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陶艺造型与装饰艺术论文

2022-04-28

摘要: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中国当代陶艺在世界陶瓷艺术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高,而随着当代陶瓷艺术的发展,如何实现中国陶艺的复兴就变成了陶瓷艺术界所关注的热门话题。本文从本土化的角度入手,简单的分析了陶瓷艺术传统与现代、本土与世界之间的关系。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当代陶艺造型与装饰艺术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当代陶艺造型与装饰艺术论文 篇1:

浅析竹元素题材在紫砂器设计中的运用

摘  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竹常常被冠以清高、坚韧、超然脱俗等优秀品质。竹元素的应用赋予紫砂陶深厚的文化内涵,使其成为具有象征意义的器物。本文以竹元素在紫砂器设计中的多样化应用为切入点,从竹元素题材与紫砂的关系,竹元素在紫砂造型和装饰中的运用等方面,阐述了竹元素在紫砂器型设计中的表现手段与装饰方法,通过分析研究提高大家对竹题材紫砂器创作的认识,为今后的创新设计提供借鉴与帮助。

关键词:竹元素;紫砂器;文化意蕴;造型;装饰

紫砂陶经过近千年的发展,逐渐从陶瓷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单独的门类。人们根据紫砂泥优良的可塑性,发展出一套独特的成型工艺,进而创作出众多造型精美、富有趣味性的紫砂器具。竹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表现了人们从赏竹、爱竹到赋予竹器型人文内涵的发展过程。虽然竹元素在工艺美术设计中的应用极其广泛,但在紫砂创作中它与器型完美结合,产生集高度审美意义实用性与装饰性一体的工艺品,还是非常罕见的。竹元素题材在紫砂器型中的应用自古有之,并在各个时代都出现过数量可观的经典作品。对这些作品的了解和分析能够使我们理解作者当初的设计思维,掌握竹元素在紫砂器中的设计规律。

一、“竹”元素题材与紫砂器的关系

(一)“竹”元素的文化意蕴

竹文化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十分悠久,20世纪初出土的甲骨文中人们就已经发现竹子符号的存在。因此可以推测,中国的竹文化最早可以追溯至殷商时期。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在其著作《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就明确指出东亚文明过去被称为“竹子”文明,中国则被称为“竹子文明的国度”[1]。这些都从侧面反映出竹文化在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地位。

竹,作为自然环境中一种最为常见的植物之一,因其独特的内空心结构与翠绿拔直的外观深受大众喜爱。在五千多年的中国歷史发展中,竹已从一种单纯的植物形象脱胎换骨,孕育出丰富的文化内涵。竹子因中空外直的造型,极易让人产生“豁达”“正直”等字面意义的联想,因此被古人们赋予一种虚怀若谷的精神品德。又因其被雪覆盖也不断裂的良好韧性,给人以坚韧不拔、不畏艰难的艺术想象。从魏晋年间的“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到北宋的豪放派诗人苏东坡,再到“扬州八怪”的郑板桥,古往今来,文人雅客,皆爱竹品性,自喻为竹。然而,竹的文化并不拘泥于小众墨客,一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便道出了一个大江南北的独特文化现象,即竹元素作为一种文化象征,已渗透到大众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中国竹文明,并积淀为源远流长的精神文化意蕴。

(二)“竹”元素在紫砂器中的体现

地处太湖之滨的宜兴山青水秀,遍地翠竹,誉名“竹海”,是吸引历代许多文人雅士的往来之地。宜兴紫砂器造型简洁大方,色彩朴实古雅,颇受好雅之人青睐。文人参与到宜兴紫砂艺术的创作中提升了紫砂器物的档次,由此,紫砂器高度的文化艺术性与竹子的内涵风格相映成趣,紫砂艺术与竹文化从此结下不解之缘。宜兴紫砂不断吸收并融合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元素,使自身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浓郁的人文雅趣。

一切事物从初始形式发展到成熟阶段都需要经历一段漫长的磨合期,竹元素与紫砂器的结合也不例外,同样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最初的紫砂壶竹元素出现在明代早期,当时的紫砂造型较为粗犷,是对竹子自然形态的单纯模仿(如图1),壶身整体造型朴实,偏重实用性但缺乏灵动性与审美性,不难看出最初竹文化与紫砂器相结合时的粗糙以及当时制作技艺的局限。随着制作者们对工艺的不断改进以及对竹文化与紫砂器融合的探索,竹元素紫砂器的造型和文化属性发展到明代中期已渐趋完善(如图2)。壶钮、壶嘴、壶把以及壶身的造型设计已经不再止步于对竹子单一造型的模仿,而是运用抽象、简化等手法提炼元素,进行一定的艺术处理,加上壶身刻有以竹为主题的诗句,大大增强了紫砂器的审美性和文化特征。艺人们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不断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如今竹元素紫砂器,无论是制作技艺还是文化内涵都已经发展得至臻至美,也从最初片面注重实用性,向更关注文化性与审美性的方向迈进。

二、“竹”元素在紫砂造型中的运用

(一)传统紫砂器中“竹”元素的运用

古往今来,在紫砂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造型优美的紫砂器型脱胎于世。而只有经过岁月沉淀,被艺人们一脉相承的那些造型精炼、气度非凡的作品才能被称为经典传统紫砂器。从竹元素在紫砂器型上的艺术表现形式看,可分为两种方式:抽象性竹元素的应用和写实性竹元素的应用。

1.抽象性“竹”元素的运用

大部分传统紫砂器型在应用不同的元素时,其造型整体上大同小异,没有因为元素的加入而变化太大。比如说方器紫砂壶,无论与何种元素结合,其整体造型仍旧是方形,只有面的多少和形的高低宽窄之别。这也要求作者设计时所加元素要尽量简练概括,在体现元素特性的同时要做到和器型浑然相成。因此我们就能发现在很多传统造型中竹元素都是以相对抽象的形态出现。例如图3中的这把茶壶,常规概念中的竹节是圆柱体,而此器型则是一把四方壶。该壶中的竹元素就采用了抽象的表现形式,摒弃了原有的设计思路。壶身处几抹线条虽是简洁,却归纳出竹节的形象神韵,使器型显得端庄且稳重。再例如这把《龙头捆竹壶》(如图4),壶身别具一格,巧妙地对单个竹的形态重复排列组合,勾勒出一捆竹子的艺术形象,但在真实自然环境中,是很少会有大小、粗细都如此一致的竹子形状。换句话说,这是作者通过对自然对象的观察后运用概括、提炼的手法进行的艺术处理,抽象性地创作出“一捆竹”的茶壶造型。假如在融合竹元素时一味地生搬硬套,而不加以改造和消化,那最后产生的造型是缺乏思想和神韵的。

而抽象形式元素的运用,不仅能设计出简洁大方的紫砂壶造型,同时也精妙地反映出了竹元素的艺术特性,使紫砂器创作按照一定审美的法则进行,达到气韵生动的目的。

2.写实性“竹”元素的运用

如果说抽象元素应用目的是为了保持器型的简洁与完整,那将竹元素以写实的表现形式应用于紫砂器中,则更偏重于体现紫砂的制作技艺高度与作品的趣味性、观赏性。竹元素写实造型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明代制壶高手陈仲美所做的《束竹柴圆壶》(如图5),该壶造型由一束饱经风霜的干竹柴组成,刻划细致入微,将竹子表面的纵横纹路、沟壑破损都制作得栩栩如生,让人仿佛真切地感受到一捆风化破败的竹柴形象。整体于平实中见优雅,器形逼真悦目。这是陈仲美的佳作之一,《阳羡茗壶系》将陈仲美的作品定为神品。

由于竹子代表着高洁、坚韧的品性,因而常常与文人墨客的生活紧密相连,这也就使得文房紫砂器中竹元素的应用较为普遍。清代花器制作大家陈鸣远通过对“竹笋”造型的模仿制作而成的水盂(如图6)就是一件十分精巧写实并且实用的文房用品。根部印有篆书“陈鸣远”小方印,其胎质细腻,颜色呈土黄色。形若一横卧的竹笋,形态丰满,六片笋壳紧紧相叠,细密的筋脉根根清晰自如,根部笋痣刻划得惟妙惟肖,虫蛀痕迹表露自然,口注功能也合理,真可谓是巧夺天工的紫砂珍品。

虽然写实追求的是越真实越好,但也应在设计和制作过程中有所取舍、归纳和精炼,才能达到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并要充分运用紫砂五色土的特性,使制作出的器型不娇不艳,神态逼真而感人,这需要作者有深厚的工艺素养和长期的生活积累。

3.现代紫砂器中“竹”元素的运用

现代紫砂器造型设计更多的是“求新求变”。随着社会进步和大众整体艺术素养提高,从艺人员的设计能力得到加强,对竹元素产生了有别于传统的理解,在继承传统制作工艺基础上,能够从不同视野入手,以竹抒情,寓情于器,产生了与时代高度契合,古朴雅致,灵动飘逸的陶艺作品。

现代紫砂器造型设计新颖,竹元素的应用脱离传统束缚,回归到艺术理性思考,在弱化使用性的同时,强调了器型的时代性和视觉的装饰效果,结合作者自身的创新设计理念,给人焕然一新的感受。例如(图7)天籁壶就是以竹元素为主题模拟手风琴形体设计的方壶造型,器型中竹节、竹叶在壶嘴、钮、体、把上的点缀运用恰到好处,充满韵味,整体比例和谐统一,给人以无限的想象与思考。

创新为历史的必然也是时代的要求,同时也是作者自身智慧、文化底蕴与创意的展现[2]。改革开放40年来,宜兴现代紫砂陶艺创作形成了自身特点与风貌,可谓开一代之先河。以吴鸣大师创作的《竹林寻贤系列》为例,该套作品用写意手法非常贴切地反映出以竹为元素的现代紫砂器型的艺术表现形式(如图8)。“竹林七贤”指的是三国魏正始年间(240-249),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因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修武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赋诗、谱曲,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林合称。每把壶的造型设计均反映了特定的人文思想,作者把传统文化典故融入现代紫砂创作中,用纯美术的观念和手法进行处理,紧扣竹元素主题,造型优美,以现代人的器物语言表达形式与先贤对话,产生精神上的共鸣。

整套作品中竹元素的应用形式多样,壶身设计以抽象的竹节形象体现,或方或圆,或长或扁,或曲或直,提炼出竹元素特征的竹节纹路为肌理玄线,装饰应用于器型上,在视觉上产生节奏与韵律之美,紫砂器型设计完全从审美角度考虑,忽略了实用功能。打破了传统茶壶嘴、把、钮对称布局的概念,妙心所用,创作出符合现代人审美要求的紫砂器型,反映出作者对现代紫砂器创作理念的探索与实践。

三、“竹”元素在紫砂装饰中的运用

紫砂陶器大部分以素面素心充分展现其独特的天然材质所蕴含的淳朴、典雅、含蓄的艺术特色,当然也有不少作品选择在表面进行装饰,增添作品观赏性和趣味性,丰富其文化内涵,以适应更多人群的欣赏。竹元素题材在紫砂装饰中应用广泛。紫砂装饰手法丰富多样,常见的手法有紫砂陶刻、堆花、泥绘等。紫砂装饰是在造型艺术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一种文化现象,其中竹元素题材的装饰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

(一)陶刻手法

紫砂陶刻是所有装饰中最具代表性和独特性的技艺手法,是诗文、书法、绘画以及篆刻等诸多艺术形式在紫砂器上的结合与应用。陶刻作为紫砂陶装饰的主流,数百年来一直深受大众的欣赏与喜爱。传统装饰中最常见的装饰元素就是“梅、兰、竹、菊”四君子图案,而这其中又以“竹”最受欢迎。

以陶刻的手法将竹元素应用在紫砂器上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具体步骤。首先,在装饰前应先在纸上设计出大致的图案纹样,通过反复的比较和思考定出竹纹样草图,然后再用毛笔沾取墨汁在器型表面绘制草稿,调整图案与紫砂器形的位置关系并确定出纹样比较合适的尺寸大小和疏密关系,最后运用陶瓷刻刀并配以娴熟的陶刻技巧,准确地刻制出设计好的纹样。在壶身、花瓶、笔筒或者陶盘上以随意简洁的线条刻画出竹叶、竹笋、竹林等形象(如图9),使之充满文人的怡情雅趣以及高尚、刚毅的精神内涵。

紫砂陶刻中最主要的就是娴熟地掌握刀法的运用技巧。陶刻时,一般采用金石技艺中的双刀正入法、单刀侧入法等近10种刀法[3]。可深可浅,可粗可细,可刮可划,而不同的刀法也会呈现出不同的效果。竹元素陶刻需做到竹叶片片有深浅,边缘线条干净,竹叶稍线条慢慢收尖并流畅自然不卡顿,整体的形态舒展优美,灵动自然,只有做到这些,才算是一件好的竹元素陶刻作品。

(二)捏塑手法

紫砂的捏塑装饰是一种用紫砂泥在器型体上做出立体或者半立体造型效果的艺术表现形式。常见的捏塑手法有圆雕和浮雕两种,它们在紫砂器型中的装饰效果有很大的差异性。竹元素的圆雕手法在紫砂器中常用于壶嘴、壶把、壶钮的立体造型装饰,而浮雕的竹元素表现主要以贴塑的形式,装饰位置在壶身、壶盖表面(如图10),该壶壶身处就贴有若干片竹叶,线条流畅,形象生动。两种捏塑手法的装饰效果在茶壶上都有很具体的体现,在展现文化意蕴的同时丰富了紫砂壶的装饰效果。

(三)泥绘手法

以泥饰器的装饰手法称之为“泥绘”,是用紫砂泥浆在壶坯上堆绘花鸟、山水或图案纹样,并使装饰图案有一定厚度,类似浅浮雕效果的一种装饰手法。泥绘装饰是从旧时的漆器堆雕工艺方法发展而来,在已成型完工的具有一定湿度的坯体上使用毛笔将色泥在器型上进行堆画,局部、细部用专制工具精细雕琢,使之质感加强,有浅浮雕的效果,烧成后的泥绘茗壶,清新自然,历久弥新。

以竹为元素的泥绘装饰手法可分为本色壶泥装饰和异色壶泥装饰,两者只是在材料的运用上有所侧重,但其内在的装饰手法和文化内涵都是一致的。泥绘装饰手法须具有书法绘画、贴塑的深厚艺术功底,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艺术效果。本色泥料色彩统一,描绘图案不显突兀,有一定空间感。异色泥料是使用不同的紫砂泥料在器型表面进行绘制装饰,通过泥料色彩上的对比,更突显出装饰图案的优美灵巧。如邵春来制的八方宫灯壶(如图11),在紫泥壶身上堆绘浅异色石头、秀竹,层次分明,背面饰以品茶诗句,风格优雅。

四、结语

竹元素在紫砂器中的应用不仅起着传播竹文化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丰富与拓展了紫砂器的艺术表现形式。文化人爱竹、赏竹的心态助推了紫砂竹器型的创新发展。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的审美需求也在发生改变,竹元素在紫砂造型设计中由写实逐渐向写意过度,我们从明代陈仲美制作的《束竹柴圆壶》到现代吴鸣的《竹林寻贤系列》组壶的演变过程中发现,竹元素在紫砂造型上的表现手段已由具象走向抽象,形成了高度概括、提炼、充满现代感的紫砂竹题材的各式器型。竹元素题材借寓传统文学故事,开辟出了新的创作空间和造型审美样式,使紫砂器中的竹元素应用重新焕发出了勃勃生机,给当代创作者探索更多造型的可能性带来启示,拓宽了紫砂艺术设计的创作领域。

参考文献:

[1]李世东,颜容.中国竹文化浅析[J].生态文化,2005(6):41-45.

[2]陈德芳.浅谈紫砂陶艺的创新[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2(8):124.

[3]张宝东.紫砂陶刻的技艺解读[J].江苏陶瓷,2010(5):18-19.

[4]蔣小虎.浅析竹与紫砂壶[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5(12):43.

[5]张开荣.论紫砂壶的装饰艺术[J].现代装饰(理论),2011(7):12.

作者简介:赵良,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副教授。研究方向:现代陶艺设计。

作者:赵良

当代陶艺造型与装饰艺术论文 篇2:

分析当代中国陶瓷艺术的本土化措施

摘要: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中国当代陶艺在世界陶瓷艺术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高,而随着当代陶瓷艺术的发展,如何实现中国陶艺的复兴就变成了陶瓷艺术界所关注的热门话题。本文从本土化的角度入手,简单的分析了陶瓷艺术传统与现代、本土与世界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陶瓷艺术;本土化;东方精神;策略

1、适应民族传统

当代陶瓷艺术的创作应该以本民族的文化为切入点,然后把世界陶艺发展当作目标,整个过程也被称为陶艺的文化性策略与本土性策略,最关键的还是指对穿传统文化、传统技术的学习与传承。我国近几年拍卖成功的天价瓷器,其都是元、明、清三代的精美瓷器,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传统瓷器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还是非常高的,同时也预示着当代国人对中国传统瓷器的认可。瓷器可以说是中国对世界文明做出的贡献,也就在这时中国被称为了“瓷之国”,从唐三彩到宋朝的青白瓷,这些都是中国对外交易的重要商品,同时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象征,而欧洲国家对中国瓷器的认同其实也是对中国文化的认可。

2、面向当代生活

生活是艺术的发源地,同时也是艺术家寻找素材的地方,而面向当代生活也就成为了陶瓷艺术本土化的有效措施,换句话说就是,陶瓷艺术要适应时代,要关注现实生活,这样才能呈现出艺术家的文化思想。身为文化结构里的一部分,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不可能实现独立发展,当然陶瓷艺术也不例外,相关人员只有把陶瓷艺术引入到中国历史和文化中去研究,其才能体会到其中的价值和方向。现如今也有很多陶瓷艺术家利用简单的“复制”来解决陶艺所面临的困境,即从另一个角度来表示陶艺与现实生活的重要性[1]。

随着时间的流失,中国社会的发展也为陶瓷艺术家的创作带来了很多的困难和挑战,但如何脱离传统实现创新,这还需要从陶艺的本体语言入手。陶瓷是材料、造型、纹饰等内容组合而成的,但如何利用装饰、色彩等方法来呈现出陶瓷艺术的泥性,这不但是对技术的挑战,同时也是对艺术家创作品质的要求。现阶段陶艺市场开始向陶瓷装饰风格转变,而瓷上绘画则成为了市场关注的重点,很多创作都开始围绕绘画来展开,导致无视了陶艺本身的材质语言。所以可以看到,陶艺创作与当代社会融合的问题也是陶艺家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3、重视瓷业技术的发展

技术可以说是瓷业进行生产活动的核心,同时也是实现世界陶艺转型的关键,而中国要想再次实现陶艺创作的复兴,那么就必须要通过技术来实现,并且也预示着陶瓷艺术家应该要关注瓷业技术的进步,要不断的研发新材料来实现创新。近代陶瓷生产已经完成实现了烧造技术,即从原来的柴烧发展到电烧,整个过程的变化也解决了很多传统生产所出现的问题。以景德镇为例,在民国时期景德镇就出现了瓷板,但当时的瓷板非常的小并且很厚,但如今的景德镇已经能够生产出2*5 m的瓷板,这就是技术的创新为陶瓷艺术提供了很多机遇[2]。

其次,材料技术的发展也为艺术家带来了很多的选择,而丰富多彩的原料则可以让艺术家自由的表达创作理念,从而提升艺术的趣味性。从装饰方面来看,其常常呈现出偶然性与随机性,甚至表面还会保存有手工制作的痕迹;从造型方面来看,它的外观并不是有条有理的,其更看中的是各种空间动态的潜能,甚至是有意创造出来的残缺变形等。化学元素的增多要为陶瓷艺术的创造提供了很多的可能,而随着3D打印技术的普及,这也会从更高的水平上来为陶瓷艺术的发展保驾护航,而科学与技术的结合也将成为未来陶瓷艺术的发展方向。

4、汇聚现实生活中的题材

陶瓷艺术应该成为人类社会文化表现最直接的一种表达方式,而我国新媒体技术也已经实现了全球互联网时代,而各国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也都呈现出了不同的表达方式与反应。艺术可以说是感官的语言,在各国的文化交流中也只最能直接表现出民族特色,但当代社会所面临的环境、能源、文化等方面都应该成为陶瓷艺术家所关注的重点,甚至可以成为艺术家介入社会的渠道。让陶瓷艺术进入到当代生活也是陶瓷艺术发展的一部分。宋代时期的青白瓷也是最能体现北宋文人文化的,而青花瓷则是蒙古文化與世界文化融合的结果,所以,我们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应该关注当代社会发展现状,即用艺术的角度来为人类的发展提供新思路,这些也是当前中国当代陶瓷艺术最缺失的内容。

5、提高艺术表达形式

独特的风格、丰富的艺术感染力、鲜明的艺术语言等内容都是一位优秀陶瓷艺术家应该具备的能力,而提高艺术表达也就能实现陶瓷艺术的符号性。当代陶瓷艺术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但是在传统的观念里,陶瓷一直都是以工艺品的方式存在,所以是很难与油画、国画等这些艺术品相比较的,主要的原因是陶瓷作品的艺术表达能力不足导致[3]。利用陶瓷艺术自身的优势来实现独特的表达,从而提高陶瓷艺术的表达能力,这可以说是当代陶瓷艺术发展的唯一路径。但不管是狭义艺术还是广义艺术,其都需要面对现实生活进行升华,并且还要重视艺术作品的表达方式。近些年我国对于陶瓷艺术的争论有很多,这是因为和相关的艺术品相比,传统的陶瓷会更加重视装饰性,其对艺术的表大会轻一些,所以只有从工艺中走出来,其才能达到一定的高度。

6、结论

综上所述,中国陶瓷不管是艺术表达还是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其都需要展开更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因为当代陶瓷艺术的发展并不是没有源头,而是与中国传统文化共同成长。传统文化所表达的理念、陶瓷代表的精神等等,这些优良传统是都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的,但只有从中国名族文化出发,其才能在世界陶瓷艺术上站稳脚跟。其次,本土化并不表示老旧,相信在未来的陶瓷艺术发展中,文化重组与本土化将会成为主要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景德镇国际艺术陶瓷拍卖会,2012年景德镇国际艺术陶瓷拍卖会[J],景德镇文物,2012(07):230-234.

[2]李兴华,胡菁慧,景德镇陶瓷文化在传统与现代变奏中选择和重构[J],中国陶瓷.2013(05):331-335.

[3]郑元者.本土化的现代性追求:中国艺术人类学导论述要,文艺研究[J],2014(04):140-146.

作者简介:姓名:陈公端,性别:男,出生1980年5月,籍贯:中国,单位:德化县端瓷陶瓷研究所,职称:工艺美术师,泉州市工艺美术大师,国家一级技师,职务:艺术总监,研究方向:陶瓷艺术。

作者:陈公端

当代陶艺造型与装饰艺术论文 篇3:

探析当代陶艺与雕塑的关系

摘要:文章对当代陶艺的艺术特点进行了分析,以此阐明雕塑等其他艺术类型影响下陶瓷艺术的发展变化;从共性、个性以及融合三个角度入手,研究了当代陶艺与雕塑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陶瓷艺术;雕塑艺术;观念陶艺

引言:我国素有“陶瓷之国”的美誉,陶瓷艺术、陶瓷文化始终与我国社会的迭代发展相伴而行。现阶段,当代陶艺在融合中西方多种艺术文化元素后,表现出极强的开放性与突破性,在为陶瓷艺术家提供更广阔创作空间的同时,也很好地实现了传统陶艺的继承与发展。在此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当代陶艺与雕塑的关系展开探究讨论。
一、当代陶艺的艺术特点

所谓“当代陶艺”,即相对于我国传统陶艺而言的一个新型艺术领域。其既保留了传统陶艺的基本特点与技巧工艺,又表现出了明显的综合性与变化性。具体来讲:

首先,在造型艺术的设计理念上,当代陶艺很大程度地突破了传统陶艺“以象生器”“拟形设计”的局限模式,更倾向于通过融合雕塑、油画、水墨画、木艺、装置等多个美学领域的艺术设计方式,体现有别于客观世界的审美感、想象力与创造力。在此背景下,人们对陶瓷制品“实用价值大于艺术价值”的固有认知也随之被打破,为当代陶艺融入现代艺术潮流创造了基本条件[1]。

其次,在艺术作品的创作表现上,当代陶瓷艺术家的技法实施、材料选用以及结构规划更加大胆、复杂,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陶艺由“器”向“艺”的定位转变。现阶段,很多陶瓷艺术家会将雕塑作品、装置作品的表现手法应用到陶艺创作中,对陶土、陶泥进行相对随意的戳、切、压、拼等处理,进而使作品在成型后出现裂纹、压痕、接缝、孔洞等“不完美”元素。例如,在艺术家周国桢的陶艺作品《猩猩》上,就可见大量的划痕、接缝与褶皱存在。若从传统陶艺的视角来看,此类作品的质地不够细腻、外观不够圆润,实用功能也近乎于无。但从当代视角来看,这种“不完美”的直观表达,更能凸显出陶艺作品的泥性语言特点,赋予陶艺作品以返璞归真、浑然天成的自然美、质朴美。

最后,在公共空间的景观用途上,当代陶艺的价值实现了明显提升。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理念的变革发展,人们对公共空间中景观的标志性、艺术性、人文性要求越来越高。基于此,城市景观领域下的陶瓷艺术与雕塑艺术相互融合,形成了陶艺性雕塑、雕塑性陶艺等新艺术形式。在景观应用中,陶瓷艺术独有的细腻质感与自然气韵为雕塑作品提供了更强活性,使得人们在观赏、触摸、倚靠城市景观时,可获得更亲切、更近距离的感官与心理体验。而雕塑艺术的设计方式、塑造模式,也深深地影响着当代陶瓷艺术的实践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大体量、公共性陶艺作品的创作空白。
二、当代陶艺与雕塑的基本关系

(一)当代陶艺与雕塑的共性

从本质上讲,陶瓷艺术与雕塑艺术同属于造型艺术,是艺术家使用陶泥、石头、木材等原材料进行具体形象塑造的艺术形式与创作活动。所以,无论是陶艺作品还是雕塑作品,其产生都是客观现实世界与艺术家主观反馈的共同结果,并在表现状态、审美角度、艺术特点上受到艺术家技巧能力、审美观念、构思质量等主观素养的决定性影响。基于此,在当代陶艺作品或现代雕塑作品的创作过程中,艺术家更倾向于从文化、情感、思想等相对抽象的主题角度出发,将自身的艺术思维、生活感悟倾注到作品上,而不是严谨、客观、精准地还原现实事物的具象形态。例如,在陶艺作品《风系列》当中,艺术家朱乐耕在很大程度上模糊了马这一客观世界既有动物的具体形象,对马的鬃毛、脖颈、躯干进行了夸张处理。在鉴赏这一系列作品时,观者可充分想象出马在狂风中昂首奔走的震撼画面,并感受到古代战场上战马壮烈磅礴的气势与豪情。在艺术家熊秉明的雕塑作品《奔马》当中,马的具体形象同样被进行了模糊处理,使观者在抽象、夸张的形态刺激下,进入到战场或草原上狂風大作的艺术情境中。

由此可见,作为造型艺术的分支,陶瓷艺术、雕塑艺术具有共同的属性内核,即艺术家主观反映客观世界、外化传递精神情感的创作手段。所以,可认为两者具有高度密切的共性关系。

(二)当代陶艺与雕塑的个性

当代陶艺与雕塑虽然在本质属性上具有高度的相似性甚至同一性,但其相互区别、相对独立的个性也是十分明显的。具体来讲:

第一,当代陶艺与雕塑的个性区别体现在应用材料上。顾名思义,陶艺即“陶瓷的艺术”,无论造型理念、工艺技法怎样发展、变革,其主要原材料皆为陶土、陶泥。若原材料发生了变化,那么从某种意义上讲,艺术家创作的创作成果也就不可被称之为“陶艺作品”了。相比之下,雕塑艺术在材料选择上的开放性要强得多。从目前来看,绝大部分可满足切、削、塑、刻、捏等处理要求的事物,均可作为雕塑材料出现,如花岗岩、大理石、玉石、纸张、不锈钢、铸铜、泥土、面团、玻璃等。在“互联网+”的新时代下,雕塑创作还可被迁移到虚拟的网络环境当中,进而产出一系列的数字化雕塑作品。例如,艺术家“大悲宇宙”林琨皓就致力于3D佛像的塑造创作,在传统佛雕艺术的基础上,融入了浓浓的现代元素与科技色彩,给观者以源于现实而又抽离现实的独特美感体验。因此,严格意义上讲,当代陶艺与雕塑艺术相比,在材料选用上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但这同时也是陶瓷艺术的特点所在。近年来,受到美术融合思潮的影响,很多陶瓷艺术家开始尝试将玻璃、金属、塑料、布料等其他材料应用到陶艺创作当中,从而在以陶土、陶泥为塑造主体的基础上,为作品增添出更加多元化的结构美感与艺术韵味。这也意味着,当代陶艺与雕塑艺术在材料应用上的个性区别正在逐渐淡化[2]。

第二,当代陶艺与雕塑的个性区别体现在工艺技法上。通常情况下,对于雕塑艺术来说,材料塑造的完成,就代表着作品造型状态、主题风格、情感内涵的确定,也即创作活动的基本终结。而陶瓷艺术则不同。在陶土、陶泥通过堆塑、捏塑、拉胚等方式确定造型后,还需进行上釉、烧制等后续的工艺处理。在这些环节当中,釉料色彩的选择、釉料厚度的控制、烧制方式的选用、烧制温度及时长的控制等多个方面,都会对陶瓷的形态、纹理、质感、纹饰、釉色产生明显影响,进而造成陶艺作品情感传递力、艺术表现力、美感呈现力的波动变化。所以,对于从事当代陶艺创作的艺术家而言,无论是艺术素养还是工匠精神,都是极为重要的。

第三,当代陶艺与雕塑的个性区别体现在用途分化上。在艺术作品的用途功能上,雕塑艺术具有很强的“纯粹性”,即其景观美化、事件纪念、陈列装饰等功能都是建立在其艺术属性上的。若某一雕塑作品的纪念意义、造型美感、文化价值处在较低水平,其用途功能也会被极大削弱。

与之相比,当代陶艺在用途上更加宽泛,且并不会完全受到艺术属性的限制。究其原因,主要是在传统时期,陶艺具有很强的实用功能,人们对陶艺作品的认知也具有“实用性>美观性艺术性”特点。一方面,陶制品、瓷制品常被宗教、祭祀等领域使用,如制作巫器、冥器、神像、佛像等。另一方面,陶艺作品也大量地被运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以瓷盘、瓷瓶、瓷碗、陶盆、陶罐、瓷灯等载体形式存在。时至今日的当代社会背景下,各类陶瓷容器、陶瓷饰品仍是人们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品。但与传统时期相比,人们更加注重此类陶瓷制品中实用性与艺术性的有机融合,各类个性鲜明、纹饰独特的“生活陶艺”作品便由此产生。

除“生活陶艺”以外,当代陶艺还有“观念陶艺”与“环境陶艺”两大分支。其中,“观念陶艺”更倾向于体现艺术功能,即以娴熟的陶瓷工艺技法为基础,将艺术家的艺术构思、精神情感、生活经验融入陶艺作品当中,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陶艺作品的艺术色彩与美学价值,实现陶艺造型语言的充分传递。“环境陶艺”则倾向于体现公共空间的景观装饰功能,达到美化城市环境、凸显城市文化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啊,“环境陶艺”还可在设计上与运动设施、休憩设施等功能性公共设施相结合,使人们在健身、休闲过程中获得更高水平的身心体验。

(三)当代陶艺与雕塑的融合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传统陶艺在功能赋予、造型设计、文化属性、艺术特点等多个方面的固有限制被打破,为当代陶艺与其他艺术尤其是雕塑艺术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条件。在融合过程中,不仅陶艺的艺术结构实现了极大丰富,其他艺术形式也实现了对陶艺的多元借鉴。在此背景下,当代陶艺与雕塑艺术逐渐呈现出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切状态,为艺术家创作活动提供了更加开放、自由的新思路、新理念、新技法[3]。

在传统视阈下,陶艺作品的加工制作方式有泥板成型、拉胚成型、泥塑成型、捏塑成型、泥条盘筑等,这些方式均强调以相对柔和的方式对陶土、陶泥进行形状塑造,以体现泥土材料原始而自然的艺术魅力。同时,从大量的陶瓷容器、陶瓷工艺品上不难看出,传统时期人们十分注重陶艺作品整体结构的完善性,对釉色均匀度、表面光滑度、质地细腻度等指标提出了很高要求。而在融合雕塑艺术的相关理念后,当代陶艺也可采取相对粗放化、抽象化的创作方式,以体现出艺术家独特的审美意趣与艺术构想。例如,在雕塑性陶艺作品《遗迹物》中,艺术家吕品昌采用了装置组合的陶艺造型方式,并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陶土材料制作时产生的火烧痕迹。在此类创作手段的支持下,《遗迹物》与其所处广东佛山市人民公园的自然环境渗透交融、相得益彰,带给观者以沧桑深邃的自然感与质朴感。

此外,在艺术语言的应用表达方面,雕塑艺术也深深地影响着当代陶艺。例如,在雕塑性陶艺作品《今日上海印象》中,艺术家罗小平一改传统独立性的陶艺作品承载方式,转而以壁画形式设计、构建陶艺作品,并将“具象式浮雕”“表现型肌理式浮雕”两种雕塑技法灵活运用到了创作过程当中。在此背景下,《今日上海印象》这一作品既表现出了雕塑艺术的装置浮雕效果,实现了三维空间中透视美、光线美、装置美的充分营造。同时,由于该作品采取了先烧制模块、后组装拼接的工艺方式,所以其也很好地保留了陶瓷艺术所特有的质感自然性、气韵古朴性与纹理随机性。在两种艺术语言的杂糅交织之下,《今日上海印象》将恢宏磅礴的浮雕气势展现得淋漓尽致,为上海市政府大楼会议厅室内空间的建筑文化渲染提供了极大助力[4]。

结论:总而言之,当代陶艺与雕塑艺术既有本质上的共性联系,又存在材料、技法等方面的个性差异。在雕塑艺术的影响下,当代陶艺发展出了更加新颖、多样的艺术表达方式,实现了情感传递能力、视觉审美水平、立体空间感觉等的极大提升,从而将陶艺作品的艺术魅力发挥到极致。所以,做好当代陶艺与雕塑艺术的有机融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刘丕华,李成.现代陶瓷雕塑材料自身语言独特性表现探究[J].西部皮革,2020,42(02):2.

[2]徐全胜.浅谈城市雕塑与城市环境陶艺的美学价值[J].景德镇陶瓷,2019(03):4-5.

[3]刘玲玉.?雕塑的虚实空间处理与情感意境表达[D].杭州师范大学,2019.

[4]刘洁.?浅谈陶艺创作中虚实空间的转换[D].景德镇陶瓷大学,2019.

作者简介

姓名:王键,1983年2月,性别:男,民族:汉族,籍贯: 贵州毕节,毕业院校:貴州大学,毕业专业:雕塑,学历:本科,工作单位: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职称:二级美术师,研究方向:陶艺雕塑。

作者:王键

上一篇:艺术设计与美术字体设计论文下一篇:艺术观察和审美体验综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