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小学语文的综合性实践论文

2022-04-30

〔关键词〕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研究〔〔一、选题的目的为了实现课堂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课题组确立了《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课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分析小学语文的综合性实践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分析小学语文的综合性实践论文 篇1:

探究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现状和对策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被摆在了重要位置,并且对每个阶段的综合性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对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进行探索,改变传统语文教学强调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及接受性学习的现状,倡导学生乐于探索、主动参与,着重培养学生搜集材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文章就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现状进行分析,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促进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综合性;教学水平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倡导。“综合性学习”被列入基础教育的各个学段,成为语文课程目标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性学习强调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生活关系,让学生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实现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提高。

一、综合性学习概述

综合性学习是为了改变教学相对封闭的状态而提出的,是一种改变将课本作为唯一课程资源、克服偏重性学习弊端的学习方式。

小学综合性学习,顾名思义,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采用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的整体联系为主线,借助综合性的学习内容和综合性的学习方式促进、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一种课程组织方式。这一教学方式重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相联系,重视本学科知识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重视学科内部及素养的整合。

总的来说,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够体现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还可以体现对语文综合知识的应用,协调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提高。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综合性学习的原则

1. 综合性原则

综合性小学语文学习,需遵循综合性原则。它强调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仅是简单强调读、写、看,还需要调动听、说、读、写等各项能力的全方位开发,它融观察、实践、思考、讨论等各项联系内容于一体,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各个学科的整合,还体现了生活实践和知识学习的整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 趣味性原则

教师应当抓住语文综合性学习中丰富、生动及趣味性的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得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综合性的学习中。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有趣的,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课本史料丰富,有各具特色的文化领域,异彩纷呈的民俗风情,等等。因涉及内容与实践跨度长、空间大,能够兼顾到众多知识。可以说多种知识的融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求助欲望,最终使得学生积极投入到综合性的语文学习中。

3. 实践性原则

理论最终服务于实践,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当加强自主实践活动,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的各项活动中,体悟人生、观察人生。

三、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现状

1. 认识不足

教师因受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认为小学语文仅仅是识字、读字、阅读,对于综合性学习而言,还不太适合年纪较小的小学生。因此,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当今小学教学领域内仅是作为补充,这就削弱了综合性学习的必修地位。不少学校受功利思想的影响,认为综合性学习不重要,在思想上没有给予足够重视。

2. 资源不丰富

小学教学受到社会、经济环境等条件的限制,学生在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时搜集材料难度大,会因此产生畏难情绪,久而久之造成学生反感,学习兴趣降低,不利于综合性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

3. 忽视综合性学习评价

当前,语文学科评价多以试卷评价为主,而综合性学习则由于涉及到实践的内容,通过普通试卷很难评价,如果通过平时的活动来评价,又很难确定其真实性。可以说,因忽视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小学语文教学中综合性学习的现状并不乐观。

四、当今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对策分析

1. 创新教学方法

在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下,不仅学生觉得学习枯燥,教师也觉得乏味,造成教学效率低下。因综合性学习是一种特殊性、趣味性的教学,教师应该摒弃传统、陈旧的教学方法,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对综合性的教学进行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方法包括合作教学、探究教学、情境教学、游戏教学及多媒体教学。因此,综合性教学应该取众多教学手法之所长,将这些教学方法融会贯通在具体的教学中,但是选择的教学方法必须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够体现教学真正的意义和价值。例如,在《两小儿辩日》这一古文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自由结合,分角色进行表演,将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进行对话,激发表演欲较强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完成翻译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 积极开展综合性的教学活动

语文课堂实践性较强,并且小学语文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生活息息相关。“教育即是生活。”因此,语文活动中,需要借助丰富多彩的实践方式,积极开展综合性学习,使学生在较为开放的生活空间中去学习语文,提高实践能力。综合性语文学习中努力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并且在沟通的过程中,利用众多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的学习活动,积极拓展学习空间,提高语文学习的实践机会。在语文综合性的学习过程中,需要增加语文实践机会,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指导学生参加演讲、辩论赛等活动。教师可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对社区、家庭做调查,通过让学生与社会的接触,提高学生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积极开放语文学习课程。对于语文综合性的学习而言,生活空间越大,学习综合性的空间就越大。

3. 依托网络平台拓展学习空间

现如今,互联网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网络已经走进学生和课堂生活。鉴于此,综合性学习应当充分依托网络平台,积极拓展学习空间。小学生应当积极面对互联网带来的机遇,而教师则应发挥引导作用,不要让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例如,讲解“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这节课时,笔者利用多媒体从信件到电话、QQ、微信等向学生逐一分析,并告诉学生现在的教学手段也是跨上了“信息高速路”。这课堂为学生开辟了学习空间,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信息高速公路”给社会带来的便捷。

新课改背景下,综合性学习方式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它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在教育领域内颇受青睐。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仅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能力,还可促使学生重视学习过程,提高知识的收集和整合能力。鉴于此,广大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现实生活的教育资源,对环境进行优化,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提高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吴雪萍.开发课程资源 享受快乐语文——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主题的选择策略[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6).

[2] 蒋惠琴.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策略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5,(Z1).

[3] 曹光泉.基于农村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对策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20).

[4] 祝联.轻叩诗歌的大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初探[J].现代教育科学,2013,(4).

(编辑:易继斌)

作者:张丹

分析小学语文的综合性实践论文 篇2: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

〔关键词〕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研究

一、选题的目的

为了实现课堂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课题组确立了《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课题。

二、研究的意义与任务

如何拓展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设计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堂教学、建立新型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方式等问题的解决对于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十分重要。

三、研究的内容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主题的设计;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模式;新型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方式;实施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对师生成长的影响。

四、研究的成果

(一)开发语文综合性学习主题

1.以整合课本资源为主的主题设计。在教学中,教师认真挖掘并把握每单元内容上的“主题特色”,发挥其编排优势,将阅读教学和语文综合性学习紧密结合,设计系列实践活动。如第七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由《古诗二首》《走月亮》《飞向月球》三篇课文和“语文天地”这个大板块组成。围绕“明月”这一主题,李老师指导学生开展了“月之思”综合实践活动。内容有:“词中月”——搜集带月的词语、“诗中月” ——诵读带月的诗句、“歌中月”——吟唱带月的歌、“故事中的月”——关于月亮的故事。学生搜集的资料非常全面,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不仅补充了大量的课外知识,而且增添了学习的乐趣。

2.以各种节日、纪念日为主的主题设计。教师结合节日、纪念日组织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如刘老师在“端午节”来临前夕,让学生通过阅读、上网、询问等途径了解节日的来历,还让学生现场学包粽子,过节时则让他们尽情玩耍。之后又引导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说说各自是怎么过节的,有什么新收获。学生在活动中不但体验到了节日的快乐,了解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还增长了很多知识。

3.以经典诵读为主的主题设计。教师把语文学习与经典诵读紧密联系起来,如刘老师结合学校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设计了以“轻叩诗歌的大门”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组织学生开展了“金话筒”诗歌朗诵会、“谁是小博士”诗歌知识竞赛、“好诗大家读”推荐活动、“画中寻诗情”画配诗活动、“争做小诗人”儿童诗创作展示。学生们抢答试题,朗读自己的诗歌作品,一个个沉浸在诗歌的海洋中。

4.以观察实验为主的主题设计。教师结合语文学习,让学生观察生活、认识生活,从中获得亲身经历、体验和感悟。如汪老师组织一年级学生开展了以“美丽的花草”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从家里带来各种植物的种子,种在了花盆里,引导他们观察并写观察日记,让学生在玩中学,在润物无声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5.以本土文化为主的主题设计。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师开展了以“知我家乡,爱我家乡”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如李老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特产”综合性学习活动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整理有关酒泉特产的文字资料及图片资料,并给酒泉特产做广告。学生汇报出了很多本地人所不清楚的特产,写了很多有特色的广告词,引起了大家极大的兴趣。

6.以调查研究为主的主题设计。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倡“教育就是生活”。教师不但引导学生对校内感兴趣的现象进行调查,还鼓励学生走出校门,进行参观访问。如刘老师常引导四年级学生对身边的社会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学生们纷纷行动,有的调查了校门对面新开发的“金水湾小区”不按时给住户交钥匙的原因,有的调查了“康盛花园”冬天暖气不热的问题。针对调查出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提出了合理的建议。虽然学生的调查报告还显得有点稚嫩,但我们从字里行间中看到了他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感。

(二)总结出语文综合性学习基本教学模式

课题组实验教师经过三年的实践和研究,探索出语文综合性学习基本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展示教学法”。它主要包括以下环节:

1.激发兴趣,确定研究主题。低年段可以由教师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补充和延伸;中年段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商议确定;高年段则重点让学生自主选择,确定主题。

2.确立小组,选择研究方法。师生明确学习活动的目标和任务,选择学习内容、形式以及活动程序,划分活动小组,分配学习活动任务。

3.合作探究,整合处理材料。根据活动目标和活动内容,调查、访问、观察、搜集资料,小组内交流、汇报学习收获等。可以课内课外结合进行。

4.汇报展示,共享研究成果。在教师的参与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地开展成果展示活动,让每个学生既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又能充分分享他人成果。

5.评价反馈,指导付诸实践。通过生生互评,师生共评,形成积极向上的研究氛围,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新型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方式的确立及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1.融汇听说读写训练,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综合性学习过程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过程。如汪老师在组织开展以“地名”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时,让学生上网或实地调查搜集资料。课堂上学生们争着展示交流,最后学生撰写了简单的调查报告,让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得到了提升。

2.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小组合作学习是个体学习的有效补充和有力延伸,它有助于学生主动深入地解决问题,为学生提供交流情感、展示个性的机会。在综合性学习中,教师尽量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从而促使个人的创新潜能与集体的智慧相互补充,相互调节。

3.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手段,充分展示出学生的个性。李老师教学《特产》时,有的小组选择了酒泉特产——夜光杯。他们现场上网查找资料,搜集夜光杯的图片、文字资料,制作幻灯片,还从网上在线链接了宣传夜光杯的视频,并给视频配了一段精彩的广告词。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直观、形象地了解了夜光杯。

4.积极参加实践及课外活动,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教师除了利用自然资源之外,还把综合性学习与乡土风俗等人文资源紧密联系结合,鼓励学生进行参观、考察、游览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

(四)语文综合性学习对教师成长的影响深远

1.重新定位教师角色。在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不同于以往的传统教学,而是开放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让学生自己确定活动的主题,自己分工,自己搜集材料,编写材料,自己主持活动。他们兴趣盎然,“工作成果”也往往会给老师一个惊喜。

2.不断提高整合能力。语文综合性学习面向社区资源、学校资源及学生的生活体验,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它要求把零散的课程资源进行组合,使之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教育的针对性、目的性。

3.享受快乐,师生徜徉知识海洋。语文综合性学习常常借助于语文实践活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课堂内外、校园内外、学科内外的信息进行整合、分析,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向身边的人请教,会从书籍、网络上搜集大量相关的资料。在交流的过程中,师生常常会有孤陋寡闻的惭愧,有茅塞顿开的惊喜,也有学海徜徉的快意。

4.教学相长,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过程,是各因素的组合、配置和优化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主观能动性,教师也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个性差异等不同的学习需求,通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这样,教师和学生互相促进,共同成长,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总之,充满智慧与挑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它功在课外、利在课内,因此注重过程比关注结果更重要。我们要继续深入研究,积累资料,总结经验,相信在今后的探索中,课题组成员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将学生的综合性学习引向更广阔的天地!

注: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课题批准号:GSBG(2009)G0370

?笙 编辑:张 昀

作者:刘金荣 闫晓英

分析小学语文的综合性实践论文 篇3: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要结合学生特点,打破封闭的课堂教育状态,倡导生活回归,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并为学生的个性创造空间,提高学生对自然、社会、自我三者之间的认知和实践能力。这是语文学科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 小学语文 综合性学习 问题及措施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建立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基础上,更注重教学的过程而淡化教学结果,让学生在过程中进行主动探究,获取知识,激发创造力。这与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不同,是建立在素质教育基础上的教学方式。

一、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征及意义

1.小学语文综合性学習的基本特征

综合性学习要注意把握几个特征。其一,综合性。顾名思义,综合性学习要在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方面综合考量,既包括基本的“字”、“词”、“阅读”、“写”,又包括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在学习形式上要多样化,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参加社会实践,在学习现代文化的同时学习传统文化,让理论和实践,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学习相得益彰。其二,实践性。语文综合性学习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意识地给学生创造各种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得到情感的体验,在实践中得到知识,获得获取知识的成就感。具体形式比较多,如组织学生访谈、调查、研究,可以鼓励学生课后多到自然、社会、环境中观察、思考、口述、写作,让学生在各种实践中提升语文素养。其三,自主性。传统的教学都是在教师的督促下进行学习,其学习效果并不显著,自主性就是要求学生激发内生动力,在没有外界督促的情况下主动学习,积极探索,这就需要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并增强学习的自信心。这要注意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对社会、对自然、对自我拥有深刻的认识及判断,不断丰富体验,提高搜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意义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各种实践教学和体验,增加学生获取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能更好地开阔学生的视野,这有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语文综合性学习改变了“满堂灌”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与此同时,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可以体现语文学科的社会价值,密切学生与社会的联系,让学生更早地接触社会、认识社会,促进学生社会化发展,给学生创造学以致用的空间和机会,培养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把学校和社会联系起来,让社会给学校提供更多的教学素材和资源。

二、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的问题

1.注重教学科研忽视教学实践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概念深入人心,很多教师在科研上下了不少功夫,也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果,但在教学实践上还存在偏差。在综合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某些教师只是在研究理论,在教学中却置之不顾,这样虽然取得了不少教学成果,也做出了展示报告,但不接地气。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对待综合性学习过于随意,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时,教师并没有及时指导,也没有严格的规定和要求,导致学生自由散漫,浅尝辄止,效率低下,根本达不到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预期效果。

2.教学过程中存在形式主义

综合性学习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但在实际教学中形式主义依然严重,主要表现在某些教师在进行综合性教学活动时不关注学生是否真的可以获取知识,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是关注课堂教学是否精彩,成果是否丰富,能否得到领导和同行的喝彩。有些教学活动应该是让学生自己搜集并分析处理,但很多情况下都是教师代劳,在分析好之后发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在公开课上有精彩的表现,这样的教学就是本末倒置。笔者在一次综合性学习公开课上看到学生制作的课件《春天的故事》,搜集资料齐全,音乐配美图,但实际是完全突破了学生的能力,都是教师为了公开课表演得更精彩而事前准备好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3.没有把握综合性学习的基本内涵

某些教师对综合性学习的基本内涵没有深刻把握,没有认识到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语文”性,冲淡了语文教学的本质,无法真正完成教学任务。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在于拓展和运用,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但某些教师没有关注“语文实践能力”的“语文”两个字。当然,过于窄化语文知识是不可取的,因为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还是有很多交叉的,不能孤立、静止、片面地看问题。

三、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具体措施

1.从“识字”下功夫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

识字是小学生学习语文最基本的部分,也是学好语文的关键环节。因此,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应该从“识字”开始,因为“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这是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识字”的好方法。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到外面观察文字的用法,如商店的取名、商品的名称、包装盒的注意事项及文字说明等,让学生通过观察养成识字的习惯,养成遇到生字就查字典的习惯,久而久之,学生不但掌握了大量的汉字还掌握了汉字的用法。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借助家长的力量,让学生在周末出门的时候进行识字练习。在文字积累的过程中搜集同声字、象形字、近义字等,让学生准备一些剪贴本和笔记本随时记录,每周开展一次汉字交流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中快速识字。

2.在“阅读”上下功夫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

阅读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基本手段,是提升语文素养、陶冶学生情操不可或缺的活动,同时是综合性语文学习的重要舞台。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中要深刻重视阅读的作用,在立足课本阅读的同时也要增加课外阅读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阅读的素材及路径。如在学习《咏华山》时,在体会到华山的壮观、雄伟之后让学生搜集其他关于描写大山的文章,让学生比较“山”的不同之处。在学习《哪吒闹海》时,可以让学生读一读学生版的《西游记》,指导哪吒闹海的来龙去脉。在学习《长城和运河》的时候,让学生搜集更多的关于长城和运河的故事,可以包括建造时候的,也可以是关于长城和运河的近现代故事,以便扩充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3.从“写作”下功夫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

阅读是小写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输入,写作是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输出,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大量的阅读可以促进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经常写作可以提高阅读效率。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中,我们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让他们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并能加以训练,定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如在春暖花开时,我带领学生到校园观察花园和树木,让学生亲身感受春天到来环境的变化,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之后闭上眼睛想一想,先口述春天的变化再转化为书面语言,这样就能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写作也会文思泉涌。又如在春节之前,我组织学生编制祝福语,要求对不同长辈的祝福语要有针对性,要有特点而不能千篇一律。学生在这种情境下逐渐感受到语文的魅力,感受到社会的熏陶,提升学习语文的兴趣。值得注意的是,我们鼓励学生观察、搜集,不仅仅是为了写作,写作只是副产品,更是要培养语文的感知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学习能力。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教学改革的趋势,要摒弃低效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开阔视野、丰富知识、体验生活。在现实教学中,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随着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必然会迎来小学语文综合性教学的春天。

参考文献:

[1]金树培,耿红岩.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7(03).

[2]赵宏武.课堂虽小有容乃大——浅谈如何有效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7(02).

[3]赵万宏.基于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研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6(12).

[4]马超.民族地区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思考[J].中国民族教育,2014(12).

作者:柳明

上一篇:资产周期理念提升投资管理论文下一篇:探求低年级识字教学的途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