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语言研究论文

2022-04-16

摘要: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虽然只有几十年的历史,但其发展速度是十分迅速的,出现了多种理论和流派。考察这些理论和流派,对相关的研究进行分类和综述,可以概括出这些研究的不同视角,从而预测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趋势。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第二语言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二语言研究论文 篇1:

关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成果在外语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二语言习得是一种动态且有规律的行为,学习过程中涉及影响因素很多。探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成果在外语教育中的应用,从学习者的年龄、语言迁移问题,情感因素、输入问题研究等几个方面出发,为外语教育教学提供参考,旨在推动二语习得研究成果在外语教育实践中的成果转化,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成果;外语教育;教学应用实践

[

[文献标志码]A

[

一、年龄问题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信息交流的关键媒介。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发展的今天,学习外语有助于国际贸易与交流合作、外交和学术研究,外语学习也是我们个体成长的重要需求。由于我国外语教学时间短,且受民族文化和语言大环境的制约,整体师资水平还不够高。在探索外语教育的路上,我们也经历了多年的教育实践应用,国内外专家也一直研究关于年龄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在第二语言的学习者中,存在着较明显的年龄差异,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对外语的接受能力是不一样的,儿童时期的大脑可塑性最强,在语言才能方面呈现差异,能习得自然语言,但容易和母语习惯相互混淆;青少年时期理解语言和文化的能力较强,母语习惯已形成,不会受到太大干扰,长期记忆力增强;成人的学习目的性明确,有强烈的学习动机,理解联想能力较强,但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专心学习。但是对外语最适合从何时学起的问题,我们不能从各个年龄的接受程度去简单下结论,语言学习分为语法和语音学习,我们还要充分考虑外语学习环境对这一问题的影响。在相同的学习条件下,青少年和成人也能在多数方面和孩子一样学到外语,甚至效率要高些。所以在目前的教学环境下,在研究年龄因素对外语获得的影响中,也应该研究外语输入的质和量、第一语言、认知水平、学习动机以及外语学习态度等这些因素对外语语音感知和发音的影响和作用,以期最终确定年龄因素是否是正式教学环境中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

二、语言迁移影响

迁移原是一个心理学词语,本文中应用是指第一语言学习对学习第二语言的影响,即学习者本身已经学到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等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和解决新问题所产生的影响,两种语言在学习的过程中相互影响,迁移问题就会产生。这种现象在语言教学中普遍存在,不容忽视回避,也一直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过程中关注度较高的一个话题。早期的语言迁移问题的探讨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研究人员各持不同的看法,有行为主义观点、普遍语法理论、语言加工理论、对比分析理论等。

语言迁移研究中我们发现,迁移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它既有促进作用,也有干扰作用。在我们的思维理解里面,语言学习的负面迁移影响相对来说比较多。如汉语语法知识会阻碍英语语法学习,我们的中文表达:我明天要去图书馆。转换为英文:I tomorrow will go to library.这个英语病句和中文表达相比较,我们发现主要是漢英两种语言结构上的差异。时间状语所处的位置,汉英两种语言存在着较大差别:在汉语中,时间状语一般位于句首或谓语动词前;在英语中,它处在句首或句末。除了一些负面的影响,我们可以尝试运用一些理论方法,在教育实践中获得正面的影响。比如说,在英语教学课堂中,我们利用对比分析理论突出英语和汉语在词汇、句法、篇章结构上的相同点去克服语言迁移问题对学习的影响。中国学生在进行英语语法学习时,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部分汉语语法知识可以加速他们对英语语法的理解和掌握,对比汉语和英语的语法,他们之间的许多共性可以促进英语语法学习正迁移。小学生在中文课堂上,教师会给学生造句:早晨爷爷“把”我送到了学校;我早晨上学因为迟到“被”教师批评了等。对这样的表达方式,中国的孩子是比较容易理解的。“把”字句的作用是突出动作的发出者,表示一种主动关系;“被”字句的作用是强调动作的承受者,表示一种被动关系。英语语法同样存在这种情况,即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如果主语是动作的发出者,使用主动语态;反之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则用被动语态。如:Many people speak English是主动语态;English is spoken by many people是被动语态。所以汉语语法中的“把”字句、“被”字句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有效地学习英语语法中的主动、被动语态知识。

通过以上迁移影响的正负面的案例分析,在外语教学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通过对比的方式找出语言的相似之处,有意识地促进正迁移的发生,同时也尽量去减少消除负迁移的一些影响。通过语言对比分析理论指导第二语言习得是一个值得仔细深究的课题,它会受到制定教学大纲、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开发,具体实践课堂的应用和转化对教学行为会产生很多的影响,必然也会给外语教育教学带来正向的帮助。

三、情感因素影响

人的情感会影响到人的行为,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情感因素等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和作用不可忽视,学习者的情感因素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情感因素主要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要素组成,学习兴趣是指学习者力求获得某种知识时的情绪意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与其学业成绩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即浓厚的学习兴趣,会使学习者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孩子学习外语是要通过学校的外语考试以获得学分,升学也离不开外语成绩,成人学习外语是为了掌握一门语言以谋取较高薪酬的职位等。在校学生的外语教育主要一个情感问题是焦虑,包括课堂焦虑、考试焦虑等。课堂焦虑主要表现为学生在语言学习的课堂上担心自己的语言水平和语言能力落后于他人,担心自己能否跟上进度,能否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考试焦虑是担心自己考不好,害怕父母、教师批评,造成学习者害怕考试,害怕学习这门语言。这一系列的情感问题会使学习者对学习失去信心,逃避学习,所以要想在外语学习中取得成绩,就要消除或减少语言焦虑,增强学习者的正向学习动机。随着人们对外语教育过程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外语教育思想的变革,外语教学已逐渐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开始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因素,把情感因素用作推动教学的重要手段,创造适宜的心理状态和课堂环境气氛,帮助学生消除情感障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和利用自己的学习潜能,获得语言习得能力,从而提高语言水平。

四、输入处理问题

学习过程主要是一个信息输入处理的过程,语言输入是外语教学中一种重要行为。提供高质量、多样化的语言信息输入是搞好外语教学的关键因素,学生的输出成果是对输入信息结果的展示,只有为学生提供大量正面的、合理的输入,才能保证有好的输出结果。我们对学习者语言信息的处理过程不能直观的评价,只能根据学生的过程学习行为来基本判断,对这一领域的研究目前主要有生成语言学框架和认知语言学框架。生成语言学框架是形式主义的风格,主要依据是相关原则和参数,而认知语言学框架是功能主义的风格,强调信息处理的重要性。目前可以针对学习机制探讨对外语教学实践的指导和参考作用,以便能够更好地运用到外语教学中去。

五、改变学习环境,优化输入质量

在前面分析年龄对外语教育的影响时,我们谈到了物理的学习环境,即是否有适合语言学习的氛围,孩子在学校里面有外教,同学之间相互交流,成人学习可以在教育机构参加有针对性的培训。而我们这里提到的学习环境更多的指的是语言输入的质量。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大致分为:输入-处理-输出,二语的习得从输入开始,输入经过感知和理解后被吸收,然后在二语系统中被重构,经融合形成新的语法,最后才是输出,其中的每一步都有一些因素在发挥作用。语言输入的渠道和影响因素其实有很多种,包括输入信息的易理解性.输入信息符合學习者的兴趣、课堂上设置生动的教学场景、重视课外信息的输入、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教学等。输入的语言信息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升学习效率;采用不同的教学场景可以使学生全面感知语言信息,更容易理解和吸收;课外的信息输入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外,鼓励学生多听、多读第二语言相关的书刊、广播等;互联网拥有海量的学习资源,是提高输入量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外语教育的研究过程中,主要是要考虑优化并给学生提供正面输入,及时改变教学理念和方法。

本文分析了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主要因素,指出了它们影响二语习得结果的一些理论基础。第二语言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各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因此应随着实践的检验和学习者水平的提高,合理运用本文分析的几个因素的理论参考,帮助外语教师及其管理者了解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具体情况,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促进外语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晋桂清,闫琼.二语习得理论对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运用研究[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

[2]杨连瑞.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学科定位和进展[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5).

[3]毕晋,肖奚强,程仕仪.新世纪以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成果分析:基于四份CSSCI中国语言学来源期刊文献的统计[J].语言与翻译(汉文版),2017(4).

作者:杨士超

第二语言研究论文 篇2: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不同视角

摘要: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虽然只有几十年的历史,但其发展速度是十分迅速的,出现了多种理论和流派。考察这些理论和流派,对相关的研究进行分类和综述,可以概括出这些研究的不同视角,从而预测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趋势。

关键词: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视角;融合

第二语言是指除了母语(第一语言)之外的另一种语言,是获取第一语言之后又学会的一种语言。第二语言习得包括对母语之外的所有语言的习得,其研究对象一般是成人。换句话说,除非有必要,我们一般不说第三语言习得、第四语言习得。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从其创立以来便得到了蓬勃发展。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种研究理论不断更新,研究队伍日益扩大,研究手段也朝着科学化迈进。正如Rod Ellis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一书的导论中所概括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研究领域向多维发展;二是研究方法日益科学化。尤其是普通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认知科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学科的发展,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提供了理论来源和研究视角。

一、认知心理视角

心理认知过程与机制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伊始就受到关注,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的新进展则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语言。语言与认知密不可分,语言处理过程必须运用基本的认知能力已经成为主流观点。Hinkel及一些学者认为,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是一个内化的认知过程,其研究的焦点就是描述并解释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其认知路径的发展从普遍语法开始,到后来的交互论和连接主义,直到近来出现的构式语法,认知的视角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十分清晰。

20世纪70年代以来,二语习得研究对象从单纯的语言开始转向学习过程中学习主体等因素,在研究学习者外部因素的同时,开始对曾经被视为是“黑箱”的学习过程进行全面探讨,逐渐认识到从信息处理、认知能力和心理过程等方面进行研究的重要性。以认知主义理论为基础的语言习得理论,把语言习得看做一个通过新旧信息各个阶段的重组和连接而逐渐达到技能自动化的过程,试图以人类学习一般知识的过程为依据来认识第二语言习得,认为学习是由最初的机械练习,经过不断的信息处理和加工,通过掌握语言规则,逐渐达到信息处理的程序化和自动化。如思维适应性控制模式,在对知识进行陈述性和程序性二分的基础上,认为学习者学习新知识往往经历认知、知识编辑、产生过程的调整等三个阶段,习得第二语言的过程,就是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的过程。而把学习第二语言与学习一项认知技能等同起来则是信息处理模式理论的核心。信息处理模式认为,学习者无法关注语言输入的一切信息,只能有选择地去关注和处理有关信息。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的信息处理能力,学习者要把处理能力程序化,从“有控制的处理过程”向“自动处理过程”发展,即从受意识控制到无意识地处理信息。

进入21世纪后,微变化研究法被引入到二语习得研究领域,并逐步引起广泛关注。微变化研究法是认知心理学领域兴起的一种研究方法,该方法主要用于探究认知发展的轨迹与机制,侧重研究群体或个体发展过程中的变异性。实施该方法的基本要素包括恰当的观察周期、高频度的观察和精细的数据分析等,该方法能够从路径、速率、原因、广度和变异性5个不同维度观察到认知观念或行为的变化。例如Belz&Kinginger运用该方法研究了在网络环境中二语学习者语用能力的发展。在该项研究中,不同国家的二语学习者相互匹配,根据双方的共同兴趣,建立网站,确立了共同的阅读材料和感兴趣的议题,然后通过电子邮件、网上聊天等方式互相交流信息。研究者逐个分析两名二语学习者分别在60天和50天内的网上交流记录,探究他们学会恰当使用称呼语的变化轨迹,以及导致变化的因素。Platt&Brooks也运用微变化法分析了两对二语学习者在课堂上对某项语言活动参与程度的变化过程。记录了课堂上教师要求学习者完成某项交际任务的全过程,然后逐句分析两人交际中语言使用的情况,以及双方心理状态的变化,以了解学习者参与课堂活动对二语发展的作用。与以往的二语习得研究方法相比,微变化法的优势在于能够揭示二语习得发展的轨迹和机制。因此,微变化研究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手段,或者说一个新视角,它具有广泛的适用性,能够弥补传统横向研究法和纵向研究法的不足,对二语习得研究的深入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虽然对语言习得的研究仍在深入,不同的理论仍面临着种种挑战,但专家们在认知心理方面达成的共识是:人类的语言能力具有专门的神经基础;大量的语言素材的输入和不同的社会语言环境对学习者来说至关重要,它们或是语言习得的先决条件或是基本条件;语言习得的过程具有高度的规律性,学习者在不断地归纳语言规则并创造性地使用语言。

二、社会文化视角

与认知心理视角相对的是二语习得研究的社会文化视角。从国外的最新动态来看,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清晰地表现出认知和社会文化二分的路径。社会文化视角的代表性理论有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语言社会化学说和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以及批评理论等。

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可以总结为以下三个主要原则:(1)心智发展过程分析;(2)人类心智过程的社会根源;(3)人类高级心智功能发展中符号系统的角色。也就是说,一切复杂的心理活动都是在交流过程中形成的;心理机能最初存在于人际间,随后逐渐成为内部的心理机能;心理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是掌握凭借词语传递的全人类经验。社会文化理论强调交流在认知以及语言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交流本身通过语言来实现,交流既是二语学习的工具,同时其本身也是一种能力。

维果斯基认为,语言除交流功能外还行使着组织人类心智活动的重要功能,正是语言,使得个人在人际交往中不断内化社会文化,发展自身心智功能。为了解释人际交往和自我内化的关系,维果斯基还提出了临近发展区间这个概念,它指实际发展层和潜在发展层之间的差距。要缩小差距,发展心智功能,就要在人际交往中不断将社会文化活动形式加以吸收内化,因为心智功能与社会文化间是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第二语言习得可以看做是一个与真实的社会文化因素互相作用的认知心智发展的过程。

社会文化理论采取历史的整体的角度审视第二语言习得,较以前的理论研究方法更为科学先进。同时它从独特视角审视二语习得研究中的许多问题,为之提供了积极有益的研究方向。如:临近发展区间概念在教师协助、中介语发展等方面的运用;支架式协助是帮助学习者由实际发展层向潜在发展层过渡的关键因素,是学习者内化吸收社会活动知识的重要手段。由于社会文化理论指导下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都是研究真实的课堂以及其他社会场景里的语料,同时,还由于社会交际是学习的主要途径,所以学习者参与的交流

尤其值得关注。此外,由于社会文化研究大多采用微变化分析方法,开展跟踪研究,观察一段时间内的发展状况,所以,社会文化理论将社会文化、人类心智与语言习得相结合,对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具有积极作用和很强的解释力。

语言社会化理论认为,在任何环境中,语言学习者都处在一种由社会、文化和政治所塑造的交际环境中,通过学习成为其中有能力的参与者。这些语境中所使用的语言形式及其社会意义将会影响学习者对语言的理解和使用。语言既是社会化的方式,又是社会化的中心目标。语言资源及交流实践在语言社会化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初学者了解社会集团中的不同地位和角色以及学会认识和表达情感的途径。在此理论指导下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强调外部环境的作用。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研究第二语言习得的外部环境,就产生了文化适应模式和适应理论。文化适应模式认为第二语言习得是文化适应的一个方面,它受学习者文化与目标语文化之间的社会和心理距离的影响和制约。当第二语言群体和目的语群体相一致时,“社会距离”被视为最小,这样就能加强第二语言群体更好地融入到目的语群体的文化中去,从而加强语言的习得;反之,文化融入程度就低,二语习得者就不能流利地讲目的语。而适应理论是在研究多语社会中各种语言社团、语言运用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以学习者的母语社团与目的语社团之间关系的疏密来预测第二语言习得的效果。虽然这两种理论都意识到了不同文化社团之间的关系,但是,前者看重引起社会距离的实在因素,而后者注重学习者个人对这种距离的感知。

近年来社会认同理论也成为二语习得研究者们研究的热点。Norton等人提出了从社会认同角度来解释二语习得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并进行了用身份认同理论来分析语言和身份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Norton吸取了后结构主义关于社会认同理论的观点,并运用“投资”这个经济学上的概念来取代“动机”,以解释语言学习者与目的语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学习者所表现出来的态度。Norton还认为,二语习得者的情感因素实际上是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不平等的权力关系下建构起来的,而且随着时空的改变而改变,在一个人身上多种情感因素有可能会自相矛盾地共同存在。她强调在二语习得者和目的语会话者之间的社会交际中权力关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二语习得者经常在不平等的社会结构中进行着语言交流,其身份是复杂的、多元的、动态的、变化的。因此,语言建构了语言习得者的社会身份,同时也被语言习得者的社会身份所建构。正是通过语言,语言习得者才可以在不同地点不同场所进行着自我身份的协商,才可能接触或是被拒绝接触那些给予学习者话语权的社会权力网络或是资源。因此,语言并非是交际中的中性媒介,而是被赋予了一定的社会涵义。Norton将社会认同理论引入到第二语言习得中来,为二语习得理论的研究开辟了新的理论框架。

总之,社会文化视角的研究者认为,第二语言习得绝不是孤立片面地通过外界环境刺激或人脑的认知发展而获得的,而是在人与社会、人与文化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发生的。在对社会身份的看法上,研究者们从心理学的理解向社会文化语境和身份建构转变,把自己和所谓固定的、非政治的、本质化的文化再现拉开距离,不再把自我看成是固定的、单维度的,而看成是多维的、变化的、斗争的场所。

三、语言学的视角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语言学教授Susan M.Gass的新作《第二语言习得的语言学视角》,是一部从语言学角度阐述二语习得问题的经典合集,全书共分五个部分:语言习得理论篇、句法篇、语义语用篇、词汇篇和音系篇。其中所选文章展示了不同的语言学理论,注重将二语习得研究建立在揭示语言本质的理论框架之上,尤其注重二语习得与语言学理论之间的潜在关系,对我国现在的二语习得研究很有启发。此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不同的研究思路,有助于我们了解以语言学为背景的二语习得研究。

第二语言习得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主要研究人们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和结果,其它的是对语言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进行客观描述和科学解释。早期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是教学法的附庸,为服务提高教学质量而存在。而现时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涉及三大领域,即中介语研究、学习者内部因素研究和学习者外部因素研究,研究视角从“教”转移到了“学”上。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曾结合课堂教学做过一些实证研究,例如对比浸入式学习者(通过学习课程内容来学习第二语言的学生)和语言课学生(通过语言形式讲解学习第二语言的学生)的学习效果。由于涉及教学的变量太多、太复杂,因此很难策划实施。但是,这类研究成果与描写性研究、假说验证研究相比,更贴近语言教学,似乎更有应用前景。但是不少学者意识到,二语习得研究成果在教学中的应用一直受到多方制约,如研究多涉及有限的语言方面,对认知过程了解甚少,学习策略的研究数据不足,对个体变量的作用了解甚少,对社会环境变量的作用了解不够,研究方法的开发不够,验证性重复研究有限等。

第二语言习得本质上是一个学习者内在的自我调节过程,且因人而异,教师和教学大纲均无法制约习得过程。很显然,我们没有必要坐等二语习得研究新成果的出现,也无法期待二语习得研究告诉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或者告诉我们如何实施教学,但是我们也许可以从中看出什么样的教学可能不妥。虽然二语习得不直接研究教学法问题,但是二语习得研究者试图直接或间接地揭示语言学习的本质。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走进课堂的教师都无法回避“语言是否可教”、“什么内容可教”、“什么时候可以教什么”之类的问题。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二语习得研究成果时应多加小心,不可人云亦云。经反复论证具有普遍意义的,不妨用来指导教学,探索性的结论则只宜小范围试用,以免造成教学质量下滑。我们以前的教学理念出发点多立足于教,从教师的角度研究教什么和怎么教。但是如果不了解学习者是怎样学的,那么教什么和怎么教就缺少坚实的理论依据。因此,新的研究成果和教学理念展现给我们的则是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把研究的目光转移到了怎样学这方面来,起点立足于学,教建立在学的基础上,从学习者的现有水平、知识背景、学习方式、学习动机和情感出发,研究习得的过程。

近20年来,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对语言教学中语言的输入和语言的学习环境等因素对习得的影响做了大量的调查,着力探讨课堂教学如何引导促进学习者的语言习得过程,如语言习得的基本条件、语言输入的内容、语言形式特征如何引起学习者的注意以及如何使语言的输入转变为学习者的语言的输出等,一系列的理论研究成果为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理念、新的教学途径与方法。语言习得的研究成果主要用来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对改进教与学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如先天论认为,第二语言习得的关键是保证有足够的语言输入促使天生的语言‘机制正常工作,互动论

则强调习得是通过大脑同外界的输入和互动相互作用产生的。互动论和认知理论都认为,语言学习与掌握其他知识一样都需要大量的注意和努力。由此可见,这三种理论都重视语言输入,其区别仪在于输入的类型不同,因此,基于不同的理论,其教学方法不同,对语言输入和互动的重视程度也不同。

当人们的研究视角从“教”转移到“学”以后,关于学习者的态度与动机、影响学习者动机的因素、学习者之间的个体差异、学习者的策略等问题成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中心。正像教学法是“怎样教”的理论一样,第二语言习得是研究“怎样学”的理论,其理论研究成果可以直接应用于教学实践。不过,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理论性更强,它对语言教学的指导往往也具有方法论的性质。

从教与学的角度重新审视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是二语习得研究中数量最多的,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成果对教和学的指导作用却急需加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揭示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的规律性,其目的之一就是为教和学提供指导,事实上,虽然二语习得研究的理论成果颇丰,而且很多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者都从事第二语言教学工作,但是,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对教学方法的改进、教材的编写、课程的设计尤其是对教和学过程的影响却仍然十分有限。

四、哲学视角

哲学视角虽然也承认人与社会、人与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但认为这种作用和影响是通过博弈的方式进行的。因此,有些研究者义从哲学角度分析行为主义习得论、心理认知习得论、交互理论等各种理论的哲学基础及其局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二语习得的互动博弈假说。

此角度的研究者认为,尽管行为论、认知论和交互论都有其合理内核,但是其各自的理论缺陷也不容忽视。行为主义习得理论的哲学基础是经验主义,将语言习得主要归因于环境动因,严重忽视了人认知能力的特殊性和遗传性,有将人生物化和动物化之嫌。认知论受笛卡儿理性主义哲学影响颇深,主张身体和思想是分开的,人类思想高于身体而存在。这种思路割裂了人和世界、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和先天论低估了语言输入和环境的作用,忽略了语言能力以外的认知能力对语言习得的影响。联结主义把人脑看做一个均匀的神经网处理,这不符合大脑的实际,也不符合脑神经科学理论。计算表征主义的错误在于:心智是意向性的,而计算表征主义是形式化的,形式不能表征意向,也不能表征情感。而认知论将心理过程还原为大脑的生理过程,将人脑还原为计算机,最终陷入了还原主义的泥沼。交互论本质上也属于认知论,将人脑划分为不同的模块,所不同的是,交互论强调模块间的相互联系,认为语言能力和其他认知能力密切相关,而且重视社会环境对语言习得的作用,这是其先进之处。然而它虽然意识到了人和世界的互动关系,但仍将人脑比做计算机,又回到了还原主义。二语习得研究从行为论、认知论到交互论,实际上是从片面强调社会环境或心智作用的研究方向朝着将两者结合的方向发展,交互论算是一种初步的尝试。新的研究方向吸收了以往理论中的合理成分,将真实的社会环境(外因)和人的认知能力、心理活动等(内因)相结合,从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角度来重新审视二语习得,较之以往理论更加先进。

其实,语言是在多种因素互动博弈的状态中获得的。从狭义的角度看,二语习得是个体通过自身心智发展将目的语的社会文化环境内化的过程,是个体心智认知与社会文化活动博弈的结果。从广义的角度来看,二语习得是一个参与者众多的、由众多小博弈交汇而成的大博弈,它不仅包括学习者个体的认知发展与社会文化活动的博弈,还包括学习者之间的两人或多人博弈、学习者和老师之间学与教的博弈、老师之间有关教授方法等的博弈、老师和理论家有关二语习得实践和理论方面的博弈等。在二语习得博弈中,教师因为掌握了学习者所需的第二语言资源而处于主导者的有利地位,为了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完成职业角色,教师需要不断地尽可能多地了解学习者的接受能力、学习表现、策略运用等相关信息,并随之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采取教学行为。同时,对在博弈中不占有利地位的学习者,教师要培训其全面的学习策略,激发其正确的学习动机,鼓励其积极的学习情感态度,引导其多了解自身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方面的信息,建立一种动态、合作和完全信息博弈的局面,从而最终实现博弈的均衡和双赢,即教师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学习者成功习得语言。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二语习得包含了博弈所需的全部要素,充满了博弈逻辑思维。二语习得就是在学习者、老师、理论研究者以及社会环境之间相互影响和作用、相互竞争与合作的博弈中得以实现的。

五、浑沌学视角

语言学理论每一个阶段的形成和发展几乎都要受到同时代自然科学领域中科学思潮的影响。19世纪谱系树理论认为,语言的演化跟生物的演化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可以据此来构拟语言的原始母语。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然科学界又兴起原子分子学说,即研究物质分割后的最小单位的结构和由这些最小单位组成的各种结构。表现在语言学研究领域,则是以索绪尔为代表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把语言看做一个系统,有着结构属性。20世纪70年代,在物理学、化学等领域发现了大量无序的复杂现象,浑沌学理论又引起了科学家的重视,并随之被广泛运用在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研究领域。随着语言学的发展,语言学家们也逐渐认识到了语言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多维的开放体系,语言现象和各种文化因素互相结合在一起,其中有很多不稳定的、随机性的因素。浑沌学理论独特的概念体系和方法框架正好适用于语言和语言与文化相互作用的非线性分析。

而语言的非线性对第二语言习得有着很大的影响,由于语言和思维、文化之间的自相似性,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必然会受本民族思维方式的影响,在学习时遇到的困难或者产生的一些错误中,与本族语相同的要素,他们会觉得比较简单,而不同的要素或者有交叉关系的要素则会感到比较困难。因此,只有接受目的语国家的思维方式,使自己的思维方式多元化,才能使目的语真正“内化”,完成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也就是说,浑沌学理论视角下的语言是一个非线性系统,语言研究不能只研究它本身,而要将与语言有关、影响语言的各种因素都要列在研究的范围之内,即它关注的是语言习得的外部因素。因此,研究第二语言习得要同时研究与之密切相关的习得者与目的语者的思维和文化等。这不仅拓宽了语言研究,而且对第二语言的习得有很大的帮助。因为要想真正学好一种目的语,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思维方式及其文化对其习得语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除了上面我们提到的几种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视角之外,还有别的研究视角,不同的研究者可能会选取不同的角度。概括来讲,目前对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是多角度的,认知心理学、语用学、哲学、神经学、社会语言学、教育学、统计学等的理论拓宽了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研究的视域。其中,大多数理论都试图通过其中一个主导因素来解释学习者是如何习得第二语言的,而一个全面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应该解释生物学的、先天的、社会的、认知的及语言学习的行为方式等各个方面。因此,目前还没有一个理论能全面地解释这些方面的问题,第二语言习得所涉及的许多问题尚需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作者:吕兆格

第二语言研究论文 篇3:

国外第二语言写作研究综述

[摘要] 二语写作是二语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在应用语言学领域,第二语言写作研究是一个崭新的领域。本文回顾了国外第二语写作的实证研究成果并对国外第二语写作研究情况进行梳理和评述,目的是找出各自的优点,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第二语写作教学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二语写作 研究方向 分析

一、前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过程化写作研究得到了长足发展,对写作过程的研究得到了普遍的重视。研究发现一语和二语写作过程大体相似。然而当学生用一语写作时更加流畅、准确和有效。研究还发现学生一语和二语间的切换会影响到二语写作质量。指出第一语言倾向于形成抽象思维。因此,即便当写作者用第一语言构建意思时,第一语言在人的思维中占重要的位置。

二、国外第二语言写作研究

1.对比修辞学理论时期

从西方学术传统来说,关于写作教学与研究的探索可追溯至古希腊时期。从最早的雄辩术到后来的伊索克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形成的古典修辞学,再到古罗马时期经过西塞罗和昆体良的提炼与升华,形成了演讲文本生成过程中的“五部曲”训练模式。这一古典修辞学传统对西方各国修辞写作教学与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最早提出对比修辞概念的是Kaplan。他认为,英语段落的发展一般按一条直线进行,而东方语言(如汉语)的段落则是“迂回型”。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第二语言写作的研究主要立足于第二语言写作的文本特征,如拼读的正确性、句法、第二语言和第一语言写作的篇章特点。但对比修辞学受到了人们的质疑,因为对比修辞学把精力主要集中在写作的最终产物而忽视了篇章的组织过程。Zamel最早提出第二语言学习者和第一语言学习者一样同样可以在写作过程学习中受益。从此引发了写作研究中的“过程化写作”。

2.过程化写作研究时期

20世纪80年代以来,过程化写作研究得到了长足发展,对写作过程的研究得到了普遍的重视。研究发现一语和二语写作过程大体相似。然而当学生用一语写作时更加流畅、准确和有效。研究还发现学生一语和二语间的切换会影响到二语写作质量。指出第一语言倾向于形成抽象思维。因此,即便当写作者用第一语言构建意思时,第一语言在人的思维中占重要的位置。

例如,Rein收集了由母语是英语、西班牙语、汉语和阿拉伯语的学生写的说明文,着重分析了文章中所使用的连词、连接代词和介词。其中连接词的使用频率在不同语种学生的文章中有明显的不同。例如,母语是阿拉伯语的学生使用的并列连词的频率远远超过其他学生,英语为母语的学生更倾向于使用介词。

Uzawa and Cumming对八名澳大利亚学生进行了实证调查,八名学生在写日语作文时倾向于用英语组织思想、创建题目和组织信息。其中六个学生承认他们用英语构建出框架然后翻译成日语文本。两名学生在写日语作文之前用英语构建写作思想。

Cohen and Brooks Carson的研究表明在写法语作文时学生经常或者是总是求助于第一语言思维。其他十名西班牙语英语双语学生在法语写作时会切换成英语思维。

Billy R and Woodall对日语为母语和西班牙语为母语的学生进行了测试,发现语言切换频率与第二语言熟练程度,任务难度和第一语言熟练程度有关。并且他们还发现不同二语背景的学生会使用第一语言来实现不同的写作目的。

三、结束语

第二语言写作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指导写作教学,促进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写作教学的成功必将涉及实际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对国外第二语言写作研究的回顾可以发现国外外语研究在20年中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同时可以发现,研究大多集中在教学法的研究上。母语写作过程和第二语言写作过程最要的不同在于,第二语言写作者在第二语言写作中可以同时使用两种语言。然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却没有对母语在外语写作中的作用给予太多的关注,仍有许多领域有待人们的开拓,如第一语言思维在第二语言写作所占的比重以及其是否与作文题目和作者的外语水平有关,随着二语学习者英语水平的提高第一语言思维在英语写作所占的比重是否有所变化。当今学者应立足实际,将这些研究继续深入地开展下去。

参考文献:

[1]Billy, Woodall.Language-switching: Using the First Language While Writing in a Second Language.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11):7-28.

[2]Cohen, A. D. & Brooks-Carson, A.Research on direct vs. translated writing: Students’ strategies and their results.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85(2):169-187.

[3]Hay, J.A new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cognition and affect in writing. In C. Michael & Ransdell (Eds.), The Science of writing: Theories, methods,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applications (PP. 1-27). Mahwah, NJ: Erlbaum.

[4]Kaplan, R. B.Cultural thought patterns in intercultural education. Language Learning,(16):1-20.

[5]Kroll, B..Instruction: Teaching the next generation of second language writers.In B. Kroll (Eds.), Exploring the dynamics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pp.1-10)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6]Reid, J.A computer text analysis of four cohesion devices in English discourse by native and nonnative writers.Journal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1,79-108.

[7]Silva,T.T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distinct nature of L2 writing: The ESL research and its implications.TESOL Quarterly(27):57-77.

[8]Uzawa, K., & Cumming, A.Writing strategies in Japa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Lowering or keeping up the standards. The 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 46(1):178-194.

[9]Zamel, V.Teaching composition in the ESL classroom: What we can learn from the research in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TESOL Quarterly, 10(1):67-76.

作者:宋 蕾

上一篇:创新水利科技论文下一篇:道路园林景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