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数学教育分析论文

2022-07-03

摘要: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在教育方面的改革力度也不断加深,幼儿教育也加快了改革的步伐,从事幼教的工作人员也加深了对幼儿园的教育活动的研究,其中关于幼儿园数学教育方面的研究更是深入。针对目前幼儿园数学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幼儿园数学教育变革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数学教育分析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幼儿园数学教育分析论文 篇1:

幼儿园数学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选择

当前的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呈现出两方面的特点:其一,一些幼儿园的数学教育活动具有小学化倾向,数学内容过于凌乱并缺乏操作性;其二,幼儿园教师队伍以青年教师为主体,他们接受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比较快,但在用教育观念指导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往往缺乏深入的思考。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部分教师教育观念陈旧,导致数学教学形式单一,内容抽象、枯燥、乏味;二是教师没有意识到幼儿一日生活中所蕴含的数学信息,没有深入挖掘幼儿一日生活中非正规数学活动方面的教育资源;三是课堂上“灌输式教学”现象严重,幼儿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四是教师对操作材料在教育中所起作用的认识不够,不太注重数学学习环境的创设;五是在主题教育背景下,未能很好地将数学教学整合到主题教育活动中。

根据多年的幼教工作经验,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对策入手,解决当前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树立“幼儿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深入挖掘一日生活中正规数学活动外的教育资源

教师应认真分析幼儿一日生活各个环节的内容,将数学教育的目标合理地分配到各环节中。同时,深入挖掘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中的数学教育资源,在合适的时间,运用合适的方式对幼儿开展数学教育。

例如,每天入园时,可以以班为单位给入园的每位小朋友编上序号,在当天的班级活动中让幼儿按序号排队,从而加深幼儿对数字及序数的认识;盥洗的同时,引导幼儿点数毛巾、杯子的数量;利用互动墙饰“今天我喝了几杯水”,让幼儿记录自己每天的饮水量,说出自己或其他幼儿的水杯的位置等;进餐时,为幼儿提供发放、自取餐具和食物的机会,引导幼儿点数物品与食品,比较餐具与小朋友的数量,体验它们一一对应的关系;户外活动时,引导幼儿按一定的规律排队,知道如何排序;自由活动时,让幼儿感知玩具的颜色、形状、数量、特征等;组织幼儿观察场地、楼道等地方有趣的图形与标记,交流分享各自发现的奇妙的变化(如分类、排序规律);让幼儿散步时数数能观察到的动植物的数量,比较玩具筐、球、跳绳等的高矮、大小、长短,说出自己或大家的位置等。在离园环节,师幼共同回忆当天的在园活动,请幼儿思考“昨天做过什么,今天做了什么,明天想做什么”,以帮助幼儿理解“昨天、今天、明天”的含义。

二、运用游戏教学手段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其探究精神

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活泼的游戏紧密结合起来,能够使幼儿自发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获得有益的经验。

幼儿在玩沙水游戏时,教师可引导幼儿将沙子和水混合垒成多种立体模型,以感受不同的空间形式;玩“神马快递公司”游戏,不仅可以增强幼儿的责任心,还可以引导幼儿对物品进行分类、排序,认识货币、日期等;在建构游戏中,可以让幼儿感知物品的数量、高矮、长短、粗细、形状等;玩“小孩小孩真爱玩”时,可请幼儿按教师的指令找不同形状的玩具,站到不同形状的图形中……这些做法,可以很好地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三、重视环境的数学教育功能

数学教育实际上就是数与形的教育,我们所处的环境,特别是幼儿园环境中到处都隐含着数与形,教师可借助环境中的数学因素,随机引导幼儿发现、学习和巩固数学知识。

1.要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操作材料

凡是教给幼儿的数学知识,都应尽可能地转化为可直接操作材料的活动。为幼儿提供操作材料要做到以下几点:

材料生活化。例如在按用途分类活动中,可为幼儿提供吃饭用的碗、勺、盘子,洗澡用的洗发水、沐浴液,下雨天用的雨靴、雨伞、雨衣,等等。这些材料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幼儿一看到这些材料就能说出它们的名称,也会很高兴地按用途进行分类。

材料层次化。教师要从幼儿的发展水平、最近发展区出发,充分考虑幼儿通过操作该材料可能达到的目标,将所要投放的材料按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要求,分解成若干个能够与幼儿的认知发展相吻合的、可能的操作层次;为发展水平不一样的幼儿设计具有不同难度的操作活动,允许他们从不同的起点、按不同的发展速度选择材料,从而逐步达到目标要求。

材料多功能化。大量的操作材料会占用、消耗教师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教师要尽可能做到一物多用,充分发挥材料的实用价值。如面对高矮不同的瓶子,可设计这样的玩法:先数数有几个瓶子,发展幼儿的计数能力;再按瓶子的高矮进行排序,发展幼儿的排序能力;最后让幼儿根据教师的提示找出相应位置的瓶子,发展幼儿的序数概念。

2.充分利用幼儿生活的空间

在盥洗室,可把日常布置活动室剩下的小块儿吹塑纸剪成各种几何图形,供幼儿开展“水贴画”游戏;可以在阳台和走廊地板上画上迷宫、房子,设置小型保龄球馆;在楼梯上设计各种颜色的数字及与之相对应的圆点,让幼儿有意无意地去感知数序、序数、相邻数;还可在主墙上布置时间、空间、分类、守恒、排序等方面的数学内容……让幼儿生活的每一处空间都可以“说数学”“教数学”。

3.创设数学区角活动,引导幼儿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

教师可以在教室内设置“小小超市”,让幼儿扮演顾客选购物品,说出物品的价格,练习10以内数字的点数、分解组成和加减运算;提供长短一样、操作方法多样的毛根,让幼儿拿毛根当测量工具测量物体的长短,还可以将毛根绕成不同形状、摆成数字或组成有规律的图案;提供颜色、大小、形状、厚薄各不相同的几何图形,启发幼儿按大小、颜色、数量等规律数数、分类、排序,进行求异创造。另外,教师在活动中还应仔细观察,给予幼儿适时的指导,激发幼儿的积极思维,并根据幼儿活动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和材料,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每个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

四、把数学教育内容渗透在主题内容和其他学科中

主题活动是从幼儿兴趣和需求出发的活动,它把幼儿的生活实际作为教育的源泉,将幼儿的学习和实际生活紧密结合,是对幼儿学习经验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拓展,能够满足幼儿多方面的发展需要。如何使数学教育内容与主题内容相结合呢?其中的关键问题是,教师应对主题活动中涵盖的数学教育内容进行检索、分析,引导幼儿从主题活动情境与数学课程的联系中学习数学知识,积累数学经验。

幼儿园其他学科的教学活动,也可以适时渗透数学教育内容。例如,在绘画、泥工活动中,幼儿可以获得有关空间、形状、对称、体积、重量等的感性经验。在体育活动中,幼儿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形成空间方位意识。在科学教育中,幼儿可以自然地运用测量、数数等方法,发现物体之间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

五、家园同步,共促幼儿园数学教育发展

除了幼儿园,家庭是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活动的另一个重要场所。教师要充分调动家长参与对幼儿的数学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家长挖掘蕴藏在家庭生活中的数学资源。可利用家园联系栏及时向家长反馈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目标及内容,提示家长应该帮助幼儿丰富哪些生活经验、在家庭生活中运用哪些数学知识。例如,为了让幼儿积累关于“多少”的生活经验,教师在家园联系栏上可以这样提示家长:“用餐时提醒您的孩子,比较一下碗与筷子、筷子与勺子、凳子与吃饭的人的数量关系,说一说有几种比较方法。”家园共同努力,让家庭成为幼儿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的重要场所。

(插图 豆 薇)

作者:徐瑞彩

幼儿园数学教育分析论文 篇2:

幼儿园数学教育变革的分析

摘 要: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在教育方面的改革力度也不断加深,幼儿教育也加快了改革的步伐,从事幼教的工作人员也加深了对幼儿园的教育活动的研究,其中关于幼儿园数学教育方面的研究更是深入。针对目前幼儿园数学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幼儿园数学教育变革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数学教育;问题;变革;对策

在过去很长时间里,我国的大部分幼儿园的数学教学都是按照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和模式来进行的,这是偏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于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目的和方式等方面的要求的,只有将新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和观念运用到幼儿园数学教育中,才能更好地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一、幼儿园数学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认识问题

(1)不能充分认识到幼儿园数学教育的重要性。由于幼儿园的数学教育不再是独立的学科,很多幼儿园甚至不再独立设立数学教育,这使得幼儿园的数学教育越来越被淡化。

(2)不能全面认识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目标。幼教工作者受传统的数学教学目标的影响,对幼儿园孩子的逻辑思维的培养远远超过了对幼儿的数学意识、信息的交流、逻辑推理、问题解决等现阶段数学教育所需要培养的素质。

2.教学问题

(1)教学内容方面。幼儿园的数学教育注重教学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小中大班内容层次划分明确,很多幼教老师总是机械地把幼儿的年龄和相应的知识结构结合在一起,这并不完全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应该充分考虑幼儿的思维方式、生活经验、学习规律以及对数学的认识。a

(2)教学方法方面。幼儿园数学教学的教学模式缺乏丰富性,很多幼儿园仅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而把本该有的数学课程完全剔除;只注重加强幼儿自我建构知识的能力的培养,而严重忽视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示范和讲解的重要性。

3.师资问题

造成幼儿园数学方面的师资问题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很多幼儿园数学教师不能正确认识幼儿园数学知识的实操,错误地认为幼儿园的数学教学非常简单,不需要太多的专业知识。

(2)选择幼教相关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本来就对数学有排斥心理,导致数学相关的专业知识不足。

(3)在目前的教师尤其是幼教的培养过程中,只是注重对教师的教学理念的培养却没有重视对幼教工作者的学科知识的加强。这些原因使得很多幼教老师不能从本质上理解数学方面的一些专业知识,导致教育行为存在偏差,幼儿园的数学教育不能得到准确落实。

4.评价误区

现在的幼儿园数学教学过分地强调数学教学的严密性、唯一性及准确性,而缺乏对教学的合理评价方法,对于教学结果的相关评价远远高于对过程和情感等的评价。此外,没有充分认识到数学教学中程序性知识与陈述性知识之间的差别,不能客观准确地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评价,并且幼教老师缺乏对不同幼儿理解方法和理解能力的具体分析,不能准确掌握不同孩子的学习程度,也没有考虑不同幼儿之间的差异性,而是用相同的标准去评价和衡量发展程度不同的幼儿。

二、幼儿园数学教育变革的对策

1.提高目标认识,把握教育方向

幼儿园数学教学的目标对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的选择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所以,幼教相关方面的工作人员应该提高对幼儿园数学目标的认识,全面准确地把握目标,进而真正地了解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应该充分认识到幼儿园的数学教育在幼儿园的相关教育中的重要性,数学在每个人的生活中处处可见,好的数学认知是每个幼儿学习和生活的需要。

2.加强对文化思想渗透的重视

数学思想以及数学文化在数学教学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所以,在幼儿园数学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数学思想以及数学文化的渗透,加大幼儿园数学教育方法的多样性,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认知水平。此外,还要准确理解和应用生活化的教学理念。

3.提高师资水平,加强理论学习

(1)幼儿园教师的培训过程中必须加强对相关人员的数学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幼教老师的数学专业知识,并定时提供给他们一些数学专业知识的培训,使其有能力准确地把相关数学知识传授给幼儿,并使他们认识到幼儿数学知识的重要性,进而提高幼儿园的数学教学水平。

(2)为幼教工作者提供更多参加学习和培训的机会,让他们有机会接触到新的教学理念,并将其充分运用于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去,进而提高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教学水平。

4.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要足够重视数学教学中的程序性知识与陈述性知识的区别,并客观准确地评价数学的传统教育方法。此外,幼儿教师还必须要重视每个幼儿理解方法和理解能力的差异以及他们不同的生活经历和经验,对于不同的幼儿选择不同的评价标准,尊重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

正确合理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对于幼儿园数学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这将有利于幼儿园孩子的思维和认知能力的提高,并且会加强幼儿对数学的学习积极性和他们的探究精神,为他们以后的成长和学习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李少华.关于幼儿园科学教育中容易忽略的几个问题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4(1):35-36.

[2]李婷婷.浅议幼儿园教育中游戏多元化教学方法的运用效果[J].科学导报,2014(10):102.

[3]高秀芝.幼儿园教育中应当注意的几点问题[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4(1):197.

?誗编辑 薄跃华

作者:陈琳

幼儿园数学教育分析论文 篇3:

幼儿园数学教育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摘要:“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因其自身知识的逻辑性和抽象性,成为促进儿童发展尤其是逻辑思维发展的有效工具。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能激发儿童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促进幼儿抽象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初步发展;能培养幼儿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尽管数学教育对学前儿童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纵观当前的幼儿数学教育却不尽如人意。为了探寻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求有效解决问题的策略,本研究采用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区7所幼儿园进行了调研。

研究发现,幼儿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有:1.转岗教师多,幼儿教师少,转岗教师的教育理念及教学方式违背正确的儿童观,违背幼儿的心理特点、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小学化倾向严重。2.教师自身数学学科专业素养的不足使得幼儿的数学学习和教师的数学教学举步维艰,幼儿数学兴趣和数学思维能力、思维结构的培养成为一纸空谈。3.教学方法单一,数学教育教学效果不理想。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及采用操作式幼儿数学教育活动以实现幼儿园的数学教育活动逐步由“教师讲,幼儿听”、“教师示范,幼儿模仿”的传统教学模式向“幼儿操作,教师指导”的以充分重视幼儿学习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的转变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并就操作式幼儿数学教育活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就高效开展操作式幼儿数学教育活动的策略进行了阐释。

关键词:幼儿数学教育;操作式幼儿数学教育活动;对策及建议

一、幼儿数学教育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通过对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访谈中所获取的信息进行梳理、分析,发现幼儿数学教育中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转岗教师多,幼儿教师少,转岗教师的教育理念及教学方式违背正确的儿童观,违背幼儿的心理特点、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小学化倾向严重。

转岗教师将幼儿数学概念和数运算的形成和发展等同于会写数字、会进行加减运算,在数学教学中大量采用机械训练和题海战术,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背离了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及发展儿童思维结构的数学教育原则,忽略了对幼儿数学思维能力这一核心学科素养的培养,小学化倾向严重。

(二)教师自身数学学科专业素养的不足使得幼儿的数学学习和教师的数学教学举步维艰,幼儿数学兴趣和数学思维能力、思维结构的培养成为一纸空谈。

当今整合式、主题式线索的课程实施导致数学学科固有的逻辑体系和结构序列在主题式课程中没有得到自然而真正的融合,在这样的背景下,要上好数学课,就对转岗教师和幼儿教师的数学学科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实中转岗教师对数学学科知识及幼儿数学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完全不了解,幼儿教师对数学学科知识及幼儿数学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没有系统熟练掌握,以致无论是转岗教师还是幼儿教师在整合式、主题式线索的课程实施背景下皆不能按照数学学科固有的逻辑体系和结构序列组织数学活动,导致幼儿获取的数学经验出现断层的情况,逐级支持幼儿建构数学知识的核心经验的缺失使得幼儿的数学学习和教师的数学教学举步维艰,幼儿数学兴趣和数学思维能力、思维结构的培养成为一纸空谈。

(三)教学方法单一,数学教育教学效果不理想。

在所调查的30名教师中,采用单一演示讲解法的占比达90%,采用以多元方式支持幼儿学习的操作式幼儿数学教育进行教学的约占10%。

多数教师采用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演示讲解法组织数学活动,3-6岁的幼儿处于“前运算思维阶段(2-7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这时期幼儿的思维依赖于动作,对逻辑数理知识的学习和数学思維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具体的感知和动作的支持。采用单一的演示讲解法背离了幼儿的思维特点和学习特点,幼儿缺乏主动获取数学经验和建构数学知识的环境和条件,以致数学知识蕴含的数理关系和逻辑关系无法内化为幼儿自己的知识,数学教育教学效果差。

二、对策及建议。

(一)更新转岗教师的教育理念、提升数学学科素养、观摩学习和自主实践相结合,以支持幼儿获取数学经验为宗旨组织活动,冲破固化的小学教育模式。

转岗教师系统学习学前教育学和数学学科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学前儿童数学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数学学科素养,遵循数学学科固有的逻辑体系和结构序列组织数学教育活动,观摩学习和自主实践相结合,不断摸索为幼儿创造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动手操作的数学学习环境和条件的实施路径和策略,珍视幼儿数学核心经验的获取,关注数学核心经验之间的关联和支持,不断为幼儿的数学学习提供适切、科学的鹰架支持,从而不断促进幼儿思维能力和思维结构的发展。

(二)组织教师系统学习数学学科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学前儿童数学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提升数学学科素养,遵循数学学科固有的逻辑体系和结构序列组织数学教育活动,以年龄阶段目标和儿童数学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为依据设计数学教育活动,以儿童数学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检视数学教育活动的实施,利用核心经验之间的相互关联和支持为幼儿的数学学习提供有力的鹰架支持,引导、支持幼儿逐级获取数学经验,扫清幼儿数学学习活动中因相关经验缺失造成的学习障碍,帮助幼儿不断获取成功,幼儿数学学习的兴趣,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幼儿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便水到渠成了。

(三)采用操作式幼儿数学教育活动组织教学,让幼儿在教师创设的环境、提供的材料以及建立的相关规则的引导下动手操作材料,积极主动获取数学经验和建构数学知识,将数学知识蕴含的数理关系和逻辑关系内化为幼儿自己的知识,实现数学教育从“被动听”到“主动学”的转变。

皮亚杰指出“儿童的逻辑数理知识不是来源于事物本身,而是来源于对物体的操作和对其动作的内化”。“逻辑数理知识主要是主体对客体之间关系的认识,无法由他人传递,需要幼儿自身通过对物体的操作来获得,只有当儿童在一系列操作活动中得到关于事物之间关系的经验,并经过不断的反省和抽象、内化成为自己的知识,才能真正获得逻辑数理知识。” 而“操作式幼儿数学教育活动是在一定教育目的的规范下,在教师创设的环境、提供的材料以及建立的相关规则的引导下,幼儿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材料,在摆弄物体的过程中进行探索,从而获取数学经验、知识和技能,发展数学能力的一种活动。”操作式数学教育活动是幼儿学习数学的最佳途径。

经过2年的努力,我园教师在实践中已经切身感受到操作式幼儿数学教育活动显示出的巨大优势:幼儿在反复摆弄、操作材料的过程中,感知和体验数学概念的属性或运算技能的要素,一些初级的数学概念得以逐步建构;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任务意识、规则意识得以培养;还能促进幼儿对事物认知能力的发展;促进幼儿感官能力、注意力、观察力的提高;促进幼儿思维、言语的发展。但因教师自身“数学学科知识”及“学前儿童数学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的欠缺,即教师自身数学学科专业素养的不足,以致操作式幼儿数学教育活动有效性不高。

三、操作式幼儿数学教育活动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活动设计环节

1.教师数学学科知识上的欠缺,导致其对知识目标和操作技能目标拿捏不准;导致其不能对活动目标下相关数学知识蕴含的数量关系和逻辑关系进行准确分析,以采取适切的操作活动类型;

2.教师欠缺“学前儿童数学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的相关知识,以致教师不能以活动目标下相关核心经验之间的关联和支持为重要依据制定操作规则,规则与规则之间没有内在逻辑性,不具层次性和推进性,以致幼儿对数学概念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掌握,数学思维的培养差强人意。

3.教师自身数学专业素养不足,对数学知识蕴含的数理关系和逻辑关系拿捏不准,以致设计出的操作活动没有将幼儿构建数学关系的思维过程完整凸显出来;

(二)活动实施环节

多数教师因自身数学学科专业素养不足,特别是数学学科知识和儿童数学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方面知识的严重缺失,导致其在操作式幼儿数学教育活动实施中,在对幼儿的操作活动进行观察、指导、回应时问题丛生。1.教师观察方面的问题。

教师缺乏观察意识,观察不全面,会有意识的观察操作结果、操作规则的理解和执行情况、操作材料的投放方式、操作空间、操作结果的呈现与保留方式。但对幼儿在操作中的认知策略、幼儿在操作中反映出来的发展水平却不在其观察范围内。

2.教师回应和指导方面的问题。

(1)教师因自身数学学科知识和儿童数学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方面知识的严重缺失,以致不能解读活动中观察捕捉到的问题背后的实质,不能对儿童的学习行为进行正确分析,不能准确把握幼儿的数学发展水平,因此,在对操作活动进行指导时也就不能采取有效的具体实施策略去支持幼儿进一步的数学学习。

(2)除此以外,因教师自身数学学科专业素养的不足,教师对幼儿的回应存在“窄化”的现象,即教师忽视儿童在活动中生成的问题,从而导致教育良机的丢失。

3.教师回应与指导中的数学语言

教师数学语言蕴含的数学概念不精准,而且没有指向儿童的数学思维,以致教师对儿童数学学习提供的鹰架支持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操作式幼儿数学教育活动设计的对策及建议。

(一)系统学习数学学科知识,明确活动下的相关数学知识、数学概念,制定出适切的数学知识技能目标,以规范、引领整个操作活动;立足数学知识,准确分析数学知识蕴含的数量关系和逻辑关系,即数学知识的特点,并以此为依据,选取适切的操作活动类型。

(二)提高数学学科专业素养,以数学知识蕴含的数量关系和逻辑关系及活动目标下相互关联和支持的核心经验为依据设计操作活动,以是否凸显幼儿构建数学关系的思维过程,是否具有层次性和推进性为准绳检视设计出的操作活动,为幼儿逐级构建数学经验提供系统、有力的支持。

(三)系统学习幼儿数学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以活动目标下的相关核心经验之间的相互关联和支持为重要依据制定具有逻辑性、层次性和推进性的操作规则,以支持幼儿逐级建构数学经验。

五、操作式幼儿数学教育活动实施的对策及建议

(一)观察与指导

1.观察幼儿对操作规则的理解和执行情况。

(1)观察幼儿对操作规则的理解和执行情况,判断幼儿的思维能力,采用同伴互助的策略,借助思维能力强的幼儿去帮助能力弱的幼儿。

(2)观察幼儿对操作规则的理解和执行情况,捕捉操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判断幼儿是否具备了支持构建活动中新的数学概念的经验,以此为依据决定支持儿童进一步学习的具体实施策略。

(3)观察操作规则的程序与幼儿呈现的认知策略是否适切,能否为认知策略低的幼儿保驾护航,结合幼儿的认知策略及数学概念蕴含的数理关系和逻辑关系检视、修正操作规则,增强操作规则的程序性和针对性、指向性,为幼儿的数学学习提供有效的支持。

2.观察幼儿的操作结果。

(1)观察幼儿的操作结果,判断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寻找突破幼儿思维固化的策略,有意识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2)观察幼儿的操作结果,判断幼儿的数学发展水平,判断幼儿是否具备了关联和支持活动目标下的数学概念的核心经验,找准幼儿缺失的核心经验,设计新的系列操作活动,重补幼儿缺失的核心经验,为建构活动目标下的数学概念“铺路搭桥”。

(3)观察幼儿的操作结果,判断幼儿对数学概念的属性及关系的掌握情况,抓住教育时机,紧扣数学概念的关键属性及关系,总结、提升幼儿的数学经验,为幼儿建构数学概念提供支持。

3.观察操作结果的保留与呈现。

(1)观察操作结果与操作结果之间的空间距离适当与否,会不会彼此混淆;操作结果的保留与呈现方式是否会挤占后续操作的操作空间,从而影响操作活动的效果。根据具体存在的问题通过改变材料投放方式或調整操作卡等方式保障操作结果完整、系统的保留、呈现出来,以便幼儿完整、系统的感知数学知识蕴含的数理关系和逻辑关系。

(2)观察幼儿的操作结果是否明晰的呈现出来,为幼儿完整、系统感知数学知识的系统性与逻辑性提供支持;为幼儿进一步展开数学思考提供形象的媒介支持,促进思维的连续性。

4.观察材料的投放方式。

(1)观察材料的投放方式是否有利于幼儿取放材料,是否为每位幼儿留下足够的独立操作空间。解读、分析出现的问题,调整材料投放方式。

(2)观察操作材料的投放方式是否符合幼儿的思维特点,有没有对幼儿构建数学概念造成干扰。结合幼儿的思维特点,调整投放方式,为幼儿建构数学概念扫清障碍。

(3)观察材料投放方式是否具有层次性,是否为活动目标下相关数学核心经验的关联与支持牵线搭桥。通过多层次材料的投放,增强活动的层次性和推进性,帮助幼儿完整系统准确构建数学概念。

(二)倾听与指导

通过提问和交流倾听幼儿的语言表达,以准确判断儿童的数学发展水平,以学定教,另一方面,借助幼儿的语言帮助幼儿总结、提升经验,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趣的队列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小动物,我们一起和他们打个招呼吧!(小动物们好!)

师:这些小动物要来干什么呢?原来是他们要开运动会了,他们把森林装饰的很漂亮,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课件)

师:森林里摆放了漂亮的气球,我们一起看一看小动物们是怎样排列气球的呢?

师:有几种颜色的气球?

生:有4种

师:老师问的是几种颜色,不是几个气球。

师:红色的一种,黄色的一种,有两种颜色

我们一起说一说气球是怎样排列的?

——红黄红黄红黄

教师总结:有两种颜色的气球,红色和黄色,排列顺序是一个红色一个黄色。

(幼儿尝试探索规律)

师:森林中有一条小河,小动物走来走去不方便,需要小朋友们帮忙搭一座有规律的桥。

师:选择两种颜色的瓶盖,在毛毡条上搭一座有规律的小桥,小桥搭好后请回到自己的小椅子上。

师:宝宝,老师要求用两种颜色的瓶盖搭桥,我们数一数你用了几种颜色的瓶盖?

生:5个...

教师通过观察发现幼儿用了3种颜色的瓶盖,通过师幼交流,教师发现了幼儿对类的概念不清楚,即缺失分类的核心经验,分类核心经验的缺失使得幼儿不能正确挑选出两种颜色的瓶盖构建模式。于是经过集体讨论,该教师重新设计系列分类操作活动,帮助幼儿获取分类的数学经验,将支持“模式”活动目标下的核心经验关联起来,为幼儿的数学学习提供鹰架支持。

参考文献

[1]钱涛. 幼儿教师在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观察与回应教学行为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

[2]徐溯. 不同活动情境中教师数学语言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

[3]赵琳. 幼儿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数学语言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4]钱震.幼儿数学操作活动中教师的观察[J].幼儿教育,2011(Z4):40-41.

[5]黄瑾.学前儿童数学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M].江西: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7-1

[6]黄瑾.幼儿数学教育与活动指导[M].上海:華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40-77

[7]庄爱平.幼儿数学操作活动类型研究[J].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报,2014:17-18.

作者:李丽媛

上一篇:中学物理与大学物理论文下一篇:写作教学下高中英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