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质量提高论文

2022-04-15

近日,洛南县审计局,坚持“全面查看、突出重点、围绕核心、求真务实”的原则,集中两周时间对2012年度重点审计项目进行了全面评审。这次评审,首次将计算机辅助审计作为重要评审内容,纳入评审范围,将计算机辅助审计效果作为考核的一个重要方面。重点关注计算机辅助审计在节省审计时间提高审计效率、寻找财务管理方面的疑点发现资金运行漏洞等方面进行考核。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审计质量提高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审计质量提高论文 篇1:

浅论如何提高内部审计质量以促进审计成果的运用

【摘要】 内部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它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是发挥内部审计监督作用的决定因素。本文从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和审计成果应用方面,探讨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的途径,以便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的各项职能,帮助企业实现价值增值和改善运营。

【关键词】 内部审计 质量提升 解决办法

内部审计的定义是:对组织中各类业务和控制进行独立评价,以确定是否遵循公认的方针和程序,是否符合规定和标准,是否有效和经济的使用了资源,是否在实现组织目标。要使内部审计的各项职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就要全面的提高内部审计质量,帮助企业实现价值增值和改善运营。当前的企业内部审计质量还不够完善,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①是各单位未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体系,没有依据规范的程序进行审计工作,以至于部分项目审计准备不充分,审计方案的制订并没有实质性的内容,只是表现在形式上②内部审计报告是内部审计质量核心,内部审计报告的质量令人们难以满意,工作人员往往只是重视对审计发现问题的描述上,片面的关注于内部审计报告的合规性、合法性的内容,忽视了对审计建议部分。③是审计成果的应用没有经过专业的研究和有效的办法。以下几方面建议可以帮助提高公司内部审计质量、完善审计成果的应用。

1.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符合法律程序的规章制度是从事任何事情前提。只要有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就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内部单位和成员之间的协调性和管理的有效性,保证企业各项管理工作正常运行。内部审计工作要以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为基础和依据。公司应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审计工作程序、工作方法、岗位职责、质量管理、职业道德、继续教育等方面的内部审计工作准则和规范,使审计人员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职责所在,使内部审计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保障了内部审计正常、有序的发展。

2.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

2.1建立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组织机制。公司首先应优化审计机构和人员配置,在公司内部审计章程或管理制度中明确审计质量标准以及审计质量督导的管理职能,确立长远和近期的质量目标。其次内部审计部门要把公司的组织形式、授权状况、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与专业结构以及内部审计业务的范围与特点融入到建立完善质量控制制度当中。如评价考核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同时需要把公司的特点与内部审计准则相结合,制订更为详细的、有实际可操作意义的业务操作规程,使每一位审计人员依据规章制度执行任务。第三、是建立审计质量的内部考核和评价制度。审计人员年度绩效评价和考核就按照审计质量的评价和考核内容为标准,使内审人员积极主动的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以便更好的工作。

2.2加强审计项目质量全过程控制。在完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和规程的基础上,确保各项制度和规程的执行到位是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关键。因此,内部审计部门实施审计项目时,必须对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审计报告和后续审计等阶段实行全过程质量控制。

审计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内容包括:实施审前调查、组建审计小组、编制审计方案、下达审计通知。审前调查是确定审计重点、编制审计方案的基础。在编制审计方案前,审计项目组长应根据审计项目的规模和性質,安排适当的人员和时间,对被审计单位的有关情况进行审前调查,并根椐审计目标和要求,结合审前调查情况,合理安排所需审计资源组建审计小组,并确定审计项目的主审,组织编制审计方案。审计部门负责人应对审计方案所确定的审计目标的恰当性以及审计范围和重点的适当性进行复核和审批,审批同意后按规定流程签发审计通知书。

审计实施阶段的质量控制内容包括:审计重要事项承诺书、收集审计证据、编制和审核审计工作底稿。内部审计部门在正式实施项目时,首先应要求被审计单位对本单位所提供的财务会计资料、报表、其他经营管理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其他重要情况作出书面承诺。同时,在实施审计过程中按照审计方案确定的具体审计事项和工作要求采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有目的地收集各种形式的审计证据,并确保审计证据具有客观性、相关性、充分性和合法性,同时应对取得的审计证据进行分析、判断和归纳。 审计组组长、审计项目主审应定期召集审计小组成员对收集到的审计证据进行讨论,并复核确取得的审计证据,提出复核意见。

审计报告阶段的质量控制重点是:撰写和审核审计报告、征求被审计对象意见、下达审计意见书。审计组组长应对审计报告的质量全面负责,审计报告应按照规定的格式及内容编制,做到要素齐全、格式规范,不遗漏审计中发现的重大事项,并实事求是、客观恰当地反映和评价审计事项;对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的缺陷提出可行的改进建议,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内部审计不仅仅是发现负面问题,消极接受事实,也要发现公司不断改进管理、优化流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或质量、完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等方面值得推广的实践经验。

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过程中,后续审计阶段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后续审计阶段的质量控制重点主要包括检查和督导落实审计意见、审计成果综合运用分析。在下达审计建议或意见后,内部审计部门要认真做好审计回访工作,对被审单位的反馈和整改情况要进行归纳和总结,判断是否整改到位,分析影响整改的原因,并将整改落实情况纳入公司年度绩效考核体系,必要时可启动审计整改调查或后续审计的程序,并上报公司高层提出对相关责任人的处理建议。内部审计部门还应重视审计档案的收集和整理,实行审计组负责制。项目结束后,审计组应对审计项目形成的文件材料进行整理、鉴别和取舍,并根据审计档案管理要求,以审计项目为单位,向审计部门的专(兼)职档案管理员移交项目审计资料,审计组组长必须对审计项目档案的规范性、完整性负责。

3.充分应用内部审计成果

审计成果的充分运用,有利于企业加强风险预防和管控,是内部审计部门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首先,内部审计部门根据能整改和不能整改,风险大的和风险小,高管层重视的和不重视等方面,把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切实提高审计成果的利用价值。其次,在关注审计报告所反映信息的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分析和研究审计过程中收集的一些基础资料所展现的一些问题和弱点,找出这些问题的根源,并在完善制度和机制、关注人员心理和企业文化等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三是要注意审计建议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审计建议的提出应符合公司的价值观和高管的管理风格等因素,避免与公司文化发生冲突,得到公司高层的重视和支持审计意见和建议的几率就会提高,确保审计成果能在公司各个环节较好地执行。

结语

依据以上叙述显示,内部审计风险是由于环境和本身的客观原因而是必须存在的。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内部审计部门主要是管理风险管理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并且对以上部门存在的问题采取管理。审计人员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对管理部门的人员进行直接支配管理,内部审计介入风险管理是一个崭新的事物,对内部审计如何在风险管理中发挥作用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的课题。

作者简介:滕凤云,女,1965年出生,大专学历,现在黑龙江祥泰顺盛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任职。

(作者单位:黑龙江祥泰顺盛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作者:滕凤云

审计质量提高论文 篇2:

洛南县审计局以项目评审促审计质量提高

近日,洛南县审计局,坚持“全面查看、突出重点、围绕核心、求真务实”的原则,集中两周时间对2012年度重点审计项目进行了全面评审。这次评审,首次将计算机辅助审计作为重要评审内容,纳入评审范围,将计算机辅助审计效果作为考核的一个重要方面。重点关注计算机辅助审计在节省审计时间提高审计效率、寻找财务管理方面的疑点发现资金运行漏洞等方面进行考核。同时,对审计规范化情况、审计揭露问题及审计取得成效情况进行量化评分,从审计方案、审计方法手段、审计工作底稿、审计结果类文书、审计程序、审计文书档案、审计揭露重大违规、重大违法犯罪案件线索或者重大损失浪费情况、审计意见和建议采纳情况以及审计结果采用及其社会影响等环节,针对新准则的要求进行全过程评审,保证审计项目在规范化的基础上力求质量有更大的提升。

作者:白海峰

审计质量提高论文 篇3:

审计质量提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通过对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对现在的审计市场普遍的质量不高现象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我国审计服务质量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审计质量;审计市场;间接委托模式;组织形式

文献标识码:A

1 审计质量的界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19000-2000》,质量为:“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质量管理体系能提供持续改进的框架,以增加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满意的机会。质量管理体系还就组织能够提供持续满足要求的产品,向组织及其顾客提供信任”。

就审计服务而言,“要求”即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方对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共同需求,审计服务的“固有特性”主要包括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独立性等。审计质量为审计服务的一组固有特性整合起来对会计信息可靠性的保证程度。审计市场是服务性市场,审计质量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审计过程中的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到最终的审计结果,而为了获得一定的审计结果,往往在审计开始到持续结束的整个过程中都会有对过程的质量控制。

2 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分析

2.1 会计师事务所层次的因素

2.1.1 事务所规模

在审计报告生产过程,审计师会面对来自被审计单位管理层或大股东等的压力。实际中由于大所具有较好的人员、资金实力以及本身即有的广泛客户群体,相对小所具有更强的独立性,并且大所的规模以及声誉机制共同形成的抵押功能,会使其更加倾向于降低审计风险,实行更严格的质量控制。总体上上市公司的总资产在为其提供审计服务的事务所的客户总资产中的比重越大,即客户依赖度越强,事务所为上市公司提供的审计服务质量越低,这种关系在非“四大”事务所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2.1.2 注册会计师的的专业技术和个人素质

审计师在于委托人签订契约后,由于审计质量的不可观察性以及集中的间接委托模式,审计师存在道德风险的可能性,其职业判断和专业胜任能力以及所拥有的职业价值观是保证高审计质量的基础和前提,审计判断的正确与否也直接关系到审计人员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风险和法律责任的大小。因此审计师必须严格按照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在审计工作中保持独立性和公正、客观的态度。

2.1.3 事务所组织形式

组织形式是会计师事务所从事各种经济活动的法律框架,它不仅关系着事务所内部治理中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在各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的分配,也规定着事务所在从事一般业务活动时所承担的权利和义务。如今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80%以上采用的是有限责任制,采用普通合伙制的不足20%,有限责任制事务所,股东(审计师)的最大损失额是其出资额,自身的风险被锁定在一定范围内,因此相对更有可能在审计过程中投入较少时间和精力,或在执业过程中过分迎合客户的要求,从而降低审计质量。

2.2 审计市场环境中不可控因素

2.2.1 审计市场的间接委托模式

间接委托模式是现代企业实行公司制的必然产物,这种模式下,社会公众首先要将审计师的聘任权委托给代位委托人,由其聘任审计师,且审计师对经营者业绩的考核首先代表的也是代位委托人的利益,再由此体现社会公众的利益。因此代位委托人拥有聘任和解聘审计师的最终控制权,可以通过中断审计合约等方式来威胁审计师,而审计师在签定合约时初始成本过高,因此期望长期合约,这在主观方面就直接导致审计师自我降低独立性,自愿降低审计质量,否则就失去了与该客户相联系的准租收入,只有相对灵活的事务所才更易获得客户,因此审计市场会由于事务所间的价格竞争降低平均审计质量。

2.2.2 外部法律监管环境和诉讼制度不健全

在我国,大股东控制、股权分置等制度背景以及较弱的审计监管环境使得上市公司于高质量审计服务的需求不足。法律诉讼制度是审计质量的事后保证机制,但近乎为零的事后法律风险进一步弱化了事务所提供高质量审计的动机。独立性较高的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高质量审计意见,可能会损害质量不高的待上市或已上市公司的利益,因此低审计质量便有了其用途,那些最符合客户要求、顺利取得政府管制机构认可的审计意见的事务所最受欢迎。

2.2.3 被审计单位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直接影响公司治理的质量,而公司治理质量的好坏是注册会计师发表审计意见必须考虑的重要事项。董事会、监事会以及独立董事是公司治理的内部监督力量,当其更加独立时,审计的质量会更高,也有利于确保注册会计师避免因受到管理层的压力而出具不实报告,提高审计质量。

3 提高审计质量的建议

3.1 健全审计市场的外部制度环境

3.1.1 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和审计委员会制度

鉴于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形同虚设,股东大会流于形式,上述制度在实际运行中并没有达到实际的效果,因此可以通过缩小审计委员会的工作范围来理顺与监事会的关系,审计委员会行使委托和批准解聘审计机构、审查经营者、及时公告公司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理由,完善独立董事选聘制度,并且改变目前独立董事固定的收入体系,对独立董事的失职损失追究民事赔偿责任,才能有效保证两种制度的有效实施。

3.1.2 加大对注册会计师违规行为的处罚,积极发挥声誉机制的作用

职业道德教育可从主观上促使注册会计师提高审计质量,但这终归是一种单方面的一厢情愿。加大对违规注册会计师的处罚绝对必要。只有让处罚力度大到产生足够的威慑效果,使得注册会计师的预期违规成本超过其预期违规收益,再由于声誉机制在该行业中的重要性,因此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违规行为,提高审计质量。成立行业自律组织负责维护声誉机制,便成了一种变通的做法。

3.1.3 事务所组织形式的立法修订

2007年1月24日,深圳经济特区关于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率先提出取消公司制的有限责任事务所和个人独资事务所,规定“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为合伙会计师事务所”。合伙制是一种由两位或两位以上注册会计师组成的合伙组织,合伙人以各自的财产对事务所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这种组织形式更有利于提高会计师的职业谨慎,有压力和动力去增强风险、责任、质量和品牌意识。同时也容易形成合伙人之间的监督,更能抵御来自被审单位的不当意识。

3.1.4 审计市场制度基础变革的继续探讨

财务舞弊和审计合谋的不断爆发表明,现行财务报表审计制度存在固有的缺陷,也因此导致审计师的独立性被认为是审计合谋的重要根源。美国纽约大学的Romen教授于2002年率先提出财务报表保险制度(FSI),该制度试图从源头上增强审计师的独立性,消除可能导致独立性缺失的制度基础,因此应继续加强该制度的研究,并探索应用条件。

3.2 理顺审计市场的内部监管制度

3.2.1 改革现行的准入制度

现在的准入管制包括审计师个人和会计师事务所,由于确定后者进入与否的权利直接掌握在监管当局手中,实行的是行政审批制度,因此很容易滋生事务所的“寻租”行为,同时对审计师个人的准入要求明显较低,不能有效保障审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和相关的职业素养。同时由于市场的进入退出壁垒越高,审计质量越高,因此可以借鉴国际通行做法,提高审计师的个人准入门槛,逐步取消对事务所的行政审批,提高行业进入壁垒,逐渐消除审计市场的地域性,促进事务所规模化发展。

3.2.2 建立质量控制制度,加强内部控制

监管机构对事务所的职业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并根据检查的结果对违规事务所进行处罚是一种主动出击式的保证审计质量的措施,在我国现行的法律诉讼机制不健全、事务所诉讼成本不高的情况下,这种制度不失为一项有利的措施。事务所内部的质量控制制度则是保证审计准则得到遵守和落实的重要手段,合伙人应该就CPA的执业道德、专业胜任能力等专门考察,在具体业务工作上也应做出一系列明确规定。注协也应进一步颁布一些关于质量控制的准则,以指导并监督各事务所的落实。

参考文献

[1]聂曼曼.论审计质量概念的重新界定——关于过程质量与结果质量的思考[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9,(6).

[2]吕伟,于旭辉.客户依赖、审计师独立性与审计质量——来自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贸研究,2009.

[3]徐正刚.中国审计市场结构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李 扬 张 丽

上一篇:市场营销战略论文下一篇:政府管理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