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危机特点分析论文

2022-04-20

[摘要]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与影响是深刻而长远的,本文试图从这次次贷危机的根源出发,分析其产生的机理及风险累积过程,挖掘金融系统发生次贷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并在此基础上阐述次贷危机带给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思考、对金融监管改革的启示及可以采取的积极措施。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次贷危机特点分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次贷危机特点分析论文 篇1:

金融风险防范中经济法的价值作用

摘 要:纵观全球发展史,随着各国经济联系的愈加紧密,金融危机产生次数随之增多,因此,需制定相应的金融风险防范措施,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经济法实行的宗旨在于增强我国金融行业整体竞争力,推进金融体制优化升级,因而从经济法角度研究其在金融风险防范中的重要价值,提出其在金融风险防范领域的应用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经济法;金融风险;价值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并波及全球,经济法的价值与重要性也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得以体现,意味着宏观调控与市场监管必须双管齐下,同时利用经济法调控金融市场,方可保障金融市场运行秩序的稳定与健康发展。

1 经济法及金融风险的特点分析

1.1 经济法的特点分析

首先,经济法的显著特征之一便为具有持续健全性。我国金融运行环境受其影响,在法律层面得以被进行了有效的规范,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与金融项目的发展,降低了经济发展道路上存在的缺陷与问题,进而不断推动经济进步,凸显出经济法的持续健全特征[1]。中国社会飞速发展,经济法的内容被不断更新充实,为提升经济法推行的实效性,应辅以多种手段及工具,识别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而创造有利于开展经济活动的良好氛围,为金融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次,经济法涉及领域广泛。目前我国经济系统的多元性、综合性不断增强,有助于降低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缺陷与不足的概率。经济法作为我国的核心法律体系,理应多角度、多层次地考虑如何更好地满足目前与将来的经济发展要求。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处于经济法管理范畴下的行业数量不断扩充,对我国经济领域的各种行为及活动具有较强的规范及监管作用。随着处于经济法管理范疇下的行业数量的不断扩充,将加倍突显经济法的重要影响,更方便我国各领域工作的开展。

1.2 金融风险的特点分析

按照我国目前的社会发展形势分析,应格外注重对金融风险的防范。在社会经济进步过程中,各行各业密不可分。因此,需认识到金融风险对经济风险产生的影响,尽可能地把控平衡其中的关系。一旦未能及时选择可行的控制方式,将产生更大的不可抗风险因素,引发金融风险。根据以往历史经验,不定时发生是金融风险的显著特征之一。例如,美国金融危机受次贷危机牵连,产生速度快,一旦国家无法承担资本运行,不但银行等金融机构将大范围倒闭,国内金融的运行也将受此影响,最终导致国内金融风险的产生[2]。金融风险受各类要素影响,与生活紧密结合,且持续时间较长,将对国家与民众造成深远的负面影响。若金融风险不断积累,终将产生金融危机。在风险累积过程中,若国家能快速采取有效措施遏制风险的继续产生与累积,可有效提高控制金融风险的概率,极大地便利后续金融风险处理工作的开展。

2 经济法在金融风险防范中的重要价值

通过分析金融危机形成的原因不难发现,无论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亦或是2008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其产生的最核心的原因在于法律层面存在漏洞。经济的发展无法脱离法律的保护,尤其当前正处于金融飞速发展的时期,无论企业或者个人均需在经济法相关法律制度的监管下开展各项交易与投资活动。经济法具有较强的社会功能,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为效率价值,二为安全价值。

2.1 效率价值

在中国,大多数的法律学家一致认可经济法具有极强的社会功能,经济法与社会经济具有不可分割性。因此,政府在引导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更加重视市场经济效益问题的解决方法,应以社会主体为经济法基础,以获取最大社会经济利益为经济法目标,通过推行经济法,提升金融市场的整体效益,带动中小规模企业的发展,实现社会经济平均水平的增长。

我国金融行业及宏观经济的快速成长,经济法在其中发挥了不可忽略的直接作用。譬如,一方面,经济发展趋势受经济法的指引与领导;另一方面,社会大众既可参照经济法监察其他经济主体的行为,同时可按照经济法合理规范自身的运营行为,确保运营行为时刻处于经济法允许范围之内[3]。因此,在各类与经济有关的活动中,经济法均对其进行了合理的规范与监督,即经济法的效率价值可体现在经济管理活动的整个流程中。单从经济领域观察,经济法凭借自身的效率价值,可快速筛选出市场中出现的各种不同类型的金融活动,从而选择与行业发展需求匹配的合理项目,科学分配市场中的各类资源,确保资源利用最大化。因此,实施经济法有利于预防金融风险。

2.2 安全价值

我国社会发展道路上应重点预防金融风险,若金融风险预防力度降低或预防方式使用不当,将极易引发金融风险产生,不利于金融市场乃至整体社会的进步发展。安全是法律促进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首要前提。经济法的价值取向目标为保障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因此,经济法需达成的安全价值目标是保障金融行业稳健发展的重要前提。为预防金融风险的产生,确保金融业平稳发展,国家务必建立针对金融行业的管理机制。经济法的健全落实及对金融风险的预防与处理,均应使用平缓的方式进行[4]。就某种程度而言,金融风险形式多样,经济法同样使用方便灵巧,在两者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需使用作用平稳、持久的工具与手段预防金融风险。例如,可优先对我国境内的公共基础设备及公共项目加以完善,以消除产生金融风险的必要条件,继而推行经济法,可更为有效地预防金融风险的产生。综上所述,合理实施经济法可促进金融市场的平稳运行,有效规避其前进道路上存在的各类风险,为金融公司的发展进步营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3 经济法在金融风险防范方面的应用策略

3.1 全面强化对金融市场的宏观调控力度

研究发现,全球金融危机发生的首要原因为政府监管工作不到位,金融市场缺乏政府力量支持,导致各类风险产生的可能性大大提高。金融市场中常出现因某家金融公司动荡引发金融市场整体动荡的问题。说明金融市场的监管必须依靠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因此,政府在监管金融市场发展的过程中,应使用科学合理的手段积极调控金融市场,尤其对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应进一步加强管控力度。首先,政府应加强对金融行业相关法律法规的重视,适当增加银监会及其他金融监管部门的权利,持续优化对金融型经济主体的监管模式;其次,政府应加强对金融行业的发展改革引导,推动金融行业的信息公开透明化进程,确保金融市场始终处于政府监管范围之内,以帮助政府监管部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3.2 全面强化对金融市场内部的监督管理

除加强政府部门对金融市场的宏观调控工作之外,建设合理的金融市场内部结构同样重要。目前,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正处于上升阶段,由于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历史相对较短,金融市场的监管体系与西方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多不足之处,且欠缺之处多体现为金融企业内部的监管工作无法满足金融企业的安全需求。因此,政府应帮助金融企业制定合理的内部监管机制,全面强化金融企业自身的监管工作,帮助金融企业顺利进行金融业务活动。同时,金融企业需接受来自企业外部金融机构及相关部门的监督,改善内部金融监管的环境与条件,及时止损,以促进企业的健康、穩定发展。

3.3 合理利用法律手段,树立正确价值观

保障经济安全是经济发展的核心目标,经济安全是经济稳定发展的关键。在金融行业快速发展的时代,应从法律以及保障金融安全两方面开展工作,加快经济价值观的树立。首先,经济法的适用范围必须包括金融行业的经济安全,涵盖金融市场活动的方方面面,实现全方位管控。其次,金融企业成为市场经济的一部分的前提为具备足够的资本进行金融业务,且金融企业关系和谐,所处金融环境健康、稳定。当下,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大幅提升,全球化进程快速推进,我国金融市场面临着多方面的金融风险。以中美贸易摩擦为例,企业在面临此类情况时,必须举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身的权利,降低或避免自身的利益损失。同时,金融企业的发展必须符合经济法所规定的各类要求,合法经营是维护自身利益的基础,利用法律作为保护伞,为金融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支持与保障,打造合法、健康的金融市场环境。

3.4 加快完善金融行业有关的立法环境

通常情况下,经济法适用于大部分的市场经济环境。随着金融市场发展进入新的阶段,逐渐出现了经济法不再适用的问题。为建设长期健康、和谐的金融市场环境,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经济法的优化调整力度,改善金融市场既有环境。首先,相关监管部门与单位应强化金融市场监管工作,熟悉金融监管机制的运作方式与优缺点,同时吸取其他地区的金融市场监管经验,融会贯通,并结合国内金融市场形势,优化国内的金融监管机制。其次,在树立金融市场相关法律法规框架时,应增加对金融企业的法律框架构建,要求政府其他部门参与金融法律的立法过程,征求多方的立法建议,保证立法内容的完整与有效性,为政府利用国家宏观调控手段参与金融市场提供法律支持,加快我国市场经济的建设与发展速度。

3.5 加强经济法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结合

为加强经济法角度下金融风险监察管理力量,应提高网络信息科技普及度,借助各类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开展金融风险监管工作,加大对软硬件设备的投资力度,以保证风险监管基础设施符合科技监管的要求。此外,应以本国经济法为基础,学习国外优秀的法律法规,加强各类规章制度与先进数字化技术的组合,开发适用于我国的数字化金融工具,借此进行金融风险监管工作。同时,应以完善的经济法律法规为基础,对互联网金融业务实施时产生的不足与缺陷进行最优处置,并加强经济法角度下金融系统的内部协调性,防范不同的金融危机冲击互联网金融。全面提高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加快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升的目标。

3.6 基于经济法视角完善信息披露机制

金融行业的信息存在不对称及隐蔽性两大特征,例如,就当前发展势头最佳的互联网金融业为例,以上两个特性更为明显。因此,对互联网金融进行全面监管难度更高,用户若无法全面了解互联网金融信息,极易在交易过程中上当受骗。而对于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管理而言,首先,应立足于经济法角度注重对信息披露制度的健全,积极调动各个金融监管部门的积极性与参与度,打造信息共享平台。其次,P2P平台、网贷平台等互联网金融平台除需注重对用户的隐私保护外,还需注重自身信息披露工作的开展,确保用户可全面了解金融活动中包含的全部风险隐患,进而在自身能力的基础上开展合适的金融活动。最后,应从经营方案、管理方案中找寻经济法漏洞并对其进行完善,打造专业的风险管理用户信息系统,严格监管用户个人隐私数据,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此外,互联网金融需注重与实体金融的合作,实现信息共享,提升风险控制能力,确保互联网金融组织拥有与实体金融组织同等的法律地位与权益。

4 结语

金融是一个国家的命脉,金融市场的发展必然伴随大量的风险因素。尤其在缺少完善的金融法律体系的情况下,金融风险发生的次数将更为频繁,造成的金融破坏更为严重。目前,我国金融风险防范机制仍不够完备与成熟,金融市场存在诸多问题与漏洞。因此,政府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金融市场的全方位监管,利用经济法规范金融市场,引导金融市场健康发展,为我国金融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鲁篱.风险社会对经济法理论的挑战[J].现代法学,2019(01).

王腊梅.中国经济法的生成反思及完善路径——基于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背景[J].河北法学,2018(04).

单飞跃,薛克鹏,鲁篱,等.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法学研究的回顾和展望笔谈[J].现代法学,2019(01).

董成惠.后危机时代警惕新自由主义复辟的经济法理性[J].学术探索,2018(10).

作者:郭人菡

次贷危机特点分析论文 篇2:

美国次贷危机形成机理及其对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启示

[摘 要] 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与影响是深刻而长远的,本文试图从这次次贷危机的根源出发,分析其产生的机理及风险累积过程,挖掘金融系统发生次贷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并在此基础上阐述次贷危机带给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思考、对金融监管改革的启示及可以采取的积极措施。

[关键词] 次贷危机 金融风险 金融监管 体制改革

一、次贷危机形成的机理与根源

美国房地产市场上的次级按揭贷款危机简称美国次贷危机,具体来说是指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借款人大量违约而引发的信贷市场上的信用危机以及以次级贷款为基础资产发行的证券大面积缩水而导致的资本市场上的次级债危机。由于按揭贷款人没有或缺乏足够的收入或还款能力证明,或其它负债较重,资信条件较次,故被称为次级按揭贷款。自2007年初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迅速席卷全球,殃及西方发达国家,进而波及到全世界,其中也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

2001年开始,为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美国联邦基准利率从6.5%下调到了1%,并一直持续到2004年6月,这段时期信贷宽松,金融市场活跃,房地产和证券市场价格高涨,次贷的限制措施没能严格执行。因此许多信用等级较低的人获得贷款,拥有了自己的住房。当美国经济逐步发展之后银行利率也逐步上升,次级按揭贷款者的贷款利率迅速上涨,最终还不起贷款的人们将自己的财产抵押给银行,在信贷环境宽松或房价上涨的情况下,银行可以把这些抵押财产上市转变成基金,转手出售,从而分散了风险。然而在信贷环境较差时,房价下跌,就不容易再融资或者把抵押的房子收回再卖。2006年初,美国房价开始下跌,购房者难以将房屋出售或通过抵押获得融资。这种情况较大规模的集中发生时,次贷危机便出现了。

这场次贷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股市振荡,投资基金被迫关闭,但是次贷危机涉及面较广,成因复杂,机制特殊,为了从中吸取教训,应当分析次贷危机形成的机理及最根本的原因。

由于美联储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连续下调利率,银根松动,投资者情绪乐观,投机热情高涨,就使得资金的供需两方面相契合,共同促成了银行的贷款行动,流动资金开始释放涌向颇具前景的房地产市场。尽管低级住房抵押贷款利率水平远远高出优质住房抵押贷款,但在房价看涨的大好形势下,次贷拖欠率并不高,所以一向苛刻的美国金融机构在巨额利润面前降低了防范意识,也降低了原有的放贷标准,导致次贷规模逐渐扩大。另外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的出现为放贷机构提供了流动性并且分散其风险,这一点直接促成了信贷规模的过渡扩张。最后对于这场危机金融监管部门也难逃其咎,美国监管部门从开始就没能对贷款机构的操作行为、贷款质量及规模严格监察,没有对贷款机构抵押贷款业务的风险程度予以披露与警示,导致在利益驱动之下,放贷机构大肆放贷,尤其是对不合信贷标准的客户次级抵押贷款申请人,致使整个次贷规模非理性增长。在证券市场上,金融监管部门没有对次级抵押贷款证券等次贷产品加以约束,任其在金融市场上发展壮大,而且监管部门对风险评级性质的机构予以必要的监督,使其在商业逐利中频发AAA评级给各种次贷衍生品,隐瞒了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直接造成次级债的壮大。由此看来,金融监管部门的失职对于次贷危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若能认真履行其监管职能,必然可以阻挠次级债的产生,而作为流动性提供和风险转移工具的次级债收到限制,次级贷款发放必然会受影响,这时房地产市场的流动性过剩和资产泡沫是可以控制的,而这场危机的根源正是由美国房地产市场不断累积的资产泡沫引起的,泡沫的源头就是流动性过剩。

二、次贷危机引发的对金融监管的思考

纵观这场次贷危机,不难看出美国人的超前消费方式为次贷危机埋下了社会基础,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危机的重要因素,而银行和金融机构违规操作则是危机爆发的导火索。探明了次贷危机产生的机理,可以说市场是难以预计的,货币政策是难以把握的,在没能彻底找到避免次贷危机的方法之时,我们应当从金融监管方面下手,增强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加强信息披露与金融监管,各大商业银行理应配合政府的货币政策审慎放贷,不能降低住房按揭贷款的标准,从而抑制流动性过剩,逐步挤压房产泡沫,将危机扼杀。

次贷危机爆发之后,美国与西方各发达国家采取了一系列补救措施,推动了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在近期举行的七国集团金融稳定论坛会议上,也提出了多项加强监管改革的措施。综合来看,金融稳定和风险监管成为此次加强监管的核心内容。G7金融稳定论坛发布了“采取措施加强市场和金融机构的风险应对能力”的建议报告,建议采取的措施包括五项:强化资本、流动性和风险管理,提高市场透明度和估值水平,改变评级机构的角色和作用,强化监管机构的风险反应能力,加强应对金融危机的安排。

次贷危机的爆发很大一部分归因于住房按揭贷款门槛降低和监管部门的失职,也表明以金融结构内部监管为主、外部监管为辅的风险管理和监管理念无法克服市场固有的缺陷,因为一方面由于追逐利润的动机可能是机构作出非理性行为,另一方面由于金融机构只对机构自身负责,而不对市场整体风险负责,及易埋下系统性风险的隐患。因此,第一,应改变过度依赖内部监管的理念,加强外部监管。第二,金融创新不是万能的,落后的监管体制跟不上创新的步伐就容易引发金融危机。第三,采取适当的综合监管措施,加强央行金融稳定的职能,加强跨国监管。

三、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与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

如何开展金融创新解决中国经济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同时控制与之俱来的金融风险,是中国金融界面临的最迫切问题。受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冲击,我国经济总量、出口、企业利润等指标增幅均有所回落,但经济的基本面依然是好的。针对当前经济形势和应对举措,广东省副省长宋海层指出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要在刺激经济增长的同时,注意防范新的产能过剩,注重同时稳步推进加强欠发达地区和广大农村的交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二是要防止由于房地产大幅降价产生新一轮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努力保持资本市场的稳定;三是要加快完善化解经济风险的各项政策措施,防范局部性的经济危机,建议加快制订完善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健全失业保障机制;四是要在挑战中寻找机遇,主动出击审慎运作,并购优质境外资产。

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也表示中国不能因为金融危机的发生而停止金融改革的步伐,今后应该积极慎重地推进金融系统改革,沿着系统化、国际化、市场化的方向改善金融服务,提高金融效率和国际竞争力。

同产品市场一样,金融市场也存在着失灵问题。造成金融市场失灵的原因是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垄断和公共产品特性。近30年来,国际金融领域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金融创新,新的金融工具、金融衍生品及新的交易方式和管理方法层出不穷。金融创新的发展在推动金融业及金融市场发展的同时,也加大了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就必须对金融监管提出更高的要求。而金融领域的传导效应会在某一国或地区的金融部门发生破产或金融风险时发生连锁反应,最终致使整个金融体系发生金融危机,因此为保证整个金融领域的安全,对金融系统进行有效的实时监管十分必要。

中国金融监管体系建立始于1983年,工商银行作为国有商业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分离出来,它打破了人民银行集金融监管、货币政策、商业银行等职能于一身的高度计划经济的体制。之后中国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相继成立,我国初步建立了“一行三会”的金融分业监管体制。在几大金融机构各司其职的监管体制下,我国金融监管面临着一些严峻的问题和挑战:

第一,成立专门的监管主体在加强监管专业化能力的同时,也容易形成监管真空及监管重叠,彼此之间缺乏有效协调,影响监管效率。

第二,三大监管主体更侧重于市场准入、合格性等方面的监管,审慎性监管能力还有待加强,并缺乏有效的方法、可操作的措施对金融机构的表外业务进行有效监管。

第三,加入WTO过渡时期结束后随着外资银行的大量涌入及放开对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及入驻地区的限制,内资银行将面临严峻的挑战。监管结构如何实现对外资银行的有效监管,如何为内外资银行提供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是我国金融监管面临的难题。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程度不同于发达国家,例如金融创新方面,发达国家以金融产品、金融工具、金融服务等创新为主,我国则体现在金融改革和金融制度变迁等金融深化上,这种差异对于如何确保国内及跨国银行之间公平竞争提出了挑战。

作为全球的金融中心,美国金融市场的监管体制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经历了复杂的变革,具有典型的危机驱动特征。而我国金融市场监管体系的发展则属于强制性制度变迁,与危机驱动下诱致性生成的监管体系相比,具有制度变革上的优势。为汲取次贷危机的经验教训,应当对我国金融监管体制进行危机下变革措施的反思。

要正确认识职能监管结构的利益主体和竞争性,考量安全与效率的平衡。在分业监管的现有体制下,要特别重视对监管政策的组织协调和综合考量。在既有的协调监管基础上,我国金融监管当局有必要进一步理清权责关系,有效适应综合化转型的市场格局。要尽快明确责任主体,控制全面市场风险,落实市场稳定性监管。其中市场稳定性监管是首要目标也是抵御金融风险的主要屏障。就监管对象而言,要尽快启动对金融控股集团的全面监管,防止次贷危机中花旗现象在我国上演。目前,我国对金融控股集团的监管既无明确的法律规范,也无具体的监管组织和程序,令人担忧。从次贷危机中吸取教训,尤其应当加强对银行系统金融控股集团的全面监管。具体措施包括:首先,要严格履行并表监管原则。新巴赛尔协议对综合金融集团提出了“并表监管”的要求,并对全能银行在证券化业务中的各类业务提出了具体的风险管理要求。其次,要积极推动金融控股集团的专门立法,使现有的金融控股集团进入监管视野,并促使其健康发展。此外还要汲取次贷危机的教训,扩大监管范围,把私募基金、对冲基金、信用评价机构等纳入规范的监管视野,并加强对金融关联企业的并表监管。

四、美国次贷危机带给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为中国金融风险的防范与监管提供了反面的经验教训,引起人们对中国住房按揭贷款市场潜在风险的高度关注。为避免重蹈覆辙,我国应从中吸取教训逐步完善金融监管体制。

第一,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完善证券化风险防范法律制度。次贷危机表现出来的是由于美国房价走低、利率走高,背后则是资金供应方降低信贷门槛、忽视风险管理,而需求方过度借贷、反复抵押融资所致。证券化的方式只能分散风险,并不能让风险消失,一旦条件成熟,风险就会暴露,并通过证券化的渠道而四处传播。那么,完善房地产信贷及其证券化风险防范的法律制度是当务之急。首先,加强信贷风险管理,提高住房按揭贷款的信用门槛。其次,要完善住房按揭贷款证券化风险防范法律制度。目前规范资产证券化的相关法律属于部门规章,层次较低,难以解决现存的一些问题,应借鉴国外资产证券化风险防范的经验教训,尽快制定专门的金融资产证券化发,处理好外部监管和内部制度之间的关系,完善我国资产证券化风险监管。

第二,加强市场化监管,完善金融机构破产法律制度。道德风险在金融市场上及易产生,次贷危机表明,要减少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必须构建完善的市场纪律约束机制,加强市场化监管。加强市场化监管要求构建完善的金融市场准入机制、金融市场行为监管机制和金融市场退出机制。要根除“不破产、无风险”的传统观念,并充分认识金融破产制度的重要价值和意义。《银行业金融机构破产条例》已进入立法进程,它对于完善金融机构破产法律制度,提供银行经营风险的激励具有重要意义。在危机发生是,它能够为政府干预危机措施的效果提供震慑力,同时也有利于确定政府干预的合理界限,防止干预过度破坏市场约束机制。

第三,加强监管成本意识,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美国的金融监管机制实际上是功能监管与机构监管的混合体,监管机构形成横向和纵向交叉的网状监管,容易造成重复监管或监管真空,导致金融风险。因此必须加强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美国的经验教训警示中国必须加快建立和完善适合本国国情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在混业经营趋势下,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也显得尤为迫切。加强金融监管的成本意识是我们过去容易忽略的,不仅要考虑到新增监管结构增加的直接费用以及采取金融监管措施的必要费用,还应当考虑这些措施可能导致的市场损失,这是政府监管替代市场调节的一种机会成本。我国是需要建立一个凌驾于“一行三会”之上的机构,还是通过扩大中央银行的权力赋予其履行金融监管协调的最终职责?应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其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进行比较而定。

第四,谨防国际金融风险,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次贷危机已演变成自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的一场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危机波及全球,有市场人士甚至认为这一次次贷风波实际上主要由欧洲的金融机构为美国的金融风险埋单。中国亦有不少金融机构购买了部分涉及次贷的金融产品。金融全球化也是金融风险的全球化,国际金融市场的持续波动影响着人们对国内金融市场的预期,增加国内金融市场的风险。中国金融机构及监管层应谨慎防范国际金融风险,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管,稳步推进金融开放。为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必须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金融监管国际协调与合作的机制主要有信息交换、政策融合、危机管理、确定合作的中介目标及联合行动。中国已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证监会国际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并与许多国家和地区签订了金融谅解备忘录,为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打下了基础。我们应当善于利用金融监管合作机制,获取信息,了解政策,主动采取行动以更好的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

[1]赵霜茁:现代金融监管[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2]朱孟楠: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与合作[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2)

[3]祁敬宇:金融监管学[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4]易宪容:“次贷危机”对中国房市的启示[J].人民论坛,2007,(17):32-33

[5]阳建勋: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的若干启示[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4):25-27

[6]付 敏:我国资产证券化问题讨论综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4):75-79

[7]赵晓辉 丛 峰 崔 静: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有限[N].中国信息报,2008年3月5日

[8]于凤芹: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J].管理科学文摘,2008,(Z1)

[9]范方志 苏国强:美国次级放贷市场危机及其启示[J].中国国情国力,2007,(12)

[10]刘 辉 杜姝一:美国次贷危机对金融业的影响[J].新金融,2008,(2)

[11]张 波:我国金融市场综合化转型及其监管回应[J].财经科学,2008,(6)

[12] Financial Stability Forum Recommends:Actions Enhance Market and Institutional Resilience,Financial Stability Forum,Press release,7/2008E

作者:王 昱

次贷危机特点分析论文 篇3:

设定信用评级机构专家责任的构想

[摘 要] 信用评级机构在美国次贷危机和金融危机中的糟糕表现使其受到诟病。立法上信用评级机构责任的缺失造成对评级机构追责的困难,同时被评级对象及第三人损害缺乏有效的法律救济途径。信用评级机构的法律定位为专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设定信用评级机构专家责任具有必要性和合理性。信用评级机构专家义务是其专家责任的法律基础,设定信用评级专家责任,需要明确其归责原则、构成要件、责任的形式和范围以及责任的限制和抗辩。

[关键词] 信用评级 ;专家责任; 专家义务

【收稿日期】2012—02—17

[作者简介]1.刘文宇,男,吉林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商法学;2.徐卫东,男,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商法学、保险法学。(长春130012)

信用评级 制度在欧美发达国家已经运作了一个世纪之久,并成为全球资本市场、信贷市场等重要领域的一项制度安排。【1】(6)信用评级机构凭借其客观、公正、独立、专业的精神赢得了资本市场各方参与者的认可,在全球资本市场中的地位日益突显。然而,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全球资本市场和公司治理领域带来沉重打击。信用评级机构在其中的糟糕表现,也使其受到从未有过的广泛而严厉的诟病,在这一系列事件中,信用评级对于经济的重要影响为人们广泛了解和关注。立法的缺失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信用评级机构是否应承担责任,其应承担什么性质责任,承担责任的法律及现实依据是什么,是本文试图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我国信用评级机构法律责任问题上目前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立法缺失造成对评级机构追责的困难。首先,我国目前关于信用评级法律责任条款比较粗陋,而且效力层次低,对于评级机构违反其职业义务应对发行人和第三人造成损失的法律责任缺乏规定,使得评级机构多数情况下处于免于承担民事法律责任的状态。 其次,信用评级机构的法律地位并不明确。我国理论和实践上对信用评级法律性质也尚未形成统一认识,造成法律适用上也产生较大争议。目前理论上通常将律师、公证人、注册会计师、建筑师、医师、技术顾问、鉴定师、保险代理人等视为专家,信用评级机构尚未纳入其中。专家具有专业性、需具备从事专家服务的资格和高度的可信赖性【2】(12~13)。笔者认为,信用评级机构具有典型的专家特征,其责任性质也应归结为专家责任。

第二,被评级对象及第三人的损害缺乏有效的法律救济途径。我国目前关于信用评级机构法律法规,比较重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轻民事责任,造成被因评级机构的评级行为造成被评级对象及第三人(或信用评级报告使用人)利益受损时的救济缺乏法律依据。笔者认为,民事救济和行政罚款、刑事罚金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意在救济受害人,后者意在惩罚违法者。从法律公平正义的角度看,惩戒固然重要,救济同样不可忽视。

第三,责任的不明确使得信用评级机构缺乏对自身行为后果的合理预测,不利于保护信用评级行业的发展。正如在金融危机后,涌现出了较多的针对信用评级失灵的诉讼案件。在信用评级机构的法律责任并不清晰明确的情况下,司法实践中国法官判信用评级机构其责任缺乏有效依据,信用评级机构法律也义务不甚清晰,这使得信用评级机构对其执业行为的法律后果缺乏有效的合理预测,这种不确定性是对信用评级行业的发展是的阻碍。

一、信用评级机构的法律定位:是新闻媒体还是专家

(一)信用评级机构在历史上的法律定位

自1909年穆迪公司发布了首份铁路债券评级报告依赖,西方的信用评级行业已经走过了百年的历程。美国信用评级行业其前身大多是出版业,在进行充分的产业资本积累和经验数据的基础上多次接受市场的检验后脱颖而出,赢得公信力和认同之后被市场之手和政府的相关实践的推动下,逐渐奠定了其重要地位,成为资本市场基础设施的一部分。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夸张地评论:“我们可能再次生活在两级世界:‘一极是美国,一极是穆迪。’美国能够扔炸弹把一个国家夷为平地,而穆迪可以贬低它的债券把它毁掉。” 【3】(8)可见,信用评级机构在美国已经从世俗的私人机构推向了似乎具有公权力、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神坛。美国的法律环境和司法实践将信用评级机构视为新闻媒体来对待。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规定,公民自由发表言论的权利神圣不可侵犯。新闻媒体的出版自由,除非被证明有实质上的恶意,都会受到法律保护。美国法院的很多案例都肯定评级机构对外发布信息属于出版行为,它的出版自由受到宪法的保护。这种保护的发点是,如果评级机构动辄为所谓的评级失准而承担责任,信用评级机构很可能一不小心就官司缠身,难以促进其有动力改进评级方法和模型,其发布评级结果时可能瞻前顾后,这不利于信用评级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二)对信用评级机构新闻媒体法律定位的反思

第一,从信用评级机构自身的专家特点分析,将信用评级机构定义为专家更为妥当。关于专家,学界通常认为,专家必须拥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对特定的业务领域拥有知识权威;抓家要想进入这个专门的领域,必须取得相应的资格;专家以其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专家工作获得人们的高度信赖。【2】(20)首先,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行为,需要其具有专业的知识、模型、定性与定量分析、特定的程序;其次,信用评级机构进入评级市场需要取得相应的资质,如美国的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信用评级机构实行市场准入制度,我国各领域的信用评级结构开展业务也需要不同部门的准入认可。再次,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受到被评级对象及社会公众的高度信赖,是评级结果使用者做出决策的重要依据。综上,信用评级行为自身具有高度专业性,信用评级机构本质上也具有专家属性。

第二,从信用评级的功能的角度看分析,将信用评级机构定位为专家更为合适。信用评级的功能,首先是通过有效揭示风险来优化投资决策。评级机构通过收集定性及定量信息,对受评对象的偿债能力和意愿进行分析评价,并采用简明的符号表示出来,向使用者提供信用风险信息。信用评级的另一项功能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社会公众与被评级对象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信用评级机构通过尽职调查,将不为社会公众掌握的各种有关被评级对象的信息提供进行综合、加工后将信息传递给市场(或评级结果使用者),为信息使用者决策提供依据。信用评级机构区别于新闻媒体,信用评级机构提供的不仅仅是事实,而是经过综合、技术分析并加工处理后的观点,这种工作无论从精确度上还是技术层面都高于新闻报道对媒体的要求。另外,信用评级机构作出这种评级是向被评级对象收费的,信用评级机构本身也是营利性的经济组织,而新闻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对报道对象是不收取费用的,其更多地能够代表社会公益;同时信用评级机构作出的信用评级影响到第三人(既评级报告使用者)决策,同时也会对被评级对象(往往是债权发行方、融资申请人)的融资行为造成影响,这种联系的紧密程度也区别于新闻媒体的新闻报道。

二、设定信用评级机构专家责任之必要性和合理性分析

(一)设定信用评级专家责任的必要性

第一,设定信用评级机构的专家责任,有利于保护被评级对象的利益。信用评级是被评级对象的一种寻求增信的权利之延伸,被评级对象有获得公正评价的权利,法律上设定信用评级机构的专家责任,有利于保护被评级对象受到公正评价的权利。如果信用评级机构在其执业过程中未尽到其应有的勤勉谨慎之义务,造成评级结果偏离了被评级对象的实际情况过远,则被评级对象可能遭受发行失败或者信誉受损的损害。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可以惩戒评级机构的违法行为,但不能使需要补充的被评级对象获得经济补偿,法律应当对这种损害提供有效的救济手段,而损害赔偿的最佳途径就是设置民事责任。

第二,设定信用评级机构的专家责任,有利于保护信用评级结果使用人的利益。信用评级结果的使用者,其基于对专家专业知识的尊重和信赖,做出其经济上的决策,有理由对该种信赖利益予以保护。职业人士的专业技能和操守的不尽如人意,令人们怀疑职业自制的有效性。可以说,职业自制失灵的地方,正是政府和法律的用武之地。【4】(171~172)当然,评级结果只是第三人作出投资决策的诸多因素中的一种,专家提出的观点仅仅是参考意见而非替代第三人进行决策,不能因设置信用评级结构的专家责任而免除第三人自身的注意义务。

第三,为信用评级机构设定责任,同时将但该种责任应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也是保护信用评级行业的需求。评级机构通过调查掌握的信息有限的,要求其通过有限的信息预测无限的风险,这本身也有违公平原则。信用评级的技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其运算模型和分析体系有科学性和合理性,但这都是相对的科学和合理,随着相关知识领域的进步,先前被认为先进的、科学的、合理的模型和分析体系可能被认为是不合理的。当前评级市场处于起步阶段,如果责任过于沉重,将导致行业受到毁灭性影响。

(二)设定信用评级专家责任具有合理性

第一,设定信用评级机构专家责任,符合法律上权利与义务相互匹配的原则。专家义务来源于其职业,专家应当忠于专家的职业,具有敬业精神。敬业实际上包含两个方面:技能和操守。技能上要求专家具备合理的专业知识和注意义务,操守上,敬业首先是对他们的职业和职业文化,二不是他们的客户、客户的需要以及他们从客户那里取得的报酬。【5】(143)信用评级机构作为专家,其专家义务内在决定了其专家责任。在过去的几十年间,相对于其他的金融市场的看门人(注册会计师,律师,医生,资产评估师等),评级机构在很多方面拥有了独一无二的特权,很多学者认为应将评级机构的意见与其他金融中介的意见等同视之。【6】(46)同时从法律上明确信用评级机构只有在违反法定义务的情况下才会面临承担专家责任,发挥了法对行为的指引作用,使信用评级机构明确了哪些行为可能承担责任,哪些行为不承担责任,促进其勤勉尽职地履行其专家义务。

第二,设定信用评级机构专家责任,符合经济利益最大化的需要。信用评级机构作出的信用评级,是向被评级对象收取费用的,而信用评级结果是供第三人(既评级结果使用者)决策使用的,被评级对象和评级结果使用者之间的利益的存在着矛盾。向被评级对象收费,可能造成信用评级机构为了收取费用提高被评级对象的信用等级。信用评级机构要想树立其独立、公正、专业的形象,赢得市场的信任,必须克服这种道德风险。理性的评级机构在面对眼前利益和长远发展时,往往会谨慎地维护期市场声誉,但这种机制终究是一种自律性,而非法律强制性的,如果设置信用评级机构专家责任,则赋予了信用评级结果使用者对信用评级机构故意提高被评级对象信用等级的行为进行法律上的制约,法律上的保障具有强制力和公信力,二者作用机制和结构都不相同,均在不同的层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三、设定信用评级机构专家责任的法律基础分析

(一)信用评级机构专家义务是其专家责任的法律基础

专家义务是专家责任 的基础,只有专家义务的状态才能决定专家责任的有无、发生、归属和程度。同理,信用评级机构专家责任建立在信用评级机构专家义务的基础之上。信用评级机构的作为专家,具有普遍意义上的专家的注意、忠实和保密义务,同时也有其特殊性。第一,注意义务方面。信用评级机构应履行尽职调查和诚信义务,有充分理由保证所出具评级报告的数据、资料及结论的客观、准确、公正、及时;同时应建立统一的内部信用评级标准和程序,并在出具评级报告时保持所依据的标准和程序的一致性;评级作出后,信用评级机构应持续、全面、系统地收集被、评级机构的信息。第二,忠实义务方面。具体而言,面对被评级人,信用评级机构不应从事任何有损被评级人合法权益或声誉,信用评级机构必须在正确信息的基础上予以陈述、勤勉谨慎地进行评级行为,保留记录、提供合理的研究报告、独立客观的评级结果;面对公众(既评级报告的使用者),信用评级机构禁止使用非公开信息、不得错误预测论述、与公众交流保持信息的公正、正确与完备等。法律之所以强加这些人义务,是因为他们在社会所取得的地位,公众不得不对他们有极大的信赖。法律必须确保此种信赖不被滥用。【7】(122)

(二)信用评级中的法律关系分析

第一,信用评级机构与被评级对象之间的法律关系。实践中,信用评级分为有主动评级和被动评级 【2】(74)。在主动评级中,评级是评级机构主动做出的,评级机构与被评级对象之间没有合同关系。在被动评级中,信用评级机构与被评级对象之间往往存在合同关系。对于这种合同是什么性质,有不同的认识。有主张是委托合同的,有主张是承揽合同的。笔者更赞同后者,理由如下:首先,委托合同是以委托人的名义进行,承揽合同以承揽人自己的名义进行。信用评级机构进行信用评级和发布评级结果,均是以自己名义进行的。其次,委托合同中,受托人是依据委托人的授权和指示处理事务,其法律行为的后果由委托人承担;承揽合同是承揽人的义务是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 交付工作成果。信用评级过程中,信用评级机构只需要遵从其专家义务勤勉尽职地进行评级并发布评级结果,其行为不需要受到被评级对象的指示。第三,委托合同是可以是有偿的,也可以是无偿的,而承揽合同是有偿的。信用评级是有偿的。综上,笔者认为将信用评级机构与被评级对象之间的合同关系理解为承揽更为合适。

第二,信用评级机构与社会公众(或评级结果使用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学界有信用评级适用产品瑕疵责任的主张。这种主张将信用评级结果理解为信用评级机构在其发行的出版物上登载的向社会公众(信用评级结果使用者)公布的评级结果是为一种产品,如果这种产品质量有瑕疵, 应承担产品瑕疵责任。笔者认为,这种主张有一定道理,但也有一定的缺陷。第三人使用信用评级结果,并非都支付了对价。对于第三人没有支付对价的情况,主张产品责任未免对信用评级机构过于严苛。笔者建议将二者之间的关系定义为信赖关系,即第三人基于对信用评级机构作专家的信任,信赖其作出的评级及基于专家的职业素养和公平公正的态度并在勤勉尽职的情况下作出的,如果信用评级机构违反了专家应尽之义务,责构成对第三人信赖的侵害。

(三)信用评级机构专家责任的性质分析

关于专家责任的法律性质 学界存在着一定的争议,大体有违约责任说、侵权责任说、责任竞合说、混合责任说几种。【2】(74)笔者认为,信用评级结构的专家责任,界定为侵权责任更为妥当,理由如下:

第一,认定信用评级机构专家责任的侵权性有利于被评级对象利益的保护。信用评级机构所从事的信用评级活动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其与信用评级机构订立的合同难以涵盖专业知识与问题。采用合同法的保护方式难以让被评级对象在利益受损的情况下找到足够的理由支持依据合同获得足够的赔偿与救济。如果将这种责任界定为侵权,由法律直接规定信用评级机构的法定义务及违反法定义务的法律后果,则大大减轻了被评级对象获得救济的困难。

第二,认定信用评级机构专家责任的侵权性是信用评级机构专家义务内在决定的。信用评级机构具有专家义务,这种职业义务不应因为合同法上的约定而有所降低或提高。虽然形式上具有合同的形式,因为信用评级高度的专业性,信用评级机构与被评级对象之间的合同已经缺乏了合同主体间的平等性。法律地位的不平等决定了继续运用合同法来调整信用评级机构与被评级对象之间的法律关系已不再合适。

第三,认定信用评级机构专家责任的侵权性可以增加法律适用的统一和便利性。信用评级机构对被评级对象的评级行为,其影响已经突破了合同双方的范围,还涉及到第三人(信用评级结的使用者)的利益。将责任性质认定为合同责任,信用评级机构对第三人的的法律责任尚需要突破合同相对性的限制。如果将专家的法定义务进行界定,其违反法定义务必然要对与其执业行为有关的人(包括被评级对象和评级结果使用者)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承担责任的性质统一为侵权,法律适用的统一和便利性便体现出来。

四、设定信用评级机构专家责任的构想

笔者建议,在立法上明确信用评级机构的专家地位和专家义务,并明确因信用评级机构对这种职业义务的违反给被评级对象及第三人造成损害的,信用评级机构应根据其过错程度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但这种责任应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并允许信用评级机构作出抗辩。具体构想如下:

(一)信用评级机构专家责任的归责原则之适用

对于专家责任,世界多数国家认可过错责任原则。英美法系,学者普遍认为,所谓专业过失,就是指没有提供或尽到一个在本领域内一个具有通常业务水平和谨慎程度的专家应提供的技术或应尽到的注意义务。在德国和日本,专家责任以义务违反作为归责根据,而义务违反的标准并不是专家的主观意思状态为依据,而是一个平均的专家水准予以设定。在法国,所有专业人员的过错都是通过将作为加害人的专业人员的和一个有资格的另外一个专业人员的行为进行比较后而确立的。【2】(127~128)在信用评级机构专家责任的归责之适用上,笔者赞同采用过错责任原则,根据过错责任原则的要求,应根据信用评级机构是否有过错而决定是否要求其承担责任,根据过错的程度确定责任的范围。采用过错责任原则,能够激励信用评级机构认真履行其义务,提高信用评级质量,同时鼓励其大胆地利用其专业知识进行创新,免除了动辄被追究责任的担心,这对于我国处于步阶段的信用评级行业具有较大的保护作用。

(二)信用评级机构专家责任的构成要件分析

关于过错。所谓过错,是指违反民事义务的不当行为。这种过程的判断标准,笔者建议客观的判断标准。主要原因是,信用评级机构作为非自然人,其主观的心理状态很难举证证明,同时信用评级机构作为专家,对专业领域的通常标准的违反就意味着其具有过错,而无需探究其内心的心理状态。由于评级技术性很强,一般公众第三人只能被动接纳评级结果,而对于评级机构的过错难以举证,故而,对于过错,宜采用举证责任倒置,由信用评级机构证明其按照法定的标准、程序尽到了其专家义务,既可证明其无过错。需要说明的是,关于信用评级机构的违法性,有否定说和肯定说两种。否定说认为,违法性的判断也是以违反相应的注意义务为标准,于是产生违法性与过失在内容上、功能上相互交错的现象。因此,违法性没有独立存在的价值,而应被客观化的过错取而代之。【8】(403~410)在信用评级专家责任上,笔者支持否定说。理由是,信用评级专家责任源于专家义务,对专家义务的违反客观上构成了专家过错。因此立法上明确了专家义务,在过错作为责任构成要件的情况下,违反该义务就证明信用评级机构有过错,也就没有必要将违法性作为独立的要件。

关于损害。被评级人或第三人(或评级结果使用者)受到了损失。笔者认为,这种损害宜理解为狭义的损害,即财产损失。对于精神损害,由于信用评级所应用的领域中,被评级对象往往为企业法人或其他组织,第三人往往为第三人,其行为均有商行为的性质,精神损害赔偿在此已无必要。对于被评级人来说,损害表现为虚假或不实的评级报告的公布造成被评级人的信用受损,导致其债券的发行失败或债务的波动;对第三人(信用评级结果使用者)来说,损害表现为因对信用评级机构做出的评级结果的信赖,作出错误的决策而受到的损害。

关于因果关系。指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行为与被评级对象或第三人遭受的损害之间具有关联性。在因果关系认定上,笔者赞同因果关系推定。原告需要证明评级机构存在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原告(或评级报告使用者)在评级不当行为作出后至真相揭露前买卖了评级所指向的对象或投资而受损的,就可以认定评级机构违法行为和第三人损失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至于举证责任,宜采用原则上并不要求原告举证,推定损害事实与损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而是允许被告进行抗辩和反证不存在因果关系。

(三)信用评级机构专家责任的形式和范围之界定

首先是经济赔偿。尽管我国《侵权责任法》的责任形式已经多样化了,其不仅包括损害赔偿,还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等责任,但是,侵权责任的主要形式仍然是损害赔偿,其他责任形式仅仅起到辅助性作用。【9】(595)笔者认为,其赔偿的范围主要是实际发生的损失,对于机会的损失,出于对信用评级行业的保护,法律如果保护机会损失,对于信用评级机构苛责过重。其次是恢复名誉。这种责任主要是评级机构对被评级人做出的信用评级行为中存在未尽职行为(包括未尽合理的注意义务,未采用合理的程序等),造成评级结果偏离实际情况,使得被评级机构的商业信誉受损。责任承担的方式包括重新作出信用评级并进行发布,其恢复名誉的措施应当与其所毁损名誉的影响范围相一致。

(四)信用评级机构专家责任的限制和抗辩权之设置

对于信用评级专家责任,应区分情况,进行一定的限制。对于被评级人故意提供虚假评级材料、信用评级机构明知该种情况而未进行揭示,造成评级结果虚假的情况,信用评级机构应与被评级人共同承担连带责任。对于信用评级机构因其他过错造成的损失,应承担与其过错相当的责任。同时应赋予信用评级机构抗辩权,对于信用评级机构依据法定的程序进行尽职调查,并依据评级做出时公认的评级方法和模型做出的评级,即使评级结果与实际情况有偏离,评级机构仍可因其已尽到其应有之专家义务而免责。如此一来,信用评级机构有动力更加勤勉地履行其专家义务,而防止被滥诉讼的可能性,对信用评级行业的发展能够进行有效地促进,从根本上也能保被评级对象得到公正的信用评级,第三人获得更真实、准确的信用评级结果。

参考文献:

【1】叶伟春:《信用评级理论与实务》,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2】田韶华,杨清:《专家民事责任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

【3】[意] 乔万尼·阿瑞吉、贝弗利·J·西尔弗等:《现代世界体系的混沌与治理》,王宇浩译,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

【4】蒋云蔚:《走下神坛-专家民事责任基本问题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

【5】Peter Birks.Wrongs and Remedie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6】Frank Partnoy.How and Why Credit Rating Agencies Are Not Like Other Gatekeepers. San Diego :University of San Diego ,2006.

【7】黄润源,刘迎霜:《公司债券信用评级法律关系解析—以美国债券评级制度为模本》,学术论坛,2008 年第1期。

【8】王利明:《侵权行为法归责原则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

【9】王利明:《侵权责任法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责任编辑 张克军】

作者:刘文宇 徐卫东

上一篇:青少年韩流价值观论文下一篇:我国城市化房地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