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学科建设

2024-05-10

优势学科建设(共8篇)

篇1:优势学科建设

吉林省高等学校重中之重学科申报表——

本一级学科的特点优势和近“十二五”以来学科建设总结(1000字)

中医学学科始建于1958年,是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于2009年由人事部批准建立了博士后流动站。现有国家(部、省)重点实验室5个,省部级以上重点学科12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中风病、冠心病)2个,是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在2004年、2009年全国中医学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分列第6、7名。学科在长期的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中医内科学、针灸推拿学、中医骨伤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五官科学五大稳定的研究方向,具备鲜明的特色。

中医内科学研究方向,遵循已故国医大师任继学教授学术思想,丰富了中风病“脑髓理论”,形成了出血性中风“髓虚毒损”的新病机学说,形成了“破血化瘀,填精补髓”治疗出血性中风新的治疗大法,发展“杂病伏邪”病因学理论,在全国中医药治疗冠心病领域居于领先地位。针灸推拿学方向主要以特定穴的效应和推拿治疗代谢性疾病的研究为主,对内、对外学术交流日趋活跃,科研成果较好地直接应用于临床,科研投入与成果产出绩效明显。中医骨伤学研究方向在骨性关节炎基础与临床研究、脊柱疾病、骨坏死基础与临床研究、骨质疏松症基础与临床研究、创伤疾病研究五个稳定科研方向上不断深入,提升科研层次,连续三年在鹿茸多肽的研究上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关于东北道地药材鹿茸的研究已成为学科基础研究的突破点之一。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方向主要以藏象和运气学的研究为主,传承经典,创新理论,对《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中医五官科学研究方向以瞳神紧小(葡萄膜炎)、消渴目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圆翳内障(白内障)作为主攻方向,以各类五官科疾病的发病机制、证候标准化、诊疗规范化为研究重点,坚持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注重学术理论的创新与推广,并形成了一整套中医治疗五官科疾病的诊疗方案,指导临床实践,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几年来中医学作为我校重点传统学科,在人才培养、科研能力、医疗服务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特色和显著优势,在主要研究方向的带领下,学科承担了国家“973”、“十一五支撑”、国家自然基金、重大新药创制等各级临床科研课题321项。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SARS、H1N1)及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中充分发挥了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得到了社会公认。突出治未病理念,推动健康产业发展形成了以治未病中心、康复中心、健康五行宫为载体的保健康复体系。人才培养实现了由疾病观向健康观的转变。

经过“十二五”建设,学科在二、三级学科中建成12个省部级以上重点学科,2009年国家财政部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共支持资金1630万元,学科建设总经费2130万元,形成了较宽的重点学科覆盖面。建设期间以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为依托,建设了六大中心,获国家专项支持经费 6345万元。三是重点实验室层次高,国家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5个,支持资金4100万元,形成了雄厚的临床研究基础。长期以来,中医学科的建设、发展与我省中医药强省战略的实施和健康产业的发展融为一体,为国家北药基地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较高水平的智力支持和优质服务。

篇2:优势学科建设

目前,全国高校学报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一些地方高校特别是规模较小的高校学报在办刊中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形势:一方面要应对质量较高的学报(如“核心期刊”学报)的激烈竞争;另一方面,还面临着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较小、发行渠道单一、优质稿件匮乏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促进高校学报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其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优势学科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能够为学报长期提供高质量的,反映学术界新观点、新见解、新方法的稿件,以避免学报出现“等米下锅”、等稿上门的窘境。可以说,离开了学科建设的支持,学报在一定程度上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更为重要的是,优势学科建设对于加强学报的作者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作者是重要的出版资源,高校学报能否在最终意义上实现可持续发展,取决于是否拥有一支优秀的作者队伍。高校的优势学科往往集中了全校该领域最突出的专家和学者,有的还在国内外聘请了知名的专家学者,可谓是群英荟萃。因此,优势学科建设能够为学报提供一批稳定的,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在学术界有一定影响的作者,增强学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高校学报对优势学科建设的促进作用

1.促进学术人才培养

开展优势学科建设,关键在于培养人才,尤其是培养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形成学术梯队。高校学报承担着传播、更新学术理论知识,传递学术资讯,集成学术思想的重任,对于培养学术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是通过刊发科研论文,将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思想发表出来,在学术界内外进行充分地交流,从而提升教师及科研人员的学术水平,促进优势学科建设,培养学术后备力量;二是通过发表教学改革类的文章,探讨优势学科教学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从而在理论上为提高优势学科的教学质量提供可能;三是高校学报在审稿、用稿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一批科研能力强、研究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优秀作者,并能以发表其论文的方式对其进行学术能力的培养;四是通过高校学报这块园地,可以使各种学术理论和学术思想进行充分交流,从而将校内外的教师及科研工作者紧密地联系起来,使其能互相交流思想和成果,共同提高科研能力。

2.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及时促进最新科研成果的转化对于高等院校优势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支撑和保障作用,可以增强高校优势学科的核心竞争力。高校学报是将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科研活动转化为科研成果的桥梁。首先,和出版专著相比,高校学报一般为双月刊或者月刊,出版周期较短,能更加及时地将教师和科研人员最新的学术成果发表出来,有效地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促进优势学科的培育与发展。其次,学报对学术信息的交流是双向的。一方面,可以将本校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及时发表出来,展示学校的科研实力和水平,另一方面,则可以发表国内外高质量、高水平的原创性论文,使本校的教师和科研人员及时获得科研信息和资讯,拓展视野、启发思路、借鉴方法、了解现状,有力地推动自身的科研工作。

3.引导学术研究方向

学术性是高校学报的本质属性,但是,高校学报不仅可以展示校内外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学术成果,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领学术研究的潮流,为教师和科研工作者指明研究的方向。一方面,由于工作性质的缘故,学报编辑与相关行业内的专家学者联系较多,长期以来获取的学术信息也较多,因此学术视野较为宽阔,可以为校内从事优势学科建设的教师和科研人员提供学术界的新情况和新亮点,帮助其发现学术研究的新方向和新领域,有利于其树立前瞻性的思维,推动学科良性发展。另一方面,有的学报编辑同时又是高校某一院系和学科的兼职研究人员,与校内教师和科研人员有着工作上的合作关系,这种情况使得学报编辑能较深入地了解校内学科发展的现状、存在的不足及改进的思路,从而在进行刊物编辑的时候能有意识地编发一些学术质量较高,创新性较强,对校内优势学科建设有借鉴意义的稿件。

4.促进学术交流活动的开展

学报是反映学术信息,展示学术成果的园地,在学术交流活动中起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首先,高校学报是目前进行学术交流的最佳平台,是各种学术信息的“集散地”,学报通过刊发国内外高质量的学术文章,传递学术信息,展示最新的理论成果,开展学术争鸣与讨论,有利于促进学术交流活动的开展。其次,高校学报往往联系有一大批具有一定科研水平的作者,学报通过组织作者联谊会等形式,可以有效地促进作者之间的交流,营造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为其搭建进行科研合作的平台。

三、学报工作促进优势学科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措施

1.基本思路

(1)坚持特色办刊之路。刊物特色是一种刊物区别于另一种刊物的标志,是刊物的“身份证”,也是其能否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因此,高校学报要从本校和本地学科优势出发,注重将学报的历史积淀性和时代延伸性结合起来,突出学报在某个学科、专业和领域的优势和特色,精心打造特色栏目,编发反映优势学科理论成果的文章,力求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换言之,就是要通过增强学报特色,提高学报的影响力来推动相关学科建设,为其提供智力支持,提升其教学和研究水平。

(2)坚持“开门办刊”的理念。高校学报要立足本校,面向国内外,冲破以往所谓学报“内向性”的框架,广开稿源渠道,广纳名家名文,拓宽学术视野,不断提高学报学术品位,将“专家办刊”和“开门办刊”结合起来,学习国内外优秀刊物的办刊经验,努力打造学术精品,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只有如此,才可能为校内优势学科建设提供一流的、具有创新性和借鉴意义的学术信息和资讯,为校内外教师和科研工作者提供交流的平台,促进学术发展与繁荣。

(3)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提高质量是学报发展的生命,高校要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始终坚持把质量管理摆在重要位置。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学报出版发行的质量保障体系,严格保证学报的审稿质量、编校质量、排版质量和印刷质量,通过刊发高质量、高水平的文章来提升学报的品位,提高学报的影响力。也就是说,只有学报的学术品位得到提升,才能够为学校的优势学科建设提供支持。

2.以学报工作促进学科建设的措施

(1)做好审稿、用稿工作审稿是高校学报编辑出版中的核心工作之一。因此,高校学报审稿要及时,把握好尺度,坚持三审制原则,建立健全审稿体系。在此基础上,应该根据本校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的发展情况,适当向涉及此类学科或有相关基金项目资助的论文倾斜,优先发表其论文,这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学报的影响因子,契合了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加强学校相关学科的建设。例如,《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近年来根据自身的实践和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实际,在坚持审稿原则和标准的基础上,遴选和编发了一批涉及“现代远程教育”和“高职教育教学”方面的文章,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受到了学者和教师的好评。

(2)做好组稿工作当前,稿源紧张是不少学报编辑部面临的主要困难,成为阻碍高校学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为此,高校学报应破除“等米下锅”、坐等来稿的传统做法,变被动为主动,积极主动地拓展稿源。首先,应该加大向相关学科专家学者约稿的力度。高校学报应根据学校学科建设的需要,采取各种方式,利用各种有利条件约请国内外的知名学者以第一作者身份向学报赐稿,在学报开设“专家论坛”专门刊发其文章,同时向其支付一定数额的稿酬,优稿优酬。例如,人文社科类期刊可以向全国知名的人文社会科学学者、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等约稿,甚至组织专家学者开展一期或几期的笔谈,并着力建设学报“专家作者库”。其次,学报编辑部应主动了解学校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的发展状况,长期跟踪其科研进展情况,有意识、有目的地组织一批涉及该学科领域的校内外稿件,尤其要注意采用观点新、角度新、有深度,社会影响和学术影响俱佳的稿件。这一方面可以及时地将本校取得的科研成果展示出来,促进成果转化,反映学校的科研实力与成就,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校内相关学科的教师和科研人员提供借鉴。

3.打造特色栏目

特色专栏有利于展示刊物的个性,提高刊物的影响力,吸引优质稿源。目前,业内一些学报之所以办刊出现困难,有的甚至处于举步维艰的状态就是因为其办刊缺少特色,不具备比较优势。实际上,学报突出办刊特色,打造特色栏目不仅有利于校内优势学科建设,而且对于学报自身的发展也意义重大,因为一旦校内的优势学科做大做强之后,就能为学报特色栏目的打造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稿件。在这方面,一些大学的学报已经进行了尝试,并且取得了成功。例如,《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精心打造的“人类学研究”栏目,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成为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首批名栏建设单位。打造高校学报的特色栏目,重点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摸清学校学科建设、师资人才等情况,合理地设置栏目,精心打造,推陈出新,编发一批反映学校特色学科、优势学科科研成果的稿件,充分体现本刊物的学术风貌和品位。二是做好选题策划工作。要根据学报和学科的特点,努力寻找新的、具有学术潜力的生长点,策划一些反映该学科前沿学术成果的选题,将学术特色、地方特色和形式特色结合起来。三是树立精品意识,主动向该学科领域内的知名专家和教授约稿,以体现该学科最新、最高的研究水平,引领学科发展方向,推动优势学科建设向纵深发展。

4.加强作者队伍建设

作者是学报发展的“衣食父母”,在目前学术刊物竞争非常激烈的情况下,要高度重视作者队伍建设。一是要通过各种方式,加强与作者特别是优秀作者的联系,增进感情,扩大交流。要在学报的网页上定期公布有关消息,使作者都能及时了解学报的动态。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可定期邀请学报的骨干作者进行座谈,也可组织联谊会、茶话会、节日慰问、赠送纪念品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听取作者对学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学报工作的发展。二是应建立和健全“特邀作者”制度。要采取各种措施,调动学报“特邀作者”投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争取与其长期合作。同时,要及时发现和遴选出部分高职称、高学历的优秀作者加入学报“特邀作者”队伍,使学报始终拥有一批比较稳定的、高素质的作者。三是酌情对部分优秀作者予以奖励,如有作者在学报发表的文章获奖,给予一定的奖励,以团结和争取一批“水平高、效率高、知名度高”的优秀作者,吸引一些选题较好、学术水平高、创新性强的优质稿件。四是要着力发现和培养一批青年作者,精心为其提供选题、指导写作、修改论文,增强其从事科研工作的信心,鼓励其投稿的积极性,使其通过高校学报这块园地得到提高,成长为学术骨干。

篇3:优势学科建设

如今, 无论是自然学科领域还是社会学科领域, 其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快速化、深入化, 学科发展从最初的单学科性质向细致的学科分化, 与此同时, 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也日益紧密, 出现了很多交叉学科, 有相近学科的交叉相容, 有不同领域学科之间的交叉, 甚至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的交叉相容。

1.1 加强优势特色学科的建设

高校优势特色学科的建立很大程度上受学校所在地域的经济、文化、民族、宗教的影响, 所以其排他性很强。优势特色学科有利于高校的可持续发展、科研水平的稳步提高, 最重要的是有利于带动其他基础学科的同步提升。新疆大学地处祖国西部, 是祖国的内陆和边陲要地, 自国家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 国家通过“211工程”“中西部教育振兴计划”等一系列教育改革举措, 增加了对西部高等教育投入力度;另一方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域广袤、资源富集、生态环境多样、民族文化底蕴深厚、区域特色鲜明, 这些更加有利于新疆大学在资源、民族文化、生态等相关学科方面的研究。

1.2 完善学科群的建设

所谓的“学科群”, 是指根据学科发展的内在联系, 将若干个关系紧密、互动性强的学科结合在一起, 形成具有一定内在联系的学科集合。现如今想利用单一学科解决一个大问题, 困难重重。更多大问题的攻克, 在学科上需要多种交叉学科知识, 在科研团队上更加需要团队合作。这对高校培养人才的方式和所利用的学科平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不断完善学科群建设、组建跨学科学术团队, 这样不仅有利于高校优化学科结构、增强科研实力, 更重要的是这种交叉性、综合性的学科体系更加有利于转化为高校的教学优势, 最终再将教学优势反哺科研, 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

1.3 组建高水平的学术团队

学科群最为核心的要素是人才, 即具有良好科研素质的学术团队, 先进的学术团队能更好的将学科进行融合, 最终很好的发挥出学科群的核心作用。

在学术团队的建设上, 要注意运用“点线面”战略思想。这其中, “点”指学术带头人的建设, 努力培养一批位于学科研究前沿, 具备熟练且先进的专业造诣, 同时具备战略性决策能力和组织能力的学科带头人。“线”是通过增强重点优势学科建设, 从而加强科研团队的建设, 最终培养出一批具有战略思想、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科研团队。要充分发挥优秀团队的带头作用, 形成“羊群效应”。“面”就是要鼓励和支持全校教师和学生进行科学研究, 从而提升全校的整体科研水平。

1.4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学科群内部的多学科交叉和强综合性决定了学科群管理的困难性, 要想使学科群的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 必须先使学科群内部处于良性发展。这就需要学科群内部的管理办法能够快速、准确、无误地缓和矛盾、协调利益。

首先, 高校应沉着应对现如今存在于院系之中的各种矛盾, 排除学科群建设过程中的各种障碍, 学科群由学科带头人直接领导;其次, 高校需建立健全包括行政管理、教学科研管理和资源利益分配等各项规章制度, 用规章制度来协调各种利害关系, 使学科群中既有激烈的竞争又有默契的协作, 始终保持优良的运行状态。

2 将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

提高科研实力能够帮助学校吸引到更多的优秀学生, 反过来又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次, 科研实力的提升能够诚邀更多的院士、知名专家学者来给学生开设讲座, 使学生接触到更加前沿的知识, 也能够为学生争取到更好的实验设备、更加丰富的图书资料, 即为学生争取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机会。最后, 科研实力的提升也促进老师不断学习, 从而提高师生教与学的质量。

2.1 在教与学中加强对学生的科研引导

学校应在宏观上引导和鼓励学生的科研思维, 设立科研专项资金、提供科研所需的软硬件;针对教师, 鼓励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特别是如何将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等问题进行探索。教师并不是一味的进行科研活动, 而是在科研方面取得新进展、新发现的同时, 注意将这些新发现和传统学科进行融合, 再将融合后的成果引入课堂, 逐步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性和科研性思维, 努力破除“填鸭式”的教学方式。

2.2 进一步推进最新科研成果“进课堂”“进教材”

作为高校教师, 其能力大小的衡量不再是让学生掌握书本上的知识, 也不仅是单纯的科研能力, 更重要的是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国内外先进的思想与现有的书本知识相融合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将学生的思维向这方面引导, 使学生形成不断产生问题、解决问题、再产生问题、再解决问题的循环。作为学校, 要鼓励教师积极申请科研项目、承担教材编写任务, 鼓励教师把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和科研方法引入到课堂中, 并支持通过科研创新推进教学改革的项目。

2.3 加强学术交流

闭门造车永远不是好的发展之道, 一方面学科群之间要加强横向的学术交流, 这样有利于交叉学科的发展, 有利于优势学科的发展;另一方面, 要加强学科的纵向深度发展。这需要邀请各领域的专家、各学科的带头人, 通过报告会、研讨会、座谈会及专题讲座等多种交流形式, 和本校师生面对面的交流和探讨。这样既活跃了学术气氛, 又巩固和深化了教学成果。

2.4 将教师科研课题与学生论文结合

论文在本科阶段是学生四年学习成果的集中体现, 而在硕士和博士阶段, 论文更是学生在所研究领域的最好平台。学生的论文若以教师的科研项目为基础, 能有效解决学生毕业论文创新性不足、理论和实践意义不强的问题, 达到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与提高教师科研教学水平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目的。因此, 学生的论文最好能与指导老师的科研课题有所结合, 这样教师就能在学生选题、开题等方面为学生把握方向, 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 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勤于动脑、勇于创新,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升论文质量, 为学生以后的科研或是步入社会打好基础。

3 结语

科学群和科研对提高新疆大学教师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 提高教学质量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学科群的完善有利于人才培养, 学科群内不同学术思想相互交融, 不同研究方法相互借鉴以及各种理论在不同学科间引用都会撞击出创新的火花, 同时学科群的建设打破了学科间的阻隔, 有力地提升高校的科研领域和创新的可能性。科研是教师自我完善与发展的过程, 通过科研工作可以促进新疆大学教师知识结构更新和知识体系的充实, 以及对知识前言的把握和专业知识的理解, 从而最终提升新疆大学的教学质量, 将其教学优势不遗余力的发挥出来。

摘要: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知识经济的生命活力源于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而作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摇篮和主要阵地的高等院校, 肩负着为国家输送各方面人才的重任。如何快速、稳步地提高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 将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就成为每个高校、每位教师的期望。从学科群建设、学术团队建设、管理制度建设等几个方面探寻学科群和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的路径。

关键词:学科群,科研优势,教学优势,路径选择

参考文献

[1]项延训, 马桂敏.对学科群建设的认识与实践[J].高教信息参考, 2011 (2) :9-10.

[2]林华, 黄东益.高校特色优势学科群建设探讨—以西部地方综合性大学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 2013 (11) :47-50.

[3]梁候明.地方高校构建“优势特色学科群”服务区域经济的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 (2) :1-4.

[4]杨志秋.教师教育转型时期地方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群建设研究—以沈阳师范大学为例[D].沈阳师范大学, 2011.

篇4:非优势学科建设的探索

关键词:非优势学科;中医药管理

中图分类号: R1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7-114-2

0 引言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建设的核心,是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基础环节,是大学办学水平和学术地位提升的必要途径。纵观国际国内的许多著名大学,都有在国际上知名度很高的优势学科,同时一些不太著名的学科,也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非优势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发展前景,更与学校现有的优势学科或重点学科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发展非优势学科将有助于学校整体水平的提高。

与本校其他学科相比,南京中医药大学的中医药管理学科基础略显薄弱,起步晚,发展状态比较处于相对落后地位。本文从非优势学科形成原因、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管理学科现状与地位分析,得出建设与发展非优势学科的心得与体会。

1 非优势学科的形成原因

1.1 外在因素

国家和学校政策的倾斜方向影响学科的建设发展,是否得到国家和学校政策的辅助是学科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作用的一个影响因素。如果各政策对其扶持力度不大,就很容易使得此学科发展成非优势学科。学科是一所高校的基本职能单位,每一所高等学校都非常重视学科建设,因为它是高校办学水平和学术地位提升的基础。但有些高校为了更好地快速提升自己的各方面实力,在学科发展上面,由于学校内部的一些政策倾斜作用,使得学校优势学科和非优势学科在资源分配上相距甚远,仅仅重视优势学科的发展,没有很好地做到优化学科结构,孤立地去发展某些学科,忽视了非优势学科的发展。虽然水平有高低,基础有薄厚。但还是应该有较强的基础学科和相关学科做支撑,创造一个良好的学科发展环境。在重点学科领域首先突破,真正达到国内货国际一流,并带动其他学科整体上水平的提升。学校从体制、机制到人、财、物的投入等方面全方面倾斜,促使其持续快速发展。

1.2 内在因素

如果一个学科是新兴学科,但学校对其内在发展逻辑的探索和判断不够及时准确,就会导致非优势学科现状的形成。而学校要发展也离不开这些新兴的学科,因为它们的存在切合社会发展的新需求,进一步优化了学科的结构,所以也很有可能发展成为很多优势学科。但这些学科因为起步较晚,发展阻力也较大,所以发展缓慢,所以如果不及时把握机会,不能很好地找到发展的切入点,就很容易就失去成为优势的机会和潜力,成为非优势学科。

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如果学科之间没能形成很好的竞争与合作,也很容易形成非优势学科。学科之间要形成竞争,相互合作,要出现学科的交叉和学科的融合,只有在竞争和合作中发展,各学科建设才能见其成效,才能更好全面的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才能出现新旧交替,新的优势学科取代已有的优势学科,体现学科的生命力,保证学校平稳有效的发展。另外若一些非优势学科的发展没有构建有效长远的战略目标,仅仅把自己定位在非优势学科上,对其发展不够重视,不努力去创新,那么这也会使它永远只能是非优势学科。

科学研究是学科发展的基础。只有努力进行科学研究,夯实基础,勇于创新,形成自己的特色,学科建设才能有长足的发展。如果此学科的科研不突出,没有优势,没有特点,科学研究就很容易形成非优势学科。之所以科学研究不突出,主要有如下几点:

①没有杰出的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是一个学科的领导者与组织者,是师资队伍中的核心。他不仅能带活一个学科,而且还会对整个学校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②没有足够的科研经费。只有足够的科研经费支撑才能更有效地去进行课题研究,完成高质量的科研内容。

③学术梯队结构不合理。比如职称比例不合理,年龄结构不合理,学历结构不合理等,都是学科科研实力无法取得优势的障碍。

④学科内部的氛围不和谐。只有在积极良好的氛围中才能更好地进行学科建设。

南京中医药大学的中医药管理学科作为一个非优势学科,与南京中医药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中医中药学相比,建设起点较晚。相对短暂的学科建设历史在某种程度上积淀不够影响学科的发展,也使其在学术带头人及学术梯队的构成等方面都受到了制约。再者,由于政策倾斜作用及多种原因,在南京中医药大学内部优势学科和非优势学科在建设经费等资源分配上同样相去甚远,非优势学科建设经费严重短缺。因为优先发展优势学科和重点特色学科的政策影响下,学校从体制、到人、财、物的投入等方面全方位倾斜,这也形成了中医药管理学科建设暂时的非优势地位。

2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管理学科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2.1 更新观念

思想的产生首先在于观念的改变。非优势学科的成员应丢弃不可能实现的幻想,更新观念,不管历史情况、外部怎样,我们都要想尽办法,把自己学科的建设向前推进一大步。

南京中医药大学的中医药管理学科始建于1995年,2006年获得“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此二级学科被评为校级重点学科。

在硕士点申报成功后,继续凝练学科研究方向,汇聚学科队伍,加强科学研究,以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和全面提升中医药卫生服务能力为目标,培养学生注重传统中医药学与现代管理理论相结合,运用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弘扬传统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更有效地服务于社会公共事业。

2.2 加强人才建设,加大学术队伍的培训力度

要把人才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形成合理的老、中、青人才梯队,才能保证学科可持续发展。学科要公开设岗,定期流动。有目的地引进和培养人才,要给人才创造条件,使其有机会进修学习,参加各类学术活动,有机会进入各类学术团体。创造学术环境和条件大胆使用青年学术带头人,压担子、定任务,使他们尽快成长。本学科经过多年的建设,经过多年的磨合,形成了中医、中药与管理经济的学缘互补知识共享,协调创新的团队。拥有一批优秀的学术带头人和一支高水平的学科队伍。高级职称比例超过30%,共有26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达到100%,具有博士学位、博士在读的超过30%,共有26名,已经形成了学历年龄结构、师资职称结构和知识学缘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其次,聘请校外政府部门,医院管理者,企业管理者中的知名专家担任硕士生导师,定期进行学术交流,以更好地提升学科队伍整体学术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科交叉优势,人才知识互补效应。此外,非常重视师资实践培训。每年输送一批优质师资去国内外相关大学进行培训学习,同时还派教师去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进行实践培训、课题研究。这些都为学科建设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3 努力形成自己的特色研究方向并保持稳定和集中

形成具有自身学科风格和学术特色是学科生存发展的重要一环。作为非优势学科,由于自身人才、科研水平和影响度等的限制,不要选择在热门研究领域去和别人拼实力,而应立足现有基础,选择一个相较“冷门”而重要的领域,集中实力进行突破,形成自己的特色研究方向。研究方向一旦确定,不能随意改动,不能因人而设,不能过于分散,应以 3—5 个为宜。本学科目前在以“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为核心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医药与经济、管理学科交叉融合的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形成了中医药服务与政策研究、中医药传承与中医药知识产权研究、中医药资源管理与产业发展研究为主的研究方向。

2.4 改善学科结构,与其他学科交叉联合

新的学科增长点非优势学科由弱变强的突破口,也是其拓展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对于非优势学科而言,在硬件条件和资金上处于不利位置,应该学会与优势学科交叉、渗透、联合,形成合力,孵化和推动非优势学科产生新的学科增长点,开拓新的发展空间。

本学科融合公共管理与中医药学,在服务政府行业决策等领域形成自身优势特色,在行业内已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力,2012年以来,每年至少主办一次主导中医药院校医药管理学科建设方向的学术研讨。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武汉大学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联合中国科教评价网推出《2016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学科的药事管理专业排名位列全国第三。2016年武书连大学评价:公共管理学科综合实力位列全国中医药院校首位。2012年以来,学科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委托,举办6期全国中医药文化培训班和全国中医医疗机构管理干部培训班,凸显学科的行业影响力。学科与国外众多高校如澳大利亚斯维本科技大学等开展交流合作。2014年、2015年学科分别主办了“第五届海峡两岸医药法学术研讨会”和“首届东亚医药卫生管理高峰论坛”,学科多人参编的国家汉办立项资助的首套中医孔子学院教材被向全球推介,这些都提升了学科的国内外影响。

参 考 文 献

[1] 江晰,舒红霞.非优势学科现状及形成原因分析[J].中国农业教育,2009(2).

篇5:材料学科优势学校

近5年来,学院承担国家攀登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300多项。重点建设的高分子光电材料与器件实验室、高分子结构与性能实验室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毕业生去向】近几年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在95%以上,大多从事高分子材料加工、高分子材料合成、信息材料、医用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电子电器、汽车、航空航天、贸易等工作或到研究院所、高等学校和海关、商检等政府部门,或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1、东北大学 【专业特色】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创建于1950年,是我国最早的金属材料学科之一,国家级重点学科。专业课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新材料研究开发能力、材料领域技术咨询和管理能力,具有计算机基础知识、工程技术和使用近代仪器分析材料显微组织的能力,具有现有材料质量的控制和改进、材料的合理应用和工艺开发的能力。

拥有教育部材料电磁过程研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材料先进制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新材料与功能材料网上合作研究中心以及辽宁省金属防护专业技术服务中心。

【毕业生去向】该校毕业生主要就业行业包括:计算机、金融、教育和科技咨询等领域。很多毕业生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3、浙江大学

【专业特色】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创建于1952年。大学初期不分专业方向,学生可根据特长、爱好和个人发展目标选修课程,4年级采用“双向选择”方法,确定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和研究课题。大部分本科生课程由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教授担任主讲。从一年级开始就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并选派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担任导师。本科生培养目标以继续攻读研究生为主,教学内容、毕业论文研究课题以高新技术材料为特色。拥有大量现代分析测试仪器、材料实验装置和专业教学实验基地。现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在所有材料二级学科上都有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该专业建有国家重点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九五”和“十五”期间都是“211工程”和“985计划”重点建设的学科。【毕业生去向】近年来三分之二左右的毕业生免试或考取国内外研究生。其余毕业生主要应聘于大专院校、科研部门和高新技术企业。历年来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为100%。

4、山东大学

【专业特色】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入学前期按“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模式培养,在第7学期,根据社会需求、本人兴趣确定主修专业方向。该专业设高性能结构材料设计方向、光电信息功能材料方向、材料加工过程计算机辅助设计与智能化控制方向,分别隶属于材料科学系、信息功能材料系和材料工程系。

【毕业生去向】在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开发、设计与制造工作,或在海关、商检、外贸、科技等部门从事质量检测、技术监督、生产管理等工作。

5、北京科技大学

【专业特色】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现有5个本科专业。学院拥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专业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两个“211工程”重点建设实验室。

【毕业生去向】本科部分优秀毕业生被推荐到国外继续深造,如德国亚琛工大、丹麦南丹麦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际一流大学。每年有40-50名被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

毕业生可在机械、电子信息、冶金、航空航天等行业,从事材料的生产、质量检验、工艺与设备设计、材料的再生与利用、材料化学失效和控制技术研究、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以及经营管理工作。

6、天津大学 【专业特色】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我国材料领域学科门类最齐全的学院之一。目前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材料化学等3个本科专业,6个硕士点、5个博士点及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毕业生去向】多年来,学院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为100%,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军工、机械、化工等行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7、北京工业大学

【专业特色】北工大材料学科设立于1960年,1995年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材料学现为国家重点学科。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二、三年级开始在导师指导下参与科学研究。【毕业生去向】毕业生可在国家和北京市事业单位、外资企业、上市公司中就业,可以出国留学,推荐或考取研究生、双学位、软件工程硕士等。

8、北京化工大学 【专业特色】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材料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是学院教学与科研的传统强项。碳及复合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金属材料防护学科在全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本科生在三年级后按专业方向培养。学院现已覆盖了高分子材料、生物功能材料、复合材料、碳材料、信息记录材料、金属及表面保护材料、先进陶瓷、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等领域。

学院建有“可控化学反应的科学与技术基础”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新型高分子材料制备与加工”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近5年来,学院承担和完成了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80余项,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20项。

【毕业生去向】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达95%,主要以科研院所居多。学生25%以上考研。

9、哈尔滨工业大学 【专业特色】哈工大材料学院紧密围绕国防尖端技术发展需要的新型材料、新型材料的精密和特种加工技术设置课程和内容,培养国防尖端技术发展所需的优秀工程技术及管理人员。现有材料学与工程、材料物理、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4个本科专业。有两个国家重点学科和1个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学院建有现代焊接生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金属精密热加工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毕业生去向】每年有40%的毕业生进入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广州的科研、事业单位和国有大中型企业及高校就业。每年考研率达40%左右。

10、吉林大学

【专业特色】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下设6个系和4个研究所,材料加工工程为国家一级学科。各专业结合材料与材料加工基本理论围绕汽车工业急需及未来发展所涉及的材料与材料加工领域组织教学。在超塑性与塑性精密加工、汽车用铸造合金新材料及其精密成型、汽车关键件精密塑性成型工艺与设备、汽车现代焊接成型与控制、材料的宏观和微观结构层次上的各种测试、分析、表征方法研究等方面优势突出。

近5年来,承担国家科委、总装备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100多项,获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奖36项。建有汽车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功能矿物应用基础与物化性能检测方法国土资源部开放实验室、吉林省汽车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毕业生去向】近5年来保送、考取的硕士研究生占毕业生总数36%,到中国一汽、海尔等国有企业的占32%,到上海大众、上海汇众等合资企业的占13%,到高校、科研单位及部队的占10%。

11、上海交通大学 【专业特色】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前身为上海交通大学冶金系。材料学和材料加工工程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

有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高温材料及高温测试开放实验室、国家轻合金工程中心。

近年来,学院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部委、企事业单位以及国外大公司的科研项目20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约1500万元。3年来科研成果20项,7项达到国际水平。

【毕业生去向】该专业近3年来本科生就业的供需比连续保持在1∶2.5左右。本科生学习成绩优秀者可成为本校或其他院校、科研机构硕士研究生,或被选拔出国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12、清华大学

【专业特色】本科生在用3年左右时间系统完成基础理论、人文科学、工程技术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和实践后,分别按材料物理、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和电子材料5个方向侧重培养。目前建有“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先进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摩擦材料分室等重点实验室。

近年来承担国家“八五”、“九五”科技攻关任务,973、863高科技新材料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各部委、省市科技开发项目近200项。取得过多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

【毕业生去向】既可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工作、工程技术工作,又可独立承担相关专业领域教学、管理工作。

13、西安交通大学

【专业特色】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设有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工程、粉末冶金与陶瓷材料工程、腐蚀与防护及表面工程等专业方向。学生入学后可自由选择专业方向。

学院拥有材料制备、评价和产品开发实验大楼。曾获省部级以上奖70余项。年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至5项、国家攻关、863项目10余项,年均发表论文150余篇。

【毕业生去向】可在高校、科研单位工作,也可在机械、冶金、化工、能源、电子、交通、轻纺、军工等企业从事工程技术与管理工作。

14、西北工业大学

【专业特色】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覆盖了原金属材料及热处理、金属塑性加工、铸造及复合材料4个博士点。其中铸造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设有博士后流动站,1998年又首批被批准为按照一级学科培养博士生的单位。

篇6:发挥学科专业优势

土木工程系由道路教研室组建的教工第二党支部,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立足岗位,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积极组建科研创新团队。

该支部成员大多主要由年轻博士和在读博士生组成,平均年龄32岁,是省级重点学科“道路与铁道工程”建设的骨干力量之一。

该支部结合专业教学,针对当前道路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结合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沉陷地基桥梁群桩负摩阻力效应及有效承载力研究”、交通运输部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基于离心模型试验的大型跨海桥梁基础合理结构型式研究”、济南市科技局高校院所自主创新计划“济钢转炉钢渣路用材料应用技术研究”等在研项目,组织党员成立科研创新团队,确立科技攻关目标。

----制定明晰分阶段科研内容及工作目标,由支部书记李晋同志将科研任务逐一分解并落实到课题组成员,明确科研任务,实施有效协调。

----在分工明确、有机协调的基础上,合理分配科研经费并制定激励机制,既充分保证科研资金科学到位,又充分调动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发挥最大效益。

----定期检查指导,课题组负责人对每位成员承担的工作任务采取初期审查、中期检查、团队研讨、专家指导、目标修订、结题验收等,以保证团队运行顺畅、如期完成任务。

----实施教研结合,项目研究中团队成员注重把最新的研究成果运用于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同时吸收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攻关活动,结合今年学生毕业设计选取了部分优秀本科毕业生参与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成果显著。

篇7:依靠网络优势建设宽带小区

小区的建设可以分为3个层次:

1.小区网络建设,包括小区网络平台和小区网络业务的建设。

小区的网络建设形式有很多中。目前发展最多的是局域网方式,即在pDS综合布线的基础上,增加必要的网络设备,就可以组建小区的网络平台。可以实现小区住户之间的相互访问,小区住户访问物业管理中心。局域网方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实现简单,组建局域网所需要的产品经过很多的发展,已经得到了很多厂商的支持,组网方式灵活多样。但也存在着网络安全性差和难以维护的缺点。随着ADSL技术的日益普及,也可以采用ADSL技术在小区内组建网络平台。ADSL的特点是在原有电话线的基础上可以得到视频带宽,它下行带宽可以达到8M,而上行带宽可以达到640k。可以有两种方式在小区内组建ADSL网络。一种是—上海市电话局宽带接入网办公室ADSL全覆盖方式,即给每个住户配一线ADSL。用这种方式原有的电话线不用任何改造,只需要在用户端加ADSL调制解调器,局端加入DSLAM。组网方式简单明了,既适用于老区改造,也适用于新建小区。但是这种方式的建设成本很高,按照现在的价格,设备成本约为6000元/尸,大大高于房产商和住户可以承受的能力;同时,每户的带宽太高,8M的带宽大大高于任何视频业务的带宽需求。第二种方法是6户或者12户以小局域网的方式共享一线ADSL,每产的成本降低为500或1000元/户,8M的下行带宽可以由这些用户共享。这样,有效的克服了ADSL全覆盖的缺点。但是采用这种方式要把水平布线由电话线改为5类网线,需要在线路上做一些调整,因此,只适用于新建的小区。小区网络业务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建设小区自己的网站,这实际上是一个小的ICp,内容主要以小区内部的服务为主,包括会所预定,网上社区,小区家政服务等内容,它的主要使用者是小区的居民,一般不开放给其他人使用。网络业务的另一个层面是小区和住户家中的安保系统。传统的安保系统其数据传送方式采用串行信号,把传感器信号用专用的线缆传送到专门的控制终端上去。这样做,首先在布线上,串行线缆和小区内原有的网络平台布线重合,其次,串行信号的协议往往自称体系,不同厂家之间的协议互不相通。如果安保系统的接口全部是以太网接口,传感器就近接入小区的网络平台,控制终端也连接在网络平台上,就可以实现原有的功能,中间不需要其他的布线。由于采用以太网协议,不同厂家之间信号互通的难度也降低了。同样的道理,小区内传统的楼宇自动化系统也可以用这种方式接入到小区的网络平台上。所有系统综合在一起考虑,既降低了建设成本,也增加了小区网络的业务,提高了小区网络的使用率。

2.争对小区的网络业务的建设

篇8:构筑青年人才建设新优势

人才吸引打好三张牌

尽管转制高科技企业的确存在工资收入不高、福利待遇较少等实际困难,但在吸引和留住人才方面,也有一些显著的优势和资源,可以概括为三张牌:

事业牌

现在给年轻人描述将来所从事的事业前景,不再用以前经常提的“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的说法,因为这对于多数出生于80年代的毕业生来说,其效果还不如多拿500块钱工资。因此,用人单位要向年轻人展示能给予他们发挥的空间和舞台。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作为我国有色金属行业最大的综合性研究机构,拥有一流的科研平台和领域建设,并千方百计地为青年人才提供参与国家级、省部级重要课题研究,锻炼自我、施展才能的舞台。院内设有科研创新基金和青年科研基金,每年提供数百万元支持科技创新,保障青年人才开展预研、课题攻关以及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提高专业研究能力。

作为中央直属大型科技企业,无论是向上推荐优秀人才还是内部评定高级职称都拥有便利条件。仅在2001—2005年间,全院就有3人进入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14人经国家人事部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66人新评、聘为教授级高工;95人新评、聘为高级工程师;几百人次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

此外,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还拥有留学人员回国工作站、2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青年人才可以成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通过这些优势和条件,为青年人才不断成长进步创造了事业环境,并用实际证明:在转制科研院所,青年人才是大有可为的,而且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待遇牌

在待遇方面,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的优势可以概括为“预期很清晰、成长性较好、退休有保障”三个方面。

“预期很清晰”是在招聘人员时,可以清楚地对应聘人员说明入院以后的待遇,使应聘人员真正进入岗位以后不会有落差。比如,随着住房补贴的发放,全院职工对未来预期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职工在物质待遇方面的不确定性大为减小,有利于人才队伍的稳定。

“成长性较好”是全院正进入一个更加健康的发展阶段,面临的机遇和形势较好,在院领导班子的正确带领下,院及各单位发展的速度很快。在这过程中,职工的收入、待遇都不断提高。今后国家对科技的投入、全社会对科研的重视都为转制院所快速发展提供了机遇,所以说具有较好的成长性。

“退休有保障”是院里高度重视离退休工作,努力提高离退休职工待遇,离退休职工的收入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据统计,目前1400多名离退休职工的月平均工资达2700多元,是北京市平均退休金的2倍多,离退休职工在生活上有充分的保障。

可以说,转制科研院所在待遇方面虽然不能与大型企业相比,但凭借这三个优势,完全可以吸引青年人才。

机制牌

院所转制为高科技企业以后,经过多年的探索,无论是干部选拔、职称评定还是岗位津贴调整,都逐步建立起了一系列科学规范的制度,形成了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激励机制;出台了《关于加速培养青年人成才的若干规定》等多项政策,在具体使用中帮助青年人才最大限度实现自我价值。比如,院内要求各单位在成立课题组时,必须配备至少一名40岁以下的负责人,使青年人才的成长有了制度保障。据统计,目前全院75%的课题组负责人和70%的教授级高工都是青年。近年来院科研产业发展迅速,院里对有市场前景、具有投资价值的项目给予很大支持。如复合中心的康普锡威公司,就是几名青年职工研究开发的,并得到了院里的大力支持,成立了公司。这几名青年骨干不仅成为公司高管,还持有公司的股份。这个模式具有很强的激励作用,今后,只要有好的项目,就可以不断复制,孵化出更多的高新科技企业,无论对于激励青年职工还是推进院产业发展都将发挥重大的作用。

选拔人才找好突破口

现在大学生包括研究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竞争十分激烈。根据有关调查,大学生就业时从众心理很突出。表现为:喜欢横向比较,只要感觉同院校、同专业的同学工作差不多,就愿意接受。造成这种心理的原因是大学生就业情况与毕业学校相关很大。这也让我们明确了,要找目标对象所在的群体,突破口就是找那些就业情况和我院条件相近的大学。

当前,各个大学就业情况大体可以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次:像清华、北大这几所名牌大学,其毕业生眼光、心气都较比高。在校期间他们将心思放在考托福、GRE上,为毕业后出国做准备。毕业时可以在出国留学、继续深造以及大国企、外企中间选择去向;第二层次:外地省份的名牌大学,整体的就业氛围就是毕业以后奔几个大城市,落一个北京、上海、深圳的户口,找一份有较好成长空间、待遇环境等各方面都不错的工作。这中间还包括地处北京、上海的“次一流”重点大学,在前有强敌后有追兵的压力下,更多的也是选择尽量留在本城市;第三层次:一般的重点大学,就业压力很大,会尽量往大城市求职,找一个专业对口、待遇不错、相对稳定的单位就满足了;第四层次:一般本科院校,毕业生在现实的压力下,只有为数不多的毕业生能够获得前面几个层次的工作,大多毕业生是流向分布在广东、福建以及江浙一带的民企、私企。第五层次:其他院校及多数大专类院校,多数毕业生的目标是能找到一份工作就行了。

这五个层次,对应转制科研院所现实具有的资源和优势,大多应该是处在第二层次,也兼有第三层次一些特征的大学。

所以,我们的目标方向也基本定位,就是对于类似于哈工大、中南大学、东北大学这样的外地一流大学和北京科技大学等这一类大学,目标对象就是这些大学的“优秀学生”。为什么这么说?对于这些大学的学生,只要了解充分,哪怕是他们最优秀的那部分学生也愿意加入我们。一是我院的确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二是前面说到的学生的从众心理、横向比较。

发展自身优势吸引和留住人才

1、吸引人才,主要靠沟通和交流。让对方全面了解院所的资源和优势,就要加强目标大学的合作,加强与目标群体的交流。比如:组织在我院工作的各大学优秀代表回母校与毕业生进行沟通交流,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的优势,了解他们的学长在我院成长进步的情况;把做好实习生的工作作为一个突破口,与相关大学进行协商,要求选拔比较优秀的学生来院实习,可以减免来院实习费,甚至可以给予实习生一定补助。在实习过程中,通过举办系列活动增进实习生对院的了解,争取优秀人才留院。可以利用我院作为科普基地的便利条件,与相关大学及院系加强联系,多组织大一、大二在校大学生来院参观交流。

2、留住人才,主要靠环境和氛围。进一步提高岗位津贴的透明度,让青年人才对未来预期更准确,知道自己今后不同阶段能获得的待遇,也就能够逐步实现自己的目标,感觉有奔头;进一步发挥典型的作用,从科研向产业发展的胡强、贺会军,在科研领域快速成为学科带头人的庄卫东、樊建中等,都是值得青年职工学习的榜样,让更多人了解他们的成长历程,增强职工成长的信心;通过不同形式多为青年职工办实事、好事。青年职工处在人生的起步阶段,面临很多现实困难,包括婚姻、住房、孩子教育等,更需要帮助和支持;青年人为了自身发展,即使有一些意见往往也不直接说出来、提要求,在这点上,有关单位和部门应多给予关心和帮助,从细微之处多为青年办实事、好事。

3、提升人才,主要靠在实践中加强培养。人才成长重在培养。没有培养,就没有人才的成长,青年人才的成长更是如此。开发青年人力资源,造就青年人才大军,要求在人才的培养上下硬功夫。60年代创造的青年突击队、80年代以后广泛开展的青工技术比武,以及近十年来创造的青年岗位能手、青年星火带头人等活动都是在实践中培养青年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每两年举办一届开展“职工技能大赛”,积极开展其他不同规模、不同范围、不同形式的比赛,切磋技艺、找出差距、攻克难关、取长补短,真正赛出水平、赛出风格、赛出干劲,做到边比赛、边交流、边学习、边提高;开展各具特色的实践活动,通过提供信息、技术、政策等方面的实际支持,充分发挥“青年科研基金”这一传统项目的优势,为青年在创业中发挥作用、锻炼成长提供舞台和创造条件,变人才效益为经济效益;通过普遍开展青年岗位能手活动,使多数青工成为技术熟练、作风过硬的各级青年岗位能手,同时造就一大批“品德优良、技能精湛、贡献突出”的优秀青年人才,促进了青年学习的积极性和专业技能的提升。

4、要吸引和留住更多人才,就要有更多的优势。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年人最看重的还是硬件,包括薪酬待遇、科研平台、参与重大攻关项目的机会等。这些方面的优势需要一个过程,要不断地发展和积累,那就需要我们每位员工在院领导班子的正确带领下,埋头苦干,加快发展,才能有条件创造更多优势,吸引、留住更多优秀人才。

责任编辑:赵晶华

上一篇:鼓励英语下一篇:职场心灵鸡汤励志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