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行业网络安全论文

2022-04-26

摘要:为了提高我国疾病预防工作的整体效率,需要搭建可靠预防控制信息平台。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有利于加快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化的建设步伐。当前形势下,公共卫生业务活动中依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需要采取可靠的技术措施消除相关问题带来的影响。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信息平台,可以满足使用者多方面的实际需求,有利于部分战略目标的实现。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公共卫生行业网络安全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公共卫生行业网络安全论文 篇1:

我国高校卫生院公共卫生管理功能定位思考

摘要:高校作为国家教育领域之内的最高级表现形式,在社会工作与生活当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实现对高校卫生管理的全面突破创新,促进高校校园的绝对清洁,固然是当前不可规避的卫生工作项目之一。然而对于高校卫生院的公共卫生的管理,却不能流于形式,更不可幻想着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结合高校本身的环境现实,辅之以恰到好处的医疗改革理念,并对高校卫生院的公共卫生管理功能在高校工作中予以恰当的定位,方可对卫生行业本身具有的管理功能要义发挥到极致,以保障高校卫生事业的发展和稳固。

关键词:高校;卫生院;公共卫生管理;功能定位

前言:卫生事业的发展,不但涉及到民生行业的繁荣,保障居民拥有健康的社会生活环境,同时也能够促进社会软环境的改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精神理念。具体溯及到高校之内的卫生管理,则更具有着非比寻常的社会影响与工作意义。高校作为国家智慧与知识的储备基地,卫生方面的体制发达,自然在高校工作中占据着重中之重的地位。其中卫生院作为高校维系卫生事业的主要阵地之一,对其公共卫生管理的功能定位,则需要医疗领域和教育领域的共同思考与全面突破,直至形成完整有序的高校卫生管理体系,以实现为高校教育活动提供良性空间的愿望和目标。

一、高校范围内公共卫生管理功能定位的基本要义

(一)组织实施功能

公共管理具体溯及到卫生领域之内,和会计一样,在不同的单位中,发挥的作用既存在着相同之处,也存在着不同之处。其中教育单位中的公共卫生管理的突出职能,与其他单位所体现出的相同的基本因素,就在于自身具备的组织实施的具体功能要义。高校范畴内针对疾病的防治实施与应急处理方案,从建立工作机制到防控疫情措施制度,这些都是在领导统一的指导下进行的,并且签订责任状,使医疗救治体系能够得到很好的完善[1]。

(二)管理协调功能

关于公共卫生的突发事件其实都有自己发展的一个规律,这些规律不会因为单位的性质或者归属而改变。所以在高校机构内,以卫生院为核心的公共卫生机构的管理,由校方统一指导,跟其他医疗和教育部门相协调,对高校里的卫生所进行统一管理,同时建立一个具备应急功能的处理机制,从而能够使防控工作能够保证很顺利的进行。卫生行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欲获得发展和革新之外,除了需要加大技术和资金的投入之外,管理层面的体制革新与机制健全,也是工作建设中不可忽略的突出矛盾和中心问题。

(三)技术指导功能

高校范畴之内的公共卫生的工作,第三点与其他单位比较出的共性,还在于本身拥有的技术指导的价值[2]。由于依靠医疗技术为社会付出贡献,因此技术性和专业性就成为高校卫生院的重要存在资本,有利于维护校园的清洁干净。此外高校卫生院在上级的指导下在基层的防治工作上同时也作了一定的技术指导。

(四)健康教育和促进功能

所谓健康教育的基本宗旨,无非就是大力的普及卫生保健与疾病预防的知识,能够让群众都能积极地参加与支持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而伴随着高校对于教育宣传的职业性价值,这便使得高校范围内的卫生管理具备了一个其他性质的行政单位所不具有的一个特殊功能,即是教育和宣传的功能。有经验的高校卫生院,通常可以发一些宣传资料或者开培训班等方式来对高校师生宣传教育一些防控措施,使师生的健康意识得到提高,继而在校园的范围内养成讲卫生、讲科学以经济有病就医的好习惯。

(五)医疗需求替代的功能

高校卫生院一般的只能治疗常见病和多发病,防治一些传染病、职业病以及地方病等,提供给师生一些最基本的医疗服务。为了能够使师生的就医需求得到满足,应该采取一些提高救急的能力和服务的质量、改善服务的态度和行医的条件等相应的措施,尽可能的使患者得到满意。如果一些技术达不到水平的,可以外请其他的技术人员进行手术。让患者能够感受到大医院的一些治疗效果。尽最大的可能让师生的健康得到很大的保证。

(六)投入及物资储备功能

为了能够保证应急的一些设备、救急药品、设施、医疗器物和防护用品等物资储备,卫生院应该尽最大努力的拿出资金用来投入到疫情的防治上。

二、高校卫生管理的历史发展脉络

(一)起步阶段:计划经济初期

高校卫生管理的功能在教育活动和社会工作的领域之内的定位,也经历了一个比较冗长的历史发展阶段。由于与发达国家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距,究其具体分析,可大致分成起步阶段和发展阶段[3]。发展的起步阶段,便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几乎整个过程。这一时期由于经济和政治在管理上的相对一元化,加之高校数量的稀少,使得高校卫生院的体制构建的成本较小,又由于服务对象资源的稀缺而使得工作效率与质量在客观上实现了一个基本令人满意的水平高度。但是在基本性质的定位上,高校卫生院的主要功能表现为单纯的卫生维系与疾病预防,在综合管理与涉外事务中则鲜有贡献与建树。

(二)发展阶段:市场经济时期

改革开放时代的来临,由于呼吁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高校数量和高校教育的质量在市场经济的引导下,开始走向常规化的途径与道路,卫生管理在这种政策的变动下,功能多元化的趋向越发明显,以至于至今已然成为了高校软环境体系当中的核心部分。除了计划经济时代的医疗疾病功能外,如今的高校卫生院,还存在着全面担当医疗预防、卫生防疫、师生保健、教育宣传等诸多卫生任务,并且在高校的环境构建中药定期做好各项统计、疫情报以及不同时期的疫苗接种工作,还要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显然,市场经济时代的高校卫生院,已经由传统的单一技术模式转变为技术与管理相融合的基层单位,而管理的定位在当今高校改革和卫生改革的政策中,又存在着理论层面的发展潜力与研究价值。

三、高校卫生管理的定位在当前的发展现状

(一)取得成就

1.理论认知的全面进步

当前的高校公共卫生在管理功能方面的发展成就,虽然赶超不上发达国家那般成熟与完善,但在发展进程的提速上,趋向的明显性已经超过了任何国家,尤其在高校之内的卫生事业建设上为突出。这种明显性主要体现为理论认知方面的全面进步:传统计划经济时代,公共卫生通常被单纯认定为环境清洁与对疾病的根除和医治,而在改革开放的时代,特别是2003年非典病情的经历以后,对于公共卫生的理论认知有所进展和升级,开始将其定位成广阔的公共突发事件与软环境建设过程中的主心骨。在同年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对于公共卫生的定义有了崭新的描述与概括:“公共卫生就是组织社会共同努力,改善环境卫生条件,预防控制传染病和其他疾病流行,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提供卫生服务,达到预防疾病,促进人民身体健康的最终目的。”[4]毋庸置疑,公共卫生管理的革新业已成为全民的责任,高校当中也难辞其咎,需要在政府的引导与配合之下,在民众的部分参与之下,实现对高校师生负责,对国家和社会负责。

2.高校工作的普遍重视

伴随着医疗意识的增强和第三产业的不断发展,卫生管理的功能在高校工作中已然是得到了越来越普遍的重视。1998年4月教育部颁发了《高等学校医疗保健机构工作规程》,对于高校卫生管理的任务予以了崭新的定位,大致将其定义为:“开展学校健康教育;负责学校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防治;对影响学校人群健康的因素实施医务监督等。”[5]其中也包括固定期限的体检与建档制度,还要协助教务部门开放相关的教育课程,全面增强师生的保健能力与保护意识。

(二)存在问题

1.监督体制混乱,工作职能不完善

尽管在高校范围内的卫生管理事业建设堪称成就斐然,但是与发达国家的高校展开横向比较,局限和不足仍然是十分明显的。主要存在的问题,首先体现在监督机制的工作层面上。由于监督机构的缺乏,卫生院的工作难以完善档案制度和信息公开的方针,直至形成管理机制层面的短板。而由于经费紧张与人员编制规模的有限,使得高校卫生体系内的扩充规模更不完善,卫生院内的监督工作往往由技术人员直接兼职,最终影响了职能的正常发挥,带来了一定负面影响。

2.管理手段单一,严重缺乏执行力

上述文段中已然提及高校卫生院存在着人员上的吃紧问题,所以这种情况引发的第二种影响便是管理手段的相对单一。由于与外界的行政系统和国立医院并无直接的行政隶属和经济制约的关系,医院中的管理精髓延展不到高校卫生管理系统的活动践行之内,由此便导致卫生院在地区医疗系统内呈现出“国中国”的事业单位格局,联系资源的匮乏不但难以加深管理方面的突破,使得内部的工作人员容易滋生慵懒懈怠的情绪,缺乏执行力。

3.三级网的构建模式不成体统

网络资源的不够发达,直接影响到大学高校软环境工作的质量提升,公共卫生管理也自然不例外。三级网络本是城市(地区)范围的网络,主要为用户提供本地和长途DDN业务。这种网络体制大致可以分为三层,即核心层、接入层、用户层。本地网节点间采用不完全网状结构,与二级干线网之间采用星型连接,如今在行政管理信息化的进程中已然是日臻重要。但是在广大普通高校内,经费和资金的不足使得三级网的构建模式仍旧不成体统,没能够形成独立的网络系统。公共卫生本身需要系统快捷的软件工作样式,而三级网这一短板的存在,无疑将会让高校卫生院在卫生建设的要求实现过程中,越发显得捉襟见肘。三级网技术的掌握不足,导致信息资料的上报加大成本,而且在信息资料的收集过程中,也增加了些许无形的压力。

四、完善高校卫生管理系统定位的主要途径

公共卫生管理职能是卫生院的重要职能之一, 要确实做好高校卫生院的工作, 离不开有效的公共卫生管理。高校对卫生投入不足是导致高校卫生院发展滞后的直接原因, 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 许多卫生院患者就诊率极低,病床长期闲置, 使得许多卫生院资源不足与资源闲置两种情况并存。因此, 在有限的卫生资源下更应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 使得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用。

在明确高校卫生院功能定位的基础上, 理顺管理机制, 促进其功能正常发挥,将会有利于三级卫生保健网的建设和完善, 很大程度上提高高校卫生院的服务能力和高校师生卫生服务的可及性。

(一)强化监督机制,维系卫生秩序

监督机制在所有行政管理的工作中,都应当将其奉为圭臬,公共卫生方面的管理一样需要全面破题。监督职能在社会管理中,存在着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公民权益的重要价值,因此高校卫生院的监督手段得到增强,便能够在高校范畴之内实现对卫生秩序的有效维系,为构建清洁校园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在各级政府对监管职能的明确前提下,高校适当改善自身卫生管理体制,有助于问题的妥善处理和尽早解决,如高校合作医疗的监督管理等等。

(二)引进管理精髓,促成鲶鱼效应

行政管理在高校卫生院中的增强,要在理论层面率先取得成就,通过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来实现对制度上的积极创新。这就需要高校卫生部门要积极引进管理精髓,完善工作人员的绩效考勤,适当引导竞争,在编制有限的前提之下,渐次消除工作人员的工作惰性,让一种良性的“鲶鱼效应”充斥其中,为公共卫生管理自身填充活力和动力。由于公共卫生管理职能是高校卫生院的重要职能和灵魂所在,做好管理机制的创新和观念的飞跃,筹划系统的工作职责,同时统计师生健康的信息和出台免疫政策,都需要在管理理念中得到有效引导。

(三)改良三级网络,预防破坏风险

三级网络的改良有助于虚拟风险的破坏及预防,而要做好这项工作则应当具体着眼于两个具体方面:第一,数据加密。数据加密就是按照确定的密码算法把敏感的明文数据变换成难以识别的密文数据,通过使用不同的密钥,可用同一加密算法把同一明文加密成不同的密文,来实现数据的保护。第二,数字签名认证技术的应用。认证技术能够保障网络安全,可以有效避免传输方要用很多私人密钥的麻烦,也能够彻底避免私人密钥的泄漏。

结论:综上所述,高校卫生院的公共卫生管理,其功能就像高校自身的学术研究和教育职责一样重要,并且急需在高校体制的改革当中尽早提上日程。实现对高校卫生管理系统的准确定位,不但有助于高校软环境的建设与飞跃,对于国家为卫生事业的带动和发展,也能够产生比较深远的社会影响,与行政管理和教育活动息息相关,并共同促成国家科技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同时发展与稳步前进,为文化体制的深化,填充强大而坚实的后盾。

【参考文献】

[1]王伟.医院公共卫生管理的功能定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8(32):376-377.

[2]程恭.公立高校医院管理现状和改革路径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4.

[3]宋青.关于医院公共卫生管理功能定位的思考[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3(9):882-883.

[4]张世红,王晖.综合卫生管理信息平台功能选择与定位[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0,1(1):16-19.

[5]李彬,赵黎明,向璨,等.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模式比较与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5(10):768-770.

[6]肖龙贵.高校公共卫生管理工作探讨[J].中国医药科学.2011(16)

[7]李志霞.我国公共卫生管理的发展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2(26)

作者:卢根香

公共卫生行业网络安全论文 篇2: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信息平台与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化

摘 要:为了提高我国疾病预防工作的整体效率,需要搭建可靠预防控制信息平台。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有利于加快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化的建设步伐。当前形势下,公共卫生业务活动中依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需要采取可靠的技术措施消除相关问题带来的影响。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信息平台,可以满足使用者多方面的实际需求,有利于部分战略目标的实现。结合纵向组织管理体系的相关内容,能够对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化的广泛应用提供可靠地保障。

关键词:疾病预防;信息平台;公共卫生;战略目标;管理体系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信息平台的搭建,为不同疾病控制机构信息的有效分析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运用信息化技术的相关作用,能够加快疾病控制中心信息的传递效率,加强不同疾控机构之间的相互合作。丰富的互联网信息资源,为疾控机构信息平台的建立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在国家疾控信息平台的搭建过程中,需要对平台整体的建设情况及相关的结构框架有着必要地了解,保证这种平台在实际的应用中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区域的公共卫生信息化,主要的优势在于它智能化程度的高度发达,为人们的身心健康提供了可靠地保障。

一、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信息平台

(一)平台建设所要达到的目的

任何网络平台建设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业务信息的有效管理,保证业务体系与管理体系的同步发展。实现这样的目标,需要充分地利用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建立相对完整的信息资源平台,并构建可靠的认证机制。通过安全系数较高的信息服务门户,相关的信息管理部门才能满足用户进入信息系统的需求,优化非授权用户的服务功能。

(二)平台搭建整体的架构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信息平台的搭建,首先需要明确该平台搭建整体的架构。这种架构主要实现了一体化信息采集云平台的推广使用,为不同疾控机构的信息统计分析带来了可靠地保障。不同的疾控机构通过构建分布式集成化的应用平台,扩大了自身各项业务的推广范围。国家疾控信息平台实现的基础是网络,并结合了电子政务的相关技术。利用不同的组网方式提高了疾控中心的工作效率。这种网络平台的存在,加强了各疾控机构之间的交流合作,保证了电子档案等重要文件的有效保存,便于技术人员随时监测动态化信息。

(三)平台的数据架构

为了实现不同方向的数据交换,需要保证国家疾控信息平台数据逻辑的统一性。利用集中的疾控信息平台,可以对不同的业务信息进行实时地采集,并将不同功能的平台统一地连接起来,保证各独立子系统正常运行的高效性,避免子平台向国家疾控信息平台传送数据出现偏差。疾控信息平台数据架构的搭建,需要满足人们的多元化需求。

(四)平台的应用架构

国家疾控信息系统的应用架构主要包含了三层的内容。医院中基本的信息管理位于最底层,方便了生产系统的构建。区域卫生平台位于应用架构的中间层。它的存在加强了协同管理下专用软件的工作效率,实现了不同疾控机构之间的资源共享。国家疾控信息系统中应用框架的最上层是综合性较强的软件平台。通过这一软件平台的作用,国家的疾控中心能够随时与各省取得联系,实现了不同业务的动态化监测管理。通过这三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了不同方向信息架构的统一构建。

二、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化

(一)系统构建的主要作用

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化通过构建智能化程度较高的公共卫生系统,保证了人们的身心健康。这种智能公共卫生系统也称为智慧公卫系统。只有保证智慧公卫系统构建的科学合理性,才能实现区域人口健康信息的有效保存。这种系统主要涉及到的技术有:物联网技术、智能化技术等。在智慧公卫系统中,不同机构的卫生服务人员、操作设备、其他的参与者之间可以保持实时的互动状态,实现了信息化技术服务人群健康的最终目标。同时,系统中智能化技术的运用,为疾病的动态化监测带来了可靠的参考依据,可以为应用框架不同层之间的信息交流提供重要的信息要素,实现不同层之间的资源共享。

(二)智慧公卫的主要特征

相对一般的信息管理系统,智慧公卫系统有着更多的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它的主要特征方面。这些特征主要包括:协作性、创新性、互联性等。不同的特征有着自身的应用范围。智慧公卫的主要特征在疾病的实时监控和预防等方面有着良好的体现:提高了信息获取的工作效率,提升了医疗机构整体的服务水平。

(三)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化作用效果发挥实现的途径

国家疾控中心信息化整体架构确定的前提下,为了保证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化的作用效果,需要从不同方面进行充分地考虑。这些实现的途径主要包括:(1)明确工作思路,保证网络安全体系建设的有效性。其中主要利用的是集成化的思想,增强信息处理能力;(2)对所有系统的构建进行合理的规划。通过必要的规划,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化能够实现不同子系统之间的信息传递,满足公众不同方面的实际需求;(3)加强协同管理。区域化公共卫生信息平台为人们电子健康档案的存放提供了可靠地保障。通过这样的平台,可以加强不同行业间的紧密联系,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最终目标。区域公共卫生大数据应用范围的扩大,为人们享受更优质的医疗资源创造了众多的机会。全新公共卫生服务模式的推广,提升了医疗机构整体的服务水平。

三、结束语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信息平台的搭建,为不同疾控机构信息传递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这种信息平台的搭建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工作内容,保证平台搭建的有效性。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化应用范围的扩大,提升了我国整体的医疗水平,加快了医疗整改措施的落实。

参考文献:

[1]王春容.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卫生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08).

[2]蒋韵.卫生信息共享模式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江苏大学, 2010(02).

[3]徐磊.基于3S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研究与设计[D].浙江工业大学,2012(06).

[4]亓玢.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对改善社会医疗卫生服务的作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2(10).

[5]陈远均.区县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1(06).

作者:崔晨

公共卫生行业网络安全论文 篇3:

医疗卫生信息化被列入“十三五”发展重点

在“2014中国健康大会”上,国家卫生计生委规划信息司副司长张峰表示,“十三五”时期,医疗卫生行业将是国家信息化发展的重点,其已纳入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重点规划。

张峰还提出,建设人口健康信息化的总体框架主要包括三个数据库:全员人口信息数据库,电子病历数据库和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以三个数据库来支撑一个信息平台,在平台上支持六大类业务应用: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和综合管理,逐步形成国家、省、地市和县的四级区域人口健康互联互通信息平台,同时强化信息标准体系和信息安全体系,实现六大业务协同应用和信息共享,普及应用居民健康卡,实现全国“一卡通”。

另外,近期多省市相关政策正在密集出台,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其中,浙江省于今年9月份发布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上海市也于10月17日发布了《上海市健康物联网推进工作方案》。

上一篇:铁路勘察设计企业经营论文下一篇:初中英语教学素质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