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林业改革举措分析论文

2022-04-24

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吉林省“要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重要指示精神,立足吉林省“走出振兴发展新路”、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大战略任务。2015年底省委、省政府印发《吉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总体规划(2016—2025年)》,整体工作从去年开始启动,已有1年多时间,在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良好开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农村林业改革举措分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农村林业改革举措分析论文 篇1:

提高思想认识 找准工作重点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新年伊始,我们召开全国发展改革系统农村经济工作会议,总结一年来的工作,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发展改革工作会议关于“三农”工作的部署安排,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的要求,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新动能。

一、充分肯定2016年农业农村发展改革取得的显著成效

过去的一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大宗农产品市场价格低迷、自然灾害多发重发等严峻挑战,农业农村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稳中有新的良好态势。农业结构调整稳健起步,粮食总产量12325亿斤,为历史上第二个高产年。玉米面积调减、大豆面积增加好于预期,农产品供给充裕。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大量涌现,工商企业到农村投资兴业热情高涨,农民工、大学生等返乡创新创业蔚然成风。农民收入保持稳定增长,2016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63元,实际增长6.2%,增速继续高于城镇居民。农村民生持续改善,水电路气信等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力度加大,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提升,脱贫攻坚取得积极进展。农业农村改革继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土地“三权”分置办法出台实施,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实现重大突破,农业补贴政策改革不断深入,农业农村发展活力持续增强。农业农村发展的良好态势,为稳物价、惠民生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实现“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提供了有力支撑。

总结这一年,我们发展改革系统重点抓了以下工作:

一是综合施策调结构。强化政策引导,改革玉米收储制度,完善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加强规划指导,制定《农村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研究起草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指导意见。加大资金支持,加快主产区粮食、糖料蔗等生产基地建设,扶持现代种业发展和标准化规模养殖。

二是多轮驱动促增收。启动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百县千乡万村”试点示范工程,安排专项建设基金支持融合园区和项目建设。继续开展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启动特色小镇培育工作。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冷链物流等发展。出台完善支持政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

三是退治结合转方式。编制印发《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规划》,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退田还湿等工程,退出超载的生产能力。加强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加强天然林保护、重点防护林体系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大力实施重点区域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印发三江源等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增强农村的生态功能。

四是加大投入补短板。统筹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专项建设基金,加大农业农村投入。重大水利工程新开工21项,超额完成《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任务。形成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意见,全国新增高标准农田8000万亩以上。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电网改造、扶贫公路、危房改造等工程,支持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大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搬迁力度。

五是攻坚克难推改革。黑龙江“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进入第二阶段。积极推进国有林区和国有林场改革,浙江等6省国有林场改革试点顺利完成。积极推进农林水利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优化专项设置,简化审批程序,开展投资精细化管理试点,推进水利、农业、林业领域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试点,开展不同层次的涉农资金统筹整合试点。起草上报《关于创新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机制的指导意见》。

一年来,我们坚持从全局和政治高度把握“三农”工作,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主动作为,积极谋划,努力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水安全;我们坚持议大事谋大事,整合投资用于全局性战略性重大工程建设,着力推进农业农村转型升级,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我们坚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加强纵向联动、横向联合,健全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应该说,2016年我们发展改革系统的“三农”工作,思路有创新,成效更显著,为稳住农业农村这个“基本盘”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深入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准确把握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要求

2017年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之年,也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一环,要适应农业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的阶段性变化,创新体制机制,推进科技进步,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实现农业向提质增效、可持续发展转变。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三农”工作的主线。我们要充分认识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意义,深刻理解其内涵要义,结合农业发展实际和农业产业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切实把改革引向深入。

(一)充分认识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意义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中问题的客观要求。

一是农业农村发展动能不足,农民收入增速明显放缓。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产品价格下行压力增大,务农收入增长空间受限。随着二三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快,外出农民工数量、收入增速回落。财政收入增速下降,農业“黄箱”支持等也面临上限制约。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传统动力正在衰减,而挖掘培育新动能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二是农产品供给不适应需求变化,结构调整难度大。农产品数量、质量、安全方面都存在结构性问题,比如玉米供大于求、粮食去库存压力大,与此同时大豆产需缺口巨大、奶粉等大量进口。随着国际农产品价格大幅下跌,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进口大幅增加,关税配额“防火墙”的功能不断减弱,农业面临的国际竞争压力前所未有。农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但具体往哪调、怎么调,还有许多现实问题需要破解。

三是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我国人均农业资源相对不足,长期以来农业资源过度开发利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突出。而以追求数量为主、粗放型的农业发展方式,进一步加剧了资源环境压力。加强资源保护与修复,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任务极其艰巨。

四是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任重道远。虽然农村面貌发生明显变化,但农业发展仍面临着市场机制作用发挥不充分、支持政策体系不完善、资源要素未充分激活等体制机制矛盾。完善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既是推进农业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关系全局、关系长远的战略任务。

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矛盾,主要集中在供给侧,主要是结构性、体制性问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是矫正农业资源要素配置扭曲,让农产品生产更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农业农村转型升级、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现实需要。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我们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从供给侧入手,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发力,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二)深刻理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要义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就是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概念作了全面阐述,就是要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为主要目标,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根本途径,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

应该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结构性改革,既要考虑数量的平衡,也要实现品质的提升;既要调整结构、调整布局,又要转变方式、创新机制,是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思路的一个重大转变。

首先,提高供给质量是主攻方向。核心是增强供给体系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使农业供需关系在更高水平上实现新的平衡。要坚持质量兴农,在“优质专用”、“特色个性”上下功夫,不断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坚持科技强农,推进科技创新,促进农业、加工业、科技的深度融合;坚持效益惠农,创新经营方式,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全面提高农业整体效益,让农业成为有竞争优势的产业。

其次,满足市场需求是最终目的。从近年来我国粮食库存和进口规模同时扩大的情况看,我国粮食库存过多的问题,不在“数量”,而在“结构”和“品质”,在市场竞争力不高。近年来我国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加快升级,要坚持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依靠市场手段动员要素、优化配置、提升效率。特别是要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统筹调整农产品结构,既要有效调减过剩农产品,又要及时补上供不应求农产品,增加有效供给。

第三,促进农民增收是核心目标。农业经营效益是否提升、农民收入是否增加,是检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的重要尺度,也是推动改革的持久动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得成不成功,要看供给体系是否优化,效率是否提高,更要看农民是否增收、是否得到實惠。要通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努力保持近年来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势头。

第四,实现绿色发展是基本要求。绿色发展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农业本身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确立发展绿色农业就是保护生态的观念,将“山水林田湖”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加快形成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统稳定、产地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安全的农业发展新格局。要顺应群众关切,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增强农业的生态功能。

第五,深化改革是根本途径。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解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破解资源要素的瓶颈制约,都需要大力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必须加快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大力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激活农村各类资源要素潜力,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形成更有效率、更有效益、更加可持续的农业供给体系。

(三)全面把握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

当前,深入推进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核心是抓好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和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两个方面的工作。

关于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重点是六个方面:一是要按照“稳粮优经扩饲”的总体思路,围绕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消费需求,统筹调整农产品种养结构,提高农产品品质,优化产品结构。二是加快发展土地流转、土地入股以及服务带动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优化经营结构。三是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进一步明确区域发展定位和主攻方向,以主产区为重点建设好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优化区域结构。四是适应农业由量到质转变的大趋势,调整农业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创新农业技术体系和技术路线,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五是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加快延伸农业产业链,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六是推行绿色发展方式,把该退的坚决退下来,把超载的果断减下来,把该治理的治理到位,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于农业农村体制机制改革,重点是五个方面:一是推进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和收储制度改革,让价格真正释放出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信号;二是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盘活农村资源要素活力;三是改革财政支农投入使用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更好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完善农业补贴制度,增强指向性、精准性和实效性;四是加快农村金融创新,把更多的金融资源引向农业农村;五是健全农村创业创新机制,鼓励各类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活跃农村经济。

还需要特别强调两点:第一,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决不意味着可以忽视粮食生产,要始终绷紧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快落地,持续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防止粮食生产出现大的滑坡。第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要放松宏观调控、削弱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与之相反,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很多举措都离不开政府投入的引导和支持。要切实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要在加大投入力度、强化政策引导、创新支持方式、创造良好市场环境上下更大的功夫。

三、进一步明确发改系统工作重点,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对全年经济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总体判断,当前世界经济仍将处于缓慢复苏的进程中,但复杂性、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将进一步凸显,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思潮明显上扬。从国内看,经济稳定运行的基础还不牢固,区域和行业走势持续分化,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困难和风险不容低估,特别是结构性矛盾突出,有效需求增长乏力,实体经济困难较多。综合考虑国内外形势,中央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强调宏观经济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并加强各类风险防范和处置。

我们发展改革系统要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把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工作主线,找准定位、抓住关键,切实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加大农业改革力度,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迈出新的步伐。重点要推进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

要在巩固去年农业结构调整成果的基础上,在优化布局、提高品质、提升效益上下更大功夫。一是着力调整产品结构。以玉米结构调整作为突破口,深入推进农产品种养结构调整,引导农业由“生产导向”向“市场和消费导向”转变,促进粮经饲协调发展。二是进一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立足比较优势,启动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率先在优势产区划定大豆、棉花、油料和糖料生产保护区,确保一定的自给水平。推动制定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规划。三是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把提高农产品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推动优胜劣汰、质量兴农。实施种养业循环一体化工程,支持牛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和规模化大型沼气工程建设,提高种植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

(二)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开创新局面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都作了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要潜力,发挥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乘数效应,抓好农村电商、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支持各类人才到农村创业。李克强总理强调,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徐绍史主任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去年底,我们在贵州举办的专题培训班上,已经对今年的工作进行了部署,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这里再强调一下,要切实把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作为发展改革部门农经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大动作、硬措施、破瓶颈、见实效”的要求,建机制,搭平台,找抓手,切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同时,要把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农民工等返乡创业结合起来,加强政策衔接、工作协同,在促进产城融合、农村创新创业方面取得更大成效。

(三)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呈现新风貌

这既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现在,我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求关系相对宽松,这为转变发展方式创造了有利条件。要抓住难得机遇,采取有力措施,把生态修复和建设作为一个产业来抓,使之成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亮点,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取得实质进展。今年的重点,一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启动实施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规划,推进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退田还湿。继续加大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力度,扩大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等试点范围,推动开展農业节水体制机制创新和示范。二是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继续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强京津风沙源区、岩溶石漠化区、黄土高原、西藏、青海三江源等重点区域生态屏障建设,研究启动长江经济带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永定河绿色生态廊道建设。三是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行动,选择适宜模式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推动解决好农村垃圾污水乱排乱放问题。实施农村新能源行动,逐步扩大农村燃气和清洁型煤供给。

(四)推进农业农村补短板再创新成效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确保农业农村投入适度增加,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向农业农村倾斜。由于财政收入增速下降,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总盘子很难有大的扩展,农口的投资规模,也很难有大幅提升,必须进一步创新机制,保障农业农村投入,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一是在优化存量上做文章。要进一步明确投资重点,集中资金用于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的重大工程。今年要继续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加强灾后水利薄弱环节补短板,确保新开工重大水利工程15项。继续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粮食生产不滑坡、能力有提高。继续加强农村水电路气房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继续支持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搬迁。二是在加强投资管理上下功夫。切实加强对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监管,充分利用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和信息化手段,积极推进投资精细化管理。改进投资项目稽察方式和手段,对发现的问题严肃认真整改。按照中央要求,发挥规划统筹引领作用,多层次多形式推进涉农资金整合,研究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三是在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上想办法。通过基金、贴息、担保等途径,发挥政府投资的杠杆作用。深入推进水利、农业、林业引入社会资本试点工作,撬动社会和金融资本。这里要特别强调的一点是,加强投资和项目管理,是我们发展改革系统的基本职责,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这方面的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五)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实现新突破

破解农业发展面临的市场机制作用发挥不充分、支持政策体系不完善、资源要素未激活等体制机制矛盾,发展改革部门要主动作为,积极推动各项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一是深化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去年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改革的积极效应正在显现,当前要做好防范风险的各项准备,积极引导多元市场主体入市收购,防止出现卖粮难。研究完善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增加调节弹性,让价格真正释放出市场供求信号。调整完善新疆棉花、东北大豆目标价格政策。加快消化玉米等库存,科学合理确定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国家储备规模,优化中央储备粮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改革完善中央储备粮管理体制。各地特别是主产区要密切跟踪形势变化,及时反映情况并提出政策建议。二是要统筹推进农业农村各项改革。继续抓好成渝统筹城乡、黑龙江“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国有林区和国有林场改革,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全面推行河长制,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生态补偿机制,健全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村创业创新体制。三是要高度重视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进展,密切关注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进展。这些改革,虽然不是发展改革部门牵头,但事关农业农村发展大局,具有“四梁八柱”的性质和意义,影响深远,我们要加强对相关问题的研究。

做好今年的“三农”工作,稳住农业农村这个基本盘,对大局稳定至关重要。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发展改革工作会议精神,主动适应新常态,落实新发展理念,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努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本文为作者在全国发展改革系统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有删节)

作者:张勇

农村林业改革举措分析论文 篇2:

省农委主任于强在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吉林省“要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重要指示精神,立足吉林省“走出振兴发展新路”、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大战略任务。2015年底省委、省政府印发《吉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总体规划(2016—2025年)》,整体工作从去年开始启动,已有1年多时间,在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良好开局。5月18日,省委书记巴音朝鲁、省长刘国中主持召开了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对前期工作给予了肯定,对下步工作作出了安排部署。会上,省农委副主任刘丰艳传达了巴音朝鲁书记的讲话精神,要切实把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作为我省“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加强组织领导,扎实做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等重点工作,为如期实现率先工作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于强强调,此次会议重点是以省委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省率先工作领导小组会议部署要求,通报2016年14个率先县(市、区)目标责任状考核结果,总结工作,部署任务,调动和集聚推动率先工作的强大合力。从一年多的工作看,各地、各部门都能以高度的政治觉悟自觉承担和抓好率先任务,着力抓规划落地、推进机制和标志性重点任务落实,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一是总体规划稳步落地。编制完成省、9个市(州)、14个率先县(市、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规划,建立省、市、县三级由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分解到44个省直部门,将率先工作纳入部门绩效、市(州)政府绩效、县域突破考核、目标责任制考核。省政府与农业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中国气象局签订合作备忘录,共同推进农业现代化。二是基础建设力度加大。整合发改、国土、农发等部门涉农项目资金33亿元,建设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209万亩,打造8个10万亩水田集中片区。启动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示范省试点,争取和落实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6.78亿元,建成的261个农机大社。落实松花江干流治理等重大项目22个,中央投资计划综合完成率达到93.26%。三是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全省调减籽粒玉米332.58万亩,推进24个畜牧业全产业链大项目建设,建设标准化养殖项目1264个,无疫区建设通过国家验收。新建规模化棚膜园区36个,新增棚室2.1万亩,改造棚室3万亩。农产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5200亿元,同比增长7%。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超过3000个。集中打造吉林大米、吉林杂粮杂豆、吉林长白山人参、吉林长白山食用菌等特色品牌。四是农村改革深入推进。积极探索培育家庭农场联盟、合作社联合社,大力推广土地托管、股份合作、实物地租等规模经营模式。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土地流转面积分别增长8.5%和20.6%。率先县土地确权整省推进试点完成实测面积超过90%。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村从3个扩大到25个。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在14个率先县(市、区)实现全覆盖。

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重视程度还需进一步提高。一些地方在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组织谋划和推动落实上与发展要求,与《总体规划》部署仍有不小差距。很多地方存在着“等靠要”、“推着干”的思想。有的地方还没有将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作为重大战略,摆上突出位置,重点研究、重点部署,尤其是在项目整合安排、制定扶持政策、推进改革创新等方面力度不大。特别是一些地方农业部门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不到位、参谋不到位、协调不到位,率先工作没能纳入当地党委和政府的重要工作,推进很慢。二是发展思路还需进一步理清。不能很好落实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要求,个别县(市、区)自身发展定位不准,对制约当地农业农村发展建设的矛盾和问题认识不清,对“发展什么、谁来发展、怎么发展”谋划不够到位。有的县(市、区)抓标志性重点工作缺乏系统思考,不能与区位优势和产业特色相结合,脱离实际。一些市(州)对推进城市周边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没有谋划部署和系统的工作推进机制。三是政策资金整合还需进一步加强。针对涉农项目“散、杂、多”等问题,不能有效整合,“撒芝麻盐”的问题普遍存在,推动现代农业建设难以形成合力。有的对农林牧渔投入力度与率先标准还有一定差距,既不能从本级做起增加现代农业建设投入,又没有建立形之有效的机制和办法吸引社会各方面投资,就是在争取国家和省里的项目和资金上也热情不高,缺乏动力。四是改革创新步伐还需进一步加大。很多县(市、区)推进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缺乏思变求变精神,对基础设施建设、模式创新、重大技术、品牌培育、生态建设等方面谋划不够,发展建设缺乏活力。有的面对经济调整缺乏改革精神、发展信心和“破冰”勇气,思想不够解放,一定程度存在畏难情绪。针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按照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领导小组会议的部署和要求,紧扣《总体规划》提出20项重点任务,全力抓好标志性、引领性重点工作的推动和落实。于强对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建设和组织领导方面,提出四点意见:

一、狠抓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重点任务落实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现代农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的显著标志。省委书记巴音朝鲁在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要紧紧抓住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实现农业向提质增效、可持续发展转变。各率先县(市、区)要深入贯彻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调优、调高、调精农业产业,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做足种植业结构、农产品结构、产业结构调整文章,加快构建具有更高质量效益水平的产业体系。

(一)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坚持“稳粮、优经、扩饲”,优化种植结构,调减籽粒玉米。洮南、前郭、敦化、撫松都处于玉米生产非优势区,要加大米豆轮作、粮改饲、旱改水和发展红干椒、杂粮杂豆等其它经济作物力度,推动和引导籽粒玉米向鲜食玉米、饲料玉米、专用玉米调整。重点打造洮南燕麦、绿豆、红干椒、西甜瓜、牧草等生产基地,打造前郭高粱、花生、观光采摘基地,打造敦化东北最大小粒黄豆生产基地。中部县份发挥“吉林大米”品牌优势,围绕发挥前郭、孤家子等老灌区潜力,从水资源出发增加优质水稻。

(二)加快发展棚膜经济。从今年起,省政府把发展棚膜经济作为一项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民持续增收的重大举措,制定实施加快发展棚膜经济发展指导意见,加大了财政投入、金融扶持、用水用电用地等政策支持力度。9个市(州)城市周边,大都处于棚膜经济的重点区域,要充分利用政策契机,围绕菜、果、瓜、食用菌,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化棚膜园区建设。14个率先县(市、区),大多都形成了很好棚膜产业园区,要积极适应市场消费升级的变化,下大力气发展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和品种,坚持宜土则土、宜洋则洋,既培育发展新、特品种满足高端需求,也要发展简易棚室满足大众需要的叶菜、果菜,通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实现本地菜全年生产、全年供应。

(三)持续建设畜牧业全产业链。各市(州)、各率先县(市、区)要扎实推进畜牧业全产业链建设,着力抓好生猪、肉牛、肉羊、肉鸡、奶牛和梅花鹿等6条产业链开发,加快洮南雏鹰、梨树正邦、榆树正榆等大项目落地并达产达效。各率先县(市、区)要加快推进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创建活动,发展清洁化、规模化养殖,加快畜牧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长春、农安、梨树等市县要做好“无抗肉”试点示范。

(四)继续抓好农业产业化经营。各市(州)、各率先县(市、区)要正视自己的不足和差距,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紧紧抓住国家政策和市场价格低的有利时机,要从大项目建设、加工业扩能升级、发展产业联盟入手,加强指导、协调和服务,推进产业向上下游延伸,大力发展玉米深加工,打造一批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发展特色加工业,围绕人参、食用菌、中药材、林下资源等特色优势,建设长白山特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二、狠抓现代农业生产体系重点任务落实

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是先进生产手段和生产技术的有机结合,重点解决农业的发展动力和生产效率问题,是现代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显著标志。省委书记巴音朝鲁在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要落实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抓紧补齐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设施装备落后、科技创新不足等短板。各率先县(市、区)、省直各部门要坚持问题导向和补“短板”意识,着眼高标准、高水平,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机械、技术装备建设。

(一)集中连片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标准农田是落实率先发展第一项重点任务,省里的决心是很大的。从去年开始,探索实施了“五个集中”办法,核心就是把全省的任务、全省力量集中到14个率先县(市、区)。从去年实施情况看,双阳、抚松等县都较好完成年度任务,但大部分县年度建设任务没有完成。针对去年高标准农田未完成任务情况,审计署今年年初就提出了审计意见,省里已督促各地进行整改。这次考核情况较好,大部分县都已在6月30日前完成了。但从工程量和投资量看,不成比例,希望各地要实事求是,扎实推进。从高标准农田占耕地面积比这个发展指标上看,只有永吉、公主岭达到率先标准的60%,而大部分县与标准差距巨大。这些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采取超常措施,下更大的决心和力气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一是要全面完成年度建设任务。需要强调的是,14个率先县(市、区)必须把高标准农田作为率先工作第一重点任务统筹起来,农业部门要大胆协调、大胆工作,这是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必须不折不扣的开展起来,要让县里两个“主官”按照率先发展的要求亲自定调、亲自安排、亲自督促落实。省里对今年高标准农田建设将强化调度督导,凡是进度慢、完不成任务的要通报批评,严重的追究责任。二是要与重点工作统筹实现集中连片。今年省里提出“五个结合、五個优先”,即,结合种植结构调整、“五区”创建、产业化经营、“三园”建设、产业扶贫,优先支持水田建设、高效特色种植基地、龙头企业基地、示范园区、特色产业扶贫项目。其中,最为关键是推进集中连片,特别是榆树、永吉、前郭、德惠、梅河口、九台要抓紧推进8个10万亩水田大片区,一年压一年,项目接续安排,力争今年、最晚明年全面完成。前郭、农安、九台、永吉等县要贯彻落实前农、长吉示范区和华侨农场示范园规划,集中向交通主干线摆布。三是要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创新。要改变高标准农田项目只靠国家投入的老办法,学习外省的先进经验,发挥金融资本、龙头企业、各类新型经营主体的积极性,通过财政奖补、资本注入、股权投资等方式探索实施一批PPP、BOT等项目,同时要注意解决好高标准农田建设中遇到征占补偿、项目整合、资产管理等各类问题。

(二)加大水利工程建设力度。各地要紧紧抓住引松供水、河湖连通、松花江流域综合治理、灌区现代化改造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机遇,争取让重点工程在本县早开工、早发挥效用。前郭、永吉、东辽要全力启动做好灌区现代化改造试点,建成前郭、星星哨、灯杆河高标准示范片区。

(三)加快全程农机化整省推进。各率先县(市、区)要扎实推进全程农机化整县推进,围绕耕整地、种植、植保、收获、烘干、秸秆处理六个环节,探索一系列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要紧紧抓住农机化新型主体示范建设,打造“一乡一强社,一乡一示范区”,坚持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区、规模化生产基地相衔接,力争在2~3年内14个率先县(市、区)全部完成全程农机化新型主体建设任务,形成全程机械化发展新格局。省里在项目安排上优先向14个率先县(市、区)倾斜,只要14个率先县(市、区)有积极性,就全部满足。要加大秸秆还田、保护性耕种技术推广普及力度,力争到“十三五”末,14个率先县(市、区)市秸秆还田、保护性耕种技术等全面铺开。

(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各个率先县(市、区)要把科技创新放更突出的位置,大力推广以手机信息服务为引导的节本增效技术,实现测土施肥在粮食主产区全覆盖、手机信息化服务全覆盖;推广以生物防螟为重点的绿色植保防控技术,防治领域由单一玉米向水稻拓展;推广以航化植保为重点的统防统治技术,推广以减少生产环节降低生产成本为核心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以抗旱保墒为核心的深松技术。各地要扎实做好玉米籽粒直脱收获烘干、鲜食玉米花生可降解地膜、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墨西哥新技术新品种引进、玉米控肥和水稻控药控水等五项新技术引进示范。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要基本实现化肥施用量零增长、农药施用量负增长。榆树、公主岭、农安、梨树等县市要扎实做好黑土地保护试点和项目建设,东辽、前郭等县市扎实做好施用商品有机肥试点。

(五)加快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各市(州)、各率先县(市、区)要加强规划引导、政策支持、标准规范、市场监管,推进“互联网+”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全面完成标准化村级信息服务站全覆盖工作。要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設,使电子商务在便利农民生产生活、扶贫攻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取得明显成效。

(六)启动抓好五区三园建设。“五区三园”建设是今年中央部署启动的重大工程,省里下半年将陆续部署启动。各地要抓住政策机遇,将“五区三园”建设与率先工作统筹起来,争取更大政策支持。在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上,各率先县(市、区)要早动手、早安排,中西部重点建设玉米、水稻生产功能区,东部重点建设大豆生产保护区。要突出区域布局、功能定位,积极创建园艺产品、畜产品、水产品、林特产品4类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在创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上,省里已公布认定舒兰、通化、公主岭、前郭、梨树为省级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长春、敦化、和龙、抚松为省级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创建单位。各地要以本地创建规划和方案为指导,全面启动创建各项工作,加快项目建设和创新举措落实。在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和创业园上,在做好国家级、省级创建申请的同时,各地抓紧制定指导意见、认定办法和扶持政策,实行率先启动一批、提升壮大一批、谋划新建一批“三个一批”的创建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项目争取和投入力度,将产业园、科技园和创业园打造成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和标志性工程。

三、狠抓现代农业经营体系重点任务落实

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是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组织方式、服务模式的有机组合,重点是解决“谁来种地”和经营效益问题,是现代农业组织化程度的显著标志。省委书记巴音朝鲁强调,适度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各率先县(市、区)要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突出规模经营的引领性和带动作用,培育规模化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加快构建职业农民队伍,促进不同主体之间的联合与合作,加快构建机制灵活、运转高效、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和制度。

(一)下大力气发展规模经营。各市(州)、各率先县(市、区)要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抓主体、抓模式、抓服务,强化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在培育规模经营主体方面,要加强新型主体的整合和再造,培育和规范农民合作社经营,搞好示范合作社和示范家庭农场评选认定,打造一批家庭农场联盟、农民合作社联合社。要扎实开展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计划和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推广利用手机APP开展吉林省“吉云智农”云平台信息化培训。在发展规模经营主推模式方面,要大力推广普及土地托管、实物地租、土地入股、代耕代种等经营模式,探索推广私人订制、休闲种植、体验采摘等经营模式试点,各率先县(市、区)每年农村土地流转规模要提高3~5个百分点。在强化规模经营服务方面,要围绕农机作业及维护、统防统治、农村金融等项目开展政府购买服务试点,学习推广吉林市棋盘村社会化服务模式,加快培育现代农业服务组织,支持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农机承包作业、养殖业粪污专业化处理等服务。

(二)加快推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各市(州)、各率先县(市、区)要立足本地产业特色和发展条件,支持种植大户、合作社、龙头企业及其它社会组织,探索推进各种类型一二三产业融合,支持农民和从事种养业的主体,向储运、加工、销售等二三产业链延伸;鼓励加工型龙头企业,通过订单、股份合作、信托等方式,直接参与种养环节,探索走出带动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民增收、产业融合高效的新模式、新机制。各地要下力气推进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制定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农家乐等扶持政策,实施休闲农业示范县、示范点创建工程、星级休闲农业企业培育工程,研究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财政贴息等方式支持农家乐休闲农业聚集区建设发展的模式,不断发展壮大休闲农业规模,促进休闲农业提档升级。

(三)加强培育农产品品牌。各地要积极参与全省农业品牌创建中来,突出“吉字头”品牌,按照“‘吉字头’背书品牌+区域公用品牌+企业(产品)品牌”的架构,重点打造大米、人参、杂粮杂豆、玉米、食用菌和优质畜产品等六大品牌。要突出本地特色农产品,建设和打造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核心生产基地。要抓住吉浙对口合作机遇,办好农展、产销对接、品牌推介等推介活动,塑造吉林品牌良好形象。要研究制定本地农业品牌创建工作意见和扶持政策,组建品牌产业协会,采取“政府+联盟+企业”的方式,授权管理运营品牌,强化政府品牌创建牵头作用和市场主体品牌创建的主体作用,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培育形成吉林省品牌农产品集群和整体形象。

(四)扎实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各地一定要突出抓好重大基础性、制度性改革任务落实,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动力。一是扎实推进土地确权和产权制度改革。省里三权分置办法的实施意见马上下发。各地要研究制定本地贯彻落实的实施意见和分工方案。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确保确权工作如期完成,年底前发放确权证书。要深入研究落实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启动并做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二是继续深化农村金融改革。落实省里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要求,加快构建基础金融、物权增信、信用信息及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三支柱一市场”农村融资服务体系,为涉农主体提供全方位、多元化金融服务。抓好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扩大试点范围,引导金融机构参与,实现率先县全覆盖。三是推进农垦改革。启动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和垦区办社会职能分离试点。开展农垦土地确权登记,用三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发证任务。实施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场提升行动。四是推进林业改革。制定出台国有林区改革实施意见,全面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创新经营机制,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切实加强森林资源监管,年底前基本完成国有林场改革主要任务。继续抓好供销合作社改革、扩权强县改革试点等工作。

四、狠抓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组织领导

当前,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正处在关键阶段,容不得丝毫放松和懈怠。省直各部门、各级党委政府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省里部署,紧紧抓住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这个总方向,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推进步伐。

(一)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我们务必要深入贯彻和切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务必把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摆上吉林振兴发展的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率先的力度不能减,抓率先的劲头不能松,抓率先的标准不能降。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地紧扣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主题,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建设,在新的起点上全面加快吉林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总体规划明确,到“十三五”期末全省9个市(州)城市周边和14个率先县(市、区)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这说明率先县(市、区),不仅要做全省的先行者,也要做全国的先行者。从现在开始还剩三年多时间,如果慢了就有可能完不成任务,如果标准低了就有可能达不到要求。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必须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必须要有只争朝夕的干劲,瞄准目标找差距,紧扣重点抓落实,攻克难点求突破。要注重抓标志性、关联性、引领性的重大改革举措和重点工程项目,突出典型模式示范引领,以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为全省农业现代化树标杆、趟路子。

(二)切实落实点面结合思路。按照以点带面、梯次推进的工作思路,全力推动“点”上率先突破,进而推动“面”上提升。就“点”上而言,14个率先县(市、区)和9个市(州)城市周边,就是全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点”。14个率先县(市、区)和9个市(州)城市周边也要落实这样工作思路,围绕20项重点任务和重点区位,将率先工作与农业农村重点工作、农村各项综合改革任务统筹起来,瞄准标志性、引领性、示范性,分门另类地打造3~5个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9个市(州)城市要制定城郊型农业发展意见,按照土地集约、特色鲜明、技术集成、效益显著的总体要求,明确都市农业发展思路目标,规划实施一批观光、体验、休闲、食品供应等重点工程和项目,推进全省城郊型农业走上发展的快车道。14个率先县(市、区),要集中安排三产融合、集体产权、新型城镇化等试点任务,着力推进高标准农田、互联网+、黑土地保护、农副资源综合利用、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整合。就“面”上而言,就是对标评价考核指标体系,细化分析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一项一项对比,拿出哪些指标已达到要求标准的,哪些指标还未达到标准但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哪些指标未达标准而且从目前基础条件、政策投入等情况看,近期很难达到标准的,建立“网格化”管理制度,将任务指标分解落实具体部门单位,实施有针对性政策措施。省里已有部门分工方案,我们还将评价体系指标分解到具体部门,比如,畜牧业的任务和指标,就由省畜牧业局负责;水利现代化任务和指标,就由省水利厅负责。就省农委内容,也要将各项指标任务分解到处室和单位。省率先办要根据去年14个率先县(市、区)考核结果抓紧制定一个评价体系指标任务分解通知,请省政府主管领导审核后印发实施。从市(州)、县市具体情况,也要这样做,进而形成任务明确、责任明确的工作体系。

(三)切实加大政策措施力度。省直各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履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责任和职责,进一步加大政策措施力度,在政策打捆、资金整合和项目落地上拿出实打实的招法。要加大涉农资金、项目整合力度和政策创设力度,围绕高标准农田、农机装备、农田水利、农业科技等农业重大基础支撑能力建设,集中办一些大事和实事。9个市(州)、14个率先县(市、区)要从打造亮点、补齐短板出发,谋划制定一批有实招、有含金量、有力度的政策措施,调动和激发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积极性。要借鉴高标准农田项目“五个集中”的做法,按照“统一规划、集中投入、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计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整合各类现有涉农项目资金,统筹安排,集中投入。要加大抓项目、抓环境、抓落实力度,不折不扣落实好强农惠农政策,确保政策、资金和项目及时有效到位落地。各地要盯住国家有关政策,把握政策导向,对标谋划一批、儲备一批重大项目,抓紧推进一批项目前期,超前做好项目审批和开工准备,尽量打出提前量,抢出工作进度。要制定积极的激励政策,探索农业BOT、PPP融资模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业,鼓励和促进工业与城市资源要素向农业农村配置,调动农民参与农业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四)切实增强工作合力。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涉面广、难度大、任务重,必须举全省之力合力攻坚。要建立完善协调推进机制,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密切沟通配合,强化主体责任和属地责任落实,切实把责任落实到部门、领导、岗位和人头,确保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落实。省直各部门要在满足资金项目使用要求前提下,将各类涉农资金最大限度地投向14个率先县(市、区)和市(州)城郊都市农业。要加大督查督办督导力度,建立健全责任清单制和绩效考评机制,赏罚分明,奖勤罚懒,确保工作不跑粗、不跑空、不流于形式。要充分发挥督查考察的指挥棒作用,省里已建立形成了市(州)政府绩效、部门绩效、县域经济考核、党政领导班子考核四个方面考核体系,与14个率先县(市、区)签定了工作目标责任状。省率先办将按照《吉林省率先总体规划》所确定的20项重点任务和24个考核指标,对标省直有关部门和各地,制定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不断加大督查、督办、督导力度,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省里还计划设立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全面客观地衡量各地、各部门的工作成效,推动我省率先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

(省率先办 供稿)

农村林业改革举措分析论文 篇3:

理想与限度:德清农村产权改革

如何更好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是新时期我国三农工作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近些年各界的主导思路是通过市场化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现城乡要素自由流动,激发农村活力,推动农业发展和农民致富。农村改革就是通过赋予农民更加完整和有保障的产权权能(即所谓的“还权赋能”),通过公开公平统一的市场交易,实现产权的优化配置。基于这种逻辑,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便成为当前市场化导向的农村改革的基本内容。

浙江省德清县显然也认同这种思路。这个位于杭嘉湖平原上的“中国百强县”,近年来实施一系列农村产权改革措施,让“农村死产变活权、活权生活钱”,改革成效引起诸多关注,媒体称其改革“如庖丁解牛般得心应手”。2014年德清被浙江省确定为唯一的城乡体制改革试点县,德清经验也就具有了更广泛的推广甚至引领意义。笔者希望通过剖析德清的实践,分析农村产权改革的意义及其限度,并对这种改革路径提出一些反思。

德清的实践

农村产权改革由来已久。2007年国家设立成渝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两地改革试验最为人关注的是农村产权改革。2011年农业部启动新一轮农村改革试验区,首批24个试验区中有4个直接承担农村产权改革任务,其余试验区的实验内容也与产权改革密切相关。此外,各地自行探索的农村产权改革试验也不在少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肯定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产权改革试验的合法性。一时间,农村产权改革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

同其他地方一样,德清农村产权改革也包括四个主要方面:确权、交易、抵押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总体来看,德清在以下方面的探索是比较具有创新性的。

颁发“流转经营权证”和集体经济股权确权。除了对所有农地、房屋等进行确权外,德清还根据“三权分置”原则,对经营面积10亩以上(以及50亩以上)、流转期限5年以上,并签订规范的农村土地流转合同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30亩以上的林业经营主体的流转经营权,登记颁发“流转经营权证”。目前法律上尚无“经营权证”依据,其他地区多以土地流转“鉴证书”的形式代替经营权证。德清的做法确实比较独特。二是实施集体经济股权确权,全面完成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改革,明确农民在村经济合作社中的社员身份,明确股权可依法继承或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转让,即使户籍改变仍享受收益分配权。

开展农地流转、宅基地置换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探索。德清构建了县、镇、村、户四级农村综合产权流转交易服务平台。应该说构建公开统一的交易平台是各地农村产权改革的普遍做法,德清并无创举,其真正创新之处在于,特别强调发挥村社集体对村级资产交易的监管职能。德清依托农村三资管理服务中心,建立“四议两公开一监督”管理模式,所有村务重大活动必须由村务监督小组全程参与监督。第二项探索是推进宅基地跨村跨镇置换。按照“村民自愿”、“资源集约”、“权跟人走”等原则,利用增减挂钩政策,在若干乡镇启动农房跨村集聚。最后是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目前,德清已选择5个地块上报省里待批复,方案中明确土地入市收益除上缴15%的基础设施开发费用外,其余全部归集体所有。

探索产权抵押,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农村产权改革的目的之一是实现农业规模经营。产权抵押贷款实际上是要解决新型经营主体的融资问题。目前,德清已推出农村集体经济股权质押贷款、承包收益权贷款、农村住房抵押贷款等十几个新型支农特色金融产品。同时,德清还探索完善农村金融体系,2013年成立民间融资服务中心,由当地一家民营企业发起成立,属民间融资中介机构,性质视同农村信用社。该模式被称为“德清模式”在浙江全省推广;2010年成立农村资金互助社德农农村资金互助社,号称全国最大,浙江首批四个试点之一,积极开展农村信用镇、信用村、信用户“三信”体系建设,推进道德银行建设。

德清经验的限度

值得注意的是,德清农村产权改革的几项主要内容并非同步实施,而是多年逐步积累的结果。比如三项确权中的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早在2001年就已开始,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和山林确权分别于2004年和2007年完成,其土地流转早在2003年就达到70%以上,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机构也早已建立,等等。换言之,德清改革基本上属于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催生的改革举措,而非按照产权改革的一揽子方案统一实施的,即先有改革之“实”,后有改革之“名”。

德清经验的关键在于,不是产权改革催生了农村活力,而是充满活力的农村发展推动了产权的改革,进而反过来推动农村发展。只有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生产关系的改变才会真正推动生产力发展,否则,指望调整生产关系对生产力进行拔苗助长,是不切实际的。

具体来说,德清经验的限度,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德清地方工业发达,农村劳动力转移比例较高,给大规模土地流转腾挪出巨大社会空间。2003年德清便拥有27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三产比重为10.6:56.8:32.6,二三产业就业人口已达70%以上,农民收入中来自非农收入的占70%以上,正是这一年,德清土地流转率达到了70%。2014年德清三产比重调整为5.5:56.3:38.2,规模以上企业已达652家,全县11个乡镇中有8个乡镇进入“全国千强乡镇”,近80%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农民来自非农收入达80%以上,土地流转率达到75%(全国土地流转率仅为28.8%)。可见,德清土地流转率与农民转移就业比例是基本匹配的。正是由于本地二三产业发达,提供了较为充足的就业空间,才使得农民可以“离土不离乡”获得有保障的收入来源,减弱了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这是德清在十几年前就实现极高土地流转率的经济基础。

二是德清经济发达,区位条件优越,农业生产功能转变为农地升值提供了外部条件。德清与杭州毗邻,距杭州市中心仅半小时车程,距长三角核心城市上海、宁波、南京均在2小时车程以内,区位优势非常明显。德清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中对其农业用地功能定位为由“保障农产品的供给,逐步转变为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旅游休闲功能相结合”。正是这种定位,加上其发达的地方经济实力和区位条件,吸引了大量资本到德清流转土地从事苗木花卉种植、休闲农业等非粮化经营,仅绿城集团就在当地流转5000亩土地搞休闲农业,这才是德清农地流转租金从四五百元陡升到上千元甚至2000元、农房出租价格每年每幢平均达3.5万元(搞农家乐、洋家乐)的根源。换句话说,德清农地升值(包括抵押贷款)其实与产权改革本身关系不大,而是经济发展、区位条件和农业功能定位合力作用的结果,舍此任何一项都难以实现。

三是德清财政实力较为雄厚,集体经济发达,为农民提供了较充分的社会保障。2014年德清财政总收入达到61.3亿元,用于民生的支出达28亿元。正是在强大财政实力支撑下,德清得以实现城乡居民统一的社会保障水平,比如将新农合与城镇医保合并,将城乡低保统一标准,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廉租房、公租房等住房政策。

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德清的产权改革也同样面临诸多值得警惕的风险。首先是产权改革的受益群体可能发生分化,土地流转、抵押贷款等最为称道的改革成效其实主要受益群体是从事规模经营和特种经营的下乡资本和农村经济精英,总体来看,这部分人有的并不属于农民,经济精英也只占农民群体的很少一部分。实际上,大多数普通农民在改革中的获益只有土地租金和工资收入,他们实际上只能分享改革红利中的一点剩余。其次,过剩资本进入农村后势必带来当地农村庞大的利益流量,这几乎必然会带来地方精英甚至其他地方势力等强势群体的利益结盟,表现在资源分配上就是会将普通农民排斥在外,表现在权力结构上就是富人治村,换言之,农村利益涌流所带来的有可能是社会分化的加剧。最后,农业经营,无论是种植经济作物还是搞休闲农业,总是面临较高的市场风险,特别是德清这种主要依附于城市经济和市民消费能力的外向型农业,一旦遭遇经济波动,如此高比例的土地流转率所带来的租金纠纷、农地农房抵押贷款风险不堪设想。

切莫急于邯郸学步

对于农村产权改革,其中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叫做“唤醒沉睡的资产”,意思是,农民手中的土地、房屋等是宝贵的财富,由于产权残缺导致长期“沉睡”,产权改革就是赋予其完整权能,通过市场配置将其激活,必将迸发出“惊人的货币财富”。有学者计算,我国当前15亿亩农用地(包括承包耕地12.77亿亩和集体建设用地2.5亿亩)市场价值将达130万亿元以上。在笔者看来,这是典型的倒果为因的逻辑错误。

德清农地农房的升值主要是因为其地方经济发达、区位优势优越和农业功能转变带来。对于大多数远离大都市的农村,农地只能用来种植粮食,农房也只能用来供农民居住,其区位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其价值几何,寄希望于通过产权改革就能激活市场交易从而带来增值收益,实在是太过异想天开。

遗憾的是,像德清农村产权改革这样的“样本”,正在成为众多内地农村争相效仿的对象。许多地方政府的正是基于上述倒果为因的逻辑来积极推动农村产权改革,完全忽略了“样本”形成的历史与现实条件。

很明显,对于大多数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农地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仍然是农民依托其上完成基本劳动力再生产的载体,其主要功能还是生产粮食,这就注定了全国大多数农地不可能像德清这样可以通过种植花卉苗木、发展休闲农业等非粮化经营获得较高市场收益,农民也难以像德清农民一样顺利实现非农就业,农地也就依然发挥着保障进城失败而返乡的社会保障功能。换句话说,对于大多数农村地区来说,农地农房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仍然主要是“命根子”而非“钱袋子”。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强制推行,就像近些年各地强推的大规模农地流转一样,可能引发的风险不可想象。

颇值得警惕的是,一方面是数量众多但力量分散且薄弱的普通农民,一方面是实力雄厚、市场经验丰富的强势资本和地方精英,这两个群体在产权改革所要构建的所谓“自由市场”交易中究竟哪一方更受益其实是不言自明的。在这个意义上,地方政府在农村产权改革中,一定要建立起严格规范的监管和风险防范制度。农村产权改革要坚持做到中央强调的,一方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另一方也要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两者不可偏废。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作者:王德福

上一篇:情感教育融入钢琴教学论文下一篇:城市粪便处理工艺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