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的难题总结分析论文

2022-04-27

摘要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进行分析,希望对于优化小学语文教学有所帮助。关键词语文;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资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新型设备的应用,归根结底是为了使广大学生受益。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语文教育的难题总结分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育的难题总结分析论文 篇1:

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教学的意义

小学语文单元教学是与以往的单篇课文分析式教学相对而言的,与传统的单篇课文分析式教学相比,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教学具有如下特点。

1.整体性:单元主题教学强调整体性,要求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理解教材,将教学内容看作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熟悉每本教材的内容、要求、地位及其作用、所要达成的目标和功能。另外,单元整体教学以具有内在联系的几篇课文为一个有机整体,将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情感的体验相互融合,组成一个完整的有层级的学习体系。

2.高效性: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崔恋先生在年月举行的阅读教学研讨会上提出“向分析课文内容式的教学说再见”的观点。教学效率明显提高。克服了传统教学中教学内容少,教学进度慢,教学效果差和教学资源费的弊端。

3.组合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在明确课文组合意图和训练重点的基础上重组教学单元。重组单元包括对原有单元内容的增减以及不同单元内容的重新排列组合。凡是与主题相同或相似的教学材料都可以挑选来为教育教学所用。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扩大阅读视野,运用比较鉴赏方法,强化学习实践,而且有利于感受语言文字的丰富性和表现力,增强对语文学习的认同感。

长期以来,我国小学语文单元教学都是以单篇课文分析为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对单元中的每篇课文的教学都是平均用力。其主要教学过程是先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疏通课文,然后逐段讲解课文内容,最后概括段落大意,总结课文的中心思想。一系列流程下来,一篇课文的内容就讲授完了。一个单元内的几篇课文都是如此。再通过一系列练习来巩固单元内容。一个单元的教学任务就可以完成了。这样一课一课地教学将原本己经安排好的单元内容分条割块,以知识点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生的知识学习是不连贯、不系统,获得的知识自然也是零碎的。学生学科能力的训练也是没有顺序,没有层次的。而且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也无法从学习中得到培养与提升。单元整体教学是与传统的单篇分析课文内容式的教学相对而言的。与单篇分析式教学相比,单元整体教学具有以下优势。

1.适应教科书主题单元编排方式:新课改之前,各科教材都是由国家统一进行编制,新课改使得教材的管理由国家编制转为国家审核。小学语文教科书从以前的“一纲一本”走向了现行的“一纲多本”。教科书的编排方式也形式多样,各有特点,充分体现出了新课程改革后教育工作者对语文教育教学多元化的期待与追求。在各具特色的教科书编排方式中,主题组元成为现行小学语文教科书最流行的组元方式。按照主题组织教学单元与以往的按照文章体裁组织教学单元,按照能力训练点组织教学单元等组元方式的差别在于,它将单元主题进行多角度的扩展,这样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学习内容,迎合不同学生个性化的需求,给学生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而且更为关键的是主题组元通过单元话题的引领,兼顾听说读写等基本内容,体现知情意行等思想品德。

2.促進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语文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是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年版》中明确指出,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现代社会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由此可见,字、词、句、断、篇的积累,语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与口语交际能力,文化理解与价值判断都属于这一范畴。其中,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阅读素养或阅读能力是这样定义的:儿童能够从各种不同的文章中建构意义,通过阅读来进行学习。这就是说老师们在教授阅读时,不仅仅是让学生感悟理解文本,学会如何阅读,更重要的是使学生通过阅读总结掌握学习的方式方法,学会学习。

3.有助于学生完整理解和掌握知识: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的教育改革理论是在借鉴其认知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在我国教育工作者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其中课程方面的知识结构论是其教育改革理论的重要体现。布鲁纳十分强调认知结构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布鲁纳从如何组织教学内容,如何改进和编排教材这一点出发,探讨了结构的重要性。布鲁纳认为,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不管教什么学科,一定要使学生理解这个学科的基本结构”。在日常教学中,使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应包括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知识内在联系的理解,学习态度和方法的获得等三个方面。

4.促进课堂教学的减负增效:霍懋征说曾说过:“用以一带二,举一反三的办法进行教学,不仅能够大大加快教学进度,而且能够让学生读得多,扩大了眼界,掌握知识也就更加丰富,更加牢固,能力的提高也就更快了。”单元主题教学就是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用一篇课文的教学带动多篇课文的学习,教好教材。

5.有助于正确价值观的培养与形成:托马斯里克纳曾说“可以说,学会做人,学会辨别是非善恶,比学习专门知识显得更为重要。”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价值观在人的成长中的重要性。价值观判断也是语文学科能力中必不可少的方面。小学阶段是价值观发展的不稳定时期,在这一学段,孩子们的价值观在不断的摧毁与重建,极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价值观的教育就显得颇为重要。如爱心、感恩、责任、信任等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对自我的反思以及对社会的认识等等。这些与学生的社会生活,精神世界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综上所述,单元主题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它一方面适应了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要求,另一方面又适应了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组织特点。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是非常必要的。这样能使学生获得完整知识,掌握学习方法,领悟真情实感,促进自身发展的目的。不断丰富和发展语文教学的策略是教育工作者们要面对的科研难题,但在语文教育工作者们的不懈努力下,小学语文单主题体教学的春天必将到来。

作者:鲍俊伯

语文教育的难题总结分析论文 篇2:

小学语文教学中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

摘 要 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进行分析,希望对于优化小学语文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 语文;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资源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新型设备的应用,归根结底是为了使广大学生受益。而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教师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与疑惑,这就需要他们在吸取前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更加严谨地对待每一次新设备的接纳与使用,争取掌握其技术特点、功能优势以及操作技巧等,这样才能够保证在接下来的实践环节运用自如,达到辅助教学活动开展、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这样的做法和过程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且将会产生预期效果的。

1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交互式电子白板是近些年来教学设备改革的典范,从常规的黑板、粉笔到后来的白板,再到今天的电子白板,都体现着教学活动无限的升级空间,以及人们对教育事业的重视。交互式电子白板结合了电磁感应技术、压力技术、红外感应技术等,将人们的操作细分为电子信号,从而大大提高教师使用电子白板时的效率,提升教学课堂的现代化水平,学生也自然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获得更加精炼和高效的学习体验[1]。然而,由于交互式电子白板是教学设备领域的新事物,很多地区的学校尚未完全普及,教师对其了解不到位,导致电子白板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造成大材小用。有的教师将这一交互特点极强的电子白板等同于传统的多媒体设备或者是教学电脑,并没有对其功能、工作方法等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和学习,使得一些学校和学生对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价值产生误解,对原有的教学计划造成干扰。还有的学校虽然引进了电子白板,并鼓励师生应用,但在过程中没有制订比较明晰的应用方案与流程,造成设备部分功能的闲置、设备的滥用或者错用,为接下来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等一系列先进教学设备的教学革新埋下隐患,不利于教师的教学活动以及学生的深入学习。

2 小学语文教学中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要点

借助庞大功能,丰富教学形式 交互式电子白板集结了多项现代科技中的高端技术,面积有限的屏幕不仅能够充当介质将PC端的页面呈现出来,还能够承接操作功能,传达操作指令,并自带存储和输出功能,是教学课堂中十分精良的工具。小学语文课堂的主要任务包括引导学生识字、写字,培养阅读、协作等能力,帮助他们形成一定的语文素养[2]。此外,教师还应该通过自己的课堂设置让学生树立起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为将来更高层次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

交互式电子白板特有的强大功能,完全可以被教师利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之中,比如教师可以尝试将质量较高的优质语文教学课件或者系统通过电子白板展示出来,电子白板便捷的操作功能能够让教师在白板前或者学生中间完成包括板书书写与删除、课程板块更换等在内的屏幕操作。此外,电子白板特有的存储功能能够让学生省去忙碌的记笔记环节,在课程结束后利用电脑和电子白板将教师的板书导出,并打印出来作为笔记。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专心地接受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还能够获得比较有价值的笔记作为参考,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都是有利的。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还有很多途径能够利用到交互式电子白板,比如情景剧的设置、课堂竞赛等,都能够与电子白板多样的功能结合起来,加上校内信息网络系统以及多媒体设备的辅助,教师所设置的特别环节都能够得到良好的实施,学生也能够在此过程中体会到不同的学习方法与课堂乐趣,这对于小学生语文思维的启迪是非常有价值的。

充分利用资源,完成语文教学拓展 小学语文课程的课本以及教学大纲的内容往往是有限的,但学生与教师在课堂上的交流却能够引起教学需求的扩展,语文学科的魅力也恰恰体现于此,师生之间思维的碰撞能够带来新问题、新思路与新知识。因此,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不仅要求教师有足够的学识与专业知识,还需要教师能够利用一系列电子教学设备为学生开拓视野、扩展知识面。交互式电子白板能够与教室内的计算机相连接,信息网络以及已有的教学系统通常包含海量的教学资源,无论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实用技巧,还是学科学术上的专业难题,都被包含在内,这为更深层次的教学活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电子白板借助这一优势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将可共享的教学资源分类整理,以方便教师和学生的取用,从而为小学语文的课堂扩展降低难度。以课本中的唐诗为例,教师可以通过电子白板的搜素和显示功能向学生扩展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同类诗人和诗歌以及有关的典故等,通过这种科学的教学拓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课本内容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还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促成他们的自主学习与探索。此外,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文献检索方法,开辟学生查询系统,为他们的语文自学提供更多的便利。

重视师生互动,鼓励学生创造 交互式电子白板之所以在现阶段受到大多数教师的追捧,除了它在技术上特有的优越性,还在于其极大的交互功能,这一系列功能能够最大限度地支持课堂上师生的交流与沟通,也恰好符合现代新型课堂的改良趋势。它让教师从讲台、黑板上解脱出来,利用红外线以及轻轻的触摸就能够完成对学生的有关演示,轻松地把握课程进度,让小学语文课堂能够远离枯燥。学生与教师的平等相待成为电子白板教学中的一大特色,这种先进技术进一步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特别是语文教育的主题又能够让双方的思维、理念等进行频繁的你来我往,这就更能够提升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语文课堂中的利用价值[3]。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巨大的媒介功能,鼓励学生围绕语文课程中的主题进行思维的发散与创新,比如新颖的想法、理解角度、写作手法、语文学习方法等,都能够在电子白板设备这一平台上得到展示,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褒奖与激励。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以教学系统网络为途径积极地为学生寻找展示机会和参赛机会,尽可能地让学生充分地利用到周边的教学资源和锻炼机会,从而让他们在这一方面或领域树立信心,生成兴趣,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与超前的思想意识。强调师生互动不仅是教师和学生的愿望,也是整个教育教学领域始终要求的,教与学的共同进步也在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融入过程中得到有力的推进。

3 总结

交互式电子白板不仅代表着先进科学技术对教育领域的支持,也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国内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教师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中应该积极尝试电子白板这项新技术,充分将它的优势融合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利用其强大的功能与海量的资源实现师生互动强、教学效果好的现代化教学模式,从而逐步提升小学阶段语文学科的教育水平,并促成整个教育领域的现代化革新。

参考文献

[1]刘振红.基于电子白板的教学交互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设备,2014(15):14-15.

[2]李文德.电子白板在古诗文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2014(14):22-24.

[3]任凌云,王维胜.电子白板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设备,2014(17):51-52.

作者:周绍刚 夏天

语文教育的难题总结分析论文 篇3:

作文案例教学策略

摘 要:作文和作文教学一直是不少学生和语文老师觉得困惑和棘手的事情。笔者尝试将案例教学运用于作文教学中,在指导学生写什么、怎么写以及怎样评改作文等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让学生产生了创作和评改的兴趣,提高了其写作能力。作文案例教学的基本流程是:引入案例→创设问题情境→呈现案例→个人分析→案例讨论→教师总结,有创设情境型、技巧研讨型和评改示例型等课型。

关键词:作文 案例教学 基本流程 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语文教育界人士的普遍关注。近年来,作文教学改革轰轰烈

烈,但是,学生作文的实际状况仍不容乐观,作文教学仍然让广大教师感到困惑重重。为数不少的学生害怕作文、不会作文、不喜欢作文、不习惯修改作文,他们或是苦于无相关写作材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或是不知道如何构思和表达,缺乏作文技巧;或是对老师的命题和程式化要求不满意,没有创作热情;或是为完成老师布置的写作任务,陈词旧例,甚至随意编造,无真情实感,形象不鲜活,“一气呵成”之后交由老师评点,自己不想阅读修改。如何使他们喜欢写作、愿意写作,是摆在每一位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笔者在作文教学中,尝试运用案例教学,在指导学生“写什么”、“怎么写”以及“怎样评改作文”等方面有了一些收获,调动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产生了创作和评改的兴趣,写作能力也有所提高。

案例教学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以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就某个现实问题提供情况介绍,指出面临的困境、几种选择或已做出的行为,将学习者引入教育教学实践的情境中,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平等对话和积极研讨等形式,对这些困境、选择或行为进行分析、讨论、评价,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对已经做出的行为进行肯定、比较、矫正,从而提高学习者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不仅仅强调教师的“教”(引导),更强调学生的“学”(研讨),要求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要有相当大的转变。案例教学使得学生成为了教学活动的主体,形成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开放型学习氛围。案例教学通过对大量的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能使学生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决策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创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得到培养,写作这种个人综合能力也就能逐步得到提高。

二、案例教学基本流程

案例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案例教学应用时要关注以下相互关联的部分:案例课程的设计→案例教学的准备→案例课堂运用的基本过程→案例教学的评价等。案例教学是动态生成的过程,不是教师单方面的意志决定的固化的过程,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很难确定唯一的程式。笔者结合作文案例教学的特点,将其基本流程设计为:引入案例→创设问题情境→呈现案例→个人分析→案例讨论(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教师总结。

(一)引入案例

案例引入的方式有很多,教师常常运用的是与学生打招呼、讨论事先布置的与案例密切相关的阅读材料、介绍有关案例的趣闻轶事、介绍本次课的教学活动安排等方式。其共同目的主要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对案例内容的关注和兴趣、告诉学生这个案例讨论的难度、它在整门课程中所占的位置、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以及接下来的活动计划、活动要求、时间安排等。

(二)创设问题情境

案例中可以包含多个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了问题的多个解决方案。在把每个案例呈现给学生之前,教师最好先将本次课要展开讨论的问题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边看案例边进行思考。案例教学是否能成功进行,问题的创设是关键环节。在作文案例教学中,案例讨论一般与下列引导性问题的探讨联系在一起:(仅供参考)(1)你认为这个教学案例的主要内容或信息是什么?(2)你从这个教学案例中获得了什么启示?(3)你觉得老师选这个案例有什么意图?(4)你能尝试评价这个案例吗?(5)这个教学案例在本节作文课中会起什么作用?

(三)呈现案例

呈现案例的时间和方式因教学目标、案例内容、案例形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教师可以根据案例的篇幅长短、难易程度及在课堂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决定呈现案例的时间是在课前还是课中。若案例较长或涉及的内容较多,难以理解,可在课前出示给学生,这样学生有更多时间熟悉案例,为讨论作准备,节约课堂教学时间;但事先接触可能会产生厌倦感。从形式上讲,录像形式的案例,由于它直观、生动的特点,比较适合在学习的初始阶段呈现,而且它的呈现方式就可以在课堂上直截了当地播放出来,以保持它鲜活的图像视觉冲击力;而当案例教学发展到更深层次的时候,便更需要一些经过提炼、整理过的文字形式的案例。值得注意的是,案例教学中采用多样化的案例呈现方式不失为一种保留学生的新鲜感和激发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尝试人物角色扮演、互动式电脑模拟、互动式影碟播放等案例呈现形式。

(四)个人分析

个人分析是学生个体分析案例的过程。第一步:熟悉案例及相关材料。要通过阅读、观看等方式达到下列目标:尽快进入案例情景;评估案例的难度;确定自己是否需要特殊的帮助,如考虑有关理论、完善某些分析工具或在进行具体分析之前,阅读其它材料,为后续的仔细分析提供着眼点和方向。第二步:分析案例材料。这是对案例深入分析的开始,需要仔细研究案例材料,对案例中所包含的信息进行解释,分析因果关系,确定有哪些条件或障碍影响到案例反映的问题的解决。这需要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结构,运用逻辑思维能力。第三步:确定问题产生的原因。只有确定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从理论上找到根据,才能使面临的问题得到解决。第四步:产生解决方案。这个阶段,要求学生发挥创造性才能并有宽广的视野。产生解决方案时要注意案例中的限制条件,要将已有的理论知识和经验整合起来,使解决方案既切合实际,又较为灵活。第五步:形成行动和实施计划等。这一阶段不是必经阶段,是否需要这一阶段取决于课堂教学目标及引入案例的目的。如果教学目标是理解和掌握原理等,只需确定问题原因和解决方案,达到用实际去证明理论的目的就可以了;如果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则需要形成行动和实施计划,教师应根据需要灵活掌握。

(五)案例讨论

案例讨论是实施案例教学的核心环节。教师可以运用不同的方式来吸引学生参与案例的讨论,让学生感悟和领受建构式、探究式的学习。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案例中相关人物的处境与行动的讨论时,必要时要以相关的理论知识来说明或解释案例所涉及到的各个层面和要素。教师还要随时提醒学生摘记讨论过程中大家对案例所提出的各种问题、观点和要点,以备写案例报告之用。案例讨论一般围绕前面创设的引导性问题展开,但讨论的顺序并不总是一定按照问题提出的序列进行。案例讨论一般包含两个方面:

1.小组讨论。学生通过前一阶段的阅读、研究、分析获得自己关于案例问题及讨论问题的见解后,便可进入小组讨论阶段。这一阶段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发表自己对案例的看法、认识及解决对策的机会。讨论中要求小组每个成员都要简要地说出自己所作的分析及对问题的看法,供大家讨论、切磋、补充。具体做法不拘一格,可按案例问题的顺序逐一发表各自的见解,展开讨论;也可将几个有关的问题组合起来系统地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供大家讨论;还可将自己分析案例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提出来,让大家共同解决。

2.全班讨论。全班讨论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同学积极参与的讨论交流,是小组讨论的继续。它一方面要解决小组讨论阶段各小组遗留的有争议的问题,另一方面讨论为达到教学目标而有意引导讨论的重要问题。全班讨论是课堂教学高潮,是形成教学结果的重要环节,也是全班学生经验与知识的共享过程。教师既要鼓励学生大胆思索和勇于发表意见,又要有意识地让性格较内向的学生有较多的锻炼机会;后期要保证把讨论引导到问题的解决上去,并引与案例相关的理论知识。

(六)教师总结

在案例讨论结束之后,教师要对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进行归纳、总结。在这一个环节,教师可以对案例讨论的重点重申一下,以达到加强记忆的效果;也可以把学生在讨论中不够深入的问题或遗漏的重点指出来,并结合案例中的任务、环境、事件进行比较细致的分析,通过总结,帮助学生们思考问题。如:从案例的内容和过程中学到了什么?得到哪些有价值的启示?是否通过案例学习掌握了处理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等。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性阶段。教师通过诠释和总结,强化前面所讨论的内容;通过对整堂课的学习过程的反思,提出案例讨论中的长处与不足,提示后续的案例,分发参考资料,为下堂课的教学提供准备。

三、作文案例教学常见课型

作文教学中怎样运用案例进行教学,要视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定,可对基本流程进行灵活运用。笔者在高等师范学校作文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以下几种课型可供参考:

第一种:创设情境型

这种课型主要用于写作指导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通过呈现案例,有意设置或编制一个生活情景或氛围,创设写作情境,学生入境体验之后,师生共同确定写作的主题或话题,结合自己的感受和阅历构思作文。学生对案例的讨论始终贯穿于交流和写作实践中,从而掌握写作知识,培养写作能力。

(1)基本环节:A.呈现案例,创设情境。B.师生研讨,确定主题。C.体验情境,构思创作。

(2)教学举要:学习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之后,教师指导学生有关“感恩”的主题作文教学时,先播放歌曲《感恩的心》和满文军演唱的《懂你》的视频,再投影出示聂鑫森的文章《感恩,一种最美好的情愫》[1],把学生带入浓浓的感恩氛围中,然后教师和学生就案例展开研讨,确定本节课写作的主题——“感恩,我们成长的必修课”。主题确定之后,教师推荐学生阅读《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6年第6期上的相关文章,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会,从感恩生命、感恩亲情、感恩师友、感恩生活、感恩经典、感恩自然、感恩社会、感恩世界等不同方面选材构思创作,学生很快便完成了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第二种:技巧研讨型

写文章就是反映自己对客观事物的理解和看法,就是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情感。因而,“写什么”是非常重要的。但“怎样写”也同样不能忽视。技巧研讨型案例教学主要侧重于对写作技巧的研讨,通过对案例的分析研讨,让学生明了写作的相关技巧,这比教师单纯进行理论传授效果更好。

(1)基本环节:A.呈现案例。B.研讨案例。C.获得技巧。D.运用技巧。

(2)教学举要:为了指导学生在写作时要深入观察生活,要有执著和认真的精神,有位教师先呈现案例:张静泰撰写的《用“第三只眼”看世界——一则写作辅导案例及其评析》[2],本案例以学生熟悉的莫泊桑跟福楼拜学写作为主要情节,通过教师的讲述,与学生进行现场交流,营造了一个轻松的谈话氛围,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下领悟了如何用“第三只眼”去观察事物、陈述事实。再用狄更斯为了把作品中的人物塑造好,自己扮成乞丐在自家门前要饭,进行观察和体验的案例加以强化;在指导学生注意把握创作“灵感”时,呈现马雅可夫斯基创作中灵感出现的案例,案例材料参见:赵成昌《作文课:引领学生走近作家写作》[3];在引导学生立足于真情实感,对“优秀作文”的写作过程作“想象性还原”的创作技法指导时,教师可选用马慧芳老师撰写的案例——《点燃写作热情“对话”写作过程》[4];对学生进行写作思维方法的训练可选用杜保军老师撰写的案例——《潜深授渔 寻石激浪——一堂作文指导课的启示》[5]。

第三种:评改示例型

作文评改是写作教学的重要方面。许多学生不知道作文怎么改。作为师范生,从职业要求来讲,作文评改能力更为重要。评改示例型案例教学是在作文教学中通过对作文评改案例的阅读、分析,从中领悟作文评改方法的课型。这比单纯程式化的说教和评改方法的灌输效果要好。

(1)基本环节:A.呈现案例。B.讨论案例。C.习得技法。D.练习评改。

(2)教学举要:“交流式”作文评改是作文评改的一种有效方式,它变写作指导为交流讨论,让学生在交流评价中打开写作思路;变教师评价为学生交流评价,让学生在“喝彩与诊断”中激发写作热情,学会分析思考,懂得取长补短;变作文讲评为交流赏析;变教师批阅为交流笔谈,真正落实“改”的过程,鼓励学生扩大交流范围,帮助学生提升交流品位。在指导“交流式”作文评改技法课上,教师可选用杨志芳老师的《“交流式”作文评改》[6]案例,让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研讨,明了“交流式”作文评改的理论基础和实施过程,再练习评改,在评改实践中不断体会、学习、训练,提高写作能力。

(本文受到“青蓝工程”资助。)

注释:

[1]聂鑫森:《感恩,一种最美好的情愫》,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6年,第6期。

[2]张静泰:《用“第三只眼”看世界——一则写作辅导案例及其评析》,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5年,第2期。

[3]赵成昌:《作文课:引领学生走近作家写作》,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6年,第2期。

[4]马慧芳:《点燃写作热情 “对话”写作过程》,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6年,第1期。

[5]杜保军:《潜深授渔 寻石激浪——一堂作文指导课的启示》,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6年,第1期。

[6]杨志芳:《“交流式”作文评改》,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6年,第3期。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郑金洲.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3]徐延宇.案例教学及其运用[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4]袁龙云.课堂案例分析方法例谈[J].教师之友,2005,(5).

[5]李志文.初中“写作困难生”情感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6]罗林春.中学生写作积极性的培育[D].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周梅香 江苏盐城阜宁高等师范学校 224400)

作者:周梅香

上一篇:中小学网络教育现状分析论文下一篇:低年级高效语文阅读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