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评价下的养成教育论文

2022-04-23

摘要:当前我国素质教育体系基本形成,但组织网络和运行机制不畅,在此形势下的职业教育对象存在着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素质较低、教育和管理难度大的棘手现象,严重影响着职业院校的毕业生质量,阻碍了职业院校的发展。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有效评价下的养成教育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有效评价下的养成教育论文 篇1:

信息技术对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策略运用的中介作用研究

摘   要:本研究以社会文化理论为视角,运用问卷调查法,对137名英语专业大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策略运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信息技术环境对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策略使用的中介调节主要体现在使用信息技术扩大语言输入策略、元认知策略、补偿策略、自主学习策略、目的语文化制品中介策略和社交策略等六个方面;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策略的使用不仅是信息技术中介作用的结果,而且也是学习者能动协同的过程。研究结果将为探讨学生学习策略的运用以及培训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环境;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策略;社会文化理论

1.   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各高校应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如何已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陈彦, 伍杏英, 2011;李莎,张森, 殷辉, 2012;马武林,王露, 蒋艳,2010)。这些研究主要从认知视角对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使用情况进行了描述性探讨。然而, 文献显示鲜有研究从社会文化理论视角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进行研究。鉴于此,本研究拟以社会文化理论为视角,探讨信息技术环境对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策略使用的中介调节作用,旨在为外语学习策略培训提供反馈和参考。

2.   文献综述

2.1   学习策略研究与信息技术环境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外语学习策略研究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和发展。近年来相关研究主要聚焦于以下方面:对优秀外语学习者的研究(孔文、李清华,2008);优秀外语学习者与非优秀外语学习者的对比研究(丁怡,2006);外语学习策略的使用与外语成绩的关系研究(刘振前、袁凤识、许保芳, 2005);影响外语学习策略使用的因素研究(林莉兰,2006);与特定语言技能相关的外语学习策略研究(吴红云、刘润清,2004);外语学习策略培训与教学研究(程冰,2006)。

近年来,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策略研究已逐步引起学界的兴趣。林莉兰(2006)对网络学习环境下非英语专业大一学生的学习策略进行研究,发现学生学习策略使用的总体情况不甚理想。马武林、王露、蒋艳(2010)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探讨了信息技术环境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发现受试在语言学习中很少利用网络资源、对各种虚拟社区的应用更少,电子工具的利用率很低。陈彦、伍杏英(2011)对878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学习策略进行了调查,发现这些学生能较好地使用元认知策略和社交情感策略,但在使用认知策略方面还有待提高。凌茜、杨梅荣、杨改学(2012)对60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网络学习环境下使用直接学习策略的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学生学习策略的使用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补偿策略、认知策略、记忆策略。李莎、张森、殷辉(2012)调查了261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策略使用情况,发现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存在缺失现象。综上所述,现有研究对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并发现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情况不甚理想。

2.2   学习策略研究理论转向

为了进一步解释学习者策略使用的深层原因,国外对学习策略的研究出现了新的理论转向。二语习得研究领域不断有声音呼吁从社会文化视角审视语言学习过程(Donato & McCormick, 1994; D?rnyei, 2009; Zuengler & Miller, 2006),即着重研究社会文化环境是如何影响学习者学习策略的选择和变化的。这些研究将Vygotsky (1978)的社会文化理论引入并嵌构到他们的研究中,认为学习策略的使用是外部社会文化因素中介调节与学习者能动协同作用的结果(Gao, 2010)。与国外相比,国内对外语学习策略的研究似乎还不够全面,尤其缺少从社会文化理论视角的相关研究(Gao, 2006)。

对本文有特别意义的是Gao (2006)、雷霄(2012)和苏翊翔(2012)等人的研究。Gao (2006)从社会文化视角调查了留英中国学生出国前后的学习策略变化情况。他发现学习环境的变化可能导致了这些学生学习策略的变化。雷霄(2012)从社会文化理论角度,对某重点大学的六名优秀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了访谈,发现他们在写作活动中使用了四种写作策略:物理(实物)介入、规则介入、社区(学习共同体)介入和角色介入。她建议教师利用实物和建立社区来改变写作环境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策略的运用能力。苏翊翔(2012)以社会文化理论为框架,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对留英TESOL硕士专业的中国学生学习策略的变化情况进行了个案研究。她发现英国研究生教学环境、他人以及自我中介工具对中国留学生的学习策略产生中介作用,但中介作用对成功学习者与不成功学习者的影响有很大差异。学生自我中介水平是造成学习策略使用差异的重要原因。而学习者的自我中介水平与其能动性相关(Gao, 2010)。学习者能动性是个体在社会中介作用下的、有目的、有选择的行为能力,包括策略学习能力、社会文化能力、微观政治能力、个体内在能力如身体、认知、情感和动机等方面的能力(Mercer, 2011)。这些能力上的差异会影响学习者的自我中介水平,进而影响其学习策略的使用(Gao, 2010)。以上文献表明,社会文化环境对学习者学习策略使用具有中介调节作用:学习共同体(重要他人如父母、教师、同学和朋友)、物理介入工具(参与学习的媒介与评估方式,如学习材料、教材等)、自我中介(如学习者语言学习态度和观念)对学习者学习策略的使用具有重要影响(Gao, 2006)。

综上所述,现有研究揭示了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特点,社会文化理论成为当前学习策略研究的新视角。然而,当前的学习策略研究存在一些遗憾:第一、已有研究主要关注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策略使用情况;第二、现有研究主要对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的学习策略使用情况进行静态调查,不能全面反映学习策略的使用与学习者所处社会文化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

为了弥补以上缺憾,本研究拟以社会文化理论为视角,对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学习策略使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信息技术环境对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策略使用的中介调节作用,旨在更为清晰地呈现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策略使用的影响特点,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丰富现有研究,为学习策略研究和学习策略培训提供建议和启示。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问题

本研究拟以社会文化理论为视角,关注信息技术环境对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策略的中介调节作用。具体探讨以下问题:

1)信息技术环境下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策略的使用有何特点?

2)信息技术环境对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策略的使用有何中介调节作用?

3.2   研究对象

调查对象为某地方本科院校的137名英语专业大学生。其中大二学生65名,大三学生72名;男生11名,女生126名。平均年龄21.76岁。19人表示“非常喜欢”学习英语,82人“喜欢”,22人“无所谓”,10人表示“不喜欢”,4人表示“非常不喜欢”。高考英语平均成绩为116.13分。说明大部分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和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

3.3   研究工具

本研究调查问卷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涉及学生的背景信息,如年龄、性别、英语学习成绩等。第二部分为学生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策略使用情况的自编问卷调查表。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形式,1、2、3、4、5分别代表“完全不适合”、“通常不适合”、“不确定”、“通常适合”、“完全适合”。题项设置参考了Oxford(1990)的《语言学习策略量表》和马武林、王露、蒋艳(2010)的《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调查问卷》,并结合信息技术环境下英语学习的特点设计而来,共设26个题项。问卷调查开始前,曾就问卷进行前测,在前侧结果和受试反馈的基础上对题项做了部分调整。通过SPSS统计分析,问卷的Cranach’s Alpha值为0.892,说明问卷达到较高的信度标准。

3.4   数据收集与分析

调查采取抽样形式,在某地方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大二和大三年级中各抽取两个班共146人。委托任课教师在课间休息时对样本学生进行调查。学生作答时,教师先向学生介绍了调查的目的和答题方法。问卷收回144份,剔除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为137份(有效问卷率为95%)。数据分析包含两个部分:

1)问卷数据均值分析:笔者首先将问卷数据输入SPSS统计软件,对问卷的单个题项进行描述性统计,以回答研究问题(1);

2)问卷数据探索性因子分析: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以回答研究问题(2)。

4.   结果与讨论

4.1   受试学习策略使用特点

表1为量表中每个题项的描述性统计分析。本文采用Oxford (1990)的标准来评价受试的学习策略使用水平:均值在3.5-5.0之间说明受试学习策略使用居于较高水平;均值在2.5-3.4之间,说明受试学习策略使用居于中等水平,而均值在1.0-2.4之间则说明受试的学习策略使用水平较低。

表1   题项描述性统计(N=137)

序次 题项 均值 标准差 序次 题项 均值 标准差

1 26 3.8759 .96593 14 2 2.9270 .95205

2 14 3.6058 .99527 15 18 2.9197 1.12497

3 5 3.4088 .91197 16 10 2.8467 .99919

4 6 3.3869 .91754 17 13 2.8175 1.10626

5 1 3.2774 1.04128 18 24 2.7372 1.04509

6 22 3.2774 1.12282 19 23 2.7226 1.08282

7 4 3.2628 .95694 20 12 2.7080 1.05133

8 11 3.2628 .95694 21 15 2.6423 1.06230

9 3 3.2409 .95890 22 20 2.4161 1.04066

10 7 3.2263 .93142 23 19 2.3869 1.11308

11 9 3.1460 .94356 24 16 2.3577 1.18655

12 25 3.0219 1.07421 25 17 2.3066 1.16039

13 8 3.0146 1.06402 26 21 2.2190 1.10291

根据Oxford (1990)的标准,题项26(通过网络词典或手机词典查英语单词)和题项14(我在课外通过手机、mp3或mp4等练习英语听力)的均值都高于3.50。题项5(我根据学习任务特点选择不同的学习策略)的均值虽然没达到3.5的门槛值,但超过了3.4。说明受试在这三项具体的学习策略使用上居于较高水平。

有19个题项的均值落入2.5-3.4的区间,表明受试在大部分学习策略的使用上居于中等水平,如题项6 (我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材料来学习英语),1(我有自己的英语学习计划), 22(我会使用英语学习软件如“英语小精灵”、“金山词霸”等), 4(我评价自己英语学习进步的情况,从而找出薄弱环节和改进措施), 11(我通过互联网搜索我感兴趣的英语资料,如听力、口语、过级考试资料等), 3(我对自己的英语学习有明确的要求), 9(我通过网络资源或英语课程网站去搞清楚不懂的问题), 25(我反复听英文MP3以改进自己的语音语调)等。

另外有4个题项的均值低于2.40,如题项20 “我会通过MSN、QQ、飞信等和朋友用英语聊天”(2. 4161) 、题项19“我在博客上偶尔用英语写点东西”(2. 3869) 、题项16“我通过网络论坛或博客搜索和发表相关的照片以结识朋友、学习外语”(2. 3577) 、以及题项21“我去Iciba和Wordsmagic等专业英语词汇学习网站学习词汇”(2. 2190),上述题项的低均值显示受试较少使用这四条学习策略。

数据分析显示,信息技术环境下受试的学习策略使用水平偏低。这一结果印证了已有研究的结论(林丽兰, 2006; 李莎、 张森、殷辉, 2012),即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生学习策略使用的总体情况不理想,他们较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来辅助英语学习。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有三:一是地方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而且相当一部分学生是高考录取时通过志愿调剂过来的。这些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并不高,加上英语水平有限,因此在平时的学习中只求期末考试能够过关,学习策略意识不强。二是地方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毕业后大都从事基础英语教育或者应用技能型工作,这些工作对英语水平要求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减弱了学生利用各种途径学习英语的动力。三是地方本科院校英语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外语课堂整合的素质不高,在课堂上缺少对学生学习策略意识的培养,以及缺乏对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辅助英语学习的引导(马武林、王露、蒋艳,2010)。

4.2   信息技术环境对受试学习策略使用的中介作用

为了探寻信息技术对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策略的中介调节作用,笔者对数据进行了因子分析。问卷分析显示, KMO值为0.848,Bartlett’s球型检定结果显著(卡方=1280.40,P=.000),数据适宜进行因子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极大似然法正交旋转后,剔除载荷值小于0.3的项目,并根据因子跟特值大于1的标准,得出包含22个题项的信息技术环境下英语学习策略的六个影响因子,累计解释总问卷方差的65.936%。六个因子的信度区间为0.401—0.879,具有较高的信度系数,其内在一致性较好(表2)。表3为各题项在各个影响因子上的负荷量。

表2   提取因子全部解释方差

因子 跟特质 贡献率 累计贡献率 信度系数

1 7.598 31.864 31.864 .788

2 2.999 12.578 44.442 .812

3 1.501 6.295 50.738 .594

4 1.317 5.522 56.26 .816

5 1.202 5.040 61.30 .401

6 1.105 4.636 65.936 .879

对这六个中介调节作用因子命名如下:因子l共有4项观测变量,包括学生“在课外通过手机、mp3或mp4等练习英语听力”(14)、“通过互联网搜索我感兴趣的英语资料,如听力、口语、过级考试资料”(11)等。这些变量都是指学生运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增加目的语语言输入的学习策略,因此这个因子命名为“利用信息技术扩大语言输入策略”。因子2共有6项观测变量,如“我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和日程以便有足够的时间学习英语”(2)、“我对自己的英语学习有明确的要求”(3)。这些变量与学习者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英语的计划和调控有关,因此这个因子被命名为“元认知策略”。因子3共有4项观测变量,如“我会去网上搜索不懂的语法”(24)、“我利用网络资源活化课本,搜集、筛选、整理相关资源来学习英语”(10)等。这些变量都是关于学习者利用信息技术来解决自己在英语学习中的困难的策略,因此这个因子被命名为“补偿策略”。因子4共有4项观测变量,如“我经常去自主学习中心(如语言实验室或多媒体教室)学习英语”(15)等。这些变量指学生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网络自主学习的策略,因此这个因子被命名为“自主学习策略”。因子5共有2项观测变量,如“我去图书馆,阅览室,资料室阅读英文报纸、杂志或小说”(8)等。这两个变量与学习者利用目的语文化制品进行学习的策略有关,因此这个因子被命名为“目的语文化制品中介策略”。因子6共有2项观测变量,如“我通过网络社区、博客或专业网站组建自己的学习社区,结识朋友,学习外语”(17)。这两个变量与受试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社交学习有关,因此这个因子被命名为“社交策略”。

表3    因子变量载荷

因子 1 利用信息技术扩大语言输入策略 载荷

18 我在英文学习网站(如BBC,VOA等)上收听音频材料。 0.786

13 我浏览英文新闻网站,如China Daily,BBC等,以便学习英语,了解世界动态。 0.659

14 我在课外通过手机、mp3或mp4等练习英语听力。 0.639

11 我通过互联网搜索我感兴趣的英语资料,如听力、口语、过级考试资料等。 0.616

因子 2 元认知策略

2 我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和日程以便有足够的时间学习英语。 0.751

3 我对自己的英语学习有明确的要求。 0.726

4 我评价自己英语学习进步的情况,从而找出薄弱环节和改进措施。 0.687

5 我根据学习任务特点选择不同的学习策略。 0.675

1 我有自己的英语学习计划。 0.673

6 我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材料来学习英语。 0.484

因子 3 补偿策略

22 我会使用英语学习软件如“英语小精灵”、“金山词霸”等。 0.85

9 我通过网络资源或英语课程网站去搞清楚不懂的问题。 0.583

24 我会去网上搜索不懂的语法。 0.416

10 我利用网络资源活化课本,搜集、筛选、整理相关资源来学习英语。 0.329

因子 4 自主学习策略

19 我在博客上偶尔用英语写点东西。 0.83

21 我去Iciba和Wordsmagic等专业英语词汇学习网站学习词汇。 0.654

20 我会通过MSN、QQ、飞信等和朋友用英语聊天。 0.584

15 我经常去自主学习中心(如语言实验室或多媒体教室)学习英语。 0.559

因子 5 目的语文化制品中介策略

8 我去图书馆,阅览室,资料室阅读英文报纸、杂志或小说。 0.599

25 我反复听英文MP3以改进自己的语音语调。 0.522

因子 6 社交策略

17 我通过网络社区、博客或专业网站组建自己的学习社区,结识朋友,学习外语。 0.819

16 我通过网络论坛或博客搜索和发表相关的照片以结识朋友、学习外语。 0.806

因子分析结果显示,信息技术环境对受试学习策略的中介作用体现在6个方面:利用信息技术扩大语言输入策略、元认知策略、补偿策略、自主学习策略、目的语文化制品中介策略和社交策略。研究结果验证了已有相关研究结论。例如运用互联网及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策略与李莎、张森、殷辉(2012)的研究结论一致。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较多使用元认知策略的结论也与陈彦、伍杏英(2011)的调查结果相吻合。研究结果也说明信息技术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其学习策略意识(冯霞,陈琳,2010)。

社会文化理论认为,个体认知的发展是外部社会文化因素与个体主观能动性协同的结果(Vygotsky, 1978)。对这六个因子内容的进一步分析显示,信息技术环境对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策略的中介作用也与受试的主观能动性有关:首先,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来调节自身的英语学习,体现了学习者能动性中的策略学习能力;第二,学生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以及目的语文化制品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并扩大目的语的语言输入,体现了学习者能动性中的社会文化能力;第三,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社交学习活动,这个过程体现了学习者能动性中的微观政治能力。此外,这些学生在提高自身英语成绩和英语水平的目的驱使下,有意识地利用信息技术环境来扩大英语语言输入量、利用文化制品等来解决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等,说明英语专业学生有意识地运用信息技术和资源来辅助并调控自己的英语学习,体现了个体能动性中内在个体能力的动机能力。

5.   结语

本研究以社会文化理论为视角探讨了信息技术对地方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策略的中介调节作用,发现受试学习策略使用的总体水平偏低。信息技术环境对英语专业学习策略具有中介调节作用,具体包括利用信息技术扩大语言输入策略、元认知策略、补偿策略、自主学习策略、目的语文化制品中介策略和社交策略。这一中介调节作用同时也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策略学习能力、社会文化能力、微观政治能力和个体内在能力有关。本研究结果表明学习策略的使用是社会文化因素中介调节作用于学习者能动协同的共同结果。

本研究结果验证了社会文化环境对学习者学习策略的中介调节作用,弥补了过往研究未能揭示社会文化环境对学习者学习策略使用的影响过程的遗憾,为学习策略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参考。本研究也进一步验证了学习者能动性的内涵,为应用语言学有关语言习得动态系统过程观提供了实证支持。本研究以我国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其研究结果不仅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而且为信息技术环境下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策略教学与培训提供了现实的指导意义。

参 考 文 献

Donato, R. & D. McCormick. A socio-cultural perspective on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The role of mediation [J].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1994, 78(4): 453-464.

D?rnyei, Z.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terplay of learner characteristics and learning environment [J]. Language Learning, 2009, 59(Suppl. 1): 230-248.

Gao, X. Strategic language learning: The role of agency and context [M]. Bristol: Multilingual Matters, 2010.

Gao, X. Understanding changes in Chinese students’uses of learning strategies in China and Britain: A socio-cultural re-interpretation [J]. System, 2006, 34(1): 55-67.

Mercer, S. Understanding learner agency as a complex dynamic system [J]. System, 2011, 39(4): 427-436.

Oxford, R. L.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 [M]. New York: Newbury House, 1990.

Vygotsky, L. S. Mind i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M].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Zuengler, J. & E. R.Miller. Cognitive and sociocultural perspectives: Two parallel SLA worlds [J]. TESOL Quarterly, 2006, 40(1): 35-58.

陈    彦、伍杏英.网络环境下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策略调查与研究[J]. 英语教师,2011,(5): 53-59.

程    冰.大学英语学习策略培训实践与效果分析[J].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3): 48-50.

丁    怡.外语善学者和不善学者英语词汇学习策略对比研究[J]. 外语研究,2006,(6): 47-50.

冯   霞、陈琳.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生学习策略养成教育实验研究——以教育传播学网络课程为例[J]. 中国远程教育,2010,(8): 28-33.

孔    文、李清华.英语专业学生元认知和认知策略使用与英语水平关系的研究[J]. 现代外语,2008,(2): 173-184.

雷   霄.从社会文化角度认识中国EFL环境下优秀语言学习者的写作策略[J]. 中国应用语言学,2012,(2): 175-188.

李    莎、张森、殷辉.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应用研究[J]. 英语教师,2012,(5): 21-25.

林莉兰.网络自主学习环境下学习策略与学习效果研究[J]. 外语研究,2006,(2): 39-45.

凌   茜、杨梅荣、杨改学.基于网络的非英语专业大一新生英语听力学习策略实证研究[J]. 外语电化教学,2012,(1): 63-67.

刘振前、袁凤识、许保芳. 高、低分组分项四级成绩与学习策略的关系研究[J]. 外国语言文学,2005,(2): 112-117.

马武林、王露、蒋艳.信息技术环境下西部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个案研究——以长江师范学院为例[J]. 中国外语教育,2010,(2): 3-20.

苏翊翔.我国海外留学生学习策略研究——以英国某大学TESOL专业中国留学生为例[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4): 74-82.

吴红云、刘润清.二语写作元认知理论构成的因子分析[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3): 187-195.

A Factor Analysis of the Mediating Effect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n English Majors’ Deployment of Learning Strategies

LI  Chil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430068)

Key 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nglish majors; learning strategies; Socio-cultural theory

作者简介:李池利,男,博士,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研究。

通讯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李路28号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邮编430068

E-mail: sundaylcl@126.com

(责任编辑:柯贤兵)

作者:李池利

有效评价下的养成教育论文 篇2:

论职业院校学生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

摘要:当前我国素质教育体系基本形成,但组织网络和运行机制不畅,在此形势下的职业教育对象存在着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素质较低、教育和管理难度大的棘手现象,严重影响着职业院校的毕业生质量,阻碍了职业院校的发展。本文从全面的素质教育理论出发,结合当前职业院校的特点,较系统地阐述了职业院校构建学生素质教育体系的意义、指导思想、教育观念、教育目标、内容及实施途径和应注意的问题等,以期为职业院校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职业院校;素质教育;体系

國家层面上的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是事关全局、影响深远和涉及社会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是决定一个国家教育事业成败和民族繁荣昌盛的关键所在。作为素质教育行为主体之一的职业院校,学生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创新则是关乎毕业生质量和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当前,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体系组织网络尚未形成,运行机制存在明显梗阻[1],中小学阶段的素质教育存在着各自为政,学生非智力层面上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差别巨大,而职业院校为了寻求生源,不断降低入学门槛,使得进入职业院校的学生在管理和教育方面存在诸多难题。职业院校必须结合自身情况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尽快构建相对完善的学生素质教育体系,否则,势必会造成教学目标无法实现、毕业生质量不高和学校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的严重后果。

1 职业院校构建学生素质教育体系的意义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包括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两部分,由于我国教育发展历程的特殊性,决定了有不少职业院校是中、高职教育两部分并存的局面,这给职业院校的学生管理和教学工作都带来了新的挑战。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部分初级生产、经营、管理人才和大批高素质劳动者;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管理、建设、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虽然培养目标不同,但培养对象却有着不少共同的特点,决定了适用统一的学生素质教育体系。

当前职业院校的大部分学生或多或少存在以下三方面不良表现[2]:

道德品质和纪律观念失位:讲究吃穿,抽烟喝酒;喜欢佩带异物或纹身;毁坏公私财物,乱丢滥砸;经常旷课,夜不归宿,通宵网吧上网,打电子游戏;个别学生参与堵搏和偷盗抢;逆反心理重,不尊敬师长;弄虚作假,考试作弊;好吃懒做,贪图享受;喜欢谈情说爱,争风吃醋。

理想追求和知识能力缺失:自认为是社会弃儿,不求进取、自暴自弃,怕学习,课余时间只想玩;图书室不进,实验室不入,实习场(厂)不去;课听不懂,考试不及格,知识少、能力差;衣服洗不净,被子叠不好;缺乏基本的生活常识和技能,怕劳动,工作能力差。

诚信和文明礼貌意识淡薄:言论行为野蛮;哥们意气重,拉帮结伙,胡乱交友;是非不分,黑白不辨;不会忍让,不能宽容;打架斗殴,盲目争强好胜;干了坏事,互相包庇。

职业院校部分学生的这些表现,严重地破坏了校园育人环境,成为实现职业教育目标的壁垒,困扰着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为此,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便于实施与评价的学生素质教育体系,以此为纲,统一协调职业院校的各个育人环节和每一位教职员工,才能使广大学生在短短的三年内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实现教育目标,能够顺利就业并奠定良好的职业发展能力基础,实现今后再学习和创业发展,最终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2 职业院校构建学生素质教育体系的指导思想、教育观念及目标

2.1 指导思想

当前,职业院校构建学生素质教育体系必须在吃透党和国家有关素质教育的文件精神的基础上,坚持以学生为本位,牢固树立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灵魂、身心教育为的载体、文化教育为基础、业务教育为内核、创新(创业)教育为目的的素质教育理念,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的各个环节始终着渗透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对身心发展特点迥异的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实施个性素质教育;建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专业教育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自主学习空间,使学生建立起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增强自身的业务素质;通过创新(创业)素质教育促使学生已经内化的各种素质向创新素质转化,以多种素质相融合为动力,促进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不断增强,最终达到成长成才的目的。

2.2 教育观念

根据当前各职业院校的实际和近几年的管理实践,笔者认为,目前职业院校构建学生素质教育体系必须使管理者和教师的教育观念实现以下方面的转变:即教育目标从注重专业技能掌握转变到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上来;教育的对象从抓“两头”学生转变成“为了一切学生”;教育的内容从专业理论、技能掌握为主转变成全面实施职业素养教育的要求;教育的要求从规范一体化的管理转变成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因材施教;教育的方法从满堂灌转变成行为引导、激发学生内在动因、发展智力;教育实施从教学部门(教师)和学生管理部门(人员)参与进行转变成教职员工全员参与、学校各部门全方位参与、学生求学期间全过程参与。

2.3 教育目标

职业院校构建学生素质教育体系应确立并努力实现以下五个教育目标:

学会做人。即以德为先,要求学生先成人后成才,求知先学做人,树立正确的“三观”和职业意识,培养高尚的品德、识大体、顾大局、有坚定的爱国主义信念,有热爱劳动的意识和本领,自信,自立,自强,成为能经得起各种考验的基层人才。

学会求知。要求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学生知识,更要教学生求知的本领;要求学生不能一味地被动接受,要学会主动地探求知识,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学会健体。即要有健康的身心,要求学生既自觉参加体育锻炼,有强健的体魄,更要有开朗、乐和、奋进向上的心理素质和锐意进取、不畏艰险和挫折的坚强意志,社会适应能力强;

学会审美。即要有审美情趣和意识,要求学生不仅会审美,而且能够运用美的语言,塑造美的环境和美的心灵,逐渐养成一种对美的向往与追求,懂得运用美的尺度去规范自我、塑造自我,善于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

学会创新。即具有创新的意识与能力,要求教师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善于发现学生的创新心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逐步养成热爱创造性劳动的良好习惯。

3 职业院校学生素质教育体系的内容及实施途径

职业院校学生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成才、就业和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其内容体系和实施过程应该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3.1 职业设计导航[3]

职业设计导航就是按照促进学生成才、就业和今后职业发展的要求,在学生进校之初就依据其各自的特点、爱好和能力,帮助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就学生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所需要的素质,提出实现的具體方法、途径以及相关的建议,也就是帮助学生确立成才的目标,从而引导他们有意识、有选择地学习相关知识和参加各种素质培养训练活动。因为学生职业发展规划需要经过不断的循环反复检验,还必须不断的进行自我调整。因此,职业设计导航还应该包括在学期帮助学生来调整职业设计规划,以及对学生进行就业择业的指导等内容。

3.2 素质拓展训练

素质拓展训练就是在职业设计导航阶段任务完成之后,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设计选择相应的素质训练项目,然后积极参加由学校各相关部门开展的相应项目的素质拓展训练活动,不断拓展学生的职业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素质训练项目是根据职业发展需求来设计的,即通过对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调查,提炼各职业或职业群未来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并将“关键能力”分解为可操作的具体拓展项目[3],分别由学校的团学组织和教学等相关部门组织实施。素质拓展训练是学生素质教育的主体部分,该环节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思想品德素质教育活动

主要通过开展“三观三德三热爱”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强化新时期建设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开展公民意识和法制教育,培养学生忠于职守、热爱劳动的品质,增强学法、守法、护法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开展弘扬正气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不怕挫折,扶危济困,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和文明礼貌,讲究卫生,遵守秩序的行为习惯。

(2)人文科学素质教育活动

主要通过人文知识的宣传,开展科普知识讲座等一些活动,从而使学生提高人文知识素养,着力培养学生明辩是非与善恶的能力,提高情感智商和审美素养,锻炼学生对各种关系的协调力以及对于事物触类旁通的应变力。

(3)职业能力素质教育活动

主要通过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发展学生各自的特长为重点,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推行“多证”制度,增强实践技能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其专业实践动手能力;鼓励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修第二专业,以发展专业特长及业余技能,提高综合社会竞争实力。

(4)身心素质教育活动

主要通过各类课外文化和体育活动,兴趣爱好的社团活动和心理健康的教育活动等的开展,培养学生的文艺和体育素质,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强化行为规范训练,培养文明行为习惯,并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

3.3 职场认同[3]

职场认同是素质教育的结果需由社会用人单位认同,而并非学校或学生自己说了算。这也是贯穿职业院校的学生素质教育实施全过程的的一条主线和基本要求之一。因为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全体学生适应职业市场需求,来帮助学生的就业和实现发展。在实际的操作中,职场认同也是贯穿其他三个环节的具体要求。也就是说各部门、各学生组织在建立素质教育阵地和设置素质拓展项目时,要充分考虑到社会是否认可和需求,并按照社会需求和学生未来就业的需要来开展素质拓展活动。比如成立由用人单位专家组成的专业或专业群的建设委员会,帮助学校制订专业培养方案,反馈学生就业情况;建立一批稳定的、运作良好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各类素质教育活动的场所,验证学生素质教育的最终成果。职业院校以及所属部门要十分重视学生的就业和未来发展情况,加强与各类用人单位的沟通,注重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意见反馈,做好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并根据用人单位反馈的意见和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结果及时调整专业培养目标和素质教育活动的项目设置和形式。

以上三个环节把学生参与的各项活动串联起来,从而形成了一条贯穿学生求学整个过程的帮助学生实现成功就业和良好职业发展的素质教育轴线。各职业院校再通过实施素质教育学分制、与评优和毕业挂钩等方式的引导和激励,促使广大同学自觉参与到素质教育活动中来,才能确保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这四个环节是一个封闭的结构,通过职场认同环节反馈的信息,可以调整职业设计导航和素质拓展训练环节的内容。

4 职业院校构建学生素质教育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树立全局意识,形成全员参与、部门协调的实施体系是素质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前提。

素质教育涵盖面广,形式多样,要达到实际的教育效果,就必须运用严密的科学方法积极落实,不是靠哪几个人或哪几个部门就能实施完成的,必须施行纳入学院教学管理体制的全院统筹的系统管理。要求每一个实施者和部门必须要牢固树立全局意识,不允许各自为政、杂乱无章的无序状态出现,努力克服部门交叉管理、形式多于实质、非科学化以及消极应对等低效管理状态,形成全员参与、部门分工负责、相互协调的实施体系,通过对学校日常教育的各环节认真加以落实,其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环节就是班级的教育管理,只有通过加强班主任的工作考核,实施班级导师制等措施,实现严密有效的班级管理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真实目标。

坚持务实作风,制定科学全面、可操作性强的素质教育方案及实施细则是素质教育体系目标得以实现的保证。素质教育关系学校毕业生的真实质量,关系学校持续招生就业的生命活力,除了建立科学的素质教育管理和激励运行机制以外,制订科学严密的、与素质教育内容和形式密切结合的素质教育考核实施细则也异常重要。必须对学校确立的素质教育目标的各部分内容和实施途径以学分制和学生思想品德考核为主线进行有机整合,建立和建设好学校素质教育考核实施体系,对各教育环节的形式和内容进行具体细化和落实,才能保证整个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4]。

开拓进取,不断深化素质教育体系和内容的研究与督导是素质教育体系得以实现的动力源泉。

素质教育是全面教育,涉及到学生发展的诸多方面,但是学生在校只有两到三年的时间,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使其一生所需要的素质都能得到提高。因此,实施素质教育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中心目标就是促进学生就业和未来创业。但是,到底建立怎样的素质教育体系才能达到全面素质教育的目的呢?我想没有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模式可以照搬,各职业院校必须根据自身实际不断地改进和创新。所以,各职业院校有必要建立素质教育研究机构,及时总结教育实践经验,建立校本素质教育思想和理论的发展机制;同时建立督导机制,不仅要加强日常教学督导,还要深入进行素质教育思想、管理方法、教育效果的深层督导,以求快速提高职业院校的教育水平,不断创新职业院校的优秀品牌。

总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高度概括了育人任务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职业院校最终为社会培养的人才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面向未来的中国职业院校,必须在注重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同时,采取科学合理的、实用得力的措施积极研究和推行素质教育,切实促进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提高,才是职业院校教育改革的根本之所在。

参考文献:

[1] 龚奕轩.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完善[J].高教观察,2006,(3):41

[2] 吕兴国.当前中等职校后进生教育管理对策浅议[J].云南农业教育研究,2005,(3):46-48

[3] 张连绪,任卫民.基于职业发展的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J],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1):1-4

[4] 汪国隆,陈蘅谨.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J].职教论坛,2005,(1):44-46

作者:刘耀玺 金鑫

有效评价下的养成教育论文 篇3:

高职院校“2+1”培养模式下就业指导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摘要]文章对当前高职院校“2+1”培养模式下的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应如何进行、此类课程应建立怎样的教学体系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同时对开设就业指导课程进行教学实践,在课程体系建构、教学实施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关键词]高职院校2+1就业指导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

[作者简介]谭波(1974-),女,黑龙江宁安人,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仓储管理、战略管理、高职教育。(广西南宁530003)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课题“经贸类高职学生就业指导体系构建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08C116)

随着高校学生就业机制与体制的变化,更多的高职院校选择进行教育与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与应变能力。其中部分高职院校实行“2+1”的培养模式,即学生在校学习2年,最后1年进行顶岗实习,积累实践经验,同时也为就业做好准备。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做好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就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就如何做好“2+1”教学模式下的就业指导工作进行探讨,提出了“2+1”模式下基于职业发展“三维平台”的就业指导体系的构建并加以实施(如图所示)。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类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缺乏对大学生就业后的后续跟踪辅导。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开展到了第5学期,大多数毕业生已逐步落实用人单位,特别是针对“2+1”培养模式下的高职院校,第5学期学生已经出去进行顶岗实习,在校的相应教育要求在第4学期前完成。进行顶岗时大多数学生已知道找到实习工作单位的重要性,虽有就业压力,但毕竟还是在校学生,相对而言就业压力不大。关键的问题是让学生如何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进行顶岗实习后,如何使学生换工作率降低,入职早,上手快,与企业的融合好,适应企业的发展要求是摆在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面前的问题。所以,就业指导工作从第3学期就要着手做好相关工作。开展相应的教育与培训工作后,学生走向顶岗实习工作岗位,同时,我们也看到学生离开校门后,受到学校的控制和制约比较小,对学生的跟踪如果跟不上,就业指导工作往往处于被动地位。虽然院校配备了实习指导教师,学生遇到的专业问题有专人进行辅导,但对学生就业过程中遇到的认知问题解答的并不多,或者缺乏专业知识,使就业指导工作出现了断档。

2.指导与辅导教师的就业指导专业理论水平不高。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致使教学师资相对匮乏,特别是具有较高研究水平和具有实践工作经验的教师所占比例更低,进而导致能够指导学生就业工作资深教师资源缺乏,大多数高职院校采用的是就业指导教师由二级系部和二级学院的辅导员担任,但大多数辅导员是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个人对社会的认知经验不足,而从事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教师却很少参与其中,致使整个就业指导的师资队伍专业理论水平偏低。

二、高职院校“2+1”培养模式下的就业指导教学体系的构建

1.以大学生职业发展,自我创业,开拓事业为基准点,构建“三维平台”,在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和职业综合能力历练的同时,注重职业素养的养成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依托专业知识的讲授,专业能力的提升,以大学生职业发展、自我创业、开拓事业为基准点,构建“三维平台”,该平台共同的支点是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教育。在平台教育过程中,以职业素养的养成与引导为基础,以职业岗位相衔接的自我创业能力的提升为根本,不再是让学生简单地学与做,而是养成思考的习惯与良好的行为。

2.以学生职业发展为起点,以顶岗实习为重要载体,制定专题化式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主体的探求与提升为重心,教师作为其职业发展的引路人给予辅助和引导。职业能力的养成在第1和第2学期开展,创业教育在第3和第4学期开展,开拓事业的养成在第5和第6学期开展。教学工作不再局限于课堂的讲授,而是学生社团、企业、社会共同参与其中。采用课题组的形式,每次都进行专题化教学与讲评,设定每一次课程,学生应达到的能力目标,不断检验教学结果,改进评价体系,促使学生的认知和能力的不断提升是最终目标。

3.充分利用顶岗实习一年的时间,加强就业指导和专业辅导,强化学生的认知。第三学年的顶岗实习,进行职业能力训练,让社会检验学生,同时让学生不断强化认知和自我能力的提升。主要内容为职业应用能力的指导,要求学生做好实习期间岗位工作,适应工作岗位,及时调整自己的职业目标与要求,完成毕业设计。这一年是学生与社会接触最多、能力提升最快的一年,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也非常重要,配备专业教师,进行过程化的指导,使学生的职业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高职院校“2+1”培养模式下的就业指导教学体系的教学实施

1.重视大学生在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引导学生基于职业发展的综合能力的提升。大学生在校教育教学活动应强调学生的学习,以学生职业发展与职业能力提升为导向,每位教职员工都是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教育的教师,担任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团体的领导者,家长的代理人,人格的塑造者,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引导者,同时还应是心理辅导员、职业生涯设计指导者、职业能力的培养者、专业技能的训练者、职业工作的介绍者、岗位适应能力的引导者和劳动力市场信息提供者等不同的角色。

2.建设一支全员化、过程化的教师队伍是实施就业指导教育实效性的关键。与大学生就业教育工作相关的人员有:一是思想政治课教师。“两课”教育与学习对大学生塑造人格起着重要的作用。二是学生管理工作部门工作人员。主要是指院系两级学生管理工作部门,主要是指导和带领学生社团。据统计目前在校的大学生70%以上的人,参加过各类学生社团,20%~30%的学生在其中担任过领导工作。随着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壮大,学生社团也愈来愈成为高职学生素质拓展的重要舞台,是培养高职学生综合能力,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更好就业的重要阵地。三是班主任(辅导员)队伍。他们与学生接触时间最长,最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这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具有重要作用。充分利用他们自身的优势,提升他们的工作能力对开展就业指导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四是专业课教师。针对毕业生专业知识的提高,以就业为导向,专业课教师提出学生到企业去完成相应的毕业设计与实习工作:要求学生得到企业的认可,过程中提出突出操作性、重视动手能力;要求学生到产学结合突出实用性的岗位工作;提出管理创新,用就业实习替代毕业实践,用实习(实践)报告、总结替代毕业论文等。五是行政管理人员。其工作中的言行举止、工作办事能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认知能力的提升,使之具有一定的行政管理能力,对事务的处理能力有一定的提高。

3.抓住学生在校学习的第4学期这一关键时期,依托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做好就业指导工作。高职院校的学生选择专业后进行一年半的学习后,对专业进一步了解,对未来的职业定位也基本明确,到了第4学期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以职业、就业课程为载体,强化学生对职业的认知,为学生的创业打好基础。专业课教学转入到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专业技术处理、分析问题解决能力,使学生在进入社会实习前得到综合能力的历练。同时,这一学期也是教会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和实习的时期,教学环节不仅仅检验学生所学专业技能情况,也将学生应具备的职业素养进行检验;时间安排上使毕业设计并不是只局限于毕业前,而是贯穿到相关的学期中,解决了与就业时间矛盾的问题。要求教师指导融于课程,以主讲教师为主组成毕业设计指导团队,毕业设计融专业知识和技能、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于整个毕业设计教学环节。

4.依托“学生社团”,不断完善高职大学生的知识体系与认知,提高学生专业技术水平。调查显示,2/3以上的大学生看重自己的综合能力。特别是“90后”学生,自我意识不断增强,社团的归属感也被不断放大。不难看出学生社团愈来愈成为高职学生素质拓展的重要舞台,越来越成为培养高职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学生更好地就业的重要阵地,是学校必须高度重视的第二课堂。借助学生社团的广阔空间,加强引导,充分其培养学生职业素质,提高就业创业能力,提升就业质量。同时,笔者也指出本文所讨论的“学生社团”,不仅仅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学校团委所组织或者注册的学生社团,也包括由专业教师组织的学习团队或者小组,如技术攻关小组等,也许规模比较小,但发挥的作用却不能小看,专业教师参与其中,发挥的作用对学生的影响是长期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从事过团委和学生会工作的学生,特别是学生干部,或者是参加过学生社团工作的学生在就业时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是不争的事实。

5.开展专业技能竞赛活动,提高职业技能的同时,提高团队意识,促进职业素质的提升。依托“学生社团”开展知识讲座、作品交流、竞赛、义务服务等活动,让学生当组织者,教师作为被邀请对象,角色置换,使其相互切磋、深入研究,使所学知识得到不断强化。而且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的综合能力不断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不断提高。

职业化是人类社会化的最基本形式,就业是大学生实现其社会化的根本途径。培养在校学生具有适应特定职业或职业群必备的职业综合素质,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任务。在不断深化的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在“2+1”顶岗模式下,如何更好地发挥学生自主的就业能力,进而开始创业,作为一项事业进行工作是值得很好地研究的课题。根据目前高校就业指导体系构建现状,必须进行系统、长期的培训,使全院教职员工能够不断学习先进的、科学的就业指导方法,接受新的就业指导理念,使就业指导队伍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使学校教育工作得到有效的保证。

[参考文献]

[1]杨志新,杨锐英.云南普通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

[2]刘建新.高校就业指导队伍建设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5).

[3]杨春平,宋跃良.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

[4]李晓龙.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实效性建设的思考[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3).

作者:谭波

上一篇:中学快乐体育篮球教学论文下一篇:科学论证融入科学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