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职业院校礼仪教育论文

2022-04-23

[摘要]通过高铁时代对铁路人才的素质标准和需求进行解读,结合铁路院校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提出了新形势下创新铁路院校学生素质教育思路,打造高铁技术人才新品牌的观点。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高铁职业院校礼仪教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铁职业院校礼仪教育论文 篇1:

高职院校高铁乘务专业礼仪课的教学探讨

[摘           要]  铁路客运服务礼仪是高铁乘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以职业技能训练为载体,使学生具备高铁乘务职业礼仪和社交礼仪的基本知识,具有易懂、易会却难养成的特点。以岗位职能为导向,综合运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多种方法,循序渐进地教授学生必备的礼仪知识和服务技巧,并促进学生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升华和提高。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高铁乘务专业;礼仪课

近年来,随着高铁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与建设,现代化、个性化的现代运营方式对乘务服务礼仪要求逐渐增高。乘务人员为乘客提供的最直接、面对面的服务,优质的服务礼仪是树立高铁企业良好形象的重要筹码。为顺应社会需求和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乘客,“服务至上”被摆在高铁运输企业的首要位置,培养乘务员的“服务礼仪”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责。

一、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制订教学目标,内慧外秀是“灵魂”

高职院校高铁乘务专业随着我国高铁行业的发展应运而生,重点培养能从事高铁乘务、车站客运服务工作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高铁乘务服务属于一种高端服务,为广大乘客提供面对面的、贴心的服务,其主要服务内容包括:在乘客上车前为乘客检票,在高铁出发后为乘客整理行李防止行李掉落,通知乘客到站信息,打扫车厢清洁,解决乘客突发事件或纠纷等。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高铁乘务服务质量代表的是一个城市的形象与风貌,塑造该专业学生良好的气质修养与礼仪态度,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教育过程,相比于培养学生专业知识技能更加困难。

铁路客运服务礼仪是针对高铁乘务专业学生的一门核心课程,也是从事高铁服务各岗位工作的入门课程,主要向学生讲解见面礼仪、日常行为礼仪、车站服务礼仪和列车乘务服务礼仪等知识,因此,高铁乘务专业礼仪课的教学培养目标应以职业岗位为导向,紧密结合社会市场及广大乘客对乘务员的要求,以乘务员国家职业标准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操作习惯、职业素质和服务意识,使其成为一个仪容万方、温文尔雅、内慧外秀的服务工作者,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二、以模块教学为载体,重构教学体系,仪态礼仪是“核心”

在传统的教学体系中,教师通常按照教材中章节的顺序进行讲解,忽视了前后知识间的逻辑联系,导致学生缺乏对礼仪知识的整体认知和了解。再加之铁路客运服务礼仪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很多教师仍然采取傳统的单一理论灌输式的教学方式,缺乏实践、实训环节,学生会学不会用,成为“理论上的巨人、实践上的矮子”,更难谈及良好礼仪习惯的养成,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岗位就业。因此,为了更好地与高铁时代用人需求接轨,将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有机整合起来,以“仪态礼仪”为核心,以模块教学为载体,重构课程教学体系,真正实现“做中学、学中做”,切实促进学生良好仪态礼仪的形成。

根据课程特点,将礼仪课分为三个模块进行教学:

模块一:乘务员的仪表仪容规范。主要包括仪容仪表、见面礼仪和日常行为礼仪等内容。意在通过对高铁乘务人员形象的描述,让学生明白塑造良好仪表仪容的重要性。

模块二:乘务员的仪态美。主要包括乘务员的服装、发型、化妆、站姿、坐姿、蹲姿、鞠躬等方面内容。通过该模块的理实一体化教学,让学生理解什么是仪态美,掌握服饰礼仪、面部淡妆技巧和不同场合下各种姿态动作的分类和要领,让学生了解乘务服务工作中的“仪态美”。

模块三:乘务员的服务礼仪。主要包括车站服务礼仪和列车乘务礼仪两个部分,让学生了解高铁乘务服务礼仪规范及要求,通过优质规范的礼仪行为培训,塑造学生良好的岗位服务礼仪形象。

这样通过对乘务职业仪表、形体仪态及服务礼仪三个方面对礼仪课进行更细致的模块划分,然后通过全方位、立体化的教学培训方式,帮助学生由内到外地提高气质修养和服务礼仪,为以后的工作做好准备。

三、以培养素质为宗旨,优化教学方法,能力训练是“关键”

教学方法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由于礼仪课的教学内容具有极强的抽象性,传统单一、枯燥的说教式教学方法使得学生严重缺乏兴趣,在课堂上注意力十分容易分散甚至昏昏欲睡,导致教学效果难以令人满意。为了满足高铁运输企业对乘务人员数量和质量的需求,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以培养学生素质为宗旨,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提升礼仪课的教学效率。

(一)运用案例式教学法,让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案例式教学法是指教师综合利用各种实际案例或资源,通过案例介绍,引导学生研究和讨论,让学生在案例分析过程中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在第一模块中的理论教学中适当结合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可让抽象的、枯燥的知识具体化、生动化。

比如,在礼仪课的第一节课中,以“首长专列上的最美乘务员——孙琦”的个人成长故事为例,在工作中她一直兢兢业业,而且她的礼仪姿势十分标准,被当作中国铁路总公司的礼仪典范并印进业务书,供全国高等列车乘务员学习。通过典范案例的宣传,让学生以孙琦为榜样,拥有一颗热爱高铁乘务事业的心。

又如在讲解“礼仪的含义、功能及作用”时,引入“松下与理发师”的案例,松下是日本著名的企业家,他非常不修边幅,而且企业也不注重形象,导致企业的发展十分缓慢。有一天他在理发时,理发师毫不客气地批评他道:“你是公司代表,却这样不注重衣冠,别人会怎么想呢?”从此,松下改变了以往不修边幅的习惯,开始注重自己的仪容仪表,从此他的生意也随之兴隆起来。组织学生围绕案例思考注重仪表仪容的意义是什么?当今社会,企业的形象和员工的形象之间有什么关系?你们心中的乘务员形象是什么样的?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充分认识到礼仪无论是对个人还是企业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法,让学生感受职业仪态美

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直观等诸多特点,高铁乘务人员职业仪态美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而是需要教师有针对性的训练和自身的坚持努力才能塑造出来。在礼仪课上对学生的仪态美训练主要可以从亲和力和身体姿态两个方面展开。其中,亲和力的训练是仪态美训练的重点,而亲和力是指学生的眼神和笑容,在教学中我们精选了中国礼仪培训大师周思敏的《你的礼仪价值百万》中的片段制作成微课视频,让学生通过反复观看、模仿,并将自己每天训练的情况以视频打卡的形式发送到班级群中,让更多的人发现学生的错误,从而在教师与学生的共同监督下,有效促进学生良好仪态习惯的养成。

(三)运用项目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养

在礼仪课教学中,学生学习完理论知识后,以学生为主体,根据行业特点和职业要求,重点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高铁乘务员形象塑造”项目任务训练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模块教学内容对项目任务进行细化:

项目一:职业与形象塑造

任务1:高铁乘务职业素养 任务2:高铁乘务形象塑造

项目二:高铁乘务人员的仪容塑造

任务1:高铁乘务的化妆技巧 任务2:高铁乘务的发型塑造 任务3:高铁乘务的面部表情

項目三:高铁乘务人员的形体塑造

任务1:形体训练 任务2:形态训练 任务3:审美训练

项目四:高铁乘务人员的服务礼仪

任务1:乘务礼仪 任务2:餐车礼仪 任务3:社交礼仪 任务4:举止礼仪

在项目训练过程中,采取分层分组相结合的方式,让每个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课堂与课后训练,当小组所有成员在项目任务结束时仪态与礼仪全部达到训练标准时,即通过项目考核,否则不予通过。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小组团队的力量,让学生通过相互合作、相互监督和相互促进,提高自身的礼仪素养。

四、以评价素养为目的,优化考核方式,素养提升是“效果”

课堂考核是检测课堂教学成效和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对于学生的礼仪考核多采取的是传统的以期末考试一锤定音的形式,这种模式难以满足高职院校对高铁乘务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

在当前“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下,为全面推进高职高铁乘务专业的改革,客观、公平和全面检验学生对礼仪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礼仪素养的形成情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根据礼仪课的特点及教学目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在实践,采取“课内理论考试(30%)+课内实践测评(50%)+课外实践(20%)”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其中,理论考试以期末闭卷的形式,注重考核学生对“内慧修养”等相关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情况。

实践测评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对学生在课堂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礼仪仪容和职业素养的考核,将考核和评价嵌入到每一个项目教学过程中,形成全过程评价考核制度。二是以国家高铁乘务员职业标准对服务礼仪的要求作为考核标准,并参照高铁运输企业对于乘务员岗位的招聘要求,模拟高铁乘务员面试现场,对学生在仪容、坐姿、站姿、微笑、表达等的方面表现进行综合评定,同时为了提高评分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对学生模拟面试的整个过程进行录像,在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观看回放,并共同商议评分。

课外实践奖励主要是针对在全国职业院校师生礼仪大赛、学校举办的“高铁乘务服务礼仪”技能大赛中获得奖项的学生,根据其表现给予适当加分,每次活动可以累积,其目的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礼仪实践活动。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做好服务是高铁运输业实现更好发展的坚实基础,也是立足之本,而服务质量的提升依靠的是乘务人员。高铁乘务人员作为距离乘客最近的服务岗位,服务礼仪技能的学习和习惯的养成自然不能忽视。高铁乘务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将服务礼仪与乘务专业教学紧密结合起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提高礼仪课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礼仪素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马兰.高铁乘务专业“服务礼仪”课程改革探析[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6).

[2]杨文华.高校礼仪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J].文教资料(12):210-211.

[3]郭海霞.高职院校礼仪课程教学方式探讨[J].公关世界,2015(5):53.

编辑 司 楠

作者:龚美玲

高铁职业院校礼仪教育论文 篇2:

论高铁时代的人才品牌与素质教育

[摘 要] 通过高铁时代对铁路人才的素质标准和需求进行解读,结合铁路院校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提出了新形势下创新铁路院校学生素质教育思路,打造高铁技术人才新品牌的观点。

[关 键 词] 高铁;人才品牌;素质教育

一、高铁时代的铁路技术人才标准分析

随着中国进入高速铁路时代,铁路企业对高素质铁路技术人才的需求陡增。具体分析,对应高铁需求的人才标准应分别体现四个“高”:

(一)高技能

与传统铁路建设相比,高铁工程更复杂,路基施工技术高,对一线铁路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技能要求。

(二)高标准

据高速铁道工程技术专业老师介绍,300公里时速以上的高速铁路轨道要求不沉降、不变形,对质量提出了高标准。这就要求现场作业要更加严谨、规范,无论知识储备还是工作作风都要求高水准、高质量。

(三)高效率

从引进时速200公里高速列车技术,到自主开发时速350公里以上的“和谐号”,中国仅用5年就走过了国际上40年高速铁路发展的历程。新一代高铁人才也应树立高效、快捷的职业意识,紧跟高铁时代的步伐。

(四)高科技

高铁一路呼啸而来,需要科技创新保驾护航。以京沪高铁为例,每米平直度误差在0.05毫米以内,低于标准要求0.1毫米,科技创新是高铁时代对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

二、如何打造高铁时代高素质技术人才品牌

铁路高职院校是向铁路行业输送建设主力军的重要人才基地,培养的学生多面向铁路各主要工种一线,进入高铁时代后,铁路院校基于对高铁时代人才需求的解读,新形势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素质教育,打造高铁人才品牌:

(一)坚持半军事化管理,强化纪律和团队意识

以隧道建设为例,过去建普铁一般是两端相向开挖,贯通的上下左右正负误差可为5厘米,现在的高速线路误差则连2毫米都不允许,这就要求从测量到隧道开挖,再到现场运输、电气等几十个工种、数百名技术人才,要一丝不苟地完成每道工序。因此,铁路院校要对学生实行严格的半军事化管理,如扎实开展军训教育,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艰苦奋斗和吃苦耐劳的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习惯;坚持长跑活动,定期组织越野赛,徒步参观革命圣地等活动。只有做到步调统一、严格守时、令行禁止,才能培养出政治合格、作风过硬的铁路建设者。

(二)依托校企合作,推进校企文化深度融合

在现有的校企合作基础上,确定一批铁路企业,建立校企共同育人机制,为学生配备企业导师,负责学生实习期间的素质培养,把企业实践作为高铁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通过校企联合体,让学生到现场参与工程实践项目,锻炼实践能力,感受企业文化。例如,进行高铁礼仪培训以及高铁客运英语、高铁工种操作规程等培训,定期派遣他们到高铁沿线进行春运或工种实习,感受高铁企业的文化熏陶并融入其中。

(三)创新素质培养模式,加强高铁特色素质教育

更新传统素质教育模块,凸显高铁时代的育人重点。即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量身打造高铁特色素质教育的子模块;再以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主线,分别设置活动载体,以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为链接,全程贯穿高铁职业素质教育,构建素质教育工作新体系,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1.根据高铁时代的人才需求,创新素质教育目标模块。依托大学生创业园、创新工作室等社团,积极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等活动,完善活动载体。

2.建立高铁素质教育师资库。利用校友资源,聘请中国铁科院高铁安全中心、高铁工务段等技术专家来校讲座,对学生素质教育活动进行全程指导,结合社团活动,编写高铁人才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方案。

3.实行素质教育项目制管理。由专业老师担任项目负责人,组织项目推进工作。如高铁安全教育由高铁概论教师负责,阳光体育项目由体育教师负责,职业生涯规划由就业指导老师负责,心理热线由三级以上的心理咨询师负责,每学期开展一次素质教育成果展示和表彰会。

4.打造高铁素质教育品牌。对应每个素质模块,打造一至两项品牌活动,组建精品社团,建立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如思想素质模块的品牌社團有党史宣讲团、高铁礼仪队等,品牌活动有文明修身工程、红歌会等,高铁专业素质类有轨道工务协会和轨道工务技能大赛等品牌活动。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国高铁正在走向世界,高素质技能型的高铁技术工人成为国内外急需人才。铁路职业院校的素质教育也应该推陈出新,不拘一格,紧密对接企业需求,融入高铁企业文化,让铁路职业院校的学生成为高铁时代的人才品牌。

参考文献:

陈南辉.国家名片:中国高铁发展纪实[M].江西高校出版社,2016.

作者:朱卫彬,陈超

高铁职业院校礼仪教育论文 篇3:

信息化教育模式及创新教育模式在高校教学中的融合与实现探析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教育教学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现在高校的教育教学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影响了整个教育教学的质量。随着科技不断进步,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我国高校的教育教学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紧跟时代变换,在教学中融入信息化以及更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模式。基于此,本文对信息化教育模式及创新教育模式在高校教学中的融合与实现进行了探析,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模式;高校教学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9.14.101

0     引 言

现阶段,我国高校教育教学的要求不断提高,更重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高校教育教学方式需要做出改变,采用信息化教育教学以及创新教育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在高校教学中合理融合信息化教育模式及创新教育模式,成为高校现阶段的重要工作。

1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意义

就目前而言,信息化教育教学在高校教学中已经得到了很好应用,且取得了一些成绩,这是一种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的教学,可以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多的便利性。信息化教学模式主要通过视频方式进行教学,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技术,让学生看到最直观的教学内容,不受时间地点限制,想学就学,激发高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信息化教学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

2.1   在课件教学中应用

在高校中进行信息化教学大多通过多媒体方式授课,在具体应用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精心制作课件,让整个多媒体教学设计更加现代化,顺应时代发展,提升品质。同时,从学生角度出发,精心设计与布局课件,将课堂问题做得声动有趣,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学习更加轻松愉快。

2.2   在课余时间的应用

高校采用信息化教学方式,能够利用学生的空闲时间进行教育教学。通过建设网络学习平台、学习公众号等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加便利的学习渠道和更具有时代性的资料,让学生学习最新的顺应时代发展的内容。同时,课上学习内容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供学生学习参考以及复习。

2.3   在技术类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體教学对一些实验类的教学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例如,通过视频教学,让学生了解高校化学烧杯、容量瓶、玻璃棒等玻璃器皿的使用步骤,每一个步骤都可以暂停,还能反复观看,对于重点和难点内容能够一网打尽,更好地突破课堂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学生在自己实操时能够随时随地想学就学,比以往教师演示以及书本上的图片更加灵活,更加适合学生学习,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3     信息化教学在高校教学中的创新

3.1   丰富教学形式

现在的课堂教学往往是对学生学习的必修科目进行教育教学,教学目标是培养全方位发展的高质量人才,因此,高校要丰富教学内容及教学形式,开设学生感兴趣的科目,比如英语、舞蹈,这些教学符合学生们的兴趣爱好,更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在丰富的教学形式下进行更好地学习。

3.2   发展更先进的信息化技术

现在课堂中常见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是微课以及终端设备教学、多媒体教学,但是,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更新改革,高校可以建设学习平台以及电子书包等,创新信息化教育教学。高校在应用信息化技术时,应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3.3   有效开展课堂监督检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高校在进行课堂信息化创新教学时也需要进行检验,在多媒体教学后,教师应为学生准备一些课堂小测,学生通过终端技术直接评分,使他们看到自己的不足,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从而更好地有针对性学习。对于学生而言,这样的课堂监督能起到一种很好的反馈作用,有利于学生掌握自己的学习情况;对于教师而言,也有很好的积极作用,让教师能够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进行积极改进,提高教学效率。

4     信息化教育模式及创新教育融合的意义

4.1   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对学生学习很有帮助,信息化教育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校采用信息化教育模式能够创新信息化教学方式,更多地融合现在的技术,丰富教学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中来,让他们从心里接受并喜爱这种教学模式,喜欢学习,从而主动学习,提升学生的思想意识。

4.2   为学生带来了便利的学习条件

高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多的是通过课堂教师的教学了解课堂,课后可能自己去复习以及去图书馆查找资料,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高校信息化教育进一步深入,学生能够把电子课件带回家,如果学生想要更加深入地了解学习内容,可以通过学习平台、公众号以及电子阅览室等方式进行学习。高校进行信息化教学,能够通过提升与管理信息化技术设备,为学生提供最新的、最有帮助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扩充学生的课外知识量,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4.3   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是高校现在教学的目标与宗旨。现阶段,高校通过将信息化教育模式与创新教学模式相结合,可以更好地为学生进行更加全面地教学,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无论是哪个学科的内容,只要学生想学,就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现在很多高校把礼仪等课程列入了网络课程学习,学生自己利用课余时间在网上完成修学,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学习,像演讲与口才等,这些学习内容能够拓宽学生的学习知识面,很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

4.4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高校所有的教育教学都是为了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学习。学生是学习的原动力,如果学生不积极主动学习,教师再努力教学也不能发挥出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现在的信息化教学与创新教学模式相融合时,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通过课下完成的作业以及根据网络教学进行学习,能够激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因此,信息化教育与创新教学模式相融合进行教育,能够让学生主导学习,自主学习很多科目,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5   推进教育教学发展

时代在更新,社会在进步,教育教学也要做出改变,尤其是高校教学,要融合时代发展进行创新教育,提升高校学生的信息化教育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平台以及学习机会,使他们更好地掌握课堂知识。信息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及进行更多的实践研究都为了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使高校教育教学在时代这趟列车上越走越稳,更上一层楼。

5     结 语

通过探析信息化教育模式及创新教育模式在高校教学中的融合与实现可以看出,信息化教学模式及创新教育模式相融合有利于学生学习发展。通过了解信息化教学模式可以知道,信息化教学模式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一种形式,适应现在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课堂中应用信息化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地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随时随地可以学习的方式,学生对这样的教育教学更加感兴趣,同時,更能丰富课堂教学形式。通过对信息化教学模式与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相融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多样的教育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有利于学生学习;学生随时随地、想学就学,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学习形式,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高校通过推进一系列教学改革,能够促进教育教学发展,但是,在实践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环境,多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实时监督教学课堂情况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实践检验,最终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最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高效学习。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妍,郑敏.信息化背景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模式的创新[J].西部素质教育,2019(1).

[2]沈虹.信息化教育背景下基于微信的中等职业院校德育教育模式创新[J].知识经济,2018(11).

[3]陈利华.信息化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究[J].山西农经,2017(10).

[4]吴广智.谈信息化教育模式及创新教育模式在高校教学中的融合与实现[J].才智,2017(11).

[5]丁蓉.信息化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11).

[6]王英哲.高职院校以信息化为平台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5(10).

[7]雷朝滋.教育信息化建设与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变革创新[J].黔西南日报,2015(4).

[8]张倩,张铁君,曹海英.信息化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5(10).

[9]李霞,李婧.现代教育技术与高校创新教学模式探析——以国际关系理论课程为例[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9).

[10]田鹏,吕航,宋洁.“双轮驱动”模式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的探索与实践[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6(9).

作者:肖宇宁 张宇晨 金娴瑾 陈万琪 郑兴宇

上一篇:美国俚语的语言学发展论文下一篇:银行保险占领市场份额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