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与职业教育结合研究论文

2022-04-27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建筑环境和设备工程学科的发展,加强对建筑环境与设备相关方面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对此本文分析了建筑环境与设备的优势化发展。【关键词】建筑环境与设备;优势;发展1、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特点专业目录的调整更强调专业的学科性,强调专业的扩充和专业内容的更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历与职业教育结合研究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学历与职业教育结合研究论文 篇1:

协同理论视阈下中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适切性研究

摘要:基于协同理论,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云南省中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适切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学生规模与经济总量不相协调、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不相匹配、院校分布与产业分布部分契合、培养层次与产业层次不相适配。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依据产业需求确定学生规模、依据产业结构调整专业结构、依据产业分布优化专业布局、依据产业层次提升培养层次等建议,旨在促进云南省中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适切优化。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协同理论;教育结构:产业结构;适切性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直接面向劳动力市场的教育类型,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的适切性直接影响到区域产业能否获得所需的技术技能人才,因此在很多国家或地区都比较重视中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适切性。近年来,云南省相继颁布的《云南省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5年)》《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等文件,提出要重点培养八大支柱产业、全力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发展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持续推进云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在云南省新兴产业不断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如何保证高度契合的人才供给,提升中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适切性成为云南省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战略挑战,因此对于云南省中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适切性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协同理论,结合政策文本、云南省中等职业教育相关数据,对于云南省中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适切性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理论动态

马克思与恩格斯所提出的历史唯物论,科学地揭示了教育与经济之间的辩证关系。恩格斯指出:“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影响并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1]。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社会系统中的重要要素,因此其发展也必然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由此可见,教育与经济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一方面,经济发展对教育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它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教育结构以及教育体制;另一方面,教育对于经济发展又具有促进作用,教育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且能直接影响经济运行。

协同理论最初由物理学家哈肯提出。在协同理论看来,社会系统存在有序与无序两种状态,有序为协同,无序则为混沌,二者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换。协同是人类社会生产发展的基础,只有系统中各要素之間能很好协同,形成超越原各自功能总和的新功能,才能促进社会发展。反之,若各种要素不能很好协同,甚至互相排斥,这样的系统必然呈现出无序状态,发挥不了整体功能而终至瓦解[2]。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同样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与区域经济形成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系统。为使整个系统向有序化方向发展,形成整体效应,必须合理使用调节机制使二者之间相互协同。因此,关注中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协同,即注重适切性极为重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协同发展有助于满足区域产业发展对于人才、技术等方面的需求,促进区域经济良性发展;另一方面,协同发展能够提升中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实现充分就业。值得注意的是中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不等于同步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应该适度超前于经济发展,这是由于中等职业教育的滞后性与实践性的特点所决定的。但这种超前也不是无限度的,而是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为基础的适度超前[3]。

当前,学术界对于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适切性研究较多集中在高等职业教育上,对于中等职业教育的研究还是较为薄弱,有待进一步深化。研究主题主要集中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适切性的理论探讨;另一方面是对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适切性的实证研究。例如,学者李东航从分类结构、区域结构、层次结构三个维度对高职专业结构优化路径进行了实证研究[4],而学者刘晓等人则从专业产业目录、空间布局、供需结构以及供需层次四个角度进行职业教育专业与产业适切的理论探究[5]。总体来说是以实证研究为主、理论研究为辅,但均较为关注规模适切、结构适切、布局适切以及层次适切。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并结合中等职业教育的特征,笔者认为可以将以下四个方面作为中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适切研究切入点:其一是学生规模与经济总量的适切性,即是区域产业对于劳动力需求数量与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数量上的协调度,是产业“要多少人”的问题;其二是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切性,即是区域产业结构与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结构之间的匹配度,是产业“要什么人”的问题;其三次是院校分布与产业分布之间的适切性,即是产业区域布局与中等职业院校分布之间的契合度,是产业“哪里要人”的问题;其四是培养层次与产业层次的适切性,即是产业需求人才层次与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学历层次之间的适配度,是产业“要多好”的问题。

二、实证分析

2003—2020年,云南省中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规模由175 255人增长到599 212人,中等职业院校数量在2020年达到284所(不含成人中专),开设专业2 998个,涵盖19个专业大类,较好地覆盖了云南省的产业,基本满足产业发展对于技能人才的需求。但是在云南省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的新时代背景下,对于人才的需求已经发生了结构层次上的变化,中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已呈现出不适应。

(一)学生规模与经济总量不相协调

学生规模与经济总量的协调度关注的是区域经济“要多少人”的问题。一般来说省域经济总量决定了中等职业教育的供需总量,并且呈现出一定的正向相关性[6]。因此,研究从需求侧与供给侧方面分析云南省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规模与经济总量之间的协调度。

首先,从需求侧来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区域内企业数量越多,对于人才需求的量越大,因而学生规模愈大。从表1可知,2019年云南省GDP总量为23 223.75亿元,占全国GDP总量的2.34%,但是其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数却达到513 232人,占全国比重为4.22%。相较于浙江省,2019年浙江省GDP占全国GDP总量6.29%,但其中等职业院校在校学生占全国比重仅为4.46%。同时基于省域中职学生占总人口比重来看,云南省占比为1.05%,而全国平均水平仅为0.87%,广东省甚至只占0.75%。由此从需求侧来看,云南省当前中等職业院校的在校学生规模是超过其经济发展水平。

其次,是从供给侧视角来看,一般来说区域经济总量决定教育经费,而教育经费又决定着学生规模及生均经费。从表1可知,2019年云南省教育经费投入为2 466.09亿元,占当年GDP的6.41%,高于广东省的4.57%、浙江省的4.39%以及全国5.06%的平均水平,由此可以判断云南省教育经费投入整体上是高于其经济发展水平。但是,就中等职业教育生均经费预算指标来看,2019年生均经费预算为12 608.46元,低于全国17 282.42元的平均水平,与浙江省更是近乎一倍的差值。因此,从中等职业院校供给侧来看,云南省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规模超过其经济发展水平,同时生均经费预算低的问题还造成云南省中等职业教育存在“大而不强”的局面。

(二)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不相匹配

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匹配关注的是区域产业“需要什么人”的问题。中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要求其专业结构必须与区域产业结构现状相契合。但由于中等职业教育的滞后性与实践性特点,其专业设置又需要适度超前于区域经济发展。因此对于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切性研究需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专业结构对于当前产业现状的适切性,另一个方面即是专业结构对于未来产业结构发展趋势的适切性。

1.专业结构与当前云南省产业结构现状不相匹配

为更为清晰地展示出当前云南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匹配度,研究引入结构偏离度公式,以结构偏离度作为核心指标衡量云南省中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适切性。结构偏离度公式如下:

Di=(Xi/Xt)/(Yi/Yt)-1

其中Di代表某产业的结构偏离度,Xi为地区i产业的产业生产总值,Xt为该地区产业生产总值,Yi为中等职业院校对接i产业开设专业在校学生数量,Yt则为中等职业院校在校学生总量。当D>0时为正向偏离,生产产值比重大于专业学生比重,说明专业结构还不能满足产业结构需求,还具有吸纳中职院校学生就业的空间;当D=0时,即是专业结构于产业结构基本匹配;当D<0时,生产产值比重小于专业学生比重,说明产业对于中等职业院校学生需求已经饱和。D的绝对值越接近0,说明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匹配度越高[7]。从表2可以看出,云南省专业产业结构匹配度较差,第一、第二产业专业产业结构偏离度均大于0,尤其是第二产业,2020年结构偏离度值达到了2.129 764,但同时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均为负数,且2020年达到了-0.367 02。

基于各专业大类在校学生人数绘制2020年云南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大类在校学生布局图(见图1)。从图1可看出,农林牧渔类专业在校学生占比仅为7.68%,但2020年云南省第一产业产值占到生产总值的14.68%,对于经济增长贡献率更是达到了43.42%。同时,第一产业专业产业结构偏离度近三年均在0.85以上。综合以上数据可以判断当前云南省中等职业院校农林渔牧专业在校学生不能很好地满足第一产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面临同样的困境,并且第二产业人才供不应求的矛盾更加突出。2020年云南省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占比达到了33.79%,但是从图1看出,当前中等职业院校在加工制造类、资源环境类、石油化工类专业的在校学生数占比较低,总占比仅为10.64%。同时,就第二产业专业产业结构偏离度来看,其偏离度近三年来均在1.8以上,属于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严重偏离。因此可以推断当前云南省中等职业院校第二产业类专业不能完全满足云南省第二产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

近年来,由于云南省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云南省各中等职业院校注重第三产业相关专业的开设,财经商贸类、旅游服务类、交通运输类、信息技术类以及医药卫生类专业在校学生占比非常高,第三产业类专业在校学生总占比达81.67%。虽然第三产业作为云南省的支柱产业,2020年其产值占云南省生产总值的51.53%,但是较在校学生比重来说,仍然是极不匹配的。同时,基于第三产业专业产业结构偏离度来看,近三年均小于0,绝对值均大于0.35,呈现出增大的趋势。因此可以判断当前第三产业专业设置相对超前,专业设置比重超过产业产值比重,人才培养供过于求。

2.专业结构与未来八大支柱产业、“三张牌”不相匹配

2016年颁布的《云南省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5年)》提出要培育生物医药与大健康、旅游文化、现代物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信息产业、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食品与消费品制造业等八大支柱产业。《纲要》强调要着力于打造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的世界一流“三张牌”。为分析云南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云南省产业规划的适切性,笔者根据《云南省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5年)》和《纲要》制作云南省八大支柱产业专业对应表(见表3)及“三张牌”专业对应表(见表4)。

首先,就八大支柱产业而言,针对旅游文化业、现代物流业、信息产业等产业开设的专业点均在300个以上,占比在10%以上,基本上能够满足培育三大支柱产业的需要。与此同时,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食品加工与消费品制造业、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等产业、新材料以及先进装备制造等五大产业所对接的专业点均在300个以下,占比在10%以下,尤其是新材料产业,开设专业点仅有13个,占比为0.37%,完全不能支撑起云南省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因此,可以推断当前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整体上不能完全满足八大支柱产业对人才的需求。

其次,就“三张牌”而言,其产业结构与专业结构的对接同样存在一定的不匹配,尤其是绿色能源这一张王牌存在着严重的结构不匹配。2020年云南省能源行业已经超过烟草行业,成为云南省GDP贡献量最高的产业,但是中等职业院校开设相关专业点仅101个,占比为2.88%,难以满足云南省绿色能源产业发展对于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更不必说支撑起云南省世界一流产业的打造。同时绿色食品中食品与消费品制造业专业点也仅为103个、健康生活目的地中生物医药与大健康所对应的专业仅为135个,同样也存在着一定的不匹配。基于以上论述可以推断,云南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云南省“三张牌”产业规划不相匹配。

(三)院校分布与产业分布部分契合

院校分布与产业分布关注的问题是“哪里要人”。中等职业院校扎根于区域,其人才培养也主要是服务于地方经济,因此,院校分布与产业分布的契合极为关键。院校分布与产业分布的契合主要体现在两个层次。一是中等职业院校数量布局是否与区域经济总量相契合,即是数量上的契合。二是区域中等职业院校专业布局是否与区域产业布局相契合,即是结构层次的契合。为更合理的分析云南省中职院校分布与产业分布的适切性,将云南省划分为五大区域,具体如下:滇中(昆明市、楚雄州、玉溪市)、滇西(大理州、丽江市、迪庆州、德宏州、保山市)、滇东北(曲靖市、昭通市)、滇南(普洱市、临沧市、西双版纳州)、滇西南(文山州、红河州)。

首先是从各区域中等职业院校数量分布与区域经济总量匹配的角度进行分析。目前云南省开设中等职业院校数量最多的区域依次是滇中、滇西、滇东北、滇西南及滇南,2020年云南省各区域GDP排名前五的区域分别是滇中、滇西南、滇西、滇东北、滇南,可以看出云南省中等职业院校数量布局与区域经济及总量基本上是协调的。

其次是从区域专业布局与区域产业的契合度来看。滇中地区共有中等职业院校122所,共有专业点1 375个,开设较多的专业为计算机应用、会计事务、汽车运用维修、电子商务、旅游服务与管理等专业,而该地区重点产业为烟草、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商贸物流、金融、文化旅游等产业。以重点产业对接专业结构来看,滇中地区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契合度不高,尤其是对于第一、第二产业适配性较差。滇东北地区共有中等职业院校48所,开设专业点622个,开设较多的专业为计算机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商务、旅游服务与管理、畜禽生产技术等专业,但是该地区重点产业为能源、化工、商贸物流、高原农业、旅游等。可见,滇东北地区中等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结构适配性不高,存在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错位的问题。滇东南地区重点产业为热带农业、能源、矿产、旅游、烟草等,而滇东南地区共有中等职业院校51所,开设专业点530个,开设专业点靠前的有计算机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商务、旅游服务与管理、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等专业,据此可以判断滇东南地区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不相匹配,难以支撑滇东南地区农业、传统工业的转型发展。滇南地区重点产业为旅游文化、商贸物流、出口加工、热带农业等。滇南地区共有中等职业院校39所,专业点352个,开设专业点靠前的有计算机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旅游服务与管理、电子商务、作物生产技术、茶叶生产与加工、民族音乐与舞蹈等专业,由此看来滇南地区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具有较好的适切性,基本上能够满足区域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滇西地区重点产业为高原特色农业、清洁能源、矿产、旅游、生物、加工制造等,当前滇西地区共有中等职业教育院校58所,开设专业点617个,专业设置重复率较高的有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旅游服务与管理、电子商务、中餐烹饪、作物生产技术等专业,因此可以看出滇西地区中等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适配性较差,不能支撑起滇西能源、生物与矿产等重点产业的发展需求。

综上可以判定,云南省中等职业院校数量布局与各区域经济总量布局基本契合,但中等职业院校专业布局与区域产业布局大体上不相契合。仅有滇南地区专业布局与产业布局具有一定的契合度,滇中、滇东北地区专业布局与产业布局契合度一般,而滇西滇东南地区专业布局与产业布局存在较严重的错位。各区域中等职业院校都均较为注重针对第三产业开设专业,对于第一、第二产业关注度不够,难以支撑起区域农业、工业的发展。

(四)培养层次与产业需求层次不相适配

培养层次与需求层次的适配性关注的是产业“要多好”的问题。从云南省教育厅颁布的《云南省中等职业教育2019年度质量报告》可以看出,2019年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对口率为67.91%,较2018年下降7.74%[8]。专业对口率下降说明,随着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区域产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发生了结构层次上的变化,导致人才供需结构性失衡。《云南省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中提出要推进云南省传统产业的智能化、绿色化提升改造,培育以先进装备制造为代表的八大新兴支柱产业,同时还提出实施“云岭”系列及其他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育和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培养适应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在《纲要》中提出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以“高精尖缺”为导向,加大力度培育或引进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由此可见,发展新兴技术产业是云南省产业发展走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势在必行。云南省产业的不断优化升级体现在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源、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即是从中低端产业向中高端产业转变,转变过程中对于人才的需求层次也逐步发生变化,即是由对于大量熟练操作工人的需求逐步轉向对于具有技术研发、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但当前中等职业教育更多的是培养中低端层次产业所需人才[9]。

随着云南省产业结构的升级,对于人才需求的层次不断向中高端层次上移,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层次显然不能满足新兴技术产业发展对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尤其是体现在新材料、信息产业等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因此,在未来云南省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育层次对于产业需求层次的不适应性将会逐步凸显,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难以得到有力的人才支撑。

三、策略建议

(一)依据产业需求确定学生规模

当前,云南省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生均经费低,在校学生规模超过产业发展需求的问题,造成人才供需存在质与量上的失衡,已有研究表明,中等职业教育规模扩张对经济高质量增长产生了抑制作用[10]。对此以产业需求为导向,适当缩减中等职业教育规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云南省中等职业教育提升与區域经济适切性的关键。首先,要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以政府干预的手段预防招生的盲目性。可利用大数据建立产业人才平台数据,促进人才供需精准对接,优化配置区域劳动力资源,从而避免由于过度招生所带来的资源浪费。其次,要完善校企合作沟通机制,促进校企之间进行人才供需信息交流,以预防由信息沟通不畅而出现的人才供需失衡。最后中等职业院校要转变人才培养理念,由注重量的增长转变到更加注重质的提升,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依据产业结构调整专业结构

区域产业结构决定了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而专业结构状况又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经济结构,对其产生促进或制约作用。当前,云南省产业结构与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匹配度较差,过分重视第三产业,忽视第一、第二产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同时对于产业发展趋势的适应性也较差,因此,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势在必行。首先,中等职业学校要针对人才供不应求的第一、第二产业增设专业、 扩大招生规模,尤其是针对烟草栽培与加工、供用电技术等与云南省支柱产业密切相关的专业。其次,要适度缩减针对第三产业开设的专业,以实现人才供需平衡,例如缩减专业设置重复率较高的计算机应用、旅游服务与管理等专业。最后,各中等职业学校还需要考虑云南省产业规划,主动对接八大支柱产业及“三张牌”等重点培育产业,尤其是针对当前对接规划产业中较为薄弱的专业增设专业点。例如针对八大产业中新材料所对接的建筑材料智能生产技术、新型建筑材料生产技术等专业,“三张牌”中绿色能源所对接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水文与水资源勘探等专业。

(三)依据产业分布优化专业布局

各地区由于其资源、环境以及地理位置等差异,导致其主导产业、消费结构必然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为更好服务于产业发展,云南省必须切实做好中等职业院校及其专业的优化布局工作。当前,云南省除滇南地区以外,其他地区的产业分布与专业布局的适配性都不高,因此,依据产业分布优化专业布局是当前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对此,要重点优化滇西、滇东南,中度优化滇中、滇东北,轻度优化滇南中职院校专业布局。具体来说,滇东南地区要针对热带农业、商贸物流等产业开设如作物生产技术、物流服务与管理等专业;滇西地区要针对清洁能源、矿产等产业开设电力系统自动化、采矿技术等专业;滇中地区要针对烟草产业、先进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开设如数控机床、烟草栽培与加工等专业;滇东北地区要针对食品制造、化工等产业针对性开设化学工艺、食品加工工艺等专业;滇南地区要针对有色金属等产业针对性开设有色金属冶炼等专业,不断优化专业布局。

(四)依据产业需求提升人才培养层次

随着云南省新兴高新技术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张,对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量将逐步增加,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层次与产业需求层次不适配的问题将逐渐突出,因此,依据产业需求提升人才培养层次,是云南省中等职业教育在新时代背景下提升其适应性的必然选择。为此,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招生考试制度,切实推进“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鼓励中职毕业生通过高职分类考试报考高职院校,打破中等职业教育“断头教育”的教育现状,以培养适应产业升级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另一方面,各中等职业院校要加强与更高层次院校之间的合作办学,例如,加强与高职院校、职业本科院校之间的合作,推进中职本科“3+4”、中职高职“3+2”等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畅通专业人才层次提升路径,进一步提升培养学生的层次,满足产业发展对于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范先佐.教育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

[2]韩京伟.基于协调理论的内河集装箱运输系统发展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 2015.

[3]崔晓迪.现代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以天津市为例[J].教育与经济,2013(1):31-35,72.

[4]李东航.产业升级背景下高职专业结构优化路径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9(34):66-71.

[5]刘晓,钱鉴楠.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匹配逻辑与理论框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2): 142-147.

[6][9]王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经济的适切性研究——以湖北省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21(7):54-60.

[7]曹美苑,兰青.粤港澳大湾区高职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适配性[J].职业技术教育,2019(24):49-55.

[8]云南省中等职业教育2019年度质量报告[EB/OL].[2021-04-10].https://jyt.yn.gov.cn/web/fada9b8aa1794b

c99629d553c96fbe97/1bed8c6d79474f288b1ead28c164

13ad.html.

[10]蔡文伯,莫亚男.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增质抑或增量——基于系统GMM模型与门槛模型的实证检验[J].现代教育管理,2021(1):92-99.

(责任编辑:刘东菊)

Research on the Applicability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nergy Theory:

Take Yunn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LI Bo-wen, WEI Na

(Yunnan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032, China)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synergy theory; educational structure: industrial structure; applicability

作者:李博文 魏娜

学历与职业教育结合研究论文 篇2:

建筑环境与设备的优势化发展措施浅谈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建筑环境和设备工程学科的发展,加强对建筑环境与设备相关方面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对此本文分析了建筑环境与设备的优势化发展。

【关键词】 建筑环境与设备;优势;发展

1、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特点

专业目录的调整更强调专业的学科性,强调专业的扩充和专业内容的更新。要变专才教育为通才教育,使新的专业无论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设置和内容上都将更加适应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任务是在自然环境满足不了人类生活与生产需求的情况下,把自然环境向人工环境方向发展。要达到的目标是以最小的能源(资源)消耗,创造最佳的人工环境。需要研究的课题包括可持续发展、能源与环境问题等。

因此,加强学科基础、拓宽专业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总体框架的指导思想。另外,新专业要求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这在教学计划中应有所体现,主要包括:

1)坚持发展暖通空调和燃气工程两个专业方向

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充分利用地处北京的地理优势,在建大型公共建筑、高层建筑和高档住宅小区多,特别是利用清洁能源和发展城市燃气化的可持续发展趋势,注重发展“暖通空调”和“燃气工程”两个专业方向。在新专业目录调整之前,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是北京高校唯一有燃气工程专业的学校,并为北京及全国燃气行业培养了大量人才。在积极发展暖通空调方向的同时,坚持发展燃气工程方向的特色,为北京市培养暖通空调和燃气工程方面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2)大力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根据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力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如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科技活动等,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校内可以建立了具有鲜明特色和国际先进水平的中法能源培训中心和“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重点实验室为依托的教学科研基地,同时与众多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促进了教学,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人才。

3)以重点学科建设为依托促进特色专业的建设,提升教育水平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学科建设和科研基地建设为专业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加强学科建设,促进了本科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2、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特色专业研究与建设的意义和重要性

近几年来中国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全国已有140余所高校设置了该专业,每年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近万人,同时建筑设备专业高等职业教育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工程应用型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区别,以及高等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成为在专业建设中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对专业建设内涵发展、提高质量、服务社会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因此开展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的目的旨在根据国家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引导不同层次、类型的高校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确定自己的个性化发展目标,发挥已有的专业优势,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从而而提升高校专业发展质量,提高首都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满意度和认同度。

3、目标定位、主要建设内容与建设方案

(一)目标定位

总体建设目标为依托学科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强化资源配置,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基础雄厚和具有创新精神的高水平学术带头人为骨干的教师队伍,建成符合中国及国际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水平的、有国际影响的研究型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示范专业与推广基地。

(二)主要建设内容

(1)师资队伍建设

互不关联的教师群体,不益于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专业理论体系和完整的专业能力。特色教学团队是特色人才培养的灵魂,是特色专业建设最关键的内容。特色教学团队的教师应了解专业全局和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规格要求,对专业课程体系及各门课程、各实践环节在特色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认识清楚,掌握所承担的课程与其他课程或教学环节的衔接关系;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理解工程实践对人才能力的需求;具有新思想,新观念,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工程新技术研发经历和能力。

(2)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修改与调整

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是特色人才培养的纲要。3.专业理论与实践环节课程体系改革专业理论与实践环节课程体系是特色能力形成的必由之路。

(三)建设方案

(1)特色教学团队建设

一是,团队负责人的选拔。负责人要具有把握专业全局的能力,对特色专业内涵有深刻理解、组织能力,是特色教学团队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二是,一个了解专业全局,能相互沟通、理解和配合的教师群体。按照特色教学团队教师能力要求,通过学术学历培养,督促和帮助教师取得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和工程实践,创造机会到国内外一流高校进修等方式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

(2)人才培养方案修改与调整探讨

工程学科专业研究型本科教育的内涵与人才培养模式,针对中国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研究和制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推进研究型教学,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全面推进基于学生参与研究的教与学,对本科生进行工程技术研发与应用的素质教育,将能力训练作为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内容。

(3)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

开展适应特色专业发展的课程体系建设。一是进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核心系列课程建设,形成新型特色专业的理论与技术核心体系,包括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导论、建筑环境学、流体输配管网、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暖通空调、冷热源工程、燃气输配、建筑节能等核心课程,重点进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革新。二是建设新生研讨课与大学生创新研究训练项目。三是建设适应特色专业发展模式的实践教学环节,重点建设工程技术研发和应用实习基地,基地的类型、开放时间、方式应符合认知规律和能力素质培养的要求,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到毕业实习,逐步实现“教师带着学”到“学生独立学”的转变。通过实习,了解专业有关设备开发、系统设计安装方法和工程建设与运行的实况,强调锻炼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特别是社会交际能力。

4、发展趋势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在国内的发展始于上个世界90年代,最初由“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发展而来,1998年专业教学指导委员将“暖通空调工程专业”改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并赋予了该专业新时代内涵,该专业不仅包括了传统的暖通空调设备,同时还包括建筑设备、建筑环境和燃气工程等,涉及到土木工程、建筑学、动力工程、环境科学等学科的内容,属于高等教育的交叉性学科。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舒适优雅的建筑居住环境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促使该专业的内涵和特性也不断变化和发展,其不仅要解决建筑中的环境问题,同时还涉及到室内设计、居住绿地设计、设备节能系统等,充分体现了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建设特征。

国内建筑环境和设备工程专业主要培养人才包括:

(1)建筑环境工程师,建筑环境包括室内环境、建筑外部格局、建筑周边环境等,建筑环境工程师应当充分把握各个环境之间的和谐共存,构建环境友好型经济模式,此外工程师还应具备环境测试和相关软件的研发和设计;

(2)建筑能源工程师,在能源日益突出形势下,建筑设计应当充分考虑节能环保,建设资源节约型的现代建筑,同时还包括建筑能耗相关计算和模拟;

(3)建筑设备工程师,具有现代功能的建筑必须配套相关设备设施,包括电力系统、燃气供应、给排水、净化设备等相关设施,建筑设备工程师应结合低碳经济理念规划和设计建筑设备系统,并进行设备安装、调试、运行管理等。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社会各领域经济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而在当前环境能源问题日益凸出的形势下,健康低碳、节能环保不断影响人们观念,作为时代新生的专业,应当不断融合时代新元素,应当充分考虑能源、生态、健康元素,设计和规划适合人类和谐发展的人居环境。因此要求专业人员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更应具备创新意识,才能在变迁的时代中创造出优秀的作品。

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发挥了其很多优势,因此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本文分析了,建筑环境与设备的相关方面,以期提供一些借鉴。

参考文献:

[1]姚杨,姜益强,马最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与构建[A].中国制冷学会.制冷空调学科教育教学研究——第五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空调学科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制冷学会:,2008:4.

[2]李志生,张国强,李念平,陈友明,欧阳浪琴.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国内外发展趋势[J].高等建筑教育,2008,01:1-5.

[3]黄炜.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建设的探讨与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5,02:55-58.

作者:房艳

学历与职业教育结合研究论文 篇3:

加快职教两轮并举,促进职业教育发展

[摘要]教育发展正在进行着由量向质的转化过程。毫无疑问,职业教育更要顺应这种形势对职业教育自身进行重新定位,调整好发展的方向和步骤。当前职业教育出现了有的偏重学历教育,有的偏重职业培训的两种倾向,本文认为应该两者并重,即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两轮并举,建立并实施合理的弹性学制和双证制度,是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一种趋势。

[关键词] 职业教育,学历教育,职业培训,弹性学制,双证制度。

职业教育是指传授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在西方国家职业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是指培养一般熟练工人或半熟练工人的教育和培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8年在国际教育分类法中使用的概念即职业或技术教育,其主要定义为: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掌握在某一特定的职业或行业或某类职业中从业所需的实际技能、专门知识和认识而设计的教育。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职业教育是为了某种职业技能和知识而进行的专门教育,它既是一种教育,也是一种培训。

1我国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职业市场人才需求旺盛,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的发展仍然面临着三方面的挑战:第一,高职教育质量亟待提高。近几年的连续扩招,职业学校学生规模有了很大发展,整个社会的教育发展开始由数量转向注重质量;第二,高职教育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随着高等教育体系的开放,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渠道的多元化,高职生面临生源市场和毕业生市场的双重竞争;第三,高职院校自身投入水平的限制。高职院校自身由于投入不足,阻碍了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面临着沦为二流、三流大学的困境。如何应对这些挑战?笔者认为加快职业院校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不失为应对挑战的一种良好途径。

2加快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两轮并举,推行弹性学制,促进职业教育发展

2.1加快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两轮并举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

职业教育“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实行灵活的办学模式和学习制度”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适应社会人才需求的重要方面。

1)社会的需要。随着终身教育浪潮的兴起,教育贯穿人的一生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对于完整的终身教育而言,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是交替进行的。因此,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并重的观念已为社会所认同。社会各行各业由注重“学历”开始走向重视“学力”。伴随着“学历社会”逐渐走向“学力社会”,职业教育需要对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进行重新定位;

2)职业教育模式的需要。从2004年6月起,教育部和劳动保障部等七个国家政府机构联合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议,明确提出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要求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对此,“十一五”期间,我国职业教育要在扩大招生的情况下,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这就是在以学校为特征的职业教育模式中实施就业教育,在扩大“进口”的同时抓好“出口”。各个职业学校要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求,合理办学,培养既有全面的专业知识,又有较高专业技能的人才。

2.2加快两轮并举,培养合格的职业人才

1)明确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关系,加快两轮并举。职业院校中的学历教育是一种正规的学校教育,坚持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既注重基本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基本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注重思想品德和道德情感、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养成的一种学校教育。

职业培训,又称职业技能培训,是我国国民教育和培训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按照社会的需要,对劳动者在不同水平的普通教育的基础上,所给予的不同水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通过开发劳动者智力及培养人的职业兴趣和训练职业能力等社会活动,培养能够掌握特定劳动部门的基础知识、实用知识和技能技巧型人才的一种教育方式。在各级各类教育中,职业教育与市场经济的联系最为直接、最为紧密。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职业培训,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特别是在终身学习逐步深入人心的今天,职业培训已经从职业教育的外围走向核心,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的职业学校,有的学校偏重于学历教育,而有的学校又偏重于职业培训。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在职业院校里到底应该是什么关系?占多大的比重?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生产的技术含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专业技术人才的综合素质规格要求也必然随之提高,职业教育在培养人才时既要注重人才知识的基础性,也要看重人才的职业性。要把职业技术学历教育的基础性、职业培训的职业性结合起来。即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应该成为职业教育的两个轮子,做到两轮并举。

学历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必要部分,是职业技术培训教育的基础;如果不接受正规的职业技术学历教育,而仅凭参加短期技术培训就想胜任科技化的大生产,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目前没有经过正规的学历教育而直接由社会职业技术培训培养出来的劳动者,实际上算不上真正的“专业技术人才”,至多只能是现代化大生产流水线上的“打点工”。这完全是社会经济腾飞时期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出现的“应急”现象,从发展的眼光看,这种应急现象不会长久下去。但传统的职业教育又似乎太偏重于学历教育,面对千变万化的用人市场,显得无所适从,从长远看,这种职业院校将很难生存下去。

然而现在却有许多职业学校越办越大,越办越规范,越办越封闭。当然,扩大办学规模、实行规范化办学,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是把职业教育做大做强的重要前提,是值得提倡的。但是,职业教育办得“越来越封闭”,只注重学历教育一个方面,这就变得与普通教育就没有什么区别了,反而失去了职业院校的特色,徒然增加了与普通院校竞争的压力。因此,坚持培养与培训并重,实行学历教育与培训相结合、全日制与部分时间制相结合。职前与职后教育相结合,把职业技术学院办成面向社会的、开放的、多功能的教育和培训中心,是使职业教育在市场竞争中具有旺盛生命力的重要举措。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共同发展,多层次、多类型的办学是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一些院校单一学历教育的格局没有突破,关键是没有摆脱“重学历、轻能力”传统观念的束缚;

2)充分挖掘职业培训优势,形成职业院校特色。由于人们对职业培训的特点及其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认识不到位,加上政策导向、调控力度以及职业培训本身服务功能和质量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致使教育实践中相当程度地存在着重职前教育轻职后教育、重职业学校教育轻职业培训、重学历证书轻职业资格证书和实际职业能力的偏向。这些偏向对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实施十分有害。

职业导向性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这就决定其必须采取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贯彻“产学结合”原则,要求其实施过程与职业现场实践尽可能紧密结合。因为以能力为中心的职业素质不可能仅靠理论教学获得,而必须通过实践活动,即直接的、现实的、感性的活动培养和造就。职业培训,尤其是用人单位自行举办的及其与职业学校或专门培训机构联合举办的各种在职职业培训,总是密切结合职业现场实践进行的,即使由职业学校或专门培训机构单独举办的面向非在职职工的职前培训或再就业培训,也总是按照设定的就业方向实际需求进行的。职业培训的强大生命力正在于这种职业针对性。因此,职业院校应该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共同举办职业培训,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路子,学校按照用人单位的要求培养合格人才,用人单位负责就业,密切与用人单位的关系,从而有的放失,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并逐步形成有特色的职业培训。

2.3实行弹性学制——促使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弹性结合

长期以来,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主要是采用三至四年全日制固定学制。这种学制适应了以学历为特征的职业学校教育需要,也适应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于高中阶段学历教育的要求。但是,随着工业化和市场化的不断深入,劳动力流动加快,职业的稳定性减弱,更多的劳动者需要不断接受职业教育,尤其是短期职业培训。以固定学制培养技术工人的做法已经难以适应人们不断接受培训的需要,因此须改革传统的学制模式。目前,一些地区已经开始推行弹性学制试点,允许学生在学习期间休学或务工,各类短期培训和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等可以作为学分累加,增强了职业教育的功能,扩大了职业教育的受益面。到2010年,职业学校的学生概念应从“适龄学生”改变为“注册学生”,使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充为人们接受终身教育的重要平台。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加快推行以学分制为重点的职业学校教学组织和管理制度改革。因此,“十一五”期间职业教育学制改革的重点,应是探索建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相同课程、不同职业学校或专业的相同或相近课程学分互认,以及非学历培训或工作经历与职业学校课程之间的学分互认机制,为学习者根据就业和个人发展需要选择课程及其学习形式创造条件。

2.4实施双证制度——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的保证

学历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制度的主流,学历文凭是对受教育者的综合文化素质和教育水平的反映,在普通教育阶段,它是公认的惟一的文化程度的凭证。严格地说,劳动者的素质既要看文化程度高低,又要看职业适应能力,所以要全面反映劳动者的素质状况,应该采取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两种证书并重的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就是社会按照一定的职业规范和标准,对劳动力质量进行严格鉴定和认证的结果;而且职业资格证书还表示社会对劳动者的劳动力产权的承认。通过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由社会权威机构来完成劳动力产权和质量的认证,比由劳动力的需求方或者供给方自行进行的检验和认证更具有权威性和通用性,这样也为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劳动力市场的正常运行扫清了障碍。

“双证制”是在职业教育中以学历证书为特征的学历教育与以职业资格证书为特征的职业培训之间的一种沟通融合,其实质是综合文化水平与职业技术、技能的衔接,是实行毕业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相应专业职业资格证书的一种制度。推行“双证制”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调整专业设置、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模式;有利于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强化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的技能训练,提高理论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实现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相互沟通和衔接;有利于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有利于推动劳动预备制度、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顺利实施。推行职业资格证书,是进一步提高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培养社会需要的技术开发与应用型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及《劳动法》中已提出,要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两种证书制度。这就从体制建设和政策导向上来扭转我国教育培训事业长期存在的单纯追求学历、追求文凭的偏向,为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教育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矛盾开辟了道路。

参考文献

1 马树超,等.“十一五”期间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路[J].职教通讯,2005,(3).

2 莫利拉,等.适应企业人才需求营造大学生就业环境[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3,(12).

3 张永强.发挥职业教育优势 服务区域经济发展[J].职业教育研究,2005,(7).

4 丁军.职业培训在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定位[J].职业技术教育,2004,(1).

5岳维华.让职教的两个轮子一起转[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9).

6张振元.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的定位[J].职业技术教育,2004,(1).

7金高品,等.国际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模式[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5,(9).

8吴宜平,等.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调查与研究[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2).

9 田保民.职业培训的特点及其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7).

10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1992.

作者:吴满华 孔小明

上一篇:物理教学与素质教育研究论文下一篇:医院信息化建设经济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