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会工作电算化创造效益论文

2022-04-28

摘要:财务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所处的地位也越来越突出,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科学管理。文章认为,现代企业制度下加强财务管理,企业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普及管理者的财务会计知识;迅速提升财会人员综合素质;建立并有效运行内部控制系统;加强内部审计监督;规范财会基础工作,推行会计电算化等。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财会工作电算化创造效益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财会工作电算化创造效益论文 篇1:

我国会计电算化管理的分析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财会工作电算化已成为发展的必然。推行会计电算化,加强会计电算化管理,充分显示了计算机的时效性、优越性。加强会计电算化管理,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加速会计信息传递,及时编制各种报表,保证会计数据的准确性。使会计工作由事后监督变为事中、事前监督,为企业创造更丰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会计

电算化管理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企业对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要求越来越高,财会工作电算化已成为发展的必然。推行会计电算化,加强会计电算化的应用管理,是实现会计工作现代化,促进会计工作改革的重要保证。

一、会计电算化的含义

会计电算化是利用信息技术与现代化会计技术,以计算机为工具,对各种会计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存储和分析,高效率提供各种会计信息,使会计从单纯记帐、算账、报账、核算型向预测、决测的经营管理型转变。

1.会计电算化的目的

会计电算化不仅能使广大财会人员从繁重的手工操作中解脱出来,减轻了劳动强度,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使财会人员有精力去研究财务工作,更重要的是通过计算手段和管理决策手段的现代化,提高会计信息收集、整理、传输、反馈的灵敏度和正确性,提高会计的分析决策能力,更好地满足管理需要,为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服务。

2.计算机在会计业务中的应用

会计电算化程度越高,就越能满足管理的需要,越能为提高经济效益服务。在实际工作中,会计电算化的应用方式:一是单项业务电算化,由计算机代替手工处理某一项业务;二是多项业务电算化,几项业务有机地组织起来,由计算机处理;三是整个会计信息系统电算化,将所有的会计业务组织起来由计算机进行系统处理;四是整个管理信息系统电算化,把所有的会计业务和管理业务有机地组织起来,由计算机进行系统分析。

3.从管理角度来认识会计电算化

单位的管理工作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会计工作作为整个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电算化工作必然要与其它部门电算化工作相互协调。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是整个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必须引起企业领导的足够重视。

4.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开发应用

一是会计电算化的决策,包括会计电算化目标的确定、可行性研究、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应用程度的决策、会计电算化的信息系统选择。二是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包括实施队伍的组织、实施费用预算、硬件及系统软件的配置、会计应用软件的开发和购买,系统的调度、试运行及验收。三是电算化后会计工作的组织与管理,包括电算化组织机构的建立与调整、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与调整和其它日常管理。

二、推行电算化管理,建立和完善会计工作体系

1.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加强网络系统管理

实施会计电算化,必须建立和完善会计工作新体系。新的财务核算体系的建立,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电算化网络财务系统,这样就要求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网络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人员整体素质。一是根据网络财务系统的核算要求,认真分析各岗位的任务及特点,把人员按其在网络系统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划分为网络管理、系统维护、数据稽核、数据输入,并明确各岗位工作任务,制定岗位责任制。二是做好人员的培训工作,了解和掌握计算机常识、软件的全部功能、操作方法及常见的故障预防,特别是会计电算化方面的最新进展,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形成一定的知识储备。三是把电算化会计管理作为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来抓,加强会计档案管理是电算化会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提高整个财务管理水平的关键,这包括凭证的编号、录入、传递、处理等过程的管理,还涉及到人的管理,使人与物的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会计管理档案,使整个网络系统能安全运行,保证会计数据的完整、准确、软件的环境维护、硬件使用和维护及计算机病毒的预防。

2.抓好运行管理,不断创新

运行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数据的准确性和电算化的全面推广。在运行过程中,要做到认真制作凭证,保证数据准确无误。切实抓好运行调试工作,争取做到每完成一步都要对其结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直到数据完全正确为止,不断改进,符合现代化管理要求。

3.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组织管理至关重要

为保证核算系统的保密性、安全性,必须加强上机人员的权限管理,微机共享资源的管理,计算机硬件设备的管理。一是对上机人员的权限管理,目前普遍采用密码设置来层层设防,由于密码设置过多,使财务人员感到繁琐,系统不够流畅。可以根据会计人员从事岗位差异划定级别,不同级别的上机人员操作的业务,调阅资料的范围也不同,将操作人员的记录同业务记录一同存盘;二是对微机共享资源的管理。计算机网络系统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为保证会计重要信息保密性,应加强共享资源范围的管理,不同部门、不同级别的微机终端操作人员所享有的信息资源各不相同,从根本上解决数据安全保密问题;做到财务微机系统专用,防止无关人员单独上机。

推行会计电算化,加强会计电算化管理,充分显示了计算机的时效性、优越性。通过微机管理,把财会人员从繁杂的手工操作中解脱出来,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强会计电算化管理,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加速会计信息传递,及时编制各种报表,保证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及时进行业务查询,加强会计信息的反馈工作,要及时提供详细准确的会计信息,最大限度地发挥会计工作的职能作用,使会计人员由原来的算账、报账转移到财务管理上来,使会计工作由事后监督变为事中、事前监督,为企业创造更丰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电算化会计.周国钢.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

[2]计算机会计学.李宁.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2001

[3]2001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指定辅导教材《审计》经济科学出版社.

[4]管理信息系统.薛华成.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作者:袁铸

财会工作电算化创造效益论文 篇2:

刍议现代企业制度下如何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

摘 要:财务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所处的地位也越来越突出,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科学管理。文章认为,现代企业制度下加强财务管理,企业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普及管理者的财务会计知识;迅速提升财会人员综合素质;建立并有效运行内部控制系统;加强内部审计监督;规范财会基础工作,推行会计电算化等。

关键词:现代企业制度 财务管理 内部控制 审计监督

企业的生产经营是将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相互结合的运动,由此产生了企业管理的各个分支管理,企业的各项专业管理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形成了企业管理的一个综合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的财务管理则是伴随着生产发展和人们管理经济的需要而产生的,它是以货币的价值形式,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因为资金的重要性,因而突出了财务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所处的地位也越来越突出,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现代企业制度包括产权清晰、政企分开、权责明确和科学管理四个方面。前三个方面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外部环境,而科学管理则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内部机制。外部条件再好,没有科学的管理,现代企业制度仍然是一句空话。科学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科学的财务、会计管理。企业如何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加强财务管理工作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课题。企业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普及管理者的财务会计知识

提高管理者素质。管理者除应具备较高的政策水平、经营管理和组织领导能力外,还必须树立新型的财务、会计观念,具备必要的财务、会计知识,如财务与会计的关系,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成本的核算与控制,会计报表的审阅,内部控制和审计的必要性,财务管理的一般方法等等。只有这样,管理者才能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战略考虑,把与企业各项工作密切相关的财务、会计工作作为中心工作来抓,运筹帷幄,以财务、会计工作统管全局,不断开拓进取。目前,一些大型企业加大了智力投资力度,与高等院校建立起密切的联系,请进来或走出去,提高在职管理者的学历,加强业务进修或培训等,比较热门的内容就是财务管理,如投资技巧与理财方法等。

财务、会计观念从范围上看不仅包括管理者对财会工作的认识和重视,普通职工对财会工作的理解与支持,而且包括财会人员自身对财会工作的重视程度,即整个企业对财务、会计的总体认知水平,也称“社会会计道德”——一个有待认识的崭新领域。普及企业管理财务会计知识,目的在于让管理者了解、重视、运用、宣传财务、会计并以此渲染整个企业,从而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以人为本的财会文化。

二、迅速提升财会人员综合素质

1.给财会人员定位。在现有体制下,财会人员从企业内部看应当有“企业的管理者”和“企业的雇佣者”两个身份。然而这两个身份却未得到很好的协调,很多情况下只扮演“企业的雇佣者”一个角色。财会人员身在财会岗位,却未尽其才只是机械地从事事后核算,提供财务报表等简单工作,没有真正发挥财会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综合作用和辐射功能。给财会人员定位,就是以制度的形式界定财会人员的责、权、利并使之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其提高到企业管理的定位,制定相应的岗位责任制。凡重大决策都需有财会人员参加并认真听取意见,给予其应有的待遇并适当予以奖励,同时要求其承担由此可能带来的后果。这样才能激发财会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便其积极地且富有创造性地参与到企业管理中来。

2.完善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财会人员真正成为管理者,也就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今,信息瞬息万变,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特别是我国财务会计、税收制度、外汇体制等正处于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转型时期,新情况、新问题、新业务层出不穷,这就要求财会人员具有更系统、更合理的知识结构。首先,财会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岗前业务技能培训,持证上岗,其次必须定期接受继续教育,及时补充和更新知识,拓展知识面,提高专业判断能力和适应能力,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因此,企业要在这方面加大投入,核定相应的经费,拿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确保财会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业务水平不断提升。这是提高财会人员素质的基本手段。

3.强化考核,完善用人机制。财会岗位的特殊性,使企业对其考核处于相当突出的地位。定期考核是衡量财会人员工作实绩的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如果没有考核,财会人员的责、权、利相结合就会落空,也就谈不上发挥财会工作的作用。目前已有的专业技能考核,如珠算技术、电算化操作考核,这些形式就比较好。但是对财会人员的考核应当是全方位的,考核内容不仅包括业务技能,而且还包括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比如对现行政策的理解和执行情况,对财会工作的态度、工作能力、业务水平,是否遵纪守法、敬业爱岗、廉洁自律、严守秘密等等。对工作能力和专业水平的考核要把重点放在考核财会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上。具体可实行年度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职称晋升、职务任免、评优评先、奖金发放等挂起钩来,形成良好有效的内部激励和约束机制。这是提高财会人员素质的可靠保障。

三、建立并有效运行内部控制系统

科学的财务会计管理,离不开科学的内部控制。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只要存在经济活动和经营管理,就需要相应的控制。健全的内部控制有效运行并得以一贯遵守,不仅能够预防、发现并纠正错误或舞弊,堵塞漏洞,清除内患,保证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靠性,而且能够组织协调好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工作,保障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内部控制由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三个要素组成。控制环境反映的是企业管理者关于内部控制对企业重要性的态度;会计系统的核心是根据公认会计对交易进行处理;控制程序包括交易授权、责任划分、凭证与记录控制、资产接触与记录使用、独立稽核等。目前企业应致力于完善控制程序方面,坚持量力而行、注意轻重缓急、逐步展开的原则,先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些基础工作:组织机构控制,包括机构设置的合理性,分工的科学性,岗位责任制和人员素质控制等;不相容职务控制,如出纳和稽核不得由一人兼任,钱、财、物分管,交易授权、执行、处理职务分开等;确定业务循环控制点,如收入循环、支出循环控制点或销货循环、购货循环控制点等;会计系统控制,包括完善凭证手续,规范业务记录程序,定期对账等。

四、加强内部审计监督

内部审计是企业自我独立评价的一种活动,是对会计监督的一种再监督,同时也是对内部控制健全与否、是否有效运行或一贯遵守进行的验证。由于内部控制存在固有的局限性,即使是最完备的内部控制也有可能因管理者的不重视、执行者错误理解控制指令或粗心大意、内外勾结和串通舞弊等而失效。实施内部审计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它可以通过协助管理者监管内部控制程序的有效性来促成良好控制环境的建立,发现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和失控点,为改进内部控制提供建设性意见,便于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以完善。内部审计的实质在于经济效益审计,具体是对企业内部各部门的财务收支进行审核,检查经济责任制的落实情况。企业管理部门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花大力气抓好这项工作。另外内部审计人员必须独立于被审计部门,并且提供真实、完整、可靠的财务、会计信息,直接向企业管理当局报告。

五、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推行会计电算化

管理科学的一个要求就是规范。要充分发挥财会工作的作用,提高财务会计信息质量,就要规范会计基础工作,严格执行《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业务处理,健全原始记录、定额管理、计量工作和内部转移价格,完善凭证、账簿、报表的格式和程序,制定合理、有效的资金管理办法等等。管理科学的又一个要求是高效。要提高财会工作的效率,必须改进其核算手段,推行会计电算化。实现会计电算化,才能使会计工作从原来记账、算账、报账的繁重业务中解放出来,运用科学、先进的现代管理方法,通过现代化手段更大程度地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中来,即突破传统会计“温度计”反映统一基本功能,真正发挥现代会计的“空调器”的调节、控制等综合作用。推行会计电算化不仅仅是追求办公自动化,更是以此加强和规范会计基础工作,不断提高管理工作效率。

总之,对于企业的财会工作来说,现代企业制度既是一种机遇,又是一种挑战。在新形势下,应努力加强企业的财会工作,实现科学管理,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尽快建成现代企业制度。

(作者单位:衡水市财政局 河北衡水 053000)(责编:贾伟)

作者:王国弘

财会工作电算化创造效益论文 篇3:

我国社保基金安全运营的对策

【摘 要】 社会保险基金是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筹集起来的一项专用基金,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是离退休人员的“保命钱”。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运营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但是目前,基金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基金的安全运营得不到保障。本文通过细致的分析与总结,从几个不同的方面提出了保障社保基金安全运营的对策。

【关键词】 社保基金运营 安全 对策

社保基金是指社会保险制度确定的用于支付劳动者在患病、年老、伤残、生育、死亡、失业等情况下所享受的各项保险待遇的基金。该项基金数额巨大、专业性强、涉及人员多,社会影响面广,必须管好用好。为了弥补社保基金运营中的缺陷,各地需要进一步提高财会管理水平,发挥财务管理效益,保证社会保障事业的健康发展,保障社保基金的安全运营。

1. 高素质财会队伍

在当前社保基金的管理工作中,财会人员业务素质较低,执行制度不严格,会导致社保基金管理工作出现漏洞,影响社保经办机构在广大参保职工心目中的形象。财会人员配备不合理、财务电算化水平低,会导致国家财政资金的大量流失,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各项经济事业的发展。财会队伍中具有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比例较低,甚至还有一些无证上岗人员,会使得当前的财会队伍无法适应日益发展的财务工作需要。

一支高素质的财会队伍是搞好财会管理工作的根本保证。社保基金的安全运营需要一支具有高度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财会队伍,财会人员必须明确自己身上的责任,认识到社保基金对于广大群众的重要意义,确保求真务实,杜绝弄虚作假,使得社保基金的安全运营得以实现。有关部门需要定期举办思想道德类型的讲座或者研讨会,加强对财会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使得财会人员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之下接受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导他们树立高尚的财会职业道德。有关部门还需要进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普及工作,使财会人员意识到弄虚作假行为的巨大代价,使他们自觉以一定的职业道德原则来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自觉遵纪守法,不断增强公仆意识和奉献精神,为社保基金的安全运营提供保障。

建设高素质的财会队伍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领导干部的高度重视,也需要各个部门的协调配合,更需要讲究正确的方式与方法。在对财会人员进行教育培训的过程中,有关部门需要分清财会人员的层次,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关技能与知识的培训工作,保证各个能力层次的人员都学有所得,保障培训质量。对于初级会计人员,培训需要以会计专业知识、会计处理程序、会计法规制度等基础性教育和实践能力为主,注重其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对于中、高层财会人员,培训需要以创新能力、指导能力为主,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才能与带动能力,带领财会队伍整体向前发展。

2. 引进技术与人才

在当前社保基金的管理工作中,財会人员配备不齐、会计电算化利用率不高是普遍现象。有些基层经办机构,并没有明确的专职工作岗位,工作人员往往一人兼几个岗位,导致会计和出纳不分,很难划清职责范围,为财会工作的监督管理带来了困难。在目前普遍甩帐的情况下,我国财会队伍中财会人才的缺乏问题日渐凸显,其中既懂财务又懂电算化的复合型人才尤为缺乏。财会人员之中,懂会计的常常不会电算化,会微机的又掌握不通财会知识,这就经常造成财会工作的脱节,影响了会计工作质量,不能很好地评估、防范财务风险。

社保基金的正常运营不光需要高素质的财会人才,还需要现代化的工作手段。目前财会工作电算化的利用化程度不高,限制了财会工作的工作效率,制约了财会工作的进行。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现代化的工作手段可以大大节省时间,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而且可以保证工作效率。社保基金的运营工作需要充分利用现代化工作手段,搞好会计电算化的二次开发,提高会计电算化使用效率,把财会人员最大限度地从繁琐的汇总、记账、结账、对账工作中解脱出来,更好地发挥财会人员参与管理和决策的作用。

3. 加大基金管理力度

3.1严格落实“收支两条线”

社保资金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对所筹集的各类型的保险资金,有关部门都要严格的将其全部纳入财政专户,确保专款专用,任何人不得挤占和挪用。除此之外,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需要负责定期进行监督和检查。严格落实“收支两条线”,可以保证社保基金安全运营,减少被非法侵吞与挪用的风险,切实保障广大社会群众的利益。

3.2严格执行相关法规

关于社保基金的运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确保此项基金的安全运营。有关部门需要加强对此类法规的宣传与学习,使得财会人员严格执行社保基金财会制度和财会法规政策,使得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任意增加支出项目和改变支付标准。财会人员需要认识到弄虚作假行为的严重后果,明确自己的责任,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严格执行监督权利,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或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确保基金安全。除此之外,各部门需要积极与财政部门配合。对于应缴财政专户的基金要及时交存财政部门,不得违反规定坐收坐支。准确做好支出计划,特别是在支付标准变动的情况下,要提前做好预算,保证社保基金按时足额发放到参保人员手中。对存入财政专户的基金,要与财政部门协商好计息办法,保证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

3.3加强预算管理,搞好财务分析

相关部门需要加强社保基金的预算管理,搞好财务调查分析,根据实际情况找出基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办法,严格控制节余基金的负增长,保征社保基金的安全运营。做好资金管理工作,社保基金的发放才能够做到透明务实,认真细致的财务分析可以减少重大基金运营事故的发生,对于社保基金的正常运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 加强基金监督管理

建立财政、审计、纪检等有关部门的检查监督机制,在药费审核、基金收缴、药费报销等各个环节加以监督,并且要定期接受审计部门的审计检查。对基金的监督检查,除了接受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的定期不定期检查外,还要抓好内部稽核监督工作,建立健全内部稽核监督工作,配备专门的监督检查人员,搞好机构与制度建设;采取灵活多样的稽核检查办法,即要考虑全局性又要突出重点,抓住要害,并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切实维护参保人员的根本利益;将传统的事后监督为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监督,防患与未然,避免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另外,要积极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将社保基金收支情况定期向广大参保人员公布,让广大参保人员心中有数。

结语:

社保基金对社会公众具有重要的意义,保障社保基金的安全运营是国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做好社保基金的运营与管理工作,需要高素质的财会队伍,需要负责任的监管部门,需要完善的监管体制,需要先进的科学管理手段,也需要各部门的协调配合,相信经过各方面的努力,社保基金的正常运营定能得到实现。

参考文献:

[1] 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制度建设[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8.

[2] 郑功成·在分歧中求共识:经济视角下的社会保障[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逊克农场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作者:宋翔宇

上一篇:企业战略管理学案例教学论文下一篇:国际化企业组织能力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