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语文教改分析论文

2022-04-23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内语文教改如火如荼,语文教学似乎迎来了自己的春天,然而,在广大农村地区,却是“春风不度玉门关”。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农村中学语文教改分析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农村中学语文教改分析论文 篇1:

凌宗伟:语文教育的返璞归真

【人物名片】

凌宗伟,1958年生,中学高级教师,语文特级教师,现为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二甲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南通市学科带头人,通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南通市新世纪科学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全国农村中学语文教改研究会会员,江苏省教育学会会员,南通市中语会理事,通州市教育学会理事;先后荣获全国优秀语文教师、第六届全国优秀校长、江苏省首批优秀中考指导教师等荣誉。语文教学崇尚“遇物则诲,相机而教”,反对课堂行政推动的教学模式,其“大气磅礴,细处摄神”的教学风格得到了教育学者肖川先生的充分肯定,老一代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赞其“功底深厚,备课精细”;近年来致力于“关注生命,关注生活,关注生长”的语文课堂文化建设,在《人民教育》《教育学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教学与研究》及《中国教育报》等报刊发表数十篇践行“三个关注”的语文教育研究论文。

凌宗伟认为语文教育应该回归它的本源。本源是什么?凌宗伟的回答是:生命的互相浸润。语文课堂是什么?他认为语文课堂应成为关注生命、放飞生命、提高生命质量的主阵地。因此,语文教学应该是师生与作者、文本的美好相遇,是一个生命相互对话、相互浸润、共同走向美好的过程。语文教育应该承认和尊重每一位师生以及作者的生命存在价值,并为这种价值的实现创造各种条件和可能。

凌宗伟对语文教育的理解和实践是对叶澜、冯建军、张文质等教授所倡导的生命教育理念在语文学科教学中的回应,体现了中国当下语境中的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的主流价值导向,也是对新课标关于语文教学必须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作出的个性化的回答。

康德说:“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然而,需要追问的是:人是什么?教育是什么?人类为什么需要教育?只有追根溯源对这些形而上的本源性问题作出思考,并形成一些清晰的看法,具体的日常学科教学才不至陷于盲目性,缺乏自觉性。

人是什么?这个永恒的斯芬克思之谜一直困扰着人类。关于生命、宇宙以及一切的终极意义问题,其实是人对自身的哲学思考,也是对生命意义、人生价值的追索,对人生境遇的一种反思。生命教育是对“人是什么”的教育学诠释,也是凌宗伟语文教育思想本源之所在。

卢梭说:“教育赋予我们在出生时所缺的一切和我们作为成人所需要的一切。”人之为人首先是生命的存在。作为生命的自然属性,人与动物并没有根本性的不同;但生命的成长与发展的性质,人与动物有根本性的区别。简而言之,动物的生命成长是特定的,人的生命成长是待定的。蜘蛛生下来就能结网,人刚生下来什么都不会,但蜘蛛一辈子只能生活在网上,并只能结一种网;人能生活在各种不同环境中,从事种种不同的活动,有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有适应环境并改造环境的创造能力。这种能力是人类生命的一种潜在的遗传素质,教育使这种潜在素质成为现实的可能。

杜威说:“教育就是生长。”所谓生长,追根究底是生命的成长。观察和思考生命发育成长的过程,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教育的实质。从受精卵到胎儿,几乎大致上重复了从动物到人的进化史,即由单细胞生物发展到高级动物的生命史,我们可以从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认知过程(皮亚杰把这一过程分为特化阶段——泛化阶段——分化阶段——概括化阶段四个时期)来探讨早期人类的认识史。这为凌宗伟语文教育生命化的思想提供了历史与逻辑一致性的佐证。反之,生命化教育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切近学生成长与发展本质的教学与研究的视角。

观摩凌宗伟的语文课堂教学,我们可以大体知道知识概念是怎样在人的认识过程中形成的,美感、道德感又是怎样在学生的语言学习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凌宗伟让我们把教学活动的注意力和重心放在对学生生命成长的关注,关注语言现象背后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语文课堂教学是围绕文本展开的生动活泼的生命性的对话,语文学习过程是师生生命体验感悟的内在过程,而不是外在的、名目众多而枯燥繁琐的习题化练习,更不是概念化的文本解析。凌宗伟的教学思想与实践告诉我们,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只有通过生命的和谐成长才能得到有机的统一。

新课标所提出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就其本质而言,正是揭示生命的丰富性和生命成长的全面性。凌宗伟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实践,首先表现为“站在对生命深刻理解的高度解读文本”。凌宗伟认为文本中包含着“作者的写作状态和时代背景、生活阅历和对生命的理解”,文本绝不是冰冷的文字符号的堆砌,也不是“刻板、教条、贫乏、单一”的概念和公式。正唯如此,语文教学必须披情以入文,知人而阅世,这样才能于解读文本语言文字的教学中见对话中的情趣与思想,还原与提升生活的真实,彰显“师生以及作者与文本本身的生命与思想的活力和张力”。他认为这种直指心性、感悟生命的教学才是本真的语文教学。

凌宗伟认为“语文教师要有生命在场的意识,要努力与学生进行思想和心灵的沟通,努力捕捉课堂上能够产生生命碰撞的火花”。如果说对文本的生命化解读体现了凌宗伟语文教育的“世界观”,那么这种关注教学的即时生成、努力捕捉思想火花的教学艺术则体现了他语文教育的“方法论”。生命意识表现为辩证思维,语文教学也因此有了交流和感悟而生成的灵气和生机。只有这样,语文课堂才能摆脱照本宣科、机械训练的程式,走出死气沉沉、令人昏昏欲睡的困境。凌宗伟课堂教学的挥洒自如,体现了他生命意识观照下的语言文字的修养与教学艺术的机智。“文似看山不喜平”,“映日荷花别样红”,凌宗伟张弛起伏、个性鲜明的课堂教学艺术之所以为人称道,很大程度上在于他体现了一种“行乎其当行,止乎其当止”的自然流畅的风格,有一种雅致的意趣和深邃的哲理。

这次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是“教育回归生活”。凌宗伟认为“只有关注生活才能拓展生命视野”,读书既要提纲挈领将厚书读薄,又要举一反三将薄书读厚;既要有书本知识为主的间接经验的习得,又要有社会生活中直接经验的接受。无论间接知识还是直接知识,教学过程都要注重二者的沟通、融合、扬弃与提升。生活事件进教材、进课堂,使课程资源因此而丰富和鲜活;书本知识应用于生活,则加深了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也提高了知识应用与创新的水平。只有在生活中学语文,为把生活变得更好而学语文,让语文教学伴随时代前进的脚步和学生生命成长的节奏来教语文,才能有效地将语文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与应用能力,帮助并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

语文教学是语言文字或语言文学的教学,语文作为工具的特殊性在于它体现着人文性,服务并伴随着生命的成长。倘离开这根本性的宗旨,语文教学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生命有其自然属性,教育应给学生以成长的快乐;生命有其社会属性,教育应培养学生有责任的担当;生命有其精神属性,教育应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高贵的品质。

人作为符号性存在的动物,生命的属性在语言文字的符号中得以彰显;语言有其自身的逻辑体系,它在人类社会生活和生命个体的活动中得到体现。生命化的语文教学坚决地排斥对文本的架空分析和游离语言文字之外的随意发挥,它必须于文字句章中见生命的意蕴。语言文字的教学与生命成长紧密关联和高度融合,语文教学既要体现语言文字学习与应用的规律性,又要合乎服务学生生命成长的目的性,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凌宗伟告诉我们,如此,才是语文教育的返璞归真。

作者:叶水涛

农村中学语文教改分析论文 篇2:

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对策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内语文教改如火如荼,语文教学似乎迎来了自己的春天,然而,在广大农村地区,却是“春风不度玉门关”。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究竟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目前农村地区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如何?怎样才能找到促进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带着这些问题,课题组成员先后对全州县4所乡下高中和部分农村初中进行了调研,通过问卷调查、听公开课、师生访谈等方式,掌握了一份具有针对性和参考价值的资料,现分析整理如下:

一、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从调研的课堂综合情况看,学习效率低下是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原因:

1 课堂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重点不突出

“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普遍现象。课堂上,教师“看见什么讲什么”,“想到什么讲什么”,内容无针对性,教师往往担心讲不全,以致老师忙于讲授,学生疲于应付。这样一来,师生均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中,一节课下来,学生似乎什么都懂,一检查,结果什么也不会。这种课堂在农村中学中占有很高的比例。从听评课调研中可了解到,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绝大多数教师认为考试知识覆盖面很广,若不全面地讲,学生就难以应对。

2 以教师为中心,“讲听”主宰课堂

从所走访的20余所学校来看,语文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仍沿袭传统的“教师中心论”,不太注意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只是消极、被动地接受语文知识。

就教与学双边活动的情况来看:教师45分钟“满堂灌”的占总调查课时的18%;教学时间在35—40分钟的占总调查课时的77%;教学时间在35分钟以下的仅占总调查课时的5%;学生发言在10人次以上的占20%;学生发言在5—8人次的占40%;学生发言在5人次以下的占38%,还有2%的课堂竟无一人发言。

就学生主动参与教与学的机会来看:课堂教学存在“三多三少”。即全班统一学习的机会多,学生个人独立思考的机会少;被动接受的机会多,主动学习的机会少;水平高的学生主动参与机会多,水平低的学生主动参与机会少。通过对学生的问卷分析,就语文课而言:有15%左右的学生能有机会参与分析课文全过程,有50%左右的学生只能部分地参与分析全篇课文,还有35%左右的学生长期得不到独立分析课文的机会。在对学生问及:“你班语文课的上课状况是怎样的?”选答“教师讲,学生听或记笔记”状况的学生占75%;选答“教师主讲,学生多数能够参与答问”状况的学生占22%;选答“教师主讲,学生多数能参与课堂小组讨论”状况的学生仅占3%。

3 教学模式僵化、教学方法陈旧

从调研情况来看,83%的语文教师上课的主要教学步骤是:(1)生字、生词教学;(2)作者简介;(3)段落划分、分析、归纳;(4)概括中心思想;(5)归纳写作特点。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始终是一张老面孔,学生对这种千篇一律的、僵化的教学模式感到厌烦。从教学手段来看,85%的教师仍然是传统的“一支粉笔走天下”,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中学,仍然无法获得丰富的教育信息资源。课题组在调研过程中了解到,所调查的4所乡下高中,各校均只有1个多媒体教室,无法满足教学需求,所调查的十余所农村初中目前均未设多媒体教室。在调研过程中还了解到,尚有20%的教师不能完全掌握多媒体教学方法。满堂灌的教学法在农村中学并不鲜见,课堂教学出现的情况往往是“老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老师讲得眉飞色舞,学生学得暗暗叫苦”。

4 课堂教学急功近利,实施应试教育

不少语文教师把语文课作为应付中考或高考的训练课。在调研过程中了解到,99%的毕业班语文教师授课只重视考试的内容,不重视非考试的内容;只重视基本篇目,不重视非基本篇目;只重视课内,不重视课外。原来以指导阅读、写作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变成了以做题、解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原来使用的引导式、启发式的思维训练方法,代之以填鸭式、点划式的训练模式。为了使学生能取得理想的成绩,教师们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出题的范围、内容、题型及应对策略,去翻阅资料、汇编试题、刻印试卷。学生的阅读面、知识面因此变得狭窄,直接造成了学生语文知识“懂与会”的分离,“学与用”的脱节,高分低能,不少学生还失去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二、解决当前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所存在问题的对策

1 降低学习要求,合理设置课堂教学目标

农村中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低,语文教参上设置的教学目标对他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如果不切实际地照搬,为了完成所谓的教学目标而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必将从根本上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逐渐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信心。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必须既备教材又备学生。每节课,教师能组织学生把一两个问题解决好即可,不必面面俱到,真正做到让学生在45分钟里学有所获,使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重拾学习的信心。例如,《荷塘月色》教学目标的设置,《素质教育新教案》上一共有四大点、九小点。要完成如此多的教学目标,势必让老师教得慌张、学生学得紧张。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只选择两点:(1)了解作者不满现实,向往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2)掌握“通感”这一修辞手法。这两个目标简单明了,学生学起来并不难。这样一来,学生体验到了学习成功的快乐,怎么会不喜欢语文、学不好语文呢?

2 做好课堂角色定位,变“讲堂”为“学堂”

农村中学学习的主阵地就在课堂,只有切实地抓住课堂这一教学的中心环节,才能真正地将语文教改落到实处。从总的方面来讲,课堂教学要努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与学有机统一”的教学观念。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不好的教师给学生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教学生发现真理。”语文教师应当深悟其理。俗话说:“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才是课堂的真正主人。只有摆正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讲堂”才能成为“学堂”。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大胆放手,重视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课文的内容到形式,从文章的字、词、句到布局谋篇,独立思考,自己质疑,然后经过教师的启发、点评,求得对问题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还可以采用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几个学生为一组,进行互助性学习。这样,就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讲得少,讲得精,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相互交流的时间也多了。课堂上,学生的角色有了改变,不再被动地去听、去看,而是主动地思考,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3 立足农村实际,打造精品课堂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课堂教学不能死守一个教学模式,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农村中学生学习的实际,采用灵活多变的教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语文能力。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要突出三个字:“新”、“巧”、“精”。

“新”,就是不能“炒旧饭”。“久闻兰芝不觉香”,再好的方法也不可过多重复使用。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同样要推陈出新,立异标新,常讲常新,使学生总有新鲜感,越听越爱听。

“巧”,包括设置悬念,引入佳境;步步递进,推向高潮;详略得当,主次分明;跌宕起伏,张弛相间。让学生乐学、善学,学得轻松,掌握得牢固。

“精”,即精导精结,精讲精评,精写精练。也就是说,导语片言只语、先声夺人,结语总揽全课、画龙点睛,讲评要言不烦、切中肯綮,板书简明扼要、醒目易记,练习以少胜多、举一反三。

一节45分钟的课,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安排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另外,教师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应当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尤其是经济落后、信息闭塞的农村中学,学生见识少、阅读面窄,更应该让学生走进大语文课堂,感受语文的魅力,体验语文的快乐。

责编 雷靖

作者:刘山庸 蒋继承

农村中学语文教改分析论文 篇3:

孜孜以求谱写华章

【编者按】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为人师者,应追求“创新”“献身”“孜孜以求”这三种境界。周华章老师,从最初的一名懵懂迷惘的“学徒”,逐步成长为小有成绩的“运动员”,进而修炼成领跑中心城区的“教练员”,这当中不但体现了他的“创新”意识和“献身”精神,也体现了他为教育事业的“孜孜以求”。正因为他对教育事业的“孜孜以求”,他战胜了无数困难,得到了不断的提升,也推动着他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相信他会沿着梦想之路,谱写更辉煌的人生华章。

驀然回首,周华章老师跻身语文教师行列至今已27年了。在中学语文教学与研究这条道路上,他从最初的一名懵懂迷惘的“学徒”,逐步成长为小有成绩的“运动员”,进而修炼成领跑中心城区的“教练员”。

一、初成“学徒”,勤学苦练渐成长

1990年秋,怀着“跳出农门”的欣喜,周老师踌躇满志地回到母校——一所农村初中。

很快,他发现,以小学教师为培养对象的中师教育根本无法满足初中语文教学的需求。他的语文课简直就是“课文解剖”,从字、词、句到段落结构一一讲来。学生听得辛苦,他讲得也费力。虽然“三字一话”等教学基本功还算扎实,但就研读课文、研究学生、研究教法而言,他还得从头再来。而且,由于农村镇中的所谓语文教研活动不外乎统一教学进度、听课评课之类,想站稳讲台就得靠自己积极自觉地努力。

于是,他开始了整整一个学期的“学徒”生涯,自觉地奏响了备课三部曲:先是反复研读课文,记录阅读的疑惑和障碍;接着反复阅读教学参考书,在此基础上备出初步教案;然后调课去听其他教师如何上课,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

在昔日恩师们的指点下,他找来前几年的各种试题,仔细分析题型和考点,并以此为每次上课的精要内容,不敢有丝毫懈怠地反复训练。很快,他的教学成绩使他一跃成为全镇的佼佼者。他也因此连年被评为“镇级优秀教师”,年度考核连续5年获得“优秀”等级,还于1994年被评为“县级先进教师”。

二、名师指路,“苦练内功”,成为不断前进的“运动员”

虽然不久周老师就先后担任了学校的语文科组长和教导处主任,但他却时常有惴惴不安之感,因为他总觉得自己当时为人所津津乐道的教学实践,离真正的语文之道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相对闭塞的乡镇初中并不能给他更多的答案。但几个关键人物的出现,使他如同在迷雾重重的旅途中遇到了指路明灯。

1994年,著名特级教师胡明道老师在一次县级教研活动中走进了他的视野。胡老师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展示“看他走”“扶你走”“帮你飞”三部曲,让他第一次懂得了“单元教学法”的含义。此次会议期间,他第一次接触到了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语文教学通讯》。它为他打开了一扇窥望外部世界的大门,把无数素昧平生的优秀语文教师的事迹和研究成果展现在如饥似渴的他的眼前。

于是,他也开始尝试以单元为整体,根据编者所提示的课文类型确定其教学重点,挖掘每篇课文独特的教学价值。随着实践的深入,他逐渐明白了若干年后才看到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句话的深意——重要的不是每篇课文学了什么内容,而是通过课文这个“例子”让学生在听、说、读、写、思等各方面增长了什么;每篇课文的学习都有所增长,初中三年的语文学习就能达到理想的状态了。在若干年后,看到上海陆继椿老师“一课一得,得得相连”的观点,让他深以为然。

1996年,他现场聆听了魏书生老师的精彩讲座。魏老师以哲学家的视角和教育家的智慧,启发他以更高的立足点审视他所从事的工作。他突然领悟到课堂并非教师展示个人风采的场所,而是教师帮助学生在各自原有基础上取得最大限度发展的舞台,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人。从此,他从课堂主讲的位置上悄然隐退,他的课堂成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场。

于是,他所任教班的学生思维格外活跃,不仅教学成绩在全镇名列前茅,而且校内作文竞赛常常夺走70%以上的名次。1997年,语、数、外三科联赛单科有18人进入全县前20名。他觉得自己俨然就是一名不断经受历练的“运动员”,在语文教学的赛场上崭露头角。

2001年,他调入了江门市实验中学,不久便结识了江门市中学语文教研员曹殿成老师。曹老师以渊博的学识和深厚的学科功底使他懂得了“厚积”与“薄发”的关系,警示他从课改初期纷繁迷乱的“假语文”“泛语文”现象中思索语文的“真谛”。

2005年,他开始得到广东省初中语文教研员冯善亮老师的指点。针对当时语文课改中出现的种种远离语文本真的流弊,冯老师告诫他们要“尊重常识,回归文本,以读为本”,应当基于真实的学习问题设计“学程”,贴近学情设计和实施语文教学……那种朴实、执着的态度的确令他警醒。

两位优秀“教练”扎实、稳重的作风深深地影响着他。他认识到:课改不应是将传统的做法推倒重建,而是在“扬弃”传统语文教学优秀经验基础上的改善与优化;课堂的活跃不应仅仅理解为表面的喧哗热闹,更应看重学生思维的活跃与交锋。本着这种观念,他以朴实无华的公开课连获校、区、市一等奖,并代表江门市参与了2006年广东省文学作品阅读现场教学大赛,以一等奖第二名的成绩刷新了江门市中学语文教师参与此类竞赛的记录。自此,受人教社、省教研室和市内外教育部门邀请,他先后30余次赴省内外执教研讨课或送课下乡,他的这种不尚花哨、求真务实的作风一直深受好评。2009年1月,核心期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选他为封三人物,并刊登了他题为《本色·生活·语文》的个性简介。

一项项成绩的取得让他这位不断前进的“运动员”越来越紧迫地感觉到“修炼内功”的必要。在两位优秀“教练”的指引下,他一方面认真钻研了叶圣陶、于漪、钱梦龙、李镇西、程翔、宁鸿彬、洪镇涛、郑桂华、王尚文等教育名家的著作,从越来越多的专业杂志、优秀教师课例录像、课堂实录中汲取精神营养;另一方面仔细反思自己和他人的教学实践,从中发现缺憾,针对性地予以优化,并尝试改变常规做法,力求教学行为的最优化。

于是,他的一系列“对症下药式”论文先后诞生:《刍议语文多媒体CAI运用的缺憾及优化对策》《初中语文校本教研常见缺憾的归因及对策刍议》《名著阅读教学的常见误区及矫治对策略谈》《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背景知识简介的常见缺憾及其优化策略》《浅谈学生主体性在语文学习中的充分发挥》……这类论文基本上都遵循一个思路:罗列现实教学的缺憾与不足——分析归纳成因——提出优化对策。因为他深知:一线教师不可能具有专家学者那样深厚的理论修养,不宜奢求在理论体系的“高大上”方面有所建树;但由于天天都能置身课堂这个“实验室”,时常都能进行观察、实践和反思,所以也拥有专家学者们所缺乏的优势。

作文教学一直是困扰广大语文教师的“老大难”问题。在多年尝试的基础上,他摸索出“基于多向交流的重写反省式作文教学的实践”经验。由于受传统语文教学“好文不厌百回改”的思想和德国中学流行的“脱钩教学法”的启示,他的实践着眼于三点:一是将初中六个学期的作文训练目标按文体细分为若干循序渐进的点(即“钩子”),让学生每次训练都力求能脱“钩”而上;二是多次修改才完稿;三是在每次重写前,应在充分交流基础上,听取小组成员、组外同学、语文教师和班外其他人员的评价和建议,形成修改意见。因此,每次作文不再只是“一题一遍,评改了事”,而是瞄准训练目标,务求人人过关。该项作文教学成果获得广东省第七届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被江门市蓬江区教研室邀请在区内大力推广。他也受省教研室邀请在全省初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上专题推介这项教学成果。

三、“两维并举”,做一名勤勉不息的“教练员”

2009年9月,他被选拔成为江门市蓬江区中学语文教研员,开始扮演起指导全区240余名中学语文教师的“教练员”角色。

他清醒地意识到,教研员不同于行政领导,也不应当高高在上地发号施令,要想胜任“研究、指导、服务”的职责要求,首先得在中学语文教育的方方面面都取得更大的突破,一直走在一线教师的前面,才能赢得他们的信任和追随。其次得给他们切实有用的帮助,引导他们攻克长期困扰的难题,才能激发他们参与教研活动的热情和兴趣。

为此,他“两维并举”地开展了勤勉不息的“教练”工作。

其一,努力提高个人业务素养,力争各方面都给一线教师良好的示范。

为了获得更多专业理论,他系统钻研了王荣生、韩雪屏、余映潮、程红兵、洪宗礼、黄厚江、程翔等名师的专著,并写下了20万余字的读书笔记。为了保持一线教师特有的现实感,尝试或印证关于一线教学的各种新的设想,他坚持到区内各中学借班上课。7年来,他累计上课70余节,积累了近30万字的教案、课堂实录和教后反思。为了激励自己不停地探索与思考,他坚持参与各类业务竞赛,连续七年获得江门市年度论文评比一等奖,平均每年发表教学论文3篇,先后获评第六届“语通杯”全国中语“教改新星”提名奖和全国语文教师第十届“四项全能教师”。

在改进以前作文教学实践基础上,他提出了“以过程化训练优化初中作文教学”的构想:从宏观层面构建了初中三年六个学期的训练序列,综合考虑单元人文主题、文体技能训练点和年级特点设置每次训练的内容;从中观层面设计了每次作文训练的全过程,即写前指导——初稿成文——多向评议——修改重写——多向评议——形成定稿——发表归档;从微观层面根据不同课型设计了每堂课的教学环节。这个构想很快申报成为江门市“十一五”规划课题和广东省“十二五”规划课题,并于2013年和2016年先后顺利结题。他已经带领全区骨干教师编制好了初中阶段40余次作文訓练的序列内容,并开发了相应的教案、课件供全区语文教师共享。课题论文《中学生写作素材的发掘与积累策略探析》发表于《课程教学研究》,并被中国人民大学资料复印中心转载。课题研究成果经省教研室推荐参与全国中语会举办的优秀教学改革成果(2009-2013)评比中荣获国家级三等奖。他三次在北师大组织的全国作文教学研讨会上执教了研讨课并作主题讲座,得到与会专家和教师们的广泛好评。2016年9月,他又成功申报了广东省“十三五”规划课题《学情视角的初中作文过程化训练》,致力于贴近学情实际,对症下药式地制定作文教学训练的目标,有效解决作文教学全过程中的真实问题。

其二,深入教学一线,在摸清教情基础上想方设法地开展教研活动。

教练员有效训练的前提是准确地把握运动员的情况,教研员工作的有效开展也必须以把握教情为基础。通过师资情况统计、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座谈交流、听课评课等方式,他很快掌握了全区中学语文教师的现状。针对语文教师们普遍致力于应试训练而忽视素质培养、偏重于教学实践而忽略理论学习的现实,他开展了三方面的教研活动。

一是狠抓备考研究,引导科学备考。既然考试成绩是教师们关注的焦点,他就以此为突破口,通过中考备考研讨、质量分析、复习课研讨、模拟试题征集、复习资料编写等活动,揭示了近几年中考试题“考什么”和“怎么考”,让大家明白平时教学应当“近为考试,远谋发展”,考试大纲其实源自语文新课标,是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要求。七年来,全区中考成绩一步一个新台阶,各项指标一直位于全市各区、县前列。

二是改革教研模式,落实全员培训。针对常规的随机听课活动辐射面小的不足,他将全区划分为六大片区,每周到一个片区开展全员教研活动。着眼于教师们语文教育能力的提升,他们通过专题讲座、主题教研、同课异构、观课评课、读书报告、送课下乡等灵活的方式,有计划地对全区中学语文教师分批培训。七年来,全区累计开展片区教研活动近百次,各种类型的磨课、听课、评课超过700节,教师们获得了更多的交流、学习与展示的机会。此外,他搭建了区域网络教研平台,使全区语文教师的交流突破了时空局限,为教师们的互动提升拓宽了渠道。

三是举办业务竞赛,树立正确导向。针对全区青年教师偏多的实际,他组织开展了各种类型的业务竞赛活动,如复习课研讨、青年教师汇报课竞赛、优质课大赛、录像课例竞赛、模拟试题评比、骨干教师论坛……七年来,全区60余人次的中学语文教师获得市级以上公开课、录像课例奖励或展示。

从教27年来,他已经实现了从一名“学徒”到一名“教练员”的角色转变,从当年那个惶惑无助的“愣头青”成长为小有名气的广东省特级教师和教授级高级教师,今年又获评蓬江区拔尖人才、江门市专家工作室主持人和江门市名师名家。但他深知,无论哪个角色,他所取得的成绩与这些角色的要求相比,还有巨大的差距。他将一如既往地勇敢攀登,矢志超越。

周华章,广东省特级教师、中学正高级教师、广东省名教师培养对象、教育部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广东省骨干督学、江门市专家工作室主持人、江门市名师名家、江门市学科带头人、江门市优秀教师。《语文教学通讯》封面人物。

多年致力于中考备考研究,并组织全市中考评卷。曾参加广东省中考命题工作。参与和主持市级以上课题10项,作文教学研究成果获市级以上奖励5项,其中获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1项,获国家级奖励1项。论文50余篇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教学通讯》《新作文·作文教学研究》《语文知识》《语文教学与研究》等专业期刊,多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转发于《初中语文教与学》。公开课获市级以上奖励30余次,受邀请赴省内外讲座60余场次。出版专著《初中作文教学中的过程化训练》,参编教学用书16种。

作者:方观生

上一篇:欠发达地区域经济发展论文下一篇:非遗课程公共艺术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