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改革分析论文

2022-04-17

【摘要】文章分析认为在新一轮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中依然存在产权难以明晰、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等问题;改革后的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很有可能会产生多头监管、地方政府行政干预、省联社管理范围过宽等问题。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农村改革分析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农村改革分析论文 篇1:

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分析及建议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在农村金融的改革中取得很大成就,同时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与不足。本文通过对我国的农村金融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指出我国在农村金融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对我国的农村金融改革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农村金融改革 金融产品 创新

农村金融作为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在促进农业发展、繁荣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的农村金融改革基本上是以农村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而逐步推进的,对农村金融的认识和理解也在改革中进一步得到深化。总结农村金融改革30年的实践经验,有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一、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不足

(一)农村金融机构相对较少

我国对于农村金融机构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级别。政策性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地方性农村金融机构(农村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银行,村镇银行等等)可以这么说,三级的结构在现今的农村经济发展中已经不能适应,并且在大部分农业经济中,第三层级担当着主角的角色,也就是地方性农村金融。政策性银行,农业银行在支持农村金融改革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现在存在着一种很普遍的现象,银行“撤乡进城”其意思就是银行撤离农村的乡镇,把网点设立到发达的城市,把本应该专项发展农业的资金投向了城市;银行还通过自身的存储业务,吸收了广大农村的资金,而这些资金从农村抽离之后,银行的逐利性使得其把资金通过信贷方式,发放出去,这就形成现在我国的普遍现象,农村金融机构不农村,其实质不是在服务农村金融,相反是在蚕食本来就很脆弱的农村经济,从而造成了现在的严重的“贫富分化,地区发展不平衡”。

(二)农村金融产品较少

虽然我国的金融产品种类已经基本达到了国际平均水平,但是对于农村金融而言,与其相应的金融产品少之又少,地方的农村金融机构的金融产品缺失尤为突出。在农村金融机构的业务中,除了一般性的存贷业务,以及少量的保险业务,其他的金融产品几乎没有,比如基金,债券等,期间存在着很大的金融空白,即使银行拥有这些业务,但对于广大农民朋友而言,真正愿意购买的少之又少。这也就反应了这一问题,没有一系列有效地金融产品能够在农村金融中发展。因此农村金融产品的缺失与单一,已经无法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也无法让农民朋友拥有通过银行等机构投资获利的机会,这一问题的突出,很难满足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的需要。

(三)金融机构服务水平低,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金融服务水平低,这不仅仅在农村金融方面突出,同时也是我国的全国性的金融问题。这与我国的基本国情有关,金融机构服务网点设立较少。这就造成了金融服务不到位,存在盲点,盲区,也就造成了集中办理银行业务的窘境。人口十几亿,而金融机构相对较少,在这么一个庞大的基数面前,由于需求太大,从业人员以及机构设立方面都无法及时的跟上,所以每次我们的银行里面总是坐满了焦急等待的客户,以及焦头烂额的业务人员,使得在服务水平上和效率上都大大折扣。其实这就是供需的不平衡所导致的结果。同时也存在业务人员服务意识的缺失,并且客户的金融知识一般较少。这些不仅仅是金融机构自身的问题,同时也反应了农民的金融知识不足,同时也从侧面体现出对广大农民朋友的金融知识的普及还有待加强。

(四)农民贷款难,贫困户贷款更难

借款环节偏多,难以适应农村实际。现如今虽然国家在贷款方面降低了门槛,可是对于很多村镇银行而言,如果不进行严格的审核,抵押,担保流程,很容易提高自身的贷款风险。但是在经过了这么多繁琐的审查机制之后,农民所需要的救命钱,此时已为时已晚。审查效率不高,耽搁农时,耽误农事,最终农民增收困难,没有收入何谈经济发展。农民贷款难往往是由于信用体系的构建不完善和没有抵押物。在现行的贷款机制中,抵押贷款很普遍,但是对于农民而言,一亩三分地不能用于贷款,而住房宅基地也不能用于抵押贷款,担保贷款往往是最常见的,但是如果有人愿意担保,农民还不如直接向担保人借取资金,这就催生了农村非正规的信贷关系,以及一系列地下钱庄,高利贷等非法金融行为的产生。

(五)风险控制亟需转化

对于一个金融机构而言,基本的的风险控制已经毋庸置疑,很多银行也是不断的通过自身的尝试,把风险降低,保证自身的安全。可是我们的很多银行仅仅只是从自身方面加强风险的控制,最简单的便是提高贷款门槛,提高担保抵押等等,很显然,这不适应于我们的农村金融,农民本来就属于比较弱势的群体,其经济实力也相对较弱。银行在加强自身风险控制的过程中,很多情况下就把这一群体过滤掉了,这也是为什么农民存在贷款难的原因之一,同时也是农村金融机构把钱转向城市的原因之一。虽然银监会颁布了一些指导性的文件,但是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法律。但是对于村镇银行的具体监管内容还不完善,还没有建立起独立的村镇银行监督体系,缺乏法律规范。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在《国际金融报》中指出“其实在以往农村金融体系创新中,我们发现很多金融机构存在监管套利的嫌疑”这深深的反应了在机构内部由于监管的缺失和不完善,导致很多地方出现漏洞,这就构成了很大的金融风险。这也就是缺乏一种外部的法律监督,和内部有效地监管机制。

(六)非正规的金融机构发展迅速

民间的借贷行为活跃,地下钱庄盛行。民间融资行为的出现,归根结底,主要是由于其便利性,能够很快的解决现金问题。这都是由于银行的借贷环节过多,流程繁杂,使得很多潜在客户由于不能提供有效地担保或者抵押,或者是无法等待金融机构繁杂的审核时间,从而把借款人转向了放高利贷者,有数据显示,全国的民间借贷金额己达数万亿,地下钱庄的放贷行为,已经严重的影响了农村金融市场的正常秩序。这对农村金融的改革存在着很大的危害。

二、对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建议

(一)农村的金融机构的架构改革

在建立自身完备的农村金融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体制的改革创新。首先,减少金融抑制,放松或者放开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通过设立更多的银行,特别是面向中低端客户的小银行。比如创办农协或者农村资金互助组;其次,通过立法规范农村的金融秩序;再次,农村金融机构其资金必须保证是用于农村事业发展,做到职能明确化。

(二)金融机构服务水平的改善

第一,国家方面,特别是银监会,放宽市场准入,减少金融抑制,尝试金融自由化。通过此举可以设立更多的金融机构,设立更多的服务网点,增加金融服务的供给,从而分化过多的客户需求,减轻银行压力。第二,金融机构自身方面,对其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技能培训和强化追踪,保证职员在处理业务过程中的效率;强化业务人员的服务意思和素质;定期开展金融知识的普及活动,想农户宣传一些基本的金融知识。第三,农民或者其他客户,应该也从自身出发,积极学习金融知识,减少在办理业务过程中的麻烦和困难。

(三)简化贷款审核流程

首先,金融机构在平时的工作中,做好信用评级,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的机制,避免过多的审核机制,耽搁农时,耽误农事,最终农民增收困难,没有收入何谈经济发展。其次,业务创新,比如开展联保贷款,农户和农村企业在申请贷款的过程中,减少困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户和农村企业贷款担保的问题,大大促进自身贷款业务的发展。因此便形成了一个良好的信贷环境,实现了双赢。

(四)加强农村保险事业的发展建设

广大农民在进行耕种或者养殖中,由于农业的特性,一般都需要较长的过程,农民无法预计未知的市场行情,以及其他的潜在风险,因此农业本来就具有很大的风险。可以发展保险事业,对农户、农民甚至银行金融本身进行保险,这样就可以保证信贷双方的风险控制。

(五)风险控制的改革与强化

首先,把部门的分工规划清楚,从机构内部进行改革。建立完备的管理体系,把制定,执行和监督的各部门分开,避免内部的监督漏洞。其次,对于外部的贷款风险,可以通过建立农村信用管理体系,突出表现为信用户到信用村,信用乡镇的模式,建立农户贷款经济档案,量化信用指标,信用评级。其次是进行联保贷款,联户贷款,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缓解和降低坏账风险。再次,可以开展新型的抵押模式,比如农机抵押等等,林权抵押等。

(六)业务的创新

银行应该考虑积极融资,学习国内外的先进经验,管理机制,强强联手,强弱联手,壮大自己。拓展更宽更深业务.除了服对于一个农村机构而言要想做大做强,肯定需要有自身的特色,开展一系列的新型的业务,理财产品的开发和购买,帮助农民朋友在银行除了一般的信贷,资金结算业务之外,还能够购买理财产品,这样既保障了农民的投资安全,又提高了银行本身的业务量和资金额,再一次实现了双赢。

作者:胡妍

农村改革分析论文 篇2:

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分析

【摘要】 文章分析认为在新一轮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中依然存在产权难以明晰、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等问题;改革后的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很有可能会产生多头监管、地方政府行政干预、省联社管理范围过宽等问题。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 产权改革 管理体制

一、对新一轮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的分析

1、产权依然难以明晰

新一轮农村信用社的产权改革有两大任务:一是明晰产权;二是在此基础上建立委托代理机制,形成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明晰产权工作分为两个步骤进行,即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明晰现有产权和在增资扩股基础上构建新的产权结构。上文已经说明农村信用社的产权框架已经演化为股金制度和公积金制度结合的复合产权结构,集体历年积累所形成的产权已变得十分模糊。从政策和操作角度讲,明晰农村信用社历年积累的产权,存在着许多一时无法解决的难题,因此,本轮农村信用社改革,均以增资扩股为改革的第一步。改革先行的8个省市,增资扩股工作总体进展顺利,股东来源非常广泛,包括农村居民、城镇工商企业职工、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村信用社职工、乡村干部等,而且户均股金有了较大提高,形成了股权相对集中的格局,股东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有所提高,然而在增资扩股中也出现了如下问题。

第一,资本金虚拟化。为了激励农村信用社进行股权改革,人民银行设计了专项票据有条件兑付的资金支持政策,具体内容为人民银行按2002年底实际资不抵债数额的50%,发行专项中央银行票据,用于置换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票据期限两年,按不低于准备金存款利率按年付息。票据不能流通、转让和抵押,可有条件提前兑付,兑付标准为:“产权明晰,资本金到位,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即当农村信用社的资本充足率达到0时,中央银行可以对其发行专项票据,两年后如果资本充足率提高到2%,公司治理和不良资产消化达到相应指标,中央银行可以将票据兑现成现金。

为了最大程度的获得中央银行资金,地方政府必须在短期内对农村信用社进行快速的增资扩股,一来可以快速提高资本充足率;二来资本金增加便可多发放贷款,进而降低资产不良率。为了迅速增资扩股,一些地方政府利用行政权利硬性摊派,许多农村信用社从理事长、主任到普通员工甚至临时工都有必须达到的大小不等的扩股指标。更有一些地方政府采取存款化股金、贷款化股金和股金存款化等办法虚增农村信用社的股本资金。存款化股金,是农村信用社直接将储户存款转化到股金账户上,待股金结算后,再划回存款账户,实际上并未发生真实的资金转移,只是账面操作手段而已。贷款化股金,是农村信用社与客户勾结,给客户贷款,客户再将获得的贷款入股农村信用社,或是以入股作为贷款的先决条件。股金存款化是指农村信用社给予入股股东各种优厚的条件,承诺农村信用社不论是否有盈余,均按入股金额的一定比例进行分红;通过对入股者进行回扣规避农村信用社的股金不能退股的规定;对内部人提供信贷优惠和利率优惠等。

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目的是建立高效的运作机制,然而地方政府主导的农村信用社改革中的资本金虚拟化行为,却偏离了这一改革目标,而只是为了获得中央银行的注资,因此农村信用社旧有的机制和模式不可能得到根本的转变。

第二,股权分散化依然存在。虽然大多数农村信用社在明晰产权过程中采取了先清退后增资扩股的办法,实现了农村信用社产权构成上的较大程度的集中,彻底改变了20世纪50年代“一户一股”的产权分散状况,但是仍然较为分散。我国农村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工商企业偏少,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主要依靠农民和农村信用社职工,况且农村中真正富裕的农民并不太多,导致农村信用社股份金额偏少,股权分散。有数据表明,第一批试点省份的股东人数达到2.78万人,股本金为13090万元,每个股东平均注资4692元;第二批试点省份的股东人数为1.9万人,股本金1159万元,每个股东平均注资601元。据调查了解,由于股权结构过于分散,出于时间、能力、精力和成本等因素的考虑,绝大部分股东对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状况的监督管理意识不强,法人治理结构难以有效改善。

第三,存在“大户”入股现象。虽然大股东的存在有可能会减少所有者——管理者代理问题,但是大股东在农村信用社借贷政策的制定方面有发言权,而且可能存在为自己的或者有关联的企业获取利益的机会主义行为,使农村信用社无法顾及普通农户的贷款需求,影响农村信用社支农功能的发挥。因此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在《农村信用社以县(市)为单位统一法人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对投资股规定了单个自然人投资和单个法人投资的最高比例。但是在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的实践中,存在着某些自然人同时又是企业法人,既以企业名义投了法人股,又以个人名义投了自然人股,二者合计入股金额较大。我国农村宗族势力较大,在某些地区出现了本宗族联合起来大范围入股中小农村信用社,达到操作农村信用社的目的。

2、法人治理结构还不完善

当前,农村信用社体制采取基层农村信用社向县(市)联社入股,县(市)联社向省联社的入股结构模式,从股本结构看,基层信用社应该拥有对县(市)联社、县(市)联社应该具有对省联社的控制权。理事会和监事会应该由各级股东代表大会民主选举产生,理事会聘任信用社主任。但是由于农村信用社产权还不够明晰,存在上述问题,因此一人一票的民主管理在实践上往往无法操作。考虑到股东代表以及理事会提名产生过程中的公正性和有效性,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借助更高层次的行业管理机构来考察,这就赋予了行业管理的必要性。于是在现实中出现了行政式的人事任命体制,即农村信用社主任产生模式是由联社提名,经基层信用社理事会表决通过后任命;联社主任的任命需要经过上级管理部门同意。这意味着上级联社已经演变为下级联社或基层信用社的上级行政管理机构,下级联社或基层信用社的独立法人地位得不到很好的体现,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运行自然无从谈起。

二、对新一轮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的分析

2003年银监会成立后,出台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在试点省份对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进行了重新界定,明确将管理和监管职责分开,国家银行监督管理机构(人民银行和银监会)依法实施对农村信用社的风险监管,管理权交由省级人民政府负责。试点各省为有效实施对农村信用社的管理,可成立省级联社或其他形式的省级管理机构,在省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具体承担对辖内信用社的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职能,但“不得把信用社的管理权下放给地(市)和县乡政府”。在农村信用社省级管理组织模式的选择上,各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省级联社、管理局或协会等多种形式,但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省(区、市)都选择了省级联社的模式。可以预见,我国农村信用社体系在本轮改革完成以后,将在全国范围内基本上形成一种由各省联社控制的格局。根据规定,省联社是由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内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市(地)联合社、县(市、区)联合社、县(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农村合作银行自愿入股组成,实行民主管理,主要履行行业自律管理和服务职能,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的地方性金融机构。

农村信用社是地方性金融机构,服务的目标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央政府将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权下放给省级政府,可以激励地方政府对农村信用社的管理和支持。在成立省联社以前,农村信用社体系采取基层信用社和县级联社二级法人体制,没有更高层次的联合。单个农村信用社乃至县联社势单力薄,各自为政,金融服务水平低,抵御风险能力差,一旦一个信用社出现支付危机,极容易使支付风险迅速蔓延。设立省级行业管理组织,有助于改变农村信用社分散、单一、落后的群体状况,为农村信用社提供更为有效的管理和服务,有利于发挥行业整体优势,提高农村信用社抗御风险的能力,提高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但是对于地方政府普遍选择的省信用联社管理模式是否是切实有效的改革模式,还有待商榷,改革后的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很有可能会产生以下问题。

第一,多头监管。本轮改革将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权下放给省级政府以后,农村信用社将面临人民银行、银监会和省级人民政府的多重领导。虽然在《关于明确对农村信用社监督管理职责分工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04]48号)中对各级监督管理机构的职责进行了明确分工,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监管信息不对称,同时各监管部门之间又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协调,重复监管、越位监管和监管真空现象在所难免,各级监督管理机构之间的矛盾也将不可避免,影响监管效果。银监会对农村信用社的监管是法人风险监管,省政府对农村信用社管理的是人财物和经营行为,而政府又不是银监部门的监管对象,因此当省政府和银监会对农村信用社的具体监管问题产生分歧时,农村信用社必然会更多的听命于省政府。例如当银监部门对农村信用社部分信贷资金投向、大额贷款投放,以及一些违规行为进行监管和查处时,农村信用社可能用政府的文件、指示来说明和对抗,这样很容易抵消监管的作用。

第二,地方政府行政干预。《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中对本轮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省级人民政府应坚持政企分开的原则,对农村信用社依法管理,不干预农村信用社的具体业务和经营活动,不把对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权下放给地(市)和县、乡政府。”虽然有以上规定,但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地方政府对农村信用社的行政干预是很难避免的。处于经济体制改革过渡时期的地方政府,可以定位于“准市场主体”,为了满足本地经济增长、政绩工程建设、本级财政支出和官员在职消费的需要,地方政府总是希望能以各种方式掌握规模尽可能大的资源。在地方财政紧张而又得不到根本好转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在业绩考核面前可能会加大对地方金融的干预,要求其信贷投向符合地方政府偏好的项目和工程之中。20世纪90年代中期,地方政府就曾通过控制并利用农村合作基金会的资源,启动了新一轮的农村工业化进程,建立开发区、工业区,并使得农村合作基金会的金融资源配置严重不合理,最终导致农村合作基金会被清理整顿。在本轮改革方案中,要求地方政府承担起帮助信用社清收旧贷、打击逃废债、处置金融风险等方面的责任,地方政府将更有充足理由插手农村信用社的具体业务。况且到目前为止,对地方政府是否干预了农村信用社的业务经营并没有统一的界定标准,对过度干预农村信用社的业务经营造成金融风险的政府也没有相应的处理措施。因此,对“不干预农村信用社的具体业务和经营活动”这种软约束的倡导式的规定,将很难排除刚性的行政干预。这种行政干预直接表现在农村信用社系统高级管理人员的选拔和任用上,省政府直接向省联社派遣理事长;在内部治理上省联社党委以党管干部原则代替理事会的权限;下级联社的理事长和主任的配备主要由上级联社决定。

第三,省联社管理范围过宽。在地(市)级不再设立联社或其他形式的独立管理机构的情况下,由省级联社对县级联社直接实行行业管理。由于全省的县级法人信用社众多,有的省份多达一两百家,在省级联社管理人员有限的情况下,省联社管理范围过宽,会强化省联社与县联社之间业已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在事实上把长期存在的中央政府对农村信用社的隐性担保转移成省级政府对农村信用社的隐性担保后,由于信息不对称,省联社必然会不断强化对县联社的控制,这样一方面会扼杀县联社根据当地的金融需要进行金融创新的能力,另一方面当出现问题时,省联社和县联社之间难免相互推诿,形成最终无人负责的局面,在基层信用社还有可能产生道德风险。

(注:本文为装甲兵工程学院创新基金资助项目《农村金融制度创新》中的部分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刘仁伍:新农村建设中的金融问题[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2] 王群琳: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缺陷与创新[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3] 刘锡良:中国转型期农村金融体系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4] 何广文: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制度变迁[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作者:魏晶雪

农村改革分析论文 篇3:

基于阳光体育视角的农村中学体育教学改革分析

体育教学作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一门课程,对于学生的身体健康有着极大的作用,农村学生体质普遍较差,开展效果良好的农村体育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基于阳光体育视角的农村中学体育教学改革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一、阳光体育视角的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投入

我國自2007年开始实施阳光体育运动以来,阳光体育运动已经逐渐融入中学体育教学,但从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实际情况来看,仍然有部分农村中学没有认识到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导致农村中学的阳光体育运动教学投入严重不足,有的农村中学是因为教学条件存在问题而无法满足阳光体育运动的教学投入,有的农村中学认为阳光体育活动只会增加学生的体育运动时间,使学生的学习时间减少,因此没有满足阳光体育活动的投入需求。

2.教学模式

目前,我国大多数农村中学都根据阳光体育活动而作出了相应的体育教学改革,创新出了一些适合阳光体育的教学模式,但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大多数农村中学还是没有摆脱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束缚,没有按照阳光体育运动的需求来改革体育教学,尤其是多数教师仍然采用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参与兴趣开始逐渐下降。

二、阳光体育视角的农村中学体育教学改革

1.更新理念

基于阳光体育视角的农村中学体育教学改革,首先需要对教学理念进行更新,这样才能保证阳光体育活动顺利开展,农村中学的相关负责人需要加深对阳光体育活动的认识,从各方面来满足阳光体育活动的教学需求,逐渐完善体育教学的相关设施和制度,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对体育教学进行改革,这样就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优化模式

在农村中学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需要及时优化体育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这样就能达到阳光体育教学的目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增加一些趣味性较高的教学模式,采用引导、游戏、探究、竞赛等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逐渐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这样才有利于学生今后的体育学习和发展。

综上所述,本文对阳光体育视角的农村中学体育教学改革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得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教学目标,让学生在阳光体育运动中得到充分的锻炼,这样既能满足阳光体育运动的教学需求,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编辑 范昕欣

作者:张信超

上一篇:先秦儒家思想论文下一篇:道路交通环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