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报品牌建设论文

2022-04-18

[摘要]纵观当今时代,知识经济迅猛发展、信息技术不断更新,高校学报作为连接高等教育和科研的纽带,作为彰显高校教学水平的舞台,使高校和社会上的科研成果能够快速传播,促进学术交流。但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高校学报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学报要不断完善和革新管理制度,准确对学报的发展进行定位,从工作流程、学报质量、人力资源等方面进行科学化的管理,提出有效的管理策略。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高校学报品牌建设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校学报品牌建设论文 篇1:

地域文化与高校文科学报品牌建设初探

【摘要】高校文科学报在传承、传播和创新地域文化形态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承载着传承文化、繁荣学科建设、支撑学术研究的重任;而丰富的地域文化又为高校文科学报的健康成长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空间,二者是相互促进的。高校文科学报地域文化栏目的建设需要统筹发展,应该从编辑成长、作者队伍建设等角度着手,借助政府创设的平台,发展栏目。

【关键词】高校文科学报;品牌建设;地域文化;统筹;编辑;作者;政府

【作者单位】潘亚莉,江苏大学杂志社。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4YJC760077),江苏大学杂志社科研立项。

学术界论述集中认为地域文化是高校文科学报发展的基础,如刘雁翔、胡秋萍认为地方高等院校文科学报以地域文化为依托构建特色栏目是行之有效的途径,只要在这个方面大做文章,就能做出优秀栏目。艾小剛、吴卫东认为地方高校文科学报以地方文化为支撑建设特色栏目,才是带动学报整体提高学术质量的务实之道。关于地域文化和高校文科学报品牌建设的相互依存、共生共荣关系方面的研究尚不多见。

一、地域文化与高校文科学报的品牌建设的关系

笔者认为,如何有效地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是高校文科学报人需要思考的问题。每个高校与其所在地是血肉相依的整体,传承与传播地域文化是高校文科学报的重要职责之一。高校文科学报在传承、传播和创新地域文化形态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承载着传承文化、繁荣学科建设、支撑学术研究的重任;而丰富的地域文化又为高校文科学报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充足的空间,二者是共赢的。

1.地域文化是高校文科学报品牌建设的依托。在我国,地域文化一般是指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从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来看, 地域文化是源流, 是载体, 是支撑。现如今对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来说, 地域文化是窗口, 是名片, 是动力, 更是目标。在高校文科学报的选题策划和栏目建设过程中,地域文化无疑是其品牌建设最好的依托之一。如《北京行政学院学报》的《首都研究》栏目,依托的就是北京作为五朝古都、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样的地域文化;《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赛珍珠与中美文化交流研究》得益于镇江市的外籍儿女、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赛珍珠的成就与贡献。

2.高校文科学报是地域文化深化发展和传承的平台。高等院校作为所在地学术研究的集中地,地方文化研究的制高点,有责任、有义务担当传承、传播和研究地域文化的主力军,高校文科学报地域文化特色栏目的设置,不仅有学术意义,也具有现实意义,能创造出极好的社会效益,高校文科学报要积极为地域文化的研究搭建高层次的平台,同时创设自己的品牌,实现经济效益。

二、高校文科学报在地域文化栏目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很多高校文科学报在栏目设置过程中都注意到了紧密结合地域文化的重要性,在地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需要我们冷静地审视。

1.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在同一地方的不同高校学报之间的地域文化栏目设置存在重复建设现象,导致研究题材雷同,内容雷同。这一现象并不是少数,在很多位于同一城市的高校学报之间都有。比如,《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西夏研究》栏目和《宁夏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西夏研究》栏目,《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的《吴文化研究》栏目 和《苏州教育学院学报》的《吴文化研究》栏目等。这种重复建设的现象如果不能得到改善,将不利于地域文化的发展,对高校文科学报的品牌建设也是一种伤害。

2.受编辑学术视野的影响。编辑的学术视野决定了高校文科学报地域文化栏目的质量。而编辑的学术视野受到每个编辑个体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影响。由于长期从事伏案工作,与外界接触不多,知识的更新换代也受到影响,因此有些编辑无法承担起栏目的创新建设任务,不具备学术创新的视野,不了解学术领域的最新动态,自然很难遴选出好的稿件,也很难跟专家平等地交流对话。

3.作者队伍建设困难。作者队伍建设对高校文科学报地域文化栏目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地域文化的研究者不可能都集中于某一地,或者某个学校。如何团结老一代的专家、作者,发展新生代的年轻学者,将他们吸引到专栏,是一项极其复杂和庞大的工程,需要栏目编辑付出很多艰辛的劳动。

三、促进高校文科学报地域文化品牌栏目的可持续发展

高校文科学报在栏目品牌建设过程中应该强化地域文化的影响,为学报核心竞争力的获取和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的生命力。

1.加快学术期刊的市场化经营和现代企业化管理,统筹地区发展。对高校文科学报的地域文化栏目建设来说,位于同一地区的高校之间形成合作状态是最佳的,高校杂志社之间应该搭建合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服务于地域文化的发展。比如赛珍珠是镇江市的一块金名片,《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从1991年就开始开设《赛珍珠专题研究》栏目,20多年来,这一栏目形成了自身的特色,为赛珍珠研究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而该市的另外两所高校——江苏科技大学和镇江高专的学报也同样刊发赛珍珠研究的论文,试图将这一文化特色发展为学报的特色,但他们彼此之间并没有合作关系。三家学报可以通过镇江市赛珍珠研究会的网站,依托于镇江市赛珍珠纪念馆,建立赛珍珠史料库、赛珍珠研究作者群;或者在镇江市赛珍珠研究会下面增设期刊部,统筹三所高校的地域文化栏目,即使每一家学报都开设《赛珍珠》栏目,也能做到各有侧重,在共同推进地域文化发展的同时,保持各自的特色。

2.创新编辑理念,建设和谐编辑部。要想获得强有力的竞争优势,编辑队伍的建设应该摆在首位,编辑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社会功能。首先,应该鼓励编辑从繁杂、枯燥的案头工作中解放出来,做交际型的编辑,关注社会、文化的最新动态,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担当地域文化传播者和传承者。其次,学报主编们应该鼓励编辑做职业规划,参与各种培训班和学术讨论会学习,甚至继续深造,使编辑了解最新学术动态,积极从事科研活动。

3.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进行作者队伍建设。学报的编辑要在对栏目准确定位的基础上,选取相关的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注意编辑加工的规范化、标准化,并尽快发表,缩短出版周期,保持作者对学报的信任和信心;在版面处理和编校规范上让作者得到更周到的服务,争取将每一次交流的机会都变成增进感情的机会,留住作者,使其长期给学报提供高质量的文章。如《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从对赛珍珠文本的研究,到中美文化的交流,见证了一批又一批赛珍珠研究者的成长。编辑部一直以来提供赛珍珠研究的资料查询服务,成为赛珍珠研究的信息中心。

4.借助政府搭建的地域文化平台,通过举办活动传播品牌,进行品牌建设。地域文化的发掘和建设有助于发展地区的旅游经济,因此各级政府都热衷于地域文化的建设。近几年来,宣传本地名人、搭建地域文化戏台的各级政府越来越多。高校学报可以借助政府这一平台,宣传地域文化栏目,从而促进栏目品牌的建设,也使地域文化名片的品位得以提升。如镇江市政府多次举办赛珍珠国际学术研讨会,《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抓住这个机会,在每一次会议中充当会议论文的审核者、会议论文集的制作者,为研讨会做出了很大贡献。同时,在每一次会议的专家集结过程中,该刊编辑部都获得了众多专家的信赖和支持,团结并发展了赛珍珠研究的作者队伍。会后,很多参会的论文以及历次研讨会的综述得以在《赛珍珠与中美文化交流研究》专栏中发表,产生了极好的社会影响,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二次文献转载机构转载。

如上所述,高校文科学报在传承、传播和创新地域文化形态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丰富的地域文化又无疑为高校文科学报的健康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高校文科学报与地域文化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高校文科学报之间要携手合作,促进编辑队伍和作者队伍的建设,借由政府搭建的平台唱自己的大戏,抓住具有学术生长力的公共话题促成栏目的诞生并进一步助推学报的长足发展,将信息资源、人脉资源和编辑出版资源有效整合,成就有影响力的学术品牌,增進地域文化的影响力。地域文化在促使高校文科学报走向世界的同时,也拥有了高校文科学报为其搭建的高质量的、国际化的展示舞台。这是一个值得高校文科学报编辑为之付出努力的课题,应该有更多的出版人参与讨论,进一步探索高校文科学报地域文化栏目的品牌建设。

[1]刘雁翔. 地域文化:地方高校社科学报构建特色栏目的基石[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7(6).

[2]胡秋萍. 论地域文化学科建设对地方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建设的影响[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7(6).

[3] 艾小刚,吴卫东. 以地域文化为支撑建设学报特色栏目——第三届“全国社科学报评优活动”地方高校社科学报获奖优秀栏目分析[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7(6).

[4]潘亚莉. 2012年镇江赛珍珠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

[5]刘德龙. 关于地域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6]张积玉等. 编辑学新论[M].北京:中国社科科学出版社,2003.

作者:潘亚莉

高校学报品牌建设论文 篇2:

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学报管理体制研究

[摘要]纵观当今时代,知识经济迅猛发展、信息技术不断更新,高校学报作为连接高等教育和科研的纽带,作为彰显高校教学水平的舞台,使高校和社会上的科研成果能够快速传播,促进学术交流。但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高校学报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学报要不断完善和革新管理制度,准确对学报的发展进行定位,从工作流程、学报质量、人力资源等方面进行科学化的管理,提出有效的管理策略。

[关键词]高校学报;管理体制;制度创新

[收稿日期]2014-02-18

[作者简介]才璎珠,大庆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编辑,主要从事编辑学研究。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快速、迅猛的发展,知识信息总量不断增加,知识更新速度不断飙升,作为承载高校内外科研成果纽带的学报受到严峻的挑战。高校学报一直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体制、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阻碍了学报的发展。因此,要抓住时代的脉搏,要将改革不合理的管理体制作为高校学报发展的首要问题。高校学报也纷纷认识到这一点,要不断强化对学报的科学管理,提升学报的质量,创办精品学报,走品牌之路,最终才能在众多学报之中立于不败之地。科学化的管理体系,是创办高质量、高水平学报的基础,是保证学报正常运行的支撑力。

一、高校学报管理体制的内容

高校学报管理体制包括高校学报的管理工作流程机制、学报质量管理机制、人员管理机制。第一,高校学报的管理工作流程机制是学报管理的最基本的体制,是学报管理构架及管理岗位设置的重要依据,只有构建清晰、高效的管理工作流程,才能从根本上发挥科学的管理机制,使人员分工明确、信息反馈高效、论文质量水平不断提高,使得学报编辑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有利于学报围绕中心开展管理工作。第二,高校学报的质量管理机制是学报的命脉和核心,不仅包括学术论文的质量,还包括编排是否规范,版面设计是否合理,校对、装帧和印刷是否精准。高校学报的质量管理机制要将编辑校对质量与稿件论文质量管理相结合,进而实现学报质的飞跃。高校学报要确保编发稿件的质量,就要在组稿、审读、校对、出版和发行等一些系列过程中,建立全方位的质量监管机制。同时,在学报质量管理过程中,编校工作贯穿于始终,编校工作要严格依据相关出版标准,要对论文内容、层次结构、逻辑框架和行文规范等方面逐字逐句审核。在审稿过程中,应认真吸取专家审核意见,询问作者的写作意图,突出作者的创作思想,将论文的创新部分加以深化,系统地协助作者优化表达形式,增加可读性。在编辑过程中要加工论文的标题、结构和语句,纠正错别字、标点符号。在校对过程中要注意编排格式、论文版面、中英文摘要、名词术语和参考文献等方面,使得全篇文章保持体例一致。第三,学报的人员管理要严格实行岗位责任制,将整体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分配到个人,确定个人的关键绩效指标,把个人绩效同编辑部绩效挂钩。组稿是学报编辑工作中的重要环节,组稿质量好坏与否决定学报的质量、品牌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将组稿工作交给专人负责,严格把关,将组稿工作与组稿人的绩效挂钩,定期细分任务并分配给相关人员。另外,高校学报的编校工作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各种的图、表、量符号等特别容易出错,针对这种情况,要激励编校人员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认真负责,逐字逐句进行校对。高校学报的人员管理就是要持续地鼓励工作人员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本职工作实现个人的价值,即发挥每个编辑的潜力,使其有效地累加,为学报的发展孕育无限的创造力。

二、高校学报管理体制存在问题分析

高校学报管理的基本问题是如何能够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激发编辑人员的潜力,将学报有限的资源进行有效配置,最终实现学报的可持续发展,形成独特的品牌特色。高校学报应看到当前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其已经不适合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必须进行革新和完善,才能发挥高校学报传播文化知识的作用。

1.高校学报的定位不明确。大部分高校都将学报工作定位为科研编制之类,仅按照科研系列对待学报编辑工作,对其不够重视,并且有些高校虽然把学报编辑工作列入了科研编制,但却按照教学科研系列有所保留地对待,还有些高校将学报列入教辅岗位,依据教辅标准来对待编辑人员等情况[1]。这种高校学报定位的边缘化,严重影响了编辑部激励编辑人员在工作岗位上发挥积极性,还影响了学报吸纳优秀的人才,不利于学报对校内外科研发展态势的了解和掌握,最终使得学报的发展受到阻碍,学报的办刊宗旨难以得到实现。

2.高校学报的责、权、利三者相互分离。当前,高校学报社基本都设立了编辑委员会,但是编委会主要负责进行务虚指导,编委会的成员大部分都是校内担任一定职务的专家,这些人被称为所谓的咨询和指导专家,其实语义含糊,不能与具体职责挂钩,许多编委会的专家只是年底开个工作会议,相互交流一下情况[2]。有些编委在审稿过程中存在形式化,校内作者能够在给编辑部送审前与编委打好招呼,还有些编委会因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而不惜牺牲公平。

3.传统的学报管理模式具有局限性。传统的学报管理模式限制了学报的稿源和刊物的传播功能。在知识经济和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高校学报竞争十分激烈,一些期刊品牌效应不强,稿源仅仅局限于本地和狭窄的发行范围,导致作者难以找到合适的刊物。同样,传统的办刊模式,周期性强长,发行面也相对较窄,降低了高校学报的影响力。传统的高校学报管理模式无法发挥现有资源的运用,各个流程的工作人员处于一种分散的环境中,不能够进行有效的合作,导致人力和物力的浪费。

4.高校学报缺乏学者型编辑人才。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各学科划分越来越细,但又相互交融,交叉学科、边缘学科越来越多。一名合格的编辑既要懂编辑、又要懂专业,能够从学术和编辑的双角度来审核稿件,这才能促进学报的质量提升。但目前,高校学报人才资源不平衡,编辑多数为非编辑专业出身,缺少专门的编辑人才。

5.高校学报设备办公软件陈旧。长期以来,高校学报编辑和处理文字的软件没有统一,形成了多种文件格式和存储方式,不便于论文的集成和交换。编辑人员为了统一论文的格式,还要对所有论文进行重新加工,十分浪费系统资源。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同一论文可能会在不同媒介上发行,要使用一种统一的数据格式来承载学报内容。

三、健全高校学报管理体制的具体建议

当前,高校学报面对严峻的外部市场环境挑战,其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诸多的困难和问题,已经举步维艰,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主要表现在学报的质量不高、发行量较少、传播渠道狭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高等方面,然而造成这些现象的本质原因就是学报的管理理念过于陈旧,管理体制难以适应市场的发展。因此,更新办刊观念、转变思维方式、创新管理体制是高校学报实现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1要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管理科学上划分为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种模式,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现代管理机制进行实践。高校学报兼具科学和人文的双重属性,这就说明学报的管理可以同时吸纳两种不同的管理理念,取两者之长处,使积极因素得以合理作用,形成双向合力,使学报管理机制更趋于优化;另外,两者的有效制约,还能够产生双向张力,有效调和学报管理的内部矛盾[3]。二者互相对立的相对稳定,可以产生相应的活力,使得学报管理活动在动静结合中持续发展。因此,必须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能动的科学管理理论为指导,在建立健全学报管理体制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积极作用。

2针对高校学报的边缘化情况,重新准确定位,构建科研处、学报编辑部、科研院所三位一体的运行机制。高校的科研处是高校科研管理的职能部门,其参与学校重大科研事项的决策,实施课题的申报和管理,又统揽全校的科研工作。科研院所则承担高校的重大科研项目,而学报工作恰恰处于这两者的集合点上,科研成果都以物质载体为依托,只有通过学报渠道的传播,才能产生社会效益。学报和科研院所结合不仅能够促进学报质量的提升,又能够形成特色的品牌。学报与科研处的结合则促使学报获取统揽高校科研全局的信息,促使科研成果及时转化。

3高校要实现开门办刊,吸纳人才,激活人力资源。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优势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的关键,人才竞争在高校学报之间的竞争起着关键的作用。人力资源优势主要体现在学报编辑所积累的知识水平越高,与新知识体系相互贯通的可能性就越大,发挥效果就越有效。当今社会处于知识大爆炸时期,学科越来越细化,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不断出现,学报的内容呈现丰富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相应要求编辑人员知识体系也必须广泛,各类知识都要有所涉猎。因此,可以建立学报的栏目责任编辑制度,并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向社会招聘专业性人才,借助专家的权威来影响、吸引优质文章,形成品牌效应。同时,要完善学报编辑的知识结构体系,不但要实现编辑的自我价值,还要借以人力资源发挥整体优势。学报的编辑出版工作是知识密集型工作,人力资源必须紧随市场进行优化。包括对编辑人员的专业、学历、能力及层次、结构等因素的科学设计优化,并要有适度的超前性和可持续性,避免建设一支过于追求高学历、年轻化的队伍。

4要不断更新编辑设备和软件,充分利用新技术来管理编辑工作。当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信息网络具有信息量足、空间大、方便快捷、面对面交流的特性,为读者、作者和编辑工作提供了方便。网络传播实现了媒体的优势整合,其具有一般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优势,随着网络化、数字化、全球化信息传播环境的形成,高校学报的发展也逐渐由“印刷传播型”向“电子传播型”发展[4]。因此,要不断探求与现代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技术发展相适应的高校学报管理体制的新思路和新方式。随着信息技术快速更新及学报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升,在管理方面应实现对审稿专家及审稿的网络化管理模式,构建学术论文评审专家数据库、审稿登记数据库,并积极开发网上电子投稿管理系统和稿件电子管理系统。最终实现电子化的投稿与审稿流程。逐步实现高校学报整个编辑流程的网络化、信息化管理模式,最终构建起来稿件的投、审、编、校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

总之,在知识经济时代大背景下,高校学报管理体制要突破现有的瓶颈。就要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形成科学化、合理化、信息化的管理体制,使其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并能够最有效地把最新的学术前沿动态、科学信息知识通过学报传递给社会各界,促进学术交流繁荣发展、推动科学技术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朱永兴.信息时代学术期刊编辑部的建设[J].编辑学报,2003(6).

[2]张凤莲,李丽.大学学报发展中的矛盾及初步对策[J].科技与出版,2002(5).

[3]刘荣英.改善高校学报编辑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

[4]张海涛,张晓元.论高校学报管理模式改革的必然性[J].编辑学报,2002(4).

Key words:university journals; management system;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责任编辑薄刚]

作者:才璎珠

高校学报品牌建设论文 篇3:

报刊体制改革视角下高校学报发展路径探析

摘要〕在文化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的大背景下,报刊体制改革提上日程,高校学报进行改革势在必行,高校学报的重新洗牌是必然趋势。那么,如何改革以及改革对高校学报的影响等问题引起了政府部门、学术界和办刊人等有关各方的共同关注。本文基于报刊体制改革视角,以目前高校学报发展背景为研究起点,积极探寻高校学报发展的改革路径,以期为高校学报的转型与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关键词〕高校学报;报刊体制改革;专业化转型

一、引言

自1906年中国最早的高校学报《东吴月报》创刊以来,中国高校学报已走过百余年的历程。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大学数量和科研人员成倍增长,高校学报数量增长迅速。统计数据显示,在中国大陆9 000多种期刊中,社科学术期刊达2 800余种。其中高校社科学报达1 300余种,每年发表论文18万篇。在学科分界逐渐清晰、学术研究日益向专业化和纵深化发展的今天,学术环境已经发生深刻变化,但高校学报的定位与体制并没有明显改变,仍遵循学科综合性、稿源内向性的办刊模式,体制弊端日益显露。世纪之交以来的十余年,高校学报饱受诟病,发展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目前高校学报位于一个新的历史转折点。2011年7月,新闻出版总署正式启动报刊体制改革。2012年7月,新闻出版总署颁发《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规划了高校学报改革的路线图,改革的核心思路是“转企改制”。

在文化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的大背景下,高校学报进行改革势在必行,高校学报的重新洗牌是必然趋势。那么,如何改革?改革对高校学报的影响是什么?这些问题引起了政府部门、学术界和办刊人等有关各方的共同关注。与此同时,网络化、数字化为高校学报转变发展模式提供了新技术与新资源,这为高校学报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对此,本文基于报刊体制改革视角,以目前高校学报发展背景为研究起点,积极探寻高校学报发展的改革路径,以期为高校学报的转型与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二、文献综述

朱剑[1]指出,中国社科期刊正处在转型前的“躁动”之中。从期刊的主管者、主办者到办刊人以及服务对象都在热议改革问题。通过详细分析社科期刊面临的十个两难选择,他认为虽然社科期刊徘徊于变革的十字路口,但转型的序幕已经拉开。仲伟民和朱剑[2]认为,通过对高校学报的历史和传统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学报的改革是必要的,但应该改革和如何改革是两个不同的问题,改革成功与否取决于改革是否有清晰的目标和可行的路径和手段。高校学报改革的目标应该是科学合理的学报体系的构建,为达此目标,比笼统“转企”更为可行的手段是将纸本学报与数字化学报分开,将学报编辑与出版发行分开对待的“两分开”办法。叶娟丽[3]对中国大学学报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以及学报界自发形成的诱致性制度变迁进行剖析,指出由17家教育部名刊发起创办的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是变革中国大学学报的最优路径选择。仲伟民[4]认为,人文社科期刊目前存在十个被颠倒的关系。通过对这些被扭曲和颠倒关系的分析可以发现,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最终都会归结到现行学术期刊体制。必须改革不合理的学术期刊体制已成各方共识,但对体制改革应如何实施,政府管理部门与业界的看法并不一致。学术期刊结构与布局的极不合理、科学的期刊体系及评价体系的缺失等最为严重的“体制病”,实病在管理体制,责任在政府而非期刊。体制改革并非学术期刊单方面的事,只有从管理体制改起,才能从源头上解决学术期刊的问题。康敬奎[5]认为,鉴于学术期刊的公益性以及市场化所带来的生存问题和学术质量无法保证等,对高校学报的改革要慎重。高校学报的改革应向专业化转型,走特色化办刊之路。陈颖[6]认为,学报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唯一积极意义是有利于学术资源的优化配置,转制后的高校学报不得不克服发行量小、读者面窄等先天不足,尤其需要与学术期刊网络数据库和期刊评价机构等建立既合作又博弈的新型关系。刘玉邦和眭海霞[6]认为,报刊改革不仅是对高校学报的挑战,也是高校学报可持续发展的新机遇。我们应对高校学报的功能和价值进行重新定位,明晰改革重点,采取渐进式的改革路径。

现有研究虽然已经意识到体制性弊端对高校学报发展的制约,高校学报进行改革势在必行,但对高校学报的发展路径仍然缺乏具体分析,对如何突破体制性弊端没有给出清晰的建议。本文将基于报刊体制改革视角,剖析高校学报发展背景,积极探寻高校学报的发展路径。

二、高校学报的发展背景

1报刊体制改革为高校学报提供了改革路径

目前新闻出版领域的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图书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全面完成,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通过积极探索也积累了宝贵经验,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条件已经具备。在文化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的大背景下,高校学报进行改革势在必行,高校学报的重新洗牌是大势所趋,这同时也为高校学报的转型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校学报改革的呼声就已经响起,时隔这么多年,学报还是以前的学报,“一校一刊”、“千刊一面”的局面仍未得到根本改变。在高校学报改革呼声越来越高的今天,无论是教育部还是新闻出版总署都把专业化作为高校学报改革的重要路径。名刊学报的专业化转型对绝大多数非名刊学报来说具有示范和借鉴作用,但各高校学报起点不同和质量差异较大,因此,在向专业化转型的过程中,应遵循“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原则,鼓励高校学报根据自己的办刊能力和水平,尝试走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2网络为高校学报转变发展模式提供了新技术与新资源

网络化、数字化为高校学报转变发展模式提供了新技术与新资源,有利于其在选题策划、组稿、审稿、编辑加工和出版发行等一系列环节实现发展模式的转变。一是优化选题,提高组稿效率。利用网络进行选题策划更快更准,可以有的放矢地发出约稿通知,组稿效率更高。二是提高审稿准确度,有效缩短审稿周期。通过专业数据库和相关网站,编辑可以迅速找到大量与稿件相关的文章与资料,通过分析比较,可以对稿件的真实性、创新性、时效性和科学性做出比较准确的评价。三是便于编辑和作者沟通,提高编校质量和编校效率。四是拓宽出版发行渠道,扩大高校学报的影响力。通过出版发行电子期刊和数字期刊,可以拓展读者群甚至作者群,期刊的知名度也将得到极大提高。此外,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来宣传自己,扩大高校学报的影响力。

三、高校学报发展的改革路径

1深化体制改革,提高市场竞争力

自2002年以来,政府部门、学报界和学术界围绕高校学报改革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为高校学报早日走出困境做出了很多尝试与努力。2002年,袁贵仁为高校学报改革设计了上中下三策:上策是创办专业性学报,中策是走联合之路,下策是走内涵式发展之路。随后教育部推出“名刊工程”。2009年12月,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明确提出了高校学报改革的路径,鼓励高校学报向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集约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2010年初,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部分入选名刊工程的学报提出了“名刊工程”专业化发展方案。2011年1月,近20家名刊学报的主编就专业化发展方案进行了具体论证,共同探讨专业化转型的具体举措。2011年7月,新闻出版总署正式启动报刊体制改革。2012年7月,新闻出版总署颁发《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高校学报体制改革之门开启。近年来,新闻出版领域的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图书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全面完成,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通过积极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条件已经具备。在这一大背景下,学报编辑部进行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如主管主办多种学报的高等学校,可以对学报编辑部实行整体转企改制,组建专业性期刊出版传媒集团公司。对于高等学校主管主办的学报编辑部,可以并入本校新闻出版传媒企业;对于本校没有新闻出版传媒企业但具备建立期刊出版企业条件的学报编辑部,经相关部门批准,可以转为期刊出版企业。有学者研究了美国、英国、德国、荷兰和日本5个国家的科技期刊运行机制和发展环境,认为成熟的市场机制是科技期刊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建议中国科技期刊实行市场化运作,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因此,在高校学报转企改制、走向市场的过程中,应逐步深化体制改革,以提高高校学报的市场竞争力。

2推动资源重组,树立品牌意识

在世界出版业集团化经营与专业化分工的大趋势中,期刊编辑部被逐渐分化为两种类型:一是加盟出版集团,与出版集团形成分工关系。二是组成专业期刊集群,寻求规模效应。在现行体制下,中国高校学报在数量多、规模小、结构不合理、资源分散和市场竞争力弱等诸多问题。因此,坚持行政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推动资源重组和结构调整,打造行业品牌意义重大。目前出版业的集团化趋势日益显著,这不仅可以节约成本和实现资源共享,还可以提高学术期刊的质量和效益,进而形成品牌。高校学报“重编辑、轻经营”的现象比较普遍,忽视品牌形象对高校学报编辑、发行与经营的作用,品牌建设与品牌维护意识尤为薄弱。高校学报的品牌形象直接影响其在市场中的地位和竞争力,坚持行政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推动资源重组和结构调整,打造行业品牌。一是实现报刊业的集团化发展。目前出版业的集团化趋势日益显著,这不仅可以节约成本和实现资源共享,还可以提高高校学报的质量和效益,进而形成品牌。二是强化品牌意识,把高校学报作为品牌来经营。高校学报“重编辑、轻经营”的现象比较普遍,忽视品牌形象对学报编辑、发行与经营的作用,品牌建设与品牌维护意识尤为薄弱。高校学报的品牌形象直接影响其在市场中的地位和竞争力。因而在办刊过程中,要始终强化品牌意识,把高校学报作为品牌来经营。三是提高影响力和品牌竞争力。结合办刊宗旨和刊物自身优势,进行差异化的市场定位,在选题策划、组稿、审稿、编辑加工和出版发行等一系列环节把好质量关,通过广告、学术交流等形式扩大知名度,最终提高高校学报的影响力和品牌竞争力。

3加强编辑队伍建设,提高编辑素质

编辑队伍主要包括主编、编委会成员和编辑部成员三个方面。编辑队伍的整体素质决定着高校学报的质量,加强编辑队伍建设对高校学报的生存与发展意义重大。一是主编是高校学报的领军人物,决定了学报的办刊方向,肩负着编辑出版和经营管理的重任。二是编委会负责组稿和审稿,培养、壮大编审和作者队伍,进而保证学报的学术水平。目前虽然高校学报的编委会成员一般由国内外知名专家组成,但不少专家是挂名编委,并未发挥其应有的职能与作用。三是编辑部成员负责选题策划、组稿、审稿、编辑加工和出版发行等诸多环节,优秀的编辑部成员是办好学报的重要保障。随着科学技术的繁荣发展,新知识、新学科不断涌现,各个学科之间的分工越来越细,不同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日益增多。因此,编辑要不断学习新知识,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了解国内外各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努力提升自身的学术水平。

4增强版权意识,加强版权保护

目前学报编辑部出版经营权受到网络出版的挑战,绝大多数编辑部由于技术力量不够而没有争取经营电子出版物的资格,而国家审批英特网出版机构已不限于所有制形式,业外机构甚至个人都可以通过审批获得出版许可。大多数学报编辑部以每年数千元的价格把全年期刊的电子版权拱手相让。2011年2月,17家入选名刊工程的学报联合中国知网以对纸本学报进行同步重组的方式推出数字化“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 在做好纸本名刊综合性学报编辑出版工作的同时,联合打造数字化专业社会科学系列学报,是对传统出版方式的一种开拓性的有益尝试,但也对版权保护工作提出了挑战。对此,高校学报经营者最重要的是要有明确的版权意识,可以通过相关组织有效维护自身合法权利。

四、结束语

高校学报大都是计划经济的产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有的办刊体制、办刊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下高校学报发展的需要,改革是历史的必然。但如何改革是困扰政府管理部门和业界的重点问题也是难点问题。从高校学报的特殊性来看,“转企”不太适宜。我们也看到: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校学报改革的呼声就已经响起,时隔这么多年,学报还是以前的学报,“一校一刊”、“千刊一面”的局面仍未得到根本改变。

无论是教育部还是新闻出版总署都把专业化作为高校学报改革的重要路径。名刊的专业化转型对绝大多数非名刊来说具有示范和借鉴意义,但各高校学报起点不同和质量差异较大,因而在向专业化转型的过程中,应遵循“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原则,鼓励高校学报根据自己的办刊能力和水平,尝试走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朱剑徘徊于十字路口:社科期刊的十个两难选择[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70-89

[2]仲伟民,朱剑中国高校学报传统析论——兼论高校学报体制改革的目标与路径[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20-34

[3]叶娟丽中国大学学报:制度变迁与路径选择[J]南京大学学报,2013,(1):64-74

[4]仲伟民缘于体制:社科期刊十个被颠倒的关系[J] 南京大学学报,2013,(2):23-40

[5]康敬奎高校学报市场化的困惑与出路[J]学术交流,2011,(11):203-207

[6]陈颖编辑部体制的终结与“后学报时代”的来临?[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35-38

[7]刘玉邦,眭海霞彷徨与突围:高校学报改革之方略——兼评学报同仁高校学报改革之论[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4):550-552

[8]金碧辉,戴利华,刘培一,等国外科技期刊运行机制和发展环境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1):3-9

[9]康敬奎高校社科学报的特色化之路——兼评朱剑及尹玉吉先生的相关观点[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147-155

[10]赵大良,颜帅,张凌之编辑部体制改革的政策辨析[J]编辑学报,2012,(6):558-561

(责任编辑:韩淑丽)

作者:孙艳

上一篇:电视防雷系统设计论文下一篇:商务礼仪课程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