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泥狗造型特点与艺术形式论文

2022-04-30

摘要:在河南众多的民间美术种类中,淮阳“泥泥狗”与浚县“泥咕咕”尽管同为黑底色的泥玩具,但两者因渊源不同,使泥玩具的形象、艺术特征也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淮阳“泥泥狗”多数取材于古老的神话传说,是对生命和生殖的一种崇拜,其艺术形象具有神秘感和怪异感。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泥泥狗造型特点与艺术形式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泥泥狗造型特点与艺术形式论文 篇1:

淮阳泥泥狗的艺术风格及其对现代吉祥物设计的启示

[摘 要]淮阳泥泥狗夸张大胆的造型特征与妙趣天成的装饰特征能使民众在心灵深处产生共鸣和震撼,这种艺术形式最核心、最本质的精神所在就是它所传达出的神秘主义、超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淮阳泥泥狗的艺术风格给现代吉祥物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在进行现代吉祥物设计时,可从艺术性和理想性的高度营造吉祥物的意境,以提高其美誉度、增强其主体性;从超现实性和超时代性方面设计吉祥物的功能与风格,以表现企业活力和青年人的想象力;从生活世界和精神领域增强吉祥物的浪漫色彩,使其更加富有人性与时代特征。

[关键词]淮阳泥泥狗;现代吉祥物设计;神秘主义;超现实主义;浪漫主义

河南省东南部的淮阳县古称“宛丘”和“陈”,相传是“太昊之墟”伏羲所在地,被称为“羲皇故都”,至今还有很多美妙的传说,并保留了大量的民间信仰和民间艺术,泥泥狗就是这里保留下来的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淮阳泥泥狗历史悠久、题材多样、千姿百态、富于变幻,大多为奇禽怪兽或人兽同体,国内学者多认为它是伴随人类古老的宗教祭祀活动和民俗活动而发展起来的。这些艺术造型反映了远古社会的部落图腾和生活旨趣,是民族文化中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已成为几千年来人们寄托情感的吉祥之物,不仅真实记录了人类文化发展的轨迹,同时映射出民间艺术与原始艺术的血缘关系,被称为“真图腾”、“活化石”。淮阳泥泥狗艺术是原始艺术的延续和拓展,其特有的艺术风格对当代中国的艺术创作特别是对现代吉祥物设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淮阳泥泥狗的艺术特征

淮阳泥泥狗艺术作为民间美术中的一个重要类别,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从它富于变幻的艺术想象力和不拘一格的表现手法,可以看到其造型特点、创意手法、色彩特征与中国传统美学的一脉相承性。淮阳泥泥狗艺术不仅是创作者心灵的写照,而且有着独特的魅力,能使民众在心灵深处产生共鸣和震撼,这就是泥泥狗艺术的精妙之处。

1.夸张大胆的造型特征

(1)复合造型。以生殖为主要寓意的淮阳泥泥狗常以动物综合体的形象出现,有的由同一种动物的两个形象甚至多个形象组成,有的则由不同动物形象组合在一起构成,如猫拉猴(见图1)、猴驮鸟等;有的是人与动物的结合,如人面猴(见图2)等。这些造型与《山海经》中的奇禽怪兽非常相似,体现出丰富的想象力。而这些形象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很可能是一种图腾、一种崇拜,是先民有目的的一种思想行为和意识,具有超现实主义风格。

(2)写实造型。在淮阳泥泥狗的艺术形象中,此类造型多是以现实生活中某一动物形象为素材创作而成,较好地保持了动物原型特征,但也有一定的艺术夸张和创作成分,如子母鸟、八卦龟(见图3)等。这类造型所刻画的形象大多具有吉祥、美好的寓意,形象可爱,深受人们喜欢。

(3)图腾造型。符号化的图腾造型泥泥狗是人们主观意识的创作,给人的感觉更加离奇、虚幻。这种符号化图腾被认为有超现实的能力,是人们心中的神,只有这样的形象才有神秘性,才能保护人们的成长和发展。这种类型的泥泥狗与其他地区的泥玩有显著的区别,也是最为当地人所关注的一种艺术造型,已引起有关专家的浓厚兴趣,如水陆怪(见图4)等。

2.妙趣天成的装饰特征

(1)图案。淮阳泥泥狗作为一种具有原始

艺术特征的民间艺术,其形体上的抽象纹饰符号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蕴含着原始的文化密码,神秘古朴,写意传神,具有强烈的东方情趣和原始气息。淮阳泥泥狗上的纹饰符号一般不作大面积描绘,多以点线为主,自然随意,呈规律化分布,既有楚漆器的格调,又像古陶器的画法。这些纹饰符号大致有女阴纹、花草纹、太阳纹、鱼纹、曲折纹、三角纹等,多属于生殖崇拜的变异形式,展现出独有的文化特征和审美情趣,使人们真正以物化符号来认识世界、传承发展,并在这个基础上诞生了超越人类自身存在状态的精神世界。

(2)色彩。淮阳泥泥狗多以黑色为底,用赤、黄、青、白画出各种图形,体现了当地人五行、五色的观念和尚黑的审美心理。《易经•文言》有“天玄地黄”之说,五色与五行、五德、五脏相连,与早期人类的实践和认识有关系,因古代中国高度重视五色,并赋予其吉祥的寓意,认为五色能辟邪、治病,是生命的象征。黑色象征天,是先民心中最美的色彩;黄色象征土,象征赖以生存的大地。泥泥狗成了宇宙的象征,其他色彩就是天地间的生命万物。泥泥狗的色彩对比强烈,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能够给人以心灵震撼,并呈现出某种神秘主义色彩。

(3)形式。从表现形式看,淮阳泥泥狗多左右对称,体现出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对称风格和布局的方正感,从而形成形象庄重神秘、手法洗练单纯的装饰特点,而国内其他地区的泥塑多以顽皮可爱为形式特征。当然,淮阳泥泥狗中也有一部分任意夸张的非对称的作品。

二、淮阳泥泥狗的艺术风格

从以上所述淮阳泥泥狗的造型和装饰特征可以看出淮阳泥泥狗的艺术特征及其中蕴含的神秘主义、超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这是淮阳泥泥狗最本质、最核心的精神所在,是淮阳泥泥狗作为一种吉祥文化传承至今的血脉。

1.神秘主义风格

一般认为神秘主义能够让人们获得精神或心灵之力的无形感受,让人们通过外部世界反观内心,在静观、沉思或迷狂中与神或某种最高原则相结合,或者消融于其中。在东方文化中神秘主义特征鲜明,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

民间艺术大多与原始宗教、传统信仰相联系,从而带给人高深莫测的玄幻之感,表达了人们对生命的祝福和对种的繁衍的祈求。淮阳泥泥狗就是生殖崇拜的吉祥物,在当地民众的心目中神秘而神圣。在淮阳泥泥狗中有一种叫“草帽老虎”(见图5)的艺术造型,虎头是圆扇形状,像戴一顶草帽,顶上绘有人面纹饰,四周画了一圈毛须表示毛和胡须连在一起。有的更为简单,只在原片上用交叉的线条画一个“米”字,中心画一圆点表示嘴,左右画上两点表示眼睛。这种画法简洁、大胆、抽象、夸张,极具想象力,仅从外形看,就像一只老虎戴一顶草帽。这种造型非常特别,看似缺乏头部的形象,其实被草帽遮挡着,脸被隐藏在另一造型中,呈现出一种羞涩、含蓄和神秘的意境。淮阳泥泥狗中这些怪诞、奇特的非常规造型给人一种神秘感,并借助宗教色彩和神秘造型展现出一种深邃、古拙、朦胧、深省的玄幻之美。

2.超现实主义风格

超现实主义源于法国文学艺术流派达达主义,对视觉艺术的产生有深远影响。超现实主义以非现实的想象作为艺术创作的源泉,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真实地显示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淮阳泥泥狗的艺术造型在现实社会中多是不存在的,具有超越生活和理智的超现实风格。在淮阳泥泥狗的诸多造型中,有一种叫做“混沌”(见图6),满身尽显树叶草木却没有五官,体现人在混沌之初进化的形象。唐代孔颖达在《周易正义》中说“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并称之为“混沌”。二者名称的相同发人深思。淮阳泥泥狗中的“混沌”造型超越了现实和理性,符合“万物有灵说”中关于在人类诞生之初人与自然混沌统一的原始认识。

3.浪漫主义风格

浪漫主义是文艺创作的基本方法之一。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侧重从主观世界出发表达对理想世界的认识,常用夸张的手法进行创作。浪漫主义由来已久,在人类文学艺术的口头创作时期就有所呈现。民间艺术主要表现人们的生活理想和精神寄托,理想主义的艺术都具有浪漫成分。在淮阳泥泥狗的艺术气质中就充满了浪漫的艺术精神,其造型极为抽象,天真烂漫,充满张力,给人以无限遐想。历史上淮阳属于楚国,楚文化中的奇思异想、夸张变形以及亲鬼好巫的民族心理特征对淮阳泥泥狗的奇异造型产生了直接影响,并使之在艺术创作中呈现出浪漫主义风格,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淮阳泥泥狗对现代吉祥物设计的启示

吉祥物是人类原始文化的产物,是远古人类相信能带来吉祥、好运的人或动物形象。现代吉祥物是指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象征企业、活动、商品形象的拟人化物象,通常有一个好听而吉利的名字,是形象设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最早的吉祥物如图腾以及一些传衍几千年的民俗文化、民间艺术品,主要体现了人们出于生存需要而趋吉避邪的本能观念。这些形象被人为神化,披上了超自然的外衣,有着巨大的凝聚力。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吉祥物出现较晚,但它一出现就在经济社会中体现出了重要价值。吉祥物在塑造商品形象、提高产品美誉度和附加值、沟通消费者与商品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在现代吉祥物的设计中存在着诸多问题,特别是对艺术精神的营造缺乏相应的深度或几乎是空白,因此很多作品不能感染观者,不具有艺术感染力。在这个方面,淮阳泥泥狗的造型与装饰特征所表现出的艺术风格,能为现代吉祥物的设计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首先,淮阳泥泥狗的神秘主义风格给现代吉祥物设计以启示。淮阳泥泥狗的神秘主义风格很适合用于现代企业或团体的标志性吉祥物设计,以增强其向心力与凝聚力,体现其团体精神。神秘主义不仅有传统的渊源、历史的积淀,而且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在现代吉祥物设计中借鉴神秘主义风格的艺术性和理想性有助于营造神秘的意境,以提高其美誉度,增强其主体性。当然,在设计中要领会设计对象的精神实质,以便对神秘主义元素正确运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其次,淮阳泥泥狗的超现实主义风格给现代吉祥物设计以启示。淮阳泥泥狗所具有的幻觉性、神秘性和超越现实生活的未来性,非常适合在现代吉祥物设计中表现企业活力和青年人的想象力。吉祥物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会逐渐走向模糊型、概念型设计,让人感到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见怪不怪,不怪求怪,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和时尚的造型感受。特别是张扬独立、个性的年轻一代,他们比较关注多元发展的信息社会和多彩斑斓的艺术世界,现实的形态很难引起他们的兴趣,而玄幻性与超越性的虚拟符号对他们来说会更具吸引力。超现实主义作品存在于现实与虚拟之间,符合年轻一代崇尚科学、超越现实的精神追求。超现实的吉祥物作品由于脱离现实、超越时代而具有无限的魅力,非常符合现代吉祥物的功能和风格要求。

再次,淮阳泥泥狗的浪漫主义风格给现代吉祥物设计以启示。淮阳泥泥狗讲求无拘无束又有情有调,对于人们来说,其对生活世界与精神领域的理想表达颇具浪漫色彩,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是一种精神放松和发泄,因此它不仅被年轻人所喜爱,而且也容易被中老年人所接受。浪漫主义的精神追求是符合人性的,也是符合时代特征的,对淮阳泥泥狗浪漫主义风格的借鉴与应用对现代吉祥物的设计是非常有益的。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神秘主义、超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等艺术风格难以完全割裂,有时会同时出现、交相呼应,这要根据与吉祥物对应的行业特点和主体性质而有所侧重,没有固定的模式。精神气质的营造需要慢慢体会,它是设计者内心本质的自然流露,依靠形体、色彩、语言传达出来的只是表象,设计者唯有深入研究、融会贯通,方能设计出成功的吉祥物作品。

[参 考 文 献]

[1] 张新词.淮阳“泥泥狗”与浚县“泥咕咕”造型审美之比较[J].装饰,2005(8):77.

[2] 陈克.河南民间美术区域性特色探究[J].装饰,2005(9):66.

[3] 杨复竣.中华民族始祖太昊伏羲[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

[4] 郭新生.“泥泥狗”的艺术积蕴[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48.

[5] 左汉中.中国民间美术造型[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

[6] 王今栋.今栋美术论文集[C].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95.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009-QN-104)

[作者简介]邵元珠(1969—),男,山东省临朐县人,郑州轻工业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民间美术。

作者:邵元珠

泥泥狗造型特点与艺术形式论文 篇2:

浅析河南黑底泥玩具的艺术特征

摘 要:在河南众多的民间美术种类中,淮阳“泥泥狗”与浚县“泥咕咕”尽管同为黑底色的泥玩具,但两者因渊源不同,使泥玩具的形象、艺术特征也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淮阳“泥泥狗”多数取材于古老的神话传说,是对生命和生殖的一种崇拜,其艺术形象具有神秘感和怪异感。浚县“泥咕咕”起源于隋朝末期,其形象以人物为主,表现出的是生动、鲜活的艺术特征,向人们展现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时代特色。

关键词:艺术特征 泥泥狗 泥咕咕

检 索:www.artdesign.org.cn

河南省地处中原,是中原文化的发祥地。淮阳“泥泥狗”和浚县“泥咕咕”作为古代民间装饰品和玩具,用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特征,在经历无数的历史变迁、时代的进步后,依然以顽强的生命力延续至今,为当代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淮阳古时称为 ‘宛丘’或‘陈’,地处黄河中游,位于豫东偏南,距河南省会二百多公里,居淮水之阳,故称为淮阳。有文献记载,上古时伏羲氏以淮阳为都,传说中的太昊伏羲氏是“三皇五帝之首”,被后人尊称为“人祖”,淮阳城北有“太昊伏羲陵”,因此太昊陵也称人祖庙。每逢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的一个月,祭祀人祖的大型庙会都会在太昊陵如期举行,早期庙会是以较为原始的祭祀人祖为主题,先人们祈求孕育,反映出远古人类对生命和生殖的崇拜。在这样的祭祀崇拜下产生了“泥泥狗”。“泥泥狗”又称陵狗,是庙会上千奇百怪泥玩的总称。“泥泥狗”大的有尺余,小的如拇指,形态当中除较为出名的人头狗和人面猴外,还有鹿、羊、多角兽、四不像、八大高、九头鸟、人头兽、玄鸟等,以及双头狗、双头鱼、相驮狗、猫拉猴、子母猴、草帽虎等表现生殖崇拜的。民间艺人凭借个人对生活的直观感受创造出的这些超自然的形体,不但能够体现人类最本质的力量和审美意蕴,而且经过几千年的世代相传仍然能够保持其独有的艺术特征,这更为可贵。

很多民间艺人在创作作品时,喜欢将表现的主体形象与怪诞的神话传说相结合,淮阳“泥泥狗”的造型就将原始艺术的厚重、稚拙、古朴的艺术特征表现的淋漓尽致。作为祭祀的“神物”,“泥泥狗”不但体现了人们祈求生命、躲避灾害的目的性,还表现出人们对美好生活和愿望的执著追求。我们从三个方面来具体阐述淮阳“泥泥狗”的艺术特征:

1.形象风格:淮阳“泥泥狗”形象多取自抽象图形,风格稚拙,常常表现出一种神秘而怪诞的氛围。可以将上百形象的 “泥泥狗”大概分为三类:

(1)自然型:可以从自然界中找到原型,如:鱼、马、鹰等。其造型特点是比较具象,易于识别。

(2)怪诞型:此类型多为人首兽体、亦人亦兽,是在自然界中根本找不到的原型。它以抽象的构成方式,虚幻的组合结构存在,也没有准确的称谓;很多时候,它是怪诞的,甚至是虚幻的。实质上,“泥泥狗”的形象是基于人们对图腾崇拜的一种意识,其形象特征与《山海经》中所记载的很多图腾形象甚为相似,如人面猴、人头猴、双头鱼、草帽老虎等。这类造型的“泥泥狗”代表了“人祖”伏羲、女娲的形象,是最具代表性的。虽然在表现方法上艺人们各有千秋,但基本都是表现了头戴冠冕的正面形象,这种似神、似人、似猿、似猴的怪诞造型,既是兽的人化,又是人的神话。给人们呈现出一种庄重、威严、神秘之感,是绝对没有玩具猴中的顽皮之态。

(3)现代型: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审美意识的改变,“泥泥狗”的造型也随之变化,虽然生动,但此类型在塑造手法、形式构思已然失去了传统民间艺人在特定观念下所必须具有创作原则,此种泥玩不能代表淮阳泥玩的主流。

2.形体纹饰:淮阳“泥泥狗”形体上的纹饰吸收了原始彩陶装饰风格,大多用白色的“点”和“线”组合,呈现出自由浪漫、异彩纷呈的特点。其没有太为固定的模式,这正是民间艺人对原始艺术无意识的、稚嫩理解的体现。一般来说,泥玩的基础纹可分为抽象和具象两种形式,根据特征有类绳纹、折纹、三角纹、十字纹、太阳纹、人面纹等。“泥泥狗”所表现的任何一种禽或兽的下部或翅上都有一个由向内的四对弧线组成的、形状类似女阴的鲜明的女性生殖纹饰,这是对造物之神和生殖之神女娲的怀念和敬仰。纹饰中除人面纹、类天纹和鸟纹外都有女阴的变异形式存在,是对生命意识极为强烈的表达。这也是淮阳“泥泥狗”最为突出的一个艺术特征。

3.色彩观念:淮阳“泥泥狗”使用民间色彩设色,整体造型用黑色涂底,以高纯度的青、白、黄、红点彩。据说这是周易“八卦”中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项说”艺术观的再现。淮阳“泥泥狗”沿用了古代“尚黑”与“五色观”的观念,黑色属于华夏民族的正色,《礼记·檀弓》中说“夏后氏尚黑”。其“五色观”,则秉承了中国古代传统的色彩哲学观念,“五色观”源于周易的“五行说”。“五行”是指自然界的五种基本物质,《尚书·洪范》解释为: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手工艺人将其沿袭数千年,在各类玩具中依然广泛应用。

浚县“泥咕咕”起源于隋朝末年,浚县位于黄河古道的豫北平原,古称“黎阳”。相传隋朝末年,李密率领农民起义军进攻黎阳,与隋军激战之后,很多战士阵亡,生还的战士便就地取材用当地的胶泥捏骑马的将士,用灶中的黑灰涂黑后着彩,来祭奠阵亡的战士,这便形成了浚县“泥咕咕”最具代表性的形象“骑马人”。此后,捏塑技艺开始在民间流传,因其尾部有孔可吹,故而被人们称为“泥咕咕”。早期以人物造型为主,以巧妙的构思、栩栩如生的形象著称。其艺术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造型生动。浚县“泥咕咕”取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所以,其风格热情且随和,造型夸张,略貌取神,趋于写实。在最具代表性的形象“骑马人”中,战马形象个性鲜明,马的颈部被夸张的甚至超出马身体的一两倍,以此来显示颈部力度;而马的四肢、马鬃和马尾则被处理的很短;马的动作仰首嘶鸣,气势非凡,此形象着重表现了马的雄壮有力。骑马的人近似武士,只捏出一个直立的身躯,省略四肢,用头部的装束和面部的刻画来区分人物的性别、相貌等,战马与人物整体造型浑然一处,生动威猛。另有传统题材的“武人”造型,多表现《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还有独角兽、避邪、狮子等动物造型。许多老艺人还创作了大量生活玩具,色彩鲜艳,其中以可摇头的毛头狮子最具代表性。飞鸟形象也较为多见,尤其鸽子与斑鸠的造型更为突出,有的昂首鸣叫,有的展翅高飞。通过浚县“泥咕咕”的夸张造型,生动、憨厚神态,表现出了浓郁的乡土气息。

2.纹饰特点。浚县“泥咕咕”形体上的纹饰,除了人物面部和动物头部之外,几乎都用对称式花草纹进行装饰。花草纹继承唐代花草纹的传统特点,细腻流畅,且根据所表现对象的不同而随机应变、伸展自如。浚县“泥咕咕”的纹饰遵循了图案的构成法则,统一中有对比,提炼中有归纳,主次分明,地域特色浓郁。

3.泥玩设色。浚县“泥咕咕”与淮阳“泥泥狗”一样,都以黑色为底饰加以彩绘,平涂与渲染技法兼用,色彩以玫瑰红、翠绿、中黄、白为主,有极强的装饰性,画工精细,有别于淮阳“泥泥狗”的粗犷与神秘。与其它地区的泥塑玩具比较,浚县“泥咕咕”的艺术风格最为简约、热烈、大气,反映出当地民间艺人率真、憨厚的性格和质朴的审美观。保持了中原地区浓厚的乡土气息,呈现出热烈、古拙、生动的特色,色彩斑斓,对比强烈。

河南黑底泥玩具是河南民间美术的一种,浚县“泥咕咕”的造型生动写实,风格像纯朴的劳动人民一样热情而亲切,纹饰细腻精美;淮阳“泥泥狗”的造型含蓄抽象,风格如神话传说一样神秘而怪诞,纹饰奔放浪漫。设色都秉承了民间色彩的精华,色彩鲜艳,对比强烈。河南黑底泥玩具承载了很多文化内涵,对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对当今的艺术创作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清)朱孔阳:《历代陵寝备考》,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1990。

2 倪宝诚:《大河风——河南民间美术文集》,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95-9。

3 凌士义:《河南民间美术中的黑底泥玩》,《设计艺术》,2009。

4 朱小杰:《从民艺看美的功利性》,《艺术与设计·理论》,2007-6。

作者:王蒲

泥泥狗造型特点与艺术形式论文 篇3:

乡土美术《落子舞》教学设计

基本思考

随着2001年新的《美术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明确了课程资源的性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成为美术课程中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民间舞蹈同剪纸、陶艺一样,是民族文化中最为生动、本原、质朴的一部分。它体现着人们传统的审美观念和美好愿望,凝聚着劳动人民的艺术创造和智慧才能,也是浓浓乡情的最好表达。我想在美术乡土资源的开发和探索中,将民间舞蹈也纳入到乡土教材中来,让学生在广阔的乡土文化背景中去探索、研究和感悟乡土文化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使“生于斯,长于斯”的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感受身边民间艺术的魅力,有利于当地文化和教育有机结合,更好地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

一、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认识民间舞蹈“落子舞”,了解舞蹈朴实、单纯的艺术美,感受舞蹈的旋律美和舞蹈的造型美。

2.体会“落子舞”的节奏特点和舞蹈造型特点。

(二)能力目标

1. 动手操作能力:能用剪纸表现舞蹈动作,用黏泥或其他材料塑造简单的舞蹈形象。

2. 造型表现:用画笔表现舞蹈动作,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

3. 审美感受:感受舞蹈的造型美和韵律美,认识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三)情感目标

认识“落子舞”反映的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要求,感受“落子舞”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韵味。热爱民间文化艺术,热爱家乡、热爱生活。

(四)教学重点

用泥塑、剪纸、绘画等形式表现“落子舞”。

(五)教学难点

用美术方式表现舞蹈的动态特征。

二、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先行材料、连箱两个、花伞一把、剪纸作品五幅、剪刀、刻刀、彩纸等。

学生准备:黏泥、彩纸、剪刀、胶水、刻刀、彩笔、画纸等。

三、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师:电视剧《射雕英雄传》大家都看过,剧中的丐帮老帮主洪七公,一根“打狗棒”(绿玉棒)舞动起来出神入化。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个片段。(播放课件,师生欣赏,引导1~2人表演)

师:我们睢宁县有一种民间舞蹈名叫 “落子舞”,跳舞的时候男演员手拿的一种乐器,就是由这种打狗棒演化而来的,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落子舞。

设计意图: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由学生都喜爱的电视剧引入主题“落子舞”,有声有色,能很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为实施教学作好准备。

2.看、听、议、学

(课件播放“落子舞”,引导学生欣赏,整体感受)

(1) 舞蹈的节奏

师:“落子舞”在节奏上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可重复节奏较强的片段,教师适度引导。学生结合先行材料讨论回答)

归纳小结:欢快、活泼

(课件播放“落子舞”部分动作)

(2) 舞蹈的动作特色

分别展示男孩子舞蹈的两个动作片段,引导学生深入感受体会。(如下图)

(出示连箱)

师介绍连箱的形状、来源,并用连箱示范、模仿舞蹈中的动作,引导学生上台模仿。(打连箱的舞蹈动作较难,重复播放动作片段,教师示范引导并激励学生上台模仿)

(出示花伞)

师舞花伞模仿几个舞蹈动作,并引导学生模仿。

(3)引导讨论“落子舞”的动作特点。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

(屏幕展示“落子舞”的动作特点:动作轻快,简单朴素,热烈奔放,乡土气息浓厚)

设计意图:舞蹈的整体欣赏,具体动作片段的欣赏、教师的示范、学生的模仿一步步加深了学生对“落子舞”节奏和动作造型的感受,在头脑中形成具体的感性认识。教师的舞蹈示范将舞台艺术带到课堂上来,再次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创作表现作好准备。

3.创作表现

(1)表现形式

师:“落子舞”节奏欢快活泼,动作轻快,怎样表现我们对“落子舞”的感受呢?

①剪纸

a.欣赏教师的剪纸作品(配以欢快的“落子舞”音乐)

屏幕展示作品(如图),引导学生欣赏分析。

归纳提问:作品是用什么形式表现的?内容是什么?花伞怎么剪?

学生欣赏讨论回答,教师归纳。

b.欣赏分析剪纸的形式、方法、风格特征

(屏幕展示“打连箱”的动作图片,同时展示三幅对应的剪纸作品,引导学生对照舞蹈图片欣赏分析)(如下图)

归纳提问:三幅相同舞蹈动作的剪纸有什么不同,各有什么特点,造型上总体有何特点?

以学生发表看法为主,教师适时组织提示。

c.示范

以“打连箱”为例边讲解边示范剪纸,引导学生观察并学习剪纸的方法步骤。

②泥塑

欣赏泥塑作品“落子舞”的舞蹈动作,引导学生把泥塑与舞蹈动作片对比,分析归纳泥塑造型的特点。(如下图)

同上一环节,学生欣赏为主,教师适时组织提示。

③欣赏学生作品

学生欣赏感悟,教师适时引导。

归纳提问:这些同学表现“落子舞”分别用了什么方式,你有什么感受?

④讨论:还可以用其他哪些方法表现对“落子舞”的感受?

设计意图:对应舞蹈的动作图片,形象、直观,使学生一目了然;配合教师的示范和分析,使学生不仅了解了剪纸的形式特征,而且容易掌握如何表现“落子舞”。

(2)表现

引导学生在“落子舞”的艺术氛围中,用泥塑或剪纸等不同的形式,大胆表现对“落子舞”的感受。

设计意图:在表现对“落子舞”的感受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艺术形式。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强项,有机会选择工具、材料,显示学生在美术方面的潜能,从中体会成功的乐趣,进而促使学生热爱美术。

4.展示与评价

(1)各小组展示成果。

(2)评价:

①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

②评析同学的作品。

设计意图:体验成功的乐趣,尊重学生的个性,评价美术作品。

5.小结

作者:周晓礼

上一篇:转变固化观念健全管理体系论文下一篇:消极经济管理积极经济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