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衔接的瓶颈分析

2022-11-26

1 引言

1.1“双证书”制度的思路及现实意义

学历证书是学生毕业后得到的对于学习经历和知识水平的证明,而职业资格证书则反应特定行业的从业者为满足行业需求而具备的能力的证明。在我国,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认证一直是两个平行的方向,在就业市场上都很重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对于会计人才既有实践技能方面的要求,即会计人员的业务实战能力,也有对会计人才业务理论和职业道德的要求。随着企业生产经营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具备一定统计学、税务、证券和计算机等基础知识的会计人才备受亲睐,而会计职业资格认证重点依旧在传统会计业务能力训练上,学历教育虽然可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空间,但是已经获取学位证书的学生为了考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需要重新报考,存在学习课程相重复的现象,这对资源是一种浪费;“证出多门”现象使得各种证书存在交叉、标准不统一,降低了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性。

为适应企业对会计人才需求的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我国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的经验,推出了职业资格证书与学位教育并重的教学思路,即“双证书”制度。“双证书”制度的实施有利于产学结合,扭转了重学历轻能力的传统观念,学生在校期间,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相关技能的培训,毕业时不仅可以拿到学位证书,而且可以拿到相关职业证书,与工作岗位实现“零过渡”,符合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双证书”制度的实施有利于证书的集中管理,建立统一的认证标准,可以确保职业资格证书的高度权威性,职业教育离不开行业的指导。

1.2 国外“双证书”制度的探讨

本文以澳大利亚和英国为例。澳大利亚的AQF模式是一个建立在行业需求之上的全国性的职业培训与教育系统,有利于职业教育与培训认证与高等教育认证进行全国性的衔接,证书含金量高,认可程度高,有利于不同领域之间的衔接,劳动市场更灵活;但是这种方式落后于国际发展,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转换并不能有效进行,同样的证书在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不等价。英国的职业资格认证是基于能力的,对职业资格进行统一的认证和管理,把教育和培训通过学分统一到一个资格上,但是这样造成各领域教育和培训机构之间缺乏有效竞争,通过认证的学习者不能达到理想的标准。国外“双证书”制度给予我国以下启示:学历教育、专业教育和职业资格证书之间的衔接是必然趋势;“双证书”制度的衔接必须加强政策指导,同时各部门之间需要密切合作;实施学分转换是“双证书”制度实行的可行性方案。

2 会计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在“双证”制定实施过程中,会计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衔接中尚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2.1 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目前“双证”制度在我国正处于探索阶段,相关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双证”制度的实施缺乏保障。政府对职业资格标准制定机构、职业资格培训机构和职业资格鉴定和颁证机构的监管力度不够,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对于同一证书的认定标准不统一,往往会出现证书之间互相交叉、证书获取途径不当、证出多门等现象。社会上五花八门的培训机构,造成证书持有者能力参差不齐,降低了职业资格证书的含金量。

2.2 职业技能培养方案与行业需求存在偏差

职业技能培养必定要以行业为指导,尤其在“双证”制度实施之初,人们普遍重视学历而轻视职业资格证书,两证不对等给“双证”制度的实施带来困难。学位教育倾向于理论知识的教学,而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活跃于生产一线的高级技能型人才,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动手能力,通过考证学习,学生基本上掌握了现代会计理论和会计核算方法,懂得会计法规,但是,会计凭证的编制、会计报表的分析等基本内容和操作方法的全面掌握则需要进行各种形式的实际操作,而且目前企业对于会计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会计人才除了具备会计必备知识和技能,还应该涉猎其他金融贸易税务相关知识。学校与企业联系不紧密,对会计行业的发展新趋势不甚了解,造成会计人才供需矛盾突出,会计人才培养方案与行业需求存在偏差,企业在招聘毕业生以后还要进行岗前技能培训,增加了用人成本,因此对会计类人才毕业生满意度较低。

2.3 职业技能资格的培训条件不足

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于职业技能资格培训的投入比重小,目前许多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缺乏实训场地,设备落后、老化,很难满足教育与培训的要求,更难满足企业的现实需求;高等学校教师业务能力不强,他们只对相关的会计理论非常熟悉,而缺乏相应的实际工作经验,真正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紧缺,很难满足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3 对于会计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衔接的几点建议

3.1 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我们要实行“双证”制度,但是还没有建立起像澳大利亚和英国那样的国家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和政策。相应的法律法规是会计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相衔接和良性运转的基本保障,必须加以完善,从而推动职业资格体系的不断完善。国家应设定专门的职业资格认证委员会,加强“双证”管理,统一发放,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监督管理培训机构的设置标准和培训程序,职业学校培训资格认证等,另外,政府也应该加强宏观调控,统一管理,避免各部门不沟通而造成“证出多门”的现象。进一步完善劳动准入制度,依法严惩违反劳动准入制度的企事业单位,引导和规范职业教育与培训及就业市场的行为。

3.2 完善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机制,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

企业对于会计人才的招聘更看重实际操作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加强实践课程的学习和锻炼。院校与企业合作,可以由行业企业专家和学校专家共同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具有行业性、实用性、操作性的教学内容,同时企业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操作的良好平台,以实训课程、顶岗实习、企业观摩、行业专家指导、订单式培养等多种途径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良好对接,发现学生对于会计行业的认知误区并进行及时纠正,实现“教、学、做”三合一的基本原则;其次,根据行业动态变化趋势和社会需求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加大职业技能培训比例的同时,还要拓宽课程范围,将课程从文、史、外语和计算机等基础向经、管、法延伸,将前沿的知识与技术吸收到专业教育中来,提升会计人才适应社会的能力。人才培养方案应该以全面素质的提高为指导思想,以能力培训为根基,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不降低学历证书含金量的基础之上,努力提高职业技能培训的比重。

3.3 提供完备的职业技能培训条件

实践基地是实施“双证”教学的基础,该基地必须拥有能进行多种职业技能训练的硬件设施,有一定的先进性,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如会计电化实验室、沙盘实验室、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室可以按照企业岗位设定不同角色进行行业模拟,然后结合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定向训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职业认知。学校应根据需要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专业教师首先应具备会计从业资格,还要非常了解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国家会计资格证书制度的发展状态为教师提供再学习的机会,或者让杰出教师去一线企业挂职,充分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有针对性得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教材方面,要根据综合素质培养和职业技能要求,建立适合“双证”教育的教材体系。

摘要: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指导下,通过对国外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的借鉴,会计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教育并重的国家考试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挑战对技术型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适应经济结构与生产方式转变的需要,必须满足技术发展与职业岗位变化的能力,而“双证书”制度恰恰是积极适应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要求的必由之路,然而这种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本论文就会计双证书制度中的瓶颈进行分析并给出适当的建议。

关键词:职业资格证书,学历证书,“双证”制度

参考文献

[1] Leesa Wheelahan.From old to new:the Australian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J].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Work,2011,7(3).

[2] 郜岭,陆晓洁.国外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教育衔接模式探讨[J].继续教育,2014,9(36):72-75.

[4] 徐思东,王虹.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融通的探索与实践[J].成人教育,2012,1:87-88.

[5] 周朝霞.建立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双向沟通”模式,培养高技能人才[J].教育与职业,2004(31).

上一篇:双块式无碴轨道施工技术下一篇:GPSRTK地籍碎部测量技术研究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