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文化与政治文明建设论文

2022-04-29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决定着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和主要内容,具有重要的政治文化功能;在多元并存的政治文化格局中,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的导引和规范作用,有利于保证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社会化的顺利进行,加强政治文化整合,提高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认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政治文化与政治文明建设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政治文化与政治文明建设论文 篇1:

参与型政治文化与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

[摘要] 参与型政治文化是现代民主政治的精神层面,没有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建立,就没有民主政治的发展。参与型政治文化发挥着催生、支撑和保障民主政治的作用,因此是政治文明建设的推动力量和内在要求。当代中国社会的参与型政治文化较为薄弱,它是民主政治发展的主要障碍,由此也成为政治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通过提高政治社会化的有效性,加快普及参与型政治文化,才能切实促进政治文明的发展。

[关键词] 参与型政治文化;政治文明;政治社会化

一、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内涵及特点

参与型政治文化是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和弗巴于1963年出版的《公民文化》一书中提出的概念,随后成为政治学的重要概念而被广泛使用。

阿尔蒙德和弗巴根据社会公众对社会政治体系、政治制度、政治权威以及自己在体系的决策、执行中的作用等层面上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取向为标准,把社会政治生活中存在的政治文化分为三种类型:(1)参与型政治文化,也称为公民文化,是指社会成员对政治体系作为一个整体以及体系的输入方面和输出方面都有强烈而明确的认知、情感和价值取向,并对自己作为政治体系成员的权利、能力、责任以及政治行为的效能具有积极的认识和较高的评价。在政治民主化水平较高的政治体系中相伴生的就是这种政治文化;(2)臣属型政治文化,也称为臣民文化,是指政治体系的成员对政治体系的角色、结构、权威、规范以及自己在体系输出方面的责任等有较明确的认知、情感和价值取向,而对于政治体系输出方面的取向以及社会成员作为政治参与者的自我取向却非常低,集权型政治体系中弥漫的都是这种臣属性政治文化;(3)狭隘型政治文化,是指社会成员对政治体系中权威、制度、规范等的认知、情感和价值取向处于十分模糊状态,人们没有影响政治决策及其实施的能力,如一些国家边远地区的村落中存在的政治文化就是狭隘型政治文化。

阿尔蒙德和弗巴认为,狭隘型政治文化是一种落后的政治文化,是与传统的专制政治体系相伴生的;臣属型政治文化也是一种较落后的政治文化,它往往是集权政治体系的政治心理基础;而参与型政治文化,则是一种先进的政治文化,这种先进的政治文化既催生和促进着民主政治的发展,又有力地支撑着民主政治的有效运行。

参与型政治文化有自己特定的规定性:

(1)强调“理性的国家认同”。所谓理性的国家认同是指社会公众都自觉把国家团结和统一当作至高无上的价值追求,都自觉地遵守国家法律,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存在着强烈的义务感、责任感、使命感和效忠感。简言之,就是社会公众广泛具备“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国家法律高于一切、国家的统一高于一切”的自觉意识。

(2)强调“政权合法性来源于民主授权”。“主权在民”是现代民主政治的理论基石,认为政权的合法性基础来自于人民的授予,民主选举是最佳的授予方式,只有经过人民选举产生的政权才是合法的。这种政治理念是对传统“君权神授”观念、血缘世袭观念的彻底否定和批判,也是对“魅力权威”的合理扬弃。

(3)强调“理性的政治参与”。所谓理性的政治参与是指基于维护和实现公民利益为目的的、积极的、有序的政治参与。理性政治参与是政治民主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理性的政治参与就没有政治民主。理性政治参与的广度和深度越大,则政治民主化程度就越高。人们的理性政治参与行为是受正确的政治参与理念支配的,正确的政治参与理念越深入人心,则人们的理性政治参与程度越高,进而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就越快。

(4)强调“开放、合作与宽容”的政治心态。这种政治心态是指政治活动过程中,在一个政治集团内部,或者一个政治集团对其他政治集团存在着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热情的而不是冷漠的、支持的而不是逃避的、宽容的而不是苛求的政治互信。这种政治互信对国家政治体系的安全运行与稳定发展至关重要。缺少开放、合作和宽容的政治心态,可能造成政治个体或政治集团之间的相互猜忌、相互指责和相互误解,有可能演化成为激烈的政治矛盾或冲突,进而带来政治不稳定。

(5)强调“政治输入与政治输出并重”的价值取向。政治输入和政治输出是政治体系与环境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两个环节,输入主要是公众对政治体系的要求和支持,而输出则主要包括政策制定、资源提取、产品分配、行为管制等。政治学家们研究发现,在传统政治形态中,人们关注政治输出远胜于政治输入,而在现代民主政治形态中,人们不仅关心政治输出,更关心政治输入。认为要推进政治民主化,就必须提高人们对政治输入的关注程度,确立起强烈的政治输入价值取向。

(6)强调“民主”、“法治”、“自由”、“平等”、“人权”等理念。“民主”、“法治”、“自由”、“平等”、“人权”等是现代政治生活中被普遍尊重的价值准则,是人类先进的政治认识成果。社会公众只有正确认识、牢固树立、有效践行这些价值准则,才能促进政治文明的建设和民主政治的发展。

二、参与型政治文化在政治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1956年阿尔蒙德第一次提出政治文化的概念时,就指出:“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这个政治文化形成于本民族的历史以及现在社会、经济、政治活动过程之中。人们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态度类型对未来的政治行为有着重要的强制作用。”从阿尔蒙德对政治文化的界定可以看出,政治文化是人们对政治体系、政治过程、公共政策的主观取向,是一套新的政治规则、政治制度、政治程序、政治行为等形成和维持的社会心理根据,存在什么样的政治文化就会形成什么样的规则、制度、行为等。如果按照这个逻辑推演,社会中一旦存在先进的政治文化,即参与型政治文化,它对政治文明建设的作用就显而易见了。

参与型政治文化是民主政治形成和发展的条件,也是政治文明进步的推动力量。民主政治不可能五条件地生长起来,它必然有一个启蒙和启动的过程,参与型政治文化正是这个启蒙者和启动者。也就是说,只有社会中参与型政治文化得以普遍发育和广泛传播,才可能催生出现代民主政治的规则、制度、程序和行为等。譬如,正因为有了17、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先进政治文化的广泛传播和普及,才促进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产生和发展。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自产生以来,以民主为主旨,包含自由、平等、正义、法治等思想、制度和行为的形成及其不断发展而呈现出的进步状态。”“政治文明的特质在于先进的制度,特别是民主政治的制度安排。”可见,民主政治是政治文明的核心,政治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民主政治建设。参与型政治文化的成长不仅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形成和发展,而且也推动了政治文明建设的进程。参与型政治文化建设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建设现代

政治文明必须以参与型政治文化建设为起点。

参与型政治文化对民主政治的存在和发展发挥着支撑和保障作用,是巩固政治文明成果的重要工具。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实质就是人们对民主政治的目标、制度、规则和程序等所保持的坚定信念、高度认同和积极支持。社会中的人们一旦对民主政治保持这样的态度和情感,则民主政治体制的权威性就是不可动摇的。“当某种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方式演化为一种政治文化时,那么这种政治制度就获得了普遍的合法性。也就是说,它不仅在法律规定上和国家机器的保障中具有合法性,而且在公民的心理中也具有合法性,人们普遍认同和接受了这种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方式,任何个人意志和集团的意愿都必须与它相一致才能被纳入到这个政治体系中来。”可见,正是参与型政治文化的普及,才能使民主政治得以巩固。另一种情况是,如果整个社会充斥的主要是臣属型政治文化,即使建立了民主政治体制,由于没有参与型政治文化的支撑和保障,这个体制不过是一个花架子而已,实际政治过程仍然按照集权或者威权政治的规则运行。“当政治文化没有变化,而强行进行政治制度的变革时,其结果只能导致人们对新制度的认知能力低下,从而使其无法正常运行。”因此,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同样必须传播和普及社会主义的参与型政治文化。

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发展和普及直接促进了政治意识文明、政治行为文明和政治制度文明的积累和进步。从结构上来说,政治文明系统由四个层面构成,即政治意识文明、政治行为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技术文明。由于社会成员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行为是直接受政治文化决定和支配的,所以建设具有先进性的参与型政治文化,能够直接地促进政治意识文明、政治行为文明的积累和进步。另外,前面论及过参与型政治文化对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更具有先导性、支撑性、保障性功能,所以,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发展和普及,还促进了政治制度文明的积累和进步。总之,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发展和普及不仅直接推动政治文明建设,而且其本身就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体现。

三、当代中国参与型政治文化发展的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治社会化措施,进行了广泛的现代政治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在政治实践层面,也在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而努力。但由于我国社会背负的历史包袱较重,加上市场经济远未发展成熟,公民社会的发育刚处于起步阶段,致使社会公众从历史上承袭下来的保守和落后的政治文化仍然保持着较大的影响力。“如果我们深入观察中国人的内心,就必须承认,中国人的政治文化变化很少。”

有很多学者对我国社会公众的政治文化状况进行过实证研究,我们汲取其中一些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调查结果来研究分析当代中国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发展状况。

对社团的态度。社团是公民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核心,而公民社会是参与型政治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基础。肖唐镖对地方官员的调查中显示:对“团体太多,会影响安定与和谐”这一说法,37.9%的人表示同意,45.4%的人表示不同意,5.8%的人说不清;“各种团体向政府提出要求,会伤害所有人的利益”这一说法,36.1%的人表示同意,43.5%的人不同意,8.1%的人说不清。可见,很大一部分政府官员对社团的存在和发展持否定态度,这是参与型政治文化发展缓慢,而臣属型政治文化仍然广泛影响政治生活的重要原因。

在政治信任方面。据肖唐镖对地方官员的调查中显示:对“不要随便议论政治问题,以免被人抓小辫子”这个问题,有18.4%的人同意,67.4%的人不同意,4.4%的人说不清。官员中都有近两成的人存在着政治不信任心理,在公众中的政治不信任心理会更严重。

在政治游戏规则的取向方面。据肖唐镖对地方官员的调查中显示:67.3%的人认为“民主体制总是要比其他政府体制要好”,14.7%的人认为“在有些情况下专制政府比民主体制要好”,4.2%的人认为“民主体制与专制体制都一样”,还有8.9%的回答是“说不清”。据徐增阳对城市农民工的调查:“如果您在工作或生活中发生自己处理不了的问题时,通常会向谁求助?”选择最多的为“朋友、熟人”、“同(老)乡”和“家人、亲戚”,比例分别为57.2%、47.9%和40.4%,而选择求助法律的仅占10.4%。这表明中国公众对政治游戏规则缺乏正确的认识。

在政治输入输出取向方面。据张明澍的调查,当被问及“你是否想当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时,回答“如果可能就争取”的,占调查对象的22.4%,“如果群众选我当也无妨”的占33.6%,“不想当”的人占35%。这说明“中国公众心理指向的侧重点都是‘输出’,而不是输入,说明中国公众的参与意识不强。从本质上看中国公民尚未走出臣民的框框。”

在政治参与方面。据郭振林的调查,64%的农民从来没有参加过人大代表的选举;只有30.1%的农民想参加村委会主任或委员的选举,剩下的不感兴趣。可见当代中国公众的政治参与仍处在较低水平上。

在政治效能感方面。据冯伯麟的调查,在“对于政治的决策我一点影响力也没有”这项调查上,“很同意”、“较同意”和“不知道”三项态度的总和占总人数的58.8%。这说明当代中国公众政治效能感偏弱。

从以上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在中国社会中同时并存着臣属型政治文化和公民政治文化,但对公众的政治心理、政治态度、政治情感和政治行为等,影响最深远的是臣属型政治文化,而参与型政治文化已经萌芽,并且随着市场化、现代化和全球化浪潮的推动,在渐渐地发育和成长。中国公众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更多地是受臣属型政治文化的支配,表现为:习惯于借助传统的习俗和方式来解决各种经济社会问题,而不习惯通过现有的政治法律方式解决这些问题;具有强烈的等级观念和特权意识,尊长贵官,重言轻法,政治盲从突出,容易偏执;宗法观念严重,人身依附突出,缺少政治信任和政治宽容,容易结成各种非正式的政治团体;缺乏权利意识和参与意识,对政治有疏远和逃避倾向,容易产生过激的政治行为等。在这样的政治文化氛围下,即使各项民主政治制度都建立起来了,由于缺少足够的政治文化资源的支撑,制度的运行都会流于形式,从而出现畸形化发展态势。

目前,中国民主政治的进程较缓慢,这与臣民文化盛行,参与型政治文化匮乏有直接的相关性。参与型政治文化匮乏已经成为制约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和政治文明建设的主要障碍。所以,加快传播和普及参与型政治文化,驱散和消解传统落后、封闭、僵化的臣民文化,成为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

四、普及参与型政治文化须提高政治社会化的有效性

既然参与型政治文化对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须寻求有效传播和普及参与型政治

文化的方法和路径。尽管参与型政治文化可以在臣属型政治文化的夹缝中慢慢生长起来,但是,我国迫于国内外形势的压力,必须采取经济社会发展的赶超型战略,以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的协调型发展战略,这两项发展战略都不允许政治文明建设的步伐是缓慢的。这是因为,政治文明建设可以为中国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政治动力和政治保障。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等四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有力地说明:如果没有政治文明的有效进步,那么,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也将受到制约。政治文明建设的繁重任务,要求我们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有效传播和普及参与型政治文化。加快普及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关键在于提高政治社会化的有效性。

推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以经济活动方式的改变促进政治观念和政治活动方式的改变。市场经济是参与型政治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根基,也是参与型政治文化得以生成的最原始的动力。市场经济不仅是一种经济运作方式,同时也是一种社会生活方式,它在促进社会生活方式改变的同时,也以其广泛和深刻的渗透力,影响着社会公众的政治文化,孕育着社会公众的民主、平等、权利、法治等意识和观念。马克思说得好,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可以通过统一的市场将分散封闭的社会生活联系起来,而且促成人们的自由、平等、民主等“反映着商品生产关系的概念”的形成。

培育公民社会,以公民社会的成长带动参与型政治文化的普及。公民社会是指不受国家公共权威于预和支配,却有权参与公共政策过程、过问国家事务的,具有自治性、自律性和自主性,公私兼顾的公共领域。按照哈贝马斯的看法,公共领域“首先可以理解为一个由私人集合而成的公众的领域”。就是说公共领域是不受公共权力于预,而由私人组织起来讨论政治问题的领域。可见公共领域是具有强大政治社会化功能的领域。社会自组织是公民社会的核心。公民社会是参与型政治文化得以产生、发展和传播的社会根基,公民社会的成长,必将带动参与型政治文化的普及。目前中国公民社会还处于萌芽期,由于政府对公共领域控制较严,使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极其缓慢,公民社会的政治社会化功能还没有得到开发。所以,政府应该放松对公共领域的管制,把工作的重心从限制和控制公共领域,转移到对公共领域的积极培育,科学引导和依法管理上来。

引导社会公众进行有序的政治参与,是传播和普及参与型政治文化最有效的途径。公众直接、普遍地参与政治实践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政治社会化机制。通过直接参与可以使公众以最直观的方式感受和了解政治的运作过程,获取有关的政治知识和政治信息,增强对政治体系的认同;特别是通过长期的政治实践,可以提高公众的政治技能,并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和确立民主政治的竞赛规则、价值取向,强化对国家和政权的认同感。目前,我国正在推进的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社区自治等都是重要的政治参与形式,应该以此为契机,在条件成熟的地方尽快推进乡镇党委和政府的直接选举,以拓展公众直接参与政治实践的渠道和方式。不仅把基层直接民主实践变成维护群众权益的重要制度安排,而且也成为提高公众民主素质、民主能力、传播和普及参与型政治文化的有效途径。另外,要不断完善各项民主制度,开辟更为广阔的参政议政的渠道,使社会公众的政治技能、政治知识和参与型政治文化在整个政治参与活动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强化学校教育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学校是最正式、最重要的政治社会化机构,每个政治体系都很重视学校在培养人们政治情感和形成基本价值观念方面的作用,都力图通过学校来传播有关的政治知识和倡导的政治观念和情感。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应该针对当前我国公众政治文化的现状,切实改进学校政治教育的方式和内容。一是加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强化他们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忠诚感;二是加强对我国政治体系基本知识的灌输和传播,使学生具备必要的政治知识,培养对政治体系的情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提高他们对政治体系的理性认识能力;三是加强学生的民主法制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自由观、平等观、民主观、法制观、人权观等。通过教育方式的多样化和参与型政治文化的传播,使学生逐步形成民主政治所要求的政治人格。

提高大众传媒的普及水平,充分发挥它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大众传媒的出现是现代科技高度发展的产物,它以广播、电视、电影、报刊、杂志、书籍、互联网等为载体,传播着大量的信息,政治信息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众传媒的出现和不断普及,以及其传播方式的不断多样化,使它在政治社会化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效果也越来越明显。在政治文明建设中,必须充分认识大众传媒对传播和普及参与型政治文化,引导公民政治倾向,培养公民政治情感的重要价值。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由于中国城乡差距太大,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投入长期不足,广大农村地区大众传媒的发展较为缓慢。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以上,广大农村地区较城市来说大众传媒的普及率还很低,传播的技术水平和手段都很落后,这限制了它在政治社会化方面作用的发挥。因此,尽快发展和普及农村地区的大众传媒,提高对公众进行参与型政治文化传播的覆盖率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另一方面,应该注意保持各种传媒所传播政治信息、政治知识的一致性和协调性,以增强政治社会化的效果。

要重视传统政治教育系统的发展建设,充分发挥这个系统的政治社会化功能。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创建和发展了一套完整的思想政治工作系统,这套系统在意识形态工作上曾发挥了出色的功能。只要对这个系统的工作理念、工作机制、工作方法等进行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创新、调整,就可以把它建设成为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工具和渠道,成为普及参与型政治文化的重要途径。

以上阐述了中国政治社会化的几个主要方式和途径。应该说,政治社会化是一个极其复杂而又具有连续性的过程,社会化的手段也较多,有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影响,也有同辈群体成员间的相互影响,还有学校教育、大众传媒施加的影响等等。这些方面有些是自发形成的,且不可控的,有些则是可以控制和施加影响的。上述都是政治体系可以直接控制、直接施加影响的方式和途径。政治体系既然要推进政治民主化,首先就该认识到这些方式和途径对政治文明建设的重大价值,充分利用其所具有的可控性,有针对性地开展政治社会化活动,集中利用社会化的所有可控手段,形成整体合力广泛传播参与型政治文化,渐次地排挤和消解传统政治文化的生存空间,实现政治文化的转型,促进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

作者:方盛举

政治文化与政治文明建设论文 篇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政治文化功能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决定着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和主要内容,具有重要的政治文化功能;在多元并存的政治文化格局中,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的导引和规范作用,有利于保证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社会化的顺利进行,加强政治文化整合,提高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认识。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政治文化;功能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念,并明确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十七大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战略任务,并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论述中首次将公民意识和民主政治观念的培养置于显著位置,这凸显了我国在现阶段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政治文化功能,既是分析两者内在关系的理论需要,也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的现实要求。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政治文化背景

1 “一元主导、多元并存”体现了当前我国社会政治文化的总体特征。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这一制度的社会主义属性决定了在我国占主导地位的政治文化必然是也只能是社会主义政治文化;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始终在意识形态中居于主导地位,这就决定了我国社会最根本的政治取向,决定了我国主流政治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同时,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正确反映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反映了人类历史的发展方向,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种先进性也决定了其在我国社会政治文化格局中的主导地位和核心价值。但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主导地位并不能否定其他亚政治文化的存在。当前我国政治文化体系中不但有社会主义政治文化,还有各种亚政治文化,主要包括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外来西方政治文化以及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所包含的政治价值观和政治文化元素。各种亚政治文化与主导政治文化之间相互影响,形成了“一元主导、多元并存”的基本格局和总体特征。

2 多样化和多层次性明显加剧,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主导地位遭到挑战。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一方面加快了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另一方面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也不断凸现,尤其是在当前我国社会急剧转型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规范和文化观念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政治文化作为社会成员对政治生活的观念反映,也日益表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和多元性的特点。

政治文化的多元性和多样性丰富了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内容,增强了其发展的内在动力,体现了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但同时政治文化的多元性和多样性又给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使其主导地位遭到了严峻挑战。当前我国民众的政治心理日益复杂,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与党和国家的现行政策以认同为主的同时也兼有多元性、怀旧性和动态性的特征;随着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社会阶层日益分化,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如就业矛盾、劳资矛盾、收入差距等日益突出,同时再加上一部分党员干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严重,甚至以权谋私,贪赃枉法的现象也时常出现,这些都极大地破坏了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使得社会主义政治信仰和政治认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危机;西方资产阶级不断地将西方社会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消费观念、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等在全球范围内渗透和扩张,特别是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价值观念对社会主义国家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评价标准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这诱发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公共道德“合理性”和“必要性”的怀疑,造成了一定程度上共识、秩序和意义的缺失。针对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的冲击,我们应当主动地重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政治文化功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在我国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关键性作用。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政治文化功能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的导引和规范作用。政治文化是政治制度得以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撑,在建设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中,党和国家必须提升政治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充分发挥政治文化对政治发展的积极作用。但是,稳定的核心价值体系是政治文化建设的前提,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必须围绕一定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去进行,离开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定的核心价值,政治文化建设就失去了方向和系统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客观上符合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发展的现实,是我们构建和谐文化的根本,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的根本,它是我们进行正确的价值导向,加强价值调控的基本依据。如果说政治文化是一种文化的核心,决定着一种文化与另一种文化质的区别,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则是我国政治文化的核心,决定着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与其他政治文化质的区别,体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意识形态性、阶级性、民族性和国家性等特征,保证了我国政治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在宏观上具有导引和规范作用。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和主要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是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本质属性和发展要求的文化体系和观念系统,在社会意识和思想文化建设中具有主导地位和支配作用。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必须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体内容,彰显其对社会各种价值观、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的统摄和引领作用。我们只有在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中自觉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导引作用,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基本价值观作为政治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才能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主导地位,发挥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积极作用。我们只有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人们自觉的思想意识和价值指导,保持其在我国社会政治文化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和引领功能,才能保证社会主义事业立于不败之地。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具有重要的维持、认可、再生功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之所以能够成为我国社会的主导政治文化,就在于其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属性,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支持。在政治文化多元格局和社会价值观多元化、多样化的情况下,主流政治文化极易遭遇认同危机,即“公民个体或群体在政治取向方面发生危机,形成群体性的心理困扰。”这种认同危机是社会成员对社会公共权力、权威、行为产生质疑,是政

治合法性存在问题的表现,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该社会核心价值观特别是政治价值观不能对政治现实进行解释和辩护,不能获得认可,其功能作用处于失效的状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及其在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中所起的作用的不断发挥必将“有利于我们更清楚、更坚定地把握和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有利于我们更清楚、更坚定地把握和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社会主义的政治信仰和政治文化认同,使社会主义的核心精神和价值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和坚持,这样必将加强人们对党和国家合法性的认同和理解,促进政治稳定与和谐。同时,“政治文化从复兴那一刻起就意味着一种过去的再生、重释和再创造。它不是简单的转变,而是由被领悟到的现实需要所激发的历史的转变”。政治文化的这种特性决定了它的发展需要不断地实现自我创新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地继承和发展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吸收世界先进文明的成果,不断地获得新的养料和更新资源,这决定了它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开放体系。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保证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社会化的顺利进行。政治社会化是指:“人们在特定的政治关系中,通过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活动,逐步获得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和改变自己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能动过程。”从政治发展的目标取向来说,政治社会化的过程正是政治文化社会化的过程,是社会成员获得政治认知、形成独立的政治意识和价值观,明确自己政治角色,形成“政治人”作用的过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离不开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社会化,离不开政治文化对于我国公民的教育和引导,离不开公民政治文化素质的提高。但是政治社会化的过程并不是公民自觉独立完成的过程,尤其是在社会急剧转型的特殊时期,多元的价值观和多样的社会思潮不断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判断和政治认识,各种亚政治文化也力图在社会变革中证明自己的价值,冲击着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地位和影响。为了保证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顺利进行,我们必须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加强以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在坚持党的领导下,引导社会公民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仰,不断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社会化的进程。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加强对我国社会亚政治文化的整合,提升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主导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过程既是不断地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创新和进步的过程,也是保持和巩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主导地位,实现其对亚政治文化整合的过程。当前我国社会政治文化呈现出“一元主导、多元并存”的总体特征,这既是社会转型时期的重要特征,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结果,又是政治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和意识形态所具有的独立性的体现。多元并存的政治文化格局必然加剧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与各种亚政治文化之间的冲突。因此,我们要想获得政治文化建设的主动权必须不断地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对亚政治文化的整合,提升它的主导地位。历史发展表明,一种社会制度的存在和发展首先体现为人们关于这种制度的观念、价值的设想、理解和认同;而一种社会制度要想继续存在和不断发展必须要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同,取得人们对其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理解,否则就失去了内在的支撑,缺乏了继续发展的条件。我国社会价值观和政治文化的多元化和多样性迫切要求我们建立一个统摄民众的社会精神、信念和信仰的价值体系,以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对亚政治文化的整合力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为我们进行价值观的引导和规范提供了依据,为我们加强社会整合提供了思想基础和更多可能。需要特别指出的就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加强我国社会政治文化的整合,并不是要取消亚政治文化在我国社会的存在,而是要对其进行合理的引导,不断地挖掘并发挥其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的积极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提高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认识。社会主义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已经向人们证明它不仅是一种理想、制度和社会运动,它也是人类的一种价值目标和价值诉求。马克思主义的核心问题其实就是实现人的彻底解放,让人变成“完整的人”、“真正的人”、“自由的人”,而共产主义社会实质上就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正是社会主义的这种价值性才使得其具有了特殊的吸引力和生命力,使得其具有了其他一切社会制度难以比拟的优越性。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化能够成为我国社会主导政治文化的价值基础。但是任何社会制度的运行和社会目标和理想价值的实现都是一个客观的过程,需要不断地通过自觉的人类实践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成功实践,也是社会主义价值的生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生动地说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正在努力地探索和积极地实现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不断地探索和实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作者:贾绍俊

政治文化与政治文明建设论文 篇3: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结构、功能及发展探析

【摘要】“政治文化”这一概念是政治学研究中一个比较新的课题。文章以政治学政治文化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理论为指导,通过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结构和功能的分析,理清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结构及其功能的发挥问题,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对策建议,为新世纪新阶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及其政治文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中国 社会主义政治文化 结构 功能 发展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提出“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用先进的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用先进的文化来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本文在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发展的现实基础上,探索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结构、功能及发展问题,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提供实践指导。

1 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结构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结构——以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指导下形成的政治文化为指导,两种政治文化——传统政治文化和西方外来政治文化为必要补充。

1.1 我国优秀传统型政治文化产生的历史渊源及作用,它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基础和“根”

儒学倡导“天下定于一尊”的思想,铸就了视国家统一为当然、分裂割据为异端的政治心理和文化观念,这种基于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基础上的爱国主义,对整个社会的整合、凝聚作用是超越阶级和阶层的,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根基,在中国这个多民族的国家中一直起着积极的作用。由此可见,在中国权威主义家国同构的政治体制之下,产生了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价值观和政治文化。反过来,儒家思想也为权威统治提供合法性。因而,在封建社会的两千多年里,权威主义和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主流。在此后过程中乃至今天仍发挥着不可抹杀的作用。

1.2 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而取得了主导地位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和国家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将社会主义政治文化重新归位于主导地位。首先,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我国政治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市场经济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奠定了新的物质基础。其次,政治体制改革,加强党内民主,强调集体领导,重建党内生活秩序,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再次,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依法治国方略。这些都增加了人民对社会主义国家的信任和热情,强化了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主导地位。

1.3 西方外来政治文化袭来,作为一种新鲜的血液不断为我国政治文化提供必要的补充

西方外来政治文化袭来,不可避免地引起中国和外国的政治文化交流。西方政治文化作为一种亚政治文化被纳入我国政治文化结构中,对于我国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产生着重要影响。今天,人们对西方文化痴迷仍随处可见,例如,过洋节、吃洋餐、喝洋酒、推崇西方的娱乐方式、审美标准及价值观。在一定范围内持这种政治文化观念的人还将长期存在。

2 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功能

政治文化是政治的灵魂。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一经形成,它便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挥着强大的功能。

2.1 指导世界上最大的政治行为主体——中国人民的政治行为

这是政治文化最基本的功能。政治文化规定了人们的政治倾向,成为一种内化了的政治行为规范,影响和支配着人们对政治行为方式的选择,并以一种执著的政治目标深刻、稳定、持久地指导人们的政治行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当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带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胚胎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战火中走出来的时候,就承担了对世界上最大的政治行为主体——中国人民的政治行为的指导功能,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辛的探索,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民族民主革命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了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这才真正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真理,中国革命的面貌才焕然一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内化于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政治认知取向、政治情感取向、政治评价取向,便形成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正是有了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对于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所形成的正确而强大的心里指导和支持,经过28年的艰苦奋斗和几千万人的流血牺牲,终于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

2.2 支持、维护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统治体系的确立、巩固和发展

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形成、发展起来的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体系中,有一个核心内容叫人民民主专政理论。这一理论是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政治学说的重要内容,是毛泽东同志和第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把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和中国政治国情结合起来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等文中全面总结了中国革命斗争的历史经验,批判了资产阶级代表人物鼓吹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指出中国不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只能建立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后来他在1957年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又特别强调,“在我们国家里,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一般地属于人民内部的阶级斗争,这是因为我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有两面性。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它有革命性的一面,又有妥协性的一面。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它有剥削工人阶级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1]这些论述既论证了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核心内容,也阐述了具有中国阶级、阶层及其相互关系的政治国情。这就是对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最科学的合法性说明,从而获得了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最广泛的心理支持。也正是在这一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核心内容的指导下,确立并不断巩固和发展了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

2.3 化解、避免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危机

纵观古今中外的政治制度发展史,任何政治文化对于现存的政治制度来说,都有可能是一把“双刃箭”。一方面,某种特定的政治文化有可能成为催生和发展某种特定政治制度的阳光和雨露;另一方面,某种特定的新生政治文化,也有可能成为推翻和摧毁某种政治制度的心理利箭。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之“箭”,是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长期社会主义建设、吸取中外优秀政治文化传统而铸就的,并且是与时俱进的,它对于化解和避免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危机,曾经起到过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国家动乱的情况下,那些阴霾终就被灿烂的阳光驱散。其中,驱散阴霾的坚强利箭,并不是飞机、大炮和原子弹,而是长期内化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在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关键时期发挥了关键作用。历史再一次表明,我们的人民是伟大的人民,我们的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伟大而顽强的生命力,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强大功能无坚不摧。

3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政治文化的建设。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任务中,明确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的崭新使命。这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圆”。根据这些要求,我们要努力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化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

3.1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政治文化的发展和更新奠定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和条件

我们要通过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来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使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发生全面变化,使政治生活、政治关系、政治意识朝着有利于建设高度社会主义民主的方向发展,为政治文化的发展和更新准备充分的物质技术基础和条件。政治文化作为思想上层建筑和政治意识形态归根到底受经济基础决定。而经济基础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力,生产力构成一切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发展的动力源泉。早在1980年2月,邓小平就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主义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如果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的发展的速度比资本主义国家慢,还谈什么优越性?”[2]经济上的落后制约了政治文化的发展。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使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制度所得到的实惠中坚定政治信仰,产生对现行政治制度的认同和爱戴。

3.2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流政治文化建设,培育参与型的公民政治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

当前,我们国家正处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大发展、大转型时期,来自国际国内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知识、新矛盾不断涌现,政治文化趋于多样化,理论界也众说纷纭。这些思潮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甚至有些错误思潮甚嚣尘上,呈愈演愈烈之势。面对这种复杂的局面,我们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否则各行其是、各自为政,就会出现社会政治动乱。毫无疑问,邓小平理论是中国人民求富求强的科学指南,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更是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的政治共识。党的十七大根据形势发展提出了深入落实科学发展问题,就是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要用科学发展观来统一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凝聚全党,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解决我们面临的复杂矛盾和问题,不断推进我们的伟大事业向前发展。因此,我们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流政治文化建设,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培育参与型的公民政治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

3.3 批判地继承中外政治文化的优秀成果,在兼收并蓄的基础上综合创新

要处理好现代政治文化与传统政治文化的关系。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传统政治文化,对其进行合理扬弃。要从我们所处的时代要求出发,积极吸收继承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精华,同时坚决摒弃传统文化中“三纲五常”、“皇权至上”等封建糟粕,努力创建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适应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新型政治文化。其次,要处理好本土政治文化与外来政治文化的关系。要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借鉴其现代化的管理经验和西方先进的文明成果,来丰富和发展本民族政治文化,使之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随着人类文化交流的日益扩大,尤其是随着人类社会全球化的发展,国家间政治文化的交流势必愈加密切,这种交流是交互的、双向的,是不可阻挡的。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型政治文化既要立足于本民族的特点,又要适应这种全球化发展的要求,同时还应防止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的渗透,大胆地吸收和借鉴西方政治文化中一切有益的文明成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对中国政治文化进行大胆而合理的改造,注重培育新型的政治文化因子,为现代政治文化的建立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3.4 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政治文化作为深层次的社会政治现象,可以说是政治的灵魂、经济的杠杆、文化的中枢。先进的政治文化能推动社会稳定和进步,落后的政治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一定社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的影响和作用于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先进政治文化是政治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政治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保证,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和核心内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政治文化是我们当前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和必须完成的一项战略任务。因此,我们要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关宏,胡雨春.政治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

[2] 杨光斌.政治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8月25.

[3] 阿尔蒙德,维巴,公民文化,1989年第1版,浙江人民出版社,第15页.

[4] [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华夏出版社1999版.

[5] 王邦佐,王沪宁,孙关宏,李惠康《新政治学概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

[6]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8月第一版,第758-759页.

[7] 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作者:王妤煜

上一篇:技能培训体系的临床医学论文下一篇:基于自主学习的高中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