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论文]中日幼儿美术教育的比较研究

2024-04-19

[美术论文]中日幼儿美术教育的比较研究(精选9篇)

篇1:[美术论文]中日幼儿美术教育的比较研究

中日幼儿美术教育的比较研究

本文Tag:幼儿美术学前教育幼儿绘画理发

来源:中国早教网2009-05-31

在教育发展纲要颁布后的今天,幼儿教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受到我们的关注。而幼儿美术教育在其中 则扮演着主要的角色:它可以为学龄前儿童品质的发展,自然创造力的表达,社会价值和集体主义道德观念、个性与自我尊重的人格形成,提供一个非同寻常的机会与条件。

但是,也有人持有不同的看法,认为幼儿美术 教育时常只是一种摆设,甚至于仅仅被当作课外活动而已,似乎只有数学、阅读这类课程才是教育的根本。那 么国外的情况如何?

日本在1876年就开创了自己最早的幼儿园——东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虽然比西方晚 了39年,但是日本变异性文化的特点,促使日本不断地借鉴西方的模式,通过一百多年来幼儿美术 教育的实践,积累了许多经验。笔者在此想就其与我国幼儿美术教育的现况作一些比较研究,以探讨我国幼儿 美术教育改革的可能途径。

就幼儿美术教育的指导思想和理论研究而言,日本采纳的是一种内在引导和外在传授的教育思想。认为孩 子的成长是一个不断适应社会的过程,这种适应具体地表现在外在和内在两个不同的领域。而所谓的内在化和 外在化,只有用综合的方式加以推动引导,儿童才能得到均衡的健康发展。

所谓外在教育领域,是指环绕在幼儿周围的外部世界。它具有一定的秩序和规律。外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 括知识、技能、习惯等等。因为成人在这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所以无论是制定教学计划,还是进行教学评估都 很容易,传授给幼儿往往也能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

另一方面,这些外在教育内容,在被孩子们接纳为个人经验的同时,往往伴随着充分的想像、丰富的感情,幼儿把握的不仅是外在的秩序和法则,更是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这样外在教育就深刻影响了幼儿内在世界 的形成。感性、洞察力、想象力、欲望等等正是这个性化世界和形象思维领域的内容。在这个内在世界里,无论传 授还是评价都是困难的,而引导也许是一种更为适当的方式。

因此,教师只有通过观察幼儿的作品,感受幼儿的欲望和感表,方能窥探其心灵世界的秘密。不管是幼儿 的绘画塑造,还是造型性游戏活动,都可以说是完全以这个内在化世界为中心的活动。

就中国的情况而论,幼儿美术教育文革后才开始注重“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这类课题 的教学理论研究)。

89年国家教委颁布了《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学前教育 的发展,开始运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和规律,来指导教育实践,注重教育过程中幼儿的主体地位和 教师的主导作用,并重视了对游戏理论的研究。

但是,我国在感性教育领域,尚缺乏深入的理论研究,对幼儿 美术教育的内在化特点及其在幼教中的重要地位与功能尚缺乏应有的了解和重视。其表现在:

1.在整体上尚缺乏对幼教美术理论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尽管美术教育在幼教中处于主要地位,但是我国大学的学前教育专业只开设幼儿的语言教育、数学教育和科学教育课程,就是没有美术教育的理论课程,幼师系统也同样如此没有美术教育的一席之地,这种状况造成我国幼儿美术教育理论薄弱,难以指导教学实践,把握幼儿美术教育的学科特点。

2.正因为以上的原因,少数研究者认为幼儿绘画是一种特殊的理性活动,即一种把感性形象和具有一般 共性的概念融合在一个统一的认识性陈述中的理性活动。

因此得出教学指导和评估要用理性分析和计量的方法 来进行,根本忽略了主观情感的作用和内在引导的重要原则与指导方式。这种观点显然是错误的。责任编辑:phpcms

如何确定孩子有早期的美术才能

本文Tag:早期教育美术才能

来源:中国早教网2010-03-30

发现孩子的早期美术兴趣,怎样才能确定孩子的早期美术才能呢?

1、在您的孩子绘画、泥塑、剪纸、折纸、制作及美术收藏或制做玩具的过程中,孩子表现得很有耐心,其作品体现细致、形象、美观大方,比例适中。

2、通过比较了解孩子的才能。在集体生活中的孩子,爸爸妈妈在接送孩子的时候,要经常同教师取得联系,了解孩子的情况,您的孩子在众多的孩子中美术作业、作品中是否突出或很优秀。

3、在参加社会或集体组织的美术作品展览或比赛、美术考核中,您的孩子的作品是否被推荐入选,并取得优异成绩。

当然,并不是每个孩子在美术作品的各个方面都很突出,才能确定孩子有早期美术才能。只要在其中的一个方面或两个方面有突出的才能,就可以确定有早期美术才能。只要发现孩子有早期美术才能,就要肯定成绩,多加鼓励,家长可根据孩子的早期美术才能给予特殊的培养与指导。

有关幼儿园里的美术素质教育

本文Tag:素质教育幼儿美术

来源:中国早教网2010-07-04

美术教育是幼儿园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教育功能,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几年来,大多数幼儿园不断总结经验,以美术教育为特色,在增强幼儿的思维、创意能力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并取得较好的效果。氛围熏陶

幼儿园应尽量做到无论是班室的环境布置、公共走廊的布置都成为幼儿创作的园地,在老师的引导带动下,根据不同的季节、不同的主题活动,师生互相交流联合创作;某一幼儿园还利用操场的墙壁,让幼儿在瓷片上自由创作水粉画,孩子们边绘画、边交流、边欣赏,看他们投入的样子,真像一个个小画家。另外,美术小画廊的设置,让全园小朋友的作品都展出,激发幼儿的自豪感与创作欲望。寓教于乐

孩子们喜欢音乐、喜欢游戏、喜欢故事,那我们就创造条件,想办法让美术活动与这些方面相结合,在玩玩、画画、做做中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鼓励幼儿大胆创作,让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中发挥自己的想像力,以创意的形象表现他们所见、所想、所希望的事情,使幼儿的艺术潜能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得到发展。

形式活泼

单纯的蜡笔画、水粉画已不能满足幼儿的兴趣和技能的发展,因此,我园在原有传统美术的基础上大胆开展创意美术,根据各年龄班不同的年龄特点,如小班开展了印章画、手指点画、手掌画、粘贴画、棉签画等活动;中班开展了吹画、拓印画、肌理画、染色画等;大班增设了线条画、水墨画、刮画、砂纸画、版画等,并利用日常生活中可用来画画的许多废旧材料,如:雨伞、旧衣服、礼品袋、饮料瓶、旧挂历、纸皮箱等等,鼓励幼儿大胆想像出、创作出与别人不一样的美术作品,从而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

选择美术教学班最重要的三点

本文Tag:

来源:中国早教网2010-04-1

3首先,了解教孩子美术课的老师持什么样的教学理念,是非常重要的。

优秀的美术老师,一定不是一个教孩子依葫芦画瓢地画只老虎或画个苹果的老师,而是懂得解读孩子、有耐心、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和敏感点、帮助孩子克服困难发挥潜质、使孩子能更加独立主动去探索的老师。

许多上了好几年绘画班的孩子,依然不知道美术是什么,带回来的作品多半是些概念单调的题材:画完了我的一家画公园,画完了周末爬山画学习游泳;画的娃娃永远长着一样的脸,画的构图永远都有着固定的模式,每张图必有个太阳挂在右上角;用色一定鲜艳夺目,却从来没有主色调。家长也并无知觉,仿佛美术就是如此。

如果看到画班出来的孩子,画的画都大致相同,甚至有成人修改的痕迹,建议家长离这样的画班越远越好。

其次是考察上课的环境。

宽敞、明亮是画班的起码要求。一位老师不需要同时应付过多的学生也是个很重要的因素。我很难想像给40~50位孩子同时上课的老师何以达到因材施教。艺术追求的是个性和多样化,是孩子的创造能力和开阔的思路。孩子的表现和别的孩子差异越大,越是我们需要鼓励的。

其三是画班最好能不仅仅停留在教孩子画画这件事上。

今天的美术,我们称之为视觉艺术,它包容了空间的美感和协调。优秀的画班,除了教绘画,还将具备引导孩子从空间概念上理解美术的能力,向孩子提供足够的刺激,适当地把音乐、舞蹈、雕塑、影像等旁类文化引进来,使美术学习不再停留在孤立局部的层面上,让儿童有充分的机会获得经验,从而激发潜在的创造能力。

家长为孩子选择美术班的时候,务必主动和老师沟通。所谓因材施教,一定是建立在孩子的个人特点上的。如果老师能适当地给家长提供一些讲座和交流,教育就能进行得更实在和一致。

最有效的艺术课,是让孩子尽可能快地主动感受,亲自进入创作的状态,在创造中学习美术的技法和美感,强调每个人都是创造的主体。如果艺术课能成为孩子每天的期待,甚至是兴奋的期待,那么在这样的艺术课上,孩子就会很容易接受教师所做的引导。充满信心和创造力是好老师不能缺少的素质。

篇2:[美术论文]中日幼儿美术教育的比较研究

在教育发展纲要颁布后的今天,幼儿教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受到我们的关注。而幼儿美术教育在其中 则扮演着主要的角色:它可以为学龄前儿童品质的发展,自然创造力的表达,社会价值和集体主义道德观念、个性与自我尊重的人格形成,提供一个非同寻常的机会与条件。但是,也有人持有不同的看法,认为幼儿美术 教育时常只是一种摆设,甚至于仅仅被当作课外活动而已,似乎只有数学、阅读这类课程才是教育的根本。那 么国外的情况如何?

日本在1876年就开创了自己最早的幼儿园——东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注一)虽然比西方晚 了39年,(注二)但是日本变异性文化的特点,促使日本不断地借鉴西方的模式,通过一百多年来幼儿美术 教育的实践,积累了许多经验。笔者在此想就其与我国幼儿美术教育的现况作一些比较研究,以探讨我国幼儿 美术教育改革的可能途径。

就幼儿美术教育的指导思想和理论研究而言,日本采纳的是一种内在引导和外在传授的教育思想。认为孩 子的成长是一个不断适应社会的过程,这种适应具体地表现在外在和内在两个不同的领域。而所谓的内在化和外在化,只有用综合的方式加以推动引导,儿童才能得到均衡的健康发展。(注三)

所谓外在教育领域,是指环绕在幼儿周围的外部世界。它具有一定的秩序和规律。外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 括知识、技能、习惯等等。因为成人在这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所以无论是制定教学计划,还是进行教学评估都 很容易,传授给幼儿往往也能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这些外在教育内容,在被孩子们接纳为个人经验的同时,往往伴随着充分的想像、丰富的感情,幼儿把握的不仅是外在的秩序和法则,更是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这样外在教育就深刻影响了幼儿内在世界 的形成。

感性、洞察力、想象力、欲望等等正是这个性化世界和形象思维领域的内容。在这个内在世界里,无论传 授还是评价都是困难的,而引导也许是一种更为适当的方式。

因此,教师只有通过观察幼儿的作品,感受幼儿的欲望和感表,方能窥探其心灵世界的秘密。不管是幼儿 的绘画塑造,还是造型性游戏活动,都可以说是完全以这个内在化世界为中心的活动。

就中国的情况而论,幼儿美术教育文革后才开始注重“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这类课题 的教学理论研究(注四)。89年国家教委颁布了《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学前教育 的发展,开始运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和规律,来指导教育实践,注重教育过程中幼儿的主体地位和 教师的主导作用,并重视了对游戏理论的研究。但是,我国在感性教育领域,尚缺乏深入的理论研究,对幼儿 美术教育的内在化特点及其在幼教中的重要地位与功能尚缺乏应有的了解和重视。其表现在:

1.在整体上尚缺乏对幼教美术理论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尽管美术教育在幼教中处于主要地位,但是我 国大学的学前教育专业只开设幼儿的语言教育、数学教育和科学教育课程,就是没有美术教育的理论课程,幼 师系统也同样如此没有美术教育的一席之地,这种状况造成我国幼儿美术教育理论薄弱,难以指导教学实践,把握幼儿美术教育的学科特点。2.正因为以上的原因,少数研究者认为幼儿绘画是一种特殊的理性活动,即一种把感性形象和具有一般 共性的概念融合在一个统一的认识性陈述中的理性活动。因此得出教学指导和评估要用理性分析和计量的方法 来进行,根本忽略了主观情感的作用和内在引导的重要原则与指导方式。这种观点显然是错误的。

就幼儿美术教育的教学法来说,日本教育界认为孩子们的绘画表现,制作手工物品的造型能力反映了幼儿 不断成长的过程,并作为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鲜明地反映了孩子的内心世界。但是这并不意味对知识技能、欣赏习惯等等外在传授的忽视。以为在造型活动上,对于感情、感觉、形象思维、想象的世界,教师是无法教 授的,只能采取引导的方式。倘若说培养能够不断推进的话,那么指的是与知识、技能、欣赏习惯等有关的范 围。

日本的这种教学法可能是受了我国传统的禅宗思想的影响。禅宗宣传自性是佛,莫向外求,主张依靠本体 的自力达到开悟成佛。禅宗的法师崇尚引导,他们往往通过讲述公案等旁敲侧击的方式使人开悟,有时甚至在 无语的境界中让弟子感悟道的存在。例如日本传统的能乐大师世阿弥,在他的修道品位思想中就推崇自证自悟 的学习方法。世阿弥套用了佛教中所谓的“色即是空”的观念来形容这一方法。所谓“色”是指凭借感觉捕捉 到有形技能的存在,而“空”则是指依靠自悟自证的方法印验无形的客观规律。(注五)为了具体剖析日本的 这种教学方法,我们还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探讨:

1.在教学指导原则上,日本十分重视幼儿造形表现过程中的三环节,即形象思维、技能运作和传达内心 活动的环节。具体地来讲:

首先“人是根据形象思维行动的生物”(注六),因此形象思维决定了人们造形表现的意图,意味着教师 在指导上,必须使幼儿鲜明地浮现出这个形象,而后才根据形象进行描绘。其次,即使形象清晰地浮现在眼前,并不等于孩子已将它移到了画面上去。孩子必须借助于各种造形语言,材料工具将它转化为绘画或雕塑。例如依靠画纸、彩色铅笔、颜料和绘画材料的共同配合,在二维空间的画 面上表现出三维立体的图式。因而孩子必须学习如何使用彩色铅笔、如何调配色彩,如何组织画面的构成等形 式语言,否则绘画就不能“物化”为表现媒介。因此,教师必须仔细观察孩子们的表现活动,在技巧和方法上 给予指导。技能指导仍然依赖于现场直观的教学和掌握的成功经验。但是如果教师过于强调技术指导,而孩子 们又没有热情,那么表现活动将不再成为孩子满心欢喜期待的东西。因而技能运作环节的指导关键在于让孩子 明确绘画技巧和制作技术,通过反复地实践与改进,达到掌握各种表现方法及其步骤程序。

第三、幼儿的造形活动同时具有本能的表示和主观的表现的特征。正如婴儿的啼哭是本能的表示,演员的 哭泣则是主观有意识的表现那样,后者表现含有传达个人情绪意识的意图,而前者几乎是由本能控制的。无论 在幼儿的涂鸦期,还是前图式期,以及象征期的绘画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本能表示和主观表现的因素。孩 子将绘画作为一种与外界沟通的语言,他们把自己看到的事物,思考的内容通过绘画表现传达给观众,接受者 观赏之后内心产生感受,并将这些信息反馈给孩子,幼儿从而确认了对自我的认识,并感受到表现的喜悦。因 此对幼儿的这种内心传达,日本的学者认为在指导上要采取亲切和蔼的态度。从幼儿的角度来阅读理解儿童们 在绘画中所传达的内心世界。通过这种传达的心灵沟通与共鸣,就能鼓励和激发幼儿新的表现欲望,从而达到 培养创造力和陶冶情操的目标。

2.在教学指导的要点上,日本着重以下四个方面:

(1)从游戏来看,主要以幼儿自由描绘为主,提供必要的与幼儿心身发育相适应的题材;(2)根据故事来表现的题材,则不拘泥于真实,让孩子在自由愉快的表现中,选择造型单纯、组合容易 的内容。

(3)从生活体验中引发的表现,在开始构思阶段,就要使形象思维明确化,并把它与自己准备的有关材 料和工具、表现手法联系起来。要求表现的内容能被他人接受,并且有相同感受的理解。

(4)经由观察萌发的表现,重点是突出有关对象物的具体感觉。采用何种观察方法,什么时候来画、画 什么、怎么画,这些都是指导教学的关键所在。

新中国的幼儿教学法而论,认为幼儿的绘画包括观察、想象和表现三个过程。观察是绘画的基本和前提; 想象是幼儿把观察到的对象融进自己的认识、情感、重新加工的过程;表现则是孩子把经过想象后的事物用造 型手法表达出来。此外,在教学指导原则上有以下特点:

(1)注重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通过幼教实践,探索教与学的客观规律,具有一定的理论性、系统性,又有可行性和操作性。

(2)突出了教学过程中幼儿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师激发、诱导幼儿在活动中的主动性,使孩子们在造 形表现的实际操作中发展各种能力,萌发多方面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把学前时期基本活动的游戏作为教育的重要形式,突出幼教教学的特点,充分发挥其在促进幼儿 身心和谐发展中的特殊作用。

(4)强调充分运用生活四周的各种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强调利用乡土材料,由教师发动 幼儿一起制作玩具、学具和教具。这样既有利于启发孩子们的创造性,又符合我国的国情,继承和发扬因地制 宜、勤俭办园的优良传统。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则注重以下几方面:

(1)着重发挥范画应有的作用,并注意启发性的示范和讲解,用后及时收回范画。(2)重视美工教学与生活、节日、游戏和其他学科的教学紧密配合。

(3)在教学中,要求幼儿坐姿、握笔姿势正确、重视作业常规的训练。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示范和范画经常出现成人化的偏差。例如所谓“简笔画”,它原本是成人对客观事 物的一种概括的程式表现,将它作为范画和教材,无疑是在禁锢、扼杀儿童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情感表现。但是 这种有违于启发引导儿童观察表现事物,阻碍幼儿认识事物和情感表达,并违背教育规律的教材,竟然会被定 为电视教材、获教育图书奖而盛行一时,可见科学的教学指导尚待确立。此外,当年陈之佛先生反对的“大人 们常常以自己的趣味加之于儿童,常常以临画为唯一的教画的方法。”(注七)的现象仍然屡见不鲜,一些儿 童画大赛,均以临像某家某派程式为能事,背离了美术教育的本质功能。干扰了幼儿美术教育的健全发展。

就幼儿美术教育的内容而论、日本是根据幼儿绘画发展的不同时期来展开教学内容。在2—3岁时,采用在物体表面着色;将纸蒙在表面凹凸不平的物体上用铅笔拓印;拼贴布贴画;用粘土 或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等,都属于造形性游戏的教学内容。

在4—5岁时,则运用寓知识于兴趣之中的游戏方法,通过阅读小故事根据体会作画,依据孩子的生活体 验来描绘使自己感动的事物,通过各种角度观察对象,并描绘出自己的感觉。

在5—6岁时,则转变为采用不同纸质或不同形状的纸进行游戏表现,加深幼儿对材料和形状的认识,按 照自己的构思故事作画,扩展游戏范围,并以此作为表达的题材,描绘自己热衷欣赏的事物。

总之,日本选择内容注重幼儿绘画要体现其游戏与生活,从而引发幼儿内在情感的自然流露。可以说这种 安排还具有指导幼儿生活和精神治疗的功能。

就中国选择的内容来说,主要是围绕着认识、情感和表达,这三个幼儿美术活动的要素而展开。知识化、艺术化和游戏化是其特点所在,具体而言:

(1)3—4岁时,绘画内容大多安排为添画,将不同的线条与形状,形状与形状等编排成不同的单元,泥工、折纸课题则着力于基本方法的学习。

(2)4—5岁时,主要以观察、表现、制作生活中的动物、蔬菜、食品等内容。将知觉能力的形成和发 展作为课题编排的内在目的。力求通过美工教育促进幼儿空间思维的发展,丰富幼儿的绘画语言。

(3)5—6岁时,课题内容是与季节特征紧密联系的人物、植物、动物、日常生活用品等系列。鼓励幼 儿积极思维,大胆想象创造性地表现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情感。

以上我们就中日两国幼儿美术教育从理论、教学法和教学内容三方面进行了对照,找出了差距与问题。现 试将其比较研究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在理论研究比较方面,日本借助于对幼儿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即从儿童感知觉的发展,记忆的发展、想象的发展、思维的发展、智力的发展和社会化的发展来探讨儿童美术教育的课题——外在传授和内在引导的 理论构想。正如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儿童艺术教育“零点计划”主任茄德纳博士所认定的“教师的任务基本上 是为自然出现的那些发展提供支持,对来自儿童的积极性作出赞许和同情的反应。然后,在童年中期和后期就 需要给予更多的积极干预:在学习某种艺术技能和技术时应给予更多的训练指导。”(注八)的那样,日本的 理论研究在教学实践中是卓有成效的。而我国则由于幼教心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薄弱,又缺乏从美术教育这一 感性教育的角度来进行理论探讨,使得目前幼儿美术教育的理论研究还有待深入并结合教学实际,以适应当前 幼教事业发展的需要。

2.就教学法比较来说,日本首先是把提高幼儿的表现欲望放在首位,其次注重应势利导的原则,把握造 型性游戏的内涵,其三则是不断选择适应幼儿心智成长的教学方式。我国则注重利用乡土教材来丰富各种教学 方法,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很有特色。但是因某些临摹示范和简笔画的不当作法,冲击了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 主导地位,客观上不利于幼儿潜力发挥。

3.就教学内容比较而言,日本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有绘画、摹写、拼贴、堆积和手工制作等,其中包括 集体制作和节日活动制作,还有幼儿的鉴赏活动。这些内容安排还充分考虑到与幼儿发展的各阶段相适应。

相对来说中国的教学内容范围小一些,尚缺乏更多的造形性游戏的内容来充实幼儿美术教育的基本运作特 点,特别是还需要按幼儿心智发展的不同阶段科学地选择适当的内容。例如,在幼儿园小班阶段倘若更侧重于 游戏化,而从中班到大班时,才渐次偏重于知识化和艺术化的教学内容,可能教学效果会更好一些。

篇3:中日家政教育比较研究

一、中日两国家政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日本家政教育发展简介。

1899年,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设立技艺科,标志着日本正式设立了家政教育机构。随后奈良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又成立家政科,私立日本女子大学也成立了家政科。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日本对教育进行改革,废除原来的修身、缝纫、手工课,改设社会科和家政科,规定中学开设技术家政科,大学开设家政科。同时,家政教育也不再仅限于女生,而改为所有学生的必修科目。1949年,日本全国性的家政学学会诞生,成为日本家政学发展的权威机构。目前,日本的高等学校,尤其是国立大学都设有家政学研究所。

(二)中国家政教育发展概况。

1907年清光绪颁布“女子学堂章程”,我国开始正式的家政教育。1919年的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开设家政系,标志家政学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出现。解放后,我国的家政课中断,1988年2月武汉现代家政专修学校成立。以后相继有20余所中等学校和近30所高等学院开设了家政专业,吉林农业大学和天津师范大学国际女子学院还相继开设了家政本科学历教育。在新课改的推动下,浙江省率先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开设家政课程。

(三)比较分析。

从中日家政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日本的家政教育体系已经相当完善和具体,并且有系统的家政教育体系,而我国家政教育发展比较坎坷曲折,家政教育的机构比较民间化,家政教育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二、中日家政教育目标比较

(一)日本家政教育目标。

日本的家政教育是学校的必修内容,有规范的管理体制和教学目标。以高中的家政课程为例,高中家政课的教学总目标是:“使学生学到关于被服、食物、居住、保育和家庭经营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术,使之在理解家庭生活意义的同时,培养他们在家庭生活及与其相关的职业中所需的能力和付诸实践的态度。”1989年《学习指导要领》规定高中家政教育课程男生和女生必修4个学分。针对日本教育体制中有男高、女高、男女共校的普高体制,1993年由文部省审定编制了三套适用于各类高中的家政教育教材,对全体高中生实施家政学教育,掌握生活技术知识,其目的是培养适应21世纪家庭生活的新型人才。1998年《学习指导要领》规定,高中阶段在继续坚持家政教育学科男女共同必修的基础上,设置“家庭综合”、“生活技术”和“家庭基础”,学生可根据能力和兴趣从中选择一科为限定必修。新的学习指导要领力图使学生认识到男女共同培育下一代和养护老人的重要性。

(二)中日家政教育目标比较分析。

我国因为没有规范的家政教育科目,因此家政教育的目标也不是很明确。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培养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些可以作为我国家政教育的总目标。

三、中日家政教育内容比较

根据上述家政教育的目标情况,中日两国在家政教育的内容上也各具特色。

(一)日本的家政教育内容。

日本的家政教育,是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部分构成,概括介绍如下:

1. 家庭中的家政教育。

包括胎教、儿童教育、家庭教育、传统教育、传统家庭生活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等与家庭生活相关的教育。家庭中的家政教育,主要以儿童为对象,对其进行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技能、忍耐力、健康及情绪方面的教育,通过教育使儿童具备独立判断、处理生活问题的能力等。这样的家政教育,正是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家庭所忽视的教育内容之一。

2. 学校中的家政教育。

包括幼儿园教育、中小学教育。有专职家政教师,设置科学、系统的教学课程。幼儿园教育主要通过游戏对儿童进行身心健康教育,如成功感、挫折感及喜、怒、哀、乐等情绪的体验,使孩子具备自己处理生活中的事情的能力。中小学校的家政教育实际上可视为对一个健全的人所进行的多方面能力和素质的教育,培养学生正确处理自身与家庭、社会的关系的能力,以及独立的生存能力,为他们将来成长为具有独立人格的社会人做准备。

3. 社会教育的家政教育。

包括青少年保护对策、妇女教育、成人教育、劳动者教育、地域社会教育、高龄者教育、一般教养教育、职业训练教育等。

(二)中国家政教育的内容。

1907年清光绪颁布“女子学堂章程”规定,女子不仅要学习德操,还要学习持家必备的知识和技术。当时,女子小学堂设“女红”一科:传授有关家政知识;女子师范学堂中设有家事、裁缝、手工艺等学科,并讲述保育幼儿的方法。1911年以后,女子小学堂中有手工、缝纫等课程,女子中学中有家事、园艺、缝纫三科,传授家事、园艺、经理家产、栽培、烹饪等技能。目前,我国中小学虽未设立独立的家政学科,但是中小学所设立的劳动技术课及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涉及一些家政教育的内容。比如在小学劳动课中有自我服务劳动和家务劳动,但是在中国台湾的中小学都设有独立的家政教学科目。如小学课程内的纸工制作、洒扫工作、营养午餐、刺绣、编织等;初中每周均有一小时的家事课,如:膳食管理、家庭电器、烹调等;高中设有家庭手工艺、修饰与服装与指导、家人关系与社会活动等课程。

(三)比较分析。

从中日两国有关家政课的教学内容可知,日本的家政教学内容非常丰富,并注重应用性和实践性。而我国家政课的教学内容则相对比较简单,且系统性不强。这可能是因为我们没把家政课作为一门独立的教学科目。家政对于提高国民的素质,进行素质教育,建设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具有独特的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现代家庭教育应包括:房屋(室内装饰、插花艺术,等等)、家庭生活、营养教育、家庭预算、正规的和非正规的活动等。因此,我们应借鉴日本家政教育的先进经验,设计符合我国实际的家政教育内容。

四、中日家政教育比较的启示

(一)重视家政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家政教育,使家庭成员掌握建立良好家庭生活空间的艺术,将会大大提高个人家庭生活质量的总体水平,从而提高国民素质。家政教育对提高国民素质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6年出版的《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中提到:“家政———被理解为家庭生活中经济、卫生和美学方面的训练同时作为一种为就业所作的间接却又不可或缺的训练。在投身某一职业之前,人们应当学会料理自己的生活。”

(二)设置正规的家政教育课。

在日本中小学都设有家政教育课,并且有系统的教学内容和学分设置,而在我国仅仅将家政教育的部分内容放在了劳动技术课内,并且学生对其重视程度不够。家庭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基础,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和谐家庭的配合,只有让学生学会一定的家政知识,才能构建和谐的家庭。因此,在我国中小学中应设置系统的家政课内容。

(三)建立正规的家政教育体系,培养合格的家政师资。

家政是一门科学,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成为合格的家政教师,日本在1949年就成立了全国性的家政学学会。目前,日本的高等学校,尤其是国立大学都设有家政学研究所。而在我国目前设有家政教育的学校还屈指可数,仅在经济发达的浙江地区设有。因此繁荣家政教育的前提应建立正规的家政教育体系,培养合格的家政教师。

摘要:开展家政教育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日本家政教育内容、家政教育目标、家政教育办学体制都对我国发展家政教育提供了借鉴意义。

篇4:浅谈中日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的比较

[关键词]中日;美术;课程标准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发展,世界各国无不大力推行教育改革,以此来提升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竞争力。随着全民素质教育的普及和提升,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尤其是美育列入教育方针以后,美术教育受到了空前的重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进入了重要的发展时期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的美术教育还有许多不能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地方。

一、我国的美术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国家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是国家教育质量在特定阶段应达到的具体指标;它具有法定的性质,是教育管理、教材編写、教师教学生学习的直接依据。

1.构成

课程标准的结构,一般包括总纲和分科课程标准两部分。

总纲规定学校教育的总目标、学科的设置、各年级各学科每周教学时数表和教学通则等。

分科课程标准规定各科教学目标和教材纲要、教学要点和教学时间的分配、应有最低限度的教学设备以及教学方法和其他应注意的事项。

2.称谓

课程标准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名称,但只要是关于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都可以认为是课程标准。

所以,尽管不同国家对这种教学指导性文件的称谓不同,如“艺术教育国家标准(美国)”、“教学大纲(德国)”、“学习指导要领(日本)”等,但在本质上都属于课程标准。

二、我国的美术课程标准现状

1979年6月,国家教育部颁布建国后第二个美术教学大纲《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大纲首先将“图画”改为“美术”,并将基础美术课业分类为绘画、工艺、欣赏三大类。其中绘画50%(写生25%、临摹14%、创作11%)、工艺40%(图案25%、手工劳动15%)、欣赏15%。

2001年7月,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2年后的2003年4月又颁布了《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现行的美术课程标准旨在改变我国以往美术课程中的不足之处,如课程综合性和多样性不足;过于强调学科中心,学科壁垒森严,或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等。新标准重视在美术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自我学习的能力以及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三、中国与日本课程的比较

1.课程目标的比较

(1)日本的高中美术学习指导要领的课程目标

日本的美术课程目标由总体学习目标,分科学习目标构成。其总体学习目标是:“通过专门的美术学习,丰富学生的美感体验,在磨练感性、提高创造性的表现和鉴赏能力的同时,培养致力于美术文化发展和创造的兴趣与态度”。

分科学习目标有13项,它们是:【美术概论】、【美术史】、【素描】、【构成】、【绘画】、【版画】、【雕刻】、【视觉传达设计】、【传统工艺设计】、【信息媒介设计】、【影视表现】、【环境造型】、【鉴赏研究】等。每项分科目标都是详细具体的,都是与各自学习内容紧密联系的。

(2)我国的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与日本的学习目标构成不同,我国课程标准没有设定分科目标,而是把各个学习内容的学习目标概括的写进了课程目标。我国高中美术课程目标是:“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学习活动,进一步学习美术知识与技能,运用观察、想象、直觉和多种思维形式以及美术的方法进行艺术创造活动;学会分析、评价美术作品及美术现象,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理解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并将美术语言运用于研究性学习之中;养成对美术终身爱好的情感,提高美术素养,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除此之外,课标还提出了造型语言、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学会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有关信息和有创意地展现美术学习的成果等为代表的4项详细具体地课程目标。

(3)两国课程目标的异同

①共同特征

通过对中日两国课标中对课程目标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到,中日两国的课程标准都主张通过对相对专业化的途径进行美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在理解美术的造型语言、磨练艺术感性的基础上,提高美术创造性的表现和鉴赏能力。

②不同之处

A.学习领域划分不同

我国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中将学习领域划分为【美术鉴赏】、【绘画·雕刻】、【书法·篆刻】、【设计·工艺】、【新媒体艺术】,而日本高中美术学习要领则把学习领域概括的划分为【创造性表现】与【鉴赏】。前者具体详细,后者简洁概括。

B.选修、必修的设定不同

我国的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没有规定某个学习模块为必修课程,但在相关课标研修材料中通常建议学生先选修【美术鉴赏】,然后再任意选修其它两门学习模块。而日本的高中美术学习指导要领则规定【美术史】、【素描】和【构成】模块为学生的必修课程,而其它学习模块则作为选修科目。可以看出,我国的课程标准突出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提倡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爱好,体现出学习选择的灵活性;而日本的高中美术学习指导要领则突出了对美术史(理论)和全面美术学科技能(绘画基础课与设计基础课)的学习,强调了美术课程的学科性。

总之日本的美术课程给了我们很多方面的启示,我们在借鉴对方经验的同时,也要联系自身的实际情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当让这还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研究与实践。

参考文献:

[1]尹少淳 著《美术课程标准的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

[2]常锐伦 著《美术学科教学论》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

[3]潘耀昌 著《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史》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3.

[4]张小鹭 著 《日本美术教育》 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4.

篇5:中日家庭教育比较探讨论文

中国家庭教育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启蒙教育的认识不足。其次是父母对家庭教育的认识不足。过分依赖学校教育,很早就将孩子送到早教班,兴趣班,而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太少。第三,根据地域不同,家庭教育的观念也不尽相同。内陆的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农村父母大多外出打工,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更是谈不上。即使在城市相对重视家庭教育的,也只是担心孩子的将来,家庭的荣誉,并没有把孩子的将来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而在日本,对儿童的教育,强调素质教育。虽说重视教育的家长也非常之多,但并不像中国父母那样过分地重视学历。也没有中国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待那么强烈。但是,日本家庭存在一个问题是容易破裂。以前一家人通过相互对立、冲突、反抗,家庭结构逐渐固定,但现代日本人不愿意经历这个过程,有些父母为了避免和孩子起冲突,不批评孩子,更有甚者对孩子的坏行为不闻不问。同时,日本家庭教育和中国家庭教育面临同样的问题。虽然现在女性出去工作已经很普遍了,但是照顾孩子是妈妈的责任这一观念仍然根深蒂固。通常都把孩子扔给妈妈,爸爸每天工作到很晚,很少参与到孩子的家庭教育中来。

2.2中日家庭教育的内容

中国家庭为了能让孩子出人头地,通常非常注重智力的培养,而比较轻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只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而不注重其他素质的培养,从而出现了高智商低情商的现象。生活自理能力差,没有决断力。由于看重学习成绩,因此中国父母非常注重知识传授,而轻视能力培养。中国孩子大多缺乏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差,缺乏创新能力。除了学习以外,身体也非常重要。因此,中国家长们也为了孩子的身体健康,给孩子吃各种补品。但却疏于对孩子心理方面的指导,使得孩子心理脆弱,抗挫能力较差。日本家庭教育的核心是生活教育。也就是说让孩子学会照顾自己的生活。生活教育还包括对孩子进行礼仪、心理、道德等方面的教育。日本人在生活中的各个场景都有固定的一套礼仪,比如回到家要说“我回来了”,吃完饭要说“多谢款待”,熟人见面要互相鞠躬问候等等。在心理方面,注重培养孩子的忍耐力,受挫能力。很多学校的校服都是短袖短裤或短裙,冬天也不例外。在自立性方面,孩子能做的,父母就不会代替。日本的小学生每个人都是自己背书包,父母替孩子背的情况是看不到的。

2.3中日家庭教育的方式

篇6:幼儿美术教育研究论文

在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如果只是一味的按照教材上的要求来教学,会让学生感觉比较枯燥,幼儿的好奇心是比较强的,对于新鲜好玩的事物比较感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转变以往的教学模式,选择比较有趣的教学方式,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在生活当中有很多可利用的材料,比如喝过的矿泉水瓶、纸盒等,这些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这些生活中常见的废弃材料来进行美术创作,首先利用这些废弃的材料进行手工制作,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利用这些废弃材料制作一些简单实用的东西,可以利用矿泉水瓶制作笔筒,但是做好之后这样的笔筒并不是很好看,这就需要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可以在笔筒的周围画上自己喜欢的图画,通过拼接或者是剪贴可以制作一些比较有创意的作品,之后在这些作品上进行绘画,根据自己的想象将自己喜欢的图画画在上面。

2联系生活,开展实践运用

篇7:幼儿美术教育研究论文

教师在传统的美术授课过程中,步骤非常的单一。教师一般会拿出一幅作品,进行简单的技巧讲解,然后让孩子去临摹。教师只要看着孩子能够把画作完整地呈现出来,就觉得授课是成功的。殊不知,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对幼儿美术兴趣的唤起,对艺术能力的开发。而且教师对幼儿画作的评价也是大同小异,用画得好,画得不好,画得像不像等语言来评价。不能对具体的画作以及画作中呈现的幼儿绘画能力进行深度的评价。而且有一部分学生还没有完成画作,但是老师因为各种原因就叫停了,打断了学生绘画的连贯性思维。

二、幼儿美术教育中艺术能力的开发与培养

1.要改变传统绘画教学思维,积极引导幼儿学习

首先教师要提高自己的综合水平,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积极学习和运用新的教学方法,不必要求孩子必须要按事物本身的形态特点来描绘,可以运用多种绘画素材来鼓励孩子绘画。为幼儿准备多样的绘画对象,多样的绘画工具,让孩子们按照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还可以让孩子从手工制作、音乐欣赏、文学欣赏中,感受艺术气息,培养自己的艺术感觉。我们经常会说这样的话“,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所以老师在幼儿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应当积极引导孩子注意观察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人们的一行一动。经常到野外大自然中去实地考察,观察各种事物的形状和颜色,静态和动态。让孩子在大自然中寻找灵感,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2.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积极鼓励表扬

每一个孩子的思想,个性都是不同的,他们与生俱来的绘画天赋也是不同的,对艺术作品的感受和想法也存在千差万别。因此,教师要保护好每一个孩子的天性,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要多多观察幼儿的性格特点及行动特征和兴趣爱好,注重观察幼儿的整个绘画过程,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培养幼儿自己的动手能力和独立创作的能力,积极引导幼儿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尊重孩子们的各种涂鸦,并进行适当的巧妙点评。教师要尽量采取正面的评价原则,注意不要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和抹杀孩子的创造力,要多多鼓励孩子讲解自己的画作,带着欣赏和赞美的心情看待孩子的作品。这样能够极大地增强孩子的信心,锻炼孩子的形象思维能力。

3.努力培养幼儿学习绘画的兴趣,创造宽松的绘画环境

篇8:[美术论文]中日幼儿美术教育的比较研究

一、中日两国“幼儿社会教育”的概念界定

我国现行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将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分为五大领域, 包括: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这里我们所讲的“社会”主要是指发展幼儿社会性教育。社会性是幼儿在其生物性的基础上, 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 掌握社会规范, 形成社会技能, 学习社会角色, 发展社会行为, 获得社会价值, 由自然人发展成社会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特性。 (1) 日本《幼儿园教育要领》中, 关于幼儿社会教育领域采用的“人际关系”这一表述, 与我国所指基本相同。据悉, 日本1964年颁发的《纲要》中也曾采用“社会”这一概念, 1989年将其改名为“人际关系”。所谓“人际关系”, 日本《21世纪词林》中的解释是:“社会、组织、集团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尤其指心理和情感关系。”其具体内涵, 日本学者认为是:“幼儿在与他人相互作用的过程中, 打开自己的世界, 学习处理与他人间的关系并培养与他人交往能力的教育。” (2) 与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的“社会”相比, 在内容上更集中强调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这与日本的社会背景有着紧密的关系, 随着日本家庭子女生育率的降低, 兄弟姐妹数量减少, 社会都市化, 社区里小伙伴数量锐减, 幼儿与他人接触的机会大大减少, 因此日本更加着眼于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

二、中日两国幼儿园社会教育目标之比较

(一) 幼儿独立能力的培养。

幼儿独立能力主要是指幼儿具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 自己能够积极主动地承担一些日常生活中力所能及的事情, 能够勇敢地面对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困难, 并通过一定的办法加以解决。

中日两国对于幼儿独立能力的培养都极为重视, 如:日本《幼儿园教育要领》中“人际关系”这一领域的目标中规定:“鼓励幼儿靠自己的能力行动, 从而产生一定的充实感。”另外, 在其内容中也规定:“培养独立思考和自主行动的能力”, “尽量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第一条也明确规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3) 在日本幼儿园里, 每个宝宝都要求自己穿衣服、整理衣橱、收拾餐具、摆放桌椅。在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 关于幼儿独立能力的培养, 也有相关的论述, 即“努力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独立能力, 以为将来生活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 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

中日两国都极为重视从小培养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 注重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引导幼儿乐意并懂得如何与人正确交往, 激励幼儿感受与人交往的乐趣, 培养幼儿与人交往的技能。如日本《幼儿园教育要领》“人际关系”目标提出:“主动与周围的人相互交往, 培养对他人的友爱之情及信赖感。”在其内容中提出, “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 与教师和其他小朋友和睦相处”, “在与小朋友相处时共同感受、分享喜忧”, “很好地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能领会对方的意图”, “感受到与小朋友相处、游戏的乐趣”, “感受到与别人相处时, 哪些话是不应该说的, 哪些事是不应该做的”, “在与小朋友相处时, 懂得遵守公共规则”, “对与自己生活关系密切的人要有亲近感”。可见, 日本十分重视对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 注重让幼儿在与其他幼儿的交往中, 体会到他人的存在, 并能在自己的行动中体现对他人的尊重。在培养对他人的信赖和同情心的同时, 让幼儿自身对冲突和挫折也有一番体验。让幼儿在跟那些与自己生活关系密切的人们相互接触、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愿时, 获得相互沟通的愉快体验, 并通过这些体验, 对社区的老年人及其他人产生感情, 感受到与人交往的快乐和帮助别人的喜悦。日本更加强调在幼儿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 对他人的友爱之情和信任感的建立。另外, 它十分强调幼儿的感受、体验, 鼓励幼儿积极体验交往带来的愉悦。

在我国, 幼儿的交往能力也得到了足够的重视。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乐意与人交往, 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 有同情心。”另外, 内容中也明确规定:“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 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 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 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 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

可见, 与日本相比, 我国更多地强调幼儿在交往过程中, 彼此之间互助、合作及分享行为的建立, 以及幼儿良好同情心的形成, 鼓励幼儿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上去理解他人的感受, 还有就是教给幼儿必要的与人交往的技能, 提高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

(三) 幼儿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精神的培养。

两国相比, 日本更加注重对幼儿勇敢及顽强拼搏精神的培养。虽然日本《幼儿园教育要领》中没有相关文字的提及, 但是在实际的幼儿园教育中却有很好的体现, 如日本幼儿园教育目标中指出:“鼓励幼儿坚强韧性, 不怕困难。”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家庭, 从小就注重对孩子适应恶劣环境的训练, 他们通常会将孩子处于恶劣的环境中, 磨练孩子的意志, 锻炼孩子的身体, 培养孩子坚强不屈的性格。经常组织孩子参加各种夏令营、冬令营活动及多种体育训练项目, 比如荡绳、拉单杠、爬网绳、堆沙丘、钻山洞、相扑、走平衡木等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 在活动中孩子难免会受伤, 出现脱臼、扭伤的现象, 但家长认为孩子受点皮外伤没什么, 而是更加看重对孩子不怕困难的精神、健壮的体魄和灵巧的技能的训练和培养。而我国的一些父母, 总喜欢将孩子捧在手里, 搂在怀里, 阻止孩子参加一切又苦又累的活动, 生怕孩子受一点点苦, 竭尽全力地为孩子创造一切优越的条件。这样很可能导致孩子渐渐地变成温室里的花朵, 经不起任何的风吹日晒, 承受不住任何的困难险阻。所以, 在这一点上, 我们要向日本的家长学习, 放心地将我们的孩子放出去, 给他们充分的自由, 让他们到大自然中去历练, 从小培养他们不怕吃苦、不怕困难的坚强性格。

(四) 幼儿情感的培养。

综观两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两国都提到了幼儿良好情感的培养, 但相比较来看, 两国还存在着一些细微的差异。如:日本“人际关系”目标中提出“培养对他人的友爱之情及信赖感”, “对与自己生活关系密切的人要有亲近感”, 仅仅是关于交往过程中, 人与人之间友爱及信任情感的建立。我国关于幼儿情感的培养则相对来说比较具体、全面。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 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 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这种情感不仅包括了对父母长辈、老师同伴的爱, 而且包括了对集体、对家乡、对祖国的爱, 这种爱是全面的, 是广博的, 尤其是我国注重对幼儿从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这一点上日本的《幼儿园教育要领》中却没有提及。但美中不足的一点就是此种表述有点过于宽泛和模糊, 操作性较差, 对于老师进行教学实施有一定的难度。而应具体一点, 进一步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 在点滴的日常生活中随时对孩子进行教育, 营造一种良好的教育环境给其以感染和熏陶, 激发幼儿内心深处的真情之爱, 而并非一种流于表面形式的表现之爱。

另外, 两国也提到了对幼儿自尊心、自信心及责任感的培养。日本更加强调幼儿主体性、自主性的培养, 充分意识到了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 主张幼儿良好个性的发展。我国则更加注重对幼儿自我意识的培养, 强调幼儿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 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并且能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以树立良好的自尊心、自信心。

通过对中日两国幼儿园社会教育目标的比较和分析, 我们可知, 二者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社会是由人构成的, 发展幼儿社会性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其在成长过程中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适应共同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是一定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对幼儿进行人际关系教育的目的也是为了让幼儿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 能融入社会这个大集体。但是, 二者之间又有所不同。首先, 中国的“社会”内涵比日本的“人际关系”更丰富;其次, 中国强调发展幼儿的社会性, 而日本侧重于培养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可以说, 中国的“社会”更强调教育内容的完整性, 日本的“人际关系”更强调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中国的社会教育目标更侧重于对教师指导方面的要求, 强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和条件。而日本的“人际关系”目标中则体现的是从幼儿的角度出发, 体现的是幼儿的一种需要, 幼儿是主动学习者。从社会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来看, 我国的目标过于宽泛、笼统和模糊, 缺乏一定的操作性, 相反, 日本的教育目标、内容较具体, 更能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 便于教师的实施和幼儿的掌握。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些启示。

参考文献

[1]杨丽珠, 吴文菊.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1, 第1版.

[2]樊倞.当代中日学前教育内容比较.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1, (6) .

[3]陆丽华.从《教育纲要》看中日幼儿健康教育.早期教育, 2003, (4) .

[4]于开莲.日本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思想演进——以《日本幼儿园教育要领》为例.学前课程研究, 2007, (4) .

篇9:中日幼儿教育比较

在日本期间,笔者在研究比较教育以外,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了对日本幼儿园的观察和研究上,所作的硕士论文和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文章也都以幼儿教育为题。

本文中,笔者想先从历史角度人手,简单地向读者介绍我国幼教发展初期日本幼儿教育对我国的影响,然后,笔者会用一个看似平常的现象和一个看似简单的社区活动,为读者分析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思考和反思。

历史上日本幼教对中国的影响

1903年,第一所由中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创办的正规幼儿教育机构一一湖北幼稚园在清政府监督下诞生。对于当时没有任何经验的国人来说,借助发展幼儿教育较早的邻国日本的经验就成了最便利和较为有效的方法。于是,湖北幼稚园不仅教育方针和保育方法全盘模仿日本,就连第一任园长也由日本女性(户野美知惠)担任。另外,这一时期创办的其他幼教机构,基本采用的都是日本模式,有的就连教材、教育、乐器都从日本进口。

幼儿教育初创期对日本经验的借鉴和学习,虽然在日后引发了学界和全社会的极大反思,但是不得不说初期对于日本幼教模式的学习,给中国幼教的起步带来了不少积极的影响,这些影响不仅仅在于幼教机构的运营和管理,更大的影响在于日本的先行经验给当时中国幼儿教育的制度建立、理论研究、实践方法提供了相对理想的范例。同时,很多由日本人翻译的西欧幼儿教育思想的书籍也被引入到中国,由于中日两国都使用汉字,有些专业术语虽本是日语,但已被我们当做中文沿用至今(如:福禄贝尔理论中的“恩物”等)。

今天我们还要借鉴日本幼教的经验吗

与幼教发展初期不同,今日中国的幼儿教育已经摆脱一味模仿他国的阶段,我国幼教在制度、理论、实践层面都有了属于自己的经验和本土、原创的成果,甚至我们一些成功的经验也在走向海外。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停止对于他国幼儿教育的研究,更不意味着我们可以不再学习、借鉴,转而固步自封。那么,就拿我们的邻国,这个与我们互相抱有复杂感情的国家一一日本来说,我们还要如100多年前那样继续学习其经验吗?对于这个问题,笔者不想设置固定的答案,但是读者朋友们可以通过下文中笔者对日本幼儿教育的观察和案例介绍,得出自己的答案。

日本幼儿的衣服

走在日本的街道上,经常会看到三五成群的儿童,他们穿着整齐的小西装式的园服,带着圆形的小礼帽,蹬着近乎可以反射阳光的小皮鞋,拉着妈妈的手结伴离园回家。作为学习教育学的笔者来说,起初看到这样的场景,都会有一个疑惑——“难道日本的幼儿在幼儿园里不活动吗?为什么他们的衣服会这么干净整齐?这是不是意味着日本的幼儿园存在着小学化现象?”

带着这样的疑惑,笔者走进日本的幼儿园,当看到幼儿们活动时的场景时,这些疑惑也都随之消解了。原来,幼儿来到幼儿园后先要换鞋,再换一身便于活动的衣服,这些鞋和衣服基本都要每天换洗,因为每天离园后,它们都会被弄得脏兮兮,甚至沾满泥点、颜料,根本看不出衣服本来的颜色。

对于中国的教师或家长来说,到幼儿园后换一套衣服和鞋可能会显得有些多此一举甚至是麻烦透顶。但是,看看日本幼儿在幼儿园里的各类活动,特别是户外活动,我们就会明白这种做法的必要性。首先,日本的幼儿在进行户外活动时,不仅是简单地进行跑、跳等游戏活动,而是尽情地释放自己的天性,在土里滚,在泥里爬,夏天还可以跳到小池塘或小游泳池里捉鱼,爬杆、踩高跷、跳马等更是必不可少的户外活动方式。而且,幼儿们还会在幼儿园里进行劳作,不单单是种蔬菜、种庄稼,做木工活、垒砖、打扫小动物的小窝棚等都是幼儿喜欢做的“劳动”。

可见,对于日本的幼儿来说,一套在园内可以随意弄脏的衣服和一身行走在街道时干净整洁的衣服是多么必不可少。前者可以保证幼儿在幼儿园里恣意随性地嬉戏游玩,解放天性;后者可以保证幼儿在公共场合对自己形象的认识,有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文明礼仪。

相比日本,我们的幼儿在结束了一整天的幼儿园生活后,他们的衣服是干净的吗?据笔者观察,大部分是非常干净的。但与日本不同,其原因不是因為我们的幼儿更换衣服,而是我们的幼儿在幼儿园里的活动没有那么开放,没有那么酣畅,更没有那么无拘无束。这种差异来自哪里,是教师还是家长?笔者在南方某省会城市幼儿园参观时听到的一句看似无关紧要的话或许能给出答案——“(教师语:)小朋友们,因为昨天刚刚下过雨,院子里还很湿,所以我们就在教室里进行活动吧。不然我们的小鞋子和小袜子会弄脏弄湿,妈妈会不高兴的……”

日本社区里的幼儿

近来,日本教育出现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叫做“三间减少”。所谓“三间”,指的是儿童户外游戏的空间、时间和仲间(伙伴、同伴),而“三间减少”所指的是城市化严重的现代日本,提供给儿童游戏的空间(公园、广场、绿地等)在不断减少;电子化游戏和娱乐的大量开发使儿童户外游戏的时间大大减少;现代社区住房的封闭性和注重个人隐私使儿童拥有的同龄伙伴的数量逐步减少。

为了应对这种现象,一直强调教育国际化的日本开始转向注重教育的本土化、社区化,在提供给儿童充足的空间资源的同时,通过让儿童亲近社区来达到儿童户外游戏、玩耍的时间和处于同一空间内的伙伴的增加,来应对城市化、电子化、信息化时代带给儿童的影响和冲击。

笔者在日本留学期间,经常参加幼儿园、小学和社区联合组织的课外活动,这类活动的参与者大部分来自幼儿园的幼儿和小学低年级的儿童,活动的主题通常与社区的事物、环境有关。其中,由东京港区“谷中儿童俱乐部(社区志愿者组织)”开展的一次活动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次活动的主题是“我的谷中”,组织者是来自社区的志愿者和多所大学的学生志愿者,参与者是4-9岁的幼儿和儿童,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幼儿和儿童通过自己的眼睛发现社区里有趣的地方,抑或是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把社区里最有特色的资源介绍给来自社区外的大学生们。

nlc202309020049

笔者有幸作为一名普通志愿者参与了这次活动。活动开始前,幼儿和儿童分成了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由两名志愿者带领,各小组按照自己事先规划好的路线行进,并且每个小组都配备了一台摄像机,用来让小组员们轮流记录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和地点,活动结束后集中刻成光盘留念。

活动中,笔者加入的小组先拜访了小组员们经常跟父母光顾的豆腐店。豆腐店的老板非常和蔼热情,但即使这样,小组员们还是中规中矩地先鞠躬,再有礼貌地说“您好,打扰您了,我们可以问几个问题吗?”经过豆腐店老板的同意后,小组员们有的观察豆腐的种类,有的向老板问东问西,当然也少不了那个虽然操作不太娴熟,却在一丝不苟地记录着的“小摄像师”。

就这样,小组员们拜访了豆腐店、甜品店、烤肉店、铜锣烧店,最后又去了社区里的孩子们最喜欢的“火箭公园”。出行结束后,大家集中在社区的活动室内,小组员们一遍放录像一遍向其他组的成员们介绍了他们眼中社区里最有意思、最喜欢的地方,有些小组员还像小导游一样诚恳地邀请我们这些志愿者日后多来社区游玩,品尝美食。

通过这类社区活动,幼儿和儿童不仅收获了探索、表达、交流所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社区里点滴的美,还能使这些情绪渐渐升华为对社区、对自己所處环境、对社会、对祖国的热爱,这才是具体的、切实的且有效的爱乡、爱国教育。

难能可贵的是,在日本,这类社区活动是连续开展的,有些社区甚至将其作为日常工作开展,每天下午和每个周末都会有社区人员组织社区内的幼儿和儿童参加各类活动,既能挖掘和利用社区内的教育资源,还能促进不同年龄儿童间的交流活动,有助于“三间减少”问题的解决。另外,相信这也能够成为我国幼教界近来倡导的“家园共育、社园共育”的良好参考。

你得出答案了吗

记得上世纪90年代初,青少年问题专家孙云晓的《夏令营中的较量》震撼了中国教育界。文章中,日本孩子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体能给许多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相较之下,中国孩子的软弱和依赖令许多教育工作者深感担忧。今天,20多年前存在于中日青少年之间的差距缩小了吗?再过20年,当今天的幼儿成人,那时的中国青年和日本青年再站在一起比较,会有怎样的差别?如果你能亲身走进我国的幼儿园和幼儿的家庭、社区,再与日本相比较,或许能得到一些答案。

(作者单位系青岛智田教育)

上一篇:温州为什么发展不起来下一篇:这一路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