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消费拉动经济增长论文

2022-04-15

【摘要】主要论述江门市的消费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江门经济中需求不足的因素,并提出一些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引导消费拉动经济增长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引导消费拉动经济增长论文 篇1:

云南省民族地区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摘要: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助推器,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不言而喻。以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为对象,以实证分析为手段,探讨民族地区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提出扩大消费需求的措施和建议,为云南民族地区经济增长提供重要的内在机制。

关键词:云南民族地区;消费;经济增长

影响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因素是社会总需求,其中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三个方面。与投资相比,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是推进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也是社会生产的目的。

近几年,云南省民族地区经济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由于与云南省民族地区接壤的国家和地区经济比较落后,所以云南省民族地区的出口贸易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云南省民族地区的投资方向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这种情况下,研究云南省民族地区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对进一步刺激消费、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效应描述

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对消费起着决定性作用。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我们获得了认识和理论上的突破,那就是不仅增长决定着消费,同时,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拉动作用,甚至消费决定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和质量的高低。

1.消费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拉动

消费直接拉动经济增长,在生产能力的界限之内,消费的增长直接就是经济的增长,消费增长多少,GDP也增长多少;反之亦然。就内需而言,只有消费才是社会再生产循环的终点和新的起点,是真正的最终需求。没有最终消费需求也就不会有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没有最终消费需求的扩大,就没有投资需求的扩大。

2.消费对经济增长的间接拉动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间接拉动,其表现形式就是消费拉动投资,它和消费一样对经济增长起拉动作用。因此可以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以消费为基础。从本质上看,投资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对有效供给形成的贡献,即因投资活动而引起的社会产品和劳务的需求,这是关于投资活动对经济增长作用的本质特征。从中长期看,只有把投资建立在消费的基础上,形成消费与投资的良性循环和持续增长态势,共同拉动经济增长,才能有效地扩大内需,并为经济增长的内生机制的最终形成创造条件,使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进入良性循环轨道。

二、云南省民族地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1.云南省民族地区最终消费在GDP中的比重分析

经济增长主要是由最终消费(消费需求)、资本形成(投资需求)和净出口(国外需求)三大需求拉动的。消费、投资、出口决定了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被形容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由于云南省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对外贸易发展缓慢,所以经济增长主要由消费需求和资本形成两部分构成。本文分析根据1998—2008年《云南省统计年鉴》有关数据,对楚雄、红河、文山、西双版纳、大理、德宏、怒江、迪庆八个自治州的有关数据加总得到国民经济各个组成部分在GDP中所占的比重。

从图1可以看出,从1997年以来,云南省民族地区的最终消费呈现下降趋势,由1997年的65.12%下降为2007年的57.90%,年均消费率为63.11%。虽然云南省一些民族地区实行了投资、消费双向启动政策(比如大理白族自治州就制定了把旅游业和服务业作为支持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但是由于云南省民族地区主要的经济发展还是依靠工业,特别是有色金属产业,所以导致云南省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投资需求来拉动。因此,云南省民族消费需求的增长慢于GDP增长,导致消费需求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

这期间,虽然云南省民族地区的最终消费率呈下降趋势,但是在经济增长的三大需求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份额最大的需求,仍是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更重要的是,与投资相比,消费需求波动幅度较小,是经济增长中最为稳定的因素。消费需求的刚性决定了在GDP的年新增额中,消费需求波动幅度小于投资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惯性最大。

2.云南省民族地区最终消费的构成分析

根据消费主体的成分和性质不同,最终消费可以分为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两部分,而居民消费又可以细分为农村和城镇居民消费。1997—2007年云南省民族地区消费各组成部分在GDP所占比重的折线图如下(见图2)。

(1)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

从总的变动趋势来看,云南省民族地区消费率一直呈现出平稳上升的趋势,从1997年的11.04%,上升到2007年的15.61%,年平均消费率为13.95%。而居民消费的变化与最终消费的变动基本一致,在波动中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相对较大,从1997年的54.08%下降为2007年的42.49%,下降了11.59个百分点。居民消费率不断下降是造成最终消费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从结构来看,最终消费由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组成,居民消费率和政府消费率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在最终消费中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所占的比重较为稳定,居民消费率占有重要部分,1997—2007年居民消费占最终消费率平均为77%,是构成最终消费率的主力,政府消费趋势虽然不断上升,但是只占最终消费的23%左右。

(2)城镇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

在居民消费构成中,云南省民族地区的农村居民消费始终高于城镇居民消费。但是,从图2中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发展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呈不断下降的趋势。1997年农村居民消费率为33.36%,比城镇居民消费率高出了15.68个百分点;而城镇居民消费却是呈反方向变化趋势,到2007年,云南省民族地区城镇居民消费率为20.72%,已经和同期的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相差无几。

3.消费需求弹性分析

众所周知,如果这一弹性大于1,说明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比较大,反之则小,如果弹性为0,则说明那个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没有影响。根据1992—2007年《云南省统计年鉴》数据整理计算得到云南省民族地区1992—2007年消费需求弹性:

从上表可以看出1998—2007年,云南省民族地区消费弹性系数在0.75—1.35之间,并且大部分都在1左右。这说明,云南省民族地区消费富有弹性,如果实行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政策可以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1998—2007年间的平均消费需求弹性系数为1.11,这说明云南省民族地区消费每增长1%会带动GDP增长1.11个百分点。从总体上看,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比较大。

4.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析

根据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最终消费=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居民消费=城镇居民消费+农村居民消费。由此推出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量化公式为:

各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各需求的增加额/GDP增加额×100%

各需求对GDP增长拉动的百分点=GDP增长的百分点×各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利用以上的公式对1998—2008年《云南省统计年鉴》中的有关数据进行计算,得到1998—2008年间云南省民族地区消费各组成部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系数。并绘制出消费各个组成部分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和拉动系数的折线图。

图3显示,1998—2007年,相对于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波动较小,基本保持在15%左右。同期,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虽说总体上占据主导地位,但其贡献份额从2004年以后呈下降趋势,波动较大,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最高点(1999年的49.63%)与最低点(19.73%)相差29.9个百分点。从而可以看出,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的总体水平要高于政府消费,1998—2007年,政府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保持平稳,平均为2.39个百分点,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平均水平为5.03个百分点,高出政府消费2.64个百分点。

图4反映了居民消费中城镇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拉动态势,结果显示城镇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1998—2007年虽有波动,但是一直保持在20%左右;而农村居民对波动幅度较大,从1998年的25.77%下降至2007年的14.87%,下降了10.9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对经济拉动的平均水平为2.89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平均水平为2.15个百分点。

三、分析的主要结论和政策意义

(一)结论

1.云南省民族地区的最终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据主要地位,是经济增长中份额最大,最稳定的需求,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是最终消费呈下降趋势。世界平均最终消费率2003年为67.9%,东亚平均64%。而云南省民族地区最终消费率仅维持在50%—60%之间,这说明,云南省的最终消费率水平不高,通过扩大消费需求的措施,可以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2.1997—2007年,云南省民族地区消费弹性系数大部分都在1左右,说明云南省民族地区的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比较大,云南省民族地区的消费富有弹性,国家实行扩大消费需求的政策可以有效地推进经济增长。

3.1997—2007年,云南省民族地区居民消费相对于政府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占总体地位,虽然说居民消费由于受中国总体市场化进程中的一些影响,比如说住房改革、教育制度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对人们的消费观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仍然高于政府消费。

4.1997—2007年,云南省民族地区居民消费中农村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拉动作用大于城镇居民消费,主要是因为过去云南省民族地区的城镇化进程比较缓慢,农村居民从人口上来说占大多数导致的。但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镇居民消费一定会超过农村居民消费,并且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拉动占主要地位。

(二)建议

消费需求是经济增长的助推器,对拉动经济增长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分析结果也说明了消费是促进云南省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也是云南省民族地区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基础。结合云南省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现提出促进消费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几条建议。

1.提高城镇居民收入,调节收入分配关系

消费是收入的函数,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收入增长越快,消费需求也愈加强劲,反之则相反。所以,没有收入的较快增长,要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是不太可能的。居民收入水平的高低是决定消费的先决条件,同时也是制止居民消费继续下降的重要条件。因此,调整居民收入分配比例,提高居民收入,是扩大消费需求的主要途径。提高城镇居民收入,主要是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提高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中产阶级增加收入的主要来源是依靠自身的教育水平和专业技术才能的提高。这就要求要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政府投入,保证社会成员公平的教育机会,保证收入分配的起点公平、机会公平。高度重视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整合各种社会教育培训资源,建立覆盖全省的教育培训网络,加强中高级技术工人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2.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开拓农村市场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居民占总人口的大多数,农村市场蕴涵巨大的潜力,能否较快地提高农民收入和扩大农村消费,对促进云南省民族地区经济保持较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主要措施有:第一,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与此同时,应着重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积极运用财政贴息、风险担保等手段,吸附、引导和动员社会各类资金流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第二,继续实施和完善减免农业税政策,按照中央部署,适时免除各项涉农税收,切实减轻农民税费负担,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继续扩大和完善对农业生产“直补”政策,充分调动农民“事农”的积极性。

3.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解除消费者的后顾之忧,可以降低居民的支出风险,从而提高居民消费倾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可以鼓励居民产生巨大的即期消费,同时释放当前高储蓄的能量。目前,完善云南省民族地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点是:首先,要完善城市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规范城市低保范围和低保标准,切实做到应保尽保;确保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而且不能发生新的拖欠;坚持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础上,力争做到个人账户实账运营,同时加快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和政策的研究制定。其次,要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农村转移进城的新职工纳入社会保障范围的可行办法。在农村建立新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救济系统,形成个人、政府、社会多方面的救济款筹集渠道,满足农村贫困群体多层次的救济要求。针对进城务工农村劳动力,建立工伤保险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在土地征用费用的补偿上,应包含养老保障因素。

参考文献:

[1] 云南统计局.1998—2008年云南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2] 马光辉,宁定琴.中国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1978—2004)[J].山东经济,2006,(3).

[3] 纪淑萍.我国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D].厦门:厦门大学,2007.

[4] 吴先满,蔡笑,徐春铭.中外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7,(3).

作者:赵林,陈玮

引导消费拉动经济增长论文 篇2:

对江门市消费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摘要】 主要论述江门市的消费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江门经济中需求不足的因素,并提出一些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 消费;经济增长;关系

一、江门的消费及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一)江门市经济增长的现状、特点和结构

国内生产总值的支出构成分为总消费、总投资和净出口。总消费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江门经济取得相当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获得巨大提高。

以2002年为分界线。1978~200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GDP(即地区生产总值,下同)比重平均为29.2%。较低水平的消费率必然是较高的储蓄率,储蓄率得到大幅度提高,总投资规模迅速膨胀,经济取得迅猛发展。2002~200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GDP比重平均为38.4%,储蓄率开始出现下降,总投资进入低水平规模,经济发展开始进入相对滞缓状态。江门经济增长的机会成本高昂,经济发展质量不高。与全国平均水平和世界水平相比,江门消费水平低下。九十年代以来,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统计,世界平均消费水平为78~79%,全国平均消费水平为58~60%,江门仅为21.3~33.6%。

(二)消费模型

消费,从实物形态看,表现为商品和劳务;从货币形态看,来源于可支配的实际收入。消费水平的高低主要决定于一国国民个人可支配收入的高低。个人可支配收入是指个人在一年中得到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收入总和。个人可支配收入是GDP的一部分,受投资、税赋和政府转移支付等因素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个人可支配收入决定于GDP的大小和GDP转移为个人收入的多少即收入分配政策。设个人可支配收入为Yd,GDP为Y,假定个人可支配收入在GDP中所占比重为b,我们称b为GDP的个人分配系数。这样就得到:

Yd=b* Y(2.1)

再假定个人消费C是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函数,由此得到:

C=a+c* Yd (2.2)

C=a+b* c* Y (2.3)

这样,就建立了具有一般意义的消费模型,即式(2.3)。其中,a是自发性消费,为常量,表明一个基本的消费水平;c为边际消费倾向,它是消费增量同个人可支配收入增量的比例,即

c=D C/D Yd=D C/(b* D Y)=1/b* D C/D Y(2.4)

从消费模型可以看出,在边际消费倾向c一定条件下,消费水平取决于两个因素:即GDP的个人分配系数b和GDP。

在GDP既定条件下,个人分配系数b决定了消费总量和消费水平。b是政策参数,是收入分配政策的反映。研究表明,b波动区间的上限,也就是消费的最大限度,受预期投资影响。预期投资决定了预期的收入,b受到预期收入影响。消费不但取决于即期可支配收入,也受预期收入影响。

利用消费模型,我们来进一步分析江门经济中消费的特点及消费与收入的关系特征(见下表1)。

从居民的消费支出结构来看,近年来我市的消费结构逐步升级,人均消费占可支配收入比例不断增大,从1978年的38.6%到2008年的68.7%。

1.消费增长点主要表现。一是汽车消费,居民私人拥有小汽车的比例有较快提高,2008年我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汽车类零售额占全部零售额的1/5以上,同比增长17.5%,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一个重要生力军。二是文娱消费,2008年江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了6.6%,而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则增长了12.6%。三是以移动电话为主的通讯器材消费,出现了城市消费者以更新换代为主,农村消费群体不断扩大的趋势,2008年我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了61.3%。四是旅游消费,2008年我市旅游总收入达到90.6亿元,增长30.2%。

2.居民的消费行为主权化特征明显,并趋于理性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消费品日益丰富,消费环境日新月异,特别是国内外知名的大型超市的介入和竞争,促进和推动了消费品市场的繁荣,为消费提供了广阔的视野和选择空间,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市场业已形成,居民在消费领域的主动维权和自我保护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居民对通过市场配置消费品的机制已经普遍认同和开始适应,居民的消费心理日趋成熟和理性。可以预见,今后江门市以食品、衣着和家庭用品为主的温饱型消费将进一步让位于以住宅、交通通讯、教育文化、医疗保健、旅游消费为主的宽裕型小康消费。居民消费的热点主要集中在住房、汽车、旅游、教育、娱乐、文化、交通、通讯等及与之相联系的消费领域。

3.收入水平提高落后于经济增长水平。2000~2007年,职工在岗平均工资增长1.3倍,农村人均纯收入增长54.6%,明显落后于经济增长。低收入是現行的收入分配政策的主导思想。低收入必然带来低消费,由此引发的需求不足成为经济增长缓慢的主要因素,无疑制约了经济发展后劲,给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的不利影响。

4.农村消费水平较低,城乡消费水平差异较大。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构成来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快于农村的情况也比较明显。2004~2008年间,城市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增长16.8%,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增长13.8%,在2008年,两者的增幅差距达到3.8个百分点,比2000年扩大了7个百分点。这表明,江门市在扩大农村居民的有效需求方面还需加大力度。

从上述的分析中,可以总结,尽管近年来江门市的消费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收入的增加有了一定的提高,江门市的消费总量仍处于较低的水平,收入水平提高落后于经济增长水平,最终消费的构成不甚合理,居民消费率偏低,城乡消费水平差异较大,农村消费水平有待提高。消费需求不足已成为我市经济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

二、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消费贡献率与投资贡献率

经济增长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受许多因素影响,在基础设施薄弱,生产要素瓶颈作用显著的情况下,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比较明显,扩大投资成为主要的手段。随着经济总量扩张、基础设施完善,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边际效益逐渐降低,拉动作用逐渐减弱,消费拉动作用会明显增强,并成为刺激经济增长的一个主要因素。贡献率是我们研究消费和投资拉动作用所采用的一个指标。消费贡献率是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即在GDP增长中消费因素所占的比重。投资贡献率是指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即在GDP增长中投资因素所占的比重。

(二)贡献率分析

在江门经济增长中,消费贡献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状态,投资贡献率始终保持较高水平。重投资、轻消费,形成江门经济的特殊格局,成为经济结构中的突出矛盾。1998~2007年,消费贡献率为41~57%,全国平均水平为56~63%,低6~15百分点;投资贡献率为59~41%,全国平均水平为43~34%,高7~16个百分点。

从投资方面看,建市初期,面对比较薄弱的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要素诸如电力、能源、交通、原材料等瓶颈制约,拿出大量资金搞建设,采取高投资政策,来完成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实力扩张。投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经济获得迅速增长。随着经济总量扩张,基础设施和发展要素不断完善,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开始减弱。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边际效益逐渐减弱,投资向最终消费的转化越来越低,投资拉动作用明显下降。在经济增长问题上,扩大投资规模只能是权宜之计,在宏观投资政策上,要一手抓“规模控制”,一手还要抓“结构引导”。

从消费角度看,消费贡献率低于57%,消費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始终没有真正发挥出来。在投资边际效益下降情况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得到加强。江门经济需求不足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形成了即使在高投资政策下仍然没有高产出,经济增长持续缓慢。与全国平均水平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江门经济消费贡献率相差10~20个百分点。这个差距就是我们刺激消费需求,开拓国内市场,扩大内需的政策空间。

三、江门经济中需求不足的因素分析

收入水平,预期收入是消费的主要来源,起着决定性作用,我们称其为内部影响因素。消费习惯、产品质量、品种、价格以及服务,影响着消费选择,可以称其为外部影响因素。江门经济中需求不足,既有内部因素的原因,也有外部因素的原因。总消费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政府消费主要受政策影响且较难定量,前面已略有分析,在此不再赘言。下面仅从居民消费方面说明需求不足的原因:

(一)收入水平偏低,直接制约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

近年来,江门市在调整产业和优化产品结构、改造提升现有支柱产业,不断完善产业配套,大力发展新兴主导产业和第三产业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社会经济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同外部特别是珠三角发达地区的对比来看,江门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是比较低的。2008年我市的GDP实现1280.59亿元,在珠三角9个市中排第7位,增长10.8%,增幅排第7位。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决定了居民收入水平不高,2008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深圳除外)在珠三角九市中分别排在第8位和第6位,且我市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

另一方面,江门市居民收入增长速度长期低于经济增长速度,2004~2008年,我市GDP的年均增长率为13.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也以年均21.4%的速度增长,同期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9.3%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8%的增长率却分别比GDP低4和7.5个百分点。收入增长长期落后于经济增长说明我市新增财富相当部分用于投资和积累,居民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所得较小。城乡居民不能同步分享经济增长的好处,将影响其参与经济发展和改革的积极性,收入增长缓慢自然也会影响居民的消费欲望,使其消费心理趋于保守。

(二)城乡收入差距大以及农村消费环境较差,使农村消费水平滞后于城市消费

(从表1可以看出)2000年和2008年,我市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平均仅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1.4%,增幅都低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幅,城乡收入差距大。收入水平的落后和收入增长的缓慢抑制了农村的有效需求,使农村消费水平长期落后于城镇。消费环境差对农村居民消费也有重大影响。商业网点不健全,服务功能差;新兴业态如大型超市、连锁店等现代流通方式还没有延伸进去;质次价高、伪劣假冒商品多。这些不利因素都间接抑制了农村居民的消费热情,影响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

(三)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抑制了现实购买力的释放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政府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随着住房、医疗、教育等改革的全面推进,原来由政府或单位负担大部份的教育、医疗等费用更多地由居民个人承担,而对在过去房改中没有享受到公房分配的居民来说,要购买住房这类高价值的消费品,就必须提前预留这方面的开支。居民预期将来要支付的费用大大增加,防范风险的意识随之增强,即使收入有所增加,也会将更多的收入留作储蓄,这必然影响即期消费需求的增长。

尽管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已形成了基本框架,还很不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保障水平偏低、覆盖范围有限、资金短缺等方面的问题,居民防范意识显著增强,消费倾向日趋减弱,城乡居民部分手存现金沉淀的状况没有改变,抑制了现实购买力的释放。

(四)消费信贷发展缓慢,制约了消费者一些大宗消费的实现

从江门市消费信贷的总量和结构看,商业银行消费贷款余额只占各项贷款总额15%左右,从结构看,住宅与汽车消费贷款占92%,其他类型的消费信贷比例很小。这表明:目前江门市消费信贷对消费的促进作用有限,消费者只能把消费建立在自我积累的基础上,拉长了消费的周期,使即期消费的扩大得不到实现。

四、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

1.认真分析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贯彻落实中央扩大内需的各项政策措施,以投资带消费,以消费促增长。消费需求是三大需求中拉动经济增长最积极、最有效、最不易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也是结构调整和政策鼓励的着眼点。当前要努力贯彻执行国家鼓励消费、拉动内需的各项政策措施,切实提高居民的消费信心,积极主动投入消费,使消费增长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继续推进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一系列鼓励消费政策措施的实施,将有效地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提高中高收入阶层的消费意愿,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提高城乡居民实际收入水平,增强居民消费信心。一是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提高城镇低收入群体生活补贴,并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政策措施,消除人们后顾之忧,提高居民购买力;二是减轻居民住房、医疗、教育支出负担;三是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理顺收入分配关系,有效调节垄断行业的过高收入。

3.优化投资结构,加快产业发展,满足消费需要。一是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努力实现投资合理增长与结构优化,在提高投资效率和质量的基础上适当降低投资率,逐步提高消费率。二是推动现代流通业的发展。促进连锁经营从传统零售业、餐饮业向其他领域渗透,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品牌、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流通企业。在农村里要以“万村千乡”市场建设为契机,以连锁、中小型综合性商场等形式开拓农村市场,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现代商品流通网络。三是大力发展旅游业,增加以本地为目的地的旅游消费。

4.积极培育消费热点,推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一是继续发展住房、汽车消费,增强其对整个消费的带动作用;二是提高居民服务型消费所占比重;三是依托消费升级,增强有效供给;四是积极发展消费信贷,缓和信贷约束。要建立健全个人信用制度,提高整个社会信用,消除金融机构发放消费信贷的后顾之忧;要减少不确定性预期,使消费者敢于接受消费信贷,解除后顾之忧,刺激消费信贷需求,使更多的中低收入家庭能充分利用消费信贷方式,尽早实现消费结构升级,优化消费结构,进而形成新的消费热点,促进经济增长。

5.加强市场监管力度,提升居民消费信心。政府要加大市场执法和监管力度,规范市场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努力营造居民放心消费的良好环境。各有关职能部门要严把商品质量关,加大商品抽检力度,严历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特别是要加强食品、药品安全整治工作,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和健康安全。政府部门要加强示范和引导,鼓励各类流通企业扩大资源节约型和绿色环保型商品的销售,鼓励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行为,倡导健康、安全、绿色、环保、科学、节约的生态型消费方式。

参考文献

[1]《江门统计年鉴——2009》

作者:梁键君

引导消费拉动经济增长论文 篇3:

消费,投资,净出口对新疆经济发展的影响

摘要: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拉动新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仍将是投资。比照全国和内蒙古,通过“三驾马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指出 “三驾马车”拉动经济增长存在的问题,提出:要把投资作为拉动新疆经济快速增长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要继续稳定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要发挥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出口需求;经济增长

一、“三驾马车”对新疆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在拉动新疆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和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渐偏弱,投资呈逐年走强之势,并已成为拉动新疆经济增长的主力军。尽管如此,在与内蒙古和全国平均水平的比较中我们发现:从2001年开始,新疆的投资和经济增长逐渐落后,投资增长速度连续十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内蒙古。总体来讲,新疆的三驾马车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呈现出不平衡、不协调的状态。新疆经济跨越式发展要靠内需,消费对稳增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短期内拉动新疆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主要手段仍将是投资。

(一)投资对新疆经济增长的影响

新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2001年的706亿元提升至2011年的4712.77亿元,年均增加364.25亿元。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在全国的位次却由2001年的第18位降至2011年的第21位,从西部地区第4位降至2011年的第7位,与此同时,经济总量10年来一直位于全国第25位,没有变化。

(二)最终消费需求对新疆经济增长的影响

2001-2011年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51.4%,拉动经济增长534个百分点。从时间区间上看,最终消费需求对新疆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对比较平稳,除2003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较低外(拉动经济增长2.6个百分点),其余年份相对平稳,2011年最终消费需求对新疆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5.7%,超过十年平均水平。

(三)货物及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2001-2011年间,净出口对新疆经济增长的贡献波动较大,平均贡献率为-20.3%,平均拉动经济增长-1.9个百分点。2011年为-16.2%,拉动经济增长-2.7个百分点,净出口对新疆经济增长拉动作用较弱。从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来看,2010年和2011年净出口对经济增长呈负效应。2007年以后,新疆的净出口对经济拉动小于全国平均水平,也小于内蒙古。

二、“三驾马车”拉动新疆经济增长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投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比较突出

经济运行中长期积累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与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经营困难等问题交织在一起,增加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难度。土地、劳动力等要素约束和环境压力越来越大,随着项目资金投入力度的加大,项目建设用地紧张的问题凸显,特别是城市内新建项目土地供需矛盾突出,直接制约着新建项目的开工建设,同时各地普遍存在项目建设征地拆迁补偿协调工作难度大等问题。土地、能源、原材料、劳动力成本等都呈上涨趋势,增大了我区建设成本的上涨压力。

(二)外向型产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

新疆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产业配套能力较弱、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新疆经济结构中,外向型产业所占比重很小,国民经济的外贸依存度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1年,全国国民经济对外贸的依存度为49.9%,而同期新疆仅为22.4%,不足全国一半。2011年全国加工贸易在外贸进出口总额中的占比为35.8%,而新疆仅为1.2%。在商品结构方面,经由新疆出口的商品70%为内地产品,进口商品中50%也是内地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源类产品,对外贸易发展对地方经济贡献有限。

(三)对外贸易环境亟待提升

多年来,新疆一直存在口岸通关不畅,影响外贸发展的现象,这既与国内外贸商务相关部门协调不顺畅、大通关协作机制作用得不到发挥有关,也受到外方口岸查验设施落后和通关能力不足的制约。

三、“三驾马车”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一)以项目为载体有效增加投资总量

要抓住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政策的机遇,以项目为载体增加投资总量。围绕中央出台的扩大内需相关措施,尽快确定一批扩大内需见效快、拉动经济增长作用大、长远效益好的重大项目。尽快启动一批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型工程项目,加大力度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关键项目建设,重点围绕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林基础设施、重大基础设施、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工程、文教卫体等社会事业、高新技术和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增加投入。

(二)以效益为目标优化投资结构

要引导投资投向能够带动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领域,保障市场前景好的重点项目建设;要引导投资投向与不断升级的消费结构相适应的新兴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消费需求;要引导投资投向基础设施领域,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发展的交通、能源瓶颈;要引导投资投向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支持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要引导投资投向农村沼气、饮水安全、公路、电网和水利工程建设,支持启动农村消费;要引导投资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廉租住房、城市交通、医疗卫生等社会保障和重大民生工程,把优化投资结构与促进消费结合起来;要引导投资投向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战略性重组与信息化建设,提高传统产业市场竞争力和整体实力,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并拉动对高新技术产品的市场需求,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三)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

首先要采取综合措施,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其次要大力推进城镇化。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带动中小城镇发展。三要继续完善现有农业补贴政策,保持农产品价格的合理水平,逐步建立符合区情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四要加大南疆三地州的扶贫开发力度,改善该地区农民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

(四)不断增加就业渠道,以就业促进消费升级

引导全区未就业人员的尽快就业,通过充分就业提高新疆的消费能力和水平。一是以创业促就业。在自治区建立大学生自主创业启动资金制度,鼓励未就业的大学生自主创业,并在手续办理、税收等环节给与优惠措施;二是以低保促就业。为改变我区部分居民不愿成为产业工人及纪律性不强的现状,建议将产业工人资格与低保联动,凡进入企业成为产业工人的居民家属优先享受低保待遇,一旦无故脱离岗位自动取消其低保资格,以此保证农村闲散劳动力尽快就业,缩小当地产业工人的缺口。

作者简介:迪力亚·穆合塔尔(1983-),男,新疆乌鲁木齐人,硕士研究生,中级职称,从事产业研究、企业研究。

作者:迪力亚?穆合塔尔 韩丽萍

上一篇:农村信息技术德育发展论文下一篇:公司财务信息披露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