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合法权益经济法论文

2022-04-16

摘要:本文以江阴市场为例,调查汽车消费市场的现状,分析汽车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立法现状和不足,对我国汽车消费者权益保护提出一些法律和制度上的建议。这不仅有助于维护汽车消费者合法权益,对我国能够向着汽车强国的方向迈进也同样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消费者合法权益经济法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消费者合法权益经济法论文 篇1:

消费者权益保护若干问题探讨

[摘 要]我国于1993年10月颁布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该法自施行以来,对于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规范经营者的市场行为,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由于受当时立法理论和实践不足的影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日渐表现出其因难以适应新形势立法滞后的问题。本文主要就其中的消费者的认定问题、反悔权设立问题以及建立小额诉讼制度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消费者;反悔权;小额诉讼制度

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不仅关系到消费者个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它也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自实施以来,对于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此法也日渐表现出其难以适应新的形势有待完善的问题。笔者仅就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三个方面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对消费者的认定问题

对于消费者的概念,理论界和司法界一直存在着争议,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消费者是否只限于自然人,还是也包括法人和其他组织;知假买假的人是否因为动机有瑕疵而不应被当作消费者。对此争议,笔者认为:

第一,消费者只限于自然人,而不应当包括法人和其他组织。法人和其他组织因为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应该受《合同法》等其他法律法规的保护,而不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保护,主要理由如下:

消费者是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自然人,法人和不具有消费者的资格。生活消费的终极消费主体只能是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无法真正进行消费。在生活消费过程中,有时商品的购买者和使用者是一致的,有时则是不一致的,例如购买商品后将商品赠与家人、朋友、员工等使用,或者自己承担服务费用而由他人享有服务。因此,消费者的范围是很广泛的,既包括购买商品或服务的人,也包括使用商品或服务的人。

第二,知假买假的人也应成为消费者。知假买假的人不应成为消费者的理由主要有:一种观点认为,消费者购买的动机只能限于自己使用商品,不包括知假买假。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知假买假要求赔偿的行为,在道德上是不诚实守信的。

笔者认为,在现实中愿意作王海的人并不多,即使是王海本人也基本上退出了人们的视线。因为即便是知假打假,难度也非常大,不仅各地法院的判决结果不一样,而且本人还面临着财产和人身安全的风险。现在假冒伪劣现象仍很严重,许多消费者购买到假货往往由于维权成本高而自认倒霉。如果我们的司法者还苛求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其实是变相保护了知假售假者的不法行为。况且,消费者是与生产者和经营者相对的群体,不论其目的和动机如何,都应被纳入到消费者的范畴。也就是说,一个自然人在购买某种商品或者接受某种服务时,只要不是用于经营和营利,不管他购买这个商品是为了自己使用还是用于其他目的,就应该看作是一种消费行为,都应该被看作是消费者。因此,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应对“消费者”进行明确界定,只要是购买、使用商品,接受服务,并且不以营利为目的而转售他人的自然人都应纳入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保护范围中来。

二、关于反悔权的设立问题

消费者的反悔权是指消费者在商品买卖中,享有可以单方面撤销消费合同,无条件地退还所购商品的权利。消费者反悔权也被称为“冷静期制度”,是对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的一种特殊保护。消费者的反悔权是法律赋予消费者的一种法定权利,而不是消费者与经营者通过约定形成的撤销权。在实际消费过程中,由于消费者对商品的实际性能并不熟悉,对于自己是否适用某种商品也并无把握,尤其在电视推销和网上购物等远程销售过程中消费者很可能因购物冲动或不知真实情况而购买了商品,造成商品不适用自己又很难退换的困境。因此,世界上很多经济发达国家都规定了消费者的反悔权,允许消费者在购物后一定时期内无论商品是否有质量等问题都可以无条件退货。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于消费者是否有“反悔权”并无明确规定。在地方法规方面,《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第二十八条第三款规定:“经营者上门推销的商品,消费者可以在买受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回商品,不需要说明理由,但商品的保质期短于七日的除外。商品不污不损的,退回商品时消费者不承担任何费用。”这个规定是一个很好的尝试,但此规定仅限于对上门推销商品的无理由退货,适用范围较窄;而且上门推销商品的商贩大多没有固定经营场所,因此消费者在行使退货权时会有较大的困难。

在西方一些国家,法律规定购物者拥有后悔权。比如英国规定,消费者在网上或通过电话购买商品后享有“冷静期”,如在7天之内改变主意,可通知商家退货。消费者在交易后30天内,如未收到购买的货物或服务,也享有全额退款的权利。法国规定定货以后七天内可以反悔,欧盟也规定了七天。在零售业非常发达的日本,买了商品如果不满意,退货也很方便。由于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相关组织的保护,消费者在日本各类商店不但购物便利,而且购买的正常商品基本都能实现“无理由退货”。当然,特价处理商品也有不能退货的时候,但售货员在收款之前必定会说明。

在瑞典,有一种叫做“开放购买”的自由退货制度,前提是商品没有损坏并且要有发票。对于网上购物、邮购、电视购物等 “远距离购物”,瑞典还专门出台了《远距离合同法》。该法规定,在这种购物行为中,消费者均享有14天的“后悔权”。在这14天内,可以任意退换货,如果是退货,商家必须在30天内退款。为保护消费者权益,瑞典《消费者购买法》还对自由市场和小摊购物作了一些规定。所有卖主必须以某种方式在摊位上标明其姓名、地址和电话,出售价格超过300克朗(约43美元)以上的商品必须向消费者出具发票或收据,以方便消费者退换货。

在德国,德国政府2000年颁布了专门针对网上购物的法规,根据这项法规,顾客如果对网上购买的商品不满意,可以在两个星期内退货。与在普通商店购物一样,顾客退货不需要说明任何理由,而且邮费要商家出。法规还规定,提供网上销售的商家必须对货物或服务进行十分详细客观的介绍,并出具公司的详细地址和联系方式,任何隐瞒和欺骗在被发现后都会受到严厉惩罚。

笔者认为,我们既要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要保护经营者的正当利益。对待反悔权的问题要慎重,不能简单地引进西方国家的法律制度,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如果把后悔权作为消费者的一项基本权利,消费者无条件想退就退,契约自由的市场经济秩序就可能被打乱。还有一些商品是不能退换的,比如药品、卫生用品等。我国的商业环境和人们的道德水平还没有达到欧美发达国家的程度。如果我们不考虑国情,直接在消法中规定了后悔权,可能会对经济秩序造成无法想象的混乱局面。一方面,会有不少的消费者滥用后悔权,穿过用过后就退货;一方面大量的交易行为被解除,会导致商家的交易成本大幅提高,导致经营困难。

所以笔者认为,如果消费者是通过互联网或者电视等远程方式订立合同,购买商品以后应有一个反悔的期限。因为在这种远程的买卖中,消费者没有直接见到商品,都是在网上、电视或者邮寄的目录上看到的商品介绍。这个时候应该允许消费者在知道现货的实际情况以后反悔。我们应当保护消费者的真实自愿性,这对进一步强化对消费者的保护是必要的。正是因为电子商务和一般直接现货的交易不同的特殊性,消费者才应该享有反悔权。实际上,现在大多的电子商务经营者和电视电话邮购商会在出售商品时承诺一定期限内无条件退货,这几乎已经成为一种商业惯例,法律规定电子商务中的后悔权应是水到渠成的。

三、关于建立小额诉讼制度的问题

消费者大多是单个的自然人,所以虽然人数众多但实际利益分散。大多数的消费者都发现通过提起民事诉讼来追究经营者的责任成本太高,所以往往会放弃诉讼。例如,一个消费者为了一百元的商品提起诉讼,不仅要先行支付起诉费、鉴定费等诉讼费用,还要支付一定的时间成本,最后即使胜诉还不一定能够执行。传统司法制度的设置, 其最高价值取向是追求公平、公正,因此在制度设计上成本很高,不适宜于解决小额诉讼请求的案件,依靠传统的司法救济途径对消费者进行有效保护实际上非常困难。为了实现对小额利益的救济,不少国家先后在本国民事诉讼制度改革中确立和完善了小额诉讼制度。我们应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建立我国的小额诉讼制度。

小额诉讼制度,是指为了案件审理的简便、迅速和经济,针对请求小额金钱的诉讼所建立的特殊诉讼制度。作为一种专门针对小额争执的诉讼制度,小额诉讼程序并不等同于简易诉讼程序,而是一种独立的诉讼程序。只有当当事人请求的标的额在一定限额以下的,才可适用小额诉讼程序。2012 年8月31日,我国《民事诉讼法》进行了修改,增加了第一百六十二条的规定,“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符合本法第一百五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简单的民事案件,标的额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度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百分之三十以下的,实行一审终审。”这是我国首次规定了小额诉讼一审终审制度,小额诉讼制度的实行,有利于案件繁简分流,提高诉讼效率,但新《民事诉讼法》对于小额诉讼的审理程序如何简化并没作具体规定。

小额诉讼程序比简易程序要更为简单、便捷,主要应包括以下方面:起诉时既可以使用法院制定的表格化诉状,也可以口头起诉;法院可以将开庭时间定在休息日;小额诉讼不需要律师的参与,法官在双方当事人的参与下开展审判活动;小额诉讼案件一审终审。小额诉讼制度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诉讼成本,为保障消费者权益提供了一条有效的司法保护途径,使消费者的权利不再只是纸上谈兵。

[参考文献]

[1]江平.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完善[M].北京:中国工商行政管理出版社.2001.

[2]张严方.消费者保护法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3]齐树洁.民事程序法[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4]张军.消费者反悔权制度探析[J].商业时代,2010(10).

[5]章武生.民事简易程序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6]李昌麒.经济法学[M].北京:中国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邢亮,男,天津人,天津市委党校,天津行政学院讲师,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法、行政法。

作者:邢亮

消费者合法权益经济法论文 篇2:

我国汽车消费维权研究

摘要:本文以江阴市场为例,调查汽车消费市场的现状,分析汽车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立法现状和不足,对我国汽车消费者权益保护提出一些法律和制度上的建议。这不仅有助于维护汽车消费者合法权益,对我国能够向着汽车强国的方向迈进也同样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汽车消费者 权益保护 法律问题

1 江阴市汽车消费市场发展迅速

从2012年1月12日召开的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月度信息发布会上获悉,2011年,我国实现汽车产销1841.89万辆和1850.51万辆,同比分别微增0.84%和2.45%,增幅较上年分别回落31.60个百分点和29.92个百分点,产销增速13年来首次低于3%,但我国汽车产销总量继续居全球第一位。从江阴市来看,截至2011年3月1日,江阴市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225137辆,其中私家车13万左右,按该市120万的常驻人口来进行计算的话,每平均不到10个人即拥有1辆私家车。当然这和江阴市的经济发展密不可分,2011年江阴市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3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0%。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4.6万元,按现行汇率折算达到2.3万美元。

目前,全江阴市遍布着汽车销售4S店62家,包括包括宝马、奥迪、雷克萨斯、斯巴鲁、大众等众多知名汽车品牌4S店都已进驻该市,销售车型涵盖低、中、高档家用、商用车,如此大规模的汽车销售市场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江阴市目前广阔的汽车消费前景。

2 江阴市汽车消费市场中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情况

随着汽车消费量的不断递增,针对汽车类的消费投诉也逐年递增。笔者从收回的调查问卷、投诉网站以及江阴市消费者协会多渠道采集到了江阴市汽车消费市场中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数据和案例。2011年度,江阴市消委会共受理消费投诉799件,结案率达99%,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38.5万元,接待来访和咨询29879人次。根据投诉情况看,商品类投诉占77.7%,其中,通讯产品、服装鞋帽、装修建材、食品、汽车等仍是年度消费投诉热点。其中汽车投诉维权成难点,2011年汽车投诉量创历史新高,投诉问题主要为新车质量、合同违约、强制消费、加价提车和售后服务方面。从分析收集整理的调查问卷的数据以及收集的维权案例来看,江阴市汽车消费者对消费服务以及维权情况主要有这样一些特点:

2.1 维权意识尚淡薄 调查数据表明,虽然汽车消费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但一旦与厂商或销售商发生争执,约有40%的消费者曾经有过要维权的想法,但因考虑到维权的过程复杂、收集的证据不足、维权的时间漫长以及可能维权的成本较高,甚至还存在一定的风险性等原因而放弃维权,选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而忍气吞声。当然,其中不乏有部分消费者因为身边的朋友有过维权却失败的经历,让他们对维权失去了信心。

2.2 维权方式倾向媒体 应该说,新闻媒体的作用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随着新闻媒体对各类事件的曝光以及产生的传播作用之大,汽车消费者在维权方式的选择上,“向媒体举报”成为消费者最为有效的维权方式(35%),当然媒体有各式各样,有电视、网络、报纸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得到比较好的解决效果。其次是向消协或工商部门投诉(20%),地方消协或工商部门在解决汽车消费维权上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此,有些消费者选择向江阴市消协或工商部门举报。和经销商协商、向厂家投诉排名最末(2%),这无疑说明了汽车消费者对厂家或经销商极其不信任,原因当然与良莠不齐的客户服务水平、服务质量相关,汽车消费者对汽车厂商和销售商产生严重的信任危机,汽车企业的信誉是大大受损。另外,国家的管理部门在解决纠纷中没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也说明了其职能的缺失,没有相对完善的投诉处理机制,解决投诉的效率和效果不是很理想,因而还未成为消费者解决汽车纠纷的首选。

2.3 汽车质量问题突出 无论是从调查问卷来看还是从投诉的情况来分析,质量问题始终是占汽车消费维权原因之首,而质量问题主要集中在发动机问题、变速箱问题、离合器问题、转向系统问题、制动系统问题、前后桥及悬挂系统问题、轮胎问题、车身附件及电器等问题。而且数据表明,新车的质量在不断的下降,一年内出现汽车质量问题的比例在增加,这些问题的出现,也使得汽车质量成为新的汽车消费者选车的主要决策依据。

通过分析相关的案例,可以发现一旦出现汽车质量问题:①消费者退车难是普遍存在的现象;②责任难以界定是其次,消费者承担质量问题非“使用不当”的举证责任;③检测费用高是责任难以界定的主要原因;④没有统一的赔偿标准也使得消费者的维权结果不甚理想,多半是消费者让步,无法获得合理的赔偿。

案例:林先生购买了一辆汽车,但就在开回家的路上,发现汽车有异响,林先生立即将车开回4S店,但维修人员声称没有问题,响声也在正常范围之内,无奈,林先生只得将新车开回家,但一路上声响越来越大,当第二天,林先生又将新车开至4S店,经检查,异响是从变速箱里发出的,为此,林先生多次找4S店要求退车或换车,但协商未果。

2.4 售后服务总体满意度低 售后服务实质上主要解决的还是来自汽车质量的问题,由于汽车质量问题的凸显,售后服务也成为汽车消费者非常关注的因素。对汽车消费者来说,一旦发生汽车质量问题,摆在首位的是如何解决问题,希望维修方能够快速、有效、廉价地解决。虽然目前汽车厂家或经销商已经开始认识到售后服务的重要性,也在售后服务手段和行动上进行了改进,但良莠不齐且缺乏服务质量监管的售后服务远没有达到让消费者满意和认可的地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遇到质量问题后,无法得到及时、有效、合理的解决。

从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来看,消费者对售后服务的总体满意度感到一般,不满意的占了多数,而感到满意的较少,不满意集中在服务态度、人员技术、服务收费、承诺不兑现、销售欺诈、配件爭议等问题。

其中,维修收费不合理和维修水平差、屡修不好两项已经成为了广大消费者抱怨的焦点。不少4S店对于车子在保质期内发生的问题,故意拖延时间,等过了保质期则夸大故障的严重性,要求消费者必须更换配件,而高昂的零配件价格和工时费,则成为消费者不满意售后服务的导火索,车主对这一点最不满意,比例达47%,毕竟用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维修保养价格的高低,是消费者非常关心的问题。总体来看,消费者不满意维修费用的原因是价格不透明,以次充好、维修乱收费的现象时有发生,并且维修价格过高。

屡修不好的情况也很严重,汽车出现质量问题后,反复修理仍不能彻底解决问题,成为消费者对售后服务不满的另一焦点。从调查的数据和案例来看,4S店良莠不齐的维修技术是汽车故障屡修不好的主要原因,给汽车消费者带来了很大的不方便,消费者苦不堪言,对汽车的质量产生了极大的怀疑,想要退换车几乎无门,只能硬着头皮继续维修,造成的損失也极难得到弥补。

案例:李先生于2006年购买了一辆雷诺梅甘娜,没用多久,开始出现了多次车门玻璃升降器的故障,每次出现问题,4S店都是帮其维修,但是屡修不好,一直无法将该问题彻底解决,无奈之下,李先生只能整体更换组件,花费了3000多,李先生难以接受,在汽车投诉网进行了投诉,但是,销售商并未有相关回应。

3 汽车消费者维权难的原因

3.1 法律法规不健全是汽车消费维权难的根源 汽车维权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是我国消费维权难的根源,如今是法制国家,不仅是消费者,厂家、经销商的法律意识都在不断提升,无法可依是厂家、经销商抵制消费者维权的最大理由。目前,汽车消费者维权的主要法律依据是《产品质量法》、《合同法》以及《侵权责任法》,但缺乏专门针对汽车销售的法律法规,因此对于问题汽车纠纷处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具有不可操作性和滞后性,现实情况下,厂家、经销商与消费者的地位严重不平等,加剧了汽车消费者维权的难度。浙江省开全国先河,率先将汽车纳入三包范围,因而消费者协会、工商部门能够帮助消费者成功维权的案例更容易、维权力度更大。但从全国范围来看,在国家对汽车还没有明确“三包”规定的情况下,开展汽车消费维权的难度较大,很多消费者与商家出现纠纷后不能及时处理,也很难处理。例如,汽车投诉网就承认,“目前确实有不少企业利用国内法律法规的缺失,人为故意的增加车主维权的难度,这也是容易导致双方出现分岐的地方。也正因为如此,目前我们的处理结果满意度并不高,在2010年度汽车投诉网接到的上万宗投诉中,最后对处理结果表示非常满意的也就是在10%左右。”

3.2 举证难、鉴定难是制约汽车消费维权的瓶颈 在汽车交易市场,买卖双方关系严重不对等,从消费到售后服务等一系列环节,消费者始终处于被动状态,而且很多人不是真正懂得与汽车有关的消费和维权常识。谁主张、谁举证,消费者一旦投诉,厂商或经销商就要求拿出证据或要求出具鉴定报告,或通过自己的鉴定直接以“消费者使用不当”为理由推卸责任,通过调查,发现在对汽车因方向失灵、制动失灵、轮胎爆胎、安全气囊失灵等质量问题而导致发生交通事故时,厂家一般都会推脱为消费者操作不当所致,而消费者要举证“非操作不当所致”就必须拿出证据即专门检测机构的鉴定报告,而汽车检验成本高,受理程序又不直接面对消费者,检测难、鉴定难,使得消费者送检无门。

3.3 政府主管部门缺乏系统的汽车消费纠纷处理机制 随着汽车消费问题的不断上升和消费者维权意识的增强,汽车消费维权的投诉量也在不断的刷新历史记录,因此社会上也出现了种种性质的解决纠纷的机构,比如各类汽车消费投诉网络,规模较大的有隶属于上海保利汽车电子商务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中国汽车消费网(www.315che.com)、《产品可靠性报告》杂志社主板的中国汽车质量网(www.12365auto.com)、汽车投诉网(www.qct-

sw.com)、车人网(www.che310.com),其中车人网是唯一的中国质量协会官方汽车投诉网,其他都是非政府组织,就地方范围的汽车投诉网也层出不穷,例如南京车网(www.njcw.com)、无锡汽车网(www.wxqcw.com)、江阴汽车网(www.jyqcw.com)等,都不同程度的承担接受汽车消费者的投诉、曝光及协调的作用。虽然行业协会、新闻媒体、网络、社会团体、政府部门等,都接受消费者投诉,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团体或协会、网络媒体拓宽了消费者投诉受理的渠道,为汽车消费者的维权、保护汽车消费者利益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不可避免的是,有的团体或单位,不是以解决消费纠纷为目的,而是利用汽车消费者的投诉达到其他经济利益,一旦与被投诉企业达成共识,消费者的利益就会被漠视。

3.4 汽车行业相关标准缺失 从汽车质量法律法规上讲,为了防患于未然和保护消费者,国外有严格的汽车产品质量标准、环保标准及安全标准等较完备的法规,对厂家汽车产品质量的约束和监督作用非常明显。从我国相应标准的制订情况来看,我国的技术标准体系主要存在标准体系不完善,标准覆盖率低的问题,我国的技术标准体系不完善,标准的制定存在很多问题,如安全、环保的标准都面临缺失。另外,汽车消费者对维修服务的投诉,正是由于在汽车维修服务、售后服务方面均存在规范的缺失,导致服务质量良莠不齐、商业诚信度低,极大地损害了汽车消费者的权益。

4 保障汽车消费者权益的建议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我国已跃居为世界第一的汽车产、销大国,在经济效益给企业带来丰厚利益的同时,必须树立相应的风险防范体系,保障消费者的权益,笔者建议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规范和完善:

4.1 尽早出台完善的汽车三包规定 制定并出台完善的汽车三包规定是强化汽车消费维权的法律基石,让汽车消费者的维权之路有法可依、有迹可循,汽车厂商和经销商再无将消费者维权拒之门外的理由。对于汽车三包规定,我的个人建议是两个重点必须明确:

4.1.1 举证责任倒置。“举证难”是汽车消费者维权路上的突出问题所在,要真正改变这一现状,应该规定在汽车整车三包期内,只要经销商、生产商提供不出消费者使用不当的具体证据,就不需要进行质量鉴定,销售商应首先履行免费维护、更换义务,如需做进一步质量鉴定也应该由厂商来负责。根据其汽车消费纠纷的特点,按照举证责任与举证能力相适应的合理原则,确立体现保护弱者、倾向于消费者一边的举证责任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汽车消费出现质量问题,由经销商举证是消费者的使用过错,否则,就必须按照规定承担三包责任,这样才能更好的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4.1.2 建立独立的第三方质量鉴定机构。虽然不需要消费者承担举证责任,但是独立第三方鉴定机构并非不需要,但必须由国家质检总局来指定相关部门组建,这样才能明确责任。因此,建立独立的第三方质量鉴定机构,并明确其职责,确保独立性、权威性和科学性,并建立专业技术人员专家库。同时,将第三方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机构相衔接,以避免两次或多次鉴定增加资金和时间成本,并将保险公司的事故数据、维修商的维修记录作为技术鉴定的辅助数据,以降低鉴定成本和维权难度。

4.2 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汽车消费政策,引导企业自律管理,加强政府部门监管,打造和谐的汽车消费环境 汽车投诉逐年上升,这与部分汽车厂商和销售商的企业自律意识不强密切相关,由于国家没有汽车三包的相关规定,消费者取证难、鉴定难,维权成本大,这些企业不重视消费者的维权工作,而且往往不愿意与工商部门或消费者协会配合并接受他们的调解,不履行法律规定的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义务,社会责任感淡薄。

要有效地解决汽车消费投诉不断上升的问题,创建和谐良好的汽车消费环境,国家有关部门及汽车生产商和销售商应该高度重视,通过建立并遵守公平、公正、合理的汽车消费政策,相互配合,友好解决各方争议,提高汽车消费者的满意度。据悉,2011年12月,中消协正式启动了《汽車消费安全服务规范》(草案)的起草工作,消费者组织将制定示范性汽车安全服务规范、汽车销售合同或条款等文件,该规范是非强制性的,供汽车经营者参考、使用。笔者认为,该规范的目的应该是营造企业、消费者和政府三者之间和谐的消费环境,内容重点应该包括:①建立汽车企业的服务规范;②指导消费者安全消费;③明确消费者投诉流程和消协解决争议的流程;④确保规范执行的保障机制。

另外,应梳理有关部门的监管职能,增加经销商和维修企业的违法成本,设置惩罚性赔偿,并加强行业自律。

4.3 建立高效、低成本汽车质量投诉和解决机制 要解决目前我国问题汽车投诉机制,重点应在明确主管部门的职责、明确汽车厂家与经销商的责任和加大对消费者的保护。中国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栗元广曾提出“高效、低成本投诉解决渠道的缺失与汽车产销量保有量之间的不平衡,是导致汽车消费投诉量持续攀高的重要原因,并已成为制约我国汽车消费和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2009年,东莞市消委会与汽车协会关于消费投诉处理对接机制的签订给消费纠纷的解决之路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消委会与汽车协会之间的配合相助,取长补短、大大提高了处理投诉的工作效率和效果。笔者认为,投诉的解决机制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配合、资源共建、信息共享。具体来说包括四个环节:

①相关政府部门建立统一的汽车消费者投诉网站,资源共建、信息共享;②设立投诉处理联动组织,在消委会、行业协会、企业之间形成对接的投诉处理人员;③明确投诉处理工作流程;④提高风险防控意识,加强风险预警。

4.4 设立汽车消费者维权基金 与汽车生产企业和经销商相比,汽车消费者不仅是弱势群体,而且在消费方面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在维权的路上,不仅障碍重重,而且需要大量的精力和高额的维权成本,为帮助在纠纷中处于劣势的消费者维权,建议设立汽车消费者维权基金,基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和汽车生产商和消费商的赞助,也可以发动一些私家车俱乐部捐助,在基金的管理和使用上制定明确的条件和程序,确保用在刀刃上,真正为有困难的汽车消费者的维权起到作用。

5 结语

面对如何更加有效的保护我国汽车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对策问题,人们站在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看法和观点,本文所提出的理论、观点和建议,必然会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考虑和研究,同时也有很多相关的内容无法一一阐述。因此,本文还存在很多缺点和不足,真诚希望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的指正。

参考文献:

[1]黎宏河.汽车消费维权指南[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

[2]童一秋.汽车消费纠纷处理与售后服务规范化管理实务全书[M].吉林音像出版社,2003.

[3]曹建海.中国的汽车消费市场和消费环境[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7).

[4]马长海,于树胜,王秀芳.我国个人汽车消费问题探讨[J].经济师,2004(2).

[5]向阳.走近汽车“三包”[J].汽车研究与开发,2004(10).

[6]潘光政.汽车消费走向诚信和成熟[J].上海标准化,2004(10).

[7]http://www.chinairn.com/news/20120131/510921.html.

[8]http://news.idoican.com.cn/jyrb/html/2012-04/25/content_

4039176.htm?div=-1.

[9]http://www.jygsj.gov.cn/display.asp?ArticleId=1453.

[10]http://www.qctsw.com/about/about.htm.

作者简介:

丁雪华(1976-),女,江苏丹阳人,江阴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法学硕士,经济法方向。

作者:丁雪华

消费者合法权益经济法论文 篇3:

探析网购中消费者权益的经济法保护

摘 要:近年来,社会在快速发展,经济水平在不断提高,已形成了一种经济全球化的模式。在这种背景下,网购已成为一种非常便捷的消费方式。其具有快捷、廉价的特点,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交易形式。人们在享受网购带来诸多益处的同时,有许多不法分子趁虚而入,抓住法律漏洞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并有效保护网购的安全成为经济法当前的首要任务。现主要阐述网购中消费者权益经济法保护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网购;消费者权益;经济法保护

近年来,在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经济也在快速的发展。在这种形势下,推动了我国网购市场的快速发展。2011年,中国的网络购物市场规模已经非常庞大,达到近8000亿元的规模,网购中的交易金额也已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非常大的比例。目前为止,网络购物市场的规模以及网络用户规模都发展得非常迅速。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诸多行业都受到了非常严重的影响,但是对于网购却没有太大的影响,并且还呈现出增长的趋势。当今社会,网购作为一种新型的消费模式,已经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其迅速发展也带动了电子商务、物流行业以及其他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但是在这种全面发展的形势下,诸多问题也由此而来。

一、网购中消费者权益保护遇到的问题

(一)严重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

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有明确的规定,消费者都有了解购买的产品、所使用的商品以及相关人员为其提供服务具体情况的权利。要想有效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必须有在进行购物过程中诸多环节的配合。可是对于网购而言,其虚拟性非常强,因此其所提供的信息与产品不一致存在非常大的可能性,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二)难以保证交易安全

网购的付款方式主要有两种,分别为网下汇款以及网上银行支付。但是有诸多不法分子经常通过一些程序来盗用消费者银行卡帐号以及用户密码。此外,因为支付系统不完善,这样就不能有效保证交易安全,所以许多消费者因为受到网购欺骗而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损失。

(三)消费者退货、换货困难

因为网络具有非常强大的虚拟性,所以网上许多经营者都没有真实的经营地址,并且几乎都不会向消费者提供具体的销售凭证以及购物发票。这种情况下,在交易过程中出现矛盾时,经营者就会以诸多的理由拒绝退货或换货。在进行网购时,因为货物流通的速度很快,这样消费者要求退换货时就需要比较多的时间,因此造成了消费者退换货存在非常多的困难。

二、给予消费者经济法保护的重要性

消费者所享有的权利是一种非常基本的权利,其与网络经济的生存与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关联。如果网络消费者不能真正相信网络经济,就会严重阻碍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在进行网络交易过程中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显得至关重要。近几年,网购投诉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对于消费者自身而言,网购具有非常多的优点,如具有高效性、便捷性以及廉价性;此外,因为网络世界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因此其又具有非常高的虚拟性、科技性。正是因为这两个特点,导致消费者在进行网购的过程中会遇到非常多的问题,诸多不法分子都利用这个机会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并且以假乱真的现象也经常发生。近年来,消费者受骗的情况经常发生,诸多消费者权益都受到了非常严重的侵害。有许多团购网站过分夸大对自身的宣传,当消费者选购其商品时最终发现,实际购买的商品与网站的广告不一致,并且团购的商品与实际商品存在非常大的差别;在质量方面也存在非常严重的问题,无法达到消费者心中的诸多需求,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消费者所遇到的网购问题中,团购商品存在质量是最为严重且非常普遍的一个问题。

三、完善经济法保护的有效措施

(一)完善网络交易制度

对于传统的交易模式而言,当企业或者个体经营者准备进入市场时,首先要去工商行政以及有关部门进行申请,申请成功后还要进行相应的登记,这样最终才能进入市场获得经营项目的具体资格。近年来,我国的网络事业在快速的发展。在网络市场中,诸多的网络交易平台也不断地涌现出来,最终形成了有效的商业规模,并且不断地将其进行扩大。在这种形式下,要求国家的相关干预机关一定要进行必要的市场监督,采取合理的措施将网络交易市场进行净化,通过这种措施就能够有效地减少诸多争议的发生,并且能对网站进行有效的规范,最终能够有效保证网站可以顺利进行设立,并且能够顺利的运作。此外,针对网络市场实行市场备案以及市场准入机制,最终成功实现双重的管理机制。国家想要有效的对市场的交易活动进行干预,合理制定市场准入制度显得至关重要。另外,要求提供网络交易平台的相关人员在进行登记与注册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最终可以保证能够顺利获得营业执照;与此同时也要向相关部门申请并且办理互联网信息赋予增值电信业务的经营许可证,所需要上报的主要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其他一些电信管理机构等。在成功申请许可证并且注册后,经营人员需要将网站经营许可证的号码进行公示,要求位置一定是非常明显的,人们能够直观看到的。在网络交易的过程中,所提供网络平台的相关人员首先获得经营许可证后,并在相应的工商行政部门进行登记注册,这个过程被称为网络交易中的备案制度。

(二)完善司法

(1)合理建立解决网上诸多争议、矛盾的机制。目前来看,即使国家的法律法规极其严厉,但是否能够严格遵守还是要求我们每个人必须要有高度的法律观念,所以就会出现诸多的不法人员总是欺骗消费者,严重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最终造成网络交易中存在许多的不安全因素。要有效解决这些不安全因素,保证在进行网络交易过程中的安全,要求提供网络交易平台的相关单位或者人员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首先必须要制定一些规则,最终能够保证网络交易可以顺利的进行。像淘宝网站针对这种情况主要制定的规则有《淘宝商城交易通用规则和判断规则》与《个人交易平台争议解决补充规则》,这些规则的制定,有效地保证了网络交易的安全。通过这些规则,能够明确的判断出谁才是过错方,之后内部对过错方进行相应的惩罚,其惩罚的手段主要包括禁止交易并注销登录。最后,如果争议的双方都对处理的结果表示认同,此时网络平台内部制定的这些解决机制就可以体现出一定的作用;可是对于这种机制而言,由于其不具有法律效应,所以仅通过交易平台就想将内部产生的纠纷有效的解决是不够的,最终仍然需要具有法律效应的相关事项以及规则制度来进行有效解决。

(2)完善法院管辖制度,对网络消费者进行特殊的保护。诸多不法分子通过一些非法途径严重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当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解决,最终就要拿起有利的武器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最后一件有利武器便是诉讼。对于网络而言,其覆盖面非常广泛,几乎覆盖了全球,在为诸多消费者带来便利与益处的同时也给法院的管辖带来了诸多的困难。为了保证法院管辖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将法院管辖制度进行完善显得至关重要,将可能发生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明确,最终能够保证消费者的诉讼可以顺利的进行,有效保证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要求网络交易平台以及经营人员能够主动承担举证责任,有效减轻消费者的维权负担

在网络平台进行交易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纠纷,并且网络交易双方的记录主要保存在网络经营人员以及提供网络服务平台人员的手中;这样,消费者就不能及时提供有力的证据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这种情形下,往往是保存证据的相关人员以及网络经营人员拿出相关的证据将消费者的一些主张进行否决,并且这种可能性非常大。这样便可以得出在网络交易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诸多纠纷与受到侵犯过程中所提供的相关证据的提出特征具有一致性,所以要求网络交易平台以及相关的经营人员能够主动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这样就能够有效减轻消费者的维权负担。

(三)完善法律监督

对于政府而言,其主要是市场经济宏观的调控者与有效维持市场秩序的规范者,其能够对市场的网络交易进行有效而明确的规范,保证经济能够全方位的增长,这是政府的职责所在,也是政府的义务。

(1)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的相关职能,并要求相关部门加以配合与支持。对于工商行政管理而言,其主要的职责就是充分发挥自己的权利,对市场进行有效的监管,针对一些不法行为以及一些违法分子需要采取行政执法手段对其进行必要的监督与处理,最终有效维护市场的秩序。此外,要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在网络交易过程中一些不遵守市场规则的违法人员以及违法行为与严重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进行必要的监管。在进行网络商务经营时,一定要合理有效的对法律进行及时的修正或者变更,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国家的商务以及信息产业部门也要给于充分的支持,并配合其相应的工作,将诸多部门合理地组织在一起,共同商讨研究出有效的管理措施。

(2)建立网络监管与执法机制,有效提高网络执法队伍的综合素质。建立有效的网络监管与网络执法机制,将二者进行有效的统一,需要对我国所有的工商行政部门进行统一的管理,主要是通过联网的形式进行必要的管理。这样,我国所有的工商行政部门就能够通过网络对市场进行有效的监管,最终实现共同协作。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进行必要的网上监管,当发现违法人员或者违法行为时,工商部门就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对这些违法事件进行必要的监管。此外,还需要选派综合素质高的执法人员进行执法以及与其他相关部门共同合作执法。

(3)加大社会舆论宣传力度,创建良好的网络监管执法环境。在进行社会舆论宣传的过程中,有效地利用报纸、期刊、网络、电视以及广播等一些媒体,在网络交易过程中加强对违法行为的监管力度。不断研究诸多方法以及形式向消费者宣传必要的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知识,这样能够有效提高网购消费者在进行网络交易时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安全意识。在进行网络交易过程中当发现违法行为时,要及时将其公布于众,最终能够使社会公众对于网络不断变化的新花样有所了解与警惕,最终有效提高自身的网购警觉性。

(四)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目前为止,消法已经在不断修改与完善的过程中,但是除了应该对以往的消费领域进行相应的完善之外,也应该研究出具体的措施对网上的消费领域进行必要的完善。在进行完善的过程中主要应该对消费者的知情权、交易安全权等权利进行必要的完善;此外,还需采取必要的措施对消费者的一些义务进行保护。针对网上消费的经营者,其必须要对商品的质量以及售后的服务做出承诺与保障,最终有效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四、结束语:

网购在给消费者带来快捷与便利的同时,也给消费者带来了一些问题与困扰。为了能够充分的体现网购自身的意义与价值,采取有效措施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就显得至关重要。对此,我们仍然需要不断对消费者的自身权利保护进行充分的研究,使消费者能够有效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研究在网购过程中消费者权益经济法保护的有力措施,最终创建出良好的为消费者提供安全的消费环境。增加消费者对网购的信任度,真正实现网上公平交易,将消费者网上消费的水平大幅度的提高,加快网上消费市场的发展步伐,有效促进网上经济的快速发展,充分体现出网上购物的意义与价值,为消费者带来更大的利益。

参考文献:

[1]阎武.网络购物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2(02).

[2]刘志鸿.网络购物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3(21).

[3]郭盛男.论网络购物中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9(06).

[4]庾聪聪.网络交易中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2,9(16).

作者:程春林

上一篇:企业财务资金财务风险论文下一篇: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维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