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思想品德教育论文

2022-04-23

品德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因此,学生的现实生活就成了课堂的立足点。教师应以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经历、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让学生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课堂教学思想品德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课堂教学思想品德教育论文 篇1: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渗透人格教育例谈

摘    要: 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要以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榜样示范作用,并引用有关人格教育的故事与格言等,开展相关教育活动,从而有效渗透人格教育。文本以课例形式就如何渗透人格教育进行尝试,并取得了较好效果。

关键词: 思想品德    课堂教学    人格教育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经过思考与总结,我们认为思想品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承担着比别的学科教师更多的责任,即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与培养渗透的责任[1]。因此,我们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进行了积极思考,并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下面结合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实验教科书第八册(上)《友好交往礼为先》一课,就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学生的人格教育进行例谈,如有不妥之处,敬请专家与同仁指点。

一、教材分析

《友好交往礼为先》是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实验教科书八册(上)第七课的教学内容,共有两框。主要从礼貌与礼仪两个方面教育学生言谈举止要庄重,待人要彬彬有礼,这是赢得别人尊重的前提,也是成功交往的条件之一,让学生初步学会人际交往中的礼貌与礼仪。第一框“礼貌显魅力”,主要讲述礼貌与尊重的关系及如何做到有礼貌。准确地讲,这其实也属于人格教育的范畴。

二、学情分析

由于中学生正是处在青春期,因此,他们往往情绪不稳定、爱冲动。平时与他人交往存在一些与礼貌相违背的恶习。习惯决定行为。习惯一旦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更不是一节、两节课的知识传授所能做到的。因此,如果唯书本而教,在教学过程中不关注不着痕迹的人格渗透与熏陶,则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中也不乏平时很注重礼貌的学生和具有表演天赋的学生,适合情景剧的表演,从中引导更多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三、课前分析

礼貌,本就是内在美与行为美、语言美的结合,是一个人素质的表现。要让学生真正理解礼貌,并知道礼貌对人际交往的重要作用,是教学的重要切入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情景剧表演的方式是最直观、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另外,历史上礼貌显尊重的经典画面在教学中也更具有说服力,所以教学过程中可以选取这样两个教学环节诠释礼貌的内涵。

四、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学生情景剧表演:同样的故事,让两批同学作两种相反的态度表演,演绎出两种不同结果。

(故事来自于教材中的漫画,第一组同学表演时注重礼貌待人,态度亲和,最终成功达到自己的预期目的;第二组同学表演时不注意礼貌,态度粗暴,最终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目的。)表演结束后思考以下问题:

甲、乙两个学生的行为有什么不同?

甲、乙的不同行为分别给交往的对象(售货员)什么感受?

甲、乙的行为分别给自己带来了什么后果?

学生反馈交流后,教师适当点评与小结总结,并切入主题导入新课:这便是礼貌的魅力。

点评:在这一环节,教师在引导学生评价情景剧中学生的行为的同时,可适当点到售货员的态度,于无意处引导学生在心里对售货员的职业行为进行正确认识与评价,将之提升至职业责任感的高度。这样的引导应点到即止,切忌多作发挥,否则会导致学生思维偏离课堂教学内容。

点评:处处留心皆学问,通过引导学生关注售货员的职业行为,让学生于无形处留心教师的教学行为,同学的学习行为,并在心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是非评价,达到课堂人格渗透的目的。

(二)课堂活动一

1.谈谈自己对礼貌的理解和自己身边的礼貌故事。

设计这一活动,旨在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认识出发,正确理解礼貌的含义和具体表现,懂得不讲礼貌的危害。

学生发交流后,由学生之间评价、补充或质疑,使其完善,达成共识,同时教师要及时进行小结与归纳提升。

(1)礼貌的含义: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规范,是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应当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它反映我们自身的素质,展示我们的风采。

(2)礼貌的具体表现:对他人的尊重、宽容、谦让、与人为善等。

2.引导学生对前面所说的礼貌故事中的细节作点评,进一步理解尊重、宽容、谦让、与人为善都是礼貌的具体表现。

点评:课堂知识的习得,讲究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指导生活,这样的点评活动,正是在总结生活的基础上对生活的针对性点评与指导,使学生的认识更明晰,实践性更强。

3.阅读教材中的相关链接,回顾自己小时候不讲礼貌的经历,谈谈自己当时的感受。

点评:这个活动主要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别人的经历,回顾自己的经历,深刻认识不讲礼貌可能带给人危害。在这一活动中,当学生谈起自己不讲礼貌的经历与感受的时候,教师应该真诚地倾听,并用自己真诚礼貌的态度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让学生于无声中感受教师的人格修养带给人的亲切感和舒适感,这其实也就是一种人格教育的熏陶与渗透。不与人交往,还会伤害自己,损害自己的形象,造成人际关系恶化,等等。所以我们想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一定要讲礼貌,学会尊重他人,向身边的人展示自身的人格魅力。

教师板书:礼貌是尊重的具体表现

(三)课堂活动二

1.听故事或观看视频:《周恩来答中外记者提问》

思考:

周总理为什么能赢得中外人民的广泛尊重与赞扬?

周总理的什么行为让中外记者折服?

如果周总理在面对中外记者的故意刁难时大发脾气,则结果会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周总理的礼貌表现,向当时的世界人民展示了一个文明的新中国,让世界人民从此改变了对中国人民的印象。

其实,礼貌在满足人的以礼相待的需要的同时,更满足了人的自尊。因此,是否文明礼貌,绝不只是个人私事,也不是无足轻重的小事,它表明一个人是否具有道德修养,影响到人际关系的质量高低和社会风气的好坏,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尊严[2]。我们有了礼貌,就有了与人交往的亲和力;民族有了礼貌,就能得到世界民族的尊重和认同。

教师板书:礼貌是文明的体现

2.学生朗读名句,体会礼貌与文明的关系: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

3.教师朗读:《太阳和风的争论》,学生体会其深刻寓意。

(四)“谢谢”的魅力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上的材料和漫画,思考:

这个客人为什么会感到惭愧?

服务员的微笑服务给我们什么启发?

对人有礼貌表现在哪些方面?

点评:通过本环节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将关注点放在服务员的礼貌表现上,并思考礼貌的表现会带来哪些好处,使学生体会到礼貌对生活的重要作用。

教师总结:

对人有礼貌及其好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语言文明的魅力:

说话和气,不强词夺理,不恶语伤人,谈吐文雅,不说粗话脏话,与人交谈时要谦虚,尊重对方,多用商量的口吻说话,不要盛气凌人,也不要说大话。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文明用语能使交往和谐,为人际关系增色。

活动一:说一说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礼貌用语,写下来,贴在教室的专栏里。

点评:习惯本是一个积累与沉淀的过程,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积累礼貌用语并张贴出来,使学生在收集过程中加强记忆,也为平时的人格教育渗透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活动二:读一读,背一背,背诵不同场合得体的礼貌用语。

2.态度亲和的魅力:

如果我们态度真诚、待人和气,就会给对方一种亲切感,会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会增进人们的友谊和团结,使我们感到温暖、愉快。

活动:谈谈身边的老师或同学给予你的亲切感受。

3.举止端庄的魅力:

我们做到内在真心诚意、外在彬彬有礼,就能广受欢迎,广交朋友。

活动一:说说你理解的举止端庄的具体表现,举出一个身边同学的正面例子。

点评: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理解礼貌的具体表现,并用同伴的典型事例达到将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物化的效果,发挥具体可感的激励和示范作用。

活动二:阅读相关链接内容,了解社交活动的基本礼仪规范。

活动三:根据文明礼貌的要求,反思一下自己在与人交往中的行为举止,有哪些是值得肯定的地方,有哪些是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提出改进方法。

点评:这一活动的设计,引导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自觉反思自己的日常行为,纠正自己的不良表现。

五、拓展延伸

开展一次调查身边的文明礼貌行为现状活动,写出调查报告,与班级同学交流。

这篇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课例成功地渗透了人格教育的思想,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值得广大思想品德教师借鉴。因此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率先垂范,以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榜样示范作用,并引用有关人格教育的故事与格言等,开展相关教育活动,从而有效渗透人格教育。

参考文献:

[1]曲玉琴.如何转化“双差生”[J].吉林课改.班主任版,2009(1).

[2]朱永贺.未成年养成教育浅谈[J].吉林教育学刊,2013(2).

作者:倪秀玉

课堂教学思想品德教育论文 篇2:

课堂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

品德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因此,学生的现实生活就成了课堂的立足点。教师应以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经历、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让学生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然而,怎么体现生活的课堂,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充满活力?教学中,可以试着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 、善用信息技术,挖掘生活资源,激发学习兴趣

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学生的品德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学生的生活对本课程的构建具有重要价值。课程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他们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并以此为基础,提升学生的生活。因此我们要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从儿童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中挖掘生动鲜活的资源,善用信息技术,引入品德课堂,达到优化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红绿灯在站岗》这一课时,我一开课就让大家欣赏一段自己拍摄制作的录像。(录像的内容是:因我们学校地处市中心,附近的津淮街的十字路口每天车水马龙,尤其是上下学时段,为了抢时间,许多同学擅闯红灯的危险画面)录像一开始,学生们的注意力马上就被吸引住了。看完录像后,我问学生:看了这段录像,你有什么感受?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这太危险了,随时都有可能会被车子撞倒的。”有的说:“宁停三分为安全,礼让三先保平安。”有的说:“我想对这些擅闯红灯的同学说,别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了,过马路要做到红灯停,绿灯行。”“我们要遵守规则,虽然这次你没事,难保哪一天你会出事故的,到时候后悔就来不及了。” 这一生活资源的出现,学生能自觉地意识到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危害性。此时此刻,教学的效果已经不言而喻了。

二、善用信息技术,创设生活体验,提升学习实效

品德课标指出: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体验活动是提高学习实效的方法之一。体验学习的重要价值不在于学会某种操作方式、获得某种技能,而在于每个人在活动中获得的真实感受,这种内心体验是形成认识、转化行为能力的原动力。如教学《关爱残疾人》这一课时,让学生观看残疾学校独立学习、生活的录像片段,初步感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照顾下,残疾孩子也能克服一切困难,在学校里接受学习。针对学生只能看到残疾人日常生活的艰难,而没有真切的感受,我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两个生活情境,进行体验性活动:一是让学生用一只手去收拾书包、穿衣服等体验肢体残疾给肢残人生活带来的不便;二是让学生用盲罩把眼睛蒙起来在教室独立行走、寻捡掉落在地上的钥匙等,体验盲人行走及生活的种种不便。学生们通过这两个体验活动后, 真切体验残疾人生活的困难,再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观看一些残接任身残志坚的真是事例,感受到残疾人更需要我们正常人的关爱。这种精心设计的回归生活的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并使其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活动结束后,让学生围绕如何用实际行动关心帮助残疾人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用实际行动去关心、帮助残疾人的强烈愿望,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三、善用信息技术,解放生活时空,体验学习乐趣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創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社会“大课堂”是品德实践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环。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进入真实社会,去体验现实情境,了解现实问题。培养学生正确分析社会事物现象的能力,并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根据教材,开发社会生活资源,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调查、亲身体验等都给品德课教学注入了无限生机。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公共场所拒绝危险》之后,组织学生到校外收集在公共场所看见的安全标志,并画下来,制作成电子板报的形式,介绍给同学们。教师有意识的将学生课内外,校内外的生活连成一体,使课程延伸到课堂之外,让课程教育的作用幅射于整个生活。

四、善用信息技术,关注时事新闻,拓宽学习视野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他主张学生不只做学校的学生,还要做社会的学生。品德新课程标准要求:时事教育是品德课程的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必须按规定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上予以保证。培养学生关注时事的兴趣,是学生走向社会融入生活的第一步。在这一阶段,我们要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的眼睛,给学生创造观察的机会,并且保持学生的好奇心,经常给他们鼓励、奖赏。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去关注社会热点,感悟日新月异的时事,留意与时俱进的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我们要引导学生随时随地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广采博收,注重积累,在关注时事的习惯养成中培养综合学习能力。

为激发学生关注时事的热情,更好地融入生活德育,我在一开学就在班级设立“新闻热点播报”,从学号一号开始轮流,每天摘抄泉州新闻、国内新闻和国际新闻,在每天的晨会课,每周的班队课,每周两节的品德课中,留出5--10分钟,用于“新闻播报”活动,给学生创造了展示能力与个性的舞台,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无论是为大家读报还是说身边的新闻事件,这对于每一个发言的学生都是一次挑战自我和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实践中,绝大多数学生都很珍惜这样的机会,从新闻的选题到自己语言的组织都在课前精心地准备,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家乡的新变化》这一主题单元时,适逢党的十八大顺利召开之际。我结合泉州正开展喜迎党的十八大特别活动——评选身边最美社区,让学生通过调查访问、收集资料等形式,了解家乡的过去,认识家乡的今昔;感受家乡的巨大变化。学生动手制作《最美的家园》手抄报,拍摄家乡风景宣传片等方式,向身边的人宣传、介绍自己的家乡,还鼓励学生参与投稿,在活动中进一步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生活资源无处不在,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小学品德教育的源泉。我们要树立一种“生活即教学”、“教学即生活”的教育理念。善于开发、利用生活中的资源,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用现实生活教育学生,使品德教育迸发生机与活力。

作者:吕冠英

课堂教学思想品德教育论文 篇3:

如何在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初探

摘 要:素质教育下的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思想素质,思维品质的良好平台,教师要挖掘教材内容,充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让学生经历思想与情感的体验过程,使学生在体验中内化思想,提高素质。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素质;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进步,教育教学领域的改革也与时俱进,素质教育被提出。因而,作为一线教师,要以国家需要为己任,以课堂为主阵地实施素质教育。

介于此,我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研究教材和学生,得出一些浅显的见解如下:

一、设置情感体验,感悟道德,提升道德素质

小学生在思想品德课堂中学习的知识,只有经过情感体验,引发情感内化,才能提升道德素质。那么,究竟何为情感体验呢?情感体验是学生对教育情境中有道德意义的各种事物的内心评价感受。情感体验过程与道德认识过程有效“合成”构成道德内化。这种体验经常与学生的道德观念相联系。当学生运用初步形成的或已经掌握的道德认识去评价自己或他人行为举止时,就会产生一种自觉的、概括的、稳定的情感体验。经过多次证明这种体验、认识是正确的,才能将其内化为观念或形成态度,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提高道德素质。那么,通过哪些教学手段来达到内化的目的呢?

(1)换位体验。换位体验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而引起共鸣的一种情感体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采取换位体验方式,以促成有如亲身感爱的体验,增强学生对道德知识的理解,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内化为道德认识。例如,讲《同情帮助残疾人》一课时,可在讲述一个左脚瘫痪的残疾人在街上行走受到一些人嘲笑、戏弄的现象后,让学生换位体验那个残疾人的心情,即设计这样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如果你处在这样的情境中将会怎么想?同学们将心比心,真正感受到残疾人走路不方便,已经够痛苦了,别人不同情,反而嘲笑、戏弄,就使他更难过了。有了这样的情感体验,就会自觉地去同情和帮助残疾人。这样的换位体验,无疑对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起着积极作用。

(2)对比体验。对比体验是将代表正确的道德观念的形象与代表错误的道德观念的形象随机地进行对比,让学生运用已有的道德观念去评价,获得评价体验,形成一种道德素质。例如,《爱护花草树木》的教学,在学生懂得应该爱护花草树木的道理后,可设计这样一组对应的幻灯片内容。第一幅:一个小朋友给花坛浇水;一个小朋友在花坛摘花。第二幅:两个小朋友把快要折断的树木加固起来;两个小朋友折树枝做“打仗”游戏。第三幅:几个小朋友在修剪草坪;几个小朋友在草坪上踢球。通过这些对比判断,更加深了对爱护花草树木的认识。这样的对比体验,无疑会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3)实践体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时机,组织学生主动地、愉快地进行实践活动,有利于知行统一,形成道德评价的能力,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例如,学完《妈妈的小帮手》一课后,让学生亲自动手叠被、叠衣服、洗碗、摘菜等,让学生从实践中获得体验。这样的体验更深刻,维持的时间更长。

二、营造和谐氛围,发展学生素质

和谐、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对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健康发展是十分必要的。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学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创设和谐氛围,可以激发、唤醒学生的情感,促进他们身心素质健康发展。那么,采取哪些手段来创设和谐氛围呢?

(1)环境设计。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头脑中最初形成的新知识是感性的。这种感性知识是在直观的基础上形成的。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差,更需要凭借具体事物或其表象进行思维。环境设计得好,能从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出发,就会收到出奇制胜之效。设计教学情境,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氛围,学生会触景生情,激发起爱祖国、爱家乡的思想感情,从而提高了思想素质。

(2)角色扮演。在思想品德课中,一篇故事完整、情节生动、表象鲜明的课文,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表演出整个故事情节。通过一台有血有肉、情节生动的课本剧,学生可从中领悟到课文中的思想内涵。这是一种以社会经验为基础而设计出的教育模式。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增强社会中的角色意识,唤起责任感。

(3)以情施教。以情施教首先要求教师始终保持饱满振奋的情绪状态,重视自身情感的投入。必要的情况下,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激情。例如,一位教师在讲《再向火山行》一课时,首先这样讲:“小英雄赖宁的故事已走进千家万户,他那桩桩件件感人泪下的动人事迹,无不激发着我们勤奋学习的情感。”然后开始讲故事,把学生带入故事情节中,这不但渲染了气氛,也使学生开始就带着一种激情投入学习。结尾时教师又进一步将情感引向深入。他这样总结:“一个赖宁倒下去,千百个赖宁站起来,让我们以赖宁为榜样,从小立下革命志,为祖国的腾飞而刻苦学习,努力拼搏!”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把握住情感培育的目标。开始就以精湛的语言让学生动情,中间以生动的讲述让学生明理,最后又以丰富的充满激情的结束语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三、增强竞争意识,提高思想素质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教师应利用小学思想品德课,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竞争意识能使人永远无止境地攀登,能使人较好地适应市场经济下的社会。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也应注意渲染、强化竞争意识。这就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深挖教材,并对教材内容适当引导、补充。例如,《百折不挠》一课的教学,在深刻明理时运用参考资料《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来强化观点,而我认为教学这一环节时,对我国优秀击剑运动员栾菊杰的成功,不能仅仅从意志角度引导学生,更重要的应引导学生认识到栾菊杰有一种强烈的竞争意识。因为当时栾菊杰已经是全国冠军,是一种强烈的自强竞争意识使她产生了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才使她在受伤不轻的情况下,冒着某种危险,顽强拼搏。我们的思想品德课要着眼于培养学生从小树立敢于竞争、不怕受挫、勇于探索的新观念,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作者:邹卫雄

上一篇:新课改下初中物理教学论文下一篇: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