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纹与现代装饰艺术设计论文

2022-04-28

摘要:原始彩陶装饰纹样独具特色,其对自然的模仿和演化给人拙朴而又灵活的视觉感受。本文从彩陶纹样的审美意义与价值入手,通过对仰韶文化体系的各种彩陶纹样进行图像学分析,总结彩陶原始纹样的风格特点以及元素提炼,以现代人的思考和眼光对其进行再创造,从而为现代装饰艺术设计带来启示。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回纹与现代装饰艺术设计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回纹与现代装饰艺术设计论文 篇1:

建筑装饰艺术与传统文化结合的运用

【摘 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的追求进一步提高,要求也在显著增多,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装饰行业也在迅速的发展,这是人们对美的追求的体现,是色彩与建筑的完美融合,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是人类精神和思想的承载,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今天,全世界都注重装饰艺术的发展,至今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从我国的装饰艺术来看,其与传统文化充分的结合,展示了具有中国独特媒体的文化特色。

【关键词】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思考

Combined with the use of architectural art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Hou Shun-ji

(Hebei sen BaiYu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Handan Hebei 056003)

【Key words】Modern architectural design;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al elements;Thinking

1. 引言

建筑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文化是历史的积淀,他存留于建筑间,融汇在生活里。一个时代的建筑反映出一个时代的文化特色和时代的特征。只有从文化的高度来审视建筑,才能真正理解建筑,才能真正把握建筑的内涵和价值。在我国有很多现代装饰设计就结合了传统文化元素,充分展示了民族性和本土文化的特征,成为了一个时代辉煌的象征。

2. 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装饰中的应用

(1)现代建筑装饰现代建筑装饰的功能首先表现为它的审美功能,它和建筑主体共同构成了建筑的主题。建筑装饰能够装饰产品、点缀建筑为人们提供视觉上美感和心灵上的愉悦。同时,它更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段来表现出人们的生活理想和审美情感,用现代人的思维去陶冶人们的心灵。其次,建筑装饰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很多建筑装饰往往会成为整个建筑的“点睛之笔”,从而使得建筑的主题得到升华。最后,现代建筑装饰还有一定的标志和符号的功能,很多建筑装饰往往体现了人们的信仰、道德、技术情感等多方面的内容。

(2)现代建筑装饰的主要手段有以下三种,一是以图案和纹饰进行装饰,如浮雕绘画,文字,适形造型,或者建筑构造的外部构件。二是利用建筑构建的抽象组合来形成装饰。建筑构件往往成为建筑的语言,通过一定的建筑构件,如标准手段制作的柱式,标准手法处理的山墙端部等等。这些构建具有一定的符号功能,能够很好地表达建筑的主题。静电的作品如我国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就是通过钢筋条柱来表现出一定的主题。三是通过不同的材料构的对比。比如,现在用人造石来代替花岗石,用玻璃钢表面饰色来代替金属材料,用壁纸来替代磁砖等,在视觉效果上让人们难以区分它们之间的真伪。因此,发挥材料的特殊性能及质地美,必然成为现代装饰艺术发展的趋势。

(3)在现代建筑装饰中应用传统文化,应当在对传统文化进行分析和对现代装饰手段应用的基础上,寻找现代和传统“结合点”。笔者认为,应当从“形”、“意”和“神”三个方面着手进行应用。从形的方面来看,应当着重于对中国汉字、龙纹、鱼纹、云纹等中国传统图形在现代建筑装饰中的应用。“形”的应用不是对传统文化的复制而应当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对传统纹饰的提炼和改造。比如,北京故宫的隔扇夹纱上的臣工字画使得室内空间显得高贵而优雅,目前很现代装饰中对汉子装饰就有着创造性的应用。汉字装饰的材料不再是木和纸而变成了玻璃锈蚀、金属和陶瓷。在一些现代装饰中,玻璃锈蚀汉字的装饰与灯光技术相结合,形成了高雅的室内环境,同时也形成了空灵和飘渺的效果。

(4)传统文化中“形”的应用,从根本上讲应当是“意”的传承。比如,将传统的云纹样式应用于现代建筑装饰中,则是表现了现代人对于“吉祥”意蕴的追求。在现代建筑装饰中我们能够发现很多在现代装饰中应用古典装饰的例子。比如,贝聿铭先生设计的北京香山饭店,他在设计香山饭店时,没有设置玻璃瓦屋顶而是将传统的江南民居、传统的庭院等装饰元素和现代形式融合在一起,很好的将中国的传统和现代建筑融合在一起。

3. 传统建筑装饰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地位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的设计要有所突破,要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就必须在传统中汲取营养,进行发展,开拓创新。

现在人们都在呼吁要传承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而传统建筑装饰元素是传统建筑文化的亮点之一,因此现代的许多设计师都喜欢在其作品中运用传统建筑装饰元素,那么传统建筑装饰元素对现代的设计到底有何意义和作用呢?

3.1 传统建筑装饰元素形象丰富,为现代设计提供了大量的设计素材。如传统的斗拱、雕梁、画栋、隔扇等等建筑装饰元素,不仅具有极强的文化延续性,也是人们所熟知的文化符号,是较好的设计素材,设计师们可以用这些传统的元素与新材料新技术相结合进行设计。

3.2 传统建筑装饰元素贴近人们的传统生活,易于被人接受。现代人的生活紧张而节奏较快,冰冷的混凝土建筑也比较缺乏人情关怀。传统建筑装饰元素渊源流传了数千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因此在现代设计中融入一些传统的建筑元素,如一些传统的材料、装饰纹样,营造出一种平和、安静、易于交流的生活氛围,作为现代人繁忙、快节奏、激烈竞争的生活方式的补充,使人在在工作之余较好的放松心情。

3.3 传统建筑元素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手法,可为现代设计提供借鉴。传统建筑元素设计理念和设计手法具有极强的地域文化色彩,符合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和方式,不仅会给我们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更会让我们了解这些形态背后的文化寓意,现在设计中如果具有一定文化内涵和韵味则更受人欢迎。

4. 传统装饰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4.1 传统装饰语言的直接选用。

中国传统装饰语言的资源极其丰富,尤其是吉祥图形符号,它是中华文化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典籍”。如:龙、凤、麒麟、朱雀、玄武等图案,意纹、回纹、水纹、太极八卦、中国结等纹样,在现代设计中将其逐步挖掘、变化,内涵丰富意义深远。传统装饰艺术从装饰内容到装饰技巧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在创作时可将其好的装饰形式和处理手法,应用到现代设计中。传统图形里有许多的极其高度况、艺术性强的图形,我们可以直接挪用,这种直接应用必然有个选择的过程,不是任何的传统装饰元素都可以直接照搬的,我们更多的是对其部分装饰图案、造型的吸取,装饰技艺上的采用,以及装饰内涵、装饰风格等进行采纳。直接使用传统装饰元素的做法同时要注意两点:一是量要适度、手法要合理,讲究文脉,尽量不要把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装饰元素同时堆砌、一拥而上。二要注意现代装饰对象和装饰题材上的吻合,要考虑其暗含的文化寓意,在造型装饰、色彩装饰中选用切合主题。

4.2 传统装饰元素的提取和重构。

(1)对传统装饰元素中的造型、图案、色彩等进行装饰形象上的概括,设计者运用各种设计元素、造型规律、文化内涵和艺术设计法则,将传统图形元素加以提炼、组织、整合,融入现代的审美理念,最终创作出现代设计作品。在设计时,需要按照现代设计法,将部分传统装饰图案进行现代形式感的抽象与变形,再按照传统图案设计手法进行组合。我们可以从传统装饰图案中,挑选出可以被现代设计所吸取的图案元素,再将其重构。这种方法在将传统装饰艺术进行现代创新性设计中是非常有用的,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运用得比较广泛。但是它并不是简单机械的拼接与罗列,而是在理解对象的前提下进行有机的组合。

(2)因此,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和分析原图案造型的形式特点、组合方式,保证提取的元素具有独立性和代表性,合理将传统装饰元素提炼出最符合现代审美倾向的装饰元素,在设计里体现一种传统性格。

5. 结语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建筑室内的功能复杂而又多变,人们对自身周围环境的需要除了能满足使用要求,更注重环境氛围、文化内涵、艺术质量等精神功能的需求。建筑装饰从材料、设施设备,甚至门窗等构件的更新换代也日新月异,建筑装修的更新周期日益缩短,“无形折旧”更趋突出,人们对室内环境艺术风格和文化氛围的欣赏和追求,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在改变。为此既要改造传统,也要改造现代,使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装饰艺术风格高度融合,形成适合自己的独特的东西。

参考文献

[1] 史亚丽.浅析中国传统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3).

[2] 葛颂.浅谈现代设计中中国传统元素的运用[J].当代经理人(下旬刊),2006,(08).

[3] 汪田明《中国传统造型元素的再设计》,中州学刊,2002.

[4] 高阳《中国传统装饰与现代设计》,福建美术出版社,2005.8.

[5] 白然《传统装饰艺术与现代设计》,艺术生活,2006.3.

作者:侯顺吉

回纹与现代装饰艺术设计论文 篇2:

原始彩陶中的纹样装饰艺术研究与现代化应用

摘 要:原始彩陶装饰纹样独具特色,其对自然的模仿和演化给人拙朴而又灵活的视觉感受。本文从彩陶纹样的审美意义与价值入手,通过对仰韶文化体系的各种彩陶纹样进行图像学分析,总结彩陶原始纹样的风格特点以及元素提炼,以现代人的思考和眼光对其进行再创造,从而为现代装饰艺术设计带来启示。

关键词:彩陶纹样;装饰艺术;现代设计

原始人类因生存需要发明器物,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与精神世界的丰富,逐渐将思想情感、内在信仰投于外在器物之上,受族群、地区、自然等影响,其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尤其是在装饰艺术方面,作为一种意识和行为的表现形式,器物本身注重使用上的功能实用性,而纹饰的象征意义和审美价值具有精神上的意义,以现代的眼光,更多从审美的价值与意义来看,充满生活气息的造物衍生成了艺术,在形、构、色等方面风格特征明显。本文以原始彩陶为例研究其装饰纹样,并思考其在现代装饰图案设计中的应用。

1 原始纹样研究方法

彩陶纹样的类型特点因陶器所在地域以及所属文化类型的不同而呈现出差异性,大体上可分为三大区域,即中原地区、西北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以中原地区约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为体系,依据其发生的时间及风格样式的区别与关联,大致上可分为半坡、庙底沟、马家窑、半山、马厂等几个主要类型。[1]

本文研究重点在彩陶纹样的审美分析,通过研究仰韶文化体系中彩陶纹样的纹饰结构、装饰风格,探究其形式语言和类型结构、美学特性、民族或地域文化精神等,以当代人的知性和审美判断进行现实的、直觉的把握和观赏,对其视觉形式做出现实意义的体察和感知的再创造。

2 彩陶装饰纹样研究

彩陶一般区别于素色的灰陶、黑陶、白陶,指在红色或橙黄色的陶坯上加以彩绘的陶器,装饰颜色主要是黑色、白色、朱红色;其装饰纹样代表了当时人们原始的宗教信仰或崇拜。[1]

半坡型彩陶出现于仰韶文化的较早时期,表面纹饰多呈黑色或深红色,内容主要有动物纹和几何纹,包括鱼纹、鹿纹、蛙纹、羊纹等,[1]构成元素主要有三角纹、直线纹、宽带纹等。给人拙朴、刚健、单纯和简练的视觉感受。

庙底沟出土的彩陶底色多为褐红色,装饰用的色彩主要是黑色和含紫的黑色。构成元素有条带纹、回旋勾连纹等,纹样的形式多是植物纹样,包括弧线圆点纹和叶形纹。彩陶纹样将图案进行抽象化、连续化,弧线的运用自然贴切,意味不明的图形语言神秘气息浓厚,设计方法和组合方式的多样性产生了极大的审美价值。

马家窑型彩陶地域文化色彩浓郁,纹样多为组合且布满器身,给人以饱满、华丽的感受。其胎色以橙黄色为主,用黑色进行彩绘,纹饰多以弯曲、平行、交叉、漩涡形和同心圆等形态组合构成,充满节奏与动感,寓静于动。

半山型彩陶纹样多为几何元素,如锯齿纹、折线三角纹、漩涡纹、水波纹、方格纹、贝纹、圆圈纹、网格纹、动物纹以及抽象符号等,其纹样及图案的整体骨架主要由葫芦形、螺旋形、交叉的菱形网格和三角折线形的彼此连接与间隔组成,具有富丽、饱满和主次分明的装饰效果。

马厂型彩陶纹样的构成元素有蛙纹、回纹、三角纹等,整体风格粗犷而简约,这一时期的彩陶纹饰仿佛又回归到原始的直线造型居多的简约图案之中,三角和直线同样带来节奏与律动感,同时更添一分轻盈与活力。

3 彩陶纹样现代化应用

从形式上看,彩陶纹样的构成手法及表现风格是一个由繁到简、从具象到抽象的过程,整体上发展为简洁、干练,这和现代设计中的极简设计不谋而合,其大量的几何化图案的运用在神秘中体现了数学、自然规律,使设计简约而不简单。但又不同于现代极简设计,彩陶纹饰显得拙朴而灵活,不仅是其与自然事物的关联,更是人们对自然的感悟和理念。

通过研究得到,彩陶纹饰的构成手法有对比、间隔、填充、反转、综合。[1]对比有曲直、粗细、长短、疏密、虚实、动静等方面的对比,通过点线面的组合,形成丰富的纹饰。间隔通俗解释为留白,使器物的装饰部位之间产生联系又不同于彼此,达到视觉上的丰富效果,增强视觉上的延伸感,给人以主次、虚实、动静等有序的节奏感及韵律感。反转类似于现代设计中的图与底,用简单的图形达到丰富的视觉效果。综合是以多种装饰手法进行彩陶表面装饰。

4 结语

原始纹样本身美学价值极高,设计师应以现代的眼光,思考对原始纹样艺术的改良和应用,为设计带来活力的同时,体会当时的文化和精神,意识到自然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使设计亲近自然而非天马行空,基于生活与实践的设计才会拥有长久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杨跃倩,徐伟,张琳,王亚楠,肖子璇.实木家具角部组合榫结构功能性改进研究[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19(6):30-33.

[2] 闫小星,蔡云婷,钱星雨.脲醛包覆环氧树脂微胶囊的优化制备及显著性分析[J].林产工业,2018,45(10):11-16.

[3] 闫小星,潘萍,徐国跃.黑色色浆对氟树脂/铝红外涂层性能的影响[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9,51(01):131-136.

[4] 张琳,徐伟.实木家具燕尾榫结构形式分析与改良[J].艺术科技,2019,32(5):70-71.

[5] 閆小星,钱星雨,张岱远,徐伟,申黎明.硅烷偶联剂改性水性UV木器面漆性能研究[J].林业工程学报,2018,3(02):149-152.

作者简介:徐雪(1999—),女,本科在读,主要从事家具设计与制造方面的研究。

通讯作者:钟世禄(1971—),男,副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机辅助设计及信息管理。

作者:徐雪 钟世禄

回纹与现代装饰艺术设计论文 篇3:

关于皇家密码的文化地域特色探析

摘 要:江西省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作为本地经济的重要支撑部分,对江西省的整体经济发展规划而言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海昏侯墓的挖掘与考古工作的持续推进,已经成为了全国瞩目的西汉文化研究的重点工程项目。对于江西省的整体规划而言,根据在海昏侯墓开挖的过程中对墓中文化的研究,建立起对西汉贵族文化世界观的整体认知,是提高江西省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重要步骤之一。文章将从海昏侯的整体认知及海昏侯的文化特点出发,分析海昏候文化的地域特征,以期为同行的工作人员提供相关借鉴。

关键词:海昏侯;文化;旅游产品开发

一、海昏侯文化分析

海昏侯为西汉所封爵位,后世代承袭,共传4代,一直延续到东汉。第一代海昏侯为故昌邑王、汉废帝刘贺。刘贺作为第一任海昏侯,具有十分传奇的经历。他的父亲刘髆是汉武帝与其最心爱的力夫人结合所生下的儿子,虽然刘髆并未封为太子但却早早地被封为昌邑王,足见汉武帝对其的喜爱程度。刘贺作为刘髆的独子,自然也受到汉武帝的喜爱。公元前87年,刘髆病逝,年仅5岁的刘贺继承了父亲刘髆昌邑王的王位。此时,刘贺的身份为第二任昌邑王。但显赫的家境与过早的成就并未成就刘贺的品格,反倒是让刘贺早早地学会了不学无术、荒淫无度的人生态度。在刘贺继承了昌邑王14年后,汉昭帝刘弗陵驾崩。先王去世,膝下无子,作为汉武帝最喜欢且最简单的皇族成员,刘贺被以霍光为首的政治团体选中成为下一任国家领导人。年仅19岁的刘贺在成为了皇帝之后,整日只知道嬉戏娱乐,从未关心国家大事,因此,在即位成为皇帝的第27天后,刘贺被当时的上官皇太后罢黜,成为了西汉时期执政时间最短的皇帝。在被罢黜之后,刘贺被驱逐回了昌邑,削为平民。转眼间,10年过去了,霍光的离去让以霍光为首的政治团队解散。而此时的汉宣帝认为刘贺已经不存在政治上的威胁,便将刘贺封为海昏侯。

从第一任海昏侯的册封与刘贺本人的生活作风来看,海昏侯并不是西汉时期最为顶端的政治团体,但刘贺作为当时皇室成员中最会享受生活的侯爵之一,在很大程度上,海昏侯墓所出土的文物体现了西汉时期当时皇族的生活条件与艺术审美。关于海昏侯最早的相关研究论文和成果,来自江西晨报的2015年12月《发现海昏侯》,介绍了被评为2015年中国六大考古发现之一的西汉海昏侯墓的“前世今生”及西汉海昏侯墓的考古发掘故事,展示了从两万余件文物中精选出的各类极具代表性的文物,精彩纷呈、流光溢彩。2016年3月,黎隆武于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的《海昏侯刘贺的前世今生》,以详实的史料为依据,以令人信服的论证为逻辑构架,结合大墓发掘的大量文物,从扑朔迷离的正史中,条分缕析,揭开历史神秘的面纱,将汉废帝刘贺传奇的前世今生娓娓道来,呈现了一个不为人知的全新的有血有肉的刘贺。以“海昏侯”最高票数成功入选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为标志,海昏侯遗址文物保护工作已由考古发掘为主转为入边发掘、边保护、边开发的阶段,成果显著。一是文物保护成果丰硕,最大程度提取了历史信息,保护了文物;“海昏侯”商标保护、管理、申报进展顺利:2016年3月12日,“五色炫曜─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引起了强烈反响;2016年10月,江西博物馆《惊世大发现─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成功举行,“南昌海昏侯墓发掘暨秦汉区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掀起海昏侯研究热。

二、基于海昏侯墓所开发的旅游文化产品分析

海昏侯墓的发现,为江西省的地理人文文化提供了优良的发展土壤,从某种程度上说,海昏侯的发现也为当地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材料。在当下的海昏侯墓考古开发进度下,主要的墓穴并不能成为文化旅游的产品,但其开挖的相关产品却可以在建立博物馆的同时,开发一套完整的文化旅游产品链。

(一)海昏侯装饰艺术

从海昏侯墓出土的文物类型来看,西汉时期贵族群体所崇尚的装饰艺术图样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花卉植物类纹饰,从出土的铜镜类文化上所雕刻的装饰纹路来看,花卉植物类的装饰纹路多用于女性用品与一般日常用品的装饰上,如铜鏡、铜碗等。另一方面,在有关墓主人刘贺的相关器具上,多数是以动物型纹饰进行装饰,可以联想到,刘贺虽然只当了27天的皇帝,但在个人审美方面,与中央机关的审美保持了一致性。此外,海昏侯墓中还出土了2300余件小型的漆器,这对海昏侯装饰艺术的研究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漆器上的纹饰充分体现了西汉时期高层贵族的基本审美观与价值观。另外,漆器在用色上选择了红色与黑色作为主要基调,这体现了西汉时期在色彩相关匮乏时期人们对红色与黑色搭配所形成的深层感的推崇,这样的基本审美观也充分体现了西汉时期人们在美学上对颜色所利用的局限性。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出土的相关青铜器具,在这些青铜器具上,往往以鎏金等相关元素装饰。

(二)海昏侯装饰艺术的地域特点

从目前出土的相关文物的装饰特点来看,海昏侯墓中装饰艺术整体与西汉时期的皇室装饰习惯更为贴近,在整体的装饰风格上以镀金、镀银、红黑相间的纹饰为主要的装饰手段。在文案上,针对使用者的不同,文案的整体主题也不一样,贴身于墓主人刘贺的物件多数以神兽、瑞兽为主题。为实现这些图案的动感韵律,设计者将动物们的形体与动态进行了或仔细或夸张的描绘,将动物活灵活现地反映在了物件上。

2016年,江西省文化厅、江西省文物局和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管理局联合主办的“惊世大发现—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中,展出一件青铜错金当卢,纹饰非常的精美,从工艺技术上来看,汉代青铜错金技艺可谓是集大成者。当卢就是“当颅”,马额头上用于装饰的金属装饰物,具体的位置是在马鼻革与额革之间的部位,上端会分出两个歧角。正面来看,周边的边饰就好像是流云纹一样。从纹饰的特点来看,这是商周时期非常流行的。

《诗经·大雅·韩奕》中就有关于这种纹饰的记载,“钩膺镂钖”造马走路的时候会发出清脆的响声。

海昏侯墓中所出土的青铜错金当卢,整体不是很大,远远看去,就好像是叶形,纹饰精致紧凑,非常的优美。当卢出土的时候,表面腐蚀了一层碧绿色的矿化层,光彩依旧可见。当卢的正面是黄纹雕刻的动物图像。可以发现,这件青铜错金当卢正面大约雕刻有九个精美的动物图案,是汉代青铜错金技艺的集大成者。

青铜错金当卢所描绘的主题内容为两条飞动的青龙,青龙的长须飘摆着,两条青龙尾部相交,身体呈现出“s”形,在云端盘旋着,呈现出向上的腾飞形状。龙的身形很瘦。可见,在中国古代,龙图腾就已经出现,而且不仅作为装饰品,还作为一种信仰或者保护神。青铜错金当卢上所雕刻的交龙纹饰与二里头时期铜牌饰上的兽面纹之间联系紧密,与文献记载的内容相符合。

两条巨龙尾部相交,呈现出向上腾飞状,在身体中央的空隙处还有一只朱雀,好像是要飞起来一样,口含琅歼,好像要展翅飞翔一样,又好像是与双龙嬉戏打闹,在双龙尾部相交处刻有一条玄鱼。在当卢的顶端,有一只跃起飞腾的白虎,体态非常矫健,底部为朱雀,有非常丰富且颜色艳丽的尾翎。

双龙和朱雀的寓意是龙飞凤舞,共同出现在当卢之上。

相关的内容在典故中是有记载的。《周礼·春官·司常》中就有:“何为四灵?麟、凤、龟、龙,谓之四灵。”《庄子·逍遥游》载:“北冥有鱼,其名为鱼鼠。“袁坷先生解释“鱼鼠”为“鲸”字,乃北海海神禺疆之神状。禺疆之神状,或作鱼身手足,则“北冥有鱼” 之鳗也。其中就已经对这种装饰的地域性进行了表达。《三辅黄图》卷三中有:“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以正四亢”,这里对当卢的描绘与古文献记载有所不同。从战国到六朝的文献中,鱼并不是四神体系之一。《山海经·大荒东经》:“皇帝生禺墟,禺墟生禺京,禺京处北海,禺墟处东海,是惟海神。”《北堂书钞》卷一四四引《太公金匾》:“四海之神,南海之神曰祝融,东海之神曰句芒,北海之神曰玄冥,西海之神曰薄收。”郭璞在“禺京”的下面看有注解:“即禺疆也,北方神。”禺疆字玄冥,可以明确这种装饰所表达的是北方的地域文化。袁坷先生引《山海经·海内经》郭璞注引《开策》“鲸死三岁不腐,剖之以吴刀,化为黄龙”之说,袁坷先生注:“按鲸化黄龙外,尚有鲸化玄鱼之说。”吴,是现在的江苏地界,可以推断,这种神物是北方的信仰之神,且具有多面性,鱼则是北方神的一个标志。

通过对比柿园汉墓主室顶部壁画《四神图》,可以明确更早的四神版本是青龙、朱雀、白虎、玄鱼。

在当卢上方,有两个圆形,左边圆形刻有仙兔跳跃着,还有蟾蜍的图案,所表达的是月亮的涵义;右边的圆形刻有太阳鸟,正在展翅飞翔,所表达的是太阳的涵义。在《淮南子.精神训》中就有:“日中有跤乌,而月中有蟾蜍”,月中蟾蜍神话最是从嫦娥奔月延伸而来的,嫦娥进到月宫后就化为蟾蜍,白兔在月亮中陪伴着嫦娥,每天都捣药不止,寓意是“为人间兴福降社”。

从装饰物来看,表达了汉人对冥世和西北世界的初步粉饰。

在青铜当卢正面雕刻的纹饰中,顶端为白虎,是主神,下面有两圆,分别是太阳和月亮,太阳鸟、蟾蜍、玉兔纹饰都是使用错金技艺雕刻的。白虎和太阳、月亮都是古代汉人心目中最崇高的事物,太阳则代表着生命,也代表着知识。古代人的空间概念是很有趣的,都是宏观的,时间概念也是如此,都是根据太阳的运动,结合自己的主观想象建立起来的。月亮是太阳在夜晚的化身,这在现在来看,是非常不可思议的。月亮可以量度太阳周年视运动的标准,所以被视作是太阳的伴侣。太阳光隐没之后,就会看到星空,东方青龙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西方为白虎、南方为朱雀、北方为玄鱼。古人就是用这种方式表达了自己的宇宙观,基于此形成了认知体系,从中将地域特征表达出来。

在汉代之前,白虎的寓意是非常深刻的,而且会各有不同。通常而言,朱雀、凤鸟和白虎三者之间是相对而言的,為生与死的相对,代表着天庭和冥世。龙虎相对,就是东与西相对、阳与阴相对。这样就可以明确,白虎作为神灵,是具有多重神性的。白虎是宇宙神,原本是图腾,后来就神化了,之后就演变为族群共神,整个的发展过程中都与地域文化存在着关联性。从中国的西南地区的各个民族的社会发展情况来看,这里的古代神话依然流传着,虎的神性在初期是将虎作为当地人的祖先,逐渐树立了图腾的观念。《崇搬图》是《东巴经》中的创世史诗,所讲述的内容是纳西祖先崇忍利恩到天上娶天女的故事。史诗中的崇忍利恩就是想象中的虎形人。这就可以说明,在中国西南地区的纳西族先民就是将虎作为自己的祖先的,也是本民族的创世英雄。纳西族先民正是持有这种创世观,就使得虎在他们心目中是非常崇高的,是整个世界的主宰。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就有关乎白虎的描述,其有巴人的祖先凛君死后就变成了白虎,具体的内容是:“凛君死,魂魄世为白虎。巴氏以虎饮人血,遂以月司焉。”巴族最早的首领名称是“凛君”,当死后就变成了白虎。白虎对于这里的人民而言,是神圣的,所以在民族中有以人喜欢养虎。虎也是野兽,是会吃人的,养虎的人必然会面临危险。所以,这里有将虎看作是死亡之神的。这种观念中,一旦人进入到虎的肚子中,就说明会再生。

1984年,在甘肃省武威市韩佐乡红花村五坝山7号墓墓室南壁《开明兽和不死树》壁画上就有虎形的图案,就可以证明南蛮西南夷持有这个观念。从这个壁画上来看,为西汉时期所画的,虎形仰首翘尾,非常的威风。这个图案在《山海经》中也可以找到。

三、结语

海 昏 侯 墓 是 我 国 长 江 以 南 发 现 的 唯一一座有真车马陪葬坑的墓葬,墓葬规模宏大,椁室设计严密,结构复杂,功能清晰明确,为研究西汉列侯等级的葬制提供了难得的资料。迄今已出土的1万余件遗物,形象地再现了西汉时期高等级贵族的生活,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大量工艺精湛的玉器,错金银、包金、鎏金铜器,充分体现了西汉时期贵族的基本生活情况与审美情况。从装饰艺术的特征上看,西汉时期的装饰艺术以整体的红黑为主,配之以相应的镀金活镀银的装饰。其中,相关的图案都体现出了强烈的地域与时代气息。

参考文献:

[1]李立新.中国设计艺术史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2]赵化成,高崇文.秦汉考古[M].广州:文物出版社,2002.

[3]陈炎,仪平.中国审美文化史[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

[4]郭廉夫.中国纹样辞典[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8.

[5]李娜.中国传统纹样与现代装饰艺术设计[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11.

[6]郑苏敏.曾侯乙墓有翼神兽青铜器装饰造型研究[D].西安:西安美术学院,2014.

[7]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8]李然.先秦古车设计思想特征及现代应用[D].长沙:湖南大学,2008.

[9]江西晨报.发现海昏侯[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15.

[10]代玉.从海昏侯国汉墓出土的文物探汉代器物装饰之美[J].大众文艺,2016,(01):58-59.

[11]汪少华.中国古车舆名物考[M].上海:商务印书社,2005.

[12]刘永华.中国古代车舆马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

邱璟,现任职于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高级工艺美术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视觉传达设计。

作者:邱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