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危机形成原因分析论文

2022-04-24

摘要: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特征,分三个阶段来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然后对我国已有的上门追债、法律诉讼、债转股、资产证券化等解决途径进行分析评价,最后结合国外的处置方法给予建议。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次贷危机形成原因分析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次贷危机形成原因分析论文 篇1:

关于金融危机的十个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 教授

这场起始于美国次贷、发端于华尔街、正在对世界经济和全球金融体系产生深远影响的“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它究竟会向什么方向发展?对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会产生什么样的重大影响?

中国金融改革虽然进行了20多年,但全面开放的步伐才刚刚迈出,市场化、国际化无疑是中国金融改革未来必须坚持的基本方向。

目前,虽然还难以对这场金融危机的未来走向和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作出准确的判断,但从其形成原因、过程和已呈现出的特征看,从各国政府救市或救经济的政策看,以下十个问题值得深思:

问题一 全球金融危机:必然还是偶然

关于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与常见的“制度说”、“政策说”和“市场说”之解释不同,我倾向于“周期说”。

“周期说”认为,这次金融危机是全球经济周期的一种反映,是上世纪30年代大危机以来全球经济结构、贸易结构、金融结构大调整在金融体系上的一种必然反映,是对国际经济金融体系中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现代金融或资本市场)在不同经济体之间的、过于严重的结构性失衡的一次重大调整和校正,以实现资本市场、金融资产在规模和结构上与其赖以存在的实体经济相匹配。

从这个意义上说,“百年一遇”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只会发源于美国、发端于华尔街。因为在那里,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现代金融),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结构上都已严重失衡,华尔街的极端利己主义行为把这种失衡推向了极端,金融危机一触即发。雷曼兄弟破产,不过是冲破了金融危机最后一道窗户纸。

问题二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现代金融):谁主沉浮

金融危机发生后,大家首先想到,金融市场是否存在过度的扩张?那么,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是否背离了实体经济的要求?这需要回答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现代金融)的关系,谁主沉浮?

“谁主沉浮”一方面包含着金融、资本市场的发展从最终意义上说必须受制于实体经济。没有实体经济的增长,金融的快速发展就失去基石,若到了“泡沫化”程度,则势必对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产生严重损害。另一方面,以资本市场为核心的现代金融,并非实体经济的附庸。它们之间是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现代金融对实体经济起着主动地推动作用。我们常说“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道理就在于此。

我们不能因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出现就否认二者之间的依存、促进关系,以及现代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推动地位。

把握这两者之间的平衡关系,可谓“道在中庸两字间”。

问题三 从单极到多元: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基本方向

目前的单极货币体系有其内在缺陷,包括利己性,缺乏有效的约束和监管,缺乏内在的制衡机制。我们的研究认为,它的确是这次金融危机产生的重要原因。改革现有的单极(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可能是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最重要的金融制度变革。

胡锦涛主席在20国集团领导人会议上讲话中提出,要改善国际货币体系,稳步推进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共同支撑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从未来战略目标看,人民币显然要成为重要的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一元。

依照我的理解,未来多元国际货币体系可能是三元结构,美元、人民币、欧元三足鼎立的体系;也可能是四边结构,美元、人民币、欧元、日元所形成的四边货币体系。为此,必须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使其在不太长的时间里(例如到2010年底)成为完全可兑换、可交易的货币,这是成为国际储备性货币的基本前提。同时,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要有足够的规模且结构必须均衡。

当然,我们也必须深刻认识到,中国在享有世界“铸币税”权益的同时,也将使本国金融体系更加市场化、国际化,也意味着金融市场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加。

问题四 国际金融新秩序如何重建

重建国际金融新秩序,是各国政府在应对这次金融危机时所考虑的核心内容。

除了建立多元国际货币体系外,还应考虑以下三个问题:

1、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改革和完善国际监管体系,建立评级机构的行为准则,形成覆盖全球市场统一的财务监管标准,加大全球资本流动的监测力度,特别关注各类金融机构和中介组织的风险揭示,增强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的透明度。

2、推动对现行国际金融组织(如IMF、世界银行等)的改革,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组织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改善国际金融组织内部治理结构,建立国际金融危机救助体系,提高国际金融组织履行职责的能力。

3、促进国际金融市场体系的变革与调整。新金融中心的出现,是全球金融新秩序重建的核心内容之一。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重大调整,国际金融中心正在发生漂移,以上海为核心的另一个新金融中心正在形成,它将与纽约、伦敦一起构成三足鼎立的全球金融中心新格局(也有人认为,上海将与纽约、伦敦、东京构成一个四边结构的全球金融中心新格局)。

问题五 政府干预:并非国有化的过程

现在有一种理论上的误解,认为各国政府为应对金融危机,以包括收购部分金融企业股权的形式干预市场是国有化的过程,以此过分夸大政府的作用。这就如同在危机出现之前,有人过分夸大市场的作用一样。

实际上,在现代经济活动中,政府和市场都不是万能的。政府不论以何种形式干预,一定是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出现了系统性危机之后的行为,是一种对市场功能缺失的校正,是一种利用政府信用稳定市场预期、恢复投资者信心的行为,危机之后还是要让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而并非经济的国有化过程。只是危机之后的回归更多了一份理性,多了一些监管和约束。

深入研究和剖析这次金融危机形成的原因和演变过程,系统评估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所带来的全面、深刻影响,对于政府为何必须救市,如何救市,以及在什么环节上救市都具现实意义,对于中国未来的金融改革亦有重要参考价值。

就中国目前经济和金融体系(主要是资本市场)出现的问题来讲,面对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宏观经济政策重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是正确且必要的。不过,需要进行结构性微调的是,这个旨在救经济的政策应充分体现市场原则,同时兼顾金融体系和结构的稳定,因为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的稳定有利于刺激内需。

问题六 金融创新与市场监管:如何匹配

有人把这次金融危机发生的直接原因简单地归结于金融创新或金融创新过度,这种认识过于肤浅,也过于武断。

金融创新的基本驱动力来自于实体经济需求和金融体系自身的风险管理。金融创新推动经济社会进步的前提是与创新同步的风险监管。风险监管就是要防止那种脱离实体经济需求,不断制造风险、任意放大风险的金融产品的出现。所以,充分揭示风险来源,合理评估风险程度,提高市场透明度,是风险监管的核心要素。

为此,我们必须改进信用评级机制,完善风险评估体系,建立与金融创新相适应的风险定价模型。

问题七 创新型金融机构发展的基石

这里说的市场化创新型金融机构,指的是以市场(主要是资本市场)为平台、具有较强创新功能的金融机构,一般不包括以信贷为主要业务的商业银行。因为后者有严格的杠杆约束和非常标准化的风险监测系统,前者则无论在资产扩张还是在风险约束方面都有相当大的自由空间。

在市场化创新型金融机构中,投资银行无疑具有最典型的特征。

美林(Merrill Lynch & Co.)、高盛(Goldman Sachs)、摩根斯坦利(morganstanley)、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 Holdings Inc.)和贝尔斯登(Bear Stearns Cos.)都曾是现代版金融学教科书经典故事的制造者,推动着金融结构的变革和金融功能的无限延伸。在投行100多年的演变进程中,其外在功能从资本市场金融服务提供商(如证券经纪、IPO、购并、投资咨询)到基于收益与风险对冲服务的资产管理业务,再到直接从事风险交易的投资理财和产品设计、销售服务。对风险利润的疯狂追逐使得他们在创造金融巅峰的同时也在挖掘掩埋自己的坟墓。

事实证明,包括投行在内的所有金融机构都必须建立一个收益与风险相匹配、相制衡的机制,风险约束过度而激励功能不足则会损害金融的效率,从而丧失竞争力;而风险约束不足、激励功能过度,又必将使风险急剧加大,从而可能丧失存续的能力。

所以我认为,美国五大投资银行的集体迷失,本质上是一种制度的迷失。

问题八 金融高杠杆何去何从

有研究认为,从技术和市场角度看,这次金融危机之所以对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影响如此强烈,与金融的高杠杆率有密切关系。

杠杆化是金融与生俱来的特质,随着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的相当长时期里,金融杠杆率有不断提高的趋势,商业银行的杠杆率一般在10-12倍,投资银行的杠杆率通常在30倍左右,最高时的杠杆率曾超过40倍(摩根斯坦利),衍生产品的杠杆率一般在20-30倍(保证金在5%-3%左右),个别衍生品的杠杆率曾达到过100倍(其保证金为1%)。商业银行10-12倍的杠杆率通常被认为是金融的基准杠杆率,是现代金融杠杠率的起点。

在实际经济活动中,金融的高杠杆率的确是一把双刃剑。它创造了金融的活力和流动性,也加大了金融体系的波动和不稳定性,金融繁荣时它是天使,金融危机时它是魔鬼。

为了阻止金融危机的进一步恶化,防范更大规模金融危机的到来,金融的去杠杆化在全球金融特别在美国,成为危机时期重要的防御性措施。而在中国,不存在美国式的金融高杠杆,因而也不存在去杠杆化的问题。中国金融体系的市场化程度仍然很低,改革开放和创新仍然是我们面临的主要任务。

问题九 资产证券化:

制造危机还是分散风险

资产证券化与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形成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在我看来,有两点似乎已经清楚:一是资产证券化不是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二是资产证券化改变了风险的表现形式,使风险的存量化变成了流量化。从次贷危机到次债危机,风险的源头没有变,改变的只是风险的载体和形式。

资产证券化不是制造风险,而是分散风险。问题的关键在于证券化背后的资产是什么,以及如何评估基础资产的价值,如何充分揭示证券化资产的风险。

在中国,资产证券化还处在初始阶段,资产证券化率还很低,这客观上制约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宽度和厚度,中国商业银行体系巨额的优质资产使资产证券化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大力加速资产证券化是我们发展资本市场的重要突破口,对构建一个富有弹性、可以充分有效分散风险的现代金融体系意义重大。

问题十 货币政策目标:单一目标还是均衡目标

在分析这次金融危机形成的原因时,有人认为格林斯潘式的货币政策是导致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这一分析值得商榷。

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是现代货币政策的倡导者和最重要的实践者。他率先将货币政策关注的目标从CPI的变化转向资产价格的变化,并以此来调节经济增长。这种转向意味着现代货币政策时代的到来,这是格林斯潘对这个时代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格林斯潘也曾天真地认为,贪婪无度的华尔街在法律的威慑和道德的感召下,会变成遵纪守法、内心自律的模范,因而放松了外部的严格监管。现在看来,内心自律的防线在巨大的利益冲突下都会崩溃。

我们一方面应当铭记格林斯潘的失误或教训;另一方面必须深刻体会格林斯潘货币政策目标转向的宏观战略宏图和理论精髓。中国在经济和金融发展过程中,基于法律和制度之上的外部监管仍十分必要。更为重要的是,必须推动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的转型。货币政策十分关注实体经济某些信号的变化如CPI的变化,并无不当,但当这种关注到达置其它而不顾的极端状态时,就可能走向目标的反面。

中国经济的崛起需要一种具有变革精神并顺应现代金融发展趋势的强国金融战略。没有推动金融结构变革的货币政策,就不可能形成强国金融战略。所以,在今天,中国的货币政策既要关注CPI的变化,还要关注金融体系的结构性变革和资本市场的持续稳定发展,资产价格的变化理应纳入其关注的视野之内,只有这样,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才会具有更盈实的基础。

编辑:姜新菊jiangxinju@gmail.com

作者:吴晓求

次贷危机形成原因分析论文 篇2:

论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原因及解决途径

摘 要: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特征,分三个阶段来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然后对我国已有的上门追债、法律诉讼、债转股、资产证券化等解决途径进行分析评价,最后结合国外的处置方法给予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解决途径

文献标识码:A

巨额的不良贷款不仅影响着银行体系的稳定,而且削弱了银行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化解不良贷款已成为各国防范金融风险、促进金融深化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我国由于体制和各种政策上的原因,整个金融系统存在巨大规模的不良贷款,已经使得我国银行业隐藏着巨大的经营风险;加入WTO后,随着金融业的逐渐开放,我国银行业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各家商业银行都在市场中努力发展和壮大自己,但这并不能自动地保证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问题能够得到彻底解决。

1 文献综述

1.1 形成的原因的文献综述

关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国内外许多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分析。其中比较重要的理论和观点有以下几种:

(1)经济基础成因论;其认为经济运行风险广泛存在,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是经济运行风险的反应。国内大多数大多学者认为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是由国有企业风险转嫁而来。樊纲(2003)认为银行坏帐在一定意义上是准国债。

(2)预算软约束理论;郑江淮(2001)等人就国有企业软约束和银行风险积累,不良贷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国有企业的软约束与不良贷款之间有着相关关系,目前的改革并没有从实质上解决国有企业的软约束问题。

(3)信息不对称理论;信息不对称会引起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从而使得金融机构具有内在的脆弱性,不良贷款产生不可避免。斯蒂格里兹和魏斯(Stigitiz&Weiss,1981)的研究证明信贷市场广泛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国内学者许国平和陆磊(2001),王克明(2002)等人则运用信息不对称的原理分析了信贷市场上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以及由此引起的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沉淀。

(4)银行自身成因论;这种理论可以分为两种观点:委托代理论和银行自身行为论。尚教蔚(2002)分析了商业银行体制与风险的关系,认为国有商业银行组织体制存在很大弊端,降低了效率,增加了经营风险。银行自身行为论从银行自身行为方面探讨了银行信用风险的根源。聂庆平(2002)从内控角度分析认为国有商业银行缺乏内部控制机制,贷款管理制度不健全,违规行为时有发生,使不良贷款逐年积累。

1.2 解决方法的文献综述

国际上关于不良资产处理问题起步较早的是美国。美国银行在进行不良资产重组时采取了足额提取损失准备金、债权放弃转让出售、实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等一系列方法,为其它国家的不良资产处理提供了借鉴意义。日本、韩国在经历金融危机的冲击后,也纷纷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解决不良资产的问题。如日本的“过渡银行计划”、韩国成立的专门负责清理业务的“成业公司”等。

国内关于银行不良贷款问题的研究始于1994年,但当时并未引起银行的高度重视。直到1999年,国家成立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从国有银行剥离巨额不良资产,银行界才开始积极参考各种研究成果,从中寻求不良贷款的解决途径。何仕彬(1998)在他出版的《银行不良资产重组的国际比较》一书中,按工业化国家、发展中国家、转轨国家的国家群体分类进行比较,分析了不同国家处理不良资产方法的异同。阙方平、夏洪涛(2002)提出了外部处置与内部处置相结合原则、存量处置与流量处置相结合原则、成本最小化与收益最大化原则等。

2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

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始—终是困扰我国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改革与发展的主要瓶颈。长期以来我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绝大多数集中在国有商业银行。如图1所示,是2005-2008年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情况。可以看出,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有76%集中在国有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挤占了其他银行超过30%的不良贷款比重。由此可见,我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问题归根结底主要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据中国银监会初步统计,截至2008年12月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5681.8亿元,比年初减少7002.4亿元;不良贷款率2.45%,比年初下降3.71个百分点。虽然不良贷款的总量和比率近年来都呈现出双降的良好态势,但如此高的不良资产对我国银行业仍是十分严峻的威胁。处理现有不良贷款并且控制新生不良贷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我国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3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到九十年代初期,主要是政府指令性贷款项目失败形成不良贷款;第二个阶段是1992年到1997年左右,主要是市场经济改革开始后,企业改制,不适应市场竞争而破产,以及银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低形的不良贷款。这部分占比最大,约占不良贷款总额的60%左右;第三个阶段是1998年以后形成的不良贷款。由于政府加强监管,银行加强风险控制与内部管理,不良贷款发生率大大下降。

3.1 第一阶段

八十年代初期,经济改革刚刚起步,基本处于计划经济条件下,当时企业资金由财政供应,银行只是财政的出纳,固定资产投资由政府下达,在这段时间银行的信贷规模较小。之后,市场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提高,出现了银行与企业的信用关系。拨改贷后,企业所需流动资金改由银行贷款,财政不再拨付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也很大一部分由银行贷款解决,导致大量银行信贷资金被迫垫支,这必然造成银行大量短期信贷资金被长期占用,贷款不能按期收回,流动性差。银行贷款不断增加,不良资产相伴出现,据业内人士估计,这段时期内不良贷款率大多在10%以上,到20世纪80年代末达到15%,总额不超过2,000亿元,是不良贷款形成的初期。

3.2 第二阶段

1992年至1997年左右是银行不良贷款增加较快的时期,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1992年和1993年经济过热,大量信贷资产用于房地产和股市投机,在1993年下半年,政府实施宏观调控整顿金融秩序后,一部分信贷资金被套牢在房地产和股市上,形成不良贷款;二是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一部分国有企业不适应新体制的要求,亏损不断增加,停产半停产甚至破产,国有企业是国家银行贷款的主要债务人,其经营好坏直接影响到贷款的偿还能力,这就成了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一个重要的经济根源,由此形成了3,000亿元以上的不良贷款;三是银行经营管理上的失误。当时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是单一的国有产权。这就很难发挥产权制度本身应有的经济功能,直接导致了国有银行治理结构有效性的低下,难以建立对经理层的有效激励和约束机制,容易出现“内部人控制”问题。

3.3 第三阶段

1998年以后形成的不良贷款。由于政府加强监管,银行加强风险控制与内部管理,不良贷款发生率大大下降。

以上是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和商业银行的发展来论述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还与我国法律制度不健全相关。市场经济是法律经济,我国法律制度的确立滞后于经济的发展,之前我国的法律制度还十分薄弱,这种法律环境不利于银行防范不良贷款的形成。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担保法等主要金融法律直到1995年才颁布实施,在此之前担保贷款较少,大量的政策性贷款是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主要途径。

4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解决途径

4.1 国内的处置方法及对其的评价

(1)传统手法;上门追债、抵债资产拍卖、法律诉讼这几种常规手段操作简单,牵涉环节少,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最多。

(2)成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清理银行不良资产;将不良资产从银行剥离,减轻了银行沉重的负担。但由于剥离的资产是建国以来积淀多年的不良贷款,形成原因复杂,剥离额度远远不足,资产质量非常差。在目前社会信用恶化的市场环境下,加快资产处置速度与提高资产回收率形成了一对矛盾,处理起来有很大的困难。

(3)债转股;将银行对企业的债权转化为股权,之后通过阶段性的持股后适时转让股权。将企业推向资本市场,引入新的投资者,对企业进行再造,发挥企业整体资源的资本功能,从而为银行的债权资产带来保值、增值的希望。债转股是比较有效的手段。

(4)资产重组;资产重组的方式有很多,我国商业银行可采取重新安排贷款、给予流动性支持、停免息、挂帐等措施,还有抵押品、公开拍卖、招商租赁等方式。

(5)资产证券化;这是一种很好的处理方法。通过不良资产证券化,可以把本来要日后较长时间才能回收的资金提前收回。在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方式受到很大质疑,但是我们不能将两者等同。建设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的成功表明我国金融界对于资产证券化与次贷危机之间的关系有了正确理性的认识。

4.2 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解决途径的建议

上述解决途径中传统手法最直接,可以继续采用,成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清理银行不良资产的方式效果并不是很理想,需要政府加强监督管理,而债转股、资产重组和资产证券化的方式都不是很成熟,但是可以预见会是很有效的方式,所以应该加大学习和实践的力度,结合我国国情,调整和完善,以期达到更好的效果。此外,还可以更多的借鉴国外的解决方式和操作方法。以日本为例,日本积极运用多样化和市场化资产处置手段,利用政府鼓励的冲销法预提呆账准备金,通过发行优先股和长期债券来筹集新资本,对不良资产的捆绑式公开拍卖,利用欧美银行二级市场出售不良债权,出售银行不动产抵押品,设立不动产经营公司以及实施不良资产证券化等。

我国商业银行应建立科学的不良贷款管理体系,完善不良贷款相关内部控制。政府应提供市场运行的规则,确保社会体系的正常运行。监管部门应逐步完善监管措施、加强监管力度。通过各方面的努力,严格控制不良贷款,使银行稳健高效地经营,从而保证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樊纲.银行坏账其实是“准国债”[J].南方周末,2003,(2):13(第2版).

[2]阙方平.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及其处置的制度性再思考[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3,(4):2-38.

[3]聂庆平.我国银行不良贷款与银行改革政策的建议[J].经济科学,2002,(3):23-32.

[4]沈炳熙.资产证券化中国的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0).

[5]尚教蔚.国有商业银行.困境、出路与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6]王克明.银企关系中的道德风险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8).

[7]许国平,陆磊.不完全合同与道德风险——90年代金融改革的回顾与反思[J].金融研究,2001.

[8]郑江淮.国有企业预算约束硬化了吗?——对1996-2000年信贷约束政策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1,(8).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作者:周晗菲

次贷危机形成原因分析论文 篇3:

浅析美国次贷危机应对政策

【摘 要】2008年,由华尔街引发的金融海啸迅速造成了全世界的经济不景气,很多人认为这场衰退仅次于1929年到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本文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作为这场经济危机始作俑者的美国银行业次贷危机形成原因和美国政府与美联储的应对方式、相关政策。

【关键词】经济危机;次贷危机;政策

一、2008年次贷危机简介

次贷危机是指由美国次级房屋信贷行业违约剧增、信用紧缩问题而于2007年夏季开始引发的国际金融市场上的震荡、恐慌和危机。

在美国,贷款是非常普遍的现象。然而在这里失业和再就业也很多见,一些收入并不稳定甚至根本没有收入的人就被定义为次级信用贷款者,简称次级贷款者。次级抵押贷款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这些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由于美国等一些国家放松了购房信贷的标准,使得次级房贷市场形成。这些次级贷款经过华尔街包装成金融产品,在市场上出卖、用高息吸引金融机构和对冲基金购买。

但好景不长,美联储连续17次提息,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升到5.25%。利率的大幅攀升,加重了购房者的还贷负担,美国住房市场开始急剧降温。受此影响,很多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借款人都无法按期偿还借款,购房者难以将房屋出售,或者通过抵押获得融资。这种局面直接导致大批次贷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银行收回房屋,却卖不到高价,大面积亏损,引发了次贷危机。

二、美联储所采取的政策及其预期影响

1.传统货币政策

(1)降息

联邦基金利率(Federal Rate)是目前美联储公开市场操作的主要目标,联邦基金实际上就是各行在美联储为满足准备金要求而存放的准备金,准备金有盈余的银行会与准备金账户上出现不足的银行进行交易,这些交易形成了联邦基金市场这一美国最重要的货币市场。美联储可以通过买卖债券调节准备金供给,从而影响利率水平,使联邦基金利率达到目标水平。经过反复的操作之后,对该利率的调整事实上存在告示作用,即只要美联储公布了利率目标后,市场就能自发地调整利率水平,使其达到这一目标。

美国在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后出现了信贷紧缩现象,利率保持在6%左右,这已高于美联储原先确定的5.25%的目标。于是美联储为使利率保持在稳定水平,被迫先后买入240亿和380亿的国库券。美联储这样的操作,预期是增加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在2007年9月18日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确定为4.75%,降息50个基点。在此之后,自2007年9月18日至2008年12月16日,美联储先后多次连续降息,将联邦基金的利率由原定的5.25%下调至0%~0.25%之间,事实上实行了零利率政策。

美联储这一连续降息的政策,其目的,单纯来说,是为了增加货币供给、增强市场活力。按照基本的经济学理论,I=I(r),利率与投资呈负相关的关系,降低利率、降息,有利于活跃市场僵化的气氛,让市场的流动性增强,增强投资信心市场信心,期望缓解信贷紧缩现象。

(2)贴现利率调整

美联储可以通过贴现窗口向商业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提供流动性,通常情况下,存款企业只有在流动性危机的时候,才会通过贴现窗口借款。实际操作中,贴现窗口的调整存在许多掣肘,因而效果并不如公开市场操作。

次贷危机爆发后,美联储对贴现利率进行了调整。2007年底至2008年底,美联储累计下调贴现利率575个基点,并将贴现利率与利率之间的差距由100个基点下调到25个基点。由于在正常情况下非银行间市场(如商业票据市场或资产支持证券市场)是美国家庭和企业获得贷款的主要来源,而向金融机构贷款还不能直接解决这些市场的流动性减少的问题,所以美联储之后还多次放宽可接受贴现票据的范围。

美联储扩充接受的抵押品的范围是为了提高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意愿,以帮助受困的金融机构以更低的成本获得融资,希望能够促进非银行市场的恢复和发展。

2.量化宽松政策

常规的经济衰退时期,美联储通过购买短期政府债券,以增加市场上流动资金的方式使得联邦基金利率这种短期利率下降。短期利率下降再进一步传递到长期利率,引起购房、汽车贷款等长期利率下降,刺激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

而当利率大幅度下降至接近零利率时,传统的货币政策失效。短期利率没有了下降的空间,此时美联储通过购入长期债券直接影响长期利率,此即量化宽松政策。2008年11月起,美联储陆续推出了多轮量化宽松政策,试图从不同的方面来帮助经济增长。

三、政策实际的效果及其原因分析

1.美联储选择货币政策救市的必要性

事实上,在次贷危机发生之前,美国政府一直通过发行大量国债的方式实行着扩张性财政政策。小布什在任期间的大规模减税计划以及伊拉克战争使得美国政府债台高筑。2009年奥巴马政府制定的经济刺激方案更是进一步加重了赤字。然而,随着金融危机的深入,高额的财政赤字使美国政府难以继续大规模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由此,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成了最后的手段。

2.传统货币政策

(1)降息政策的实际影响

美联储的降息政策并没有达到其预期的效果,并没有达到增加货币量、盘活市场的效果。其中一个原因是,美联储为了保持基础货币量的稳定,不断通过公开市场进行对冲的操作,将救援释放的货币同步回收,这使得美国的基础货币供应量同比仅增长2.09%;另一个另降息政策没有打成目标的原因在于,实体经济存在“投资陷阱”。如果人们和企业主对于未来的预期十分悲观或者十分不确定,无论利率怎么下降,投资都不会增加。

(2) 贴现窗口的实际影响

贴现窗口理论上作为一种成本非常低的短期资金来源,在次贷危机中起到的作用却非常有限。这是因为在次贷危机的大背景下,市场变得非常敏感,对负面消息的承受能力也会降低。银行从贴现串口借款,如果被市场得知,则会被理解为财务状况不佳的表现,这对于银行来说更为致命。

3.量化宽松政策

(1)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货币市场流动性紧张的局面

在第一轮量化宽松政策之后,美国基础货币量有大量的增长,市场流动性紧张局面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但是相比于基础货币量的增长,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并不是非常明显,从2008年11月到2010年3月,M1增长14%,M2仅增长7%。这是因为虽然美联储通过各种货币工具将大量资金注入金融市场,但是整个市场处于流动性陷阱之中,金融机构又将资金以超额准备金的形势存回到了美联储之中。那些有着大量不良资产的企业仍然不愿意进行投资,以防资产负债表的进一步恶化,所以信贷融资环境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

(2)保护了金融机构

由于流动性货币的大量注入,2008 年下半年之后,金融机构破产的势头被止住了,美国的金融机构并没有出现像上世纪几次金融危机一样的大规模的倒闭(比如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的金融危机中一共倒闭了数千家商业银行),在此次的金融危机中,倒闭的400多家银行主要以中小银行为主,对美国金融业的影响有限。

(3)促进了国内房价水平的稳定

通过低息政策和信用扩张政策,美国房地产价格的下颓趋势得到了很好的抑制。美联储通过对长期债券的购买,增加市场对长期债券的需求,长期债券的价格随之升高,从而降低长期债券的收益率。长期债券利率下降后,通常可以导致购房贷款利率、汽车贷款利率等长期利率下降。此举导致更多的资本流向房地产市场,房价水平得以保持稳定。低美国房地产价格指数从2008年11月开始止住下滑趋势,并在此后的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

(4)美联储负债规模扩张

在第一轮量化宽松政策之后,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较危机扩张了2.5倍,资产方中出现了大量的联邦机构债券和抵押品,但是由于信贷产品价格得到稳定,美联储并没有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

四、总结

为了应对由房产市场低迷引发的次贷危机,美联储采用了以降息、贴现利率调整为代表的传统货币政策和增加货币供给的量化宽松政策。

由于利率大幅降低,传统货币政策并未起到预期效果。因而四轮为期六年的货币宽松政策成为了拯救美国经济的最后一根稻草。在第一轮货币宽松政策中,美联储采用购买国债、住房抵押债券等多种途径相结合的方式,稳定了房地产的价格,维护了金融市场的稳定。而在第二、三、四轮货币宽松政策中,美联储大量购买国债降低了失业率,改善了劳动力市场。总的来说,货币宽松政策虽然大幅度增加了美联储的资产负债,但它显著改观了由次贷危机所引发的一系列美国经济问题,并未造成通货膨胀等明显现象。

参考文献:

[1]张成思. 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货币供应:回归货币主义?.世界经济.2012(08).

[2]王健.还原真实的美联储.浙江大学出版社.

[3]李欢丽.流动性偏好、流动性陷阱与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失灵[J].新金融.2013(08).

[4]李自磊,张云.美国量化宽松政策是否影响了中国的通货膨胀?——基于SVAR模型的实证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3(08).

作者:曹兰涛

上一篇: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分析论文下一篇:证券投资基金套利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