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理念历史教学论文

2022-04-18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历史课程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高中历史要与实践对话,离不开生活,离不开实践。高中历史教师需要发挥更为主动的作用,不仅要与教师对话,也要让学生参与,与学生对话,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应当是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获得知识经验。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教学理念历史教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理念历史教学论文 篇1: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历史教学的理念转变研究

摘  要: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要转变观念,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大胆革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好自身的主导作用,有效提高学科教学效率和质量,不断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素质。本文就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历史教学的理念转变进行了探究,愿与各位同仁商榷。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高中历史;教学理念;转变

一、目前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主体地位被忽略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因此教师的教学应该围绕学生进行,教师虽然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導者,但是对学生来说更多的是辅助作用,教师要让学生能够建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会独立自主思考。但是现实教学过程中很多高中历史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仍旧采用比较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导致学生的主动性被限制,也影响了课堂效率的提升。

(二)对培养学生价值观不够重视

新课程理念的教学不再仅仅是课本知识的教学,而是更加注重学生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培养,且高中阶段学生已经有了很多自己的想法,只是还不够成熟,需要得到正确的引导。高中历史学习包含中国和世界的历史,能够从宏观上对学生的思想观点产生影响,但是很多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分数,主要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慢慢忽视了学生价值观的培养,也导致了历史教学效果并不够理想。

(三)偏重知识教学

高中历史是一门文学性、理论性较强的科目,也正因为此很多老师选择在课堂上以解释为主,课堂之后再给学生布置相应的作业,让学生自己复习巩固。这种偏重知识教学的课堂会让学生感到单调和枯燥,自主探索、体验和认知的机会比较少,对知识的把握也不够深入。

二、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历史教学理念转变的途径

(一)明确教学目标,从重知识到重方法

在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授课一般都以教材的讲解为主,让学生对课本中的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进行认识和评价,因此基于这种教学模式,一些老师为了方便学生记忆应对考试,采用直接划重点的方式告知学生记忆的要点,这样学生的负担相对较小,并且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考试成绩。学生在这种教学方式之下很难形成系统的历史知识体系,相应的历史素养也难以培养。新课程理念同样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合理的目标,并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实现从重知识到重方法的改变,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感悟历史。比如在学习新航路的开辟这一段历史中,教师可以首先在网络上搜集相关资料,课堂上运用视频或者图片作为课堂导入,再结合课本知识对迪亚士和哥伦布新航路的开辟进行介绍,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体验这个开辟过程,深刻领会航路开辟对于历史和市场的意义。这个过程不再只是让学生关注课本上的知识,还能掌握一些学习的方法,比如学会自主在网络上查找和搜集资料,学会感悟历史、理解历史,从而真正提升历史学习的质量。

(二)精心选择教学内容,从重理论到重核心素养

在新的教育环境下,历史教师不仅要明确新课改后的历史教学目标,而且要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精心选择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历史教学的综合性,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核心素质。传统的历史教学只注重历史知识的连续性,而忽视了历史知识的多样性。比如,在讲解历史上各个朝代经济发展的相关内容时,老师只是引导学生纵向分析朝代之间经济发展的连续性,比如讨论唐、宋、元、明、清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却忽略了横向分析影响各个朝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各个朝代的经济发展受到了其政治、文化等诸方面的影响。通过横向比较,使学生能够深入思考,从而提高历史教学的全面性和多样性。在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质,通过提出问题、组织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为了丰富高中生的历史学习,历史教师可以播放一些与这一历史事件相关的历史影片。

(三)创新教学方法,从单向到双向

在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中,“一言堂”现象普遍存在。教师把自己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一味地向学生讲解教材中的基本理论知识,然后通过艰苦的背诵引导学生完成历史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效率,但不利于学生历史思维的培养。新课程改革后,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和学生学习需要,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选择符合高中生历史学习特点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要加强与课堂主体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为高中生学习历史创造良好的氛围。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比较先进的教学模式主要有翻转课堂、微课堂和MOOC,新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等,这些教学方法都是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为基础的。历史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在历史课堂上进行两课的互动交流。

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传统的历史教学观念已不能适应当前历史教学的需要。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的变化符合历史发展趋势。高中历史教学观念的转变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都具有重要作用。为适应教学的相关要求,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娴.浅析新课程下高中历史教学理念的转变[J].中外交流,2018(36).

[2]黄培林.新课程下高中历史教学理念的转变[J].考试周刊,20019(05).

富平县立诚中学  陕西  渭南  711700

作者:马晓平

教学理念历史教学论文 篇2:

基于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历史课堂改进策略浅析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历史课程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高中历史要与实践对话,离不开生活,离不开实践。高中历史教师需要发挥更为主动的作用,不仅要与教师对话,也要让学生参与,与学生对话,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应当是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获得知识经验。在学生学习知识与学生生活两者的结合作用下,不仅学生可以更快地掌握书本知识,也能更适应社会和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

因此,生活化教学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既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又是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以及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不仅可以为新课程的实施提供借鉴和经验,而且有利于课程目标和教育目标的实现。本文结合自己教学实践谈谈一些这方面的体会。

一、设计生活化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学任务的具体反映,既是实施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评价教学的基本标尺。

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教师尤其应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要以问题解决的水平程度作为教学目标的核心内容,避免将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机械地分离;二是所制订的教学目标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使教学目标具有可操作性,通过教学能够达成;三是教学目标要有可检测性,能够衡量出学生通过学习所表现出来的进步程度。

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运用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合理设计适合学生学习思考的教学过程,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即明确“你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历史、认识历史、感受历史,即“如何确信你已经把学生带到那里”。

二、选择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1.合理利用教科书中的生活化内容

历史新课程突出了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理念,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生活经验,历史教科书中增加了社会生活方面的内容,既有助于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又有助于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因此,生活化教学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要以教科书为依托,合理利用教科书中与生活化相关的内容。

2.挖掘生活中的历史教学资源

新课改后的历史教科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增加了许多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内容。这就为教师开展生活化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是,教师要真正实现生活化教学的目标,仅凭教科书中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需要挖掘生活中的历史教学教材,建立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之间的连接点。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素材可以作为历史课堂教学内容,只要我们细心观察、钻研,就能找到合适的生活化教学内容。例如,日常生活食物:同学们常见的核

桃(胡桃)、葡萄、石榴、胡麻、胡豆(蚕豆)、胡瓜(黄瓜)、大蒜、胡萝卜等,都是张骞出使西域引种的植物;玉米、甘薯、马铃薯等是明朝引进的农作物。日常生活物品:老照片、老房屋、纪念章、各种钱币等。生活中的电影、电视素材:《大国的崛起》、《屠城血证》等。与历史内容相关的文化生活:成语典故、故事、诗词、对联、民谣等,如:老马识途、退避三舍、卧薪尝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等。传统节日:寒食节禁火、端午节吃粽子、重阳节插茱萸等。还有很多民族工艺、服饰、建筑,等等。

三、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更应是组织、指导、帮助中学生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环境要素发挥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引导者。

在生活化教学中,教师要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的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思维空间,为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开放学习提供条件。

1.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探究情境

历史教学中,创设具有浓厚生活气息,贴近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情境,有利于学生“把学习与自己的生活、成长、发展有机联系起来,使之成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这也是学生历史思维发展的动因基础”。

通过问题情境的设计,缩短了历史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距离,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过程,以学生已学过的历史知识为基础,激发学生的好奇与积极思考,在解决具体的问题的同时,汲取历史精髓,进行思维拓展和提升,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2.创设生活化的角色体验情境

角色体验情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自主、由接受性到创造性地对历史情境进行体验,获得相应的认识和情感,促进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的教学活动。生活化教学中设计历史剧场,倡导学生角色扮演,就属于典型的角色体验情境。

不同的角度,思考历史问题,并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思维碰撞中感受历史风云变幻的瞬间,完成对历史知识的深刻认识,真正体会历史的深刻和生动。

3.创设生活化的参与实践情境

历史学习的过程,不仅是学生认识历史的过程,更是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过程,其根本的價值在于面向学生的未来生活,让学生能够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并改造社会,因此,必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参与情境,让学生在参与历史情境和历史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实践运用能力。

4.创设生活化的直观感受情境

现代教学手段趋于多样化,而生活化教学能为学生提供足够丰富的思维、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同时也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感悟,适应学生发展认知的内在要求。历史文献、实物、图片、诗歌等文字形式的静态教学资源,可以为生活化教学创设直观的历史情境,调动学生视觉的积极性,以直观明晰的表象,加深理解和牢记学习内容,发展其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5.创设生活化的影视情境

多媒体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生动性、形象性和直观性,为历史教学提供了新颖多样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6.创设生活化的乡土情境

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为了满足历史教学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教师可以结合历史教材特点,根据地方特色,适当补充一些既有典型意义又能使学生有切身感受的乡土历史资源,使其与历史内容有机结合。

各地民间流传的音乐、舞蹈、故事、传说、工艺、信仰、服饰、风俗习惯都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历史,追寻社会生活的变迁。

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把课本上抽象的内容描述与乡土历史相联系,有利于拉近学生与课本内容的距离,从而加深对历史知识的认识。

作者:杜炳潮

教学理念历史教学论文 篇3:

自主学习教学理念的历史考辩

摘要:从东西方不同的教育传统出发,追溯并比较了自主学习理念的历史源头,探讨实现自主学习应该具备的哲学思维即分析的方式。

关键词:自主学习;教育传统;分析思维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今天的我们不论年龄、职业,性别都要面临知识日益更新的要求,一个人仅仅靠在学校学的知识已远远不够,每个人都必须终身学习。在未来发展中,我们的学生是否具有竞争力,是否能够掌握在信息时代轻车熟路地驾驭知识的本领,从根本上讲,都取决于学生是否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学会学习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所讲的:“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而终身学习一般不在学校里进行,也没有教师陪在身边,全靠一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可见,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21世纪人类生存的基本能力。

一、东西方教育学传统的追溯

说到自主学习的理念,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专著《学记》提到的:“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怫。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意思是现在的教师,只知道照着课文诵读,多是寻问难解的问题,且发言急而频数快,只照自己教法教学,不顾学生是否领悟接受,就不能使学生安心乐学。如此教学,学生就不能竭尽其诚求学,不能使学生的素质和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违背教学原则,采用不合理的教学方法,那么学生也就不能依顺自然的道理有所进步。以至于学生厌恶学习,怨恨其师,只觉得学习苦不堪言,却不知道学习可以获益终身,即使勉强结业,也必然很快就忘得一干二净了。教学没有成效,原因就在这里。可见,教学之病,古已有之。前人早已指陈。在我们为古人的智慧赞叹不已的时候,是否该冷静思考一下两千年来这一问题为何仍然悬而未决?更令人忧心的是,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问题似乎更加严重了。

反之,当视角转换到西方时,我们发现真正的自主学习理论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形成的,“为自主学习提供理论支撑的主要有人本主义的教育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学习的信息加工理论、交往理论、自主学习理论、终身教育思想等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其中影响最大的人本主义思潮强调人本身的情感和需要: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教育哲学主张学习者与教育者分享控制权;主张以协商的形式进行学习;主张共同承担;主张学习内容要符合学习者自身的需要。以这种教育哲学为指导思想的教学大纲强调采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教学目标的双重性,即情感发展目标和认知发展目标。在这种学习模式中,教师的作用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播者,而是学习者的指导者和顾问。其近期目标则是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能力。

这不仅令我们想到了科学史上著名的李约瑟问题——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而是在17世纪的西方,特别是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用在这里则变成,我国的古代先贤们很早就认识到了学习自主性的重要,为何一直没能实现这一问题的跨越?

二、西方教育学中蕴涵的哲学传统

经常有人把西方的苏格拉底跟中国的孔子相比较,两人确实在教学方面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二人都是“述而不作”思想家。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八个字是关于启发式教学的高度概括:即不到学生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说不出的时候;不去启发他。而苏格拉底问答式教学的特点是:抓住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矛盾,启发诱导,层层分析,步步深入,最后导出正确的结论。然而,二人的不同在于孔子注重礼,维护封建礼教,主张爱人,强调人的伦理道德,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注重人的社会性,但其根本是压抑人性。苏格拉底崇尚人性自由,强调人,反对神,主张个性解放和个人价值,注重人的个性。“从历史上看,苏格拉底和孔子的两种不同的对话其效应也是极不相同的。前者造成了西方哲学史上从自然哲学向精神哲学的大转折,刺激了后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超越苏格拉底而建立起庞大的唯心主义体系;后者则树立了无人能够超越的‘大成至圣先师’,只能为后人‘仰止’和不断地体会、学习。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和言说方式从此便进入到了一个自我循环、原地转圈的框架之中,尽管内容上还有所发展和充实,形式上却两千多年一仍旧制,几无变化,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才开始有了初步的松动”。

而在古希腊智者派的学说里,企图使人成为宇宙的中心,普罗泰戈拉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著名的命题。他们认为人应该做的不只是探索而且是创造。他们以人为中心,以人的感性认识的可靠性为判明事物存在的尺度。“人是万物的尺度,——人,因此,也就是一般的主体;因此事物的存在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对我们的认识而存在的——意识本质上乃是客观事物的内容的产生者,于是主观的思维本质上是主动的”。由此可知,古希腊哲学一开始就在关注世界,注重理性的同时,也看到了人本身的存在。后来的人本主义思潮也可以追根溯源到这里。希腊人那种积极的自我探索成为人本主义思潮的积极养料。正如恩格斯所说的:“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

三、自主学习的实现与分析思维方式的解读

由上所述,从哲学上说,自主学习的实现离不开对人性的关注和对个性的赞赏。而这种重个性、发扬个性的理念正是西方思维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可是,一直以来,我国的社会历来崇尚共性,以“从众”、“中庸”、“齐—”、“整合”为思想指南和行为规范,我国学生的学习培养常常忽略甚至忘记了自己的独特个性。正如美籍华裔诺贝尔奖得主崔崎所说:“中国学生,太重收获,不重耕耘;太重权威,不信自己;太过‘听话’,不想‘怀疑’;太重近利,不重理想。”那么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如何才能真正实现“自主学习”呢?在哲学意义上说,自主学习能够实现首先就是要解放个性;而在思维方式上说,就是要补上分析主义的传统课程。这种分析的传统可以从古希腊人对各个知识领域的研究表现出来:“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是世界本原的分析;芝诺的飞矢不动是对运动的分析;阿基米德定律是对物体受力的分析;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则是将演绎分析方法发挥极致;到亚里斯多德那里已经发展出相当完备的形式逻辑体系,几乎涵盖了我们今天所研究的形式逻辑的全域。”这种发散的、以分析为指归的现代西方社会正是我们一贯的整合性思维的最好补充。

《学记》以及古代教育思想中对自主学习的重视充分证明我们中国人民是有认知力的,那现在为什么不去做呢?我们需要回归那种状态。牛津大学有句妙语:“教师对学生喷烟,直到点燃学生心中的火苗。”对此,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名誉校长弗雷泽博士颇为赞同。他说:“每位学生都具有创新能力,大学要做的只是发现他、挖掘他。”500个学生坐在一个大讲堂里看着一个老学究在那里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肯定是要取消的,大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进行苏格拉底式的互动。

当年,语言哲学大师维特根斯坦拿他的著作《逻辑哲学论》到剑桥大学申请博士学位,答辩主持人是他曾经的老师罗素和摩尔,随便聊了聊之后,罗素提问说:“你一会儿说关于哲学没有什么可说的,一会儿又说能够有绝对真理,这是矛盾。”维特根斯坦拍着他们的肩膀说:“别急,你们永远也搞不懂这一点的。”这样答辩就算结束了,罗素和摩尔一致同意通过答辩。想想这样伟大而浪漫的事情何时会在你我的身边发生呢?这样个性的师生关系何时能出现在我们的课堂里呢?

作者:栾广君 赵淑苹

上一篇:高校教师知识管理论文下一篇:幼儿多元智能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