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信息技术教学语言艺术论文

2022-04-29

摘要:文章从微课程的含义和特点出发,鉴赏并分析了两件中国外语微课大赛的获奖作品,从内容和艺术两个维度探讨了什么是优秀的微课程,并对如何将优秀的微课程运用到大学英语教学中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职信息技术教学语言艺术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职信息技术教学语言艺术论文 篇1:

中职美术教学中的教师语言艺术研究

[摘 要] 随着国家对美术教育的不断重视,美术作为艺术教育教学科目的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学生美术审美能力和绘画艺术能力的重任。中职院校的传统美术教育过于注重教师的讲授,而学生则是被动吸收知识,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创新能力不高,因此,如何采用更加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是中职院校美术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值得深入探究分析。

[关 键 词] 中职院校;美术教育;教师语言;语言艺术

美术教师应用课堂艺术性语言,能够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此为美术教学的关键组成环节,教师应用艺术性语言有助于提升美术课堂教学效率。语言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用词的规范性和创造性与教育教学效果具有密切关联。随着国家对美术教育的重视,美术作为艺术教育教学科目的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学生美术审美能力和绘画艺术能力的重任。对于中职美术教育而言,美术教师课程语言的艺术性直接影响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审美能力和认知能力,另外,语言的趣味性也是提高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中职美术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对美术教师教学语言的规范化和艺术性探讨具有现实的教学意义。

一、教师语言在美术课程情景导入中的应用

美国教育学家、学者夸美纽斯表示,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正确应用艺术性语言,就可以为学生创建一种轻松、愉悦且易于接受的课堂学习氛围,对学生美术知识点的学习非常有帮助,而课堂导入语则是美术课堂的开始环节,同时也是教师与学生在美术课堂中双向互动环节。从根本上说,导入环节效果对美术课的成败具有决定性作用,如果美术课堂导入语别出心裁,那么就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舒适、愉快的学习环境,将学生学习美术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激发学生课堂参与欲望,由此展开美术课程教学。美术教学作为一种艺术课程的教学科目,关键在于怎样将新课程导入课堂教学中,优良教学情境导入地对激发学生情感共鸣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使其更加有兴趣投入本节课程的教学中。因此,教师在教学课程中采用情境导入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首先,准确的语言是创设情境的关键,教师要描述某一具体事物时,应采用比较规范化的教学语言,并且做到语言用词准确、简洁,并且符合正常的思维逻辑,这样才不会给学生的理解造成误导。其次,生动形象的语言是进入教学情境的前提,面对死气沉沉的课程教学气氛,教师应充分利用语言魅力调动课堂氛围,让美术知识成为活灵活现的教学内容。幽默的教学语言是活化美术知识的重要方式,并且能够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对美术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再者,为了增加学生对美术知识的学习效果,在课程导入教学中应对重点知识进行语调和节奏的变换,通过采用不同语调、节奏的教学语言使新知识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进而进入记忆比较深刻的新知识教学中。比如,在进行中国艺术设计知识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入郑板桥《板桥题画竹石》这首诗进行导入,并在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讲解中巧妙地融入绘画知识,提高学生对本节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

教师:郑板桥所创作的《板桥题画竹石》中描述:“十茹茅斋,一方天井,修竹数竿,石笋数尺,其地无多,其费亦无多也。”此处的“天井”之意,其实就是郑板桥为后世提供了园林设计的描述,因此,同学们想一想,中国美术艺术设计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是不是?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是!因为艺术设计在中国古代就已经存在,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是有着悠久文明的古国,此时美术教师表示:既然中国美术设计历史非常悠久,接下来我们开始讨论中国艺术发展历史上的那些事儿。通过以上美术教师在课堂之前的导入语发现,如果课堂导入语别出心裁,那么就能够起到一种先声夺人的课堂艺术效果。别出心裁的美术课堂导入语,其实就是美术教师在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分析与了解的前提下,找准切入点,通过个性化语言实现有的放矢,保证学生能够心倾神往,继而全身心地投入美术学习中。

二、教师语言在美术课堂提问中的应用

教师提问在美术教学中是训练学生语言与思维的一个关键途径,同时也是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进行培养的重要教学方法。课堂中,美术教师适当提问,能够多角度与多层次将学生主动思维充分调动起来,以此保证美术课堂能够成为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交流的一个知识平台。在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师可提问台下的学生:认真分析黑板上标识的诗歌,这首诗歌所描写的意象是什么?接着台下就有一些学生回答:这个诗歌与园林设计有关。听到学生回答,教师继续发问:这首诗歌中关于艺术设计的意象有哪些呢?一名学生表示:与美术设计元素有关的包括植物、亭台楼阁以及美景等。美术教师:回答得非常好,与园林设计有关的是中国从古到今的艺术范畴。这样教师就能重点讲解与园林设计艺术相关的课程,具有代表性的是园林设计中存在的配景与主景,其次为景区布置问题。美术课堂中讲解与园林艺术设计有关的原理时,有助于学生聚精会神地倾听,由此就达到了美术课堂的教学效果。通过以往的美术教学案例能够看出,美术课堂中提问为美术教学的关键手段与环节,而提问有效性对教学质量有着决定性作用,同时也是教师与学生展开课堂互动的关键途径之一,在该双向互动中,教师能够将有用的学习信息传递给学生,这同样是对学生学习情况加以了解的一种方法。对于中职美术课堂教学来说,因为和學生的日常生活联系不是特别紧密,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产生共鸣,上课的积极性也不高。所以教师在提问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提问的语言,语言不应该死板和单一,对于同一个问题应选择不同的角度和语言进行提问,这样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中职生处于特殊的阶段,他们不能更好地控制他们的行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所以教师在提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他们的兴趣爱好为基础来提问。

三、教师语言在美术启发教学中的应用

美术课程不同于其他语数外教学科目,该科目教学中需要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合作,有时需要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幅作品,在这样的课堂教学环境下,部分学生会离开自己的座位,教室里面充满了学生的各种说话声、笑声,整个课程教学秩序容易失控。如果美术教师采用比较严厉的语言维持课程秩序,学生只会在短时间内停止交流,一段时间后,学生之间又开始了之前的活动,效果并不理想,这时就需要教师利用富有艺术性的语言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比如,教师可以采用文明、规范的语言,同时采取艺术性的提问性语言引导学生反思接下来的教学内容和任务,让学生认识到自身行为不仅耽误了自己的学习,同时也影响了别人的学习。教师对学生课堂学习中的扰乱秩序行为进行语言总结并告知学生:共同的交流学习是为了共同进步,而不是相互拖后腿,希望同学们在课堂教学中相互帮助,相互督促,共同完成相关教学知识。通过各种富有启发性、情感性的语言交流,课堂教学将进行得更加顺利。

四、教师语言在美术教学评价中的应用

在中职美术教学过程中,适当客观评价学生表现,特别是对学生展开鼓励性评估,一般能够树立与增强学生自信心,同时使其学习目标得以明确。对学生美术课堂表现,美术教师评价语言应重点激励,从而增强学生自信,让学生形成一种“自己是最棒的”的感觉。因此,教师在美术教学中的鼓励性语言对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中职院校美术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为社会输送全面发展的美术设计和绘画人才,美术教师在学生美术作品评价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的具体表现,采用准确、客观的语言进行教学评价,对学生的优点应充分给予鼓励和表扬,对学生美术作品中存在的缺点应明确指出并给予相应建议,同时鼓励学生积极改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此外,中职院校的学生审视自身作品的同时,容易出现不自信、不满足等情况,教师应从学生角度出发,采用灵活的语言予以指导评价,让学生正确认识美术魅力,坚信自己的兴趣,虽然当前的起点不如其他重点院校的学生,但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将自己的美术绘画设计能力体现在美术作品里才是真正的能力,鼓励学生在校好好努力并享受美术课堂魅力。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挑取一学生的作品,并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作品,并讲述自己的绘画情感,这样一来,不仅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听课热情,另一方面也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进行了锻炼,能够从正面影响学生。

综上所述,语言作为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交流工具,也是教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知识传达工具之一。中职院校的传统美术教育过于注重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吸收知识的教学模式,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创新能力不高,因此,如何采用更加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是中职院校美术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值得深入探究分析。艺术性的语言应用能够更好地诠释美术知识,对激发学生美術学习兴趣具有积极的影响,结合中职院校学生的特点,采用适当的教学语言是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关键,对培养学生美术审美和艺术修养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广为提倡。

参考文献:

[J]葛永波.论高职院校艺术教育中语言艺术的应用[J].语文建设,2013(32):12.

[2]冯华.浅谈如何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1):209.

[3]王丹凤.浅析高职美术教育中教师的语言艺术[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9):111-112.

[4]高景,王伟.巧用语言,提升魅力:谈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艺术[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24):111-112.

[5]杨敖,廖艳.中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淬炼语言艺术探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5(4):250.

[6]苏建平.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教师语言艺术[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2(5):130-131.

作者:鲁善波

中职信息技术教学语言艺术论文 篇2:

通过优秀个案谈微课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文章从微课程的含义和特点出发,鉴赏并分析了两件中国外语微课大赛的获奖作品,从内容和艺术两个维度探讨了什么是优秀的微课程,并对如何将优秀的微课程运用到大学英语教学中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微课程;个案分析;大学英语教学

随着我国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已经跨入了一个“微时代”,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先进事物已经深远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其中的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型学习资源,一出现就受到了国内外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由于微课程的很多特点与大学英语学科知识的特征有类似之处,将微课程合理运用于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应该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本文将从微课程的含义和特点出发,通过对一些优秀微课程作品的鉴赏和分析,探讨如何将微课程运用到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问题。

一、微课程的含义和特点

(一)微课程的含义

微课程(Microlecture)的概念最早诞生在美国,其创始人是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他于2008年提出微课程的概念,“微课程是一个知识挖掘的框架,我们将告诉学习者在哪里挖,需要挖些什么。我们将对这一过程进行监督。”

在国内,微课程的概念是由佛山市教育局的胡铁生率先提出来的。胡铁生认为,“微课”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本文采用微课程较为宽泛的一种概念,即以集中阐述特定主题的微视频为核心,辅以评价、交互等教学支持服务的一种课程形态。

(二)微课程的特点

1.主题突出,指向明确。微课主要是为了解决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因此,微课的教学目标相对单一,教学内容更加精简,教学主题更加突出。

2.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短小精悍。微课程主要以简短的视频为形式呈现,最佳时长一般不超过10分钟。微课的资源容量也较小,其视频格式一般为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加上与教学主题配套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反思等资源也只有几十兆。用户既可以流畅地在线观看微课课例,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各种多媒体数码终端设备上,实现个性化学习。

3.可灵活运用于多种学习情境。如在线学习、面对面教学或混合学习;学习形态可以是正式学习,也可以是非正式学习;教育层次多样,能够满足社会大众对各种学习的需求。

微课程在不同层次的英语教学中受到了广泛重视,甚至得到了很多教育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与高等教育出版社已经于2014年和2015年举办过两届中国外语微课大赛,为外语教师搭建教学经验交流的平台,并通过官方的形式鼓励对其运用和推广。

二、对微课程优秀个案的分析

(一)教师微课程作品评价方法借鉴

要想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更好地运用微课作品,就需要先了解什么是好的微课作品。为了從更加规范的角度欣赏和分析优秀的微课作品,作者查找并阅读了相关的如何对教师微课程作品进行评价的文献,以便在分析时有一个客观科学的依据。经过作者搜索,找出的评价方案有《教师微课程作品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研究》中的评价指标体系2.0版(唐泽,2013),《微课程设计要素探讨》中的微课程设计要素解析(张生,王丽丽等,2014),以及《第一届中国外语微课大赛章程》所附作品评审标准(2014)等等。

通过仔细阅读以上教师微课程评价体系,作者认为三种评价体系的分类方法相近,评价标准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本文只选取其中的一套体系,也就是唐泽老师的评价指标作为对一些优秀微课程作品进行分析的标准。下面将对唐泽老师的评价指标体系以表格的形式呈现:

(二)对部分优秀微课程作品的鉴赏和分析

本文所要分析的第一件作品是第二届中国外语微课大赛中的获奖作品,山东政法学院唐晓慧老师的“Love Without Limitations”。

1.作品是否结构完整,内容具体。微课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册中的课文“Love Without Limitations”为基础,讲述的是一个脑部有缺陷的儿子虽然身体有缺陷,但是由于父爱及其家人的关怀,让他和父亲之间建立了深厚的父子之情,并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最终作者意识到真正的爱是能够跨越时空跟缺陷的故事。微课的教学环节包括热身活动、课文学习和课后作业三个部分,教学环节的设计符合规范化教学要求,从结构完整这个指标看,这件微课做到了结构完整,逻辑清晰。

从内容的具体程度看,此作品内容具体,能够实践操作,针对一个问题以小见大。微课从患有残疾的儿子和父亲之间的深厚感情出发,将话题拓展到让学生思考自己将来打算做什么类型的父母,以及如何和自己的父母更好地相处,这样就将课文中仅讨论的父子关系进行了拓展,锻炼了学生通过实际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作品是否语言简洁,内容原创,资源引用没有侵权行为。从此微课的语言运用来看,作者做到了教学语言使用规范,所用语言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用语;而且从教学设计方案来看,教学内容属于作者原创,不存在侵权行为。

3.内容是否具有引导性和反思性。此微课作品注重通过引导启发的方法激励学生思考。在课堂的导入中首先引入了一场心理测试,通过心理测试引导学生思考一个实际性的问题:以后自己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父母亲,接着导入课本中的描述和知识点讲解,并让学生联系学生本人的经历理解作者所描述的父子之情对孩子的影响,最后向学生提出两个作业。可以说,这件微课作品的教学步骤做到了层层推进,以引导和启发为主要手段鼓励学生学习。

4.从制作艺术的角度鉴赏作品。从使用的图片看,唐老师所用一些描绘亲子关系的图片风格统一,能够对所讲授内容起到装饰作用;从音乐来看,所选的音乐曲风能够与所呈现的图文协调配合;从文字角度看,唐老师的微课做到了字体合理,字号适中。

文章所要分析的第二件微课作品是第二届中国外语微课大赛的一等奖作品,杭州市人民职业学校于悦老师的《虚拟语气基本句型的学习》。

1.作品是否结构完整,内容具体。此微课内容围绕中职《英语》中关于虚拟语气的基本用法展开,该微课以虚拟语气中两种最基本的表达句式为主体,主要讲解了两种虚拟情景下的英语句式。讲解的一开始便提出问题,“什么是虚拟语气?”中间穿插四段经典电影的视频片段进行阐述,寓教于乐,生动形象地讲解了这两种常见的虚拟语气表达方式,结构完整,内容具体。

2.作品是否语言简洁,内容原创,资源引用没有侵权行为。此微课以电影中的经典台词为讲述的载体,讲述直观清楚又有趣生动,学生能够轻松自在地掌握知识。其中电影片段的长度非常适中,干脆利落,没有拖泥带水的感觉;而对电影台词的选择非常具有针对性,均能直观地体现虚拟语气的用法,微课内容原创,资源引用没有侵权行为。

3.内容是否具有引导性和反思性。作品从经典美剧的一个歌唱片段切入,片中女主角经常受到男生的欺负,在极度难过的情况下演唱了一首“if I were a boy”,此歌曲在学生中的传唱度非常高,从而将学生的注意力成功吸引到了语法学习上。在之后的讲述过程中,于老师还将一段学生学习的视频运用到其中,也就是通过学生接受一个英语采访并在采访中正确运用了虚拟语气的句型,展现了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找到问题解决方法的过程,给微课的观看者展示了自主学习方法的范例,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4.从制作艺术的角度鉴赏作品。从作品使用的画面看,画面做到了精致美观;从所用音乐来看,音乐清楚,曲风能够与图文动画协调配合;而文字方面,做到了字号适中,符合视觉心理特点。

三、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恰当使用优秀微课程

正如在上文中所探讨的,优秀的微课作品能够有效地增强英语教师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将这一学习资源恰当地运用到大学英语教学中,在此作者想提出几点建议:

一是课前可以利用微课程帮助学生有效地预习学习内容。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在课前要求学生自行预习课文,这对于英语基础薄弱、学习主动性较差的学生来说,很难愿意主动完成,而利用优秀微课程资源,教师可以做出一些与本单元内容相关的有趣的微视频,要求学生自主学习。由于微视频具有视觉冲击力,学生往往乐于根据自身的英语水平进行有效预习,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是课中利用优秀微课程丰富课堂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尝试将微课程引入大学英语教学中,进一步丰富课堂教学资源。比如说,有些需要学习的文章体裁是议论文,学起来显得枯燥无味,而教师如果能够充分挖掘其中可以用相关实例支持的论点,制作或找到相关的优秀微课程,将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另外,可以充分利用优秀微课程将复杂的系统化知识化整为零,分为模块的形式制作成微视频,让学生可以反复学习,以有利于复习和巩固。

最后,有了微课程这一方便学习资源,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关于同一个知识点,可以更容易地获取到更多优秀的教学资源,学生既可以听取自己老师的课堂讲解,也可以搜索到像上文中所赏析的优秀微课程作品,通过其他教师制作的优秀微课程加深对同一知识模块的理解。

四、结语

总体来说,微课程以其微言大义、短时高效的教学特点满足了学习者的兴趣需要,视听呈现方式给学习者提供了一种快乐的学习体验,如果能将优秀的微课程资源恰当地应用到大学英语教学中,必定能增强大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有效提升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唐泽.教师微课程作品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2]梁乐明,梁锦明.从资源建设到应用:微课程的现状与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2013,(8).

[3]曹琳.论微课程与传统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融合[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4,(4).

[4]张生,王丽丽,苏梅,齐媛.微课程设计要素探讨[J].中国电化教育,2014,(9).

[5]李小刚,王运武,马德俊,等.微型学习视野下的微课程设计及教学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10).

作者:张倩

中职信息技术教学语言艺术论文 篇3:

基于有效情境创设运用的中职语文教学策略探究

[摘           要]  富有情趣又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有效打破了传统课堂生硬枯燥的“一支粉笔”式教学对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有效性提高的桎梏。中职学生不爱学习作为“副科”的文化课,学习能力薄弱,中职语文教学只有通过创新教学策略,才能改变现实的窘境。创新开展情境教学,为中职语文提高教学有效性提供了抓手。实践教学中,结合教材中的课文内容,创设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心理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有趣又生动的情境中互动合作探究学习,教学有效性必将事半功倍。首先对中职语文情境教学的内涵和实施原则进行了分析,进一步从设计教学语言、借助多媒体、编排表演课本剧三个方面入手,对中职语文开展情境教学的策略进行探究,旨在通过有效的情境创设和运用不断提高中职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    键   词]  中职语文;情境教学;兴趣;有效性

语文课堂,结合课文内容创设情境,师生、生生在富有情趣的情境中开展互动,既有效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又使课堂教学内容得以形象直观地呈现,达到了简化和深化课堂教学的目的。特别是中职语文课堂,学生参與学习的兴趣不高,认知水平有限,将课文内容创设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情”与“境”中感知、感悟课文人物及中心思想,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较好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通过有效的情境教学切实提高了中职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中职语文情境教学分析

人的情绪以及感受往往会跟随着所处情境的变化而改变,进而影响到人的思维能力发挥和行为发生的效率。中职语文情境教学,即教师结合语文教材的内容,通过创设合理并且科学的情境展开教学,最终目的就是激发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学习兴趣,进而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中职语文教师为了达到语文课堂的教学目的,将语文教材中的文字内容,利用与其相适应的情境表现出来,通过生动形象的情境教学,大大降低了中职学生学习语文课本知识的难度,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切实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情境教学是“情”与“境”相融合,两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学生在“情”与“境”的激发下,对语文教材内容所具有的真实情感进行感知感悟,从而促使学生发动高阶思维能力更加准确快速地理解教学内容,进而借助有效情境的创设和运用全面提高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二、中职语文情境教学的实施原则

(一)创设的情境具有针对性

中职语文课堂情境教学中,要注意所创设的情境必须以语文教材中的内容为主,以课外知识为辅,适当进行教学拓展。若情境设计偏离了教材内容,那么无论所创设的情境多么精彩,多么有吸引力,都不能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在备课环节,教师应将语文教材上的内容与预期要实现的教学目标进行合理的融合,从而设计出能够针对教学目标的情境,确保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

(二)创设的情境具有启发性

中职语文教师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要注意所设计的情境需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并且要结合教材知识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也可以将问题的提出留给学生,让学生根据所创设的情境来提出问题,在教师的启发提示下进行解答。在情境中解答问题,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对所创设情境的好奇心,促使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答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切实提高情境教学的实效性。

(三)创设的情境具有趣味性

中职语文教材的大多数知识内容皆比较单调、枯燥,使得中职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兴趣比较低。因此,中职教师应根据不同性格和年龄段的学生实际,创设出有针对性的情境进行教学。这样的情境才能确保符合学生的心理,让学生感兴趣。情境呈现教学内容的形式应侧重活泼、生动,具有趣味性,能够将枯燥的语文知识内容变得生动又有活力,有利于激发中职学生对语文课堂学习的兴趣。

(四)创设的情境具有艺术性

中职语文课堂情境教学中,教师要讲究行为艺术以及语言艺术,要通过简单明了的语言,准确合理地表达想要创设的情境内涵,同时要确保肢体语言的适宜适度。无论何种语言艺术的应用,都要保证所创设的情境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中职语文课堂实施情境教学的策略

中职语文课堂创新实施情境教学,教师要深度把握教材,结合教材内容来创新设计情境,既要根据文章中所包含的情感,将所需要的情感氛围设计出来,又要将语文教材中的情境转换为想要表达的情感,以富有激趣语言、动作、表演、多媒体辅助等形式来生动地表现情境,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提高教学效益。

(一)精心设计教学语言,烘托文本内容情境

语言的精心设计运用,能够创设出不同氛围的情境。语言渲染对教学情境的烘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想象,进而促使学生融合情境对学习内容进行探究、理解、内化,从而有效提高学习的有效性。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通过精心设计教学语言,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当中,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学习,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语言情境中,教师要以议论、抒情或是渲染情绪的方式对学生的情感状态加以引导。对课文的示范朗读,教师应借助声音的抑扬顿挫,将不同层次的语言艺术表达出来。可以是缓慢的,也可以是急促的,让学生在语言中体会到文章想要表达的不同情感。教师在语言表达过程中,要熟练掌握文章内容并且要善于运用语言表达文章的情感,通过语调、语言节奏等语言载体将文章情感完美地表达出来,同时要注意朗读层次、对文章的感知、句子与段落之间的停顿以及读音的准确度等,进而引导学生通过语言创设的情境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并进行判断。例如,教学《合欢树》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史铁生那乐观向上,顽强与接连袭来的病魔抗争,不向命运低头的坚韧精神,认识到人生更应注重过程的美丽,教师可以精心设计教学语言,结合课文内容,运用丰富的语言对人物形象进行渲染,让学生在深刻的语言表述中把握史铁生的人物形象。语言情境可借助名人效应来提高吸引力,介绍同麻痹症抗争的美国前总统罗斯福、顽强与帕金森症抗争的英国著名科学家霍金等名人事迹,让学生认识到身残更需志坚,这些顽强勇敢的人在与病痛抗争的过程取得了正常人都难以取得的成绩。然后过渡到课文内容,顺理成章对史铁生的精神进行介绍:史铁生自称是“职业病人”,在四十八年的人生当中,约有一半时间在生病,接连不断的病把自己的身体当成了乐园。这时,让学生领悟在病痛面前还有如此乐观向上精神的人,该是多么的心胸豁达,进而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深入阅读领会课文后,说一说母亲对史铁生的生命历程发挥了哪些作用?史铁生对母亲怀有怎样的感情?母亲和作者与合欢树又有什么关系?这样,教师运用深度符合本节课的语言情境,对课文人物形象进行刻画,有效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兴趣,进而以浓厚的探究欲望对课文进行深入的阅读,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借助多媒体播放音视频,创设声情并茂情境

信息技术的快速提档升级,使“互联网+教育”逐步深入我们的课堂。中职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应与时俱进,高度重视并适时借助多媒体强大的功能创设教学情境,使语文课堂变得更有趣、更有活力。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视频短片、动画图片、影视片段以及音乐等形式对学生的感知能力进行强化。这种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情境教学模式有利于快速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进而有效地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教学中,教师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前,应引导学生先对文本进行朗读,学生初步感知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后,再次融合多媒体创设的情境进行学习,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内化。例如,教学《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课时,在学生初步感知诗歌后,教師应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段老版的《三国演义》电视剧片头,引导学生随着声情并茂的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来体悟曹操那横槊赋诗的枭雄气概,周瑜那羽扇纶巾的风度翩翩,诸葛亮那上晓天文下知地理的聪明才智。正当学生品味连续剧美妙情境时,教师趁热打铁播放《念奴娇·赤壁怀古》多媒体朗读视频,这时学生从两个相近的情境进行过渡,参与诗歌学习的情绪积极且高涨,对诗歌中心思想的把握,只要教师稍加提示,学生便可顺利有效地理解把握,多媒体创设情境辅助教学的作用显而易见。

(三)编排表演课本剧,创设生动互动的情境

表演情境可以真切地用“有声语言+肢体语言”的形式将课文的文字情境直观生动地呈现出来。每一篇课文都可以编排演出一部戏,表演情境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表演者入情入戏,需要深入理解把握课文中心,参与辅助的小组成员同样需要深入研读课文,学生对表演情节的哄堂大笑,营造了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中职语文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组织学生编排课本剧,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学生通过编排课本剧并进行生动的表演,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加深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以及对人物形象的深刻掌握。例如,教学话剧《雷雨》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各小组成员分别扮演相应的对话角色,学生在表演过程中,教师辅助指引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人物形象以及人物性格,同时引导学生对课文的对话情节进行创新性地改编,这样学生在表演过程中会更加容易入情入境。同样,教学《项链》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接续小说的结尾,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以项链为主线对主人公玛蒂尔德后来的命运发展及虚荣人物性格变化进行编排,以情境剧的形式进行表演,这样学生会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把握小说的人物内心世界,同时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中职语文课堂中情境教学的合理运用,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课文的认知能力,让学生更为深刻地把握课文人物形象及文章的中心思想,同时有效激发了学生对文章的研读兴趣,体验到了学习语文的乐趣,学生融入情境当中探究思考提高了语言思维能力,进而促进中职语文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

参考文献:

[1]张小雯.情境教学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艺术,2020(8).

[2]胡慧敏.中职语文文言文情境教学的实践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9(11).

[3]任南欣.对中职语文情境化教学模式的思考[J].语文天地,2019(2).

[4]冯丽芳.谈谈中职语文情境教学[J].吉林教育,2018(9).

编辑 张 慧

作者:高瑜

上一篇:少数民族经济发展重要性论文下一篇:国内汽车营销渠道发展趋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