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教学研究论文

2022-04-20

摘要: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全过程的开端,维系着整个课堂教学的命运。成功的教学导入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同时,还要承担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责任。本文拟从古诗词角度出发,结合自身教学实例,对“中医药学概论”教学导入予以探究。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方剂学教学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方剂学教学研究论文 篇1:

高校《方剂学》课程的探究式教学研究

摘 要:目前在高校的医学教学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来进行《方剂学》教学,存在的问题逐渐暴漏,而采用探究式教学则可以有效的弥补这些问题,并且能提升教学的效果,值得推广。本文通过对传统教学法与探究式教学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探究是教学的优势和应用效果。希望本文的探究能够为相关的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方剂学;课程;评价;探究式教学

方剂学是中西医学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其重视中医理论知识教学,也结合了西医理论,是中西医学中的必须课程,《方剂学》课程中包含很多的重难点知识,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提升学生的临床技能,因此,需要采用探究式教学法来开展教学,下面本文就针对高校《方剂学》课程的探究是教学进行深入的研究。

1 传统方剂学教学存在的弊端

1.1 教学模式死板

《方剂学》传统教学模式是一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讲课学生听课为主,这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不仅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极大的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方剂学》传统教学模式,极大的约束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思维,无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方剂学》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相对较强,但是临床技能运用相对较差,并且也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方剂学》传统教学模式具有单一、死板的不足,往往学生的学习只是单纯的为了应付考试,对知识只是死板的记忆,却并不了解知识的深入内容,这样就会使得方剂学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1.2 教材落后

我国目前高校所采用的《方剂学》教材其中所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总论和分论两个重点,在教学讲解中,着重强调内科方剂,这样就使得讲解的内容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而且我国的方剂学教材在制定的时候,并没有结合当前的临床中西医发展情况,在病例的运用上也较为落后,并没有融入最新的病例,这样就使得我国高校学生所学习的方剂学知识无法有效的运用到临床中,医院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如果教学教材无法与时俱进,就会使得培养出的人才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而我国的《方剂学》教材就面临着这种问题,甚至有些高校的方剂学教材中内容的规划也不合理,出现了很多并不适用的教学重点内容,而一些实用的教学内容却并讲解不明,造成了学生综合技能的不足。

1.3 教学评价单一

《方剂学》教学中,考试的形式较为单一,通常采用的教学方法都是闭卷考试,而且在考试内容上也偏于理论知识,实践的内容考察较少,而且在考试之前,都存在划重点的现象,这样的教学评价方式,使得学生的综合能力无法得到有效的培养。

2 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优势

2.1 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方剂的能力

传统的《方剂学》教学采用的是听讲的教学形式,也就是教师讲课,学生停课的单一模式,这样的教学方式会影响到学生临床技能的发挥。而探究式教学则以问题为主,利用探究的形式,以实践活动为契机,打破单一死板的教学方式,以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问答的教学模式下,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使得高校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临床技能应用能力都能够得到提升。

2.2 有利于锻炼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探究式教学法主要是利用一些临床病例来让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这样可以使得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学生在通过讨论和探究之后,能够更加的熟悉方剂学中的各种临床知识,从而有效的降低临床中脱节现象的出现和发生几率。在方剂学教学中,病例的列举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通过实例教学,可以使得学生能够在真正的临床实践中,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使得其综合的分析能力得到提升,使得学生具有良好的发散性临床思维。

2.3 有利于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采用探究式教学法进行《方剂学》教学,打破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学生不再只是知识的接受者,其也是知识的传递者以及探讨者,探究式教学法,在目的的基础上,设置了相应的教学步骤,利用网络环境来进行教学的开展,在网络上搜寻相关的方剂学知识点,依据这些知识点来解决方剂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可以充分的利用多种渠道来进行相关信息的收集,除了网络还能够利用图书馆以及广播新闻等进行方剂学知识点的积累,从而可以形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

3 探究式教学在高校方剂学课程中的应用

3.1 病例设计要精细化

病例是否符合教学的要求,将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就现阶段的方剂学教学中的病例设计来说,病例在设计的过程中,由于各种临床表现都较为明显,而且体征归纳也很具体,因此,高校学生无法依据从病例中获取的信息来进行自身归纳总结能力的提升,另外,就是因为病例中的临床表现相对较为简单,其中的诊断内容也残缺不全,学生无法依据这些内容来掌握方剂学教学中的重点。

一份高质量的病例中,需要包含病人发病的历程以及病人接受治疗的经过,同时在病例中也要突出体现出相应的辩证思想,并且要融入一些用药的过程,高校学生通过这样的病例,可以充分的了解到病人发病的全过程,就如亲身出诊一样,依据其中的辩证思想,来锻炼自身的归纳总结能力,这样不仅可以使得学生对方剂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更加的理解,也能够使得学生可以提高对方剂学学习的兴趣。由此可见,病例设计在方剂学教学中的重要性。高校教师应该在上课之前,就需要对与教学相关的病例进行集中收集,在课堂教学中活用各种相关病例,从而使得课堂的教学效果得到提升,利用病例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3.2 制定合理的教学大纲,建立有效的探究式教学内容

在高校《方剂学》教学中,要想能够使得探究式教学方法可以得到合理的利用,就需要对教学大纲进行有效的制订和修改,以构建全面的探究式教学内容。在教学中要着重强调方剂的使用方法,突出强调方剂应用的作用,对药物的组合形式以及所能够带来的功效进行科学的讲解,从而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得教学的重点可以得到突出,加深学生的记忆。

3.3 建立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在高校方剂学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法,应该将方剂学的考核形式进行多样化的划分,并且依据教学的重点,选取合适的方剂学考核形式。每种考核形式在方剂学教学中都占有不同的比重。在实验课中,考核的次数被分为3次,只有3次试验都通过,才能够算是考核合格。问题是探究式教学法中的一个重点内容,依据病例提出问题,学生根据问题来进行相关资料的查找,对问题进行解决。而针对案例考核也是通过3次的病例分析来进行,依据重点的病例材料或者是相关的视频来进行考核训练,依据病例分析,总结出相关的诊疗过程以及症状特点等。在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提升,建立合理的方剂学考核方法以及内容的基础上,构建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这一体系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会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也会使得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都得到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更加符合现代高校教学的要求,在《方剂学》教学中,合理的应用探究式教学,不仅能够提升教学的质量,还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在发现问题的时候,解决问题,依据探索来进行《方剂学》教学的开展,从而使得高校的《方剂学》教学能够得到长远和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正祥.对推进探究式教学的思考和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2006,(13):44-45.

[2]姚利民.史曼莉.大学探究式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6):64.

[3]严启英.关注高校探究式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J].高教论坛,2009.(3):73-77.

[4]连建伟.李冀.方剂学(案例版)[M].北京:科学出版协社,2007.30.

作者:刘海洋 雷霞 王晗 刘斌

方剂学教学研究论文 篇2:

古诗词教学导入在“中医药学概论”中的应用

摘 要: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全过程的开端,维系着整个课堂教学的命运。成功的教学导入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同时,还要承担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责任。本文拟从古诗词角度出发,结合自身教学实例,对“中医药学概论”教学导入予以探究。

关键词:古诗词;中医药学概论;教学导入

“中医药学概论”是药学、中药制药等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其内容包括中医学基础理论、中药学和方剂学等内容。中医理论知识较为抽象难懂,课程内容涉及面广泛,要求理解和记忆的知识点较多;同时西医院校学生学习中医药课程的兴趣较为淡薄。基于以上问题,笔者结合药学院学生的特点,就“中医药学概论”教学方法做初步探讨。

一、以古诗词为切入点,增加教学导入的艺术性

1. 诗词导入在中医基础理论中的应用。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较为抽象,学生普遍感觉枯燥难懂,究其根源是现代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过于淡薄。以古诗词为课堂导入,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例如,笔者在讲授阴阳五行章节时,以唐代诗人杜甫的《望岳》“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诗句为导入点,提问学生阴阳在此诗中的含义,启发学生思维。阴阳最初指山的阳面和阴面,进一步引申为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的对立双方。中医学引入阴阳理论,来阐释人体生理与病理的现象。通过古诗词的导入,一方面能增加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形象理解,使学生认识到中医学理论并非晦涩难懂;另一方面可以加强药学院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进一步理解中医学同古代传统文化的渊源。

2. 诗词导入在中药学中的应用。中药学是“中医药学概论”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中药种类繁多,知识点琐碎,学生记忆难度很大。但中药学是药学院学生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知识课,如何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个教师面临的难题。笔者以大学生感兴趣的恋爱故事为出发点,导入南宋诗人辛弃疾写给他妻子的《满庭芳·静夜思》,此首词是作者写给久别的妻子的,表达了相思之情。词中用了云母、珍珠、防风、沉香、郁金、硫黄等25味中药的药名,巧妙地运用了药名字面上的意义,情趣盎然。笔者通过提问学生此首词里包含了多少味中药,每味中药分属于哪个章节,功效与主治是什么。在增加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中药知识的全面理解,为下面分章学习打下基础。

3. 诗词导入在方剂学中的应用。方剂学的学习需要一定的临床知识,然而药学院的学生欠缺的就是临床知识。因此,教师想要讲授好方剂学的课程,必须要充分结合临床案例。然而对于临床案例单纯的列举,容易使学生产生疲惫感。如果结合古诗词为临床案例背景,在教学中恰当地导入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如筆者在讲授逍遥散的主治和功效时,在课堂导入两首诗词:汉代卓文君的《白头吟》和唐代李白的《怨情》。两首诗词都从不同方面描绘了女性因为情志所伤导致肝郁气滞的状态,从而引出逍遥散常用于肝郁血虚脾弱证。这样的讲授,能使学生对方剂的临床应用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比起单纯的临床案例的列举,更富有兴趣与教育意义。

二、结语

成功的教学导入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同时,还要承担起时代的责任。因此中医药教育绝非简单的中医药知识的灌输,更重要的是对中医文化内涵思考后的中医灵魂的传授。作为一名中医药学教师,我们要深刻领悟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药学的紧密联系,建立传统文化背景下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对中医药学相关知识的理解与传播。

参考文献:

[1]许兆亮,王明军.中医药学概论(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2]江丰,张炳立.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促进中医药教育的发展[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7(4):283-285.

(通信作者:赵永恒)

基金项目:湖北医药学院2016年教学研究项目“多学科感知性实验在中药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项目编号:2016028)。

作者简介:李成刚(1984— ),河北邢台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中医骨伤科学;赵永恒(1987— ),河南周口人,硕士,研究方向:中药新剂型与新技术。

作者:李成刚 赵永恒

方剂学教学研究论文 篇3:

以卓越中医计划为契机深化方剂课程考试改革

摘要:以培養卓越中医为目标,改革现行的方剂考试内容、考试方法,以考促学,以考促教,培养中医本科生分析运用方剂及临证组方的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中医计划;深化;方剂课程

2015年,承德医学院入选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承担五年制中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该项目的实施要求各门中医本科课程要深入展开教学改革及考试改革,以提高中医人才的临床应用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方剂是中医运用中药防治疾病的主要形式,介于中医基础与中医临床之间的一门桥梁课程,是中医学理、法、方、药体系的重要环节。因此,开展方剂的课程改革非常必要,方剂课程的考试改革有助于教学改革,通过考试可以了解学生对方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又可以检测教师的教学效果,从而促进学生改进学习及教师改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一、方剂考试改革必要性

“卓越医生”的培养,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为重点[1],但目前大部分中医院校的方剂课程考试基本以应试模式为主,重视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忽视学生临床实践应用能力,导致部分学生对于方剂的组成、功效、主治等背的很熟,但是一进入临床就手足无措,不能临证遣药组方,存在“高分低能”现象,如何提高学生方剂学习积极性和方剂临床应用能力,在深化方剂课程教学改革的同时,深化方剂课程考试改革也势在必行。

二、方剂考试改革的具体内容

(一)平时考核

1.方歌背诵考核。熟练背诵方歌是方剂学习的一项基本功,方歌精简的将一首方剂的组成、功效、主治等主要内容,以诗歌的形式出现,朗朗上口,便于记忆。为此,每单元方剂学授课的前5分钟,随机抽查学生背诵方歌,并记录背诵效果,一学期三次抽查未过者,扣5分。熟练背诵方歌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方剂的综合运用能力大有助益,又可以为今后学习中医临床各科课程及进入临床工作打下夯实的基础[2,3]。

2.门诊模拟考试。方剂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一定数量方剂的学习,能够熟练掌握组方原理和配伍规律,具备分析、运用方剂以及临证组方的能力,提高临床辨证论治的能力。为此,我们设置了门诊模拟考试以提高其临证组方、用方能力。具体操作方法是模拟门诊诊室情景,由标准化病人充当病人角色,根据制定的医案提供主诉并模拟相关病状特征,考生模拟医生角色,进行模拟临床门诊接诊考核,考试时间限制在10分钟内,参加考试学生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收集临床资料,因标准化病人非真正患者,部分诊疗资料如望诊、脉诊等通过监考教师叙述的方式告知学生,学生望舌时,教师口述舌的情况,脉诊时教师口述是何脉象,学生对患者的主诉和现病史给予证候分析,归纳病机,做出诊断,确立治法,给出方剂名称和药物组成及药物加减。此种考试模式既考查了学生运用中医理法方药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辩证诊疗的能力,又考查了学生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分析方剂及临证组方应用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对中医理论及中医药事业的热爱,使学生自发树立“以解决患者疾苦为己任”的责任感。

3.知识竞赛。我校每年举办一次国医节临床技能大赛,大赛内容包含方剂知识部分,方剂竞赛内容围绕教学大纲,以临床常用方为主,主要考察参赛选手对方剂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运用能力,包括两方面:(1)参赛选手说出抽签选定方剂中的药物组成、功效、主治病证、方解及组方特点。(2)参赛选手根据给定病案和医生的诊断,判断给出的处方是否正确,指出不妥之处,需要说明依据并给出正确的处方。该竞赛分两个阶段,初赛阶段主要是在各个班级内部展开,复赛阶段是经过初赛的同一个年级的各个班的前三名学生进行决赛。通过竞赛的形式,同学们再次重新复习了一遍方剂,巩固了主要知识点。

(二)期末考试

传统的闭卷考试从方剂试题库中抽题,因此对方剂考试题型进行了改革,由知识继承性考试转向为知识、能力、技能、素质并重的考试,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基础联系临床,题型主要为A1、A2、B1型选择题,该题型与研究生初试和执业中医师资格考试题型一致,另外还有组成题、简答题和改进型论述题等形式。改革后的方剂考试模式更加注重了学生能力的检测,而非简单的基础知识记忆检测,通过以考促教,以考促学,方剂学授课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时不是简单的传授理论知识,而是更加注重学生自己临证组方、用方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习方剂课的过程中也不会再去机械的死记硬背,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掌握。

(三)方剂考试分析与反馈机制的建立

方剂课程考核结束后,任课教师对学生的方剂成绩、试题质量、试卷进行系统分析,包括整体情况、考试信度与效度、试题难度与区分度,以及问题分析,包括方剂授课教师在教的过程存在什么问题,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并将分析结果分别予以反馈,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反馈给教师,学生学习的问题反馈给学生,从而起到很好的促进和督促作用,为接下来的教与学提供指导。

三、方剂考试改革结果

(一)方剂课程考试改革对学生的影响

方剂课程考试经过一系列的调整改革后,激发了学生的方剂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变被动死记硬背为主动理解掌握,学习成绩有了较大的提升,近几年我校本科毕业生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方剂单科成绩通过率均高出全国水平20%,通过跟踪调查学生在实习医院的临床实习情况,大部分同学反映方剂学考试改革后,对于方剂知识掌握的更牢固,临证处方用药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二)方剂课程考试改革对教师的影响

方剂课程的考试改革是方剂课程教学改革内容的一部分,考试改革的实施有助于推动教学改革的全面实施,包括对方剂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配套改革。革新教学内容,除了基本理论知识的传授外,更加注重基本技能和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加强方剂临床应用和古今经典医案的讲授;革新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加强互动式教学,如本教研室授课教师在《方剂学》教学中应用情景教学法,学生角色扮演,引入案例,并将之与辨证论治相结合,能够把教学内容直观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在实例中突出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创造力以及辨证论治的能力,锻炼医患沟通能力,缩短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的距离,从而提高教学效果;革新教学方法,倡导开展创新教育活动及启发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性学习方法及思考模式[4]。

通過系列方剂课程考试改革的实施,不仅对教学起到了反馈、调节、评价和促进作用,也提高了学生的临床思辨和诊疗能力。同时随着考试模式改革的开展,带动了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实施,使教、学双方均摆脱了应试教育的束缚,发挥了以考促学,以考促教的作用,提高了整体的人才培养质量。虽然方剂考试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今后将继续努力,不断研究、改革和创新,使方剂的整体教学效果有更大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郑洁,刘雨清.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卓越医生培养”病理学教学模式探索[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14,23(6):557-559.

[2]于鹰,平静.论中医学专业方剂学多元考核模式的构建[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6):72-73.

[3]王蕾,李明,徐大鹏,等.基于提高学生素质的方剂学考试方法和内容的改革与创新[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增刊),2010:183-186.

[4]胡方林.中医方剂学考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医教育,2010,29(1):37-39.

Key words:Chinese medicine plan;deepening;prescription course

作者:计小清 刘岩 李连泰 赵玉堂 高占华 孔令娟 熊鑫 赵印涛

上一篇:影视类教学探究论文下一篇:原创小学教育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