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生研讨课心得体会

2022-11-07

人一生都处于成长中,面对不同阶段的自己,我们受到各种各样的启发,会有一些心得体会。通过文字记录的方式,写下我们的心得体会,对我们的成长,也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该怎么写出促进自身成长的心得体会呢?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对新生研讨课心得体会》,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

第一篇:对新生研讨课心得体会

新生研讨课心得体会

还记得梅xx教授曾说: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当我怀着迷茫好奇的心情走进大学校门时,我何其有幸,在大学中遇到几位为我解疑答惑的导师。

初入大学,便感受到那严谨中又不失活泼自由的大学风气。好奇有之,这是告别三点一线枯燥无味的高中生活,对新的学习环境以及新同学的向往;迷惘有之,在以往的校园生涯中前进的道路总是十分单一,最终目标不过是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而我们所需的不过是坚定走下去的毅力和决心,但大学是不同的。

当早已习惯把学习当作唯一重心的我迎面撞上那五光十色的大学生活时,总有一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那时的我迫切需要一位能够给我指导的老师,在那迷茫的时刻,我迎来了大一的新生研讨课。

魏xx教授是给我们上课的第一位老师,他的风趣幽默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高中时,时间被各种卷子填满,最长远的目标不过是考上一个好大学,至于各种专业却是完全没有了解。而刚入学时,对于自己的专业,唯一知道的不过是汉语言文学这个名称。魏xx教授以他独有的幽默,生动地向我们介绍了汉语言文学在本校的创立过程以及我们将来要学习的内容。除此之外,他还为我们放映了一组ppt和视频,展示了我们历任优秀学姐和学长的风采。鲜妍明媚的笑容,青春鲜活的气息,明确坚定的目标,以及为目标永不放弃的信念和决心。 一堂课给我们带来的是深深的思考,要想在五光十色的大学生活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就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迷茫的心逐渐平静下来,带着对未来的期盼,大学生活正式拉开序幕。

时光荏苒,几个星期就这样丰富充实的走过了。新鲜的课程,五花八门的社团,宽敞高大,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大学生生活如同一幅瑰丽的画卷缓缓展现在我们眼前。但来到新环境的新奇和热闹逐渐退去后,大学中轻松的课程让我有了大量的空闲时间,失去了高三紧张气氛以及考试带来的压力,很快便让我觉得无所事事,自身的惰性与内心迫切想做些事的心情相交织,空闲甚至成了一种折磨。带着焦炉的心情,我再一次迎来了新生研讨课。 刘xx老师并不是给我们上课的第一位老师,但他给我留下的印象却尤为深刻。他给我们里的那张长长的书单以及对各种出版社的如数家珍,都足以让我们感受到他对读书的热爱。课堂上刘xx老师滔滔不绝的讲述他的读书经历以及在读书时的感受,一本好书总是希望有人欣赏的,就犹如伯乐之于名马,或许刘涛老师就是一位真正的爱书人吧。

求学之路,理想之路需要知识的铺垫,因而便需要读书,读书使人宁静,使人充实。读一本好书,便是要遥听一个孤独的灵魂对你一个人窃窃私语。他在不同的时间对不同的人说过相同的话,但你此时只感觉她为你一人唱歌。空闲时别忘了读几本好书,那是一颗心灵对另一颗心灵的捶击。

随后的大学生活就在学习,看书,与同学玩闹中平平静静的过着,没有想象中的光怪陆离,丰富精彩,但也不乏新鲜事物。第一次参演舞台剧,第一次募捐,第一次摆摊,无数次的尝试,无数的可能。

不知不觉我就迎来了最后一次新生研讨课,这也或许意味着我的大一上学期已经过了一大半了。平平淡淡的一堂课,然而却始终提醒我们在这一堂课后便摆脱新生这个身份了。是新生研讨课见证了我初入大学的迷惘与孤独,见证了我成长的欢乐与激动,纪念我的新生研讨课,纪念我那一抹逝去的时光。

第二篇:大学新生研讨课心得体会

刚刚步入大学的我们带着新奇来到校园,面对众多扑面而来的不解和疑惑,这门在“打探军情”时学姐学长口中“以前没听说过”的“新生研讨课”,大概就充当了一个“解惑人”的身份,帮我们解除了面对陌生环境时的疑惑,卸下了初来时的不安,还友情客串了一把“画手”,帮我们将这四年的大学生活在脑海里勾勒出了一个模糊的轮廓。老师们提纲挈领地为我们讲了关于大学乃至人生的诸多道理:专业、学习、生活、性格……课时不多的新生研讨课让我受益匪浅。

为什么上大学?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我在新生研讨课的第一份收获。储备知识,锻炼、提高综合能力,锻造、完善、丰富自我人格……除了了解到这些,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对大学在人生中的定位第一次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那就是老师说的一句“以后要走什么样的路是从大学走出来的。”这给当时把上大学的目的功利化地想成“将来好找工作”的我带来了新的认识。“大学不是岗前培训班,而是教会你们学会如何优雅、体面地生活,是为了以后的职场经历、生活体验。上大学决定了你们的人生品味,而这都透过你们的言行表现出来。”这让我认识到,大学更重要的是它带给你的整个过程,而不是最终找到什么工作那个结果。在这宝贵的四年中,我们不能完全为了将来的工作而学习,而要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像老师说的那样,“保留内心深处的梦想”,并为之不懈奋斗。

作为中国石油大学中文系的学生,大概心里多多少少都带着忐忑:在理工科色彩如此浓厚的学校里选择了一门最“文”的专业。我也同样为这个问题困惑,也不免为毕业之后的去处担忧。而老师的一句话点醒了我——“只要优秀,就是好专业。”老师为我们讲了很多“中文”这个专业的相关信息,让我认识到了作为一名中文系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就像多个老师强调的那样,“文字功底”、“中文表达能力”,这大概是作为中文系学生最需具备也最基本的能力,也是我最欠缺和心虚的地方。就像老师说的,“多读多写多练”,才能有所提高。而事实上除了教科书、辅导书,我几乎没读过其他书。虽然一直觉得这是一种病态的生活方式,但也苦于以前课业压力较重,没有时间,自己又缺乏效率。所以在上大学,尤其是被中文系录取后,我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恶补!在开学新生答疑时也曾围着老师求“书单”。但课上老师说:“读书不在一时,而是一个长期的积累,但要抓住现在的每一天,要坚持。”他告诉我们开始这段时间可以根据兴趣选择一些书目,也同样告诉我们“真正的阅读还是纸质的经典性著作。”让我对读书有了更正确的认识。

在上大学之前,不免被灌输了很多诸如“现在大学很轻松,可以随便玩”这样的信息。但老师告诉我们“无论时代怎么变,认真学习是不会变的。”除了专业介绍,老师也在学习、社团、时间利用、生活态度等方面给了我们很多建议。在刚入学新奇于各式各样的社团活动时,每位老师都会提醒我们要处理好学习和社团的关系。在苦于在学习和社团活动之间找不到平衡点时,老师和我们说“学习、社团、各种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要浪费时间。”在我们很浮躁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性子一定要沉静,不要荒过四年,要严以律己。”老师告诉我们在大学要自主,要懂得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老师事无巨细地不忽略大学生活的各个细节,其中也重点强调了与朋友的相处。在第一节课时,老师就教给我们两个反省:“反省我的生活习惯有没有打扰别人”、“反省我有没有包容别人”。在大学的新型人际关系中,老师告诉我们,“上大学的朋友是不应抱有功利心的一笔财富。”这些都让我们有很多收获。

在大学的四年生活里,新生研讨课大概只是充当一个为我们开路的导师,教给我们在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告诉我们如何学习、如何生活、如何规划未来。让我们思考在这四年的大学生活是“尽力而为”,还是“竭尽全力”。还记得第一节课老师说的一句“系办公室是你贪心解闷的小花园”,让我们倍感亲切。的确如老师说的那样,这四年的大学生活我们没有资本去虚度和浪费。希望我能一路坚持,在最终回头看时,用“努力”、“坚持”,描述我的大学四年。

第三篇:新生研讨课

新生研讨课总结

题目:国内外软件工程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专业:软件工程班级:2013级6班姓名:张涛学号: 20131921不幸地说:“当初,软件是被调的!”

荣幸地说:“还阔以噻!”

——题记说出第二句话的原因有很多,但是真正让我“为之动心”的正是题目所提— 现状与趋势。

1. 现状:

中国:

(一)软硬件比例不均,研发体系比较薄弱,支撑体系不完善

(三)产业的核心能力较为薄弱

国外:

则相反,软件产业体系相当完善。

2. 趋势:

中国:

中国的软件产业的现状虽然不是很乐观,但是中国毕竟是后起步者,难免会有一个追赶,并超过的过程。

国外:

则恰恰相反,完善的体系下,难有快速发展。

3. 结果:

当今国家的竞争,信息竞争可谓所占分量越来越大,软件身为信息产

业的前导,必将受到国家的重视。当然,中国需要快速提升当前软件实力,但是当前中国软件又是刚刚起步,专业人才大量缺乏。

4.结论

于国:国家现处在伟大的复兴时期,身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应该看到这一点,并积极投身到建设当中,是我们最重的责任。

于我:国家处在当前阶段,必定会大力加强完善软件产业,但是当前软件人才远不足以满足当前建设的需要,所以软件专业人才的需要会持续相当一段时间,如果我猜的没错的话,这个时间就是中国伟大复兴完成之日。所以,软件人不需过多担心学成就业压力,恰恰相反,这是其

说起软件,首先你要抵得住变化,这种信心来自于积累

他专业最头疼的问题。

5. 1. 为什么当今大学生对软件不怎么欢喜呢?

中国人的通病:不敢尝试。

软件作为一种新兴信息产业,其父辈不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软件产业方面信息致使其不了解所产生的胆怯心理。同时,该问题也曝露出90后的不自主,不创新的一面。

孰不知:软件专业的甜头,我想举个例子:世界首富是谁?

相信都知道是比尔。

而比尔的身份也是为大家所知的:微软创始人,而微软恰恰是软件的鼻祖。 乔布斯是另一位软件方面的真正赢家而为大家所知,通过这两个例子,你是否开始对软件有些兴趣了呢?

2. 很多人在抱怨软件专业无聊。

他们认为软件专业只是与代码打交道,那就大错特错了。其一,如此类推,学建筑的岂不是每天与砖头打交道吗?那你是否还愿意报考建筑呢?所以,我们也不能如此片面地看软件。代码固然在软件专业中起着“砖头”作用,但是这是一个软件人的基础而已,同建筑一样,在你师成以后,如你不愿做一个搬运工一样,你也不愿意单纯地与代码打交道的,你可以成为软件工程的高级建筑师。走向设计,有时一个灵感瞬时焕发的设计,比经过几千人花了几年的时间做出这个灵感还要重要,这便是软件专业一次完美升华,这是其二。

3. 软件不是枯燥无味的。

一开始,我也有所同感,但是在院长的给我们上完新生研讨课后,这种想法便消失了。院长在课上讲了许多例子,其一是南京大学的天才—破解了百度老板李彦宏的手机号码,同时,造出蹭课神器—超级课表。这个激起了我对软件的极大兴趣。之前,我从来没想过,软件可以做如此多的之前不敢想的事。可想以前,有多少同学如我一样渴望在大学四年中做出一些伟大成绩的人啊,以使自己成为“不同”中的一份子!可以说,软件是再好不过的如此平台啦!同时,我相信我们定能够创造一片自己所属天空。

6. 结尾

以上便是我对软件产业及我们专业的新认识,算是一篇拙文吧。相信自己的见解与热爱会随着接下来的四年说短不短说长不长的大学生活而不断提升。那时,我会在我的毕业论文中,加入更多的了解。

参考文献:1.百度文库2.各位老师课程及幻灯片

第四篇:新生研讨课

《新生研讨课》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 重拾专业之光

系别:动力工程系

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班级:建环1421

姓名:XXX

学号:XXXXXXXXX 日期:2015.09.21 题目: 重拾专业之光

摘要:时光任然,岁月如梭,刚刚告别了大一种种困惑的我回首过往,虽有专业概论课的答疑解惑,但仍有些茫然。迷茫中挣扎,挣扎却又彷徨,如一个沙漠中寻找甘露的旅人,新生研讨课就如一缕阳光,带我看到了光明,带我重拾了专业之光,也给我接下来三年的奋斗指明了目标与方向,为学习点亮了明灯,也让我了解到新生研讨课的重要性。

关键词:建筑、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专业的外延、内涵及发展方向 学习导论课程计划导论课程学习建议

正文:

一、建筑、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新生研讨课上,我们对建筑、能源与环境进行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建筑是人类为了生存而对自然进行的再造活动,是一种空间艺术和科学技术的结合,体现了一定的社会文化和地域特色,也反映了时代的特点、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科技发展水平。能源是人类进行一切社会活动的动力,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行为离不开对能源的利用,对能源的利用水平也反映了人类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山川、河流、地貌、植被等要素,人类和其他生物依赖这些要素生存和发展,而建筑营造的室内环境是人类文明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环境。

能源、环境是影响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建筑、能源和环境的关系密切,建筑物的建造和使用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材料,而能源和材料的广泛使用会影响甚至破坏环境。总之,建筑、能源和环境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共同在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建筑在与能源、环境密切相关的同时也是国民经济主要的能耗终端。目前,中国每年竣工的建筑面积达16亿~20亿m²,但在这些新建的建筑中,仅有10%~15%面积的建筑能达到国家的节能标准,而80%以上得到建筑属于高耗能建筑。按目前发展趋势,到2020年,我国高耗能建筑面积将达到700百亿m²。在我国的发达地区,建筑空调的使用负荷已经占到城市电力负荷很大的比重,一些城市每年夏天都会出现拉闸限电的情况。

发达国家建筑能耗在社会总能耗中一般达1/3左右,在北欧甚至接近40%,中国的能耗最近也已经达到28%。2007年公布的《中国建筑能耗年度报告》显示,大型公共建筑单位建筑面积的年耗电量为每平方米70~300kW·h,相当于普通住宅的10倍以上。据江亿教授调查,截至2004年,北京市大型公共建筑面积仅占北京市民用建筑总面积的5%,但全年总用电量却高达33亿kW·h,几乎相当于全市近一半居民的生活用电。可见,建筑已成为国民经济主要的能耗终端。

二、专业的外延、内涵及发展方向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的内涵是以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和建筑环境学为基础,包含供暖、通风、空调、建筑电气、燃气等专业领域。本专业原有外延是利用最少的能源消耗,通过建筑设备系统营造建筑室内环境,同时尽量

减少建筑对室外环境的影响。经过整合以后,专业外延在建筑环境、智能建筑、建筑电气、建筑节能等方面有了新的延伸。

结合建筑、能源与环境的密切联系,基于全球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本专业将在可持续发展方向取得长远而卓有成效的成果贡献。在即将到来的十年或者二十年内,暖通工程方向的设备工程师、注册监理师、注册造价师、注册建造师将会在社会发展领域和制造业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学习导论课程计划

学习导论课程,本身便是以学生自主自导学习为主要形式,因此,针对导论课程的这一特点,我草拟出如下学习计划:

1、调查同学们为何会报考本专业,询问对本专业的初步了解情况并认真作好记录。

2、根据同学间对本专业了解情况的差异,结合教材,同时查阅相关资料后相互解答。

3、针对专业程度较深的问题,可询问教师和学长,有条件者可咨询相关方面的权威。

四、导论课程学习建议

虽然是学生导论性课程,但对于入行不久的大学生来说,依靠自身力量来了解整个专业与行业的发展状况,是较为困难的事情。所以,除对学生自身学习计划外,也对其他相关方面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授课教师可提问学生对本专业的疑惑,并作详细解答。

2、学院应积极与毕业学生保持联系,并邀请毕业学生回母校做简单的事迹汇报,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来解答同学们的问题。

3、学校可约客本专业、本行业的专家教授、行业权威、公司老总等,从社会、就业、行业发展等现实领域给同学们清晰明了的答复。

大学生活说快也不快、说长也不长,要真的无愧于心,那便是要: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寡言者智,寡情者专。在大学里,内心所在意的不是错过多少,亦不是失去几何,而是为成一事,辛苦付出后的成就。

第五篇:新生研讨课感想

新生研讨课感想之自我和外我 夏航 工业工程02班 20112736

新生研讨课确实是一个比较新鲜的事物。原以为,这堂课会带给我许多工业工程方面的认识。确实,我对工业工程有了更深的认识,但让我体悟更多的却不是专业方面的。这几堂课,让我在自我与外我(外部环境)有了一定的构想。

奥运五环展示了世界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共同奋斗的精神。但,我觉得它还呈现出了一种世界的状态:彼此相关,彼此相连。只是有的是直接的,有的是间接的,有些联系的多,有的联系的少。作为一个生活在世界上的个体(的人)称为自我,而除了自我以外的任何事物称为外我,也称为外部环境,包括我们遥不可及和看似没什么联系的那些星系。而自我和外我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因为万物相生相克。没有远离外我的自我,因为生命的本质就是自身与外部发生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也没有远离自我的外我,因为这样外我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

外我有形无形的影响着我们,自我被动和主动的接受着外我的影响。 身处外我中的自我,为了生存,不得不与外我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在这种交换中,外我便对自我产生了这样或那样的影响。自我在面对外我的影响时,有着被动和主动接受外我影响的态度。

当自我被动的接受外我的影响时,不被自我感知;自我对外我的影响不处于意识状态或意识状态模糊。每个人一出生,就被动的接受着外部环境的影响,这些不被我们感知,但却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我们。那些从小父母离异的人,在成长过程中,身边的这些环境无形的改变着他的世界观,而“父母离异”这样的环境往往是有害的。当然,从小身处一种人文浓厚的家庭环境,往往能渲染出一个文质彬彬的人。

当自我主动的接受外我的影响时,外部环境被自我感知;自我对外我的影响处于意识状态。当你被《易经》的中道思想所感染,并且你试着去理解,探索其中的道理时,你的行为将或多或少的以中为准则,充满一种中道哲学。如果你被“法轮功”的思想所感染,并试着去理解和探索其中的思想,这时,你的行为或多或少有法轮功的影子。所以,外我对自我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不管自我是被动接受还是主动接受。人的一生中,一直受到外我的影响,一直以来外我影响的结果就是现实中自我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外我是多元化的,所以身处不同的外部环境,将受到不同的影响。就像德国的严谨和诚信,美国的开放与创新,中国的中道和兼容。处于不同国家的人民,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和熏陶,成为有不同文化和思想的自我。一个国外待过几年的人,他的思想、他的观点将受到外国文化和本国文化的共同约束。不同文化的碰撞必将会产生新的观点和看法,对事物的认识也会更深刻。当然不是每个个体

第1页

都能受到不同国家文化的影响,但每个个体身边的外部环境也是复杂的,多元的。就像从小身处良好环境的个体,他的认识和行为就更加接近道义,更符合社会。而从小身边外部环境是不良的,那么他的一些认识和行为就会背离道义和社会。

自我有形无形中影响着外我,对外我的影响程度取决于自我和外我。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自我和外我之间的影响也是相互的。自我的一切生命活动在有形无形中影响着外我,这也是自我的生存意义。

人类从渔猎文明到工业文明,经历了几次质的飞跃。人类在创造巨大社会财富的同时,也对身处的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二氧化碳浓度的剧烈增加,森林的大量减少,臭氧层的空洞,许多动植物的濒临灭绝„ 这地球仿佛不是整个生物群的地球,而是人类统治的地球。人类自从与动物有了区别后,人类智力的发展,赋予了人类强大的力量,使人类对大自然的影响越来越大。而大自然有自我调节能力,也有抵御能力。大自然对人类影响的抵御或反抗,也反影响着人类的思想,使他们认识到生存的危机,认识到盲目的掠夺与发展将导致毁灭。这在一定程度上让人类有了妥协,减少了人类对大自然的影响力。

课上,教授们专业而特别的讲授影响着在场的学生,影响着他们的思想,看法„ 但个体对外我的影响是取决于自我和外我的。对于自我来说,是否用一种能让学生理解的方式来讲述,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对于外我来说,个体以前所受的外部环境的影响不同,个体的思想组成、认知能力不同,学生对老师传达的信息的理解、生理反应就不同,这些即是作为自我的教授对作为外我的学生影响程度不同的原因。

自我需要主动选择和协调外我的影响,更需要以符合中道的方式来影响外我 世界是复杂的,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这里面有好也有坏。作为自我的个体,需要主动去接受好的影响,拒绝坏的影响。对,我们有选择性,但有时我们的选择力往往是卑微的,弱小的。这时就需要我们去协调来自外我的影响,包括好的与不好的。就如一位禅师所说的那样:我是一边,无我是一边,我无我是中,明道诸法实现;常是一边,无常是一边,常无常是中,明道诸法实现。其实也可以说“好是一边,不好是一边,好不好是中,明道诸法实现”。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因为每个人的不完美性,所以你可能看到与你交往人的缺点。这时,你应该努力去协调与你交往人的缺点与优点,承认人的不完美性,取得中道,创造良好的交往环境。

个体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意义何在?在于提升自己,影响他人;宣扬你的看法,宣扬你的思想。只是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把它以权利或财富来呈现罢了。但是,真正能有利于自我和外我的还是以中道的思维来行事,即以系统的观点来看待世界:世界是一个系统的整体,是人、社会和自然的统一,没有远离社会的自然,也没有远离自然的社会。就像是社会经济和环境利益的双赢,人与人之间的共赢一样。所以我们当以这种中道的思想,共赢的方式来行事于世界,达到自我和外我的共同提升,使自我能持续的发展,并能为这个世界做出贡献。这才是自我存在于外我的意义!

综上所述,自我和外我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建立的平衡维持着世界的发展。每个自我应该妥善选择和协调自己在外我中的位置,并努力寻求最合宜的位置;在接受外我的影响中,不断提高自己,吸纳,兼容和协调外我中的价值,并以中道和系统的方式来影响外我,达到自我生命存在的意义!

第2页

上一篇: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证明下一篇:大学思想品德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