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理念论文

2022-05-14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教学设计理念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从平面设计工作的内容上可以看出,文字设计教学内容是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平面设计教学的重点。主要是由于文字的表达体现出一定的优势,人们对于文字的敏感程度也相对较高。本文主要对平面设计教学中的文字设计教学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平面设计教学工作人员提供参考性意见。

第一篇:教学设计理念论文

转变教学设计理念 面向全体学生

摘要:通过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主体,由传授知识转向培养能力,从重智力开发转向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从教科书的单一教学转向教科书配套的系列教学,从强调教学结果转向注重改进教学过程,从低层次课程管理转向高层次,由单一学习转向合作学习。由机械性学习转向探究性学习实现面向全体,奠定共同基础。

关键词:转向 理念 全体 基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的必修课是为每一位中学生奠定终身发展的共同基础而制定的。我们在执行高中英语标准时,在开展教育教学时,要特别关注面向全体学生。在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传达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要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持续的学习动机和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的语言运用能力,为全体学生奠定英语学习的共同基础。

如何使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教学设计不但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还要考虑学生在语言能力以及学习方式等方面实际存在的差异。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教学设计方面教师应做到以下几方面的转变而使教学转向全体学生,奠定共同基础。

一、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主体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校教育‘最重要的是要把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课堂教学‘并不是把知识从教师的头脑移到学生的头脑里’。”而陈旧的教育观念则认为,师生关系从来就是施教与受教的关系,这种关系不把学生看作活生生的人,而只把他们看作是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在人格上总要凌驾于学生之上,以发号施令的态度来对待学生,这种师生关系不平等的教育,不仅压抑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而且最终只能导致学生“厌其师,恶其道”。

应当承认,每个学生的感情世界都与教师有异。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关心和爱护往往会转化为学生对教师所教学科的兴趣和喜爱,进而产生对该学科学习的持续动力。教师尤其要耐心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对他们的点滴进步要及时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教学的对象是具有主动性的学生,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是离不开教师的正确指导的。教师的指导作用就在于组织好课内、外的各种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寻求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

二、由传授知识转向培养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教学的着眼点要放在发展学习的能力上”。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每一个人一辈子的事”。

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知识是能力的前提,知识虽不能直接转化成能力,但二者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对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训练的中介作用,知识是可以转化为能力的。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精讲必要的语言知识,更要训练学生的语言技能,否则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只是纸上谈兵。实践证明,听、说、读、写四种技能有机结合,在不同阶段、不同的课型中各有侧重,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

陶行知先生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在英语教学中,应通过学法指导,使学生获得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对于英语运用的能力,进而学会求知,学会做人。

三、从重智力开发转向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心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英语课堂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通过学科知识的学习和语言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和思想性很强的学科。听、读可以使学生的接受性技能得到提高;说、写能巩固并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技能;学习语法知识并运用于口头或书面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创造思维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课堂教学活动中的“pair work”和“group work”有助于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团结互助、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社交能力。教科书所提供的会话和阅读材料的内容健康且渗透着思想教育的因素,通过学习和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维,养成良好的品德。英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材料中的语言形式,把它们自然有效地融合到各种课堂活动之中,使课堂教学成为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效手段。

四、从教科书的单一教学转向与教科书配套的系列教学

许多教师感到现用中学英语教材的语言材料丰富,但课时少,教学任务难以完成。一些学校只完成教科书,而放弃了与教科书相配的阅读训练和听力训练材料。造成课时不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教师还没有彻底摆脱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束缚与干扰。因此,要全面使用各种材料,还得从教学思想的转变上挖掘潜力。

现行的中学英语教材以教科书为主,系列配套,主要是为了满足学生对语言输入量的需求。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必须吸收一定的量的语言材料和经过足够的实践,才能掌握语言项目,才能获得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听力、阅读等技能通过学生课本、练习册和系列配套材料中一系列的练习加以培养。教师要树立整体教学的语言观,把有关的系列配套教材纳入课堂教学,在教学中要注意现代技术与英语课程的整合。

五、从强调教学结果转向注重改进教学过程

在应试教育下,有重结果轻过程的倾向,而只有把注意力从课堂教学的结果转向课堂教学的过程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1,正确处理教学过程、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关系。教师在课堂设计时要把教学目标和评价联系起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适当的教学步骤,教学过程就是这些步骤的具体实施;要及时对课堂进行评价,以取得反馈信息,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2,对课程教学过程要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既然课堂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技能、情感等诸多方面,那么对其评价也应是多方面的;反馈信息,肯定成绩,发现问题,使课堂教学过程不断完善;评价应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六、从低层次课堂管理转向高层次

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管理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有人认为课堂管理的目的就是维持纪律,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这只是一种低层次的要求。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课堂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激发师生双方在课堂上的活动,以提高课堂相互活动的效率。

相互活动是英语课堂教学最重要的形式,它包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思想、感情等诸多方面的相互交流。在交流中,师生发出信息、接收信息,在一定的语境中理解、表达这些信息,实现相互沟通,尽量做到课堂教学交际化。

七、由机械性学习转向探究性学习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当前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开展探究式的教学活动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组织学生根据确定的探究方向,对从不同渠道获得的信息进行检索、收集、分析和评价;引导学生整理和利用英语信息资料,得出结论,并用英语以口语或书面的方式表达出来。探究活动是学生主动、独立地体验语言、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他们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逻辑思维和推理的过程。学生的英语学科能力、合作意识及信息素养在这样的探究活动过程中得以培养。

八、由单一学习转向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理论吸收了认知学派、行为主义学派和人本主义学派的思想,是指“学生为了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或完成一个共同任务,在规定的时间内开展的小组活动”,英语教学中提倡开展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中,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要承担具体的任务,并对自己的任务负责。合作学习任务的分配最好能考虑到有效发挥每位学生的特长,使该活动能够对每位成员的英语学习具体有良好的推动作用。学生在小组活动中通过合作和努力,最终完成小组共同的目标,并以一定的形式向全班同学进行汇报和交流。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英语教师经常开展“pairwork”或“group work”等合作方式的学习活动。在贯彻《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更加关注的是如何采取措施,进一步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总之,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宏观和微观的许多因素。在教学一线的英语教师考虑更多的可能是课堂教学技术和方法等相对微观的因素,但改进课堂教学的技巧和方法,最重要的还是更新教学设计的观念。

作者:周亚丽

第二篇:平面设计教学中的文字设计教学

【摘 要】从平面设计工作的内容上可以看出,文字设计教学内容是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平面设计教学的重点。主要是由于文字的表达体现出一定的优势,人们对于文字的敏感程度也相对较高。本文主要对平面设计教学中的文字设计教学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平面设计教学工作人员提供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平面设计;文字设计;教学;探讨

平面设计的内涵产生于上个世纪20年代,主要是平面材料为基础载体,依托视觉的表达方式通过印刷的手段來对平面的视觉效果进行表达。从现如今平面设计的内容上可以看出,其复杂性和多样性较为明显,其中除了字体设计、企业logo之外,还包括企业的商业包装以及导向设计等等,其项目相对较多。但是从平面设计的过程上可以看出,文字以及图像是较为明显的表达视觉效果的方式。

1.文字设计教学要分析文字在平面设计中的作用

在平面设计教程中,图形设计的比重最大,除此之外,文字是平面设计的重点。从现如今的文字表达方式中可以看出,多数的文字都增强了可读性,除了被加工处理之外,还进行了虚化以及旋转的设置,可见文字的设计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另外,文字也不单纯的对具体内容进行表达,文字设计着重强调对字体大小、字体间距以及放置的位置进行设计。这样才能在人们阅读文字的过程中表现出错落有致,不至于头昏脑涨。可见,成功的文字设计可以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达到一定的视觉效果。

另外,文字在平面设计中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文字的排列形式也会影响到整个版面的效果,所产生的视觉效果也相对较为明显。能够赋予版面较高的审美价值。文字设计的最高境界就是将文字设计成图像的形式,这时文字可以单独地作为一种艺术。其应用的范围也相对较为广泛,主要包括海报设计、广告设计以及标志设计等等。可见,文字在设计的过程中体现出了较强的重要性。

2.文字设计教学要着重探讨文字设计的类型

2.1与图形相关联的文字设计

汉字本身具有一定的象形性,还包括会意字、指事字等等。图性感较为强烈,如果文字的笔形不同就可以形成不同造型的文字,可以利用字与字、笔画与笔画之间的关系来找到相互之间的联系。设计的趣味性也能够从其中显示,所以字体设计逐渐成为一种热门行业,字形的外观也较为规整,从字意上可以看出,其含义较为丰富。进行字体的设计主要是追求字形和字意的有机结合,所形成的内涵是其他文字以及图形都无法表达的。

2.2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字设计

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有些事物的抽象性较强,不仅无法用文字表达,也无法用图形表达,进而产生了会意字。汉字的设计形式得到了发展,现如今汉字的设计形式也要进行创意。从现如今文字设计工作上来看,人们对于一些表形或者是表意的文字加强了注意,因为,这些文字往往能够在文字设计中体现出其价值。另外,不同的风俗习惯对于文字的理解力和重视程度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文字本身的艺术性也只是一种符号形式,可以将其看成是一种语言形象或者是自然图形。总之,进行文字设计的过程中,采用象征意义的文字可以增强设计的效果和美感。

2.3图形化的文字设计

将图形和文字相结合就是达到图形化的文字设计,在此过程中可以形成较为完整的文字形象。可以同时满足读和视的双重效果。可以充分利用视觉图形的心事来对相关信息进行表达,同时能够传达新的观念,增进文字图形化的进程。在文字图形化的过程中,文字的基本功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不仅实现了审美功能,同时还会产生一种不可替代的艺术效果。文字设计就是对概念性的语言进行转化,同时还会建立起一套转换系统,将文字转换成视觉语言形式。

3.文字设计教学要对其应用形式进行实例探讨

3.1标志设计

在进行标志设计工作的过程中,将文字作为主体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形式。可以将其称为标志艺术,也是一种符号化的图形设计艺术。它把来源于自然、社会以及人们观念中认同的事物形态、符号(包括文字)、色彩等,经过艺术提炼和加工,使之构成具有完整艺术性的图形符号,从而区别于一般装饰图形。标志图形符号在某种程度上带有文字符号式的简约性、聚集性和抽象性,甚至有时直接利用现成的文字符号,但却完全不同于文字符号。它是以图形形式体现的(现成的文字符号须经图形化改造),更具鲜明形象性、艺术性和共识性的符号。例如,中国银行的标志是由结了红绳的古钱币构成的,红绳构成了“中”字,极为简练、深刻、鲜明地表达出“中国银行”的含义。

3.2书籍封面设计

封面的文字,也就是“书名字”的设计,在装帧设计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置。书籍装帧中的书名,是用无言的、充满形式意昧的文字符号向读者.发出的无声呼唤,它集中表达着书籍装帧的功能和风格意趣,高明的装帧设计家总是巧妙地通过书名字的个性化设计,酿造感性的形式意味,与读者进行心灵的沟通,如果说,书籍装帧是围绕着众多“视觉要素”组织起来的一个动态系统,书名就是装帧设计整个动态系统的中心,书籍装帧的一切设计都应围绕着书名展开。在封面设计中,文字、图形与色彩构成为封面中的点、线、面。任何一个封面都需要有点、线、面的形式属性,才会具有美感。

3.3广告招贴设计

广告招贴设计的目的是将信息准确、有效地传递给公众,并以易于使人接受的形态展示出来。文字和图形作为海报设计中最基本的信息符号,是信息传播中最有效的设计元素。文字设计中将文字予以“图形化”,使其不仅具有信息传递和阅读功能,还有一种作为视觉载体所具有韵图形魅力,具有其它设计元素所不可替代的设计效应。图形化的文字设计,在海报中具有无限的魅力,文字与图画,一对孪生兄弟,字中见画,画中有字,以画的生动与文字的概括相结合,视觉丰富,极富情趣,让人易于接受,印象深刻。文字设计的图形化。以文字为主题设计的广告招贴也被许多设计家所采用,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对文字固有形态或字体组合形态所显示出的文字含义,进行富有意象性的创意设计。另一方面,可根据主题内容或设计的需要,对文字进行形象化的转化,能更好的帮助人们去理解文字的深刻内涵,赋予主题内容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4.总结

平面设计课程是艺术类院校教学中的重点课程之一,而由于文字在表达较为抽象的寓意时有着更为明显的优势,一直受到设计人员的重视。所以,文字设计教学自然就成为平面设计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平面设计中,图形、文字在传递信息的作用方面都分别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文字的诞生历史上看,因为图形的表达能力的限制,特别是对于比较抽象的思维的记录,所以人们更加倾向于是用文字来进行表达。 [科]

【参考文献】

[1]王芳.中国文字在平面设计中的视觉运用.文教资料,2005,(26).

[2]张纪军,王家民,刘西莉.汉字的发生与平面中的视觉传达.装饰,2004,(07).c

作者:于广印 李敏

第三篇:新课堂教学设计背后的课程教学理念探讨

摘要:对一堂初中政治公开课的分析表明,新课堂存在着“形似而神不似”的问题。教学策略错位,教学效率不高,目标不明确,缺乏课程质量意识等。究其原因是“倡导的理念”与“践行的理念”存在着不一致,因此认识到新课堂转型意味着课程价值取向的变化、教学本质的变化,将教学设计走向科学化,成为突破课改瓶颈之路。

关键词:新课堂;教学策略;课程教学理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十多年了,许多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已被教师接受,许多教师认为自己的课堂教学是“新课堂”,认为有学生参与的课堂,有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形式新颖的课堂就是新课堂,下面是初中政治教师进行的八年级第三单元第五课第二小节“竞争不忘合作”(鲁教版)讲课内容节录,这堂课很有争议,反映了基础教育课堂改革现状。

这位老师的课分三个环节,课件出示第一环节:坦然面对竞争。下面是问题:你的身边有竞争吗?你害怕竞争吗?环节二:正确认识竞争。下面出示情境:小合、小竞、小赢所在的保送班有一个保送出国深造的名额,三个人都想争取,在竞争过程中小合:相信自己的实力,坦然面对,积极做各种准备……小竞:发现自己在有些地方不如小合,于是针对不足,积极备战……小赢:紧张、焦虑、睡不着觉,非常害怕失去这次机会……小竞:虽然没有争取到保送名额,但竞选结束后,她发现自己的成绩和能力都提高了不少,她从心底里感谢小合。她为什么要感谢小合呢?小赢:在竞争中逐渐力不从心,她想到了一条捷径——偷试卷,事情曝光后,她的竞选资格被取消。学习要求合作探究:这种做法给小赢带来了怎样的后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后果?为避免这种后果,我们在竞争中应该怎么做呢?环节三:追求合作竞争。呈现的是一段视频,中国好声音四强争夺赛,说的是魏雪漫曾帮助张碧晨,两人感情也很好,最后胜出的是张碧晨。探讨问题:面对这么重要的比赛,每一位对手都应该怎么做?魏雪漫的做法可贵在哪里?.为什么说这是一场双赢的比赛?

这堂课经过了深层的教学设计,在课程资源选取、教学生活化、吸引学生参与方面都做了很多功夫,这样的课听下来表面很炫,情境教学、合作探究新策略都用上了,在评课中许多同行老师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是否能代表新课堂所强调的以学生为本的课堂呢?这堂课从课程改革的角度看应该属于“形似而神不似”的新课堂,问题在于:

1.教学策略选择错位:在做课者看来合作探究、案例教学都采用了,可是这堂课的教学策略我认为应该是讲授加提问,虽有案例,但教师的“诱导”非常明显,正确观点不证自明。如第一环节标题是“坦然对竞争”,学生还会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吗?学生在竞争面前的各种真实心态在正确答案的暗示下被遮蔽了。环节二的偷试卷的案例明显不具代表性和真实性,也就不会触动学生内心,并且这样的问题其合作的意义何在?我们需要的是学生真实坦言,不是责任分工与脑力激荡,因此合作学习在这里没有体现其价值,作为合作学习应用应该具备有分工、有明确责任、积极互赖的关系、合作技能几个要素,在很多课堂合作学习应用中我们看不到分工与责任,问题难易也没有达到一定需要合作学习的程度,也就是说不少教师在教学策略选择不是为目标服务,策略选择存在着随意性、运用不当、形式主义等倾向。

2.内容处理不精细,教学效率不高。环节三的标题“追求合作竞争”,什么叫合作竞争?是所有的竞争都需要合作,还是竞争中一定合作?在查看教材后发现显然是基于教材观点的简单化处理,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并没有就合作与竞争内在关系做深入思考,因此课堂上表现为形式大于内容,表面热闹,原有的知识传授被削弱,该处理的教学内容处理不深不透,造成教学效率低下,也成为课改后常常出现的问题。

3.目标不明确,缺乏课程质量意识。在这一案例中教学最需突破的问题不是学生知与不知的问题,而是真实的触动内心,思想品德课程如果不能触动学生内心,那么教学促发展将是一句空话。这堂课想解决什么问题?课标上如何要求的?对于学生来说要达到什么目标,起点能力是什么,如何搭平台帮学生达到终点能力,这些有关教学设计的问题在设计研磨时没有教师主动提出,在评课环节教师没有人指出目标的达成度,说明教师教学设计的科学化水平和教学质量意识的薄弱。

这堂课反映出的问题带有很强的普遍性。很多教师从形式上理解新课程,究其原因是“倡导的理念”与“践行的理念”存在着不一致,新课堂转型是指实施新课改后,教师课堂行为的转变。即从教师为本的课堂,到以学生为本的课堂,从知识传授为主的课堂到知识、能力、情感三维目标的生命课堂,从讲授为主的课堂到师生互动、建构生成的课堂。虽然很多老师“意识层面”上掌握了新理念,但教师课堂行为背后的课程价值取向仍然是以知识为本,“教教材”仍然是支配教师行为潜在规定,而且缺乏自我觉察。因此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研究教师行为,分析教师行为背后的价值取向将成为提升教师课程自觉,突破课改瓶颈之路。作为教师要深刻理解以下课程教学理念。

一、新课堂转型意味着课程价值取向的转型

现代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是学生发展本位的教学价值观。它是相对于知识本位的价值观而言,学生发展本位的价值观把学生知识的掌握,智力以及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发展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全面地加以关注。它注意从学生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实际需要去考虑教学目标与选择教学内容。在这里知识观已经发生变化。建构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不是简单地进行传授的,而必须通过学生自身已有的经验、方式和信念,在作为认识主体的学生与认识客体的知识之间的互动中,以主动积极的建构方式获得。教学本质是为“知识建构”创设良好环境与支持的过程,新课堂教学设计就是创造“情境性”“协作性”的互动环境。情境、协作、资源是建构主义所指的“学习环境”的三个新要素。“情境”是还原知识生成的原背景,是课程生活化的需要,是学生进行知识探究的情境,也是学生进行主体建构的要素和学习的必要环境;“协作”是主体间的关系的反应,包括师生、生生之间是如何运作,如何展开活动的,如合作学习体现的是参与者是平等合作关系;“资源”是课堂上教师学生所用的所有素材,包括有生命的资源与无生命的资源,在这里教师的感受、教师的认知、情感都成了资源,只有把资源调动起来,整合到课堂上来,资源才能发挥其作用,多种教育资源的整合是新课改后教师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

二、新课堂转型意味着教学本质的变化

新课堂关注课程质量,不是关注教师教了些什么,而是关注课堂给学生留下了些什么,因此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课程形态的变化的意义在于将知识转换为能力,将过程转化为方法,将体验转换成反思成长,因此“情境、学生的兴趣比教材本身更有优先性”“课程就是使人们在有益的张力下,发展创造性组织和再组织知识经验的能力”。在这样的课程与教学中,允许学生和教师,在会谈和对话之中创造比现有课程与教学结构更为复杂和更有价值的学科秩序与结构;课程不再是内容,而成为过程本身;教学是两个世界的沟通,和富有个性化和创生性的占有;教学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是对课程的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的过程;是师生生命重构的过程,教学本质的变化意味着课堂上师生是对话交往的过程,教师的“独白”语越来越少,教师带着好奇、带着思考与学生开展思想的碰撞与交流,平等与合作成为师生关系常态。

三、新课堂打破教材为中心的教学,追求教学设计的科学化

所谓教学设计就是以获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传统教师上课以教材为中心,注重教学内容的处理,将有意义的知识割裂为碎片化的知识,新课堂以教学科学化为背景,从教学目标设计、内容设计、方法策略设计、过程设计,追求课堂最优化。教学目标从知识为本到能力为本,教学内容从学术中心向儿童中心倾斜,教学策略随之改变,从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设计,从单一知识传授到综合能力发展目标,因此课堂环节不同于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对学生教学起点、教学条件的分析将是教学设计的起点。

Research on the Curriculum Idea Behind the New Class Teaching Design

LIANG Guo-min

(School of Philosophy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Henan University,Kaifeng,Henan 475004,China)

Key words:new class;teaching strategy;curriculum and teaching ideas

作者:梁国民

上一篇:混凝土裂缝问题论文下一篇:关于绿色建筑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