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小学教育学论文

2022-04-20

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曾在他于20世纪四十年代发表的名作《围城》中描述了当时的教育学处境:“大学里,工学院的学生看不起文学院的,文学院的学生里外文系的看不起中文系的,中文系的看不起哲学系的,哲学系的看不起社会学系的,社会学系的看不起教育学系的,教育学系的学生没有学生可看不起,只好看不起系里的先生。”教育学地位之低,今日犹然。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原创小学教育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创小学教育学论文 篇1:

基于网络的教师教学技能训练行动研究

摘 要:教师仅仅具备传统的教学技能难以满足信息化社会教育的需要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在传统教学技能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和扩充,形成教师的现代教学技能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网络成为高校师生现代教学技能训练的途径有其独特的优越性。针对这一教师教学技能训练的模式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行动研究。

关键词:网络;教学技能;技能训练;教师教育

教育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仅仅具备传统的教学技能是难以满足信息化社会教育的需要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的,现代教师的教学技能应当在传统教学技能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和扩充,形成教师的现代教学技能。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充分意识到这一点,例如,1998年,新加坡教育部提出了结合信息技术进行学科教育的规划,称为资讯科技教育总计划(The Masterplan for IT in Education),该规划认为未来教师技能的焦点将集中于思考、学习和交流等方面,而基于信息技术的教与学则是获取上述技能的关键途径。①因此我国师范院校的教学技能培训应进行改革,确保所有的毕业生具备基本的使用信息技术和资源进行教学的能力。

一、现代教师教学技能

一般认为,教学技能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据教学理论,运用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等,使学生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并受到思想教育等所采用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②它是多种能力的综合,并且它的发展是一个动态完善的过程。但是,由于文化背景、教学传统和分类思想的差异,全国各地的教育工作者对课堂教学技能的分类却不尽相同。其中,湖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组织编写的《课堂教学技能训练》一书,从三个侧面提出了比较全面的分类系统:③

课堂教学技能包括:1.课堂交流的基本技能;2.课堂教学的施教技能;3.课堂教学设计与评价技能。其中课堂交流的基本技能可以分解成:教学口语技能、板书板画技能、体态语技能、提问技能、情感交流技能、媒传技能。课堂教学的施教技能可以分解成:导入技能、讲授技能、组织学生活动的技能、课堂纪律管理技能、结束技能。课堂教学设计与评价技能可以分解成:课堂教学设计技能、测验编制技能、听课评课技能

本文认为现代教师教学技能是传统的教学技能的基础上增加以下新的内容,包括:语言对话技能、情感体验技能、创新技能、反思实践技能、教学交往技能、信息技术运用技能、课程评价技能。传统的师范技能训练模式如见习实习、微格教学、口语表达训练、三笔字简笔画训练等均不能使师范生获得以上新技能,基于网络教研的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正好可以弥补这一不足。

二、行动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行动研究,是由于问题有关的所有人员共同参与实践和研究,对问题情境进行全程干预,在实践过程中解决问题并探索原理的方法。本次行动研究的对象是湛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小学教育学专业05级本科1班,共59人。

(一)网络的教学技能训练的可行性分析

参与网络教研,个人计算机是必备的工具。目前,拥有个人计算机的学生人数比例越来越大,以湛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小学教育学专业05级本科1班为例,到了大学三年级,超过90%的学生拥有个人计算机,所有的学生寝室都有计算机。并且,所有的培训对象都学过“计算机网络基础”的课程,都使用过不同形式的网络资源,都会使用qq聊天工具。由此可见,学生参加网络教学技能训练的设备和技术都没问题。

(二)网络的教学技能训练目标

1.通过在UC房间说课,播放录制的微格教学录像,UC房间的其他老师或学习者的反馈意见,获取体态语技能、提问技能、媒传技能、导入技能、讲授技能、组织学生活动的技能、结束技能、课堂教学设计技能、语言对话技能、反思实践技能、信息技术运用技能等。

2.通过教研论坛、群邮件或群空间等工具分享、讨论受训者或他人的教学设计,获得课堂教学设计技能、反思实践技能等。

3.通过UC房间,观摩名师课堂的录像,聆听一线教师评课、议课,并上麦交流自己的看法等获得课堂教学设计技能、反思实践技能、信息技术运用技能、听课评课技能等。

4.通过教学研讨qq群提出问题,结合资深教师的回答和反馈,对教育、教学问题的讨论获得课堂教学设计技能、反思实践技能、信息技术运用技能等。

(三)网络教学技能训练的操作模式

1.准备

网络教研的工具有两类,一类是同步互动平台,例如QQ教学研讨群,popo,UC教育房间,TQ,MSN等;一类是异步的平台,如论坛,博客,群空间,群邮件,教学网站,远程教育平台等。在实际使用时,可以用一种,也可以几种配合起来使用。本文讨论的(用来作为师范技能训练的)网络教研的工具主要是指QQ教研群—论坛—博客—UC视频聊天室的组合。

活动前先建立班级qq群,例如湛江师范学院05小学数学教育专业班的群号是:17330691,负责教学技能培训的老师是班群的管理员之一。培训学生安装并会熟练使用UC视频聊天工具,动员受训者安装带有话筒功能的耳麦,为上麦交流做好准备。培训可以由负责教学技能培训的老师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教学平台讲授,学生操作实践。也可以通过教研群或UC房间,资深的老师对群成员或聊友进行培训,如:教育交流中心B—数学苑——群里昵称为欣醇的老师发布以下信息对群成员进行培训:

欣醇(594002824) 19:51:34

UC【空中课堂】10月16日研讨:《“厘米、米”等怎么教学?》

进入[空中课堂]的途径

1.先下载UC,这是下载的网址:http://download.51uc.com/uc_download.shtml?1

2.申请一个号码

3.进入空中课堂的途径:点击UC窗口左下角的“聊天室”——进入“聊天大厅”——点击“查找”——输入“空中课堂”——进入。

或点击UC窗口左下角的聊天室——进入聊天大厅——合作专区——合作免费教学专区——中国教师在线——空中课堂。密码:369

2.组织和指导

教师事先了解各个教研群的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和,UC房间,主题,主题帖的网址等),如:搜集好关于本次活动的资料,了解活动的主要参与成员,让学生在活动前对活动有所了解、有所准备、有所选择。

3.活动方式

QQ教研群-论坛-博客-UC视频聊天室的组合的一般活动方式是:(1)日常交流。通过QQ教学研讨群在线交流;群成员的教学论文、教学反思日志、教学视频、教学设计挂在群空间、论坛或博客(自己的或他人的)里随时供大家学习或讨论。(2)UC活动。每周每个教学UC房间至少有一次活动,时间是固定的,话题的提出者负责组织全体参加者围绕主题进行深入地研讨。每次网络研讨前,相关人员会通过QQ群发布消息,通常提前一周让老师们作好发言准备,让大家都经过思考,讨论起来会更有深度。每次讨论都会确定一个主持人,主持人能对大家的发言作出及时恰当的点评,并引导大家讨论的方向。每次讨论完毕,主持人都会把当晚的讨论整理好,在最短的时间内放上教研论坛或博客上,以便让其他没能赶上讨论的老师在上面发表自己的见解。

4.管理和监督

由于网名和真实姓名不一致,而且网名可以随意更改,因此通过点名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已成为不可能。而且每位学生上网交流的时间和内容也不相同,这无疑会给管理上造成困难。但是,如果不对学生进行管理,这种训练就会流于形式。在研究中我们发现:让学生自由选择参与网络教研的时间和方式,记下每次参与正式教研活动的时间、主题、主要参与者和主要观点,写心得体会,每月交一次,指导老师审阅,并定期组织学生相互交流、研讨是一种比较有效的管理方法。

5.学习结果的评价

通过组织书面测试(例如设计一个教学方案)或者行为测试(例如:评课、说课、试讲、实习等)了解受训者在知识或行为上的变化,并根据评价结果调整培训的策略和方法。

三、经验与问题

(一)经验

经过一年的尝试,我们初步探明了训练的操作模式,发现基于网络的教学技能训练的模式相对于传统的师范生技能训练模式,有其独特的优越性:

(一)突破师资相对不足的瓶颈

目前我国高等师范院校一个专业可能有几个教学班,一个教学班一般超过40名学生,而一个专业的教学法教师通常只有1至2名,况且教师技能训练只能使用个别化教学的方式。所以,师资是相对不足的。通过网络,可以借助全国有经验的教师的力量对高师范进行培训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二)主动、便捷

在大学的课堂上,学生习惯单方面地洗耳恭听大学教师的讲授,多数学习都是被动的。通过网络教研的培训模式,学生主动参与,由于网络是匿名的,因此学生可以比较随意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就自己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向一线的老师或专家学者在线请教。这种培训模式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客观、全面

通过网络教研,学生可以与更多的资深的教师交流,同时得到多个老师的指导,因此修正的意见比较客观、全面。

(四)获得更多的教学资源

目前,越来越多的教师建立Blog,用它的写录、分类、更新、下载、互动、链接、搜索等功能,记录和发布个人的工作过程、生活故事、思想历程,精选和积累自己最为需要的信息资源。④因此,可以共享的资源越来越多,学生通过基于网络教研的教学技能训练可获得大量原创性的资源,和教育实践经验。

(五)经济、便利

通过网络教研,减少聘请专家指导,预约时间、地点等迂回环节,而且得到的帮助都是免费的、义务的。网络功能的强大使得信息查询检索方便,编辑、整理资料简单,发表教研观点容易,和专家交流沟通快捷。

(二)存在的问题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主要有:

(1)管理方面尚存问题

有的学员在受训时利用网络打扑克、闲聊QQ、浏览娱乐信息等,由于网络情景复杂、网络功能强大和使用的灵活性给管理造成一定的困难,在训练中管理和评价方面还须加强。亟须提升网络教学管理的技术水平以及开发教学管理系统,使学生进行学习的自我管理进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另外,还要加强教师的组织与引导,营造网络课程与教学文化氛围。

(2)网络虽然能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但缺乏系统性。因此做到:

①教师先要对庞大的资源进行适当的筛选,然后推荐给学生,可以减少选择资源耗费的时间,降低学习的盲目性。

②尽快建设基于网络的教师技能训练的课程和编写相关的教材。

基于网络的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模式的探讨并不是旨在取代传统的教学技能培训模式,如见习、实习模式、口语表达训练、三笔字简笔画的训练、微格教学模式等。新模式和老模式只是各自培训的侧重点不同,在实践中相互配套应用效果更好。

注释:

①孙卫华.新加坡微型课程计划述评[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5):68-70.

②李雅娟.教师的教学技能[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 2000,(3):100-101.

③转引自张奠宙,李士锜,李俊编著.数学教育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14-215.

④肖正德.网络教研: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型教研模式[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7,(1):34-36.

作者:梁碧湘

原创小学教育学论文 篇2:

教育学:宏观与微观的平衡

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曾在他于20世纪四十年代发表的名作《围城》中描述了当时的教育学处境:“大学里,工学院的学生看不起文学院的,文学院的学生里外文系的看不起中文系的,中文系的看不起哲学系的,哲学系的看不起社会学系的,社会学系的看不起教育学系的,教育学系的学生没有学生可看不起,只好看不起系里的先生。”教育学地位之低,今日犹然。

做学问是要有战略思维和政治头脑的。我们搞教育研究,不能仅仅就教育谈教育,这是谈不出什么新东西的。另外,我们也不能光细究一些“理论末梢”的东西。尽管我们现在的教育学科体系越来越复杂,可是“大教育,小教育学”的现状依然未能得到改变。其实,我们目前的教育研究正在走向一个死胡同:原创的渴望与理论体系的繁复驳杂形成了一对持久的矛盾。学者们仅仅满足于研究领域的开掘,执着于研究视角的发现,呼喊着教育理论原创和教育研究学派的形成。教育研究为创新而创新的“视角主义”时代似乎来临了。但是,在一本本教育专著或论著竞相出版的一片“繁荣”景象之下,我们看到的却是教育理论的解释力和对实践领域的干预力以及教育学在整个人文社会科学当中处于“末流”的地位却依然没有什么改变。这是为什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研究“百年之大计”的学问处境如此尴尬呢?通过对教育学发展史的梳理和与其他学科发展状况的比较,本文提出了自己的解释。

赫尔巴特教育学的研究路向与研究域

我们知道,现代教育学的诞生是以赫尔巴特于1806年出版《普通教育学》一书而为标志的。赫尔巴特教育学有如下的特点:其一,具有浓重的“科学情结”。它产生的背景是十九世纪的初叶,当时整个世界自然科学声誉日隆,以牛顿力学为核心的物理学成了当时最流行的学问,也成了建立其他学科必不可少的参照系。赫尔巴特一生的志愿就是要把教育学变成像物理学那样的科学而在整个科学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分得一杯羹。所以,从一开始,教育学就以“成为真正的科学”而不遗余力。其二,研究领域多限制在学校教育层面。赫尔巴特教育学被杜威概括为“三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其主要将教育学的研究触角深入学校、家庭,甚至更为微观的课堂领域了。这与他的从教和研究经历有关。1797-1800年21岁的他接受母亲的建议,到瑞士恩得拉琴(Interlaken, Switzerland)州长家担任其三个儿子的家庭教师。在3年的教学中,每个月他要写给家长关于他教学的方法和成就的报告,这段教学经验深深地影响了他的教育理论。在此期间,他结识了瑞士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并对其学校进行了实地考察和学习。所以,乃至在哥尼斯堡大学接替康德继续教育讲座之时,他所关心和关注的主要还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问题。

赫尔巴特教育学的努力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他把教育学引向了“科学化”的轨道,让我们对教育有了更为系统而深入的认识,特别是他将教育学建立在实践哲学和心理学的基础之上,以及他提出的“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的教学过程模式等等,都为我们思考今天的教育问题提供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而且,两百年过去了,教育学者依然在为其提出的“使教育学成为真正的科学”的研究路向而努力、而困惑、而呼喊,其开创的研究域依然深刻影响着当今的教育学人,如有学者强烈呼吁到中小学里去研究教育,到课堂当中去研究教育,如此等等。但是,在这里我们要追问的是,这种研究路向和研究域是不是教育研究和教育学研究的唯一和全部呢?也即除了使教育学走向科学以建构自己完善甚至完美的理论体系,以及将研究重新聚焦于学校、课堂、教师、学生等等教育要素所组成的场域以外,教育学还有没有其他应有的发展空间呢?

教育学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之比较

教育学从本质上应归属于人文社会科学,与物理学、化学等自然科学有根本的区别。物理学、化学以研究自然现象揭示自然规律为旨归,可以回到实验室,可以重复实验,直至最后的结果。它的任务主要是为了认识客观世界。而教育学与社会学、经济学一样,主要在于解释社会现象、人文现象和揭示社会人文规律,主要指向的是实践领域的改造。他主要强调的是学问对于社会、人类生活、人生本身的“有用性”。所以,教育学更应该从这些学科当中借鉴学科发展的灵感。

首先,回顾一下社会学的发展简况。从研究域或研究对象的角度考察,自法国孔德以来,社会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研究社会整体、社会构成,以及它们的变迁;研究社会个体的行为和动机;研究社会整体和社会个体两个方面的辨证结合。现代社会学主张从宏观和微观相互结合的整体角度研究各种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结构过程,并通过这些相互联系和结构发现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基本法则,现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体的社会和具体的社会现象的形式联系的统一体。现代社会以来,社会学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发凸显。以我国社会学学科发展为例,解放前的社会学多沉醉于乡村调查、少数民族生活与文化调查,更多的是一种学科层面的意义。到了解放后,不少学者自愿成立调查小组,调查城市各种行业,有的加入土改运动,并在运动中调查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状况。著名学者费孝通等人还参加了大规模的民族区域调查。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学重又焕发了勃勃的生机,从小城镇建设到区域发展理论的提出等等,都对我国的国家政策和实际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再看看经济学的发展概况:从研究家庭经济、个体经济、企业经济,到研究国民经济。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到凯恩斯的国家主义经济理论,经济学的发展于微观领域和宏观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理论成果。如今的经济学,在国家战略和国际竞争的推动之下,发展如日中天,成为当之无愧的“显学”。在我们国内,从顾准开始,中国的经济学人因在影响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观点而为世人所记住,如微观领域研究颇多建树的茅于轼、张维迎,宏观领域的厉以宁、吴敬琏、林毅夫、樊纲等等。

从社会学、经济学的发展简况,我们看到:一是无论社会学还是经济学的研究都大致在两大领域,即微观领域和宏观领域(当然,还有两者的结合)。二是社会学和经济学的发展并没有受到“是否科学”的困惑和苦恼,而以其“有用性”而独立成学。与以上两点形成对比的是,教育学自赫尔巴特开始,主要停留在学校教育等微观的研究,虽然近来有学者提出要建立广义教育学的“泛教育论”,但是,教育学术界迷恋于微观领域研究的主流却并未松动。反而,认为解决当下教育学科发展困境的唯一途径就是“走进实践”“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这实际上还是在赫尔巴特制定的道路上的“艰难跋涉”,并无什么新意。另外,我们发现,纠缠教育学的诸多“经典问题”,如“教育学是一门科学还是艺术”“教育学是科学吗”等等,并不是影响社会学经济学发展的核心问题,甚至根本不是什么问题。原因在于,社会学和经济学以其在促进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而为世人所认识所重视,而教育学主要是通过使自己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而在学科群当中谋求席位,进而影响教育实践,以发展自身。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教育学人多致力于教育学科学化、独立化的努力,但是遗憾的是很多年过去了,“教育学成为其他学科的领地”的事实非但未能改变,反而愈演愈烈,陷入更为严重的学科危机。如此看来,赫尔巴特教育学以物理学为参照以走向“科学”(自然科学)的初衷使得教育学脱离人文和社会,也可以说误入“歧途”。教育学再也不要如此“固执”“自我封闭”地发展下去了!它需要另辟蹊径,变革自身的研究域与研究路向。

教育学的时代性与体系变革

教育学是一成不变的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学人致力于教育学理论体系的积极创新。正如我国学者石中英教授所研究的,教育学具有“文化的性格”,不同的国度、地域、时代都有不同的教育学。这从理论上,实际上解放了教育学发展的多种可能性。但是,在我们国内,情况并不是如此的简单。上世纪初,中国教育学人开始经由日本引入德国赫尔巴特教育学,其后,杜威来华讲学,其学生陶行知、胡适等积极宣传发扬其思想,到解放后,中国包括教育领域都“一边倒”向苏联学习,此时引入凯洛夫教育学,可以说凯洛夫教育学实际上是赫尔巴特教育学的发展,在中国,影响颇为深远,通过现行《教育学》的教材体系就显见了。相对于凯洛夫教育学和赫尔巴特教育学,杜威的思想学说风靡一时“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为何如此呢?在教育史上,被称为传统教育学代表的赫尔巴特教育学如此受到青睐,而代表现代教育学诞生的杜威教育学却如此受到冷落?但是,话又说回来了,教育学思想体系的变革是否意味着仅仅是传统和现代之间的“钟摆”呢?

在我们看来,无论是从传统到现代或者到后现代,教育思想体系的变革多停留在教育领域,是以教育认识教育学的思路。这种思路,无益于教育学真正走出目前的困境,反而,只是学科共同体的“一厢情愿”。因为,无论是赫尔巴特教育学、凯洛夫教育学,还是杜威教育学,其出发点是学校教育。我们知道,自十九世纪以来,特别是二十世纪60年代美国人舒尔茨提出著名的“人力资本理论”后,各个国家都认识到教育是一种重要的生产性投资,而不是一种纯粹的消费。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以发展教育作为本国发展的突破口,比如日本、印度的经济腾飞都与教育上的建树有关。与此相应的是,作为研究教育的学问,功能地位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育学不只是部门学术,它同经济学、社会学一样,关乎国际竞争、国家利益、国计民生,所以,它更是一种国家战略。从这一点,我们认为,现代教育学的走向不是研究“新三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而是研究教育的国家意义。从宏观方面,重新界定教育学的研究域。相对于这种强烈的时代要求,教育学术共同体并没有表现出相应的敏感和积极,虽然也有关于教育战略的研究,但是却不在整个教育学园地占有重要地位,而仅仅是一种补充。这种对时代要求反应上的“迟钝”,致使教育学在应对国际竞争和国内重大教育决策的时候表现出明显的“理论准备上的不足”“前瞻性与创造性不够”。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相关讨论为例,本次课程改革涉及教育的方方面面,实质上是一场教育改革。这次改革以贯彻素质教育理念、破除几十年应试教育积弊为宗旨,可以说,是新世纪国家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但是,这次改革为众多学者所诟病,指出此次课程改革理论基础不明晰,改革方向、策略不适合,如此等等。钟启泉教授在对新课程改革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行反思时指出:“一方面,教育改革特别是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另一方面,在改革实践中又产生了许多困惑:从观念到体制、机制都不能适应,课程改革面临重重困难。不过,应当说,许多矛盾和困惑并不是由新课程本身所产生的,它不过是催化旧体制、旧机制的问题浮出水面而已。”“面对种种观念的障碍和包括评价制度、问责制度、中介性监管机制在内的制度建设的缺失,假如缺乏强有力的跟进措施,那么,这次课程改革可能虎头蛇尾,而作为改革对象的应试教育可能愈演愈烈。”

由此可见,课程改革中的问题绝不是课程改革本身所能控制的,也绝不是单纯的课程研究所能解释的。现实要求教育学必须走出学科的藩篱,向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开放、向国家开放、向世界开放。教育学不能仅仅满足于对历史人物的回顾,对概念的繁复辨析,对课堂的“进与退”的雄辩,教育学要走向更为广阔的领地,必须从微观走向宏观。

教育学:宏观与微观的平衡

总结上文,教育学不仅要研究微观方面,还要研究宏观方面,而且研究宏观方面标志着教育学的“现代性”。这是一条使教育学真正做到“顶天立地”“独立建学”恢复“大教育、大教育学”的正确道路。而要实现教育学学科地位的真正改变和有力提升,关键不是拿“科学”的尺子量度这门学问是否科学,而是要看它在国家教育决策和学校课堂的变革当中是否充分释放了理论研究的功能和作用。

那么,教育学的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或称宏观教育学和微观教育学,要研究哪些内容呢?实际上,关于研究宏观教育的思想,早在1988年傅资云教授便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宏观教育研究是指从教育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上进行全方位、高层次的研究。它包括教育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诸方面的相互关系,是把教育放在整个社会的大系统中考察教育的地位、社会效益,以便国家对教育加强宏观管理,并保证宏观决策的科学化。”并指出了“当前宏观教育研究要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研究教育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解决好对教育重要性的再认识;二是研究教育的发展战略,解决好我国教育的发展模式;三是研究国民收入的合埋分配和教育投资的增长速度,用有限的教育投资,求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四是研究教育改革、发展中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解决好教育理论研究同教育决策和教育改革的实践严重脱节的问题;五是研究外国教育理论和教育改革发展的动向,提高吸收与淘汰能力,解决好引进与创新的关系,使之适合我们民族的特点和社会主义教育原则的要求。我国著名教育法学专家劳凯声教授指出了公共教育政策研究的这一宏观趋向:“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公共教育政策已经成为教育学研究者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人们所讨论的问题领域相当广泛,例如,国家与教育,政府、市场与学校,政府的教育功能,市场介入教育的可能性,教育与社会分层,教育发展中的地域不平等和人群不平等,学校的法律地位及其办学自主权,教师的法律地位及教师与学校的法律关系,构建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和全民教育等等。”学者田刚认为:“如果说现行的教育学是研究通过学校这个载体开展教育活动的话,那么,宏观教育学则应研究以一个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的教育活动。这是宏观教育学与现行教育学即学校教育学的主要区别。教育总量是宏观教育学要研究的主要问题。”“宏观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总量如何变动,教育总供给和总需求的互相作用如何决定教育的规模、结构、体系和质量,以及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变动及其原因。”

在我们看来,宏观教育学着重点在于立足国家、时代、社会和人生,从国家战略和人类终极关怀的高度审视教育的历史、当下和未来,它可以把教育史、教育哲学、比较教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政治学、教育政策学、教育法学、教育未来学等等教育的分支和交叉学科的相关研究成果纳入其中作为研究的资源和内容,但不同的是,宏观教育学不是某一门具体分支学科的深化和扩展而是要研究它们的有机综合。因此,可以说,以上学者所言都应成为宏观教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除此而外,宏观教育学还要研究教育与人生、教育与国家、教育与现代化、教育与人类未来等等;树立教育学的人类意识,贯穿天地精神,彰显终极关怀。归纳起来,宏观教育学要研究三个层面的问题:一是教育与人类,其中包括教育与人类文化、教育与环境保护、教育与人类种族繁衍、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人类社会的变迁等等;二是教育与国家,包括教育与国家经济发展、教育与政治革新、教育与人才培养、教育与国家文化创造、教育与国民素质的提高、教育与全球化、教育与现代化、国家教育改革、教育法制、公共教育政策分析、教育投资、教育均衡化发展、终身与成人教育以及学习化社会等内容;三是教育与人生,包括教育与人生的进步、教育与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教育与人生自觉等等。微观教育学着重点在于研究学校、课堂以及其他学习型组织的教与学的问题,眼下的课堂研究、学校变革研究、家庭亲子教育研究、社会组织的学习功能研究等等都属于微观教育学的研究领域。微观教育学的研究也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研究包括学校、家庭、社会组织等在内的一切教育机构的原理、规律、实施与改革;二是研究包括课堂在内的教育场域的规律、法则与改革;三是研究个别教育活动和个别教育要素的原则、方法和改革。

宏观教育学和微观教育学是教育学两大分支,其从整体上重新构制了教育学科的蓝图,进一步整合了相关学科的研究,使教育学有了自己的“结构”,避免了因分支学科的增多而导致教育学科边界不明显的旧病。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宏观教育学和微观教育学应保持一种相对的平衡和积极的互动,而不能相互代替。目前的真实情况,正如叶澜教授在论及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时所指出的那样,“我们的教育学‘上不入天,下不入地’”。教育学在微观和宏观方面的研究也存在类似的不足,“该‘大’不大,该‘小’不小”。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推进和深化,深入课堂的呼声在教育理论界和教育实践界产生了空前的共鸣。目前有一大批研究单位的师生开始深入课堂做研究,比如华东师大以叶澜教授为代表的“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研究,西北师大王鉴教授的“课堂志”研究等,都是新时期的重要代表。另外,在教育实践界产生了李吉林“情境教育理论”的原创理论。可以说,这些成果都在做着某种积极的努力,也是一种对教育学研究路向的指引,是一种富有意义的积累。与之相应的,国家教育战略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以郝克明为首的专家学者对中国国家教育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目前的问题是,这种“上天入地”的研究尚不是一种集体自觉行为,还不是一种现实的必然走向,特别是关于国家教育战略的研究仅是一部分人的“行为”,教育学的天平更多倾向的是微观的学校课堂领域。所以,发展并不是科学和健康的。基于以上认识,发展宏观教育学乃是当务之急。谋求宏观教育学和微观教育学的和谐共同发展将是教育学走上可持续平衡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马克斯·范梅南.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M].宋广文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3-25.

[3]费孝通.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155.

[4]项贤明.泛教育论--广义教育学的初步探索[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5]石中英.教育学的文化性格[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

[6]钟启泉.中国课程改革:挑战与反思[J].比较教育研究,2005.12.

[7]傅资云.宏观教育研究中应着重解决的若干问题[J].教育评论,1988.6.

[8]劳凯声.中国教育学研究的问题转向——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教育学发展的新生长点[J].教育研究,2004.4.

[9]田刚.宏观教育学与宏观教育问题[J].求索,2009.4.

[10]杨小微.行走于天地之间——访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J].基础教育,2004.1.

[11]王鉴.课堂研究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12]李吉林.李吉林文集(八卷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13]国家教育发展中心.郝克明:我国宏观教育研究的领跑者[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6.

(作者单位:甘肃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作者:姜振军

原创小学教育学论文 篇3:

校园原创音乐与德育的“寓教于乐”

校园文化建设和德育活动中,富有朝气的校园原创音乐可以让德育活动变得更接地气,让学校的德育寓教于乐、润物有声、润物有情,可以更好地陶冶师生的情操,净化他们的心灵。

校园音乐的回望

提到校园音乐,很多人马上会想起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大陆流行的台湾校园歌曲,如《童年》《橄榄树》《外婆的澎湖湾》等依然回响在那个时代成长起来人的脑海中,当时一批台湾校园歌曲的演唱者或者创作者很快被大陆的青年所追捧。同时,民国时期李叔同创作的《送别》《夕会歌》以及宋扬创作的《读书郎》等一大批学堂歌至今还在传唱。

光阴似流水,不一会儿课毕放学归。仔细想一想,今天功课明白末?老师讲的话,可曾有违背?父母望儿归,我们一路莫徘徊。将来治国平天下,全靠吾辈。大家努力呀!同学们,明天再会。(《夕会歌》)

哲学家冯友兰记忆深处还记得他小时候唱的一首学堂歌:年少儿童进学校,第一孝道。父母生我多辛劳,哺乳又怀抱。出入顾复不辞劳,罔极难思报。你看林间乌鸟,尚能反哺把亲孝。吾曹若不尽孝道,何以做英豪。愿我同学事父母,大家尽孝道。

这些学堂歌曲题材广泛,节奏简洁、欢快、轻松、活泼,歌词纯真、质朴、通俗易懂,深入那个时代的学生内心。现在再听这些歌也很容易在乐声里描绘出读书郎放学归家一蹦一跳的图景。在民智初启时代,这些学堂歌在宣扬新文化、新道德方面无疑起到很大的作用。

散文大师、学者、诗人朱自清先生就曾经撰写了5首校歌和4首清华大学年级歌,作为师长的他通过这些校歌表达了他在不同时期对莘莘学子的勉励之情和对青年的期望。

践履“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主张,创办实业、提倡和创设新式教育的张謇在兴办教育的时候,也以校歌的形式来践行他的“民智兮国牢”这一教育主张。他前后写下了几十首校歌让学生吟唱,内容涉及“启迪民智”“传承道德”“忠诚爱国”等很多方面。他写于1903年的《南通师校歌》歌词是这样的:“狼山青迢迢,江淮之水朝宗遥,风云开张师范校,兴我国民此其兆……”歌词直白,直接把具有乡土特色的地名入词,易记好懂,便于学唱。

其实,更早在1898年戊戌变法时维新派人物废科举、办新学的主张中,新学课程设置中就有学堂乐歌的科目,梁启超曾说:“今日不从事教育则已,苟从事教育,则唱歌一科,实为学校中万不可缺者。举国无一人能谱新乐,实为社会之羞也。”

音乐:良好的情感教育

柏拉图认为,“节奏与音调以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们就会以美来浸润心灵……因而使自己的性格也变的高尚优美。”《礼记·乐记》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也。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感于物。”也就是说,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艺术,可以细致入微地抚慰人的心灵,它不仅是一种声音的存在,更是道德主体内化的道德思想和道德概念的镜像。这种道德镜像会给人一种精神的愉悦,《史记·书·乐书》记载:“乐也者,情之不可变者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乐统同,礼别异,礼乐之说贵乎人情矣。”李泽厚说:“音乐无关知识技艺,而直接作用于心灵陶冶性情。”

长期以来,校园德育活动的形式比较单一:班会、校会、看电影、运动会、艺术节、国旗下讲话、入团队仪式、离队仪式……这些活动中,多数同学大都不是真正的参与者,要么做了观众,要么做了道具,而收效也只局限于一个时间段,过了这个活动时间,影响就慢慢消解。校园原创音乐以艺术为手段,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影响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还可以与其他德育手段构成相互辅助内在的交融彼此互化的关系,从而激发学生的道德力量,体现音乐育人、润物有声的效果。因为音乐的作用不在于反映客观事物,而在于反映最内在的自我,按照它的最深刻的主体性和观念性的灵魂进行自我熏陶。

中小学阶段,是一个人从生理到心理由幼稚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个性发展与形成的一个重要过程,校园原创音乐能为个体提供广阔的德育实践空间,从而更利于个性的培养。孔子认为,音乐能够对人精神上产生影响,所以具有教育作用。他说:“安上治民,真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也有理论家认为,音乐是灵魂的一种世界语言,音乐是表现心灵的表现,是主观情感的创造,具有改善心灵的功能。他们在重视音乐内在的情感的同时,强调音乐的思想性、精神性。匈牙利教育学家科达伊说:“让孩子们置身于民族音乐的丛林中,一种对祖国的深厚的感情自然地就会被培养出来。”在他的思想影响下,匈牙利的学生从小就开始接触民歌和其他的民族民间音乐,这其中所渗透的爱国主义教育比单纯的说教要生动和易于接受的多。

原創音乐与学校德育相联系

音乐把理性转换为感性,让抽象的伦理道德变得直观可感,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情感美育、德育、智育以及多方面教育。它在培养和发展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良好的道德情操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不可忽视的作用。笔者所在学校尝试利用学校师生的才华,用好校本资源创作校园音乐,创作适合校园特色、办学特色的音乐,使德育活动能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在学校德育个性化方向上做了一些探索。把校园原创音乐与学校德育开创性的联系起来,用积极健康的声音抵御庸俗甚至恶俗的东西,代替靡靡之音,更好地净化校园文化氛围。学校的网站上有专门的校园原创音乐工作室,学校师生可以把自己的原创音乐传到网页论坛里供大家欣赏,还可以在后留言评论交流。这些校园原创音乐均出自师生之手,体现着师生的精神风貌,是校园文化中最接地气的形式。这些校园原创歌曲不仅可以成为校园精神的附丽,而且可以承载学校的历史和传统,也反映出学校师生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

原创音乐或言志,或抒情,或直接抒写个体对校园生活的感受,校园原创音乐每一个字、每一个音符无不蕴含着创作者对学校丰富的情感,把这种情感用音乐的形式表现出来便成为活泼精神、鼓舞学习斗志的一种利器,唤起学生集体的荣誉感,激起学生坚定理想和信念以及积极的生活态度。歌以载道,这时候校园原创歌曲就成了传递正能量精神薪火的良好载体。学生在音乐原创实践中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情感道德的崇高,这时原创音乐便成了德育渗透的最好方式。

目前校园原创歌曲《诚信之歌》已经成为学校“诚信教育德育品牌”的主打歌曲,这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很受学生欢迎,歌曲本身也受到校内外教育人、音乐人的关注。但是,让师生进行校园音乐创作不是把他们全部培养成专业的音乐人才,而只是通过他们的音乐实践,通过创作、排演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参与集体活动的协调能力,使一部分同学学会相互合作、乐于交往、善于应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实践证明,喜爱音乐并经常参加音乐活动的人大多感情明锐、思维活跃、语言表达能力强;而活泼、乐观、交际大方,则是让师生在原创音乐实践中获得德育的力量。

有效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中学德育大纲》明确要求充分发挥校歌对学生的激励和约束作用。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润物细无声地抚慰着人的心灵。德育规范人的思想和行为,时时刻刻在约束人的表现;校园原创音乐将德育的内容与形式处理成一首首动听的歌、一幅幅美丽的画,让学生在动听的歌声与美丽的图画中学习人生道德规范,这样就可以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假如音乐是爱的食物,玩吧,无论个人资质如何,音乐对孩子完全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因为有很多原因让玩音乐的孩子对时间有更好的理解。”

在法国导演克里斯托夫·巴拉蒂执导的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克莱门特·马修是一个才华横溢的音乐家,但在1949年的法国乡村,他没有机会发展自己的才华,便成了一间男子寄宿学校的助理教师,这所男子寄宿学校名为“池塘畔底辅育院”。这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一些顽皮的儿童,所以这所学校叫“池塘之底”。用教育家夏丏尊的话说,这是一个没有情爱的无水池塘的底部,看不到阳光,不管什么方法逃不了一个虚空。学校的校长以残暴高压的手段管治这学生。这辅育院像是人性池塘的底部,終年见不到人性的阳光。克莱门特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改善这种状况,闲时他会创作一些合唱曲,教学生合唱,最后他用音乐的方法来打开学生们封闭的心灵。

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儿歌日,但是我国儿歌市场却呈现“无人创作、无人出版、无人买单”的窘境。尽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这种局面带给中小学校园流行歌曲成人化的现象,一些庸俗甚至恶俗的流行歌曲挂在一张张幼稚面孔的口边,而且这种局面暂时无法改变。但这种局面必须改变!那为什么不发动师生自创校园音乐?在校学生追求时尚,喜欢流行音乐,如果教师做一个好的引导,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引入校园歌曲作词作曲大赛,那么,学生们在音乐创作实践中有意或者无意中都会受到音乐的影响,音乐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和谐的发展。音乐会在无形中把师生感受到的真善美呈现出来,并使大家感受到教化的愉悦,那么德育活动就会真正做到寓教于乐了。

【参考文献】

[1]商友敬.过去的而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美]雷夫·艾斯奎斯,朱衣 译.第56号教室的奇迹2[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11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运用校园原创音乐进行道德引领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中学)

作者:张良金

上一篇:方剂学教学研究论文下一篇:学科建设教育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