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改革论文

2022-04-15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古以来,农业、农村、农民等所谓“三农”问题就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从历史上看,“三农”问题能否解决好,不仅关乎经济发展,而且关乎社会安定,甚至关乎国家兴亡。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在改革开放30余年的历史中得到了进一步印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农村金融改革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村金融改革论文 篇1:

推动农村金融改革 增加农村居民收入

摘要:农业作为我国的第一产业,支撑着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所以农村金融的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关系着国家整体经济的运行。十八届三中全会将金融改革提上重要议程,这将为农村金融的发展提供契机,同时也将为农村居民收入带来有益的影响。

关键词:农村金融发展; 农村居民收入;关系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倾斜和扶持,农村居民收入不断上涨,收入来源也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农村居民收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农村的教育程度、城镇化建设的水平等。另外,农村金融的发展也对农村居民收入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特别是随着金融改革的大力推进,其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越来越大。

1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发展的条件日渐宽松,各种创新型的农村金融形式层出不穷。但是我国早期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农村支持城市、农业支持工业,导致尽管农村金融发展呈现出迅速的态势,但相对于城市来说依旧落后,且对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方面作用有限。当下,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1.1金融组织形式单一,数量有限

虽然农村地区的金融组织日渐增多,但是总体看形式单一、数量有限。当下在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为农业银行、农商行以及正在探索试点阶段的村镇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在农村地区难觅踪迹。即便是以上提到的三种银行,在农村地区也仅存在于村镇上,网点设置少之又少。因网点路途较远,增加了农民利用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村居民对银行的利用率。

1.2农村金融发展存在不足,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滞后

由于我国城乡之间普遍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城乡在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例如信用、产权制度建设方面严重滞后,导致农村的金融业同城市的金融业相比显现先天不足,不但业务发展滞后、职能弱化,而且连基本的金融机构都较为缺乏,无法完全覆盖,因此导致信贷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不足,农村剩余资金大量外流。

2农村金融发展同农民收入的关系

农村人口占比重非常大,因此其收入的增加对解决三农问题至关重要。改革开放后,随着农村、农业的发展和政策的放开,农民的收入有了很大提高,但其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同期城市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由此导致城市居民和农民收入水平的差距不断拉大。收入差距的拉大、农村经济发展相比城市速度缓慢、城乡发展不平衡日益明显,以致形成目前较为严重的“城乡二元结构”,制约着农村金融对农民收入增加的促进作用。

2.1农民收入的组成部分

农民收入主要由四大部分组成: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最主要的组成要素是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二者构成绝大多数农民收入的绝大部分。

2.2农村金融对农民收入的影响途径

农村金融对农民收入发挥影响主要是通过信贷来对乡镇企业的发展产生影响,而农民通过在乡镇企业的工作获得工资性收入来进而影响农民收入;其次,农村金融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使通过向农民提供家庭贷款,以帮助农民发展经营性农业投资来增加农民的经营性收入;再次,农村金融通过向农村居民提供储蓄利息等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农民收入的转移性收入部分依赖于国家政策,属于转移支付范畴,跟农村金融基本无关。

2.3农村金融对农民收入的具体影响

由于农村金融作用发挥比较滞后,农民由于没有充足的抵押等原因无法充分大量获得农业贷款,导致农民扩大农业经营规模的程度有限。由于农民扩大经营主要是中低端的种植、养殖业,附加值低,经营方式比较单一,无法调整产业结构;另一方面,农业生产的生产周期长,且受自然灾害等外在因素的影响较大,贷款风险高,农村金融对农民经营性收入的增加作用不明显,部分贷款甚至成为农民的债务,制约了农民收入的提高。

农民工资性收入是指农民被企业或个人雇佣,为雇佣者提供劳动而获得的收入,如外出务工、在乡镇企业中务工的所得。随着当乡镇企业的发展和中小城镇的建设,农民更多地参与第二或者第三产业获得工资性收入。农村金融的发展有助于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因为农村金融通过加大对乡镇企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贷款,促使乡镇企业的发展壮大,为农民提供更多务工机会;农村基础设施在农村金融贷款的支持下,一方面会吸收大量农民来务工;另一方面,会促进农村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推动农村的产业化以及农村产业的规模化,从而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农村金融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也有助于农产的产业结构的升级,促使农民从传统的农业向高附加值及高收入的工业、服务业等转移,增加了农民单位劳动时间的产出和工资水平,增加了其工资性收入。

我国农民的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在农民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都较小,同时各地区由于发展程度、财产状况的不同,二者占总收入的比例也不同。当前我国农村的金融机构主要以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银行、农业银行为主,金融机构的种类单一、数量少,为农民提供的金融服务也有限。主要集中于存取款、贷款,极少有投资、理财、保险等财产保值增值服务。农民由于知识有限又缺乏投资渠道,因此更愿意将钱存放于金融机构获得微薄的利息收入,无法获得证券、基金等投资理财带来的财产性收入的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主要取决于政府的政策,农村金融机构更多地承担代政府发放涉农补贴、救济金等政策性资金,因此金融机构本身对农民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3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得出结论,农村金融的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增加是有促进作用的,主要通过增加农民的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来实现。同时,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农村金融本身不足等原因,导致农村金融对农民收入增加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因此要大力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卢立香.中国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影响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11.

作者简介:李朋,满族,长春科技学院,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金融学。

通讯作者:王晓光,长春科技学院, 教授, 研究方向:金融理论与实务。

作者:李朋 王晓光

农村金融改革论文 篇2:

农村金融改革评价:农村金融机构体系日趋多元化,金融供给得到改善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古以来,农业、农村、农民等所谓“三农”问题就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从历史上看,“三农”问题能否解决好,不仅关乎经济发展,而且关乎社会安定,甚至关乎国家兴亡。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在改革开放30余年的历史中得到了进一步印证。从70年代末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80年代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再到90年代末如火如荼的新农村运动,直至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高潮,“三农”不仅与改革开放的每一步息息相关,而且不断为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注入新的动力。中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全球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如今,中国已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这个翻天覆地的世界奇迹中,中国的“三农”政策功不可没。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主要农作物产量稳步增长,农民收入快速增加,农村生活生产条件不断改善;截至2014年,我国已创造了产量十一连增的奇迹。尽管如此,与城市地区相比,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仍然相对落后,社会优质资源向城市地区集中的趋势仍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城乡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明显,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未来发展的症结之一。

金融是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的血液,“三农”问题的解决离不开现代金融业的有力支持。一个运行良好的农村金融体系不仅能够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持和支付结算服务,也能够帮助农村经济主体防范和化解风险。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发展迅速,金融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断显现。在这种背景下,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更好地发挥农村金融体系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显然是现阶段解决好“三农”问题的一个关键环节。

作为改革开放整体的一部分,中国的农村金融改革近年来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最近一轮的农村金融改革始于2003年,以2003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发[2003]15号)》为标志。本轮农村金融改革的重点是农村信用社改革,它涉及两个核心问题:一是以法人为单位,改革信用社产权制度,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区别各类情况,确定不同的产权形式;二是改革信用社管理体制,将信用社的管理交由地方政府负责。依据这种改革思路,各个地区大批农村信用社纷纷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金融机构法人治理水平得到了明显改善。

除农村信用社外,以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资金互助社为代表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也是本轮农村金融改革的一大亮点。2006年12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台《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银监发[2006]90号)》,调整和放宽了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在这一政策推动下,一大批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纷纷成立,有效填补了部分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服务空白,有力支持了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总体评价,这一轮改革无疑是成功的,其集中表现就是,农信社系统的资金实力和经营状况均有了根本性改观。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有665家农村商业银行、89家农村合作银行和1596家农村信用社,资产总规模分别为115189亿元、9570亿元和88355亿元,分别是改革启动之时的124倍、8.8倍和3倍;税后净利润则分别为1381亿元、126亿元和827亿元,盈利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另外,中国农业银行通过改制上市以及内部设置三农事业部等改革,支农能力也大大增强。同时,2006年以后,新型农村机构也迅速发展。其中,到2014年底,已开业的村镇银行达到1171家,资产规模达到7279亿元。通过这些改革,农村金融机构体系日趋多元化,农村的金融供给得到了极大改善。

除中央层面主导的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外,过去十年中,一些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也积极探索,在金融体制改革、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创造出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

当然,农村金融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在很多方面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对成功经验加以总结,对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对于我国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基于上述目的,博鳌亚洲论坛官方杂志《博鳌观察》邀请我牵头撰写一份以“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十年回顾与展望”为主题的研究报告,并在2015年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发布。接到这一任务后,我立即组织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开展相应的研究工作。在研究团队的共同努力和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这一研究报告得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呈现在读者面前。

我认为,这一报告具有以下两个突出特点:

一是现实针对性强。报告对本轮农村金融改革的发展历程、主要成效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特别是,报告对本轮农村金融改革中涌现出的一些具有代表性和推广价值的金融改革与创新做法进行了总结,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实践参考价值。

二是数据资料扎实。通过与相关单位通力合作,课题组以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成效为题,在海南、江苏、山西、浙江等地进行了大规模的问卷调研,并在短时间内回收了涉农企业和农户问卷各1000多份。基于问卷调研获取的第一手数据,报告对本轮农村金融改革所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所有这些,让我们对十年农村金融改革的实际成效以及未来的方向,有了更多定性和定量的认识。这也算本次报告有别于以往研究的一个特色之处。

作者:李扬

农村金融改革论文 篇3:

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的新思路:发展农村民营金融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金融的改革和发展进一步成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决定性因素。然而,既有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成效,农村金融供给与农村金融需求还不相适应,调整传统的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的思路已成为当务之急。张庆亮博士的《中国农村民营金融发展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一书为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应该说,随着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农村民营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确立了在农村经济中的决定性战略地位。如果说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村金融体系表现出了很强的适应性的话,那么随着体制转轨和民营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体系再也无法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寻求农村金融制度的变革和创新成为必然,而这种变革和创新是根本性的,非细枝末节的修修补补。如何打破既有的农村金融体系的垄断地位,培育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提高农村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成为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显而易见,发展体制外的农村民营金融能够推动农村金融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全书在概述已有的农村金融研究、农村民营金融研究的基础上,重新界定了农村民营金融概念,指出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已经内生出了民营金融的创新主体,农村民营金融的发展是必然的。进而分析农村金融需求以及农村金融供给情况,提出发展农村民营金融是解决资金供求矛盾的关键。从农村民营商业性金融的市场准入、金融监管、市场退出等方面探讨了农村民营商业性金融的发展。检讨和回顾了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和发展历程,分析既有的改革难以取得实效的原因,提出发展真正的农村信用社的措施和对策。在界定农村非正式金融概念的基础上,剖析了农村非正式金融的制度优势及其发展的必然性。

作者力图在尽可能多地占有资料的基础上,贯彻理论分析与比较分析、实证分析、案例分析等有机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求对农村民营金融的发展问题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和准确的把握,提出农村民营金融发展的可行操作思路和措施。作者主要在以下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1.重新界定农村民营金融的概念。农村民营金融指农村地区主要由民间资本构成并掌握着经营控制权进而通过资金的融通活动或借贷活动为农民、农村企业等提供各种服务的金融形式。农村民营金融不仅包括正式金融,而且还包括非正式金融,不仅包括民间金融,而且还包括民有金融。这一界定突破了农村非正式金融、农村民间金融、农村民有金融等概念仅仅侧重于某一方面农村金融形式的概括,而忽视了另外一些金融形式的局限。特别是明确提出农村民营金融系统包括农村正式金融(民营部分)和农村非正式金融两个部分,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探讨农村民营金融的特点及其制度优势。[HT5”SS]

2.探讨农村金融需求与农村金融供给状况。重新划分了农村金融需求,并对各种农村金融需求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总结了农村金融需求的特点,展望了农村金融需求的发展趋势。概括了既有的农村正式金融与农村非正式金融的各种形式,特别是实证分析了农村金融供给对农村金融需求的满足情况,剖析了既有农村金融机构的局限性。描述了农村民营正式金融与民营非正式金融的发展概况,显示出了农村民营金融强大的生命力和良好的竞争力。

3.明确提出发展农村民营商业性金融。通过比较历史和现实中农村民营商业性金融的发展情况,指出其发展的必然性。但是农村民营商业性金融的发展需要各种明确的、规范的制度进行监管,从市场准入、金融监管、市场退出等方面探讨了农村民营商业性金融的发展。明确提出农村民营金融作为试点应该实行混业经营。

4.提出发展真正的农村信用社。检讨和回顾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和发展历程,分析了发展真正的农村信用社是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进一步指出了目前发展真正的农村信用社所面临的障碍,提出了发展真正的农村信用社的措施和对策。

5.明确提出发展农村非正式金融。在剖析农村非正式金融的制度优势及其发展的必然性的基础上,提出应该允许农村非正式金融的发展,需要发挥其积极作用,限制或消除其负面影响。

总之,本书对中国农村民营金融发展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内容和观点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然而,农村民营金融作为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重大课题,有一些问题还有待作者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作者:汪三贵

上一篇:初中体育教学论文下一篇:医学教育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