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历史课教学的反思

2022-09-12

教学反思就是让教师自觉地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持续地关注和思考, 帮助教师从习惯外部训导的“应该怎么做”走向专注自身发展的“我想怎么做”的自觉行为、自我教育。

一、教学反思不是一般性地回顾我们的教学过程, 而是在教学中不断发现问题, 并针对这些问题设计、调整教学方案, 使教学向更合理的方向努力, 让学生对知识融会贯通。如讲《重要的文物和古迹》, 这节课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多, 中国历史悠久, 文化灿烂。大量的文物和古迹, 是古代先民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一批历史名都和古都, 驰名中外;万里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 堪称世界奇迹, 马王堆汉墓的发掘, 曾轰动世界。这些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我观摩了一位历史老师上课, 她重点讲述什么是历史文化名城, 什么是自然文化遗产及其历史作用, 我觉得这位历史老师将现实与历史紧密地结合, 在教学中充分反映历史和社会的变化, 这点做得很好, 也有不足的地方。我上这节课的时候, 让学生分组课外查找资料对文物和古迹自己当导游进行解说, 学生通过历史课, 不仅畅游了祖国各地, 而且还对祖国重要的文物和古迹融会贯通。这样, 我大胆调整了教学方案, 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协作能力而且对学生的思维能力, 创造能力的培养也有很大的帮助, 学生也不只是为了学历史而学历史。

二、教学反思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和层面。如教学内容的反思 (如“你怎么评价辛亥革命?”“你怎样评价武则天等有争议的历史人物?”) ;也有教学方式的反思 (如现代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学, 电教模式能叫学生开阔视野, 空中课堂等冲击着传统教学;一味追求课堂上的热闹, 课件展示眼花缭乱, 是否就有教学成效?) ;既有常规课的反思, 也有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反思 (如教材中的哪些问题可以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既有通过观摩同行的教学而进行的反思 (如有的教师善于把握教材、深钻细研;有的教师善于旁征博引) ;评价模式的反思 (过去历史教学不论怎么考, 只要把课本知识熟记下来即可, 新课程下的评价模式不是考学生熟记了多少重难点知识, 而是在试题中重点考察学生能力的提高, 诸如归纳、分析甚至是综合分析的能力) , 所有这些说明:不但要求教师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 而且也促使教师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教师要善于对自己的工作回过头来总结, 坐下来反思。教学反思能力并不是一项与生俱来的或是会随时间流逝而自然形成的能力, 它需要教师有意识地、有计划地自我培养和自我提升。教学反思毕竟是以教学水平的提高为其归宿的, 这种循环往复的反思过程带来教师自身反思水平的提高, 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有所裨益, 这无疑会促进教师关注自己的教学行为, 深入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新的《历史课程标准》用了许多篇幅介绍研究性学习“教学活动案例”和“教学活动建议”;如何将研究性学习活动扎实而有效地开展起来, 则需要我们深入地探讨与反思。在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时, 我们不妨多问问自己:这个课题应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采用什么样的教学形式最佳?对于学生搜集到的“史料”“证据”, 是让他们全部采信, 还是引导他们学会对“可疑”资料大胆质疑?对于近代现代历史上一些比较“敏感”的人物、事件、现象, 研究性学习如何处置等等。教师可以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反思、研究, 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 积极探索新思想和新途径, 从而推动教学研究的深化。如,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一课, 讲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 其中“昭君出塞”的内容皆是小字, 讲述过程中学生却对这一子目很感兴趣, 提出了很多问题, 这显然出乎教师所料。对于这个状况, 我们不可以跟学生说小字部分不是教学的重点, 似乎学生忘记了本课的秦始皇、成吉思汗, 而对一个“女人”的故事感兴趣。

事后, 我们反思:“这节历史课并没有按照课程标准进行, 为一个应作为阅读内容略讲或者不讲的内容, 似乎缺失了重点。看似一节失败的教学课, 因为没有完成教学任务, 但是过后反思觉得:正是这节‘脱离航向’的历史课, 感觉到了学生自主性、独立性意识的增强, 他们不会完全按照老师所预想的那样去理解, 去思考, 甚至有些思想与书本的内容格格不入, 应该怎样对待, 恰恰值得我们反思。那么我们如何开展教学反思呢?当然形式、方式多种多样, 笔者认为三种方式较为重要:

一、教师要树立反思的意识

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 容易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 有了一些成功的做法和经验, 也不能及时总结提炼, 究其原因, 是个人还没有树立起反思的意识, 所以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树立起反思的意识, 多问几个为什么, 我们的教学就会在实践中得到升华。

二、在交流、分享的合作型反思中共同发展

听课是一种比较常用的反思方式。“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通过听课, 教师之间可以互相学习, 取长补短, 教学相长。年轻教师要多听年长教师的课, 从中吸取上课的一些宝贵经验, 包括组织教学、课堂管理、教学方法技巧等。资深的或者年纪大一点的教师也应放下架子, 主动去听年轻教师的课, 并将此与自己的教学做比较, 通过这种反思来冲破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 树立起现代教育教学的思想和理念。作为反思型教师, 还应主动邀请别的教师来听自己的课, 让他人来评估自己的课堂教学, 课后互相交流, 反思一些教学细节, 探讨改进措施。

三、仔细聆听学生的反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得到很多学生反馈的信息, 教师从中可以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学生的反馈信息是多样化的, 有对教师上课的看法, 有对课程中的人和事的看法, 也有向教师倾诉自己最近不悦的人和事等等。教师可根据这些信息, 反观自身的教育教学, 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当然, 教师要想从学生那里得到如实的反馈, 平时须与学生坦诚相待, 建立起互相尊重的情感纽带。

新课程标准下的反思教学为广大教师架起了一座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 它将引导教师不断更新知识观念和教学观念, 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这是教师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否则我们就是在时间和已有知识的重复中, 只有善于从反思中吸取经验, 我们的教学才会改进。经验+反思=成长。

上一篇:定罪审查规则之优先判断下一篇:“三步分析法”书写燃料电池的电极反应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