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统计学课堂教学论文

2022-07-03

摘要:微课作为一种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手段在国内悄然兴起,并深入到高等教育领域各个学科、各个层次的教学中。本文分析了传统医学统计学的存在问题,并结合微课的特点和优势,探讨了微课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医学统计学课堂教学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医学统计学课堂教学论文 篇1:

大数据背景下R语言在医学统计学教学实验中的应用

摘要医学统计学是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解释和展示的一门学科。在大数据背景下,医学统计学课程的建设,除了要加强学生对统计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实际医学大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展示的能力。R语言作为一种重要的程序语言,具有强大的统计分析和数据图形展示能力。本文详细探讨以R语言对开展医学统计学实验设计的优势,加深学生对统计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以及数据分析能力。

关键词 医学统计学 大数据 R语言

Application of R Language in Medical Statistics Teaching Experi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ig Data

CAO Huifen

(School of Medicine, Huaqiao University, Xiamen, Fujian 361021)

0引言

医学统计学是一门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解释和展示的一门学科,[1]作为高等院校医学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是医学科研和实践的重要工具。然而,由于统计学理论知识概念相对抽象,逻辑性强,公式烦琐、计算量大,[2]在传统教学中,多数医学统计学课程以理论驱动,教学过程中多侧重强调统计理论知识推导和实验设计,使得许多医学学生对望而生畏,导致学生理论知识不过关,实际动手能力差,无法灵活运用统计学方法解决实际的医学研究问题。[3]

与此同时,在当今大数据时代,精准医疗通过对大数据的挖掘和筛选,除了为病人能够提供最优的诊断和治疗计划,还能对未来生活方式做出正确的引导。因此面对时代的挑战,作为新时代的医生,除了掌握专业医学知识之外,还应具备优秀的编程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2, 4]与常用的Excel和SPSS相比,在大数据背景下,R语言具有更强的数据分析与图形展示能力,是一种更适合在医学专业本科教學中使用的统计分析软件。[5, 6]目前,将R软件应用到医学统计学教学中的案例仍然比较少,因此,如何将R软件应用于大学医学统计学教学还需要等多的研究和探索。

1 R软件在医学统计学实验教学中的优势

R语言是一种新兴的统计分析与可视化编程语言,近年来发展迅速。在医学统计教学过程中,它具有以下五大优势:

第一,R软件作为免费的开源软件,具有强大的统计分析与数据展示功能,而且还可以通过安装多种软件包(package)进一步强化其统计与数据展示能力。此外,由于其所有代码公开,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学习编程技术的基础上,修改源代码实现新的功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编程能力学习平台。

第二,R语言语法简单易学,拥有强大的统计分析包系统,在统计分析过程中,即使没有编程基础,也能够完成基本的数据统计分析,相较于传统的Excel,SPSS软件,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统计学习的兴趣。

第三,具有免费的集成开发环境——Rstudio,以一种新颖的方式为R的集成开发提供了大多数需要的特性,界面更加丰富使用,使用更加便捷。在交互学习过程中,降低R语言学习成本,强化学生学习R的兴趣。

第四,具有强大的图形功能,除了基本的画图函数点图plot、柱形图barplot、直方图histogram、饼图pie等,它还拥有软件包ggplot2。ggplot2通过把数据映射到图形,引入图层叠加的概念,在展示数据的同时,还可以加入不同统计方法的应用,用图形的方式展示统计分析结果,具有很强的数据展示能力与统计分析的灵活性。

第五,R软件创造可重复性分析。对于同等类型数据的分析过程,可以简便的移植到不同数据应用中去,实现统计分析方法的重复利用,提高分析效率,节省时间成本。这将更有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统计分析方法。

2 R语言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的优势

基于R语言,将医学统计学理论与实际数据分析能力有机结合。医学统计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但是在大数据时代,利用计算机语言快速有效的实现数据分析是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将统计学理论知识与R语言实践有机结合,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动手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统计理论知识的理解以及实际应用能力。R语言具有强大的统计分析方法功能,医学统计学中的各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R语言进行实现,并且应用方法简单明了。例如psych包的describe.by函数能够计算常用的描述性指标最小值、最大值、均值、方差、极差、偏度、丰度等,一个函数几乎完成描述性统计学中的所有内容。一个R统计函数往往包含了多个统计学知识点,如果学生对R软件应用函数过度依赖,不理解统计分析过程,会导致其无法正确解释R软件分析结果,从而无法理解实际数据的统计学意义。因此在实验设计上,需巧妙地将统计学理论知识与R实践相结合,并着重强调不同R语言统计分析过程中涉及的统计理论知识,以及函数应用的前提条件,便于学生理解、掌握统计学知识要点。

采用真实的热点医学大数据分析问题,拓展学生统计分析能力。在大数据背景下,医学统计学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医学学生处理数据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从实际医学数据出发,通过对原始的医学大数据分析案例,让学生逐步掌握不同结构,不同数据量的数据处理技术与思想。[7]在实验过程中针对同一医学数据,提出不同角度的研究问题,并利用R语言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一一回答,加深学生对统计理论知识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统计方法应用能力,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对大数据的统计思维能力。

图表绘制,提升统计学教学的趣味性与应用性。医学统计学着重与培养学生的医学数据的整理、分析、推断和展示的能力。在实际统计分析里,科学作图不仅能直观展示出数据的多种描述型特征,还能有效的体现统计分析过程与结果,帮助人们深入了解数据,是数据分析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在多数统计实验教学过程中,图表绘制由于种种原因而被忽视。因此,在传统医学统计学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利用R软件强大的图形绘制能力,我们加入医学数据图形绘制实验。在数据的可视化过程中,通过展示不同类型数据不同类型的图形展示结果,有效加深学生对数据以及统计分析方法理论的理解,增加统计学教学的趣味性与实际应用能力,拓展其数据展示技能。

3围绕R语言实施医学统计学教学内容

根据临床学时的特点,结合大数据背景下,提出以下三个实验教学模块:

3.1描述统计分析模块

描述性统计分析是对通过计算数据的集中趋势、分散程度以及频率分布等,了解数据的分布特征,实现数据最基本的认知过程。例如,常用的数据中心描述指标均值、中位数、众数,数据离散程度指标极差、方差、标准差以及数据分布形状指标偏度和丰度等。数据的收集和描述统计是医学统计学中最基本的实践技能,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计算机语言R,实现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在教学过程中,围绕R语言,设计不同类型的数据文件,如txt、excel、csv等,实现不同类型数据读取,并应用R中的统计描述函数summary、var、describe.by,计算数据的均值、方差、偏度、丰度等,实现对数据的中心、离散以及分布情况的描述,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R语言对数据描述的简便性与有效性。与常用的SPSS方法以及excel软件相比,虽然R语言需要编程过程,但是其对数据操作灵活性高,拓展性强。在课程前期开始此实验教学,可以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学习R语言,对R语言的统计分析方法有一个整体认知。

3.2推断统计模块

统计推断是研究通过样本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方法,主要包含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两大部分。推断统计模块主要是让学生在互联网时代,在熟悉不同的统计方法原理的基础上,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语言R对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应用与有效计算,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结合实际的临床数据,如不同时期的中国不同地区、多种癌症的发病数据,通过对其提出不同角度的问题,实现利用R语言对发病率的点估计与区间估计,对两个地区的发病率的T-检验、对多个地区发病率的方差分析、对不同癌症与不同地区关联分析的卡方检验等。在熟悉数据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提出统计问题,并利用R语言实现是实际问题的统计推断方法,T检验、F检验、方差分析aov、卡方检验以及相关性检验cor.test的应用等,增强学生的统计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

3.3数据展示模块

数据展示是实际医学统计分析应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直观、有效、漂亮的图表不仅能帮助人们对分析结果的了解,而且还能提高人们对其研究的兴趣程度。大数据时代,实际统计分析结果汇报是一个重要环节,好的图表展示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数据展示环节常常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被忽视。R语言有很强的图标展示功能,除了基础画图函数,还有一个很好的独立的绘图系统ggplot2,具有图形映射、图层叠加以及范围控制,坐标系转化、分面等特征,能够高效地将数据映射到图形上,将不同形状的图形作为图层,方便数据的叠加展示,从而有效的展示数据结构與分布特征。本实验在介绍ggplot2基本语法的基础上,并通过ggplot2对模块2中癌症数据的展示,实现快速绘制不同类型的图片,如点图、柱形图、直方图、箱型图等。此外,该实验还将鼓励学生查找自己感兴趣的医学数据,利用ggplot2中geom_point、geom_line、geom_boxplot、geom_bar和geom_histgram等功能不同类型图形的绘制,加深学生对R语言绘图功能的印象,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R绘图方法的兴趣。

4 R语言在医学统计学实验教学中的局限性

R软件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目前尚未广泛应用于医学统计学实验教学中。虽然它有良好的统计分析与绘图能力优势,但是应用于课堂教学时,仍有以下几点困难需要克服。

首先,虽然R语言是一个容易入门编程语言,但是其基本语法、数据结构和函数编写等,对于没有编程经验的临床学生而言,仍然是需要花时间去练习熟悉,因此需要一定的前期时间投入。

其次,R语言包含了非常丰富的统计分析软件包,应用方法便捷,导致一部分学生对应用软件过分依赖而忽视其统计分析原理。从而造成,当R统计方法说明文档对原始数据指示不明的情况,容易发生统计分析方法的误用情况。

最后,设计相应的R语言统计实验,需要结合统计学课堂内容与R语言的优势,引入实际的临床数据,引导学生用R语言去解决实际的临床统计问题,实验过程难度较大,但是该方法可以发挥R语言的统计方法和图表绘制的能力,更好的培养精准医疗时代的医学接班人。

5总结与展望

R语言由于其强大的统计分析与图形绘制能力,已经逐渐成为生命科学研究中重要的统计计算语言,将R语言应用于医学统计学实验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可能性。目前,我们设置的医学统计学实验除了传统的数据描述与统计推断内容的R语言实践过程外,还新增了图形绘制部分,加深学生的数据展示意识,将有效提升大数据时代核心竞争力之一的分析结果汇报能力。在实验过程中,采用实际的医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增加了课程的内容的丰富性与实验教学的创新性,推进了医学统计学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傅德印.关于统计学定义的考察与思考.兰州商学院学报,2000(01).

[2]李俊锋.大数据背景下的统计学发展方向分析.中外企业家,2020(05).

[3]李智明.浅谈大数据时代统计学的挑战与机遇.教育教学论坛,2020(13).

[4]何星钢,黄激珊.大数据背景下统计学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研究.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0(03).

[5]张哲,张豪.浅谈R语言在生物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教育教学论坛,2013(27).

[6]Villanueva, R.A.M. and Z.J. Chen, ggplot2: Elegant Graphics for DataAnalysis,2nd edition. Measurement-InterdisciplinaryResearch and Perspectives, 2019.17(3):p.160-167.

[7]张春晓,陈曦.统计学在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方向及趋势探讨.现代商业,2018(35).

作者:曹慧芬

医学统计学课堂教学论文 篇2:

微课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微课作为一种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手段在国内悄然兴起,并深入到高等教育领域各个学科、各个层次的教学中。本文分析了传统医学统计学的存在问题,并结合微课的特点和优势,探讨了微课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医学统计学;微课;教学

医学统计学是运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原理及方法研究医学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与推断的一门应用性科,它是医学高等院校的一门必修课程[1]。其内容严谨、逻辑严密、抽象性高,而医学专业课程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不足,因此,学生对医学统计学产生畏惧感,最终导致客观上对医学统计学没有学习兴趣。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微课作为一种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手段在国内悄然兴起,并深入到高等教育领域各个学科、各个层次的教学中。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将微课应用于医学统计学教学中进行探讨。

一、传统医学统计学教学的存在问题

1.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学生的学习缺乏主动性。在传统的医学统计学教学中,一方面,教学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围绕着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难以启发学生从根本上理解并掌握统计学基本原理和方法,难以培养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从而最终抹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手段主要以传统的黑板授课和多媒体授课为主,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和交流,最终导致教师难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也难以体现出医学统计学课程实践性的特点。另一方面,医学生对医学统计学的认识比较抽象,大部分医学生对数据及其分析方法缺乏基本的感性认识,难于理解医学统计学的真正用途,只会被动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2.重理论轻实践,学生应用统计软件能力差。在医学统计学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课时、教学资源等的影响,实验课时难以满足医学统计学教学要求,难以培养学生有效的软件操作能力。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实例也多以书后的练习为主,学生仅按照老师的讲解或书中的步骤机械地完成软件操作,导致学生对统计学理论与实践缺乏理性认识。因此,教学理论与实践教学处于一种脱节的状态,在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之间很难找到一个平衡点。

3.与相关专业整合不够,难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医学统计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同一个例子常应用于不同专业的讲解,难以让学生们体会到统计学在本专业中的实际应用价值。学生在学习结束后,运用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时缺乏逻辑性和系统性,不能正确地将统计学方法应用于解决问题。

二、微课的特征与微课教学的优势

“微课”全称“微型视频课”,是指按照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学活动的全过程[2]。微课具有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精、存储容量小的特征[3]。因此,微课教学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率。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兴趣需要和学习过程需要出发,激发其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微课视频是一种在线学习的方式,不受时间的限制、不受纪律的约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氛围。一方面,学生可充分利用校园、Internet等网络环境,利用便携设备在线观看视频、阅读教案和课件等学习资源;另一方面学生可将网络资源与空闲时间有机结合。学生下载微课视频后可在课堂外的任何环境(如公交、操场等)下观看,使学生建立移动学习观念,从而培养学生良好地学习主动性。

2.有利于把握重点内容和提高对知识的掌握深度,使传统课堂得到延伸。微课视频是以课程的重点、难点内容进行选题,设计脚本、拍摄和制作。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很理解的重点、难点,可以随时随地打开微课视频反复观看,从而巩固强化所学知识。

3.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教学模式的改革。微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在微课视频的制作过程中,教师扮演着多重角色,如编剧、导演和演员等。微课视频包含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设计,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创新,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从而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微课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除了包括以教学应用为目的的视频外,还包括相应的微课教学设计、素材课件、练习测评、教学评价与反思以及学生反馈等信息[4],构成了一种半结构化、主题明确的教学资源应用“生态环境”[5]。基于微课的特征和在教学中的优势,在设计和制作医学统计学微课视频的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微课主题明确,内容简洁。设计微课时,主题要清晰明确,应有针对性、典型性和示范性,内容要简洁凝炼。在医学统计学教学内容上应该围绕某一重点、难点、疑点进行讲解[6],对教学内容中的某个知识点进行精雕细琢,按照知识点进行切割,把重点和难点变成若干个“颗粒化”视频。例如,在讲解假设检验时,可根据内容将重点和难点分成多个视频,即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如何建立假设、确定检验水准、P值意义等多个“颗粒化”视频。

2.微课制作多样化,形象化。微课视频必须能辅助课堂教学将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更加直观、生动地展现给学生,使学生对医学统计学的内容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这就要求教师在做微课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如何多应用多媒体动画将原本枯燥的课程变得生动,还要考虑如何运用简明扼要、生动的语言进行讲解,并在每个视频中将知识点讲解透彻,从而帮助学生能理解和记忆医学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原理等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解重、难点时可选择讲授式微课;给学生们解疑答惑时可选择讨论式微课;讲解统计学方法的应用选择关联式微课。

3.微课的内容需要不断地进行更新。微课作为新型学习理念,在今后的发展中应从医学统计学微课的设计理念、功能定位、制作技术、开发模式等环节不断更新、完善。以医学统计学的教学目标与医学统计学的应用实践来促进该课程微课建设的有序发展,使微课沿着“微型资源构成-微型教学活动-微型网络课程”的轨迹发展变化[5]。

综上所述,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已经运用到不同领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对医学统计学的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进行有效的补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微课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还处于浅层次的探索阶段,这就要求教师在充分利用微课的优势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微课的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完善微课教学模式,使其与传统医学统计学教学模式相辅相成、取长补短,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医学统计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统计思维能力和医学科研能力,以满足大数据时代下医学生的培养需求。

参考文献:

[1]潘发明,丁宁,范大志,等.医学生医学统计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初步实践[J].安徽医药.2014,18(1):210-212.

[2]苏小兵.微课概念辨析及其教学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330):94-99.

[3]李玉平.微课程——走向简单的学习[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15.

[4]孟祥增,刘瑞梅,王广新.微课设计与制作的理论与实践[J].远程教育杂志.2014,(6):24-32.

[5]胡铁生,周晓清.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2):5-13.

[6]苏小兵,管珏琪,钱冬明,等.微课概念辨析及其教学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330):94-99.

(作者单位:湖北民族学院医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

作者:徐俊芳 郭孝鹏 李奉权 胡启托

医学统计学课堂教学论文 篇3:

翻转课堂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摘 要]医学统计学以涉猎基础知识多、应用范围广、方法运用灵活、统计软件庞杂等特点成为医学本科生及研究生教学的重点及难点课程。针对目前医学统计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构建学习框架,设计实践操作性强的流程,初步形成新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并探究翻转课堂在医学统计学教学进一步改善的方向和思路,为促进高校医学课程教育信息化资源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医学统计学;翻转课堂;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2015年石河子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KG-2015-66)

[作者简介]何 佳(1987—),男,陕西城固人,博士,石河子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系讲师,主要从事流行病与统计学研究;芮东升(1976—),男,新疆石河子人,硕士,石河子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系副教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医学统计学研究。

医学统计学作为一门方法学课程,已成为各大医学院校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其根本是学习统计原理及常用统计方法,培养学生科研思维及解决问题的能力[1]。但该课程具有理论性强,内容抽象,公式繁多,应用范围广、实用性强、统计软件庞杂等特点被学生认为是难学的一门课程[2-4],现普遍高校仍采用传统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无法满足学生的根本需求。本研究则对目前迅速兴起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和实践,为今后我校的医学统计学教育方法提出指导性建议。

一、医学统计学教学现状及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医学统计学是我校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本课题组前期针对我校医学统计学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21.6%的学生认为学习医学统计学非常有用,77.2%认为有用,只有0.2%认为没有用或不知道,说明学生意识到医学统计学在医学领域的重要地位。但由于该课程中有大量的逻辑推理和抽象概念,一些学生错误地认为就是学公式计算,因此把学习的重点都放在统计公式的机械记忆和结果的计算上,而对所获得结论实际意义的分析相对薄弱,学习积极性普遍也不高,被医学生认为是最难学的一门课程。

二、翻转课堂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的优势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翻转课堂被广泛应用。其彻底改变了传统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实质是把课上教学、课下完成作业进行翻转,把知识传递与知识内化的过程相颠倒的教学模式。它强调学生在教学中发挥主动性,这样更好地满足了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及终身学习的需要。通过对我校的教学现状调查显示,56.0%的学生更喜欢翻转课堂形式,81.0%的学生认为应改善课堂教学方法和提高学生参与度。

三、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改革设计方案

结合目前医学统计学的教学现状及教学经验,本教学团队认为医学统计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可从“线上+线下”“课上+课下”联合的学习资源推送形式和整体课堂观出发。线上资源分为两部分:一是教师录制的医学统计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包括授课视频、幻灯、习题、学习指导与重难点等,内容涵盖所有基本统计方法的知识点;二是建立课程的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定期推送课后习题解答、回答学生问题。线下资源主要是教材、实习指导、软件、习题集与专业文献。具体方案如下:

1.课前准备。由教师按教学大纲的要求,拟定具体实施方案,构建出相应的视频、幻灯、电子教材、拓展资源和练习测试等教学资源。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自主进行相关学习,总结自学时学到的知识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反馈给学习小组组长,最后由小组长将问题汇总后反馈给授课教师。

2.课中教学。采用以学生交流、讨论为主,教师引导、总结为辅的方式,课堂上老师的任务是对疑难点和各个小组普遍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让学生能够对重点知识进行细化。同时学生应主动进行头脑风暴,各抒己见,互相讨论交流,以增进情感、培养团队协作和学习能力,依靠小组共同探究、解决问题,实现小组讨论教学模式以及探究性学习。

3.课后互动。课后教学互动通过教研室与学生的网络交流平台完成,主要包括留言讨论、答疑解惑、电子作业和测试反馈四个方面。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互动的时间、地点和互动的版块,针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反馈,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交流平台及时收到反馈并在沟通交流中解答问题,同时对课上的教学内容做出调整,以达到更有针对性和更完善的教学效果。

4.总结反馈。在课堂的最后教师对整节课的知识系统性梳理,抽时间,对学生快速进行测评。有助于学生更准确了解自己知识的盲点。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收集教学模式改革时遇到的问题、意见和建议,总结学生的教学評价对期末考试试卷成绩进行分析,进一步评价教学改革实施的可行性以及教学模式改革的效果。

四、关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思索

(一)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翻转课堂中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学重点由“教”向“学”转化。正确处理好三种角色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统一是新型教学模式下教师角色的重大挑战。翻转课堂要求老师制作学习医学统计学相应的教学资源,课堂还要给予学生讨论时间,因此无法像传统课堂那样进行大容量的教学,而是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这无疑增大了教师的工作量。

(二)如何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督促学生的自主化学习

根据前期对我校学生现状调查结果显示34.0%的学生认为现学习负担较重,然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学生必须提前预习并学习课程知识,提出自己的疑问。这无疑要本身课业就繁忙的医学生花费比以前更多的时间,是不是为学生带来了更加繁重的任务量?翻转课堂对于学生的自学、自觉能力要求都非常的高,因此如何保证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效率,才是开展翻转课堂中至关重要的事情。黄芬等对学生课前学习积极性调查结果显示,只有8.9%的学生会在课前主动学习,究其原因,学生本身长期处于传统被动学习的教学环境下,让其转化为自主学习环境,其中免不了适应阶段。

(三)如何提高翻转课堂教学应用效果

翻转课堂实施的重要环节就是需要学生提前观看教师准备的教学资源,但教师无法掌控学生是否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如果学生不在课前进行教学视频的观看,将观看时间放在课堂上,就浪费了与老师、同学交流答疑解惑的机会。这些情况教师只能在课堂上才能了解,不能进行有效的监督。针对这种情况,可将课前学习情况与考核标准挂钩,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五、结语

医学统计学作为一门应用型课程与翻转课堂这种新的教改模式相结合,可改变教师教、学生学的不良状态,提高教学质量。但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起教授知识本身更为重要,尤其是像医学统计学这种枯燥乏味的课程。培养学生举一反三、深层次理解问题的能力,最有效地将医学统计学这门课程学好,才是我们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吕军城,王莹莹,石福艳,等.医学统计学教学面临的主要障碍及教改思考[J].中国卫生统计,2018,35(6):946-948.

[2]秦婴逸,叶小飞,许金芳,等.“雨课堂”在“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9,33(2):192-195.

[3]平智广,刘莉.医学统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几点建议[J].中国卫生统计,2012,29(4):618-619.

[4]张韬,高旸,许欢,周静,等.《医学统计学》教学方式的改进及效果评估[J].重庆医学,2018,47(30):3958-3960+3964.

作者:何佳 张眉 王奎 闫小龙 芮东升

上一篇:林业可持续发展试析论文下一篇:特色化现代学校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