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师创新教育论文

2022-04-16

[摘要]高职教师管理有效性的实现和提高是高职院校管理的关键和难点。文章论述了高职教师管理有效性实现的多种模式,如教师潜能开发类模式,高职教师业务管理操作模式,教师服务类高效管理模式,团队型、项目型组织模式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职教师创新教育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职教师创新教育论文 篇1:

创新驱动战略下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价值取向

摘 要 当前,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价值取向存在异化现象:即以创新竞赛成绩论英雄,忽视了创新教育对象的全员性;以创新课程唱独角戏,忽视了创新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以创新教育论创新教育,忽视了创新教育与创新实践的有机融合。高职院校要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肩负建设创新型国家重任,必须实现价值取向重塑:重视创新教育对象的全员性,促进学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重视创新教育内涵的多样性,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升;重视多种教育方式的融合性,促进学生创新成果的落地生根。要实现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价值取向的重塑,必须努力践行多样化的创新教育新理念,倾力打造多元化的创新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切实加强多层面创新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多层次的创新教育机制和平台。

关键词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价值取向;重塑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党的十八大早就做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创新成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之一;创新驱动成为中国发展的核心战略之一。2015年,国务院《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发挥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努力把高等学校学生造就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1]。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强调“要健全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体制机制,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2]。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是扩大就业、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深入发展的新要求。但高职院校能否真正肩负起这一重要历史使命,取决其价值取向的正确与否。因此,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背景下,认真审视当前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价值取向的偏离和异化现象,多维度寻求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价值取向的应然状态,多渠道探讨实现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价值取向重塑的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现实拷问: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价值取向的异化

近年来,适应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现实需要,高职院校加大了创新教育力度,涌现出一批创新教育的先进典型。但受我国历史和现实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仍然是一块短板,各校创新教育发展极不平衡,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集中体现出其存在严重的“离心”倾向,创新教育主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识不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实力不足,对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贡献率不高。其主要原因在于创新教育价值取向存在“异化”现象。

(一)以创新竞赛成绩论英雄,忽视了创新教育对象的全员性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创新教育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方式和体现,也是高职院校创新教育的本质所在。近年来,为了推动高等教育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家加强了对包括高职院校在内的整个高等学校创新教育的政策引导。早在2010年5月,教育部颁发《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3]。并进一步要求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创新教育政策导向,使国家创新教育政策更加具体、指向性更加明确。然而,受竞赛成绩论英雄和创新创业教育全国排名的“功利主义”思想影响,不少高职院校在创新教育目标定位上偏离“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倾向十分严重,许多高职院校把创新教育的重点放在创新创业大赛上,只抓少数精英的选拔和培养,忽视了创新教育的全员性(即面向全体学生),致使学校创新教育虽有其名,但无其实。服务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应是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首要任务。如果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不能面向全体学生,将大大削弱作为创新“生力军”的高职学生的创造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二)以创新课程唱独角戏,忽视了创新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及创新实践充分表明,创新是人的一种潜能,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经过不断学习和训练可以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但是,由于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偏见,加之高职院校自身对创新教育认识的偏差,不少学校对创新教育并不重视,未能把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作为自己重要的历史使命。其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创新教育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结合不紧。虽然每个学校都将创新教育課程纳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组织了一般意义上创新教育课程的理论教学,但不少学校并未按照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开展创新教育,未能实现创新教育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二是创新教育没有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不少高职院校创新理论学习的内容大多同专业学习没有直接关系,并未把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深化专业教育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更未能把创新的理念、元素、种子融于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就连毕业设计这一高职院校学生专业教学最后阶段的一项总结性实践教学环节,也未将创新教育融入其中。据笔者对所在省份的深入调查显示,不少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反映,自己在校3年的学习生涯中,除接受了十几课时的创新教育课程学习外,几乎未参与过学校任何形式的其他创新教育及实践活动。在学生看来,学校创新教育没有起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创新热情和创新精神,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

(三)以创新教育论创新教育,忽视了创新教育与创新实践的有机融合

创新是以现有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4]。简而言之,创新是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指导下的一种超越常规、改变现实的实践活动,是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的有机统一。创新缘于实践,大学生创新教育及实践也是如此。高职院校创新教育的直接目的不仅要帮助广大高职学生种下“创新的种子”,更重要的是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创新的种子”落地、萌芽、生根、开花和结果。但据笔者对所在省份高职院校的调查显示,许多高职院校就创新教育谈创新教育,轻视创新教育的实践性,对创新教育及创新实践的投入极其有限,创新教育及创新实践的条件严重不足。不少学校没有开展系列化的创新实践第二课堂活动,没有一定规模的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没有成熟的可调动广大学生参与创新教育的竞赛体制,更没有集创新教育与创新实践于一体的众创空间和创客学院等机制和平台。这样一来,在推进大学生创新实践的进程中,学校无法帮助、指导广大学生正确分析创新创业环境,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和意愿,有针对性地给予教育、帮助和服务;无法正确指导不同层次或不同意愿的学生进入到创新实践探索的队伍中来;更无法对适宜创新实践的学生,进行有效教育、引領,切实给予其创新实践所需要的帮助和服务,使其努力在创新实践中有所作为。

二、理性反思: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价值取向的重塑

从对高职院校创新教育存在问题的剖析中,可以初步得到一个共识:高职院校创新教育要关注教育对象的全员性、创新教育的全过程性及创新教育的实践性。当前,国家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历史任务。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理应主动肩负起这一历史重任。但高职院校能否肩负这一重任的前提是:必须消除创新教育的异化现象,实现对创新教育价值取向的重塑。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价值取向,应紧扣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按照“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从价值取向目标、价值取向内涵、价值取向手段等三个维度全面推进创新教育和创新实践。

(一)价值取向目标:重视创新教育对象的全员性,促进学生全面自由发展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指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富民之道、公平之计、强国之策,对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力、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5]。高职院校要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的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型目标,必须将创新教育对象的全员性作为其价值取向目标。因为,从个体发展需要来看,每个学生都具有创新的潜能和内在欲望,即使他们将来不从事发明创造工作,其所具备的创新意识、所形成的创新思维、所掌握的创新方法、所迸发出的创新精神亦会对其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帮助。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看,国家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将有助于提升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的整体素质,有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的全面提高。创新型人才是创新型国家的基本细胞,要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提高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6],高职院校要主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必须培养大批的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纵观欧美发达国家的创新教育及其实践,亦可清楚地看到,他们的创新教育对象不是少数学生,而是面向所有学生。可见,创新教育作为普适性教育不容置疑。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必须将创新教育定位为全员性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推进个性化的创新教育,为学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和无限的可能。

(二)价值取向内涵:重视创新教育内涵多样性,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

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具备善于发现(提出)问题、打破常规思维解决问题、专注重点和注意细节;多学科、多领域持续不断学习,完善自我人格等多样化特性。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多样性决定了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价值取向的内涵应具有多样性。其多样性具体表现在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育等多个方面。创新意识是人们创新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意向、愿望和设想,是人们进行创新活动的出发点,也是人们进行创新活动的内在动力和源泉,其包括创新动机、创新兴趣、创新情感和创新意志,是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创新思维是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其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方法和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独到、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创新精神是人门进行发明创造、改革、革新的意志、信心、勇气和智慧。创新能力是人在顺利完成以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的创建新事物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潜在心理品质。在创新活动中,上述四个方面相互关联、层层递进、密不可分。其中,创新意识是基础,创新思维是方法,创新精神是动力,创新能力是核心。高职院校要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必须坚守创新教育价值取向内涵的多样性,聚焦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多个维度,并重点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批判思维能力、隐喻联想思维能力等人格因素入手整体推进创新教育和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

(三)价值取向手段:重视多种教育方式的融合性,促进学生创新成果的落地生根

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价值取向手段与目标之间密切相关。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价值取向目标和价值手段是创新教育对象性活动中两个互相联系的重要因素。创新教育价值取向目标是高职院校这一活动主体在观念上事先建立起的创新教育活动的未来结果,其必须通过高职院校这一主体运用的价值取向手段实施创新教育的具体活动来实现。创新教育价值取向目标同时也是引起、指导、控制、调节创新教育活动的自觉的动因。其作为一种内在的客观规定性,决定着高职院校创新教育及其实践活动的方式和性质。而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价值取向手段则是实现创新教育价值取向目标的方法、途径,是在创新教育价值取向目标的对象性活动中介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切中介的总和,尤指实现创新教育价值取向目的的工具和运用工具的操作方式、活动方式。创新教育价值取向目标决定创新教育价值取向手段,而创新教育价值取向手段必须为创新教育价值取向目标服务。创新教育价值取向内涵的多样性,决定着创新教育价值取向手段不仅多样,而且要交叉融合。因此,高职院校要实现创新教育对象的全员性,必须跳出课堂谈创新教育,重视创新教育的过程性、创新能力形成的渐进性,应将创新教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之中,将其深度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并将其与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紧密结合,实施教师全员参与、多种措施并举,以便在潜移默化的创新教育及其实践活动中培育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路径选择: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价值取向重塑的实现

高职院校服务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把创新教育的改革探索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紧密结合,要从转变创新教育理念、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搭建创新项目孵化平台,建设创新教育教师团队等多个方面精准施策。

(一)践行多样化的创新教育新理念

当前,观念问题是实际制约高职院校创新教育的首要问题,要从根本上消除其创新教育价值取向的异化现象,实现其价值取向的重塑,就必须打破“创新教育是精英教育”“就创新教育论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就是搞发明创造”等思想观念的束缚。一是“激发兴趣、激活想象力和好奇心”的理念。因此,高职院校创新教育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加强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育;与此同时,要依据学生性格、兴趣、爱好等个性心理特质和专业优势及特点,确定创新教育目标,引导学生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创新实践行动方案。二是“能力提升,潜移默化”的理念。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创新教育的过程性、能力形成的渐进性,应将创新教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之中,深度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将创新教育与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紧密结合,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的培育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三是“创新发展,实战至上”的理念。高职院校必须坚持“实践为本”,优化创新教育的實战环境,让学生在实战环境中提升自己创新能力。

(二)打造多元化的创新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高职院校实施创新教育不仅要转变教育观念,同时要推进人才培养体系(课程体系)的根本性变革,让创新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一是创新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实现普适性的创新教育。高职院校不仅要将创新理论(创造发明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技巧)作为公共必修课面向全体学生开设,让全体学生均能接受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基础性普及教育,而且要将创新教育的内涵融入通识课程之中,甚至可以开设哲学类、管理类、经济类等创新课程,以多学科交叉的课程来唤醒学生的创新兴趣和志向,激活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复合创新能力。二是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实现专业化的创新教育。高职院校各专业要以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为重点,重新修订专业教学标准、专业课程标准,充实课程教学内容,将创新的元素、种子、方法融入到专业课程的教学之中。三是一般性教育与针对性专门教育相结合,实现个性化的创新教育。高职院校要在创新知识传授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开展个性化或差异化的创新教育。对有创新意愿的学生,可由创客学院组织开展创新类专门课程培训;对有创新项目的学生,可进行遴选,让其进入创新训练营接受训练,并安排校内专任教师、创新导师对其进行全程业务指导。四是创新理论教育与创新实践相结合,实现实战型的创新教育。经个性化创新教育并通过遴选的创新项目不仅可获得院内或社会征集的创新资金,而且学院可为其创新项目团队成员安排资深创新导师进行“一对一”培养,继而将培育后的创新项目入驻学生创新创业园、校内创客空间等,进行创新实战体验。

(三)加强多层面的创新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要培养出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就必须造就一支既有创新理论知识又有创新实践经验,专职和兼职结合的创新型教师队伍。创新教育价值取向目标的全员性、价值取向内涵的多样性及价值取向手段的融合性,直接决定了实施创新教育主体的高职院校教师参与创新教育的全员性。因此,推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要抓好教师普及性的创新教育,推进整个教师队伍的创新知识普及、创新意识培育和创新能力提升,让每个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不同环节或多或少具备“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播种创新种子”的意识、能力和水平。另外,在抓好教师普及性创新教育的基础上要重点加强三支队伍建设。一是加强创新知识传播教师团队建设。要让这支队伍掌握创新教育的基本理论,了解创造发明的基本流程,熟知创造发明的典型案例,能够向广大学生正确传授创造发明的工具、方法和技巧,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热情等。二是加强创新业务指导教师团队建设。重点打造一支大师、名师引领,专业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能工巧匠支撑的创新业务指导教师队伍,让其帮助学生了解本专业技术前沿、工艺流程以及设备等方面的发展,指导学生分析和探讨本专业领域具有创新价值的薄弱环节,并为学生创造发明指明方向和目标。三是加强创新教育兼职教师团队建设。聘请优秀校友、社会各界创新成功人士担任兼职教师,让其现身说法,分享其创新成功经验,帮助学生把握创新方向,尽量少走甚至不走弯路,充分发挥典型案例在创新教育中的引领价值,充分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激情[7]。

(四)建立健全多层次的创新教育机制和平台

高职院校创新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实用性教育,其具有创新性、创造性、实践性等特征,从广义上看,高职院校创新教育包含着教育与实践两个方面,是创新教育和创新实践的内在有机的统一。创新教育是基础,创新实践是归宿。创新实践是在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指导或推动下进行的,是一个艰苦探索的过程。高职院校要顺利推进创新实践,实现创新教育目标的真正落地、生根,必须搭建多样化创新教育的机制和平台。一是要健全和完善普适性的创新教育体系和机制。要借助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变革,打破现有的人才培养思路和格局,遴选专业教育过程的重要环节或重要活动(如技能节、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毕业设计等),推进创新实践的制度化、规范化、系列化和常态化,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创新实践的活动中来。二是要加强创新创业学院、创客空间等校内创新实践平台的建设,定期举办创新沙龙,加强对有创新需求学生的个性化辅导和培养,开展创新成果展示活动,让学生创新的“种子”(哪怕是极小的创意)能够在这一平台上萌芽、生根、开花和结果。三是要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健全创新创业园、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等基于岗位和社会需求的双创实践平台,以优秀创新成果的培育和孵化为核心,构建“校内教师 + 学生 +创新导师 +企业技术人员”的创新实践共同体,加强对创新项目的合作或协同攻关,让广大学生在创新实战环境中努力提升自身创新创业能力。

参 考 文 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Z].国办发[2015]36号,2015-05-13.

[2]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Z].2017-09-24.

[3]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Z].教办[2010]3号,2010-05-13.

[4]百度百科.创新[DB/OL].[2019-04-05].https://baike.baidu.com/item/创新/6047?fr=Aladdin.

[5]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Z].国发[2015]32号,2015-06-16.

[6][7]陈烨,贾文胜,郑永进.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理性反思与模式构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2):170-175.

作者:雷世 平乐乐

高职教师创新教育论文 篇2:

高职教师管理有效性实现模式初探

[摘要]高职教师管理有效性的实现和提高是高职院校管理的关键和难点。文章论述了高职教师管理有效性实现的多种模式,如教师潜能开发类模式,高职教师业务管理操作模式,教师服务类高效管理模式,团队型、项目型组织模式等。

[关键词]高职教育 教师管理管理有效性 实现模式

[作者简介]彭友华(1962- ),女,湖南娄底人,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管理学、高校教师管理。(湖南 怀化 418000)

模式是事物诸要素结合起来的结构及其表现形态。教师管理有效性的实现模式是指为提高教师管理的效率、效果和效益,在管理过程中采用的组织结构及其活动方式。高职教师管理有效性实现模式,因开发对象、教师业务管理内容、组织形式等的不同而各异。

一、高职教师潜能开发模式

加强教师管理必须不断提升、开发和发挥高职教师的潜能。教师潜能是多层面的。一是性别、年龄、体质及健康因素等生理潜质。二是性格、气质、爱好、情感、意志、习惯、悟性等个体心理层面的潜质。三是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等理性逻辑思维层面的潜质。四是思路清晰度、口齿清晰度、节奏、音质、激情度等表达的潜能。五是扩散、联想、顿悟、创新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潜能。六是组织、协调、指挥等方面的管理潜能。七是实践操作的职业技能方面的潜能。八是琴棋书画歌舞等艺术方面的潜能。九是体育竞技类潜能。教师潜能有大小、层次的高低、种类的多少的区别。有的教师口头表达能力很强,教学潜质好;有的教师思维敏捷、洞察力强,善于捕捉创新点,具有良好的科研潜质;有的教师组织管理能力强,擅长管理学生;有的教师多才多艺,特别适合群团工作。教师潜能有的外显,有的内隐。同时,教师潜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由内隐到外显的心理行为过程,是一个初具萌芽而不断增强与提升的过程。因此,开发高职教师的潜能,使之全面发展、逐步提升就是教师管理的重要职责和神圣使命,是教师管理有效性的重要表现。教师潜能开发的具体模式多种多样,常用模式主要有:

1.职业生涯规划模式。职业生涯规划的实现模式是高职教师潜能长远开发的重要模式之一。高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实际上是教师个人一生职业历程的设计。它包括从事教育教学的专业方向、任教的课程群、主讲课程的设计;与专业和主讲课程相关的行业、职业技能设计;与教学内容和教书育人相关的科研方向、科研课题、科研成果及其服务社会效果的设计,包括学识与经验积淀、学历学位提升的设计;教师系列和行业专业技术职称及其逐步提升的设计;由普通教师成为教学名师的设计,由双师型转变为多师型、专家型的设计等。通过职业生涯的设计与管理,能够激发教师学习工作热情,增强其探索精神,为其全面发展和事业成就增添动力。同时,高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不只是教师个人的事情,也是高职院校的事情,由学校的总体规划、职能部门与教学系部的规划和教师个人的规划三大层次构成,且三大层次的规划衔接一致,相互配合与支撑,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导师制模式。导师制模式用于潜能开发,主要是指具有一定理论建树、有丰富教学经验和成就的中老年教师指导开发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科研潜能的实现模式。这类似于导师制。在这种模式中,导师对学员面对面地直接指导,可以口传身授,针对性很强;指导的人数较少,精力较集中,指导效果较好;可以增进教师间的情感,融洽关系;可以减少潜能开发费用。不过,目前高职院校教学任务普遍繁重,如果抓得不紧,也可能流于形式,难见实效。

3.学习小组模式。在高职院校,学习小组模式一般是以教研室(组)或以一定群体特征(如年龄、专业、职称、项目)为依据,组成小组,就高职教师的理论知识、职业技能等方面组织的集体学习的潜能开发模式。学习小组中能者为师,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4.学术沙龙模式。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不同方向的教师就不同的教学、教改、科学研究、职业技能专长等广泛交流、互相碰撞,激发参与者学识与技能的增进。这种模式的参与者可以畅所欲言,发表各种见解,气氛宽松活跃。但目前受高职院校学术氛围的制约,开展起来有一定难度。

5.比武或竞赛模式。高职院校特别是新升格的高职院校通常采取教学比武、技能竞赛的形式,造成比学赶帮的氛围。因此,以院校为主体,或以选送参加更高级别的比赛活动为引擎,层层开展各种类型的比武和竞赛活动,可以使广大教师的职业素质得到提高。

此外,培训班模式、会议模式、国内外进修访问、留学模式、跟班助理等都是我国高职院校常用的教师潜能开发与提高的有效模式。

二、高职教师业务管理和服务管理的实现模式

1.“1234”教师组合与教师教学高效性实操模式。“1”是指高职教师以院系两级管理为基础。高职教师教学管理模式,体现在一般通行校系两级管理,校级宏观调控与系部微观操作相结合的体制。其优势在于调动了校系两级管理者的积极性,教学人员相对稳定;劣势在于高职教师处于被管理的被动地位,教师以系部管理为主,积极性、主动性受到两级管理的制约,特别是跨系排课、校外聘请不易。目前,高职院校的校系两级教师教学管理一般只停留于日常管理,而教学质量管理、课外实训管理比较薄弱。我们在坚持高职教师院系两级管理为基础的过程中,就必须以“2”“3”“4”来弥补现有的不足。这就需要构建以校系两级管理为基础的跨系跨校模式组合师资力量,突出教师主人翁意识,突出教学质量管理,突出学生成才(知识、技能、创新等)培养的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高奉献的高效性教学管理的实操模式。

“2”是指二个“跨”,即跨系跨校组合师资力量。日前,高职院校各个系部师资都比较紧张,首先,要在校内整合师资力量,实现以系部为单位的跨系部整合。其次,要实现跨校组合师资力量。到相关行业聘请教师,尤其是有行业技术职称和丰富经验的行家、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兄弟院校教师相互调剂;到科研院所聘请专家、学者、名师作为客座教授,等等。通过这些措施,形成高职院校教师的跨系跨校的组合模式,避免较为单一的系部制师资队伍的不足。

“3”是指三“突出”。一是突出教师主人翁意识;二是突出教学质量;三是突出学生成才。突出教师主人翁意识,就要充分调动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这是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师管理模式的根本。突出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和广大教师的中心工作;使学生全面发展和成才,是高职院校及其教师管理的根本任务和基本宗旨;“三突出”是高职教师教学高效性实现模式的关键内容。

“4”是指上述“1”“2”“3”的具体措施要体现在“四高”。即高职教师的高奉献与教学及其管理的高效能、高效率和高效益。

2.“四结合”科研管理模式。职业教育从本质上看,也是创新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高职院校要把科学技术的应用推广摆在突出位置,不断取得新的成果,才能培育出更多的创新型职业技术人才,彰显高职教育的创新性,实现科研强院的目标。高职院校的知识与技能传授,既要注重理论性、学术性,也要注重内容的创新,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许多高职院校刚由中专升格,科研尚未全面起步,还处于少数教师的自发状态。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构建与高职教育相匹配的切实可行的激励型科研管理模式,做好把科研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把科学研究、技术发明与职业技能教育培养相结合,把科学研究与技术发明应用及其推广同育人相结合,把科学技术发明成果与晋级晋职、薪酬奖金相结合,加大激励力度等四个方面的结合。

“四结合”科研管理模式中科研是其中的着眼点。就高职院校而言,这里的科研主要是指同高职院校教学内容、学生职业技能相关的科学应用理论、应用技术和技术推广方面的研究。科研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就是在课程的教学中,力求使学生掌握科技的前沿动态,以自己的科学研究成果启迪学生。把科研、技术发明同职业技能教育相结合,就是要使教师把科技成果及其推广变成操作技能,传授给学生,并使该传授过程成为使学生全面成长的育人过程,实现科技成果及其推广与育人的有机结合。将这一过程及教师科研成果(包括技术发明)同教师晋级、奖励、职称评定挂钩。“四结合”科研管理模式就是要将科研、教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职业技能培养和全面发展结合起来,以达全面育人的目的。

3.高职教师服务类管理模式。高职教师服务项目和内容复杂多样,要提高管理有效性,需要构建服务的高效性实操模式。第一,客制化高效服务模式。客制化是指把教师作为顾客,针对教师个性化需求而采取不同方式服务的服务模式,古代称之为“量体裁衣”的服务,当代又称之为个性化服务。实施该模式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技术基础,以高职院校教师管理的现代服务意识为前提,以优质、高效服务为基本要求,以满足教师不同时段的个性化服务需求为宗旨,以教师满意为目的,以提高教师满意度为目标,力求教师百分之百满意。第二,准时制高效服务模式。这是把准时制生产方式运用于高职教师服务管理中的一种高效率服务模式。实施该模式要力求按准时制方式的要求进行。实施该模式的关键就是消除一切障碍和隐患,防患于未然。这就要求为教师服务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都要全力以赴,精心准备,做到在教师需要的时间、需要的种类、需要的数量,提供准时服务。第三,精益式高效服务模式。该模式是把精益式生产方式运用于教师管理有效性之中的一种服务模式。该模式在准时性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消除一切无效劳动与浪费,节省人、财、物各方面的开支,以教师需求为依据,准时地组织各服务环节,消除全过程的松弛点,最大限度地提高服务过程的有效性与经济性,按时、按量、按种类满足教师需求。该模式强调“瘦身”型管理,克服管理组织的臃肿性、超量的管理人员、宽广的管理场地和超量的库存储备,持续改进,精益求精,不断地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做到无故障、无浪费、无缺陷、无等待服务。

三、教师管理有效性的组织模式

教师管理有效性实现模式依托于一定的组织载体,有其一定的组织模式。当今世界,参考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管理,可考虑在现有组织模式的基础上同时采用团队型组织模式、项目型组织模式等以提高高职教师管理有效性。

团队型组织模式是指以团队精神为灵魂、以团队结构组合起来的组织模式。该模式的组织结构特征主要在于:一是有一个善于思考、运筹帷幄的驾驭全局,善于识人、用人、管人、以身作则的领导者和领导班子;二是有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上下左右一致的清晰的目标系统;三是有分工明确、紧密配合协作,相互理解信任、技能娴熟互补的组织结构和人际关系;四是有勤奋、敬业、忠诚、主动、尽职尽责、努力奉献、团结拼搏的员工队伍;五是有一套有效沟通、有效激励的系列措施和员工自觉遵循的完善的规范体系。不断地学习进取、团结协作、开拓创新是该团队组织模式的突出特点。目前,高职教师管理与建设中,首先要做的就是打造课程教学团队、科研团队以及融二者于一体的学科团队。

课程教学团队是一个梯队,它由老中青结合的年龄构成,高中低结合的学历、学位、职称构成,有较好的学员构成、性别构成、性格构成,有德艺双馨的名师带头人,有丰富经验的老教师,也有朝气勃发的青年教师。打造这样的团队,是目前高职院校教师管理组织模式的上选,也是高职院校教师教学管理的当务之急。

科研团队是高职院校教师管理组织模式的重要形式。当前,高职院校的不少教师忙于教学、疏于科研。即使搞科研,也是单打独斗的“个体单干”,也只是个体零星的小打小闹,没有形成团队的集体力量,缺乏相互配合与相互支持。这是高职院校教师科研管理中的薄弱环节,需要我们在较短时间内努力构建科研组织形式。

学科团队集教学科研于一身,它除了有较好的队伍、优化的结构之外,较为突出和重要的是要有学科带头人。这个带头人应是教学的名师、科研的尖兵、行业的专家、领军的帅才。培养和引进学科带头人,打造学科团队,既是高职院校教师管理的战略任务,也是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组织建设的重要任务。

高职院校教师管理过程中,还需打造专业团队、系部团队、跨系团队和全院校的团队,打造全院上下大小不一的各种团队,使团队组织模式成为高职院校从微观到宏观、从局部到整体的组织模式,以提升高职院校的战斗力与竞争力,使高职院校尽快发展壮大。

项目型组织模式是指为实施某一项目而成立的组织形式。它直接借鉴企业项目管理的组织方式。该方式具有临时性或暂时性、灵活性等特点。在高职院校管理中,也有大量的活动项目需要临时抽调教师组织实施。为此,高职院校的教师管理也可借鉴项目型组织模式。高职院校的项目性活动主要有科研项目、实训项目、实习项目、校内外竞赛项目、迎检项目,等等。可根据项目的要求临时抽调教师,组成结构优化的项目工作小组,完成该项目后教师回到原来的教学系部,还可临时聘请校外专家兼职项目工作。这对高职院校的常规性项目活动和紧急性项目任务,都有其适用性和针对性。

总之,教师管理有效性实现模式多种多样,要根据各种具体情况精心设计,灵活构建。

[参与文献]

[1]石伟平.时代特征与职业教育创新[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张雷生,辛立翔.高职学科建设模式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6(9).

[3](美)L.David Weller Jr.,Sylvia Weller.学校人力资源领导[M].杨英,杜睿,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作者:彭友华

高职教师创新教育论文 篇3:

五年制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           要]  五年制高职教师的成长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和制约。对五年制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合五年制高职教育及学生特点,从教师自身和学校层面提出了教师专业成长路径,以期为五年制高职教师全面和快速发展提供思路,实现教师的快速成长。

[关    键   词]  五年制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成长路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1];2019年2月《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再次强调“把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在国家教育方针的指引下,职業学校蓬勃发展,学生人数急剧膨胀,职业学校教师的需求量也急剧增加。如何打造一支具有深厚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职业学校专家型教师队伍即教师的成长路径研究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本文从多方面对五年制高职教师专业发展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学校及学生特点,从教师自身和学校层面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五年制高职教师全面和快速发展提供思路,实现教师和学校的共赢。

一、五年制高职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五年制高职教师成长受外部因素制约

1.国家、地方政策方面的制约

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建立100个“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2],体现了国家对职业学校教师的重视,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相比较高校、高中、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发展体系,目前我国五年制高职教师的发展体系建设仍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社会对职业学校教师认可度低,对职教教师的评价制度也不够合理,大部分职业学校并没有形成完整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导致教师自身对自己的专业成长没有长远、科学的规划。

2.学校制度制约

大部分五年制职业学校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管理体制和用人机制不够健全,没有制定与自身特色、专业建设相匹配的专业教师培养规划,培养标准和目标不明确,只重视短期成果考核,忽视长期系统培养;只关注高学历人才的引进,忽视人才的后续培养。由于各部门具体分工不明确,又缺乏后续考核,使大多数培养管理工作流于形式。比如,教育主管部门虽然积极推进国培、省培项目,但多数教师参加培训只是“走马观花”,并没有使自身能力得到提升;国家大力推进五年制高职教师企业顶岗锻炼,力求教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努力缩小课堂教学与行业企业岗位实际需要的差距,但实际是教师参加企业顶岗挂名的多,务实的少。

3.人文环境制约

大多数五年制高职教师工资水平在社会上处于中等偏下,但生活中正处在“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状态,房贷和车贷经济压力大,特别是青年教师处于事业的起步期或者上升期,承担学校绝大多数的授课任务,是教师队伍中的主力,因此无论是经济还是精力上都面临较大的压力,一方面有谋求发展的渴望,另一方面又被现实的不理想困扰,导致五年制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受到限制。

(二)五年制高职教师成长受内部因素制约

1.自身专业水平制约

五年制高职教师的专业能力水平发展不够均衡,大多数教师更注重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提升,而忽视了校企合作等与企业和社会的沟通联系。五年制高职教师课时量普遍较多,使教师在科研、校企合作等方面的时间与精力投入不足[1]。因此,五年制高职教师的成长往往局限于课堂,自身专业发展不平衡,导致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受限。

2.职业认同感不足

与普通高校教师相比,高职教师的工作有其特殊性,一方面高职教师不仅要搞好专业理论教学,还要做好技术技能培养,对于五年制高职专业教师,往往还要兼任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工作,“身兼数职”。另一方面五年制高职学生普遍学习能力不强,自控能力偏弱,教师精神压力比较大,时感收获与辛苦程度不成正比,职业成就感偏低,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二、五年制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对策分析

由于外部原因和自身内部原因的影响,五年制高职教师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和阻碍,为了保证教师在职业生涯中的全面和快速发展,教师个人和学校层面都应该找到合适的路径。

(一)教师自身应转变意识,加强规划

1.及时了解国家政策变化,准确定位

五年制高职教师应主动适应国家、地方政策的调整。教育变革的受益者,往往是对政策、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教育方式变革能够主动适应,并努力创新教育方式的教师。例如,教师的职业成长与教师主持课题情况、学术论文发表情况息息相关[3],因此,如果教师能主动关注当前职业教育政策并进行详细研究,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学术论文的撰写,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积极参加各项培训,不断提升

随着科技的进步,产业结构不断调整,职业院校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实验实训设备不断更新,因此,五年制高职教师要做到终身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同时应加强与企业和社会的沟通联系,提高实践能力。

3.强化教学反思,提高教育科研能力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育过程的成功经验、失败教训的再思考、再认识、再总结、再改进,是教师的第一手资料,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叶澜教授在《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一书中指出:一个教师如果一辈子只写教案不写反思不可能成为名师,但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却有可能成为名师[4]。同时还可以将反思上升到理论层面,形成教育研究,从而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4.提高自身素养,坚定从事职业教育的意志力

教师的从教动力和意志力与学生的学习状态息息相关。五年制高职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将关怀、爱心当作一种职业要求,接受学生的现状,尤其是面对德育问题较为突出的五年制高职学生,教师要积极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舞台,更多地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让每一位学生找到自己的价值,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而不是一味地传授书本知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和谐了,教师便能从工作中获得乐趣,从教意志力也自然得到提升。

(二)学校层面应制定有效政策,多方支持

1.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产教融合是五年制高职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路径,随着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职业院校要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必须了解企业的需求。职业院校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入了解企业需求,积极与行业、企业展开合作,通过校企共同搭建教师发展平台,组织教师参加企业顶岗锻炼,帮助教师熟悉产业布局、行业发展,提升教师的理论和实践素养,最终促进教师成长。

2.制定合理的薪资政策和考核政策,激励教师发展

2015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强调:不断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真正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5]。获得更高水平的薪酬是大部分教师努力工作的最直接动机,待遇上的优先可以激励教师的发展,解决教师的一些后顾之忧,让教师全身心地投入教育事业。因此,五年制高职学校应该制定合理的薪资政策,促进教师自觉成长。

3.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

五年制高职学校应根据教师需求建立完善的、制度化的培训体系,分层次、有针对性地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在职培训应注重教学实践中的专门性问题,例如对新入职教师培训應注重最基本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技能,对骨干教师培训应注重课程开发和教育教学研究技能,对专业负责人应注重提升其专业课程建设能力、行业发展势态调研和分析能力。

三、结语

五年制高职教师的成长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和制约。因此,一方面教师自身要转变意识、加强规划、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深入企业,了解生产一线最新知识,强化教学反思,提高教育科研能力,并坚定从事职业教育的意志力,确定自身的职业奋斗目标;另一方面五年制高职学校应多方面支持、制定有效政策、加强组织激励,为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及通道,最终实现教师和学校同进步、共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婉月.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能力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8.

[2]张玉香,王一强,姚进龙.卫生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践与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4):14-15.

[3]林晓敏.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中职专家型教师成长路径研究[D].广州: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6.

[4]张丽.从舍恩“行动反映”理论看教师的实践素养[J].课程教学研究,2020(2):47-55.

[5]李子建,邱德峰,李军,等.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笔谈:来自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及海外华人学者的视角[J].教师教育学报,2020,7(1):1-18.

编辑 郭小琴

作者:禹晓梅 谢晴

上一篇:初中语文德育教育论文下一篇:机械加工精度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