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建筑工程技术论文

2022-04-17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论文 篇1: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教学现状调查分析研究

摘要:文章针对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实训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旨在为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师以及相关教育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教学;现状;途径

一、前言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指标明确指出,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育不仅应该重视专业理论知识教育,还应该重视学生岗位实践能力的培训,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大量综合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但是,我国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存在不重视实训教学、实训教师师资力量不足、缺乏实训基地等,针对上述问题,高职院校应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处理,以此提高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教学水平和效果。因此,文章针对高等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教学现状调查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教学现状分析

1.缺乏对实训教学重要性的认识。我国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发展时间相对较短,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或者模式等尚处于起步阶段,许多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充分的认识到实训教学的重要性,在实训条件、师资配备以及资金安排等方面都有所不足,影响实训教学水平和效率。

2.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现阶段,许多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师都是应届毕业生,虽然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缺乏实践经验,尤其是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例如工程测量、主体结构施工以及基础工程施工等,都不能够很好的胜任。师资力量薄弱,导致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实训教学水平相对较低。

3.缺乏实训基地。现阶段,许多高职院校尚未创建实训基地,或者实训基地的规模较小,还有一部分高效没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实训基地的缺乏,实训课程无法正常的展开,影响了实训教学水平。

三、提高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分析

1.改变观念,充分的认识到实训教学的重要性。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教学过程中不仅应该重视专业知识教学,还应该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例如工程管理能力、工程测量能力、建筑结构分析能力等。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应该专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充分的认识到实训教学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实训教学意识,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重视理论知识教学,还应该创建完善的教学体系,强化实训教学,进而为国家和社会输送大量具有专业能力、实践能力的综合性人才。

2.加强实训教师队伍建设。为了提高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教学水平,教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实训教师队伍建设,具体表现为:首先,高职院校应该创建科学的实训考评机制与激励机制,将教师的学历、工作经历、实训成果等内容纳入到教师考核中,对于双师素质培训、企业挂职锻炼等,政府应该给予一定的支持;其次,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通过完善的双师型教师认证体系,鼓励教师主动的参与到建筑工程实训中,不断的学习岗位技能与实践经验,同时参加建造师、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土木工程师等职业资格考试或者职务考试,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再者,不断的提高实训教师比例,学校应该增大实训教学经费投入,邀请专家、企业技术人员到学校进行讲学,创建一直包括能工巧匠、工程技术人员、企业专家的校外兼职实训教师队伍,为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实训教学提供帮助。

3.创建实训基地。尽管高职教育部属于义务教育范畴,但是政府也应该发挥自身的作用,以国外先进经验为例,国外职业教育成功与否,和政府的支持存在很大的关联,因此,在创建实训基地时,政府部门应该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作用,增加政策的支持与资金的投入,完善立法,例如《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为实现高职院校和企业的长期合作奠定基础。高职院校应该和企业创建长期合作关系,创建校外实训基地,以互惠互利为原则,尽可能的实现双赢,两者的契合点表现为:其一,高职院校课程教学内容设置应该根据企业实际需求为基础;其二,基于社会需求设置专业培养目标;其三,为了提高实训教学效果,企业应该为学生创建实训实景;其四,在实训过程中,应该实施企业一个员工带一个学生的模式,加强学生和企业技术人员的沟通,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习专业技术和积累经验;其五,高职院校还应该为企业员工提供“继续教育”以及岗位培训,同时还应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以此实现互惠互利和共赢发展,进一步的稳固企业和学校的合作关系。

实例分析:以某高职院校为例,该学校和M公司合作,开设“M企业班”,学生在学校学习两年专业知识后,将教师搬到企业中,进行一年的顶岗实习,由企业员工对学生进行“一对一”单独指导,采用“学工交替”的方式,直至毕业,这种“校企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够真正的达到学生、学校、企业三者受益的目标,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在实训教学的过程中存在众多问题,影响学生实训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因此,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师应该专变观念,充分的认识到实训教学的重要性,创建一直能工巧匠、工程技术人员、企业专家实训教师队伍,并创建实训基地,以此不断的提高实训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实训能力,为学生的毕业和就业提供可靠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陈晖.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J].山西建筑,2015,41(12):244-245.

[2]饶晓文.广西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设想[J].轻工科技,2014,(2):142-143.

[3]文学.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探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0(12):182-183.

作者:田德胜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论文 篇2: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研究

以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出发点,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研究对象,分析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必要性及紧迫性,并建构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符合行业需求的专业课程结构设计体系,在此基础之上,引用系统工程原理、过程管理原理,从而构建以“过程为控制,顾客为中心”紧扣专业培养目标的六西格玛教学质量管理模型,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转换为专业课程结构设计和提高教学质量上,并运用零缺陷管理理念,设计出过程控制流,为培养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供了重要思路。

高职建筑专业技能型人才课程结构教学质量六西格玛管理一、引言

一个国家或地区区域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岗位结构决定了人才的类型和结构。高职教育是培养经济社会不可缺少的技能型人才的教育,已经成为了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高职教育的本质是职业能力教育,其核心内容是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目标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近些年,建筑业已逐步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这些在客观上对建筑施工以及管理技术水平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人才空缺与市场的极度需求之间的矛盾严重存在。这是由于学历较低的中职生和大量短期培训操作人员在理论和实践的层面都相应不足,难以胜任相应岗位,而学历较高的本科及以上建筑和工程人才,多以从事设计研究为重点。然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作为建筑行业中的一个分支专业,其特点是实践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专业。为此,要培养符合当前行业需求、顾客满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落在了高职院校的肩上。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出符合行业需求,让顾客满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改革开放,建筑业已成为我国目前发展最为迅猛的行业之一。经济的发展,大批人员的涌入,城市与国际化接轨的需要等因素,使得高层建筑、地下建筑、智能建筑、大空间建筑、节能建筑、环保建筑等不断出现,这些都对建筑行业的技术水平和含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高技术人才的需求更加地急切。他们不仅需要掌握一定的建筑专业理论知识,也要在施工管理中拥有精深的技能和技术。为此,为顺应建筑行业发展,满足专业技术人才需求,培养高素质建筑工程技能型人才来填补人才成为当务之急。

随着建筑工程领域技术发展,专业的分工精细化,人力资源的配置更趋于合理化,人才在结构上的需求也日益专业和细密化。然而,当前社会所需技能型人才是既可在生产服务等一线进行工作和管理的高层实用人才,也可以是高工或技师或高级技师类。他们可以将其技术和管理规范直接转化生产力运用于生产服务实践中,因其主要任务是现场实施,因此他们不需要较高的理论知识水准。对此,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出现了严重缺口,为了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迫在眉睫。

三、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结构设计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就需构建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符合行业需求的专业课程结构设计体系为前提,明确专业培养目标,提高教学质量,从而为外部顾客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做好有力保障。

1.高职课程结构设计的趋势

(1)课程结构设计越来越面向产业与行业

目前,高职教育课程结构的设计,均是经过实践研究证实为基础的,从行业、企业收集数据和材料进行研究开发。课程结构的设计上逐步打破学校和产业间的界限,根据行业的特点来设计课程结构,以增强职业教育课程的实用性和灵活性。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作为培养目标和评价标准,课程结构的设计以专项能力的培养展开,以综合能力的形式作为目的,体现出了“以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思想。

(2)以现代工作体系为基础,将其融入到课程结构中并进行设计

当代大学的课程设计,其知识内容和架构已均与工作体系相对应,即建构主义学习观。从工作体系的角度和程序步骤进行教学,更容易点燃学生内心对知识的学习热情和渴求,同时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基础文化知识都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另外,对高职教育与其它层次的职业教育也是有利的衔接。

2.高职课程结构设计

课程结构对整个职业教育课程论的作用,在于它影响和决定着学生职业教育阶段课程的学习顺序,可以看出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因此,职业教育院校应当把课程结构的设计作为课程开发的重点项目进行研发。所以,高职课程结构设计定义为,是根据一定的教育心理学原理和课程观,来确定高职课程的门类以及每门课程内容的组织和安排方式的工作过程。

实践性和技术性强,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其自身的性质所决定。因此,我们高职院校课程的设计和分类上也应以建筑工程实际的工作内容和任务为基础和依据,以达到和实现让学生的学习更加贴合实践实际和程序,学生职业能力更好地得到培养和提升,充分体现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这一功能。

综上所述,现将对高职课程结构设计类划分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能力划分,如图1、图2所示。

在课程结构设计上有了清晰的划分,就要进行合理的安排组织课程内容,本文就以专业能力课程内容组织进行介绍。实际上,传统上的课程内容组织方式仍以学科为本位思想,导致专业能力课程的内容组织不合理,理论知识过剩,所学的知识不能充分学以致用,而实践中所需知识有些课程并未涉及,导致理论知识与实践存在一定程度脱节,如施工单位在施工中要编写投标的商务标、技术标、图纸会审、技术联系单、中间验收、竣工验收等,课程中极少设计甚至不提,使毕业生难以实现角色担任,从业面临困难。

职业定向性是高职课程教育的特点和目标,而其所教授的内容知识和技能是要满足学生就业需求,让学生将所学转化为实践技能应用于生产和服务中。因此,我们的高职教育应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结构设计体系。而知识、技能和态度的灵活综合运用,就是实际工作能力的外在反映。这表明,我们的课程始终都是理论与实践知识的对立统一关系,并互相推动,相互辅助。

3.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结构设计的改进

课程结构的设计是以制定具体的课程计划为目的,以更好的安排和实施教学。

专业课程计划与教学同步。课程结构、课程计划和教学三者是相运而生的,前者的转变后者也必然需相应的变化。因为课程计划中所组织安排好的知识、技能与态度是否能够完全的转化成学生的能力和认知,直接有赖于教学这个中介。

四、基于六西格玛管理理论提高教学质量模型

在以建构“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符合行业需求的专业课程结构设计体系,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指明了方向。对此,本文通过运用六西格玛管理理论对现有的教学流程进行过程界定(Define)、测量(Measure)、分析(Analyze)、改进(Improve)和控制(Control)即简称DMAIC流程,并消除过程缺陷和无价值作业,从而为成功实施过程教学服务提高教学质量,成为了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最为关键的一环。

六西格玛管理的DMAIC流程,是运用统计学的思想和定量化的手段,在事实和数据的驱动下,定义和发掘过程中的错误和缺陷,利用强大的质量管理分析工具对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挖掘问题产生的原因,促使组织及时采取改进措施,以提高整个过程的质量。随着研究的领域不断深入,该方法逐步拓展到教育领域。

1.六西格玛以过程流来实现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过程流是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包括输入、输出、过程实现的途径。运用六西格玛过程流来实现教学质量提高,其思路是把整个教学过程具体分为若干个具体过程,针对每个过程,尤其是关系到产品或服务质量的关键过程,识别过程的输入、设计出高效合理的产品实现途径,分析它们对输出的影响,并对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以便对影响质量的因素进行改进和控制,以达到输出质量的提高。整个教学管理过程又由若干个具体过程所组成,且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如图3所示。

为使输出的质量达到课程结构设计预期的培养目标,符合行业人才的需求度,满足输出的人才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应当控制教学服务过程成为培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最重要环节。

2.基于DMAIC流程的六西格玛管理模型

该管理模型的最大特点,是针对每一个具体的教学服务过程所设计的以顾客为中心的六西格玛管理模型,如图4所示。

3.六西格玛提高教学质量的DMAIC流程应用

(1)界定阶段(Define):找准顾客需求

界定阶段是六西格玛DMAIC流程中的第一步,教学服务过程中应当明确过程输出的目标即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通过顾客反馈系统或质量屋(QFD)从人才培养计划与课程设置、教学环境与设备设施、实践环节设计与实施、教师授课质量、教学服务质量,学生就业质量等进行分析,把顾客的关键需求进行多层次的演绎归纳,确保学校所提供的教学内容及方法能为学生所接受并满足行业或企业的需求,从而不断阐释教学过程改进的思路和观点。

(2)测量阶段(Measure):对教学服务的水平进行衡量

通过对现有过程进行测量,分析计算现有过程中的缺陷数,将现有的缺陷数与目标期望(培养目标)值进行比较,计算出现有的西格玛改进数,从而达到零缺陷目的。

(3)分析阶段(Analyze):运用分析工具查找问题症结

该阶段通过对收集到的有效数据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明确主次影响因素,找到问题产生的根源,为下一步制定改进措施做好准备。

(4)改进阶段(Improve):针对问题制定对策措施

根据分析得出的结果,运用有效的评价方法制定出多个改进教学质量的备选方案,并从中选出最优,然后拟定行动计划实施,同时做好相应的应对措施加以控制和防范,保障改进方案顺利实施,并取得实效。

(5)控制阶段(Control):进行经验总结并实现标准化

通过对教学质量改进经验的总结,并将其过程整理后标准化,然后加以检测,以实现不断改进的成果。其主要工作包括:首先,教学质量目标体系的评价标准和方法要科学,且要与改进目标进行比较;其次,对教学质量改进过程中成败经验进行总结;再次,对实施过程中的改进方法、流程以及相应的细节等标准化的文件记录,作为以后参考总结的依据和标准;最后,是对教学过程进行抽样检查,并运用控制图进行质量监控,以发现新的波动源并进行持续改进,以保持顾客对教学质量的持续满意,从而达到课程结构设计所预期的培养目标——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找到新的路径,提供新的培养思路。

五、结论

通过在构建课程结构设计体系基础上,引入六西格玛管理理论中的DMAIC流程,教学服务工作者体验到了过程教学改进方案的全过程,同时也认同了其价值所在,其目的使得教学服务过程不断循环优化改进,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服务质量水平,为建筑施工技术专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也为下一步教改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石伟平,徐国庆.工作结构与职业教育课程结构[J].教育发展研究,2005,(8):70-74.

[2]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122.

[3]简祖平,李振陆.以能力为本位构建高职课程体系[J].教育与职业,2005,(21):ll-12.

[4]马林,何桢主.六西格玛管理(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5]许国平.基于六西格玛的高校教学质量改进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1,(4):395-398.

作者:谢亮 周休平 张玉萍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论文 篇3: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中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摘 要:针对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对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同时结合建筑行业的特殊性,提出提高学生顶岗实习效果的建议和意见,供教师和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顶岗实习;问题分析;策略研究

在高职院校中,顶岗实习是教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技术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使学生掌握的技能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一、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现状

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大多安排在第六学期第一周至学生毕业之前,如:我院该专业的学生在顶岗实习之前就已完成全部课程学习以及毕业设计,这样学生就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较长时间的实习角色中去,也符合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特点,使学生能够对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将岗位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相结合,以确保顶岗实习的质量。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可能从事的岗位,包括施工员、监理员、资料员、造价员、材料员、质量员、安全员等等,实习企业多为施工企业和建筑企业,由于受到建筑施工项目流动性的影响,学生顶岗实习地点分布较为分散,在半年的顶岗实习时间内,学生的顶岗实习岗位会因为可预计因素、不可预计因素发生变动,主要影响岗位变动的因素包括岗位适应水平、工程进展情况和就业意愿等。

高职院校学生虽然在顶岗实习之前就接受了实践训练,但是在顶岗实习初期,很多学生对工作内容不了解,工作职责较为模糊,学生在较长一段时间后才能适应岗位工作。此外,施工企业的工作环境较为艰苦,需要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和工作强度,如果学生缺乏足够的自控能力和奉献精神,会多次调动岗位,不仅无法深入掌握知识,还会影响实习质量。

笔者这几年通过指导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根据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提交的施工日志以及结束后提交的实习报告、实习鉴定、被实习企业录用比例等情况,对顶岗实习结果进行考察,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着施工日志填写不属实,实习报告填写不完整,甚至出现了抄袭和雷同等现象,学生存在侥幸心理,职业素养无法从根本上得到提高。

二、提高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质量的建议

在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进行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实习企业、学生、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来提高顶岗实习质量,使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不断增加,为社会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养、技术水平的专业技能型人才。

1.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建立顶岗实习基地

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发展校企合作,充分利用学校的师资优势,针对企业需求和企业特点,输送与企业用人需求相吻合的人才,解决建筑企业在经营、管理和技术等方面遇到的难题,协助企业进行技术更新,使企业进入良性发展。同时,企业可以参与到实习基地建设、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充分分享学校资源,实现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真正做到服务社会、服务专业和提高企业在社会上的竞争力,转变以往依靠教师关系联系企业进行实习的情况,让学校和企业成为良性合作伙伴,从而使顶岗实习取得更好的效果。

2.提高教师对学生顶岗实习的指导力度

高职院校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取得的成果依赖于学生的工作态度、学习热情、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依赖于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具体来说,学生在顶岗实习前期,应该有一个逐步适应、逐步学习的过程,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提高对岗位工作的适应速度,使学生能够尽快地融入工作岗位。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高职院校教师普遍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很难针对学生的实际工作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学校可以聘请行业专家和企业专家作为学生实习的指导教师,此外,还可以鼓励教师进入建筑企业进行锻炼,使教师了解行业动态,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教学能力、技术能力和工作能力,最终实现学生、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发展。

总之,学校应该对学生的顶岗实习情况进行全方位的、动态的监控,成立工作小组,组织并实施学生的顶岗实习等相关工作。在学生进入企业实习之前,全面了解企业的信息,考察是否具有相关资质、施工安全性是否得到保证,在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应该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工作情况,在学生顶岗实习结束后,制定完善的考核办法,对学生的顶岗实习情况进行考核,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晓玲,王心怡.浅谈高职建筑工程专业顶岗实习的实施[J].中国高校管理,2012,6(09):118.

[2]王艺晓.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安全管理问题探讨[J].现代企业建设,2012,31(19):109.

[3]李毅亮,杨晓燕.顶岗实习实施与管理探索[J].企业管理, 2010,32(03):229-230.

编辑 杨兆东

作者:谭敏

上一篇:都市农业城市经济论文下一篇:特色畜牧产业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