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研讨课与临床医学论文

2022-04-25

摘要:儿科学是临床医学重要的专业主干课程。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儿科学在专业课程体系和学生知识体系中地位进行再认识,并就该课程教学内容的构成、主要线索,教学过程,以及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人文素质教育,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进行探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生研讨课与临床医学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生研讨课与临床医学论文 篇1:

目前研究生培养中出现的问题

摘 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高低直接体现高校创新能力,更是国家创新能力的基础。本文分析了当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严重问题,从提高研究生生源、规范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及导师队伍建设、提高学位论文质量等几个方面入手,阐述如何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关键词:专业学位 研究生培养 创新能力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高级别,是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关键在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高级别形式,建国初期模仿苏联,20世纪80年代后期逐渐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中国特色的培养模式,学科齐全的培养体系也已经形成。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要头脑清醒,近年来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扩招,培养中一些非常严重的问题日趋显现。

1 生源质量下降

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逐渐扩大,目前研究生规模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大规模的扩招势必降低入学门槛,这对非知名院校生源质量影响更明显。扩招后学校环境及配套设施跟不上、师资力量等教育资源建设的速度滞后,制约了研究生质量的培养[1]。

2 教学质量下滑

课程教学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当前课程设置不合理,缺少实践课与学术讲座。教学内容陈旧,研究生课程与部分本科生内容重复,缺乏深度及前沿性课程。教学方法单一,是本科教学的延续,缺少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式, 没有充分调动研究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研究生创新意识的培养[2]。

3 科研能力不强

扩招后导师所带的研究生人数增多,日常工作繁忙,不能对研究生进行及时充分的指导。部分导师责任意识不强、自身素质不高[3]。上述原因影响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学位论文质量不高及原创性成果少。

针对上述研究生培养中出现的问题,如何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国家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是各高校及科研机构面临的重要问题,只有做好下面工作才能全面提研究生培养质量。

3.1 改革招生方式

加强研究生招生宣传工作吸引优质生源,搭建研究生院统一宣传平台,构建快捷的导师与学生、学科与导师、学校与学院全面参与招生宣传体系;充分调动导师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利用各种学术交流的机会扩大学校影响;探索与生源质量挂钩的招生宣传激励机制;瞄准生源聚集地重点集中持续宣讲。加大复试成绩所占比例,加大对考生的专业知识、学术背景、科研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考核力度,提高生源质量。

3.2 规范研究生管理制度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实行校—院—导师三级管理模式,对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全程管理和监控。培养单位要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从研究生的实际出发,改进管理手段和方法,规范研究生管理制度,确保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4]。

3.3 提高教学质量

多开设一些专题讲座,减少与本科课程重复,扩宽学生知识面。教学过程中引入学科热点及前沿研究问题,使用启发式、互动式、研讨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5-6]。

3.4 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研究生的培养重点在于培养创新人才,提升创新能力首先要增强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开发独立发现新事物、新现象并提出新见解、新方法及解决新问题的能力[7-8]。设立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开展科研相关创新活动,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3.5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导师自身素质对研究生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导师队伍至关重要。在导师的资格的认定上应对申请者的发表论文、人才培养情况、科研课题、经费等进行公平公正的综合考察并择优评聘。支持导师参加各种学术活动提高导师队伍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实行导师负责制,改变只上不下的导师终身制,强化对导师的约束和考核机制,将研究生培养质量与导师切身利益挂钩[9]。

3.6 提高学位论文质量

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能反映研究生教育的水平。提高学位论文质量首先从新生入学开始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并确立自己的研究方向,重视研究开题避免形式化,严格论文中期检查使导师及时了解研究生的论文进展情况便于更好指导,加大盲评力度,从而保证论文质量[10]。

只有通过改革招生方式、规范研究生管理制度、提高教学质量、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提高学位论文质量等综合手段与方法,才能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朱军.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问题的透视与改革路径[J].煤炭高等教育,2017,35(1):11-16.

[2] 廖湘阳,周文輝.中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反思[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38(2):102-110.

[3] 锁爱莉.关于提高肿瘤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25(1):60-63.

[4] 施咏清,杨晓江.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控与预警[J].沈阳大学学报,2017,19(4):400-406.

[5] 王传毅,乔刚.省域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7(1):58-65.

[6] 王建跃.研究生教育质量文化建设初探.研究生教育研究,2017(4):51-55.

[7] 王玲玲,刘玉秀,顾怀敏,等.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性的探讨[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7, 30(2):193-195.

[8] 夏振尧,王从锋,王建柱,等.协同创新中心研究生培养探索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7,26(1):79-84.

[9] 曹永丹,张金山,董红娟.导师团队制建设与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学科探索,2017(7):34-35.

[10]马青变,郑亚安,付源伟,等.提高全科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和建议[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7(2):128-129.

作者:尤晓光 文丽君

新生研讨课与临床医学论文 篇2:

《儿科学》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儿科学是临床医学重要的专业主干课程。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儿科学在专业课程体系和学生知识体系中地位进行再认识,并就该课程教学内容的构成、主要线索,教学过程,以及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人文素质教育,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进行探讨。

关键词:儿科学;课程建设;实践

儿科学是研究自胎儿至青春期阶段有关疾病防治、促进身心健康及正常生长发育的一门综合性医学。儿科学属于临床医学的二级学科,也是主要学科之一,青海大学医学院自1958年建校成立临床医学系以来即开设《儿科学》课程。一方面,随着院系规模的扩大,开设《儿科学》(含见习)的专业越来越多,如临床医学、临床医学(儿科方向班)、妇幼保健医学、全科医学、影像医学、检验医学、预防医学、麻醉医学等专业;另一方面,随着高校的教学改革,许多课程都需要压缩课时,删改部分内容,以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像《儿科学》这样传统的专业主干课程受到的冲击更大,面临的改革任务更重。

新生儿学是儿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是儿科学中最具特色的学科,其研究内容是其他临床学科极少涉及的方面,新生儿期的死亡率仍然非常高,占婴儿死亡率的60%~70%,这个时期疾病的种类和处理方法与其他时期有诸多不同,是一个非常时期。新生儿医学的任务就是运用各种方法研究新生儿期各类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和预防。新生儿医学同时包含一部分围生期医学的内容,内容较为繁杂。但目前的《儿科学: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章节仅罗列了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很难形成一个清晰的理论体系,观点和材料往往很难统一。

我们针对儿科学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就如何通过精简课程,突出重点,减少重复,保持特色,调整教学内容,并改革传统《儿科学》课程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既传授知识,又培训基本技能、传授学习研究方法的教学效果,并最大限度地扩大学生从课程中获得的信息量,尽可能与现代儿科学研究的进展同步,培养出有创新思维、能够从事临床工作的综合能力强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作初步探讨,以期推进《儿科学》课程建设。

1课程建设目标与实施方案

1.1建设目标

1.1.1教学方面

(1)教学内容:1)进一步完善教学大纲、教學计划、选用国家级优秀教材。2)进一步修改多媒体课件,并积极制作案例教学课件。3)以本为本,以人文本,课堂教学中注重更多收集和引用案例。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课堂教学内容(尤其是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章节),主要从授课内容、教学手段方面完善和扩充,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2)建立慕课小视频:主要收集、整合、优化扩充学习资源[1]。

(3)开好见习课:根据教学计划,进一步完善和修订见习教学大纲,注重提高学生临床技能(尤其是小儿生长发育指标的测量与评估、新生儿复苏)的培训,并树立关心患儿,关注社会,注重技术与服务共同提高的观念。

(4)建立习题集:建立全面的课程内容习题集。

1.1.2师资队伍建设

(1)积极开展教研教改活动,发表相关教学改革论文,推动《儿科学》的教学研究活动。

(2)以各种形式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加强与国内顶尖医院及医学院校的联系与合作,积极参加学术交流和培训,建立承前启后、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梯队[2]。

(3)坚持教师评教、教师评学、学生评教的互评制度[3]。积极做到集体备课,坚持试讲、小讲课、“三级”听课制度,教学档案和教学研究活动趋于规范化。

1.1.3建设混合式教学模式[4]

(1)建立线上推送课程章节视频学习资料。(2)收集并建设线上课程章节习题集。

1.2实施方案

(1)组织课程组成员定期研讨,对课程建设的各方面随时进行交流。(2)课程组成员进行协调分工,合作完成建设计划中的各项任务。(3)课程组负责人在课程参与教师的帮助下,规划课程建设的各阶段建设要点,落实建设内容,对课程建设情况进行实时管理。

2课程建设的具体实施情况

2.1课程负责人方面的建设计划及完成情况

2.1.1建设计划

(1)规划课程建设的实施步骤及时间,落实建设内容,对课程建设情况进行实时管理。(2)教学管理制度上,对本课程组织开展教师评教、教师评学、学生评教等互评活动,认真做到集体备课,坚持试讲、小讲课、“三级”听课制度。教学档案、教学研究活动趋于规范化。(3)组织开展课程教研教学活动,组织申报校、院级教育教学项目,推动课程的教学研究。(4)组织课程组成员定期讨论交流,将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

2.1.2建设成果

(1)每学期至少召开两次以上教研活动。(2)召开两次以上的学生座谈会,举办小儿生长发育指标的测量与评估、新生儿复苏技能竞赛各一次。(3)每年收集一次课程相关的教师评教、教师评学、学生评教情况。(4)组织课程组成员听课次数至少5次/人/年。

2.1.3完成情况

已按期完成:课程负责人组织课程组成员定期召开教研活动4次,并做好相关记录,组织召开2次课程相关的学生座谈,举办小儿生长发育指标的测量与评估、新生儿复苏技能竞赛各1次。收集整理课程主讲教师的评教情况,组织课程组成员听课次数5次/人/年。

2.2教学队伍建设方面的建设计划及完成情况

2.2.1建设计划

(1)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扩充教师队伍,积极晋升职称,提高学历,优化师资结构。(2)在师资水平上,完善教师培养计划,以各种形式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加强与优秀院校的联系和合作。(3)提高教师教学水平,鼓励团队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竞赛。(4)积极参加各类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科研活动,在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上取得更多成果,发表相关教改论文1篇。(5)通过课程建设,打造较高教学、科研水平的教学课程团队。

2.2.2建设成果

(1)在学院支持下完成师资配备,扩充师资队伍,该课程主讲教师数量不少于4人。(2)积极晋升职称,提高学历,优化师资结构。(3)发表相关教改论文1篇。(4)鼓励团队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相关竞赛。

2.2.3完成情况

已按期完成,目前课程组有教师7人,《儿科学》课程主讲教师4人,主讲教师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1人。已发表教改论文1篇。

2.3课程内容改革方面的建设计划及完成情况

2.3.1建设计划

(1)在教学内容上,按照《儿科学》教学的基本要求,结合我校各专业教学的实际需要,调整教学大纲,丰富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章节内容,使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一致。(2)对课程的内容不断更新和引进,加入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使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开阔学生的视野,符合医学教育发展及学科发展趋势的要求。(3)定位于本科专业,以课堂教学为主体,逐步丰富实际应用案例,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内容。

2.3.2建设成果

(1)调整教学大纲,不同学时有不同教学要求的大纲内容。(2)更加完善优化多媒体课件及案例教学课件。(3)习题集建立。

2.3.3完成情况

已按期完成,已调整教学大纲,并完善优化多媒体课件,完成每章节的习题集,并设有答案。

2.4教学组织安排方面的建设计划及完成情况

2.4.1建设计划

(1)多媒体课件与传统板书教学相结合。(2)在讲清基本病因、发病机理、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防的基础上,关注学科前沿动态,注重临床思维训练,引入案例教学法。(3)开展课堂讨论,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综合分析,从而达到使学生掌握本科生基本理论知识,促进创新思维及实际运用能力提高的目的。(4)积极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

2.4.2建设成果

(1)多媒体课件与传统板书教学相结合。(2)重要知识点与案例教学相结合。(3)慕课视频录制与上传。

2.4.3完成情况

已按期完成,以课堂讲授为主,引入相关技能操作。主讲教师全部结合PPT展示和黑板演示结合的教学方式。

2.5实践教学内容方面的建设计划及完成情況

2.5.1建设计划

(1)从实际角度出发,设计见习课内容,修订新的见习教学大纲。(2)根据课程见习的安排,组织学生前往我院新生儿重症医学科、儿科示教室及临床技能培训中心进行见习。目的,通过技能培训、与真实病人接触、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简称SP)的培训以及模拟临床诊疗程序[5](指建立情境引入病例,通过仿真模拟病史采集、临床诊疗和操作流程),同时结合病例进行讨论、总结、强化理论知识,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2.5.2建设成果

(1)设计新的见习内容,将原有病例资料、影像学资料等进行整合,主要从病案导入、临床思维训练为重点开展见习。要求同学们撰写病案分析报告。(2)组织学生进行新生儿复苏演练[6],要求每一位同学学会并掌握新生儿复苏流程、如何复苏、新生儿气管插管,并组织竞赛,目的在于全面考核学生的参与意识、业务能力和协作精神。(3)通过学生SP的培训[7],组织学生编写SP剧本,理解剧本、熟悉剧本,从而引导学生构建自主学习的模式。(4)模拟临床诊疗程序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及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观察事物的敏锐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密切了师生间、同学间的关系,培养了人际交流能力。使学生学会如何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更深刻地理解医学模式由传统纯生物学模式与治疗型模式转变为“以人为中心”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必要性和循征医学对疾病诊断的重要性。在正式临床病史采集中,有过模拟病史采集经历的学生比未经历过模拟病史采集培训的学生,更能有效地采集、归纳和分析病史并更易取得患儿及家长的合作[8]。树立了爱伤、爱患意识。

2.5.3完成情况

已按期完成,修改并完善见习教学大纲。

2.6教材建设方面的建设计划及完成情况

2.6.1建设计划

(1)教材选用高质量的“十三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同时,引用推荐国内外儿科学方面优秀教材作为辅助教材。(2)完善雨课堂线上每个章节的习题集。(3)完善讲稿内容。

2.6.2建设成果

(1)选用国家级高质量的规划教材,并指定适合学生课后参考学习的参考书籍(《实用新生儿学》第5版、《实用儿科学》第8版和《尼尔森儿科学》第21版)。(2)完善教案内容。(3)建立适合我校实际、课程实际的配套习题集。

2.7网络教学建设方面的建设及完成情况

2.7.1建设计划

(1)完成并优化多媒体课件,进一步充实完善多媒体教学内容。(2)搜集下载并上传慕课微视频。(3)建立网上预习课件(PPT)和章节习题集。

2.7.2建设成果

(1)完成了课程慕课微视频的下载并上传学习资料等工作。(2)建立了章节习题集和试题集。

2.7.3完成情况

已按期完成。

2.8教学方法改革方面的建设计划及完成情况

2.8.1建设计划

(1)根据本课程的课程性质,结合教学实践,积极开展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2)结合学生的知识背景和课程特点,强调知识的传授与启发教育相结合,通过引入实际问题来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以直观的慕课视频、多媒体演示方式来构建学生的知识与逻辑体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问题。(3)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布置习题作答、章节作业、病案分析题分组进行讨论并撰写报告。

2.8.2建设成果

根据雨课堂同学们学习情况信息反馈,来查验学习结果和存在问题。

2.8.3完成情况

已按期完成。

3课程建设的相关成果

3.1课程负责人的相关成果

(1)建设期内共组织开展了4次教研活动。(2)召开了关于《儿科学》课程教学模式的学生座谈会2次。(3)组织收集课程相关教师评教、教师评学、学生评教情况1次。(4)组织课程组主讲教师互听课观摩3次/人/年。

3.2教学队伍建设方面的相关成果

《儿科学》课程组共有教师7名,课程主讲教师4名。1位教授、2位副教授、1位讲师。职称结构、学历结构相应优化。(1)主讲教师数量为4人。(2)主讲教师中高职称教师比例增加,师资结构优化。(3)硕士教师增加,学历结构优化。

3.3课程内容建设的相关成果

按照《儿科学》教学的基本要求,结合课程面向应用的特点,调整了理论教学大纲、见习教学大纲。

3.4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设的相关成果

(1)进一步发展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化课件展示方式,增加课题中讨论和互动环节。(2)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主动寻求知识,安排课前、课后拓展学习,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和发现问题。(3)注重加强多媒体和传统板书课相结合。

3.5教学条件建设的相关成果

(1)选用“十三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王卫平、孙锟、常立文)。选用高水平辅助教材。(2)已形成统一的电子教案。(3)已完成了习题集建设(与教学内容的各章节相匹配)。(4)已完成了试题库的建设。

3.6实践教学方面的相关成果

已修订并完善见习教学大纲。

参考文献

[1]熊永红.提高儿科学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实践[J].好家长,2018(81):110.

[2]冯晓勤,李春富.实践教师团队模式  促进儿科学教学改革[J].西北医学教育,2004,12(3):241-243.

[3]吕秉华,高文强,张盈利,等.教学技能比赛与课堂质量提升的相关性研究:以珠海市卫生学校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2021,39(5):19-21.

[4]王美燕,张丽,刘文光.《儿科学》混合式教學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6(84):68-69.

[5]尹海燕,何丹.中心ICU“病例分享”教学查房模式应用探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22(15):2221-2223.

[6]谢函.新生儿学临床实践教学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9(A02):1402-1402.

[7]张红玲.学生标准化病人的培训及在中职健康评估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23):65-66.

[8]陈燕惠.儿科学教学改革探讨[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1):37-38.

(责编:杨梅)

作者:吴亚臻

新生研讨课与临床医学论文 篇3: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大学课程改革:理念更新与思路选择

摘 要:课程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创新人才的时代需求对大学课程提出了新挑战,大学课程改革的着力点在于课程设置的优化性与课程内容的开放性、课程类型的多样性与课程选择的自主性、课程教学的研究性与课程评价的多元性等方面,要充分发挥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推动作用,加强课程领导,为大学课程改革提供制度保障。

关键词:大学课程;创新人才培养;改革

一、理念更新:课程改革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

1 课程是高等教育改革的突破口

高等教育改革涉及多方面的内容,有宏观战略与目标、中观体制与政策、微观管理与教学三个层面,无论是哪个层面最终都可从课程改革入手。在高等教育领域,课程经常被人们看做是高等教育的“黑匣子”。课程这个“黑匣子”折射出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所持的态度、施加的影响和所抱的期望,大学对课程的重视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保障。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大学提出了新要求,大学在回应这种要求时,总是以课程为突破口,通过调整课程设置、更新课程教学内容、拓展课程数量和类型、完善课程评价体系等措施来增强大学人才培养的职能,回应社会对大学培养更多复合型的、紧缺急需的创新人才的诉求,从而达到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

2 课程是培养创新人才的落脚点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我国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这一目标要靠教育活动来实现。与大学的职能相对应,大学的教育活动主要有三种:教学活动、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其中教学活动是基础。大学因学生而存在,离开学生的教学活动,大学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因此,教学活动在大学教育活动中具有中心地位。课程是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是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理念反映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结构体现创新人才培养特色,课程教学方法促进创新思维的产生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可以认为,大学课程的质量决定着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哈佛大学的本科教育之所以闻名于世,主要在于哈佛大学始终把课程作为人才培养的落脚点。哈佛大学的“本科生课程设置评估委员会”由来自教授、学生、管理人员、校友等成员组成,定期对学校的课程设置进行评估,提出改革的建议,通过课程的变革,确保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3 课程是师生创新活动的发源地

大学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尽管其学生观、知识观、学习观各有差异,但教师教、学生学都离不开课程,课程是创新活动的源泉。没有特定活动内容材料的传输与学生自身的体验,教学活动将不能成为事实。从历史上看,中世纪大学就开设医学、文学、法学、神学等方面的课程,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学生前来求学;中国汉代的太学和唐宋时期的书院,也正是通过其开设的课程开展自学与讲授相结合、自由研学与争辩论道相结合的教学。因此,有教育的地方就有课程,课程的实践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大学具有创新取向的课程实施观,即课程实施的本质是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缔造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强调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强调实践实验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创造性。所以,教师的教不是简单地传递知识,学生的学习不是简单地接受知识,而是要共同创造知识,探索未知。例如,研究型大学开设的习明纳(scmina)研讨课程就较好地体现了师生的创新活动。

4 “创新人才培养”对大学课程的挑战

结合高校人才培养实践,创新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有三:广博与专精结合的知识储备、批判精神与自由发展的个性、较强的探究能力与自我认识能力,相应地,这些素质对大学人才培养工作在通识与专业、共性与个性、探究与实践等方面的协调发展也提出了新要求。

当前大学课程的现状与问题存在危机,令人担忧:课程体系结构与社会需求脱节,内容更新缓慢;课程类型单一,学生对课程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选择自主权;课程教学仍然没有彻底改变注入式与介绍式的模式,评价仍以掌握知识为主要目标。这些问题的存在与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及其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格格不入,也对大学课程提出了新挑战:如何在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中体现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协调发展,如何在课程类型与学生的选择中体现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的协调发展,如何在课程教学与课程评价中体现探究启发教育与实践创新教育的协调发展。

二、大学课程改革的主要着力点

挑战意味着应对,危机蕴含着转机,根据创新人才培养所需的通识与专业、共性与个性、探究与实践教育协调发展的理念,大学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是:遵循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把课程的改革与大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根据这一思路,其主要着力点应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 课程设置的优化性与课程内容的开放性

创新人才应服务于社会,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教育部在实施“质量工程”的文件中明确指出:要研究建立适应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本科专业设置和调整制度,为高校优化专业布局和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提供指导。因此,大学课程设置也要相应地整合与优化,需建立既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又满足创新人才培养需求的科学合理的大学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优化改革重点要把握三点:一是处理好通识教育基础、大类学科基础、专业主干与专业方向课程的关系;二是处理好理论与实践、主干学科与相邻学科、课内与课外等方面课程的关系;三是要处理好实验实践课程与整个课程体系的关系,构建多层次的创新性、综合性实验实践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从而培养出更多的创新人才。此外,大学课程体系的改革应吸收行业、产业及用人部门的意见,鼓励校企合作联合开发创新实践课程,并结合校本实际,形成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

创新人才需要掌握广博与专精的知识。课程内容的开放主要是指课程内容应从单一的学科取向到学科、经验取向的融合。为此,大学教师需处理好两个有机结合:一是科研内容与课程教学内容有机结合,鼓励教师将学科前沿、科研课题、科技开发、工程实践、社会服务中的课题引入课程内容;二是课程内容与教学资源有机结合,构建教材、网络、社会学习资源的立体资源库,并充分利用国家、省、校三级精品课程体系的资源共享平台,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课程资源保障。

2 课程类型的多样性与课程选择的自主性

创新能力所需的个性自由发展离不开所提供课程类型的多样性。大学的课程管理部门应积极拓展课程的类型及组织方式,根据不同学科与专业的特点,拓展出更多的讲授与探究、课堂与社会、传统教学与网络多媒体教学一体化的新课型,如:开放式教授论坛、教授合作开设的研讨课、学科概论课、新生研讨课、跨学科综合课等。构建理论、实践、研究的课程结构,并处理好显性与隐性、必修与选修、学科与活动、分科与综合课程

的关系,服务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值得一提的是,模块课程在培养创新人才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大学可以根据自身条件,推进融基础理论与实验实训为一体、校企合作与产学研结合为一体的问题式、案例式、项目式模块课程,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和社会精英来校讲授小模块专业课程。

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现在学生课程学习的要求上是刚性中又有弹性,统一中又体现灵活性。学生选课的自主性是指允许学生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框架内自主选择课程,以满足各类学生的学习需要。这种自主性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自主选择课程内容,通识教育课程应种类多样,并允许学生跨校、跨系、跨专业选修课程,满足学生不同兴趣的要求;二是自主选择课程时间,有条件的学校可开发出“滚动课程”、“巴士课程”,为学生开展创新活动提供时间保障;三是自主选择学习进度,开设分级课程,难度由低到高,向下兼容,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四是自主选择授课教师,鼓励教学名师、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加入到本科教学环节,和青年教师一道,让学生领略到不同类型教师的风采。

3 课程教学的研究性与课程评价的多元性

创新人才需具备理性思考和批判思考能力,这就需要体现课程教学的研究性,推广研究性教学模式。大学科学研究的职能为研究性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广阔的场所。研究性教学模式应秉承整体主义的知识观:知识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的有机整体。学习者是通过实践获取知识,所以大学课程的教学不应完全是课堂的灌输模式,应该有更为丰富的内涵与形式。当然,大学课程的教学没有固定模式,应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开发出合理的模式。比如,高等工程教育要永远面向实践,其课程要突出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采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首创的集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运行(Operate)于一体的CDIO教学模式,把工程职业实践的环境作为工程教育的环境,强调学习情境中任务的“关联”,而不是具体的“内容”,强调从思考中学习、从做中学习、从运用中学习,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非常有效。此外,人文社会学科可以采用服务型课程模式,公共外语可以采用角色扮演课程模式,临床医学可以采用模拟病人案例课程模式,法学可以采用模拟法庭课程模式。

创新人才的批判精神应建立在对自我和环境客观、全面的认识与评价基础上,而客观与全面的前提是多元性,落实到课程的评价与学生的考试上,更要强调考核指标的多元性。大学课程评价应建立在知识的整体观和整体性评价基础上,不只是单一的测量形式,整体评价摒弃终结性评价,强调形成性评价,其特性主要有:合作性、动态性、灵活性和情境化。就大学课程评价而言,高校应加大考试改革的力度:破除“一卷定终生”的观念,增加作业、练习、报告、课堂表现、测验等考核环节;拓展考核内容,使知识、能力、素质并重;增加隐性内容的考核,加强对学生竞争意识、创新精神、团队精神的考查。

三、迎难而上,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从课程管理走向课程领导

1 大学课程改革的难点

一是大学课程涉及学科门类众多,知识在不断地分化与综合,课程与教学的改革离不开学科专业所依托的强大科研实力,二是大部分专业教师没有经过系统的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学习和方法训练,因此他们对大学课程与教学的反思、批判与改革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三是大学生具备一定的思考能力和批判思维,他们对发展个性、自主选择的需求对大学课程的管理制度提出了新挑战。

2 发挥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推动作用

大学的知识流动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这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广阔的场所。知识流动经过的每一个地方(实验室、课题组、课堂、大学科技园、产学研结合点、社会等)都可以成为课程的实施环境,因此,专业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推动作用巨大。首先,大学教学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具有“高深学问”的优势,提供课程与教学理论学习与交流的机会,让他们认识到课程的改革不是照搬执行教务处的“指令”,而是要充分发挥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自主性,从被动应对转变为主动献策。其次,要调动学院、系、教研室等基层教学单位的教师对课程改革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在专业课程设置、课程内容选择与教材编写、教学方法与考试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中大胆尝试,积极探索。最后,学校需完善课程与教学的管理制度,并发挥教学名师与团队、学科带头人、长江学者以及教育部“质量工程”项目负责人对课程改革的领衔示范作用。

3 从课程管理走向课程领导

大学的课程管理也不应局限于流程与控制,其管理力量应从单纯管理提升为课程领导。课程领导是从经营或是领导的功能出发,强调凭借自身的创意和创造力,自律、自主地驱动组织本身的运行,把日常的课程实践活动作为自身的东西加以自主地、创造性地实施。因此,校长或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对大学课程的领导不只是管理校本课程,不只是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落实课程计划,不只是借助考试来评价课程的效果,而是要结合国家和学校实际,不断开发出服务于培养目标定位的课程,及时解决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引领课程改革的方向,尤其是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改革更需如此。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研究型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实施状况研究”的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08JA880035]

[责任编辑:余大品]

作者:崔 军

上一篇:抗菌药使用的医学教育论文下一篇:科研动机系统科技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