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消费与经济增长分析论文

2022-04-29

摘要:经济增长的引擎是投资、净出口和消费。中外经济发展经验证明,完全依靠高投入、高投资的经济增长模式已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的要求:而大规模的出口则会使外贸出口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过高,导致国际市场的任何变动都会对国内经济带来冲击,影响国内经济发展。因此,以消费推动经济增长应成为中国经济乃至区域经济发展的长期引擎。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奢侈品消费与经济增长分析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奢侈品消费与经济增长分析论文 篇1:

当前制约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及对策研究

摘 要: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是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内在因素。在当前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趋紧、投资和出口增长呈现放缓趋势、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提高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尤为突出。因此,从城乡居民消费制约因素角度,挖掘消费长期启动困难的原因,并寻求扩大内需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居民消费;制约因素;政策建议

一、当前制约城乡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

(一)收入水平较低制约消费能力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理论、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以及弗里德曼的永久收入理论,都一致认为收入是决定居民消费的最重要因素。收入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消费能力的高低,并直接影响居民消费信心和消费欲望。四川省城乡居民收入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是导致居民消费增长乏力的重要原因。2012年,四川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 307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82.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7 001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88.4%。虽然近几年四川省城乡居民收入实现了较快增长,增速高于全国水平,但由于基数相差较大,因此与全国的绝对差距没有缩小反而呈扩大趋势。

四川省居民收入水平较低的直接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收入分配不合理。近年来四川省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不断下滑,2000—2012年比重下降了13.7个百分点,而企业营业盈余上升势头最强,“利润侵蚀工资”的问题日趋突出。二是收入结构单一。发达国家经验表明,当人均GDP突破2 000美元,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会逐渐成为居民新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从四川的情况来看,尽管目前人均GDP已达4 000美元以上,但工资性收入依然占到居民收入的60%以上,其他收入比重都较低;而农村居民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占比仅为2.38%,表明农民从土地用途改变的增值中获益甚微,严重制约了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和消费水平提高;另外,物价水平也是影响收入实际购买力的重要因素。由于近年来食品等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加快,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明显上升,食品、居住等刚性支出挤压了文化、娱乐、旅游等弹性支出,制约了居民的消费需求。

(二)收入差距扩大降低消费倾向

社会收入分配结构对居民消费倾向有重大影响,城乡之间、不同收入阶层和行业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会导致整个社会平均消费倾向降低。高收入群体消费能力强,但边际消费倾向较低,其购买欲望基本得到满足后,难以刺激其更高水平的消费;而低收入者虽然消费倾向很高,但受收入水平所限,在社会消费中占比较低。这种富人低消费倾向和穷人无钱消费的错位现象,最终导致社会整体有效需求不足。

一方面,四川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1990—2012年四川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比由2.67:1扩大到2.90:1。如果加上城镇居民各项生活福利,两者实际差距更大,由此导致了城乡居民消费的巨大差距。1990— 2012年,四川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之比,已由2.52:1扩大到2.93:1。这种差距长期积累下来,严重制约了农村消费市场的拓展。另一方面,收入分配不合理造成消费结构扭曲,加剧消费市场两极分化。目前四川省基尼系数已达到0.4以上,且高收入与低收入家庭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事实上,消费结构扭曲所反映出的贫富差距远比基尼系数所显示的更大。以奢侈品消费为例,2011年,中国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奢侈品消费国,成为全球市场占有率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国家。单看奢侈品市场的消费情况,可能会对城乡居民消费能力做出误判;而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等数据来看,整个社会的消费增长不温不火,考虑到消费结构因素,中低收入群体的实际消费份额可能更低。

(三)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影响消费预期

公共产品供给和社会保障的作用是适度缩小不同收入阶层的社会差异,保证个人在一生中各个阶段具有稳定的消费水准。因此,公共产品供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为实现跨时期消费规划所要进行的个人储蓄。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政府推进了养老、医疗和教育体系的一系列改革,福利性消费体制逐步被市场化消费体制所取代,由个人负担的支出范围急剧扩大,但相应属于政府职责领域的社会转移支付和社会保障制度明显滞后,使得城乡居民预期性支出大幅增加,从而导致个人储蓄意愿增强,即期消费减少。

从四川省情况来看,教育、医疗、住房等刚性支出上涨速度已超过多数家庭收入增长速度,上学、看病、买房成为三大民生问题,对居民消费形成明显挤占效应。2012年,四川省城镇居民人均文教娱乐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达到10.5%,如果加上从学前教育到高中阶段普遍存在的高昂择校费等支出,该比重还会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为5.1%,而农村这一比例达到9.3%,医疗支出的过快上涨,已超过了许多普通家庭的承受能力;购房支出虽不属于消费范畴,但是家庭总支出的重要部分,由于房价过快增长和高企,购房支出对居民消费支出造成了挤占,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不断下降,导致了居民的其他消费能力和意愿明显降低。

(四)消费环境较差影响消费欲望

在居民具备消费能力的条件下,消费的便利程度、商业模式、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产品和服务质量及标准、消费政策、消费金融服务等消费环境因素对居民消费的欲望具有重要影响。根据省统计信息中心调查显示,2011年,四川省消费者对消费环境的总体满意度仅为67.2分,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可见,消费者对消费环境的满意度仍处于较低水平。

四川省消费环境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流通体系不完善,尤其是农村商业网点覆盖面小,超市、连锁经营等商业业态缺乏,产品售后服务网点少,农村居民消费面临诸多不便。二是产品质量监管体系不健全,重大食品安全问题屡见不鲜且愈发严重,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城乡市场,严重威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居民想消费却不敢消费的现象十分突出。三是新兴消费业态发展滞后,目前四川网购用户数量位居全国前列,省内消费者对网购模式越来越认可,网购消费已对传统百货业形成巨大冲击。但四川省本地电子商务业发展起步晚,涉网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无法满足居民消费需求,使得四川省网购消费流入和流出比例严重失调,大量网购消费都流向了省外,对本地消费市场的贡献十分有限,客观上对四川省居民消费增长产生了负面影响。

(五)现行经济增长模式不利于扩大消费

经济增长模式过度依赖投资和追求速度是欠发达地区的主要特征。受发展阶段和制度因素等限制,近年来四川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主要来源于投资拉动。投资的高速增长,必然伴随储蓄率提高、消费率下降,不利于刺激消费的各项政策措施发挥效用。一是对资本投入的过度依赖,使得资本在要素分配中地位不断增强,从而产生了有利于资本不利于劳动的收入分配结构,表现为代表资本的企业收入比重越来越高,劳动者报酬比重越来越低。二是投资对钢筋、水泥等建材类等就业容量小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带动作用明显,而对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会形成一定抑制作用,最终会导致就业弹性降低,不利于扩大就业和居民收入增长,进而最终影响了城乡居民消费。此外,投资增长过快还带来了生产能力过剩,造成生产与需求严重脱节,扩大消费需求缺乏市场基础。

二、扩大消费的相关政策建议

(一)努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或减少教育、医疗等支出,是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改善储蓄和消费决策、扩大当期消费的重要前提。应以扩大就业促进创业、提高中低收入群体和退休职工保障水平、保障农村转移人口的土地财产权利、提高公共服务领域的财政投入为重点,促进居民实际收入稳步增长。

(二)挖掘农村消费潜力

农业转移人口具有巨大的消费潜力,应顺应城镇化发展规律,加快促进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注重激发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产生的消费需求,提高消费持续扩大的内在动力。同时,科学规划和构建现代农村消费品市场体系,研究制定鼓励农村居民住房改善的政策措施,设计和开发立足农村的适宜产品,满足农村居民消费信贷需求,促进农村消费结构升级。

(三)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消费者需求在不断变化,实物消费增长空间逐步变小,服务消费逐步成为主流。应顺应消费变化趋势,在巩固和扩大传统消费基础上,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大力培育信息消费,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展电子商务与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相结合的新型消费业态,设计开发多样化、个性化、特色化的适应时代消费的新产品。

(四)营造良好消费环境

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虚假广告、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等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提振消费信心,促进安全消费。以“衣食住行”等消费领域为重点,完善消费市场的信息系统和监管公共服务平台,加大对产品质量和安全的监管力度,促进放心消费。

参考文献:

[1] 王吉恒,崔玉婕.居民消费率与储蓄率关系分析[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3,(4).

[2] 王智.对当前中国居民消费和消费品市场走势的基本判断[J].调研世界,2011,(11).

[3] 课题组.“十二五”时期扩大消费需求的思路和对策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0,(2).

[4] 历年中国统计年鉴[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5] 历年四川统计年鉴[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责任编辑 仲 琪]

作者:程旭

奢侈品消费与经济增长分析论文 篇2:

消费型经济增长模式的经济效果分析

摘要:经济增长的引擎是投资、净出口和消费。中外经济发展经验证明,完全依靠高投入、高投资的经济增长模式已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的要求:而大规模的出口则会使外贸出口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过高,导致国际市场的任何变动都会对国内经济带来冲击,影响国内经济发展。因此,以消费推动经济增长应成为中国经济乃至区域经济发展的长期引擎。区域经济增长应以消费为主的增长模式将会是经济发展更科学的选择。

关键词:区域经济增长 消费 消费增长模式

马克思认为,“消费直接也是生产”,这种生产过程,同物质资料的生产一样,也需要投入,也有产出;不同的是消费作为“生产”其投入和产出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物质资料生产所需的投入和产出;这种“投入”和“产出”是指消耗一定的物质资料和劳务,取得的一定的成果,即人们的体力、智力的恢复和发展,人本身的再生产。其生产函数用公式表示就是:Q=f(a、b、c…n)。Q表示消费产出,a、b、c等表示消费的投入,可以是消费实物量,也可以是价值量,也可以是时间。

人们在消费过程中,投入与产出、消耗与成果、消费支出与达到消费目的的效果之间的关系,就是消费的经济成果,即消费取得的成果(消费产出)与消费支出(消费投入)的比值。按照生产者行为理论分析,生产者生产的目的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消费者消费的目的即追求消费效果最大化,即如何在现有的消费投入下取得最大的消费经济效果。

一、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消费的经济效果分析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从1957-1978年的二十多年间的统计数据看,全国居民人均货币消费水平由102元上升175元,实际年均消费水平增长不足2%,增长极其缓慢。由于消费资源的配置主要由计划进行,城镇居民主要实行供给制,农村居民则自给性消费占主导地位。因此消费者对消费品的选择性和自主性很小,导致消费超稳定性。加上平均主义和计划票据供应,城乡居民在物质消费、精神文化、劳务方面的消费都是同一的。

马克思指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才真正构成经济的运行。但这种传统的消费方式却以生产-消费为两个主要环节,特别在农村,分配和交换微乎其微。加上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就当时来讲在全国范围还不发达,人们的收入也不高,因此自给或半自给性的消费习惯很自然地占主导地位。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根本无法发挥或发挥的作用是非常有限度的。消费的经济效果根本无从体现,所以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消费的经济效果微乎其微。

国际分工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应生产并且出口自己在生产中具有较大比较优势的商品,进口自己在生产中具有较小比较优势的商品,这样两国都可以在贸易中获得利益。这种分工理论如果用在两个消费者个体之间来解释,就是个体把自己不擅长的分工让给其他擅长的人来做,自己买现成品满足消费,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精力投入到自己最擅长的分工中,其他消费者也会购买你的现成品。这样一来,自己享受到高质量的生活,也给别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同时也为国家创造了经济的高效率运行,但自给自足的传统消费却抑制了消费的这种社会特性。恩格斯指出:“在经济学家看来,只有能够为自己取得的东西提供等价物的人才是真正的需求者,真正的消费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619页)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我们的居民离一个真正的消费者还尚有距离。

马克思认为“消费是生产发展的动力”。他认为,没有消费需要,产品就不能实现其价值和使用价值,进而不能实现资金的周转和社会再生产;没有消费需要,也就不可能不断创造出生产的观念对象,生产就发展不了。综观建国到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计划经济体制是一种“生产者说了算”(或称“生产者主权”)的体制,该体制下的消费者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一方面生产消费品的经营者只遵从计划当局与上级主管机构的指令,对消费者的意愿一般很少考虑,即使考虑也难周全;另一方面,计划经济是“短缺经济”(又称“资源约束型经济”),消费品供应不足,消费者选择余地极小。所以整整三十年的时间我们都是在解决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即吃饭问题。居民对社会的需求仅仅表现在吃上面。消费需求长期不旺、市场持续疲软,市场容量一再制约经济增长,进而制约当时的国民经济发展。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消费的经济效果分析

1、现代市场经济是需求导向型经济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通过精辟论证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而深刻地揭示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本质联系。在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消费需求作为最终需求,是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制约因素。消费需求提供的市场空间,能从需求、供给两方面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同时,消费需求的波动又是经济周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滞缓因素。对消费需求的调控也是一个重要的反周期手段。保持消费需求于适当的规模和适当的增长速度,是增强经济运行的稳定性的重要途径,旺盛的消费需求对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在经济思想发展史中,经济学家关于消费需求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传递机制进行了长期持续不断的关注和研究,在经济发展的结构转换中,消费需求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经济增长(国民收入增长)带动居民收入水平提高,进而带动消费需求增加,同时也导致消费结构改变,从而带动经济进一步增长。无论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来看,消费在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份额最大。(发达国家一般在60%以上,美国则更高。我国近年来在60%以下,全社会消费增长偏冷,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下降)。从各需求要素对GDP的贡献率比较来考察可以看出,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其贡献率远远超过投资需求增长和出口需求增长;投资需求不过是消费需求的一种引致需求,受消费需求制约。而所谓净出口其实质则是来自国外部门的消费需求。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启动居民的消费需求。

现代市场经济是需求导向型经济。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需求具有很大的潜在力和伸缩性,需求的这种潜在力和伸缩性大大提高和增强了需求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美国为例,美国是典型的消费者导向型市场经济国家。市场经济经过几百年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它十分强调市场力量对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认为政府对经济发展只能起次要作用。推崇企业家精神,崇尚市场效率而批评政府干预,这种市场模式的特点是生产要素有较高的流动性。这一模式中还存在着无限制的法律诉讼特色。政府进行调控与否往往以是否有利于消费者利益为目标,而较少从生产者角度出发。社会习惯与政府政策更,多地着重促进私人消费而忽视储蓄。这种倾向不仅反映在个人与企业的行为方面,而且也反映在政府公共财政的大量赤字方面。美国发展到现代市场经济时代,有效需求的潜在数量和力量已积累到相当大的数额和程度。当需求的潜在力积累和扩大

到一定程度时,它的性质和作用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即由原来的相对稳定转变为具有很强和很大的伸缩性。加上科学技术的介入,因此消费在带动美国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伴随着通货膨胀和经济危机。因此市场经济体制下消费的经济效果体现为外部经济性和外部不经济两种结果。

2、我国社会主义转型时期消费的多重叠加效果分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于从认识市场经济到建立市场经济和完善市场经济需要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由于我国尚处在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中,体制、法律、政策、管理的完善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各类经济活动主体也需要有一们适应的过程。由于市场有其自身的盲目性和局限性,处理不当,它的消极方面也会反映出来。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消费的经济效果更为复杂和多变,在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中互相交错,相互叠加。

(1)计划经济条件下供给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固有惯性桎梏束缚消费的经济效果

中国从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作为分水岭,从这个时期开始,在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引下,中国人民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开始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和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摸索和探索阶段,开始搞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但是由于对市场经济认识尚处于摸索过程,加上旧有的计划经济条件下供给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的惯性,导致的经济波动使得人们才重新思考和重视由于需求不旺造成的经济发展速度减慢。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1998年经济波动和2008年世界性金融海啸引发的国内经济波动,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多地受到消费波动的影响,尤其90年代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居民消费占社会总消费的绝大部分,因此居民消费的波动必然引起社会总消费的波动。居民消费波动成为影响社会总消费波动的主要因素,而居民消费波动本身又受居民个人收入增长波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及居民消费倾向等因素变动的影响。它们共同作用,通过影响居民消费波动来影响社会总消费波动以至整个经济增长的波动。居民消费波动成为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尽管国家宏观调控一再强调扩大内需,刺激经济,然而政策的滞后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国家宏观调控的后果。

(2)当前中国消费群及其消费心理的多样性相互叠加束缚消费的经济效果

中国居民传统的收入消费理念是历来崇尚过分节俭,过于偏好储蓄。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消费启动的力度,根本上取决于收入增长率。广大居民的生活起居是受消费理念影响和支配的。尽管改革开放已三十年,外来思想不断的碰撞中国人民的固有传统消费观念,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在不断增强,但是中国仍然是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消费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远远没有体现出来。过分节俭必然产生闲置或浪费——本该用于消费的没有消费或被错误地用于生产,其结果只能是引起外部不经济:中国十几亿的人口大国却并非消费大国。而且中国消费群体存在多样性,而真正的庞大的消费主体多属于低端消费。专家分析,由于中国贫富分化过于严重,主流消费群体非常贫穷,因此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有限。据安永会计师事务所预测,中国即将超越美国,成为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大国。但是,与此同时,中国的人均GDP和人均收入,却与中国的富豪群体人数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据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的相关报告,在中国,0.4%的家庭占有70%的国民财富;极端富有者,追求畸形的高消费,而庞大的低收入者,则是一种大面积的低端消费。再加上中国人从众跟风的消费习惯影响经济长期的稳定发展。中国人是越涨价,越抢购,越跌价越惜购。食品如此,房子如此。这种购买错位违反了市场经济下价格机制对需求调节的规律,不利于发挥市场机制正常功能,同时市场的过分波动及急剧起落又易拉大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的差异与矛盾,削弱消费模式对生产的巨大促进作用,从而影响了消费的经济效果。

(3)长期以来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也抑制了国民的整体消费层次

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一直快速发展,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9.4%。为此,世界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可以称为世界的一个模式或范例,中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对世界经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我们在看到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它所受到的根本约束。即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及其到来的大量资源的浪费和科技创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的匮乏。因此倍受关注的国内有效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就在于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由于普遍实行的是一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财富的创造主要依靠大量资源的投入。而这种投入在当时的科技水平下无疑造成高投入,高消耗,低产能,导致经济增长的低效率,老百姓并没有获得多少财富,再加上现在医疗、教育和住房等费用大幅度提高,所有这些因素纠结在一起最终削弱了居民的整体消费能力,进而削弱了消费的经济效果。

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现代市场经济是需求导向型经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要建立现代市场经济模式,而市场经济的平等性、选择性、自主性、开放型是经济体制的基本根源,它使消费者由传统的被动的消费变成主动选择的消费,把行政手段控制的由上而下的消费变成普通居民广泛参与的消费,因此在此过程中,国家宏观调控和制定政策必须坚持以需求导向型带动经济发展为目的,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长远考虑。

作者:韩银娥

奢侈品消费与经济增长分析论文 篇3:

利用税收政策释放居民消费潜力的思考

摘要: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终动力。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居民消费增长速度放缓不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调整税收政策能释放居民的消费潜力,调整的重点应是降低间接税税负、调整消费税税目及优化直接税征收,包括扩大营改增的范围、适当调整消费税的税目税率、改革居民个人所得税的计征方式、健全财产税制度和实行开征社会保障税等。这样,才有利于合理调节社会消费预期与消费倾向,释放居民的消费能力。

关键词:居民消费;经济发展;改革;税收政策

文献标识码:A

消费(或最终消费)的宏观经济涵义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对货物和服务的全部最终消费支出,包括居民消费、政府及非政府组织的消费。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原理和国际经验都表明,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我国把扩大内需放在“十二五”期间十大重要任务的首位,特别是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消费尤其是居民消费的增长,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增长动力结构的重点,更是改善民生、让改革与发展的红利更多惠及全体人民的重要体现。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0.0%、54.4%和一4.4%,基本体现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我们注意到,全年的消费贡献率比上半年高出4.8个百分点,但也仍有可能有必要进一步缩小与投资贡献率的差距。因此,处在转型关键期的中国经济,转型的必经之路是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为此,优化税制结构、减轻税收负担尤其是居民税费负担应成为重要手段之一。

一、利用税收政策激发消费潜力的客观要求与作用机制

我国居民消费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一方面,由于我国居民在传统的“积谷防饥”的消费观念影响下,以及部分居民在转型期对未来收益的预期偏于谨慎,在作出消费决策时,会考虑过去积累的财富、现期收入、未来收入及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事项,从而预留出相应的收入,进而导致居高不下的储蓄率,压抑了即期消费的额度,同时也反映了社会拥有巨大的居民消费释放潜力。另一方面,把税收结构优化、减轻居民税收负担的改革与消费的扩大联系起来观察,商品流通环节中的间接税的税费和居民所得税的结构还有调整的可能性,从而可引致商品价格降低,实际增强居民购买力,进而在以往注重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在今天同时注重发展消费力。

(一)我国的消费需求有待进一步激发

在以深化改革来驱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际,必须坚持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市场经济是需求导向型经济,消费需求在市场机制健全的条件下,对市场配置资源具有导向意义。消费需求作为最终需求,能促进市场产生相应的供给。因此,社会生产力能随着消费能力的提高而相应提高;居民消费需求的多样化还可引导产业结构升级优化,进而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增长速度放缓。2009~2012年,我国居民最终消费支出年增长率从9.4%波动到7.8%(其中2011年为11.1%)。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从2008年的22.7%降至2013年的13.1%,而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从25.9%降至19.6%。可见,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增长出现放缓趋势,而且增幅下降的程度明显大于投资增幅的减慢程度。同时,我国储蓄率仍居高不下。从2009年开始,我国的总储蓄率均在50%以上,高于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一到两倍。通过储蓄与消费情况的对比可见,我国居民更倾向于把收入储蓄起来,从而造成消费动力不足的局面。随着市场需求降温、要素成本上升,我国进入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必然选择;消费水平增长速度的减缓不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因此,通过税收政策释放更多的消费能力,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调控方式。

(二)税收政策对激发消费潜力的作用机制

我国税制结构以间接税为主,间接税是纳税人能用提高价格或提高收费标准等方法把税收负担转嫁给他人的税种。我国现行的间接税主要有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和关税等。在商品流通环节中,由于税种多、税负高,加上商家在利润的驱动下会抬高商品价格,从而影响消费者的实际购买力和消费力;消费者为购买商品而支付较高价格,成为间接税的最终负税人。因此,在国外购买中国制造的商品,其售价比在国内购买同样品牌、同款商品要便宜得多,其原因主要是我国存在较高的间接税与其他物流费用。

税收对消费的影响可从“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角度来分析。从“收入效应”看,以所得税的征收为例。政府的征税行为减少了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在这种情况下,若收入不能增加,消费者便会减少商品的购买或降低购买商品的档次。从社会总水平看,若税后可支配收入水平总体下降,则全社会的消费倾向就会越来越低,因此政府的征税行为可影响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另外,由于高收入人群的边际消费倾向低于低收入者,而最低收入阶层也因为购买力薄弱而不能引领消费层次和水平提升,如果社会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将严重妨碍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的提升。因此,改革的方向之一是在社会更加公平地提供发展机会的同时,发挥所得税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功能,优化征收模式,从而减轻中低收入者的所得税负,加强对高收入者所得税的征管,缩小收入差距,这就有利于提高社会的消费倾向。从“替代效应”看,当政府对某种商品或服务征税从而影响其相对价格或相对效益时,消费者在既定的收入下,由于该商品的价格升高而令消费者可支配收入的实际购买力降低。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会选择另一种商品或服务来替代原有的商品或服务。“替代效应”对税收改革的意义在于,可适当利用税收杠杆,调节不同类别商品和服务的税种和税率,进而影响消费结构,发挥其对“调结构,促增长”的作用。

(三)税收调节政策应以结构性调整为主

总税率度量了企业在说明准予扣减和减免后的应缴税额和强制性缴费额占商业利润的比例,扣缴税款(如个人所得税)或收缴和汇给税务部门的税款(如增值税、销售税或商品及服务税)不包括在内。根据世界银行统计,2009~2013年,我国总税率均在63.5%~63.8%之间,占据了商业利润的一半以上,在很大程度上推高了商品价格。2009~2012年,在税收收入中,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关税这四大主要问接税占税收总收入的50%以上,而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两大直接税种只占25%左右。

从表1可看出,在间接税中,增值税与营业税占比最大。由于税负转嫁,居民在购买商品或劳务时也承担了相当一部分商品价格以外的税费,过多的税费增加了消费成本,挤占了居民的购买力。因此,今后应压缩间接税、增加直接税,并主要对所得征税,这虽然会从账面上直接降低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但比间接税更透明,更有利于居民主动安排自己的购买力,同时也是调节收入分配并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高收入者多纳税,在其原有的边际消费倾向下降的趋势下,不会对其实际消费水平产生太大影响。在税收体系的完善过程中,我国在优化个人所得税征管的同时应加快开征财产税一类的直接税税种,由于着眼于财产的保有水平,对财产持有的影响程度大于对消费的影响程度,因此对消费的拉动作用也不会带来较大影响。所以,从长远看,完善对居民的所得、所有征税制度,能有助于当前消费水平的增长。我国居民长期受到间接税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价格中的间接税认知度较低,而对直接收入的减少更为敏感。因此,在降低间接税比重、过渡到以直接税为主的税制结构时,要注意改革的渐进性,不能加重总的居民税负。

二、促进居民消费的税收政策调整建议

从税收政策对消费的作用机制中可看出,我国应降低间接税税费,减轻消费环节的税收负担,逐步改变以间接税为主的税制结构,过渡到以直接税为主的税制结构,从而调整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以减税、退税或抵免的形式来减轻企业和居民的税收负担,可增加他们手中可支配的收入,促进消费水平的增长。在利用税收政策促进消费时,间接税税负的降低对刺激消费的效果不可能很明显,而是需要继续坚持有增有减的结构性税制改革,才能更好更全面地释放居民消费潜力。

(一)降低间接税税负

第一,进一步扩大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范围,并完善税率。营业税改增值税(简称“营改增”)是我国一项典型且重要的结构性减税政策。“营改增”从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始试点,拉开了货物劳务税收制度的改革序幕。“营改增”减少了商品流通过程中的重复征税以及全额征税问题,取而代之的是以流转额征税,伴随其进行而降低的是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税费。这可减轻纳税人的税收负担,有利于降低商品价格,减轻负税人的消费负担。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税率为17%、13%,而营业税税率则从3%到20%不等,为达到减负的目的,试点期间设置了11%和6%两档增值税低税率。至2013年8月1日,“营改增”范围已推广到全国试行。2014年1月1日起,铁路运输和邮政服务业纳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后,交通运输业已全部纳入“营改增”范围。但改革进程中也暴露出急需改进的问题。交通运输业原本适用3%的营业税税率,改革以后适用税率提高,且该行业可抵扣的进项税额较少,税负因此不减反增。一些现代服务业情况也是如此。在“营改增”继续推行的过程中,需要对税率进一步调整(比如税率在不同行业有不同档次,在目前的基础上再降低),把居民生活必需品和中低档消费品纳入低税率的范畴,做到真正的减轻税负。还要逐步扩大“营改增”的范围,覆盖更多行业。

第二,适当调整消费税的税目税率。消费税是1994年税制改革时新设置的流转税税种,是典型的间接税,其征收主要是为了调节产品结构,引导消费方向,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现行消费税的征收范围主要包括:烟、酒及酒精、鞭炮、焰火、化妆品、成品油、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游艇、木制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汽车轮胎、摩托车、小汽车等,有的税目还进一步划分若干子税目。今后,对诸如烟、鞭炮、成品油、木制一次性筷子和实木地板,可适当提高税率,以配合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需要,达到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的目的。同时,考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原有的一些属于高档奢侈品范畴的商品也渐趋大众化,继续对其实行高税率会抑制居民的消费需求,因而需要重新筛选这类商品,对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居民健康消费的品种,在结构性减税政策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居民的消费诉求,降低这类商品的消费税税率。

(二)完善直接税税制

第一,促进个人所得税从分类征收到综合征收的转变。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是分类征收税制模式,即对个人的各项所得分别计征个人所得税,所得类别不同,采用的扣除标准和税率也有所不同。此种模式必然出现取得多种收入的人多次扣除费用、分别适用较低税率的情况,会造成所得来源多、综合收入高的纳税人纳税较少,所得来源少、收入相对集中的纳税人却要多纳税的情况,有违税收的公平原则。而实行综合征收模式可把纳税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的各项所得逐项汇总相加,并按税法规定减去不予计列的项目及法定的扣除费用,然后按统一的累进税率计算征收;另外,从对个人征收转变为按家庭计征,即考虑到有收入者需要赡养人口的比率,按实际生活成本加以计算,还原“所得”的本来含义。当然,考虑到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与生活水平的差异,从中长期的改革看,应进一步考虑各地生活成本的差异而采取可浮动的起征点,这样的模式将是新的综合征收加分类指导的模式,更能体现量能负担的原则。然而,实施按家庭征收或区分地区差异的新模式,我国首先需要改进税收征管手段,健全居民收入与信用体系,并提高居民的纳税意识和税法的约束力,建立完善的公民纳税信用制度。

第二,完善财产类税收制度。财产税属于对社会财富的存量课税。它通常不是对当年创造的价值的课税,而是对往年度创造价值的各种积累进行课税。我国目前开征的财产税有房产税、契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土地增值税,对遗产税和赠与税未开征。财产税的开征属于结构性减税中的“增税”手段,能使居民把当期收入更多投入到当期消费中,减少财产的积累,是释放消费能力的一种途径。在开征过程中,首先,要有较为完善和透明的公民财产制度,减少因财产隐蔽造成的税源流失。其次,增加居民对遗产税的正确认识。再次,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征税之初要缓和,税源和税率的制定要适度。否则,会适得其反。

第三,落实社会保障税的开征。我国居民热衷于储蓄从而挤占了当前消费,这是因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使居民增加了预防性储蓄,减少了即期消费。社会保障税属于直接税的一种,是将目前的社保基金由“费”改为“税”的形式,税负不会加重,但征税对象的覆盖范围比社保基金覆盖范围更广,因而得到保障的居民会更多。我国关于社会保障税开征的呼声已有多年,同时也存在不少争议。如,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如何统筹征收标准与保障水平等。要落实社会保障税,必须提高我国税收征管水平与社会保障水平,增加居民信心,从而解决其消费的后顾之忧。

作者:董小麟 陈娟娟

上一篇:公务员职业能力电子政务论文下一篇:女性视角下商品包装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