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格教育理念论文

2022-04-16

【内容提要】目前,中职生的人格现状却令人堪忧,他们在性格、意志力、调适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信心、进取心等方面存在着人格缺陷,因此,对中职生进行语文人格教育尤为重要和必要。进行语文人格教育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中职生健康成长的需要,符合中职语文教学自身的规律。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语文人格教育理念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人格教育理念论文 篇1:

人格教育,语文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摘要】程红兵老师的语文人格教育理念,揭示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全面发展的人。透过他的语文人格教育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语文教学艺术,引发我们对语文人格教育理念的价值与实践产生更加深刻的思考。

【关键词】程红兵;人格教育;语文人格教育;语文教学艺术

语文作为我国教育的基础学科,以民族文化为课程载体,以启迪智慧和发展人的智力为培养目标,语文教育贯穿一个人的整个受教育阶段,将影响人的一生。《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2000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语文》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和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意识,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程红兵,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教育学博士,现任深圳明德实验学校校长。程红兵老师把握语文教育的时代发展要求,在长期的探索和实践中,提出语文人格教育的理念,倡导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不但要教会学生语文知识,更要注重学生的语文能力训练和情感熏陶。他将语文人格教育看作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用以人为本、关爱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独特视角搭建起语文人格教育的智慧屋。程红兵老师常“研”常新,开创自主探究性的语文教学模式,打造了一片语文教育的“自留地”。

一、人格教育与语文人格教育

人格是人们社会化的结果,是个人相对稳定的、比较重要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在一定的环境中逐渐形成,是一种潜在的影响人行为的心理活动模式,通常由心理、气质、生活习惯等表现出来。健康的人格体现为自我内心的和谐发展,能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能够运用自我的智慧和能力获得成功。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美国兴起的人文主义心理学流派发展而来的人文主义教育观就主张以学生自己的发展为目的,发展人的天性、人的个性、人的潜能,强调人格至上。

程红兵老师把人格教育定义为“教育者主动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用心理学、教育学的方法,对正在成长的每一位正常的个体实施培养良好心理品质、促进人格健康发展的社会活动”。程红兵老师理想中人格教育的标准是具有独立精神和全面发展,他提出语文人格教育理念,即“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地结合语文知识传授、语文能力培养,对学生实施人格教育的活动。”语文教材中包含大量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在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启迪学生智慧,挖掘学生内在潜能,培养审美情操,涵养个性品质等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带领学生欣赏优美文段以提高学生辨别真善美的能力,达到情感上的熏陶;带领学生把握阅读中的逻辑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带领学生开展写作训练以升华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创新能力。语文人格教育追求的是“‘以能力为核心、以发展为主线、以人格为目标’的完人教育。”在师生共创的课堂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能使人的本性、人的尊严、人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和实现,成长为一个有助于社会发展的人。

二、语文人格教育的培养途径

程红兵老师主张回归原点来思考和探讨语文人格教育的问题,他坚持“教研相长”,打破因循守旧的牢笼,走出经验的误区,常“研”常新使他因为一种期待的兴奋而对语文人格教育永葆热爱与真诚,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自主探究性语文教学模式,开辟了一片语文人格教育的“自留地”。

(一)自主探究性语文教学模式

程红兵老师提倡研究性学习,采用科学研究的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发现和体验,收集、分析、加工信息,对学习内容进行重组建构,增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在研究性学习的基础上,他提出自主探究性语文教学,提倡学习动机是自我驱动的,学习内容是自主选择的,学习策略是自主调控的,学习时间是自我计划和管理的,学习过程是自我调控、自我监督、自我评价、自我总结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研读课文等语文现象,掌握规律,获取知识,调查了解社会,深入研究,应用有关知识去寻求相关原因,去解决实际问题。在自主探究性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从语文文本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研究,从文本的探究到对社会的认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和能力提升,形成健全人格。

程红兵老师说:“有经验的教师,不仅要向学生揭示材料的实质,而且要教会学生思考,使他们也能独立做研究,在研究中发现新知。教师应创设情境,把教科书里的知识转化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帮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他立足深厚的文化底蕴,积极思考、探索新知的教学态度,传播充满人文关怀的教育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在语文人格教育中有的放矢、游刃有余,将语文教科书上的文化知识转化为修炼健全人格的养料。

(二)程红兵的语文教学“自留地”

程红兵老师从一个“批判现实主义者”走向“建设现实主义者”,积极践行着自主探究性语文教学模式。他在班级中让学生每月读一本文化名著,他发现现在的学生文化积淀太少,文学感受力在下降,而“文化积淀太少,不但学不好语文,而且妨碍学生个人的成长,文学素养的缺乏会造成人生与社会经验的缺乏”。程红兵老师为学生们积累丰富的文学养料,开展自读体会文学作品,每节语文课由一位介绍一首诗,每月写一篇书评或读后感等活动,通过写作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并再创造,学生在此过程中思绪飞扬,达到文化的积淀、思想的熏陶和人格的升华。

西方后理性主义教育观中提出“教学即生命历程”的观点,即教学本身是一种生命历程的方式,对教师来说不仅仅是一个教育者的身份介于教学活动,其工作本身就是一种专业成长的过程,一种生命历程的方式,对学生来说,教学即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准备,教学不仅具有知识意义,同时具有生命意义。程红兵老师的语文人格教育让师生以内在体验的方式参与教学生活过程中,这个过程是师生创造生命意义的生活过程。只有立足于生活过程的基础上,学生才能感受到自己的生活——创造生命的意义,积极地去体验生活中的伦理意义与美学意义。他努力将语文学习拓展到生活中,让学生了解社会百态,逐步对社会事件发表见解或针对某一社会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程红兵老师的语文人格教育是充满生命意识和人文关怀的,他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总是找到他们的闪光点,积极鼓励、激发潜能,使他们重获语文学习的自信和生活的自信。

三、语文课堂教学艺术

面对应试教育的冲击,语文教育逐步走向程式化、机械化,而程红兵老师在探索语文人格教育的征程上却体现出宝贵的理性精神和新锐力量,寻找到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形成完善健全的人格。语文人格教育是语文课程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这一特征的最佳诠释,是语文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而语文教学艺术是教师娴熟地运用综合的教学技能技巧而进行的富有审美价值的创造性教学活动,它体现着一个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程红兵老师最大的语文教学艺术特色便是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人文情怀。在阅读教学中,程老师善于找准切入口进行有效提问,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抓住学生阅读的兴奋点,启迪学生的思维。在写作教学中,创造了程红兵式的典型的“思维作文”教学法特色,训练学生的多角度、多方面、多因素、多变量的系统思考和想象,全方位塑造学生的人格。

语文人格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母语的人,培育具有人文精神的人。把握语文学科的人文因素,积淀学生的文化素养,触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塑造健康人格应当贯穿在语文人格教育的始终,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全面发展的、具有独立精神的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程红兵与语文人格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雷玲.中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3]费怡凡.略论程红兵老师的语文教学艺术[J].教育理论与方法,2014.

[4]陈龙.对中学语文人格教育的思考[J].临沧教育学院学报,2006.

[5]曹明海,张庆贞.人格建构与创设生命的文化场——程红兵语文教学智慧[J].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2008.

[6]武雪皎,孙彦峰,李长锋.程红兵语文人格教育理念及其启示[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

(编辑:马梦杰)

作者:刘思琪

语文人格教育理念论文 篇2:

加强中职生语文人格教育势在必行

【内容提要】目前,中职生的人格现状却令人堪忧,他们在性格、意志力、调适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信心、进取心等方面存在着人格缺陷,因此,对中职生进行语文人格教育尤为重要和必要。进行语文人格教育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中职生健康成长的需要,符合中职语文教学自身的规律。

【关键词】语文人格教育 健全人格

G633.3

蔡元培先生说过,“教育的第一要旨就是加强德育,培养学生人格”;《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可见,对中职生来说,健全人格的培养至关重要。

然而,目前中职生的人格现状却令人堪忧。作为有着多年教育教学经验的中职教师,笔者在对大连三所职业学校18个专业的中职生的9976份问卷调查中发现,很多中职生在性格、意志力、调适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信心、进取心等方面存在着人格缺陷。具体表现为:

一、在性格特征方面,相当一部分同学存在自卑、消极、悲观等负面情绪,缺乏责任意识和勇于担当的精神,不善于表达自我,缺乏独立的人格与个性。这些性格往往会对他们的情绪产生困扰,轻则容易产生焦虑、孤独、恐惧 ,重则产生多疑、嫉妒、憎恨,甚至攻击的心态和行为。

二、在人际交往方面,一些中职生以自我为中心,孤僻冷淡,或苛求他人、不尊重他人,缺乏同情心,社交能力、协调性品格都不尽如人意,缺乏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宽容、坦诚、自尊、自律的人格特征;一些中职生乐群热情,喜好交际,但不知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常常和同学冲突、与教师“顶牛”、与父母关系不和;还有一些同学交往重实惠不重原则,请客送礼,拉帮结派,这些都妨碍着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三、在意志力和进取心方面,中职生的意志力水平较欠缺,耐挫力、心理适应能力不足,缺乏积极进取和勇于竞争的精神,心理不成熟。在挫折面前,有时会一味地承受和忍耐,不善于尽力去改变和排除挫折情境及造成挫折的因素,缺乏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进取品质。

四、在学习方面,大部分中职生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无目的、无兴趣,把学习当成是应付家长、老师的“差使”,认为读中专是为了混文凭找工作,而不是学本领找工作,因而被动地进行学习;同时,因为底子差,经常学习失败,所以怕学习,自信心不足,没有成就感。

由此可见,中职学生的人格普遍存在偏差,而语文自身的学科性质极其具有的人格教育功能可以给实行人格教育提供有利条件。因而,不失时机地对中职生进行语文人格教育就显得尤為重要和必要。笔者认为,其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进行语文人格教育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是新世纪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素质教育思想集中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其所倡导的教育对人才的培养要实现从适应性成长到创造性成长,实质上明确了人的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这个定位要求必须改变过去教育强调的人对社会适应与服从的社会工具价值,而必须让位于教育促进人的发展,促进人的潜能发展的内在目的价值,而在这种转换与让位过程中,语文素质教育应该承担自己的责任,即以人为本,发掘人的潜能、培养健康人格。新《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了“注重道德修养、人文精神、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的培养”、“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的语文素质教育目标。所以语文人格教育是语文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

语文素质教育是着眼于受教育者的全面和谐发展,既要丰富文化素质,扩大知识视野,发展语文能力,开发智慧、潜能,又要培养审美观念,锻炼心理意志,发展个性特长,塑造理想人格。学生不仅要成为知识才能的拥有者,而且还是精神富有、心理健康、生活幸福的人。只有每个人的人格素质得到提升,才能有力推动国名素质的提高和国民人格的提升。21世纪需要的人才,不是知识的工具,而是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所以中职语文人格教育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进行人格教育。

二、发挥语文人格教育的功能是中职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教育是推进人的价值生命实现的加速器,教育的根本意义就是满足人的身心发展的需要,促进人的价值生命的实现。”中职生作为高中阶段教育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更需要用人格教育来促进他们身心健康成长。

首先,从身心发展的规律来看,中职生需要人格教育。中职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无论从生理上心理上都处于一个迅速变化发展日趋成熟的时期,特别是心理方面显得很不稳定,是人一生中思想、意识、情感和行为发展的关键期,若不注意教育引导,很容易产生问题。可见,处在这一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学生人格教育问题不容忽视。

其次,从目前职校学生自身的情况来看,中职生普遍存在人格偏差。如果他们的不良人格没有得到及时的纠正,不但对他们的一生都会留下遗憾,有的还会影响到其将来的用人单位,这无疑会给社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中职生的人格教育就显得很重要了。

再者,当今的中职语文教学中对“人”的因素的忽视令人担忧。由于工具主义和能力本位的导向,当今职教语文教学非常重视应用能力的培养,忽视或轻视学生人性的培养和人格潜力的开发。在学生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利用语文学科塑造人格的优势完成对他们的性格、意志、品格、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塑造,是语文教育应当承担的历史使命,也是中职生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

三、进行人格教育符合中职语文教学自身的规律

当今职业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针对性强,培养目标明确。即课程设置要体现职业的岗位要求,适应时代变化和市场需求,主张理论学习要服务于技能培养,即能力本位的教育思想在当今的职业教育中大行其道。正是在这种能力本位的导向下,中职语文教学沦为类似操作技术的培养工具,语文的工具性得以大力张扬,即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的强化训练增强学生的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使语文教学坠入“工具主义”的泥潭,因而导致了语文失去了它应有的生机与活力,也使学生丧失了语文学习的興趣。这显然与语文教学自身发展规律相违背。语文作为一门最开放的学科,其学科性质决定了它肩负有“教文”和“育人”的双重任务。语文教学要真正达到自己的目的,实现自身的价值,必须培养人,必须发展学生的人格,所以中职语文教学应在考虑其应用的针对性的同时,还应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并且为学生今后的再教育开辟发展空间。这样的语文教育才是符合语文自身发展规律的教育,通过这样的语文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是心智健全、“质量可靠”、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劳动者。

总之,中职生的健康成长需要语文人格教育,语文教学自身的发展离不开语文人格教育;素质教育的实施呼唤语文人格教育。语文人格教育势在必行。

作者:李艳红

语文人格教育理念论文 篇3:

谈中学语文人格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摘 要】语文在人格教育方面有着其他学科难以企及的优势,它的人文性特点要求我们进行语文人格教育,它应该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本文论述了实施语文人格教育的意义与必要性,指出了当前语文人格教育中缺失的其原因,提出了中学语文人格教育具体实施的策略。

【关键词】语文 人格 人格教育 策略

一、引言

我们正处在一个富有挑战性而又充满机遇的知识经济时代,在应试教育惯性影响下,在“一考定前途”的压力与现实中不公平竞争等现象的面前,许多青少年表现出了极度的困惑。

作为百科之母的语文,应充分发挥其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康人格等方面的作用。然而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存在着许多不利于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做法,这些将对我们民族未来的培育带来严重的灾难。时代呼唤人格教育,语文人格教育应肩负起它应尽的历史重任。

二、中学语文人格教育概述

(一)中学语文人格教育

1. 人格教育

人格教育,是指教育者针对人的素质状况,主用心理学、教育学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自主构建心理素质,形成完满的智慧人格、道德人格、审美人格及创造人格的内在统一的社会活动。这种教育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教育者的引导和学生自主自我内化。所谓教育者的引导,是指教育者把主观意识和外部环境的价值倾向传授给学生的活动。教育者的引导必须是以尊重学生的自由意志与人格尊严为前提,帮助学生提高认识、追求成功并增加自我完善的价值感,不是“命令”或“奴役”。

2. 语文人格教育

中学语文人格教育,是指在中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和技巧的过程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个性心理素质、正确的审美情趣,开发学生富于人文底蕴的创造性品质,塑造学生健全品格的教育活动。这在语文教师的指导下,师生共同创设育人环境,在语文知识、语文技能习得的过程中塑造健康人格。陶行知提倡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会做人”。语文人格教育就是通过立言以育人,用我们民族与全人类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一代代人,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全的发展,为他们形成良好的人格素养铺路。

(二)中学语文人格教育的意义与必要性

1. 社会发展需要语文人格教育

注重素质、追求创新、强调和谐是新世纪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而新《大纲》中第一次提出要发展学生个性,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了语文教育是人的教育的新理念。因此,语文人格教育是语文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所以要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就必须进行人格教育。

2. 中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语文人格教育

人格是后天形成的,具有可塑性。健康人格的实现必须依靠教育的培养。对正在成长的每一位正常的个体实施培养良好心理品质、促进人格健康发展的社会活动。由此可见,教育的根本意义就是满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中学生作为教育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更需要用人格教育来促进他们身心健康成长。

三、中学语文人格教育缺失的原因

(一)重知识、轻育人

在升学压力面前,许多教师想方设法将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作为自身教学的终级目标。在这种只注重结果、不重视思维过程的方式下,由于对知识教学的过分强调,师生之间对于精神的陶冶性质受到了忽略,联结师生的只是知识,而把作为完整的精神主体的人格抛在了一边,语文学习也就成了割裂开来的、支离破碎的知识传授与枯燥乏味的机械重复的应试训练。

(二)重程序、轻情感

文学的特点、语文学科的特点就注定了语文课是不能有模式的,它必是开放自由的,富有个性的。实际上要真正形成自主合作探讨的模式,必须要有知识上的拓展与延伸,真情体验与交流。老师只是一个组织者,课堂上所借助的各种组织方式应该是锦上添花,不应喧宾夺主。语文课堂教学应引导学生进入课本中的迷人世界,调动学生的心理机制,如果不能做到,那么再精彩的演示也掩盖不了教学上的苍白和无力。

四、提高中学语文人格教育实效的对策

(一)加强教师自身修养

要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首先就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人格素质与人文精神。教师人格是培养学生人格的基石。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该建立在教师人格的基础上。因为只有从教师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没有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的人格方面的影响,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教育工作。只有人格能够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可见教师的人格修养是何等的重要。

1. 以人为本,建立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

平等的师生关系、对学生无私的关爱,能使学生获得一种澄澈明朗的美好心境。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是人和人的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在这“相互接触”的过程中,教师自身的人格对于学生心灵的成长和人格的形成无疑具有深刻的影响,这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语言以及任何奖惩制度都无法代替的。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教师教得轻松、愉快,而且学生也学得轻松、愉快。

2. 好学不倦,富有广博的文化修养

教师的人格魅力很重要的一部分表现为教师知识的影响力。处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学生会通过多种信息渠道获得大量的信息,也会向教师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必须用丰富的知识去满足他们的求知需求。三国时的诸葛孔明可谓聪明过人,然而他的体会却是:“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有志于学才能好学不倦,志学是好学之动力保障。因此,教师应该勤奋学习,不断完善自己。

(二)挖掘教材中蕴含人格教育的素材

1. 汉语文字不是单纯的符号系统,它有深厚的文化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心理特征。教材中众多古圣先贤、领袖英雄、仁人志士的典范事迹、精辟论述、名言警句,是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宝贵资源。我们应随着教学进程,将文学课中的有关内容发掘出来,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成为他们理想人格的目标,从而受用终身。如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关爱社会、关注苍生的高尚情操,激励青少年奋发向上。优秀人物的典范事迹是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宝贵资源,可以使他们受益终身。

2. 重点分析文学形象,引导学生领悟人生要义,培养健康人格。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蕴含着作者深刻的思考。对人物性格的分析,也正是我们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过程。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时,通过学习邹忌与徐公比美、与妻、妾、客的三问三答,从而学习这种能主动从自身找原因,正视自己不足的宽大胸襟,以及齐王纳谏,种种表现的分析解读,让学生明白。最后联系学生实际生活点评现象:我行我素,不顾及他人,缺乏正视自己,不愿承担等,如做错事只知道怪别人,而不知道从自身找错误等。借助人物形象的分析,教会学生关注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突出以人为本,将语文人格教育与培养落到实处。

总之,语文人格教育是新时代教育的重点与难点。这需要我们结合中学语文教学的特点与中学生的实际,加以整合,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从而更加有效地发挥中学语文人格教育在健全学生人格方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

[l] 郑 雪.现代人格心理学历史导引[M].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

[2]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3] 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 许惠英.人格教育论[M].学苑出版社,2000.

[5] 金 辉.人格理论与教师人格心理[M].江苏:河海大学出版社,1999.

[6] 高玉祥.健全人格及其塑造[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作者:王娜娜

上一篇:机械加工误差管理论文下一篇:证券公司盈利模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