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省制问题研究论文

2022-04-20

摘要综合运用Bicomb和VOSviewer两种软件,对CNKI期刊数据库中2014年1月至2018年7月间我国现代学徒制研究的4583篇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和知识图谱分析。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我国省制问题研究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国省制问题研究论文 篇1:

机器视觉在我国农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分析

摘要:随着图像处理、模式识别、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视觉技术在我国农业上的研究逐步深入,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本文基于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对我国基于机器视觉的农业研究进行了博、硕士学位论文与期刊论文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农业机器视觉研究主要涉及检测、图像处理、轨迹跟踪与车辆导航、模式识别及其应用等主题,主要集中在图像信息获取方法、图像处理与识别算法、智能导航算法以及系统集成应用等方面,以《农机化研究》、《农业工程学报》和《农业机械学报》为主要发表刊物,主要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省科技攻关计划、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支持,国内研究机构以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和江苏大学为主。但目前我国基于机器视觉的农业研究在作物生长信息检测、杂草识别、变量控制、机械智能导航、采摘与分选等方面离实用化、商品化仍有一定的距离,集成符合我国农业发展实际的机器视觉技术系统将是今后重要的研究方向。本研究为机器视觉在我国农业上的进一步应用研究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机器视觉;农业;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视觉导航

机器视觉的概念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最先应用于机器人的研制,即通过视觉系统采集图像并进行处理,然后估算出目标的位置,从而控制机器运动。1979年提出的视觉伺服(Visual Ser-vo)概念,则可以将视觉信息用于连续反馈,以提高视觉定位或追踪的精度。

国内有关机器视觉的应用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应用于半导体和电子行业,如PCB印刷、电路组装、元器件制造及半导体设备集成等。农业机器视觉的研究,早期主要以探讨农业机器人的技术、经济可行性、潜力与前景等宏观研究为主,后来逐步扩展到图像数据的采集、分析与处理、轨迹跟踪与车辆导航、智能识别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上。为了解我国农业机器视觉研究的进展情况,本文基于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通过检索机器视觉在我国农业上集成应用和研究的相关文献,并对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了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及出现的问题,以期为机器视觉技术在我国农业中的深入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1 数据来源

本研究基于中国知网的全文数据库,以“机器视觉”与“农业”为检索词,分别在博、硕士学位论文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进行主题路径逻辑“与”的检索,时间截止到2015年9月24日,并对检出文献的研究主题、基金来源、作者机构及其在不同学术期刊上的分布进行分析。然后据此分析结果对机器视觉在农业上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简要介绍和综述,指出目前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7进行数据处理与作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博、硕士学位论文检索结果

检索结果显示,从2000年开始,共检索到农业机器视觉研究的博、硕士学位论文235篇,其中博士论文38篇,硕士论文197篇(见表1)。

2.1.1 博、硕士学位论文作者的机构分布 从表1可以看出,博士论文以南京农业大学的最多,共9篇,主要研究黄瓜和棉花收获机器人系统,基于机器视觉的作物对行喷药控制、杂草和稻飞虱识别技术,基于图像特征的田间籽棉成熟度与品级判别技术,机器视觉导航系统及光照问题等。其次是中国农业大学,共7篇,多为近几年的文献,如:2013年王建仑以果园田问叶片为研究对象,进行田间叶片图像分割与单幅三维重建的算法研究,并利用机器视觉系统解决了远程获取农业生产现场叶片农学性状参数的问题;2014年李寒、张春龙、张东波、杨振宇和黄小龙五位博士基于机器视觉分别进行了目标检测、信息获取与视觉伺服策略、伺服控制、机器人末端执行器优化设计等研究;2015年马锃宏进行了田问作物对靶喷施机器关键技术的研究。浙江大学的相关研究论文也较多,有6篇,涉及稻种质量无损检测、田间路径识别算法与车辆自动导航方法、基于光谱和多光谱的杂草识别、水稻氮磷钾营养识别和诊断等研究。

硕士论文以江苏大学最多,共19篇,以基于机器视觉的杂草图像分割、特征提取、识别和定位等研究为主;南京农业大学次之,共17篇;华中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浙江大学共28篇。197篇硕士论文中涉及的关键词频度,机器视觉94次,图像处理44次,特征提取15次,图像分割15次,杂草识别11次,颜色特征9次,视觉导航9次,模式识别9次,DSP 9次,说明农业应用机器视觉的研究主要以图像处理、特征提取、图像分割、杂草识别、颜色特征、视觉导航、模式识别和DSP为主。

2.1.2 博、硕士学位论文数量的年度分布 由图1可以看出,2000~2002年,基于机器视觉的农业研究学位论文数量为1~2篇,说明当时国内从事相关研究的学者还很少;之后,该研究领域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博硕论文数量大幅增加,虽年际问有波动,但整体呈上升趋势,至2014年有关农业机器视觉研究的论文已达到35篇。

2.2 期刊论文检索结果

2.2.1 论文数量年度分布 由表2可以看出,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1999~2015年间共收录了基于机器视觉的农业研究论文179篇。论文数量年度分布没有明显的规律可循,其中,1999~2003年数量较少,说明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刚刚起步;2004~2015年论文数量在7~27篇之间波动,以2011年数量最多,说明该研究领域受到了研究人员的持续关注。

2.2.2 研究主题分布 由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农业机器视觉研究主要涉及检测、图像处理、轨迹跟踪与车辆导航、模式识别及其应用等方面。机器视觉检测包括机器人运动障碍目标检测、长势无损检测以及果蔬品质检测等。图像处理主要包括图像采集、分析与处理。轨迹跟踪与车辆导航主要研究环境感知、路径规划、车辆模型与控制等。机器视觉的模式识别主要有路径识别、作物品种识别、成熟果蔬识别、病虫害识别以及杂草识别等。机器视觉主要应用于农产品的分级分选、病虫草害控制、自动采摘、长势监测以及机械定位与导航中。机器视觉的研究离不开算法研究,包括检测算法、图像处理算法、轨迹跟踪算法、导航算法以及识别算法等。

2.2.3 期刊分布 根据中国知网数据,179篇期刊论文共发表在了18种核心期刊上,包含4种EI检索期刊,其中《农机化研究》36篇,最多,《农业工程学报》28篇,《农业机械学报》17篇,三者的论文数量占45.25%。另有15篇发表在高校和农业科研院所出版的期刊上,比较多的是《安徽农业科学》,有6篇。其它论文主要发表在与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农业工程、自动化技术、农业基础科学、植物保护、农艺学、园艺、农作物等相关的期刊上。可见,机器视觉在农业上的某些研究仍比较前沿,受到《农机化研究》、《农业工程学报》和《农业机械学报》等核心期刊和EI检索期刊的欢迎。

2.2.4 基金来源 资金支持是科学研究的基础,统计结果显示,检索到的文献中得到项目资助的有78篇,占43.57%,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的论文有23篇,受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支持的21篇,受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支持的4篇,三者占检索到的期刊论文总数的26.82%;受各省科技攻关计划支持的研究论文7篇,受各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支持的6篇,受高校或教育部门支持的9篇。由此可见,国家和各省、部委都高度重视机器视觉在农业中的研究与应用。

2.2.5 作者机构分布 对179篇期刊论文作者(限第一作者)的单位进行统计,结果显示,来自高校院系的作者136位,占75.98%;来自研究院所的作者14位,占7.82%;来自其它机构的有29位,占16.20%。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和江苏大学位居论文作者所在机构的前六位,其中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论文作者最多,有22位,占检索期刊论文总数的12.29%。表明,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大学等是目前国内农业机器视觉研究实力比较雄厚的高校。

3 机器视觉在农业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分析、研究可以发现,我国基于机器视觉的农业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图像信息获取方法、图像处理与识别算法、智能导航算法以及系统集成应用方面。

3.1 图像信息获取方法研究

精确获取图像信息是机器视觉的基础,直接影响到机器视觉判断的精度,且图像采集的速度影响着机器视觉执行的速度。由于农业应用环境差异大,机器视觉获取图像信息的方法需根据应用对象与目的的不同而变化,目前多是采用相机或摄像机结合近红外光谱或高光谱信息进行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分析处理。

上海交通大学翟鹏针对葡萄自身的特点和现场条件,设计了由全光谱的自然光源、反光伞、CCD相机、定时拍摄触发控制器、漫射挡光背景板和球坐标脚架组成的图像采集系统,对葡萄果实和根系的表型特征进行了采集与分析。华中农业大学肖武建立了基于近红外光谱和机器视觉技术快速检测土壤含水率的方法,同时对湖北地区黄棕壤、潮土和稻田土样品的光谱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能很好地将土壤含水率分级。沈阳理工大学刘哲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系统,对苹果幼果的图像进行了立体重建,且能够对苹果幼果进行正确的匹配并标号,实现了对苹果果实的三维定位。

3.2 图像处理与识别算法研究

机器视觉在农业应用的自然场景中,光照条件的变化以及农作物个体颜色、形状、位置、姿态、遮挡和重叠程度等都给机器视觉识别、特征提取带来很大的困难,能否快速、准确地识别出目标直接影响机器视觉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因此,图像处理与识别算法研究成为机器视觉在农业中应用的关键环节。

华南农业大学张志斌等提出的基于加速鲁棒特征(Speeded up robust features,SURF)的绿色作物特征提取与图像匹配算法,首先在RGB空间进行图像分割,并采用开运算对分割图像进行滤波处理,然后采用SURF旋转不变性原理进行左、右绿色作物图像特征提取,最后采用最近距离比次近距离法匹配特征点,该方法为提高田问条件下的3D视觉导航参数精度、准确获取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作物生长参数提供了参考。吕强等采用图像G-B色差分量、最大类问方差法自适应阈值分割、基于距离变换的分水岭分割、凸包算法、基于Tukey权重函数的最小二乘圆拟合法识别自然场景下的柑橘果实。在果实或病害识别上,支持向量机识别的正确率高于只用颜色、纹理或形状特征进行识别的正确率,识别性能也优于神经网络方法。

3.3 视觉定位导航算法研究

基于机器视觉的导航系统能自动采集农田环境图像,通过分析识别出导航路径,最终计算出系统导航参数以控制机械沿导航路径行走。定位导航算法是机器视觉导航的核心,决定着导航定位的准确性以及控制的鲁棒性。

华南农业大学张志斌等提出了基于Hough变换和Fisher准则的垄线识别算法,使得作物垄线定位的准确性、适应性均得到提高,而且能够避免较大面积杂草等的影响。上海交通大学周俊等人基于卡尔曼滤波的思想,融合各传感器的观测值,提出了一种预测跟踪控制算法,避免了以视觉系统为主的计算耗时导致状态反馈滞后而产生的不利影响,改善了导航控制的鲁棒性和精度。南京农业大学安秋等人针对农业机器人视觉导航中存在的阴影干扰问题,提出了基于光照无关图的算法,能够去除导航图像中的阴影,然后利用增强的最大类问方差算法分割和优化图像的Hough变换提取作物行中心线,最终通过坐标转换获得导航参数,此算法不仅满足了导航实时性的要求,而且使农业机器人在光照变化的情况下导航参数提取的鲁棒性有了更大的提高。

3.4 机器视觉在农业中的系统集成

机器视觉在农业中的应用,集成了光学、电气、机械以及计算机等技术。李志臣利用机器视觉集成了杂草对准喷药系统,整个系统搭载在一辆拖拉机上,由运动执行单元来驱动,视觉部分由摄像头和千兆网卡组成,完成图像采集、杂草识别和信息发送功能;控制部分由计算机和可编程控制器(PLC)组成,接收并解释信息和发送控制电压;执行部分由药箱、泵、电磁阀、溢流阀、喷嘴和一些管路组成,输送药液和进行喷药。郭海针等人在一台轮式拖拉机上装载计算机、CCD摄像机和电液控制系统,集成了基于机器视觉的农业机械无人驾驶系统,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和识别技术,采用模糊控制策略,实现了农业车辆的视觉伺服。李谦结合除草机器人苗草识别的试验,讨论了机器视觉在除草机器人中的应用,并集成了基于机器视觉的苗草识别系统,包括工控计算机、摄像头、光源和可升降仿形装置等,试验识别率达到了95%以上。

3.5 目前农业机器视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基于机器视觉的农业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农业研究对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机器视觉技术的特点,目前仍存在着许多问题。

(1)机器视觉测量的可靠性仍有待提高。由于机器视觉处理的主要是图像或视频信息,测量条件、环境、被测物表面特性等的改变,有时甚至轻微改变,就会大大影响处理的结果,这是目前机器视觉在农业上应用比较突出的问题,只能针对具体问题研究相应光照、特征提取、匹配、重建、标定等具体方法。

(2)视觉测量的环境适应性差,而且农业研究对象复杂多样,目前还无法找到一种具有普适性的方法,因此针对不同研究对象的图像处理算法、导航算法、识别算法等仍是目前农业机器视觉研究的核心,而且今后的研究对算法的鲁棒性和实时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也是机器视觉技术在农业实际应用中的难点所在。

(3)系统集成应用是机器视觉研究的最终目的,但由于视觉系统、智能机械及电气控制集成成本和科技含量高,导致集成机器视觉的成套智能控制系统对农业应用来说成为高大上的设备,与目前农业分散经营的模式和农民总体认识水平还有一定的距离,这是某些关键技术仍处于研究试验阶段的一个重要原因。

3.6 农业机器视觉研究的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的农业机器视觉技术在作物生长信息检测、杂草识别、变量控制、机械智能导航、采摘与分选等方面的研究已有很大进步,但离实用化、商品化应用仍有一定距离,符合我国农业发展实际的机器视觉技术系统集成将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趋势。

另外,随着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日新月异、传感器及其它相关硬件性能的日趋提高,利用视觉技术检测农田信息实现自动导航将成为未来农业机械无人驾驶的重要发展方向。

4 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中国知网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和全文期刊数据库的检索分析发现,我国基于机器视觉的农业研究比较活跃,主要集中在图像的采集、分析与处理、轨迹跟踪与车辆导航、模式识别、品质检测等方面,但由于农业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何进一步提升机器视觉检测的可靠性,提高算法的鲁棒性和实时性,仍将是今后一段时间的研究热点。由于在某些方面,如播种、喷药、除草、农产品后期加工等农业生产过程中,应用机器视觉技术可以部分代替人工,不仅能避免不良环境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减轻劳动强度,而且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因此,集成机器视觉的智能控制系统将是未来农业智能化、精准化发展的趋势之一。

作者:王风云 郑纪业 唐研 刘延忠 李乔宇 穆元杰 王磊

我国省制问题研究论文 篇2:

现代学徒制领域的文献计量与知识图谱研究

摘 要 综合运用Bicomb和VOSviewer两种软件,对CNKI期刊数据库中2014年1月至2018年7月间我国现代学徒制研究的4583篇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和知识图谱分析。研究发现,2014年以来现代学徒制研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研究文献呈爆发式增长趋势;高职院校是现代学徒制研究的主要力量;研究主要集中在现代学徒制理论和实践研究、国外学徒制研究、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研究、工匠精神研究和现代学徒制现状与对策研究5个领域;其中产教融合、教育教学改革、现状研究和工匠精神研究等是当前的研究热点。据此,分析认为今后现代学徒制研究,需要增强研究主体的多样性、研究群体的合作性、研究方法及方向的实践性,聚焦现代学徒制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探索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产教融合;工匠精神;文献计量;知识图谱

现代学徒制是我国借鉴西方学徒制经验在职业教育领域推行的一项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验。2014年8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现代学徒制试点先后3批在全国铺开。经过近5年时间,现代学徒制试点成效初步显现,2019年国务院颁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总结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经验”。在这一背景下,梳理分析2014年以来我国现代学徒制研究的现状,探索我国现代学徒制的研究趋势,对提升现代学徒制研究质量、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分析和知识图谱分析方法,对CNKI数据库中2014年1月至2018年7月间我国现代学徒制研究的4583篇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和聚类分析,力图全面呈现我国现代学徒制领域的研究概貌、主要领域和热点趋势。

一、研究过程

(一)研究工具

本研究选取的主要研究工具为Bicomb和VOSviewer两种软件。Bicomb软件是由中国医科大学医学信息学系崔雷教授和沈阳市弘盛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开发共词分析软件,运用该软件可以实现对大体量数据快速处理,通过对数据文献记录中的特定字段,如作者、期刊名、标题、发表年代、关键词等提取,并进行频次统计,实现对研究数据的初步计量分析,从而了解该领域研究的概貌。VOSviewe是由荷兰莱顿大学开发的一款用来构建和查看知识图谱的免费软件,主要用于对大数据的处理,通过“网络数据”的关系构建和可视化分析,实现科学知识图谱的绘制,展现知识领域的结构、进化、合作等关系。VOSviewe主要以距离和密度强度来描述共现词语,从而形成聚类知识图谱,可以查看研究的分布领域及研究热点。

(二)研究样本

为尽可能多的获取现代学徒制研究的文献样本,在本研究中,以“主题=现代学徒制 or 题名=现代学徒制 or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 (精确匹配)”为搜索条件,在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检索,检索时间段上限设为2014年,检索时间为2018年7月25日,文献4859条,删除会议综述类,通知类、研究综述类,学校简介类,期刊目录类等,共获得文献4583篇。

(三)数据处理

确定研究样本后,以自定义格式导出样本文献记录,对题名、作者、单位、文献来源期刊、关键词、发表年度等文献特征信息,运用Bicomb软件进行信息提取、统计;运用VOSviewer软件对文献关键词、作者等进行可视化分析。因关键词存在同义词现象,研究机构名称存在简称与全称,为消除认为命名差异带来的统计误差,在信息提取后进行数据清洗和标准化处理,合并同义词,合并简称与全称。

二、研究发现

(一)现代学徒制文献计量分析

1.文献年度分布及趋势

文献数量是衡量一项研究发展的重要参数指标,通过文献数量分析可以揭示研究规模、研究速度以及研究的发展阶段。对2014-2018年国内现代学徒制研究成果每年的文献产出量和累积量进行统计并绘制研究文献年度分布趋势图。如圖1所示,2014年以来,现代学徒制研究文献呈爆发式增长趋势,年度文献产出快速增加,文献年度产出量高,以2015年为例,一年的文献产出量超过2014年及以前所有文献的总和,充分反映了现代学徒制研究处于快速发展时期。

现代学徒制研究的快速发展与现代学徒制试点和国家政策密切相关。国内现代学徒制研究起步于2000年[1],初期年度文献量较少,处于现代学徒制研究的起步阶段,2000-2010年,年平均文献量10余篇。在政府引导下,2009年广东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开始探索实践现代学徒制,2011年江西新余市开始试行以现代学徒制为主要内容的职业教育改革试点。现代学徒制研究由理论进入实践,文献量开始快速增加。尤其是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完善支持政策,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2],2015年开始现代学徒制全国试点。关于现代学徒制研究的文献遂呈现爆发式增长,现代学徒制研究成为近几年职业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

2.现代学徒制研究期刊分布分析

研究发现,4583篇文献共分布在722种期刊当中,其中发文量10篇以上的期刊107种,占发文总量的64.28%,15篇以上的74种,占发文总量的55.81%,18篇以上的期刊60种,占发文总量的50.94%,8.3%的期刊集中了超过一半的文献,可以说现代学徒制研究文献在期刊分布上,相对比较集中。就期刊类型而言,主要集中于职业教育类期刊;在发文前10位的期刊中,有4种是中文核心期刊,反映了现代学徒制研究受到学界重视,且有一定的研究质量。

3.现代学徒制研究作者情况分析

4583篇文献,共有作者5467人,其中发文量3篇以上的373人,使用VOSviewer软件对发文量大于等于3篇的作者进行网络共现分析,绘制知识图谱。

图谱中节点大小代表了发文数量多少,节点间的连线反映了作者间合作关系。结合数据分析,如图所示,发文量居前的有李传伟、徐国庆、石伟平、李军、赵鹏飞、董先、王利刚、关晶等研究者。节点间连线171条,由图2可知,现代学徒制研究形成了几个具有一定合作关系的研究团队,但大部分研究者之间相对独立,缺乏合作,尚未形成密切的合作网络。

4.现代学徒制研究机构分布分析

对文献产出机构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机构频次4943次,以一级单位为统计口径,对二级单位进行合并处理,发现4583篇文献来自1633个一级机构单位。

其中,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达47篇;最少的一篇,有879个机构。发文量10篇及以上的机构有110个,占机构总数的6.7%,占机构总频次的36%。现代学徒制研究出现了一定的核心机构。

研究机构类型有职业学院(校)、综合高校、企业、期刊及图书出版机构、教育研究部门、教育行政机关、教育团体等。对其数量分别统计,可以发现,职业院校有1433个,在所有发文机构中占比达87.75%,高职院校多,中职学校少,可以说高职院校是现代学徒制研究和实践的最主要力量,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现代学徒制研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企业类型研究机构数量少,且多为与职业院校合作发文,反映了在现代学徒制研究上,企业的主动研究性不足。机构地域分布呈现不均衡,出现南方多、北方少,沿海多、内地少的特点。

5. 现代学徒制研究基金资助分析

对论文所涉及的基金来源统计,发现共有2541 篇论文来源于2384个课题研究成果,占论文总量的 55.44%。其基金来源主要是以下几方面:国家级课题(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自然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项目)60 个;来自省部级课题(包括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省级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省级自然科学和软科学项目)143 个;省教育厅科学项目、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等282个;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362个。从基金来源上看,现代学徒制研究得到了国家级、省部级基金的资助,但相对较少,基金来源主要以厅局级课题为主。

(二)基于关键词共现的知识图谱分析

关键词是科技文献的重要标识,是作者指定的能够代表文章主题的词汇,也是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够揭示研究之间的关联以及研究关注的热点。共有关键词4484个,对关键词进行频次统计,最高频次关键词是“现代学徒制”,共出现3039次,最低出现1次的关键词3115个。对关键词按频次排序,形成高频关键词表,反映了2014年以来国内现代学徒制研究的主要关注点,如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匠精神、课程体系等。

选取频次≥4的关键词(438个)进行共现分析,利用VOSviewer软件绘制关键词共现聚类密度视图和权重视图,通过知识图谱分别进行关键词聚类分析和研究前沿分析。

2.现代学徒制研究的聚类分析

2014-2018年国内现代学徒制研究呈现出良好的聚类。通过密度聚类视图,可以比较清晰的看到关键词分布呈现明显的聚类倾向。如图3所示,不同的色块区域代表不同的聚类,聚类轮廓清晰,类群间重叠较少,形成了比较清晰的聚类群;聚类群内节点文献呈现较强关联度,彼此之间具有较强解释性。

结合软件数据查读,438个关键词,共形成了8个聚类。规模最大的聚类,含有关键词130个,规模最小的聚类,关键词只有3个。选取其中规模较大的前5个聚类进行分析。

聚类1:现代学徒制。规模最大,有关键词130个,其中频次较高、在图中显示突出的有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工学结合、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改革等。这一聚类主要是现代学徒制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在现代学徒制的概念上,国内学界是趋于一致的。普遍认同将“二战”以后出现的,以德国双元制为典型的、适应经济与社会的现代性要求,以校企合作为基礎的、纳入国家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学徒制形态统称为现代学徒制[3],认为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的学徒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思想结合的一种企业与学校合作的职业教育制度[4]。

校企合作是现代学徒制的基础。有学者回顾了国内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演变历程,由近代开始先后经历了厂办校——校厂一体、校办厂——校内建工(农)场、校厂联合——半工半读、校厂合作——工学结合等发展阶段[5],而现代学徒制是校企合作的深入融合发展。根据校企合作的密切程度,现代学徒制分为需求引导型和供给引导型两大类,需求引导型的学徒制企业培训强大,学徒制与全日制教育结构相分离,供给引导型的学徒制企业培训相对较弱,学徒制与全日制教育结构进行了较为密切的整合[6]。

工学结合是现代学徒制教学的主要形式。它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工作与学习交替进行[7]。通过工学交替,将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结合,从而达成现代学徒制的培养目标——培养技能型人才、高技能专业人才。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工学结合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学徒制具有学校、企业双主体育人,教师、师傅双导师,学生、学徒双重身份等特征。现代学徒制实践在教学、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和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对国内职业教育提出了改革要求。

现代学徒制与传统学徒制有传承关系,是学徒制在现代的应用。是职业教育出于人才培养需要,借鉴传统学徒制的优点而进行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以校企合作为基础,采取工学结合教学形式。

聚类2:国外学徒制研究。这是所有聚类中规模第二的主题,有关键词82个。频次较高的关键词有学徒制、职业教育、英国、德国、双元制、中国制造2025、启示等。这一主题聚类主要是介绍英国、德国等国家的学徒制,研究国外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

现代学徒制是改革开放以后,基于技能型人才培养和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需要,借鉴吸收国外职业教育发展经验而引入的。在现代学徒制的实施中,对国外现代学徒制的研究成为国内现代学徒制研究的重要一部分。载于《职业教育研究》1991年第6期的一篇未署名的小资讯,介绍了20世纪90年代“欧洲学徒制的复苏”[8] ,是国内关于西方现代学徒制的第一篇文献。2000年,《外国教育资料》登载李建忠《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现状、趋势及中国职业教育的基本对策》一文,其中比较系统的介绍了现代学徒制及在英、德等西欧国家和亚洲一些国家的实施情况,并提出我国发展现代学徒制的建议[9]。2000年以来,围绕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现代学徒制的研究逐渐增多,并不断深入,由对单个研究到比较研究,由国外理论研究到资鉴国内实施研究。

研究认为,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现代学徒制、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制统被称为现代学徒制。德国在“二战”后实行双元制,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劳动者,这被认为是德国战后经济崛起的主要原因,被众多国家仿效学习。英国政府于1993年制定现代学徒制度(MA) 计划,1994 年正式启动这一计划。澳大利亚在1996年推行了新学徒制,美国及加拿大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也一直进行着学徒制的改革,各国相关的立法、政策和项目层出不穷。国外的现代学徒制主要分为三类:一是以英国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二是以德国、奥地利为代表全日制学校主导型,三是瑞士、丹麦为代表的企业主导和全日制学校主导并存型。虽然各国现代学徒制侧重点不同,但他们都具有一些比较典型的共同特点:一是国家通过政策法规推动现代学徒制发展,二是政府资金提供保障,三是重视管理体系的建设,四是注重校企合作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建设[10]。

聚类3:产教融合研究。这一主题聚类有关键词75个,频次较高的关键词有企业、产教融合、政府、职业院校等。

现代学徒制与产教融合有着密切的关联。产教融合有两个层次上的理解,一是宏观层面,产业(企业)与教育的统筹融合;二是微观层面,生产与教学的融合。就前者而言,现代学徒制是实现产教融合的一个重要途径,依后者而论,产教融合则是现代学徒制模式实施的必然之举,代表了校企合作的发展方向。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先后出台《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年)、《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1991 年)等重要文件,明确提出职业学校要实行“产教结合”,成为指导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思想。2011年,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提出,要密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深化产教融合,鼓励行业和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产教融合已成为近年来促进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发展,加强创新型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举措。由“产教结合”到“产教融合”,反映了校企合作层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单独的个体间合作到融为一体协同发展的趋势。

聚类4:工匠精神研究。这一聚类主题有31个关键词,频次居前的关键词有工匠精神、职业精神、职业素养和培养路径等,反映了工匠精神研究的主要内容。

工匠精神研究在2000年以后零星出現,2014年开始研究文献大量增加,2016年“工匠精神”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并写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相关研究文献出现爆发式增长。国内较早关于工匠精神研究的理论文章是2013年《职教论坛》刊发的《论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的价值意蕴》,研究指出,中国古代工匠精神是以道德精神为中心,强调“以德为先”“德艺兼求”,通过“心传身授”和“体知躬行”的教育过程,陶铸“强力而行”的敬业奉献精神、“切磋琢磨”的精益求精精神和“兴利除害”的爱国为民精神[11]。在对古今中外工匠精神的研究中,界定工业精神的内涵,认为工匠精神是一种对工作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与极致的精神理念与工作伦理品质,它包含了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坚守专注的意志品质,自我否定的创新精神以及精益求精的工作品质[12]。尽管在工匠精神的表述并不完全一致,其内涵要素是大致相近的,主要包括精益求精、注重细节、严谨和一丝不苟、耐心-专注-坚持、专业和敬业等要素[13]。在工匠精神培养路径上,有学者提出,要通过价值转向,弘扬“工匠精神”的核心理念,通过课程教学、实践体悟是传承、内化“工匠精神”、同时还要营造有利于“工匠精神”渗透的重要环境[14]。现代学徒制为当代“工匠精神”培育提供了体制基础,当代“工匠精神”的培育必须“扎根”于现代学徒制[15],形成企业、学校、 政府、社会协同培育机制[16]。

聚类5:问题与对策研究。这一聚类主题有24个关键词。研究现代学徒制实施的现状、出现的问题、面临的困境,并提出对策。该聚类的研究始于2013年。2011年,江西省新余市开始试行以现代学徒制为主要内容的职业教育改革试点,而后随着现代学徒制试点在全国逐渐铺开,关于现代学徒制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开始出现。

研究者认为,几年来现代学徒制试点取得了巨大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束缚了现代学徒制改革的深化推进。在现代学徒制早期试点中,存在对现代学徒制的内涵把握不够准确的问题[17],把校企合作育人、订单培养等现代学徒制的一些具体做法当作现代学徒制度[18];同时学生、家长等利益群体对于现代学徒制在认识上存在偏差,学徒的概念很难得到学生及其家长的认可[19]。在现代学徒制实施中,出现学校热-企业冷的局面,学校是主要方,承担了大部分工作;企业参与时间不足、任务少、深度不够,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落实,依然是学校本位的职业教育模式[20],未能构建有效的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要解决以上问题,需要政府加强现代学徒制顶层设计,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平衡学校、企业、学生各方利益,构建我国职业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四方(政府、职业院校、学生 -准雇员、用人单位-雇主)有机联动机制,在“招生与招工一体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校企互聘共用双导师师资队伍”“科学合理教育管理与运行机制”等关键节点实现突破[21]。

3.研究前沿分析

VOSviewer软件在关键词共现分析时提供一种权重视图(Overlay visualization),设定依据关键词年代给予赋权,默认颜色范围为蓝色(最低分数)到绿色到黄色(最高分数)。因此,在该图谱中,越接近黄色的,权重数值越大,代表当前研究的热度和影响力越大,绿色次之,蓝色最低。图4呈现黄颜色的关键词代表当前现代学徒制研究的前沿热点。结合软件查看,对图中的热点词按聚类分类汇总列表。

从视图和列表来看,现代学徒研究的前沿热点主要分布于校企融合、教育教学改革、现状研究以及工匠精神研究等领域。在校企融合方面,开展校企深度合作,产教深度融合研究,共建校企文化,实现校企双主体育人,探索集团化办学,混合所有制改革。现代学徒制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开展现代学徒制下的课程建设研究,校企融合下教学管理研究、教学体系和教学实践研究,探索校企共育的教学实践路径。现代学徒制现状方面,提出根据国情,在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探索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

三、建议

基于对现代学徒制研究现状及前沿热点的分析,对现代学徒制研究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研究主体上增强研究主体的多样性和研究的合作性。在高职院校基础上,鼓励企业参与研究,机构间和作者间加强合作,集聚研究和实践资源,开展跨机构、跨领域、跨地域的比较研究。

二是研究方法上增强研究的实践性。2015年起,教育部分三批布局了558个现代学徒制试点,覆盖1000多个专业点、7万余名学生(学徒)。2018年国家教育部对第一批现代学徒制试点进行了验收。可以说,现代学徒制试点实践取得较大成果,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应该加大现代学徒制的实践研究,聚焦实践中的重点问题,开展实证研究、案例研究,总结成功经验,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度,为现代学徒制全面推广做好准备。

三是研究内容上聚焦现代学徒制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加强产教深度融合,校企深度合作研究;开展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动力机制研究;开展知行合一、工学结合现代学徒制育人体系、教学体系、课程体系研究;“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工匠精神培育路径、德技并修研究;“厂中校”企业办职业教育研究等。

参考文献

[1][9]李建忠.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现状、趋势及中国职业教育的基本对策[J].外国教育资料,2000(6):57-64.

[2]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Z].国发[2014]19号,2014-05-02.

[3][6]关晶.西方学徒制的历史演变及思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81-90.

[4]趙鹏飞,陈秀虎.“现代学徒制”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2):38-44.

[5]耿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1.

[7]陈解放.“产学研结合”与“工学结合”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34-36.

[8]欧洲学徒制复苏[J].职业教育研究,1991(6):38.

[10]胡秀锦.“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97-103.

[11]薛栋.论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的价值意蕴[J].职教论坛,2013(34):94-96.

[12]肖群忠,刘永春.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湖南社会科学,2015(6):6-10.

[13]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22):66-69.

[14]黄君录.高职院校加强“工匠精神”培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6(8):50-54.

[15]杨红荃,苏维.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当代“工匠精神”培育研究[J].职教论坛,2016(16):27-32.

[16]孟源北,陈小娟.工匠精神的内涵与协同培育机制构建[J].职教论坛,2016(27):16-20.

[17]高葵芬.高职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基于首届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教学交流研讨会的思考[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6):5-9.

[18]朱理东.高职院校试点现代学徒制的误区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6(21):21-25.

[19]于松,张书贵.高职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的问题与对策[J].职教通讯,2015(35):19-21.

[20]陈利,周谊.现代学徒制试点中企业主体地位缺失的表现、原因及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16(27):16-20.

[21]曹洋.基于国际比较的我国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实施现状、困境及对策研究[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8(2):44-50.

作者:李勇?刘思硕?王辉?刘淼

我国省制问题研究论文 篇3: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理论研究:进展、问题转化与发展趋向

摘 要:基于近三十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理论研究成果的系统梳理,发现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了校企合作研究问题的阶段性转化: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制度化—长效运行机制,并揭示了其背后掩藏的逻辑变革。但校企合作问题的研究根植于职业教育跨界的本质属性,在其未来研究的发展取向上,应被视为一个“问题领域”,呼唤跨界视角审视、催生多种研究范式、聚焦深化研究内容,以期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实践层面的推进提供理论范式。

关键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进展;问题转化;发展趋向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2年度(教育学)青年项目“利益相关者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长效机制研究”(项目编号:CJA120156)

作者简介:刘晓,男,浙江工业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基本理论。

校企合作问题不仅是中国职业教育的症结,同时,也是世界职业教育实践面临的重要命题。多年来,各高校研究机构、学者、职业院校一线从业人员一直致力于校企合作问题研究,旨在厘清校企合作中利益需求与冲突,为丰富校企合作内容、深化校企合作进程、提高校企合作水平等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依据。但由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问题自身的复杂性,尚未得到一个有效的解决,从而导致众多的理论、著述纷至沓来却因未能解决实际问题而广受诟病。校企合作的理论研究究竟是进入了“死循环”的研究虚妄,还是伴随着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实践的演进不断地调整与变化越发走向深入?为此,系统梳理这些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问题域”[1],挖掘校企合作研究的热点、重心及问题转化,将有利于我们破解这一难题,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线索,并对未来校企合作理论研究的发展动向提供参考性意见。

一、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理论研究的进展——基于近三十年论文成果的分析

在某一学科领域内,其研究论文的数量变化情况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学科的研究水平和发展速度。[2]为了较为全面客观地反映近三十年来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研究现状,本文根据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14版),以校企合作为篇名,通过CNKI搜索引擎高级检索,截止到2014年底,共有1 460篇关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文献。通过系统的去重、人工删除等梳理与分析,共检索出1 276条有效文献,其研究现状大致如下。

(一)研究成果时间分布及其特征

纵观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研究论文数量变化(如图1所示),可知,近三十年来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研究的论文增速明显,社会各界学者和从事职业教育一线工作者高度重视并致力于校企合作问题的探究和解决。

由图1可知,1994 -2001年,这一阶段校企合作研究处于初始阶段。一方面,数量较少,共发表了14篇相关的论文,仅占1.1%;另一方面,通过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可以发现,这一时期更多的研究者重在从宏观层面探讨校企合作的重要性问题,集中于实践探索和经验提炼方面。2002年-2010年,这一阶段研究论文发表增速显著,共计501篇,占39.26%。这和国家职业教育政策和制度的变迁密切相关,2002年8月,国务院印发 《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随后,国务院印发《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1-2014年,这一阶段论文数累计761篇,占59.64%。和上一阶段相比,随着职业教育发展方式由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质量提高转变,这一时期校企合作的问题研究也在原有研究基础上不断关注外延扩张和内涵提升,且论文数量增速趋于稳定。

(二)研究成果期刊分布及其特征

据统计,1994年-2014年,我国共有34种核心期刊刊载有关校企合作的论文,通过对研究论文期刊年代分布和载文比情况的进一步分析,发现二者皆呈现递增趋势,并逐渐形成了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教育与职业》、《职教论坛》、《职业技术教育》为主趋于稳定的期刊分布格局,而综合类教育期刊比例相对偏少。这说明我国关于校企合作研究论文发表期刊比较集中,研究主题与核心已经初步形成。但是,也从侧面反映了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研究囿于自身领域,一方面,缺乏高层次、权威性的研究成果,整体研究力量和理论水平还有待提高;另一方面,也对研究人员身份多元和跨学科的研究视角提出了现实诉求。

(三)研究力量区域分布及其特征

为简化起见,笔者把第一作者所在单位的所属区域作为判断依据。参照郑刚等对我国创新管理研究力量地区分层的框架,以1994-2014年各地区校企合作研究论文数量的多少为标准,将之划分为5个层次(如图2所示)。

1.第一层次为绝对优势地区(论文量占全国比重在10%以上),只有江苏和浙江符合条件,两者合计共占31.53%。

2.第二层次为相对优势地区(论文量占全国的比重在5%~10%之间),包括广东、山东、北京,三者合计共占23.10%。

3.第三层次为(论文量占全国的比重在2%~5%之间),包括河北、湖南、天津、河南、湖北等11个地区,合计共占37.92%。

4.第四层次为相对劣势地区(论文量占全国的比重在0.5%~2%之间),包括四川、吉林、黑龙江、安徽等6个省,合计共占5.83%。

5.第五层次为劣势地区(论文量占全国的比重不到0.5%),这样的地区有贵州、海南、山西、宁夏、新疆等7个省(自治区),合计共占1.61%。

这表明,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研究力量分布呈现明显的层次性与不平衡性,如绝对优势地区和相对优势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如江苏、浙江、广东、山东、北京等省(市)是我国经济总量较为靠前的省(市),同时,也是校企合作领域研究力量最强最集中的地区。可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地区,往往产业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更为紧密,校企合作呈现内容广泛、实践丰富、模式多样等特征,但其隐藏的问题和症结也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因此,研究力量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

(四)作者来源特征及合作模式

1.研究群体分布相对广泛,且关注问题有不同特点。从第一作者所属单位性质来看,可以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研究机构分为三大类别:(1)高校科研机构,包括综合性大学和师范类大学,如天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这些大学一般都设有教育学院或职业教育研究所,主要倾向于理论和比较研究;(2)高等职业技术类院校,如浙江金融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等,这些学院通常设有高职教育研究所或发展研究中心,偏向于具体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等以解决实践工作中的问题为目的的行动研究;(3)教育科研院所,以教育部职业教育研究中心研究所、各省教育局、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室为代表,主要以政策引领、体制机制协调为主。据统计,高校科研机构处于相对的主体优势,但是,高等职业技术类院校的总体研究成果具有量上的绝对优势,占59.23%。此外,部分行业、企业等也参与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问题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完善了研究群体的结构。

2. 不同身份、学科背景的多元主体合作研究成为发展方向。合作研究是彰显职业教育跨界属性,实现研究资源互通有无、优势互补的重要研究方式。经统计,目前论文合作署名的现象较为普遍,且合作网络以2~3人范围内为主,占39.38%。通过对研究群体关系的进一步分析,可知合作作者通常属于同一机构,并且,以同事关系和师生关系为主。即使不属于同一机构,也基本属于同一性质的研究机构。而不同性质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研究,如高校科研机构与高等职业技术类院校的交互式研究比例较少。而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是一个非常现实、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到多元主体、多方利益,迫切需要跨界的视角与研究,这在真实反映当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研究的现状的同时,也为未来校企合作研究指明了清晰的方向。

二、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理论研究的问题转化及逻辑变革

所谓教育问题,就是教育矛盾的主观反映。[3]因此,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问题本质上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实践中的矛盾。纵观近三十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研究,其研究的问题和逻辑正在发生着明显的转化。

(一)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理论研究的问题转化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理论研究的问题转化,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研究热点和重心的迁移,也暗含了研究本身正随着实践的演进而不断地适应、调整和深化,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1.由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向制度化转化。通过对研究主题的分析,可以发现,1994-2001年,更多的研究者集中于校企合作实践探索和经验提炼方面的研究,探讨了校企合作的重要性,重在解决“求生存”的问题。如有研究者基于校企联合办学实践,指出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一条新路,明确其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实训基地、实现产教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的重大现实意义。进入21世纪,职业教育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性作用日渐凸显,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视力度持续加大,在一定程度上为校企合作研究的拓展和深化创造了无限空间。2002—2010年,这一阶段研究则主要围绕着推进校企合作的制度化而展开,主要解决的是“规范发展”的问题。换言之,此时研究者已经在相当程度上意识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并不仅仅是狭隘的顶岗实习问题,而是人才的系统性培养问题,因而对于校企合作的制度化提出了迫切的要求。据析,这一时期校企合作的研究不再局限于对以往经验及重要性的阐释,而逐步转向对国家政策文件提出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改革等方面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重在厘清校企合作该如何发展的方向性问题,并提出了建立和谐校企合作职业教育机制的理念。一方面,众多研究者从人力资本、资源依赖、利益相关者、布迪厄场域等经济学、社会学相关理论来审视校企合作的现状与困境,并试图分析构建校企合作的良好理论机理和决策运行模型。另一方面,也有不少研究者扎根于现实,摆脱了过去经验性研究的局限,试图通过实证研究全面系统地呈现校企合作全貌,尤其关注影响企业参与合作教育积极性的主要因素,为切实推进校企合作进程提供实质性助益。

2.由校企合作的制度化向长效运行机制转化。2011—2014年,这一阶段,基于关键词的词频分析发现运行机制、长效机制、体制机制、治理结构等成为高频词语,可推知,研究者探讨的重点在于破解校企合作深层次的困境,构建持久有效的良好运行机制。由实践观之,校企合作衡量的标尺不仅在于涵盖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数量和广度,更在于其参与的深度和可持续性,而深度和可持续性又深深地根植于互利共赢长效机制的保障。因而,这一时期,无论是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其目标指向都是一致的,就是基于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特殊国情,激活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自主性,并将之内化为企业自我发展的原发性行为。众多研究者从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高度推动产教融合制度创新,探索政府、行业企业、院校等利益相关者各尽其能促进产教融合的新路径,尝试着用新思维、新方法赋予校企合作老问题以新突破、新进展。如他们对于混合所有制、集团化办学等新近涌现的发展模式进行了集中的研究和探讨,旨在进一步明晰校企合作利益主体间的角色定位及权责关系,突破办学体制机制束缚,构建校企合作常态化运行机制。与前一阶段相比,该阶段显著的区别在于深层次地触及了校企合作的焦点和难点问题,折射出了众多更具隐蔽性、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的制约因素。因而,现阶段尤为关照在改革语境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何去何从的现实走向,如何理顺政、行、企、校的利益链,完善政府和市场的治理结构,建立企业和学校之间的对等关系等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话题。

(二)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理论研究的逻辑变革

国家职业教育政策和制度是校企合作的出发点,同时,也是校企合作研究的依据。从三十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理论研究的“问题域”来分析,可以发现,研究带有鲜明的政策导向和实践导向,究其背后变革的逻辑,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主要问题矛盾的变化,即校企合作改革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在逐渐发生变化,开始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改革维度转向“产教融合”这一宏观保障维度。2005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首次从国家层面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确定下来。2014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指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在于产教深度融合。因为实践者和理论者越来越感受到,校企合作不是仅通过一种“物理”状态的、强调末端的“结合”(顶岗实习、就业)就能得到解决的问题,必须要从一种更为深入的、强调“化学”反应的途径将其贯穿于人才培养整个过程。

2.改革逻辑的变化,即政府角色开始由“主导”向“推动”转变。2002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明确提出:“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形成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4]2014年,国务院印发了《决定》,明确了政府推动,市场引导的原则。这一重大改革举措表明,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将发生重大变化,其治理不仅仅是政府、学校、企业关系的调整,而是逐渐转变为政府与市场之间的矛盾。

3.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地位的变化,开始由职业教育的参与者转变为职业教育的重要办学主体。《决定》明确指出:“健全企业参与制度,研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有关法规和激励政策,深化产教融合,鼓励行业和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5]可见,这一系列国家政策和制度的变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校企合作的实际走向,也间接影响了校企合作研究的方向。

三、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向

纵观研究进展,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研究呈现出研究主题深化、研究方法多元等特征。而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面深化职业教育机制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校企合作作为一个历久弥新的历史性难题,越发觉得将其视为一个“问题领域”,有助于在事实上层面上窥探研究的发展动向。

(一)呼唤跨界视角审视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注定成为一个边界不断扩大的专门化的多学科研究领域,正向着不同研究主体、问题之间跨越与整合的方向而演进。(1)从校企合作性质观察,校企合作是分属不同属性的社会化活动,其参与主体的需求与动力存在显著差异,涉及到多元主体、多方利益,迫切需要跨界的视角与研究。因此,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研究应当立足于跨界性的逻辑起点,突破单一学科的局限性,以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法学等多学科视角来审视现实发展问题,形成多学科边界互涉的网状非线性研究体系,为校企合作问题解决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如法学可以研究校企合作的立法问题、学徒(生)实习的用工保险、权益保障、工伤保险等问题;管理学可以从资源的共建共享、公共资源的治理等问题入手;经济学既可以探讨产业升级与劳动力迁移关系,亦可以分析成本与收益、利益冲突与协调等问题;社会学则可以从社会伙伴关系的角度构建一个校企合作的良性机制。(2)从实践研究层面观察,一方面,职业教育依存的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和综合,另一方面,校企合作研究的丰富和深入,学界普遍意识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具有跨界的典型特质,与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并尝试着从多学科的视角,为校企合作问题研究注入新的能量和活力。广泛综合运用多学科的视角,对于我们认识、理解和开展校企合作的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3)从研究群体合作模式分析,目前,不少研究仍处于定界研究的“围城”之内,不同性质研究机构之间的跨界合作研究严重偏小。可见,聚合多学科视角、拓展研究视域、消解研究边界,不仅可以利用跨界交叉优势丰富和深化理论探讨,还有利于疏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前进的道路。

(二)催生多种研究范式

“教育研究范式”是指教育学术共同体对教育研究活动所持有的共同信念、共同的前提假设、以及共同的基本理论、观点和研究规范。[6]校企合作作为一个“问题领域”,需要研究的问题不同,采用的研究方法也不同,进而形成了不同的研究范式和研究传统。因此,校企合作可能存在多种范式共存的现状。由于理论界对职业教育的基本理论或范畴无法达成共识,进而影响到职业教育理论体系的科学建构以及职业教育研究范式的自身特色。因而,建议未来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研究要从两方面着手:(1)在纵向层面深入剖析、科学定位校企合作办学主体的角色与行为,采用大量的实证和量化的研究方法进一步明确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等多方利益主体的利益冲突与交叉,并以此作为校企合作研究的逻辑起点;(2)在横向层面采用国际比较法,关注并比较国外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成功模式,为我国开展校企合作提供良好的经验启示。如学徒制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离不开科研力量的有力支撑。因而,加强对现代学徒制内涵、特征、制度、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基于比较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发挥行业企业在现代学徒制中的主体作用,更好地指导院校与企业开展此项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三)聚焦深化研究内容

解决复杂现实问题是理论研究的灵魂与指向,也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研究的不竭源泉。伴着校企合作政、行、企、校等多元主体办学模式的确定,校企合作研究内容随着实践的深入日趋复杂与多维。因此,研究者必须要有清醒的认知,并处理好理论研究与实践指导的关系。真正转向实践的教育研究应以整体性的立场对教育实践进行研究,并要求进行复杂性思维下的本体性教育实践研究,穿梭于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进行多样研究,深入理解教育实践者,集中研究教育实践关键实践,努力揭示教育实践机制。[7]因此,研究者应当摒弃纯粹靠理论推演的研究范式,真正面向问题研究,不断聚焦和深化。在宏观层面关注校企合作发展的外部政策与制度供给问题,解决行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必要性、合理性、可行性问题,真正让行业企业感到必须参与,参与不难,且参与有利,如围绕政府购买服务、开展教育型企业认定等展开相关研究;在中观层面关注校企合作内部的利益协调机制和治理结构,如以混合所有制改革和集团化办学作为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突破口,研究如何深化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架构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实现互利互赢的良性循环;在微观层面关注校企合作内部资源配置问题,如师资力量、课程教学、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为产教深度融合,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理论支撑,如基于现代学徒制,探讨教育理论与实践如何基于转化逻辑来实现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双向转化中的交互生成[8],这是一个值得全体职教人深思的问题。

综上所述,回顾和审视近三十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研究现状和问题转向是未来研究发展动向的逻辑起点。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时代背景下,校企合作作为一个“问题领域”,迫切需要研究者从跨界视角审视,创出多种研究范式,聚焦深化研究内容,以适应进入高度复杂性历史阶段的校企合作实践探索。

参考文献:

[1] 约翰·S·布鲁巴克 .教育问题史[M].单中惠,王强,译.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1.

[2] 邱均平,艾杨.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研究论文的计量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3(2):17-20.

[3] 张海波,杨兆山.“教育问题”探析[J].教育研究,2011(11): 108-111.

[4]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Z]. 国发[2002]16号,2002-08-24.

[5]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Z].国发 [2014]19号,2014-05-02.

[6] 张应强.中国教育研究的范式和范式转换[J].教育研究, 2010(10):3-10.

[7] 余清臣.何谓教育实践[J].教育研究,2014(3): 11-18.

[8] 李政涛.实践哲学场域内的教育学派之构建——重审“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初步架构[J].教育学术月刊,2014 (6):3-10.

[责任编辑 张栋梁]

作者:刘晓

上一篇:数码影视现状发展论文下一篇:三维仿真电力安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