贴近教学实践且具有深度和前瞻性,已成为学界公认的经典教材,《大学物理》(第三次修订本)是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第一本彩色版教材,编辑从颜色运用、整体风格设计、版式设计、成本控制等方面均做了精心的策划和开创性尝试,使该书从同类书中脱颖而出。如今,《大学物理》历经4次修订,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成功入选国家规划教材。

五、做好教材增值服务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办好网络教育,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发展,加快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2018年4月13日,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倡导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深度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深入教育与教学的各个方面。高校出版社要充分发挥高校人才优势,充分利用新技术,丰富资源建设,做好知识服务,更好地服务于一流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如通过教材配套的辅助学习资源包(包括公开课、知识链接、教学课件、内容延伸、配套练习册、听力视频、教学案例、视频等),对教材知识体系进行补充和延展,辅助教师授课,引导学生自我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提升实践应用能力;对于实践性强的课程,为师生提供线上演示教学、线上仿真实验室等。例如,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九版医学教材在原教材基础上进行全面升级,引入丰富的数字资源、全面的试卷测评以及实用的案例内容,学生可通过PC端获取在线服务,也可通过扫描手机二维码查看相应资料,并运用大数据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进行跟踪分析,将内容服务精准推送给教师和学生。这些增值服务为师生提供了更多的教学资源,丰富了教学形式,起到了促进学科发展的作用。

六、做好教材推广工作

教材推广不应只是广度上的推广,更多的是深度上的推广。高校出版社应发挥其所在高校的优势,开展相关学科的研讨会或教材推广会,组织编辑参加各类教学研讨会及学术会议,鼓励编辑撰写教材建设学术报告等。出版社也可发挥作者优势,在学术会议中穿插举办新书发布会,更广泛地推广教材。此外,出版社还应充分利用全媒体进行宣传,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培养用户黏性,使用户成为潜在的读者群,从而精准推送内容,服务教学工作。例如,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引进剑桥大学出版社的专业教材《机器人学中的状态估计》,该教材的责任编辑找准读者定位,积极联系专业推广渠道,使该教材在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天猫店单月销售超过600册,如此优异的销售业绩在专业类图书领域中实属不易。

一流大学建设一流学科、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离不开优质教材的出版。新时代,高校出版社应深入研究国家教育政策,精准定位教材对象,精心组建作者队伍,做好教材内容引领、知识服务、教材推广工作,打造高质量、高水平的精品教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黄强. 新时代教材建设:理念与实践[J]. 中国出版,2018(9):5-10.

[2]张民. 基于新工科背景的计算机类专业教材出版的转型思考[J]. 科技与出版,2019(4):93-97.

[3]姚成龙. 高校精品教材选题策划探析——以教育学教材为例[J]. 科技与出版,2013(3):46-48.

作者:秦茂盛 赵文娟

农科类高校优势学科建设论文 篇2:

行业特色高校发展模式现状研究

摘  要:行业特色高校在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历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过程中,为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行业特色高校必须加快推进高校发展模式改革与建设,从而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因此,本文以国内外著名农业高校为例,利用“个性梳理+共性凝练”,探寻农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的一般规律。通过对比国内外农业高校发展模式,阐明了我国农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模式现状,并且全面系统分析了我国农业高校高质量发展现存的问题,提出了以人才培养、学术团队、科研创新“三位一体”为举措的高质量发展模式,从而为农业高校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思路。

关键词:行业特色;高质量发展;农业高校;发展现状

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新时代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命题,是高等学校践行办学宗旨、提升综合竞争力、社会贡献力、国际影响力的必然要求 [1]。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行业特色高校是一支重要力量,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2]。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排头兵和主力军,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是加快“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国家创新发展的根本保障 [3]。

现有研究为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但还存在值得深化研究的主题。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基础上,深入研究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作用机制、模式以及路径等问题,使行业特色高校的发展始终同国家重大战略和需求同步发展,成为引领行业领域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因此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3]。

近几年,国家先后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等文件均将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作为重要内容,特别是“一带一路、区域协调和乡村振兴”等,“双一流”“新农科、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及“六卓越一拔尖”等重大教育改革文件的出台,都为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4]。农业高校作为行业特色高校的典型代表,在粮食稳产保供、农民就业增收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5]。

本研究以国内外著名农业高校为例,利用“个性梳理+共性凝练”,探寻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而厘清农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模式现状,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和经验总结,也为农業高校高质量发展模式提供一定的思路。

一、农业高校发展模式概念、内涵与现状

(一)农业行业高校发展模式概念与内涵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农业行业高校发展模式可总结为:农业高校在根据内外部因素以及自身资源优势,为实现自身发展目标,服务国家农业发展而采用的策略与道路、方式与方法、思想与精神、措施与手段的总括。

农业行业高校发展的内涵在郭时印等人的眼中有四个方面:坚持质量第一、坚持特色发展、坚持创新发展和坚持人本发展 [6]。梁迎娣等认为农林行业高校发展内涵在于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获得最大的办学效益为目标,以学校的内部因素作为发展的动力和资源,牢固树立为“三农”服务的根本理念,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7]。同时,地方农林院校也要通过正确处理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之间的关系,使资源配置得到最大优化,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特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大学精神,注重保持自身的特色文化建设,最终实现学校持续、健康发展。

因此,新时代农林行业高校的发展内涵与高等院校发展内涵除了“需求导向,突出应用,校地联合,科教结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转化成果,主动服务,支撑发展,办出特色,做出贡献”一致外,还需要做到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服务“三农”发展。

(二)国内外农业行业高校发展模式现状

在对现代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研究中,美国菲利普·阿特巴赫博士认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起源于欧洲的古典学院模式 [8]。而在德国,高等教育经过威廉·冯·洪堡的领导与发展,使其承担了部分国家发展和工业生产的科学研究责任,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相应的研究生教育模式和学位制度;这种高等教育模式在美国进一步发展和细化,通过强调大学与社会的联系,使高等教育直接为社会相关产业服务,从而发展为近代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高等教育规模化发生了变化,从最早的精英式教育发展为大众式教育,到目前的普及式教育,最终形成了目前的现代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当前,高等教育已进入了多样化和层次化发展阶段。

1. 国外农业高校发展模式

国外农业高校发展模式能够在提升综合能力的同时,以自身的特色学科建立起全新的符合时代发展的学科体系,同时通过学科融合,打造出很多新的研究领域,推动自身走向世界。以康奈尔大学为例 [9],农学起家,经过多年的学科发展布局(表1),形成“一流大学的产学研讨结合模式+一流大学的强势学科交叉模式”的复合发展模式,现已成为全学科覆盖的综合性大学。该校首先设定了合理的学科发展布局,同时利用实验室平台,组织相关传统学科力量创造学科的学术竞争优势,再通过以传统学科为依托,发展交叉学科的方式提升传统学科的市场竞争优势,并且注重产学研合作,从而实现从学科到应用的全位一体发展模式。可以看出,国外农业高校现阶段已经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更加注重自身高质量发展,在学科建设、自身条件、管理水平、师资队伍、社会服务、世界影响力等方面更早提出发展战略。

2. 国内农业高校发展模式

我国高等农林院校发展历程总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1949年以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1949—1978)和改革开放以后(1978—至今),各阶段均有特定的发展模式,逐渐形成了“独立—合并/独立”模式与“综合—综合”的模式。两种模式相较而言,后者更有优势,这样的模式利于学科的交流与融合,可以促进新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各种模式的内涵在不断丰富,我国大学通过与国外著名院校的合作交流,逐渐意识到我国农业高校发展的滞后性,因此逐渐借鉴国外名校的发展经验,逐渐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从追求学校规模的外延式发展向追求高质量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转变。

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例,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发挥农业科学、生命科学和农业工程等学科的优势,以国家农业科技重大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为导向,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同时增强质量意识,着力提高教学水平,构建教育教学质量自我监控体系,使之适应经济社会需求,在内涵质量性指标上进一步缩小与国内外一流大学的差距,形成“本科高校的社会服务型发展模式”+“一流大学的产学研讨结合模式”+“一流大学的强势学科交叉模式”三种模式的复合模式。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农业高校正在积极进行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突破学校发展中的瓶颈,充分释放办学活力,加快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提高办学质量,缩小同国际一流大学的差距。

二、国内农业高校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高等农林院校传统优势学科面临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挑战

农林院校的传统优势学科逐渐失去优势主要因为两种转变:第一是由于市场以及企业的人才需求,农林院校大量增设非农林类的专业,这导致特色专业的资源配比下降,从而导致农学、林学变成了农林院校的普通专业,毫无特色可言。农林院校的传统优势学科被弱化,同时增设的学科与全国其他综合大学无法相比,最终使得农林类院校逐渐失去优势。第二是大量农林院校并入综合性大学,从而优势更强,更具有竞争力。例如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部分涉农专业,表2),在涉农专业获得B及以上等级的综合性高校有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兰州大学、西南大学、贵州大学、青海大学和宁夏大学等7所,其中浙江大学有园艺学、农业资源利用、植物保护三个A+学科,作物学排名第三,为A-;兰州大学草学专业排名第一。

(二)择校偏见加剧

农林院校的优质生源比例低下。学生是学校的主体,优质生源是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因此,行业特色高校尤其是农业院校在这方面较综合院校差距明显,处于明显的劣势 [10]。这是因为部分人对农业院校的固有认识存在一定的偏见,尤其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更多的学生选择综合性、工商、管理、经济类等高校;再者,在“985”工程和目前“双一流”建设中,农业高校的入选情况不甚理想,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学生们的择校偏见。这也是导致农林院校的生源数量以及质量很难与综合类院校相提并论的直接原因。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现代企业对相关人才需求的转变。虽然我国农业人口占比超过40%,属农业大国,但是在目前工业化、信息化的浪潮下,仅仅单纯依靠农业已远远不能满足国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部分人已处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的中上端,因此相关涉农企业对一线农技的人才需求也随之减少,高校毕业生中“离农”择业观比例逐年增大,这也直接阻碍了农林院校的发展 [11]。

(三)办学资源持续紧张

资源投入的多寡对学科建设的发展速度有着重要影响  [12]。高等农林院校作为行业院校,在服务行业发展、与行业协同发展上具有天然优势。但我国农业产业处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农业产业与其他产业相比,整体上处于技术落后状态。这就决定了农业产业对高等农林院校的反哺能力有限且相对脆弱   [13],高等农林院校的办学资源仍以政府投入为主渠道。例如在2019年全国高校经费预算中(图1),综合类大学超过50亿的有30所高校,其中仅有中国农业大学一所农业院校,而且排名27位,其他诸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學(39.84亿)、华中农业大学(36.25亿)、南京农业大学(34.86亿)虽然也表现不俗,但均在40名以外,远远落后于其他综合类高校。同时,各农业高校(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外)2020年较2019年预算均呈减少趋势,中国农业大学减少3.99%、南京农业大学减少2.04%、华中农业大学减少1.68%,而其他综合性高校在原有高经费预算的基础上呈增加趋势(图2),如浙江大学增幅达12.74%、复旦大学增幅达8.89%、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分别提高4.55%和0.53%。

(四)高层次领军人才缺乏

一所高水平大学要有充足的高水平、优质的教师资源作为支撑,相反很难成为高水平大学。一个学科的发展,高水平领军人才更是关键。以教育部高层次人才“长江学者”为例(数据来源于教育部官网),从2016—2019年,共发布4届“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名单,特聘教授300位,讲座教授103位,青年学者487位,总计891人。其中高等农林院校入选教师占比仅为4%,且无一校超过10人,中国农业大学新增9人(特聘教授3人,青年学者6人),排名全国28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均是6人,南京农业大学为5人,其他农业高校均不超过1人,与综合性涉农院校差距较大,例如浙江大学新增34人,西南大学和兰州大学分别新增11和7人。由此可见,高等农林院校与国内其他院校尤其是综合性院校相比,领军人才方面相对缺乏,这也是高等农林院校学科发展的核心制约因素。

(五)科研实力相对较弱

科研成果、科研质量不仅取决于学科队伍的知识与创造能力,也与科研平台息息相关。高校科研配置设施可直接体现高校的科研规模、科研实力等情况,往往科研实力越强,科研规模越大的高校,国家配置的科研设施就会越多。以高校科研设施中最常见的基础科研设施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例,在全国高校共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82个(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官网),其中农林高校仅有11个,占比仅为6%,其中中国农业大学最多为3个,华中农业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各2个,其他诸如南京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各1个,整个农林高校总数仅和清华大学一所高校(11个)相当。由于高校的科研设施的缺乏,导致农林高校承担的国家科研计划和大项目有限,这也造成大多数高等农林类院校都面临了另一个现实问题:由于相关的经费紧张,高昂的实验仪器运行和维护费用致使试验设备无法更新换代,严重老化,导致数据有细微偏差,达不到应有的实验效果,进一步造成高校的科研水平的下降。

(六)成果转化率低

重大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可创造巨大效益,并且服务社会,也是直接反映农林院校成果落地的重要指标 [14]。然而,目前农林高校虽然科技成果众多,但与市场契合度并不高,转化率很低,有很大一部分成果根本无法进入市场,造成了农业科技资源的巨大浪费。近几年高等农林类院校对于科研成果转化投入虽有所增加,但用于成果转化的部分严重不足,加之现在高校考核以论文为导向,部分高校科研人员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写论文上,不愿意从事成果转化工作,导致相当数量的成果成为样品、展品和礼品而流于形式。同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益慢且低,导致大量涉农企业只愿意投资比较成熟且立即见效的科研成果,进一步降低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三、我国农业高校高质量发展战略

(一)高水平人才培养战略

农业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的立身之本和工作核心环节,构建合理科学的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从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综合能力;同时,农业高校要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己任,教学要以产业需求为主导,把人才培养同产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积极与社会机构、科技园区、现代企业、政府等多方进行合作与交流,实现培养“知农、爱农、进而事农”的创新型、复合型农业人才。

(二)合理学科布局战略

农业高校高质量发展同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密不可分,农业高校要保持“特色”,就要注重传统优势学科发展,辅以现代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因此,要在长期规划中采取向传统优势学科实行倾斜的政策,加大投入力度,从而保障传统优势学科在显著提高学术竞争力的同时,不断提高其服务市场、经济的社会能力。

再者,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程度越来越高,未来高等教育的供给会非常充足,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作用也将越来越强,进一步刺激更多的新兴交叉学科和独特交叉研究领域的产生。因此农业高校要扩展、丰富学科体系,摆脱对传统优势学科的过分依赖。因此要设置现代新兴学科、交叉学科,注重学科融合,不断强化学科交叉效应,突破学科及资源约束,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三)学科全面提升战略

当学科布局、资源配置合理后,所有学科(包括传统优势学科、新兴交叉学科等)都应确立“学术+市场”的双目标,充分发挥社会、市场资源扩大学科规模及影响力,同时要进行适当取舍,适当放弃部分对学术和市场均无明显贡献的学科,从而实现学科重心倾斜,全面提升学科综合竞争力,实现农业高校高质量发展。

综上所述,行业特色高校要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人才培养、学术团队、科研创新“三位一体”为举措,将“人才培养”“学科布局”“学科提升”的三大发展战略有机地结合起来,循序渐进,逐步深入,追求内涵式、可持续发展,从而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服务于现实、着眼于长远的战略发展思路,指导农业高校的高质量发展,将潜在的生产力转为现实生产力,促进知识的再生产和知识创新,达到提高农业高校整体竞争力的根本目标。

四、总结与展望

行业特色高校在高等学校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产业升级、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15]。农业高校作为行业特色高校的典型代表,在未来粮食稳产保供、农民就业增收等方面将会继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紧密结合产业发展布局,深入挖掘农业高校高质量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从而全面提升农业高校高质量发展和教育治理能力。使农业高校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成为行业发展的开拓者和主力军,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推动者和示范区,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钟晓敏. 论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J]. 中国大学教学,2020(04):50-53.

[2] 吴普特. 以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为指导 面向未来农业推进新时代高等农业教育综合改革[J]. 中国高等教育,2019(21):4-6.

[3] 陈治亚. 行业特色型高校如何创建世界一流[EB/OL]. (2016-05-12). http://edu.people.com.cn/n1/2016/0512/c1053-

28344177.html.

[4] 陈文相,林芳. 行业特色型高水平大学协同创新模式实践—以农林高校为例[J]. 价值工程,2019(36):58-60.

[5] 曹小宇. 充分发挥农业高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优势[J]. 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2010(05):74.

[6] 郭时印,向绪金,朱骞,蒋强勇. 内涵发展:地方农林院校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J]. 高等农业教育,2011(10):14-17.

[7] 梁迎娣,颜玄洲. 论地方农林院校内涵式发展的路径选择[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6):10-13.

[8] 菲利普·阿特巴赫. 亚洲高等教育发展的再思考[J]. 张静华,黄伟,译. 新华文摘,2009(10):139-141.

[9] 施进. 美国现代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的特點——以康奈尔大学为例[J]. 现代化农业,2019(07):53-55.

[10] 刘馨怡,梁晓芳. “双一流”背景下农林院校发展的新困境及出路[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03):280-282.

[11] 罗公利. 守初心担使命 推动高等学校高质量发展[J]. 山东教育(高教),2019(10):19-22.

[12] 张峻玮.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中国涉农高等院校培育职业农民路径探析[J]. 山西农经,2019(19):1-4.

[13] 曹广祥. “双一流”背景下高等农林院校学科建设的路径研究[J]. 中国农业教育,2018(06):23-29+94.

[14] 常姝. 行业特色型大学学科发展战略管理研究——以四所教育部直属农业大学为例[D]. 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1.

[15] 吴普特. 牢记重托、勇担大任,努力谱写一流农林教育新篇章[J]. 中国农业教育,2019(05):1-3.

(责任编辑:胡甜甜)

作者:张鹏 冯永忠

农科类高校优势学科建设论文 篇3:

基于新农科建设理念的地方高校农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与思考

摘 要:新农科建设理念为地方高校在新时代构下建农科人才培养模式指明了新方向。该文基于新农科建设理念,结合传统农科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新农科建设对农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内在要求、地方高校实施农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和深化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几点建议,以期使农科人才培养不断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要。

关键词:新农科;地方高校;农科人才;培养模式

1 新农科建设对农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内在要求

新农科是在2018年12月中国农业大学召开的新农科建设启动会上首次提出的,之后教育部在“安吉共识”“北大仓行动”“北京指南”等新农科建设会得以阐述和推进,从此各高校都积极推进新农科建设。新农科建设的内在要求就是创新农科人才培养目标,其目的是提高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重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目的是夯实多学科知识结构、双创新能力结构、跨文化素质结构相协调的培养体系;搭建产教合作实践平台的目的是提高教学资源保障度和社会用人单位满意度;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过程的有效度。

1.1 基于新农科理念,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新农科建设本质特征就是通过多学科知识复合、跨学科交叉融合的途径,实现从单一知识型向实用型和技能型转变,对农科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重建和调整,从而适应新农科建设的需要和发展。在新农科人才培养目标指导下,重构以新型农业经营为主体的农科人才知识与能力培养体系,通过修订农科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多种方式,推进农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农科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和“三农”情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跨文化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农科人才的培养目标。这一培养目标确定的依据充分,体现出党和国家对高校教育方针和政策的要求,符合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适应地方高校自身特色与优势,使之进一步提高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不断培养出适应和引领未来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农科人才。

1.2 契合人才培养目标,重构新的课程体系 围绕新农科培养厚基础、强能力、创新精神与意识强、跨文化素质的人才培养特点,依据新农科人才培养标准,突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整个产业链和乡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所需要的知识内容进行课程内容设计。依据新农科人才培养目标,重构新的课程体系应着眼于以下几点:一是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关系,注重培养思想道德素质、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二是坚持专业知识教育与现代技术教育的关系,在培养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信息技术等现代技术知识课程的设置与能力培养;三是坚持课程交叉与跨界整合的关系,注重培养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与能力结构。新的课程体系突出以生为本,教与学的融合,实现学生知识复合培养与能力综合实践培养的有机结合,通过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跨学科选修课程以及课外培养计划等模块设置,打破原有的传统农科知识体系和能力培养体系,适应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对农科人才培养需求,符合培养知识复合、学科融合、能力综合的新农科人才培养规格要求,保证新农科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

1.3 突出人才培养特色,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围绕新农科人才培养目标,突出新农科人培养特色,立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整体设计和优化,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与实践能力为核心,本着“优化课内,强化课外”思路,以创新创业为原则,构建课内外衔接、校内外结合的全方位实践育人体系,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育人活动,为新农科人才培养服务。根据新农科特点和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分层设计多措并举,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完成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的实践教育过程,保证实践教学质量。在充分发挥高校学科综合优势的基础上,实施类型多样的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实践,通过搭建政产学研用实践平台,建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软硬件支撑体系,为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创意实践和社会服务提供保障,彰显新农科人才培养特色。

1.4 筑牢人才培养标准,构建质量保障体系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而持续改进的闭环体系,完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和相关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是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地方高校围绕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适时对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要求、课程体系与结构、考核方式、毕业标准等建立专业质量标准、课程质量标准、教学质量标准和教学行为标准等,进一步筑牢人才培养质量标准。遵循系统科学的原理,以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办学条件为基础,以教学管理为手段,以信息监控为纽带,构建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形成常态化的教学检查与自评机制,推动学校上下各部门的全员参与的工作氛围,把提高教育质量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达成严格执行教学规章制度的共识,质量意识固化在实际工作中,对发现教学环节的质量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及时整改,形成畅通的质量监控和反馈通道,确保人才培养过程信息的全面性、及时性和准确性,以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2 新农科理念下延邊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我国高等农科教育改革经历了从1898—1949年的近代学习欧美模式的通才教育阶段,从1949—1976年进入现代学习苏联模式的专才教育阶段,从1976年到现在当代的素质教育阶段。农科教育发展经历的3个历史阶段,适应了当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农科人才培养的需要。随着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进入转型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期,传统的以生产分工来培养农科人才的模式已难以适应农业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对农科人才的需要。因此,创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地方高校的迫切要求,新农科建设为高校农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指明了方向。作为地方高校,延边大学近年来立足地方农业农村发展需要,以国家和地方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战略为指导,积极探索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

2.1 确立新农科人才培养目标 延边大学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提出了“立足延边,服务本省,面向全国,辐射东北亚”的服务面向定位。依据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纲要》确定人才培养总目标,坚持“质量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融合发展”的发展思路,结合专业所依托的学科特点,对农科人才目标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强化新农科建设顶层设计,将新农科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农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突出新农科建设理念,培养适应区域发展和新农村发展的农科人才,不断为“三农”发展服务,从而更好地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2.2 构建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 延边大学为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农科人才的需要,改变传统的单一培养模式,形成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缩小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偏差,强化新农科人才的知识培养和能力养成,构建了“思政教育+专业教育+‘双创’教育+成才教育”的四大培养模块融会贯通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农科人才。其中,思政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是人才培养的基石,通过通识教育和跨学科基础知识教育的途径,实现培养农科人才跨文化素质和能力的初步意识的目的。专业教育培養人才专业技能与本领是人才培养的核心,通过多学科基础教育、专业课外培养计划和企业实践等途径,实现培养多学科专业知识意识,知识能力与实践的目的。“双创”教育提升社会适应力和就业能力,是人才培养的关键,通过多学科专业教育、科研生产实践与训练等途径,实现培养学生献身农科专业的“双创”意识的目的,成长教育夯实人才培养基础,是人才培养的重点,通过跨学科专业课程选修、毕业生产实习实践等途径,实现学生拓宽视野,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创业能力的目的。延边大学在2019级农科专业课程体系中,打通了通识教育和学科基础课壁垒,建立厚基础课程平台,增强了课程体系结构的弹性,有利于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2.3 建立新农科多样化课程体系 学校依据新农科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吉林省“关于加强新农科建设的意见”,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特色与优势,合理设计课程内容,整合优化农科课程体系,建立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课外培养计划”的多样化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通过通识教育,拓展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夯实了大学文化基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通过专业教育,整合多学科基础课程平台,拓宽了专业培养口径,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通过课外培养计划,设置跨学科选修课程模块,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新的课程体系确立了“三时段一贯通”的人才培养路径,即“三时段”为“大类培养+专业培养+多元方向培养”的培养过程,“一贯通”为“多元文化教育”贯通人才培养过程的始终。该课程体系已固化在2019级新农科专业培养方案中,通识教育类课程学分约占总学分的30%,专业类教育课程学分约占总学分的40%,跨学科(专业)选修课程模块学分约占总学分的20%,独立设置的实践环节学分约占总学分的10%。与此同时,还规定课外培养计划须修满6学分。

2.4 创建“四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遵循实践教学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促进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指导思想,针对学生学习与发展过程不同阶段设置实践教学目标和内容的整体优化思路,构建了“以实验教学+实习实训+社会实践+课外教学活动”相统一的“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实验教学包括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等3个层次,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和创新意识;实习实训包括课程见习、技能训练、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社会实践包括暑假实践、夏令营、多元文化体验、志愿服务、科技下乡等,培养学生了解社会、融入社会的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课外活动包括课外培养计划等,引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职业证书考试和创新创业实践,培养学生跨文化素质和实践能力。

整体优化实践教学各环节,搭建了“政产学研用”协作平台,旨在促进学生个性方面得到差异性教育与发展。创建了“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创新实践+生产实践”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为保证实践教学的开展构建了“一条主线,三个结合,五位一体”的“课内+课外”的全方位新农科育人体系。“一条主线”以新农科人才培养目标为主线;“三个结合”是培养过程与社会实践结合,培养过程与生产实践结合、培养过程与科技实践结合;“五位一体”是校园文化建设、社团建设、社会实践、科技创新实践、自由成长实践等一体化,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实践活动。为此,学校在2019级新农科培养方案中规定实践环节学分不得少于总学分25%,还应修满6学分的课外培养计划学分。

2.5 建立“多重循环”质量保障体系 学校重视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建设,制定出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和相关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形成了“一个中心、六个系统、多重循环”的教学质量保障系统。即以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为中心,由质量目标与标准系统、资源保障系统、制度保障系统、组织与指挥系统、技术支持系统、质量监控与反馈改进系统等6个系统组成的多重闭环体系。构建了“三评五查一报告”教学质量监控模式,通过校院2个层级的教学质量保障组织,使执行过程与监控过程形成多重循环闭合的流程,形成了“检查-反馈-改进-检查”的质量持续改进机制,保证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学校每年发布《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等,通过网络平台向社会公布,及时回应社会关注。同时,引进第三方机构评价体系,与麦可思公司持续合作,开展人才培养方面的跟踪评价,对促进新农科人才培养起到指导作用。

3 深化地方高校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议

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立足于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社会需求,为深入推进吉林省新农科建设,实现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使命担当,延边大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化改革:

3.1 合理优化专业结构,实施新农科融合发展 以学校本科教学“三大工程”“十项计划”为目标,加强学校专业设置统筹,合理规划专业布局,紧紧围绕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和吉林省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区域经济社会需求和科技发展前沿,对接行业产业集群,合理优化专业结构,形成与社会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专业建设体系。通过建立“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实施专业动态评估与调整,构建适应新农科学科交叉融合的体制机制,打通学科交叉与融合通道,打破行政体制和管理壁垒,推进新兴涉农学科谋划布局,实施新农科融合发展。

3.2 统筹学科发展戰略,推进新农科创新发展 以多元文化融合与创新发展为指导,统筹学校“1158+”学科发展战略,实施重点学科建设工程,明确重点学科发展目标、任务实施路径与保障措施,强化重点学科高位推进与政策保障,进一步落实高层次人才引育、设备条件保障、科研平台搭建、专项资金保证等方面的具体措施,推进学校多学科联动建设,突出学科发展特色,推进新农科创新发展。

3.3 创新培养模式改革,促进新农科质量发展 以吉林省加强新农科建设为契机,深化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加快筹办新农科实验班,探索以提高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为目标,引导学生尽早参与产学研的创新实践中,深化新农科校内外协同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提高新农科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新农科质量发展。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教研课题,吉教高[2019]18号,基于“新农科”理念的地方综合大学园艺专业多元方向培养课程设置研究。

作者简介:曹丽(1974—),女,吉林长春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园艺栽培生理。  收稿日期:2021-05-18

参考文献

[1]廖小平,李志强.新农科建设背景下的“绿色+”办学理念研究——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20,21(05):9-17.

[2]孔德栋,宋文坚,吴正辉,等.支撑“双一流”学科发展的新农科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37(09):256-259.

[3]赵小敏,陈美球,蓝猷平,等.新农科背景下地方农业院校学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20,21(05):1-8.

[4]张艳,王梦涵,张默,等.新农科建设驱动下农科类人才需求转变与培养趋向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20(11):8-13.

[5]张忠,沈素平.新农科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路径刍议[J].高等农业教育,2020(05):12-15.

[6]勇强.新农科视域下高等林业院校专业结构优化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林业教育,2020,38(01):1-4.

[7]应义斌,梅亚明.中国高等农业教育新农科建设的若干思考[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9,36(01):1-6.

(责编:张宏民)

作者:曹丽 梁运江 李艳茹 冉丽萍 吴荣哲 朴一龙

上一篇:基于建设管理的农田水利论文下一篇:价值观哲学相对主义探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