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理学论文

2022-04-15

[学人档案]苏勇,经济学博士、管理学教授;企业管理专业、东方管理专业博导。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系主任、复旦大学东方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上海生产力学会副会长、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日本亚东经济国际学会理事、美国管理学会会员。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成本管理学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成本管理学论文 篇1:

管理学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

摘要:通过考察管理学的发展脉络可以发现多学科交叉的跨学科方法几乎贯穿了整个管理学严谨的历程,管理学的发展就是不断吸收、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对管理学发展造成重大影响的路径或者方法应该是其它学科的概念、模型、方法和技术在管理学中的移植,赋予了管理学多学科移植性的特点。文章在分析管理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分别研究了自然学科、社会学科和人文学科对于管理学研究方法的移植,体现了管理学的交叉学科属性。

关键词:管理学科;方法;移植

管理学的研究方法是随着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它是管理学科的重要支撑因素之一,对管理学科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作为一门尚未成熟的学科。对于管理学研究方法的探索,有助于理清管理学科的发展线索和脉络,同时关于管理学研究方法的研究可以确定管理学发展过程中在方法论上的多学科借鉴,进而发现其年轻的交叉学科的属性。

一、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的解析

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管理学方法论是两个在含义上相互区别的概念。人们通常会认为管理学的方法论就是对管理学的方法的研究。但是由于管理学是一门非常复杂的关于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学科,其方法论也具有复杂性。从当前已有的研究情况看。管理学的研究方法是指管理学中各种具体的管学方法论的汇总,也可以成为管理学研究方法论。而管理学方法论除了包括管理学研究方法之外,还涉及管理学范式的研究。这是关于管理学的学科性质、对象和范围等问题的探讨。

人类的活动基本都是有三个要素构成的:目的、条件和方法,而方法作为实践活动完成的主要条件是人类实践和认识活动中主体对客体的作用形式,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则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运用的方法、手段和规范的总称。按照哲学关于方法的解释,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认识世界的方法,另一类是改造世界的方法。认识世界的方法也就是人类求知的方法,主要包括常识或者实践经验法、因袭方法、权威方法和直觉思辨方法等;科学研究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人类求知的主要方式。科学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哲学认识论方法、一般意义上的科学研究方法和具体学科的研究方法三个层面。从方法论通用的角度看。这三个层次的方法的通用性是递减的。其中哲学认识论方法主要是指唯物辩证法:一般意义上的科学研究方法包括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得科学事实的方法,通过分类、综合、归纳、演绎等整理科学事实的方法,运用公理化方法、系统方法、模型方法等:而具体学科的研究方法是指针对不同定额科学性质和特点所选择的独特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针对上述关于研究方法的解释和分析,所谓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就是指人们在管理过程中所具有的人事管理活动或现象、解决管理问题过程中所运用的方式、法则、手段和规范的总合。管理方法是管理认识和管理实践活动中主体作用于客体的关系形式。从科学者学的角度看,管理学研究方法就是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在管理学中的应用。管理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认识管理现象、活动的方法和解决管理现实问题的方法。前者是认识和研究管理过程和管理现象的方法。这类方法是主体对客体的认识。是一种“唯知性”的管理方法:而解决管理现实问题的方法是管理实践方法。管理过程就是对于管理实践方法的应用过程,是一种“唯实性”的管理方法。管理学科的这两类研究方法实际上是机密相连的,认识论方法是实践论方法的基础和指导,而实践论方法则是认识论方法的检验,而实践本身也是一种认识方法。关于管理学的研究方向按照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按照上述管理学的划分可以分为管理研究方法和管理实践方法;而按照科学研究的方法来划分。可以分为哲学方法、一般意义上的管理学研究方法和管理学科具体的研究方法三个层面。其中哲学研究方法是最高层次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研究和解决管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原则的方法:一般意义上的管理学研究方法是一种中间层次的较为通用的研究方法,这类方法可以解决许多不同管理领域的管理活动、现象的认识具有通用性。对于多数管理领域的现实问题和解决具有普遍性的意义:而管理学科具体的研究方法则是专门为管理学适用的研究方法和在局部管理领域或特殊管理行业、具体管理问题适用的方法。

二、管理学科研究方法对多种学科的借鉴

管理学对其他学科的典型方法进行成功的移植和使用,是管理学科发展的方法论基础,使管理学成为一个多学科组合的独立的交叉学科,这些学科不仅包括自然科学,还包括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当前的管理学研究已经融合了数理科学、系统工程、心理学、经济学、信息论及心理学等多种其他学科的思想、原理及方法。

1、自然学科方法的移植。经典物理学的分析范式是自然科学最为典型的研究范式,该范式的基本假定是所有事物都可以还原为要素,将这些存在简单线性关系的要素叠加就可以把握事物的整体属性。经典物理学的这一研究范式引起巨大成功而被其他学科反复借鉴,依靠这个分析范式,泰罗建立了以机械论为主导的科学管理理论,其旨在通过科学研究的方法对管理现象和管理过程进行分解,探求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同样。法约尔和韦伯的组织管理理论也是受这种范式支配。在研究方法上管理学也借鉴了经典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实验方法”数学学科以量化的研究范式为基本手段。以期提高研究的精确性。数学的这种研究范式够策划过年了管理科学学科派以及管理数学学派的基本方法论基础。20世纪以后。运用数学方法来研究管理学的学者日益增多,1915年福特·哈里斯第一个应用数学模型研究存货控制问题,促进了存货控制理论的建立。20世界60年代以后,管理学在数学模型的建立和求解方法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新的突破,而且更加注重实际应用。借助数学方法,管理科学学派从量的角度深化了管理理论。

除物理学和数学外,管理学同时借鉴和吸收了自然科学中其他学科的知识,如将统计学的统计理论及方法应用到管理中形成了风险决策理论、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以及线性规划方法:以发展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及其应用为主要内容的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科学几乎涵盖了各个职能管理领域。自然科学诸多学科理论及方法在管理学中的应用,将自然科学严谨、缜密的思想和研究模式引入到管理学中去,规范和深化了管理理论。

2、社会学科方法的移植。运用社会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和分析管理问题几乎是和管理学的历史一样长久。社会学是社会科学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门,其出发点是对各类组织的划分,而管理学所理解的组织又非常强调其社会属性。因此管理学直接引进了社会学的研究范式,强调社会结构对个人行为的影响。社会学的学科范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管理学理论的发展,管理学中社会系统学派的创始人巴纳德认为组织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主张用系统理论和社会学的观点来分析和研究组织管理的问题。人际关系学派、团体行为学派和组织行为学派都运用了社会学的

方法分析人的行为、团体的活动和组织的行为。从管理学形成学科的过程来看。经济学在其知识积累过程、行为归纳过程和经验检验过程三个阶段中的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这在微观经济学和企业管理学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遵循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假设:经济学的成本一收益技术为管理提高经济效率提供了依据:经济学的各类分析模型为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奠定了方法论基础,对公司治理结构和激励制度提供了指导框架和分析工具。

社会科学中的其他学科如工程科学、系统科学等对管理学理论及实践亦提供了理论及方法支持。20世纪70年代以来,社会科学还兴起了网络分析学派,这个学派不仅一96一真实地体现了社会科学的基本假定而且还发展了一系列的网络分析工具与技巧。在管理理论的研究_中。运用网络分析法,将为管理理论引进和补充一些新的元素,从而有助于管理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3,人文学科方法的移植。人文科学众多学科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人”这个共同的研究对象,这决定了管理学与人文科学诸学科之间必然有着紧密的联系。心理学是人文科学中一门具有“短暂的历史,长期的过去”的学科,其对管理学的影响却一直存在。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就是建立在“经济人”假设基础上。提出要科学地挑选人、培训人、激励人和协调人。在早期的行为科学时代孟斯特伯格将心理学运用到工业中去。从而创建了工业心理学;“霍桑实验”是心理学方法在管理研究中的一次彻底运用,以此形成的行为科学学派就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之上致力于对组织中的人及其行为研究而不断发展的。管理学在其演进及学科化的过程中大量使用了历史学的理论及研究方法。同时,研究文化是如何影响人们行为是人类学对管理学做出的贡献:对各学科具有指导意义的哲学同样是管理学产生和发展的思想基础。

三、小结

通过对管理学研究方法的梳理和研究可以发现,管理学研究的多元学科借鉴促使管理学研究学者们从各种不同的方向、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和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和探索,是管理理论的研究层面十分广泛。应该看到。管理学同其他学科一样。是建立在意见分歧、学派纷争和各种不同的观点共存的基础上的。从管理理论的发展以及上述自然、社会、人文三大学科部类中诸学科对管理学研究方法所做出的和正在做出的贡献来看,管理学已经从经验发展成为实用科学,从单一性学科发展成为现代的由多种学科融合而形成的新兴交叉学科。

作者:张媛媛

成本管理学论文 篇2:

苏勇:后危机时代需要东方管理学

[学人档案]

苏勇,经济学博士、管理学教授;企业管理专业、东方管理专业博导。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系主任、复旦大学东方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上海生产力学会副会长、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日本亚东经济国际学会理事、美国管理学会会员。

主要研究领域为企业战略与管理文化、东方管理与企业组织发展、品牌策略与消费者行为。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等30多项国家、省部级以及企业委托项目。

管理学界的西方崇拜

新沪商:当前,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余波未平,很多专家都在从管理学的角度分析金融危机的爆发原因和抑制方法。在您看来,中国的管理学界存在哪些问题?

苏勇:西方崇拜是国内管理学界的明显倾向。企业管理的所有工作,都是为了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效率,使企业获得更强的竞争能力和更快的发展速度,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不可否认,基于西方企业的实践基础,运用科学规范的研究方法和丰富多彩的企业案例,不断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管理学新思想、新理论,发展成为一整套管理学的理论体系,使得发展中国家的管理学研究者和实践者竞相学习、趋之若鹜。但如果一味盲从,在不少情况下也会出现食洋不化的后果。

当前,整个管理学科的认知体系和评价系统,无不唯美国马首是瞻:学管理学、读MBA,首选美国大学;海归教师,美国回来的国内出价最高;国内教师或研究人员在美国管理学杂志上发表一篇论文,考核时往往抵过在国内刊物上发表十篇甚至数十篇。一些美国教授来国内作管理学方面讲座,一张听讲门票的价格动辄上万。对于这种现象,有学者总结为:运用美国人发明的理论,去研究美国人感兴趣的问题,然后再用美国人的语言写出符合美国人评价标准的论文,在美国的杂志上发表。

管理学界这种西方崇拜的现象,现在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演变为“美国崇拜”。这背后自然有其一定的生长环境和客观因素。当今世界,美国是经济和科技最发达的国家。无论哪一个行业,美国都有一些企业居于行业乃至世界领先地位,无论在技术上或效率上都走在其他国家企业的前面。而管理学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就如美国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所言,“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

但在经历了此次金融危机,西方管理学已被事实证明并非那么灵验。在这一情境下,我们更应以更加科学和实事求是的态度,来认真思考和探讨东西方管理思想的融合问题,建构更适合中国和东方社会经济、东方企业发展的管理学体系。更何况,已经历了30年改革开放历程的中国企业,也迫切需要告别西方崇拜,需要有一套更加契合中国企业实际的管理学理论,来引领它们的成长与发展。

危机下暴露问题

新沪商:在您看来,西方管理学在金融危机中暴露出哪些问题?

苏勇:如果说,以往西方企业的成功从实践效果方面证明了西方管理学的先进性和有效性,那么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那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及其随后进一步波及到实体经济的情形,也指出了西方管理学存在的缺陷。那些过去曾被我们奉为经典、几乎所有管理学各专业教师都会在课堂上作为成功案例详细讲授的西方企业,如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美林证券、花旗银行等曾有着耀人光环的企业,在这次金融危机中纷纷落马,有的甚至面临破产的境地。例如,曾经是世界最大的金融帝国的花旗银行,如果不是美国政府连续三次斥巨资救助,挽大厦于将倾,那么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恐怕也难逃覆灭的命运。2008年11月底花旗银行最低时候的市值,甚至不到2006年底时2740亿美元的5%。

这些如雷贯耳的企业,无不完全按照西方管理学理论来进行管理,被认为是西方企业成功的样板,其管理模式都被世界上许多企业竞相仿效,像通用汽车公司更是所谓百年老店。但如今这些公司遭受灭顶之灾的现实也非常清晰地证明了,西方管理学理论并非完美无缺,并不能解决企业经营管理中所有的问题。

就以花旗银行为例,其之所以从全世界金融机构学习的榜样落到如今濒临破产的境地,就反映出西方金融管理和企业管理理论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从宏观层面来看,其中有美联储估计失误,连续多次降息后造成美元在国内流动性泛滥,从而促使银行不断从事高风险业务的因素。而从微观来看,尽管美国很多学者也曾经提出各种风险控制和管理理论,建立了许多风险控制模型,但恰恰没有对花旗这个美国最著名的金融企业所存在的最大风险进行有效控制。

在其快速扩张的1999年至2003年,花旗集团年均并购交易金额超过100亿美元,从传统的商业银行迅速发展成为囊括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的全能型全球金融控股集团,资产规模从2000亿美元左右一跃到了2万亿美元的“巨无霸”。更为重要的问题是,花旗银行自上世纪90年代后,一改此前主要在自身比较熟悉的商业银行领域进行并购扩张的较为稳健的做法,大举进入到自己比较陌生的投资银行领域。尽管与世界其他几家大型银行相比,花旗的资产规模并不明显占优,但其业务复杂程度却是最高的,因而对之进行有效管理的难度极大,运营效率低下、市场反应速度慢等弊病不断显露,高级管理层驾驭的能力也日益相形见绌。花旗集团首席执行官潘伟迪称,花旗的问题——肿胀的成本基础、笨重的结构和僵硬的官僚文化——其实早就存在于危机之前,但他们一直未能下决心对此庞然大物进行痛苦的手术,最终危机一旦爆发便呈排山倒海之势。

又如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同样濒临破产保护的通用汽车公司。虽然自上世纪20年代以来,通用就在时任首席运营官兼首席执行官斯隆长达35年的带领下推行了事业部制和分权,并将以上这些理论同时运用于通用汽车的管理实践,但最终,通用汽车还是沦为其庞大规模的牺牲品。究其原因,乃是通用公司为管理公司内部各事业部而建立的公司高层管理架构,非但在推动公司协同整合方面做得并不出色,还建立了一整套官僚机构,助长了通用公司“大象屁股推不动”的不良企业文化,最终给公司带来灭顶之灾。

管理也是一种文化

新沪商:您认为,中国企业需要怎样的东方管理思想?

苏勇:其实,管理不仅是一种科学,也是一种文化的反映。就管理学的科学性质而言,它是经过学术研究而产生的科学成果,有着可以忽略具体应用情景而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世性内涵。从这一意义而言,西方管理学的很多理论、管理方法和工具,的确可以运用于中国企业乃至其他管理领域的管理实践中。但是,管理除了有其科学属性,还具有其文化属性。管理不仅是一种科学,也是一种文化。

管理的文化属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管理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任何一个国家、组织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都有一个文化延续和发展的过程。当今任何一种管理思想都是以往文化成果的积淀。其次,现实组织中所采用的任何管理方法或手段,无不受到该组织赖以依存的社会文化的影响,打上了深刻的社会文化烙印。任何再好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只有在适合它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所以,管理活动要想发挥有效作用,就一定要符合当地社会的文化情境。从这一点上来说,任何管理活动都不能忽视文化的作用,不能忽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文化差异。

那么,既然管理能否有效要充分考虑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所在的社会文化情境,我们该如何来对待管理活动中存在的这种文化差异,如何从东方人和东方组织的文化视角,来看待目前管理学中的西方崇拜和西方管理思想的强势地位呢?我认为,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有一个论断非常正确。费孝通先生认为,对待文化差异和文化认同的正确态度,可以用16个字来表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若将此态度沿用至管理学范畴,那就是东西方学者都要充分认识各自学说的优点与个性,而作为东方人的我们,既要承认西方管理学思想有其重要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在西方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呈现出其独特的魅力;也要认识到,东方社会和组织,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也应当在实践中总结、概括和提炼出自己独特的管理思想。我们应当相信,长期以来,在东方社会组织的管理中,也一定存在着一系列一直发挥着卓有成效的作用的、独特的管理思想。

同时,所谓“美人之美”,也就是说,我们应看到东西方管理思想各自所具有的独特优点,既不妄自菲薄,也不互相排斥。也只有东西方管理思想互相补充,融合共进,才能实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使管理学科获得长足的进步,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新需求。

东方管理学初步构想

新沪商:能否介绍一下,有哪些思想属于东方管理学?目前是否已经有成熟的理论体系?

苏勇:东方管理学是相对于西方管理学而言的,因此东方管理学所包括的地域范围,就目前看来,主要有中国(包括港澳台)、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度等。就文化圈而言,以儒家文化圈为主,兼及佛教文化影响下的一些地区。就学科范围而言,就像一般大学的管理学院通常都只包含企业管理和经济管理一样,狭义的东方管理学主要是指企业管理学,兼及经济管理学,而广义的东方管理学还涉及到公共管理和社会管理等领域。

那么,东方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我认为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即具有东方文化特点、社会特点的管理活动和在此基础上提炼形成的管理理论。具体而言,其研究内容将至少涵盖到以下几大方面:用东方社会文化视角分析现有的、自泰罗“科学管理理论”问世以来的所有西方管理学理论;探讨现有西方管理学理论在东方社会和企业中的应用效果;研究东方国家中企业管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东方文化价值体系下对管理活动的认知和判断,以及东西方管理思想和理论的异同和融合;建构东方管理学的理论体系等。

其中,在“研究东方国家中企业管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这一方面,当前管理学界已有不少研究成果。早在“东方管理学”这一概念被提出、被学术界接受之前,就有学者针对日本企业的管理方式,概括出日本企业的管理特点,即长期雇用制、含蓄的控制方式、集体的决策过程等。也有学者根据对海外华商的研究,提出华商在经营中注重“亲缘、地缘、神缘、业缘、文缘”的“五缘文化”管理模式。这些规律、特点和模式的概括,虽然还可能略显粗糙,有的也未完全形成严密的理论体系,但都在某种程度上提出了东方国家中企业管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为东方管理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做了十分必要的前期工作。下一步的研究,主要是要用规范科学的方法将其理论化。从客观上来说,东西方管理思想并非如想象中那般截然不同。作为人类共同的文化成果,东西方管理思想和理论很可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现象日益普遍的情况下,东西方管理思想和理论之间更可能同样存在着某种共通性。

自“管理学之父”泰罗提出“科学管理理论”以来,百余年间,西方管理学已形成了一整套管理学科框架、学说、研究方法和评价体系。而东方各国由于市场经济发展的时间普遍不长,严格意义上的企业历史大多较短,至今为止还没有能形成一套理论系统、逻辑严密、行之有效的管理学体系,许多东方企业至今还停留在经验管理阶段,即便是采用一些西方管理学理论和方法,仍难以完全适用。在当前情境下,无论是从管理学科全面发展的角度,还是从东方企业管理实践需要的角度,建构一套东方管理学的理论体系都显得十分迫切。目前,已有一些学者在这方面做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如复旦大学苏东水教授等提出的“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的东方管理核心思想,西安交大席酉民教授等提出的“和谐管理”理论体系,美国夏威夷大学成中英教授提出的“C理论”等。但这些研究对于建构东方管理学的理论体系而言还远远不够,有待更多学者的参与和努力。

中庸之道的管理价值

新沪商:能否用具体的东方管理学思想谈一下对企业战胜金融危机影响的作用?

苏勇:其实,金融危机的爆发原因和发展过程都能用东方管理学中的一些内容予以解释。例如,用儒家思想中的“过犹不及”、“物极必反”等思想来反思西方社会金融危机的成因,确实令人深思。众所周知,这次祸及全球的金融危机起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次级贷款是一种金融工具,金融工具包括金融衍生产品本身并没有错,如果运用得当,能够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但如果操作者只为谋求自身利益考虑,为了追求个人和本企业的经济效益,过分地运用金融杠杆,就会无限制地放大风险,造成“物极必反”的后果,给社会带来巨大危害。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东方文化中的“中庸之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等古语,也有深刻的启示意义。以往,“中庸之道”往往被加入了调和主义的贬义,可现在看来,“中庸之道”未必不是一种和谐发展的方式。在管理学中,所谓“中庸”,是指既不过激也不消极。以往,为了追求发展速度,我们可能会忽略对环境的影响、对能源的消耗,但如果采用“中庸之道”,无疑会鼓励我们寻找一种更加平和的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均衡的发展目标。同样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也是值得称道的东方文化之一。放在管理学的角度看,这一古语和企业的社会责任、商业伦理紧密相连,提醒企业用符合社会需求、符合企业形象的方式谋求发展。

当然,谈到东方管理学或东方管理思想,我们要明确一点,虽然中国管理思想是东方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东方管理思想和东方管理学绝不仅限于中国。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其中确实有着非常丰富的管理思想,闪烁着充满睿智的管理智慧,成为东方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们不能一提起东方管理,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墨、兵、法、道家,似乎这就是东方管理学的全部。从纵的方面来说,从传统中发掘管理智慧虽然重要,但并不能完全解决当代管理中的问题;从横的方面来说,东方管理思想和东方管理学,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应该包含所有相对于西方的东方国家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

其实,西方管理学与东方管理学,都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而管理科学的全面发展,就需要这种东西方管理思想的交融。我们既要重视研究西方管理学在中国情境下的实践效果,又要重视建立具有东方特色、基于东方社会文化和价值观体系的管理学理论。

本栏编辑:张镇镇 Email:zhangjian0625@shu.edu.cn`

作者:任 羽中

成本管理学论文 篇3:

应用型本科《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思考

摘要:《管理学原理》是应用型本科经济管理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对“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该课程的必要性”、“该课程老师教什么?”、“老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以及“教和学的效果如何评价?”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管理学原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G4

文献标识码:A

《管理学原理》是应用型本科经济管理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应用型本科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学好《管理学原理》对其打好专业基础,养成良好学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年来,本人长期从事管理学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常常思考应用型本科经济管理类专业“为什么要开设管理学课程?”、“管理学课程老师讲什么和学生学什么?”、“管理学课程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如何评价学的效果?”等问题,积累了一些心得和体会,现将其总结出来,供同志们参考!

1应用型本科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管理学原理》课程的必要性思考

1.1《管理学原理》课程主要面向的专业类型

《管理学原理》课程面向的专业主要包括经济学学科门类和管理学学科门类。经济学学科门类包括0201经济学类、0202财政学类、0203金融学类、0204经济与贸易类。管理学学科门类包括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类、1202工商管理类、1203农业经济管理类、1204公共管理类、1205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1206物流管理与工程类、1207工业工程类、1208电子商务类、1209旅游管理类。

1.2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管理学原理》课程的必要性

《管理学原理》在经济类专业中的地位。哲学教给学生如何认识问题,经济学教给学生如何解析问题,管理学教给学生如何解决问题。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在认识问题、解析问题的基础上有必要解决问题,《管理学原理》正是教给学生解决经济运行中一般操控和综合操控问题的方法。

《管理学原理》在管理类专业中的地位。管理学的学科体系是:管理学原理吸收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伦理学、人类学、法学、数学、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的精华,加上管理学的核心知识,从而形成专门管理的管理技术和基本理论(管理学原理),在此基础上应用于专业管理学(工业管理学、农业管理学、企业管理学、商业管理学、行业管理学)、职能管理学(管理预测学、管理决策学、管理计划学、管理控制学)、综合管理学(管理体制学、管理方法学、管理艺术学)、基础管理学(管理哲学、管理历史学)。从管理学的学科体系可以看出,《管理学原理》是管理类专业综合管理课程、部门管理课程、要素管理课程、过程管理课程的基础。

1.3《管理学原理》的前置课程和后置课程

前置课程:哲学、经济学基础、经济应用数学。理由:哲学、经济学基础是认识问题、解析问题,是管理学解决问题的基础。经济应用数学是管理学的分析工具。

后置课程:综合性的管理课程,如企业战略管理、商务策划管理;行业管理课程,如工业管理、商务管理、旅游管理;要素管理课程,如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过程管理课程,如生产管理、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理由:《管理学原理》是一般的管理原理、技术和方法,是综合性的管理课程、行业管理课程、要素管理课程、过程管理课程的基础。

2应用型本科《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思考

2.1课程定位和课程目标

《管理学原理》是揭示管理活动一般规律的课程。是应用型本科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承担培养学生基层管理岗位综合管理能力和一般管理能力的任务。教学是64学时,4学分。

课程目标。《管理学原理》的知识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一般的计划知识、决策知识、组织设计和人事管理知识、领导和沟通知识、激励知识、控制知识、创新知识。《管理学原理》的知识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一般的决策能力、计划能力、组织设计协调能力、领导与沟通能力、激励能力、控制信息处理能力、创新能力。《管理学原理》的素质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政治文化素质、较强的一般管理的业务素质和良好的身心素质。

2.2课程内容

《管理学原理》的教学内容可以总结为“一条主线”、“两大理论前提”、“三大管理基础”、“七大管理能力”。“一条主线”是以培养基层管理岗位综合管理能力为主线;“两大理论前提”是指管理、管理学脉络理论前提和管理理论形成与演变理论前提;“三大管理基础”是指管理的环境、管理的原理、管理的方法;“七大管理能力”是指管理的决策能力、计划能力、组织设计和协调能力、领导与沟通能力、激励能力、控制和信息处理能力、创新能力。

2.3课时分配

3应用型本科《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教学实施与改革思考

3.1教学对象的分析

学生专业属性的分析。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有的是文科生、有的是理科生,文科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理科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强。专业本身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要求学生具有广阔的知识面。

学生知识架构的分析。大一学生具有较好的数理化或史地生理论素养,但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经济学基础、高等数学、计算机课程的滞后或平行开设,造成前置课程的知识不足;90后耐心不足。

学习管理学课程可能出现的困难分析。思维方式转换困难。同学们高中阶段多为形象思维和简单的逻辑思维,一下子转到较为复杂的抽象思维必定出现理解的困难。这表现为感觉《管理学原理》枯燥、单调、乏味。同时,知识底蕴、实际工作经验的不足,造成对管理学理论理解的困难。

3.2教学方法的思考

《管理学原理》课程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推理引证法、案例分析法、问题讨论教学法、课堂宣讲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推理引证法又叫逻辑推理论证法。归纳法和演绎法是两种重要的逻辑分析法。归纳是指由个别到一般、由事实到概括的推理方法;演绎是指由一般到个别、由一般原理到个别结论的推理方法。引证法是引用经典的言论、科学原理、尽人皆知的常理等作为论据来直接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引用的东西,用来作讲道理的依据。如我们在《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中用推理引证法介绍量、本、利分析法,先从基本概念出发,推导出产量成本函数和产量收入函数,再进一步推导出保本点的公式、目标利润产量公式、产品定价公式等。案例分析法是指把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作为案例,教给受训学生研究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解决问题及执行业务能力的培训方法。如我们在《管理学原理》教学中,对“美国联合邮包公司的科学管理”进行案例分析,让同学们分析出联合邮包公司是如何进行动作-时间研究制定劳动定额,如何应用标准化原理,如何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相分开,如何科学培养第一流的工人。问题讨论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如我们在《管理学原理》教学中,用问题讨论教学法讨论“谁能拯救红塔?”、讨论褚时健要不要复出?同学们踊跃发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学们既理解了管理的职能,又深刻认识了管理者的素质和技能,大大提高了同学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宣讲教学法是结合课程知识围绕一个专题,学生上讲台宣讲。如我们在《管理学原理》课堂中组织“沟通宣讲会”,让学生上讲台讲沟通理论,讲沟通故事,谈沟通经历,演沟通情景剧,大大提高了同学们的沟通能力。项目教学法作为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项目”而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它将传统的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着项目组织和开展教学,使学生直接全程参与、体验、感悟、论证、探究。工作要主动,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如我们在《管理学原理》的计划章节组织学生撰写“开店计划书”,既让学生掌握了制定计划的技巧,又培养了同学们的创业意识。

3.3教学改革的思考

在《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方面,我们主要在教学手段、教学措施、学生实践方面进行创新。在教学手段创新方面,我们大力开展多媒体教学,我们制作课程录像、开发精品课程让学生课后观摩,我们建立《管理学原理》课程QQ群让同学们互相交流。在教学措施创新方面,我们可以配备管理游戏道具寓教于乐,我们可以请企业家进校园现身说法讲管理,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活动策划中用管理。在学生实践创新方面,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参观管理认知实训基地,见证管理活动。如我们带领学生参观湖北新三友机床有限公司,见证铁块如何变成数控机床的流程,并认识其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机制。又如我们带领同学参观武汉量贩店和沃尔玛,了解其组织结构的设计和人事管理。

4应用型本科《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的思考

4.1建立多元化的《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师教学评价体系

建立教学过程考核保障体系。形成学生期中教学信息反馈、期末学生评教评学、督导评价、同行评价、企业人员评价的教学过程评价考核体系。

4.2建立系统化的《管理学原理》课程考核标准

参考文献

[1]唐世海.管理学[M].武汉:武汉出版社,2014,(8).

作者:唐世海

上一篇:达尔文理论论文下一篇:酒的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