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教育心理学论文

2022-04-18

摘要:数学学科的重要性随着时代与科技的进步有增无减,但有调查表明世界各国的学生或多或少都对数学这一学科有所惧怕。培养数学人才是中学数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注重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数学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应用教育心理学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应用教育心理学论文 篇1:

如何有效应用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提高教学成效

【摘 要】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目的就在于应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去分析和考量各种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各种因素,并探讨众所周知、或者还有待研究的一些问题,最终将这些研究结果形成为规律、原则和理论去指导教学实践活动。本文试着从分析教育心理学理论对新手教师教学实践的重要指导意义出发,在反思目前我国中小学领域的新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教育心理学理论水平与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新手教师应用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提高教学成效的有效途径。

【关键字】新手教师;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教学成效;途径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张苗苗

应用教育心理学论文 篇2:

教育心理学在中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摘 要:数学学科的重要性随着时代与科技的进步有增无减,但有调查表明世界各国的学生或多或少都对数学这一学科有所惧怕。培养数学人才是中学数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注重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数学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所以,本文详细阐述了身为数学教师应如何自如地在中学的数学课堂中应用教育心理学,研究学生的心理发展,科学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拓宽他们的数学视野,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基础,也为数学的发展添砖加瓦。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教育心理学

几乎全部自然科学领域的发展进步,都需要数学来做基础或使用数学结论做工具,因此,数学的发展进程需要无数新鲜血液的不断注入来加以推进。而当今高考模式下的数学课堂使许多学生害怕数学、抗拒数学。这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和数学的进步都是不利现象。身为未来的中学数学教师,笔者着重探讨教育心理学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希望为自身未来教育事业提供准备,或在某些细微之处为一线教师提供一些方法和依据。

一、教育心理学帮助教师准确、合理地确定目标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关注学生的全方位发展。”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行,传统教学模式需要调整,课堂模式不能再是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而是要求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什么,更要关注学生如何学,怎样才能让学生会学。而教师要在课堂上进行有效地教学,让学生有效地接受知识,就需要运用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教学目标的确定不仅要结合本节课的特点,还要结合学习者的认知特点,实行“因材施教”,如此才能真正使学习者学有所得。

二、利用教育心理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数学学科特点出发,巧妙利用好教育心理学激发学生兴趣的独特功能,使学生在学中求乐、学中求趣,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引起师生间的思维共鸣。教师要力争创设从学生实际出发,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口语表达要做到声情并茂、妙趣横生、精确易懂 ;教学手段上善于通过实例、演示实验、信息技术等手段化抽象为直观 ;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和渗透发散,消除学生的认知障碍 ;善于组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举例如下:

按照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学生的缺失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不会出现成长需要。我们在教学中需要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比如家庭情况成长经历等,通过家校合作,究其原因才能准确实施教育。

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更是广泛地体现于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中。教师应帮助学生确立目标,了解自身情况,最重要的是引导他们改变归因倾向,引导他们将失败归因于努力的不足,而不是能力的缺乏。这样学生会接受失败并愿意努力奋斗。

例如,在完全平方公式的教学中可以采用问题引入:村里有个老人特别喜欢孩子,他会给每天来看他的孩子发糖果,他发糖的规则是:每个孩子得到的糖块数正好和当时看他的孩子的人数一样多。第一天,有a个男孩去看他,男孩子走后,又有b个女孩去看他。第二天,a个男孩和b个女孩一块去看他。问这一群孩子哪一天得到的糖果多,多几块?

依次进行提问而展开的数学课堂教学一定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这样的课堂遵循了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中启发式的教学原则。合理运用问答法和讨论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而且能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的印象,无疑是成功的教学引入方式。

在实际数学教学课堂中,我们要把教育心理学的思维运用到教学中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了解学生的思维、思路,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参与课堂。

三、遵循教育心理学展开的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

(一)开展探究性学习课堂

新课标提出要发展学生的四种能力:发现问题能力,提出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正是学习者通过发现问题与合作解决问题来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基本环节为:提出驱动问题,形成计划,实施过程,交流结果,评价反思。

(二)进行随机通达教学

这一方法适合高年級学生的教学。课堂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与深化,从多角度对知识进行剖析,强调学生对知识的灵活掌握及运用。

例如:在进行三角函数诱导公式的教学时,可以先进行复习导入,然后由一个学生当前不能解决的问题sin1110°求值入手。这样的教学方式符合建构主义从学生已有认知出发的特点,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

其实无论是建构主义还是人本主义或是认知理论,都强调遵循科学性安排教学,由此展开的课堂更加高效、完整。

四、教育心理学对“立德树人”——“德育”的重要意义

学生的品德发展在教育心理学中也是有迹可循的。学生的品德发展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新课标与当下社会都要求数学教育要符合“立德树人”的理念,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而学生的这些品德构成都是在后天的学习与社会生活中逐渐发展而来的。

根据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人的道德形成主要依赖道德概念的掌握、道德信念的确立和道德评价能力三个维度。也就是说,教师在课堂中要在学生脑海中具有道德概念的情况下对其进行评价与训练。

五、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引导学生高效复习

数学知识的复习相比其他学科更具条理性和逻辑性,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复习时可指导学生掌握资源管理策略,统筹时间管理、努力管理学业求助几方面,加强其元认知学习的能力。教师也可结合相应知识点实施编码与组织策略。

例如在复习导数时,教师可以用一定的课时帮助学生总结归纳整个高中时期导数相关的题型和方法,引导他们自己做出思维导图,将新旧知识合理组织整合形成新的知识结构。教师可以按照导数的知识点展开:定义,求导公式,斜率,极值,最值等。教师也可按照导数的题型展开:求切线方程,求导函数,构造函数,分类讨论导数单调区间,含参问题求导等。

六、结语

有了教育心理学知识做基础,我们的教学设计与课堂实践都有了依据和科学性,对于相对枯燥的中学数学课堂来说,采用合理的心理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学情分析能使课堂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魏书生老师放手让学生管理班级事务的实例告诉我们,学生确实具有一切社会能力,只看教师如何去激发。

以上是我对中学数学课堂中教育心理学的应用的一些简单看法。无数名家走在教育事业的前方,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眺望,方能接触更加广阔的世界与未来。教育心理学是一个宽广又精深的领域,在数学课堂中更有许多应用之处,未来笔者会加倍努力从实践与理论中多方探索,以期日后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刘文光.教育心理学在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山海经:打拼(下),2016(01).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唐小平,李靖云.浅谈教育心理学理论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12):587.

作者:吕思琦

应用教育心理学论文 篇3: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摘  要:应用型人才培养是21世纪以来国家教育部门新提出的指导理念,应用型大学也在时代的发展中应运而生,以培养人才的实践技能为主。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极强的课程,是教师考取教师资格证必修的文化课程之一。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探索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路径极为必要。本文首先分析了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课程与教材内容陈旧、教学方法传统单一、教学评价方式落后这几个问题,提出优化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实践环节、改革评价方式,增强输出意识的改革路径。教育心理学课程的育人价值十分明显,积极开展课程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来说意义重大。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教育心理学;培养策略;教学改革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在教育情境下人类的学习、教育干预的效果、教学心理以及学校组织的社会心理学,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的一个交叉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是教育活动过程中的一些心理发展。而教育活动的参与者是教师与学生,由此可见,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是教师与学生双方在教学活动的心理状态。简要概括为四部分:学生心理、学习心理、教师心理、教学心理。下文主要对于教师心理和教学心理展开研究,即教育心理学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教育目标,以培养实践技能为核心理念,彻底将改革后的教育心理学文化价值挖掘出来,以实现课程教学意义。

一、当前教育心理学课程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部门逐渐提高了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在教学思路上以及教材课程两方面都实施了改革。在教学思路上,改变了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引导教师更新相关教育理念。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不乏以传统理念为主导的教师。以教育心理学为例,教学部门实行了教材改革,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夯实基础,但教师的教学方法阻碍了这一改革的深入发展。

(一)课程与教材内容陈旧

传统的教育心理学课程内容涉及范围广,包含大量的理论知识与实验,难以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再者教材内容更新慢,无法普及最新教育知识。此外,教育心理学并未在中小学开展,学生在启蒙阶段没有得到相关的心理知识培育,步入大学后,对于这门课程难以深入理解,导致教学内容与实际教学处于失衡状态,甚至于完全脱轨[1]。这一现状对于高职院校开展教育心理学教学造成了挑战,学生对这门课程没有深入的了解与认知,加之心理学内容本就抽象难懂,很多概念是经过反复实验之后才得以验证,基本上是美国、英国、法国、瑞士等国外学者热衷的领域,离学生距离较为遥远,难以引起学生共鸣。究其原因,传统的教育心理学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无论是未在中小学开设相关课程,或是教材更新慢,都对高职院校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二)教学方法传统单一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满足新时代人才的需求,当前教师在教授心理学课程时仍主要以传统教学手段为主,依然是粉笔、黑板、教材的传统模式[2]。当前我国需要的是实践型人才,教师的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方式对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并没有明显的效果,受传统思想影响,教师的教学理念以应试为主,学生的考试成绩是教师追求的目标。部分教师在课堂中与学生缺乏互动,照本宣科,为学生勾重点,标明需要背诵的内容,并未正确指导学生将这门课程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活动与日常生活中。伴随着高职院校的发展,教师的授课方式已经成为一种固定的意识,改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师生还需要一个过渡期,才能彻底从以前的教学“困境”中走出來。

传统教学方法与传统的评比模式之间存在一定关联,学校根据班级的理论成绩评价教师的教学能力。因此以成绩定好坏成为了一种根深蒂固的教育思想,这一思想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重视学生的成绩,忽略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尽管新时代背景下,教育部门提出了相关要求,部分教师在教学方式上仍难以突破,受传统观念影响,对于新方法的接受需要学校耐心引领。

(三)教学评价方式落后

教学评价方式主要分为三个方向:一是教师在教学上的相互评价,二是学生对教师教学方式的评价,三是社会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在此可以理解为学生家长的评价。传统的教学评价多以教师之间的评价与家长评价为主,学生很少参与评价,加之学校没有健全的评价体系,教师之间的评价以公开课和例会为主,与家长的沟通仅以一学期一度的家长会为主,因此,评价方式过于单一,甚至处于落后状态[3]。部分教师会让学生匿名写出教学评价,对学生的意见进行整合并采纳,将其应用于教学中。但是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不会轻易表明自己的建议,导致匿名评价法也流于形式。评价体系的单一导致教师不能及时发现自身的教学问题,更无法进行创新和改革,这也是课程教学无明显效果的原因之一。

二、心理教育学课程教学改革路径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背景下,教师对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教学理念必须以实践技能的培养为主,打造新时代应用型人才,应从课程教学改革开始。

(一)优化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

教育心理学内容多以国外学者的理论为主,虽然会偶尔与孟子、老庄的思想有所关联,但是内容较少,学生对一些实验理论也难以产生共鸣,导致教育心理学自课程开展以来取得的实质性进展较少。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课程内容进行优化,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传授抽象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心理学的教学内容多以教材为主,但是高职院校的教材并未及时更新,难以将时下最新的知识传递给学生。课程教材多由教育部门编排与打印,学校可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原教材上进行修改、删减或者重新修订,力求学生接受最新的教育知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育部门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极为重视,除了理论知识以外,还强调学生的德育、美育等以及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一致。应用型人才培养更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是创新的前提,因此课程结构的优化对学生的学习有极大的作用。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结构而定,教师应对教育心理学知识进行内化,通过筛选,将有意义的内容传递给学生,引导他们将学过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并非书面的只是长篇大论,并非为了考试,而是为了喜欢而学,为了实践而学,为了创新而学,为了国家的发展而学[4]。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之间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教师应充分利用二者之间的关系,通过情感过滤与情感串联将学生带入课程的学习中来,发挥课程教学的实际意义。

(二)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实践环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高职院校作为人才输出基地,必须按照时下的人才培养要求创新教学方法,以培养实践型、创新型的人才为教学目标,确保输出的人才符合时代进步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学生对于知识的要求,无法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创新教学方法已是大势所趋。新时代教学应从多方面寻找资源,例如多媒体教学设备、互联网技术、教育软件等,将现代元素融入教学中,在校园、生活中充分挖掘有用资源,拓展教学平台。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板书、教材为主,但是纸质教材更新较慢,书籍的排版印刷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其他路径弥补教材的缺失,如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制作PPT课件,将与课程有关但是教材没有提到的知识进行扩充,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制作PPT课件的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尽可能将抽象的知识点通过简易的方式表达出来,促进学生的理解;也可利用多媒體投出学者研究理论知识的过程、反复实验的艰辛、学者的亲身经历等方面内容,加深学生对于教育心理学专家的了解,从内心接受这门课程的学习;或向教育部门申请,联合本市高等教育学校教师开发教育App,实时讨论相关教学方法,教师之间相互借鉴和学习,共享信息与资源,将最好的教学方法应用于教学中,发挥教育的最大价值。本市教育心理学教师可以建立大群,形成教育心理学知识网,实时更新教学动态,更新最新知识,团队力量大于个人力量,教师之间相互合作,实现共同教育,为社会输出创新型与实践型共存的“双型”人才[5]。

教师还要加强实践教育环节,可以根据课堂内容为学生创设相关情境,带领学生将知识点应用起来。学生在课后寻找资源,将学过的知识灵活运用,既能加深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也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技能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技能,因此教师应格外重视,引导学生利用现有资源展开实践,在线上线下、校内校外挖掘有用资源,将知识践行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

(三)改革评价方式,增强输出意识

高职院校应健全评价体系,改革传统评价方式,辅助教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评价应重点以学生为主体,如在校内开展调查问卷,每天随机抽取100名学生对教育心理学的教学制度展开评价并提出相关建议,连续调研一周,对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找出学生认可的优秀教师,将其列为学习模范,评定为本课程教学组组长;或者在校内开放建议箱,让学生不仅对教育心理学课程,也对其他课程提出建议,教师只有明确学生想要什么样的教育,才能更好地规划教育;或利用网络平台,创设专业论坛,学生在平台发表对教育心理学课程的看法,说明不喜欢的原因。教师可站在学生的角度重新拟定课件,确保每一位学生接受并运用这门课程,才是课程的教育意义所在。学生还可在论坛上对教师的教学方式进行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建议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充分体现学主体地位[6]。

高职院校还应增强人才输出意识,随时进行市场调研,了解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按照时代发展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以创新型和实践型为主。学习知识与利用知识是不同的观念,高职院校应更加注重后者,引导学生将知识学活,能够内化为自己的思维意识,提升自身认知高度。

三、结语

综上所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背景下,教育心理学课程应抛弃传统教学模式,顺应时代进行改革创新,力求将学生打造成“双型”人才。本文主要对高职院校当前在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展开了分析,并根据问题进一步提出了教学改革路径,以期为高职院校的教学规划提供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 张玮凌.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心理学”课程考试改革实践研究[J]. 科教文汇,2019(02):100-101.

[2] 董泽松. 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验心理学》课程教学内容生活化导向刍议[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05):185-186.

[3] 张微,张露. 教师资格证“国考”背景下教育心理学课程改革探析[J]. 人文之友,2019(18):134-135.

[4] 葛现玲,张媛媛.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环境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J]. 现代职业教育,2017(10):68-69.

[5] 李琨煜.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 山西青年,2017(07):172.

[6] 张玲燕,陈丽君. 适应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内容改革研究——以应用心理学专业教学为例[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7(02):38-42.

(荐稿人:叶妙企,汕尾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淳洁)

作者:胡愈琪

上一篇:高职旅游心理学论文下一篇:音乐表演心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