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心理学原理设计论文

2022-04-15

摘要为探索智慧博物馆的新境界,研究如何将新媒体技术用于导视系统中,文章通过对当前智慧导视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归纳得出新型导视系统中的优势与不足。所得出的结论将有助于新媒体导视系统的应用,使导视系统设计走向多元化并进一步提升博物馆的参观体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应用心理学原理设计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应用心理学原理设计论文 篇1:

生物概念教学设计的策略性因素

生物学概念处于生物学科的中心位置,围绕着生物学重要概念来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益,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提高学生的概念迁移应用能力。教学设计中的策略要做到既保障符合学科逻辑和学生认知逻辑,又能遵循掌握知识的心理学原理,科学地开展教学活动,完成概念教学的目标。

生物概念 策略 因素

知识在教学活动中更多地表现为概念和命题,知识的掌握在于知识传递系统中学生对概念的接受和占有。生物学概念处于生物学科的中心位置,概念教学是生物学课程内容的基本组成部分,对学生学习生物学及相关科学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围绕着生物学重要概念来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益,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迁移应用。

教学中的教学设计应注意以下几个因素,策略性地做到既保障符合学科逻辑和学生的认知逻辑,又能顺利地有效遵循掌握知识的心理学原理,科学地开展教学活动,完成概念教学的目标。

一、把握住学科逻辑和学生认识逻辑不一致的关系

学生的经验型思维逻辑和学科逻辑是有着落差的,例如,形态结构是生理功能的基础(结构和功能相适应),动物行为是生理功能的外在表现形式,这是学科知识体系内在的逻辑。而学生认知特点是先对动物有什么行为感兴趣,再对其结构、功能感兴趣,从而在好奇中开始学习生理功能。如按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动物行为来组织学生按部就班地开展学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注意的品质、动机水平都会徘徊在较低的水平。那么,为能激发较高的动机水平和较好的注意品质,并能使概念教学在适合他们的范畴内开展,应如何设计呢?

例如,将鲸、老虎、老鼠、海豚、蝙蝠归于同一类群(哺乳动物)。该部分动物形态特征迥异,各具奔跑、飞翔、毛色、大小、体形等非本质属性。如何依据其本质特征归类为一个种群?

可按如下策略设计:展现动物的行为,引导学生联系到动物的生理功能,进而展示形态结构。借助直观的、具体的、科学的、形象化的教学资源展示本质特征(胎生、哺乳、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等)的教学活动,既能提高观察、分析、归纳的精确性、准确性、科学性,又能帮助其将这些间接经验固化为自己头脑中相应的认知结构以建立概念。这样学生不但记住了概念的“文本知识”,而且经过二次抽象了解概念的形成过程及其应用。

从动物的行为出发,再了解动物的生理功能,进而展示形态结构的教学设计,有助于学生形成强烈的好奇心,有助于加强学生理解生理功能和形态结构的辩证关系。在此基础上体验和建立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动物行为的辩证统一的学科观念,有助于学生增强分析、概括、总结的思维能力,以达到教学设计中深入浅出的效用,更好地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能力来确定概念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以切实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并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实现概念教学的螺旋形上升。

二、善用“探究式”学习模式,强化形成有效和足够强度的学习动机

在很多情况下学生不能自发完成概念的理解,课堂上体现为学生凭借已有基础知识和思维工具不足以解决学习任务,不足以对事物的特征和联系进行分析归纳。此时学生这种心理困境会使其对原有的知识积极地开展思考和产生更新的愿望。而概念的学习是一种理性的概括,这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在知觉水平上对一类事物的特征与联系进行分析、比对、区分出一般(共有)与特殊(非共有)因素,从而揭示事物的一般因素和本质因素来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

“探究式”学习模式能为学生在解决上述困境而开展的学习活动中提供形式上的保障,在内容上为其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其借助于学生日益发展的思维中的批判性、独立性,借助于不满足、不简单盲目信奉书本和教师的解释和论断的好奇心,借助于喜欢探究、喜欢争论的年龄特征,来开展活动并引导其得出学习成果。

面对学生运用相对薄弱的基础知识体系和有限的正在逐渐发展的思维能力做出的简单化、片面化、不正确的命题时,教师需给予恰如其分、恰到好处的帮助,符合实际的积极归因的评价。这样,学生就能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而学习动机的形成取决于下面三个方面:首先,创设外部客观条件,激发学习动机;其次,引起内部心理需要,转化学习动机;再次,强化各种内外因素,维持学习动机。

三、厘清生物学概念和生活化用语的本质区别

初一学生从小学的科学课学习中、在日常生活、社会生活中都可以接触到一些常识性的知识和学科信息,以学科角度来看,这些表述内容显得浅显、泛化,科学性和系统性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功利性。教学中应避免它们负面的影响,而可借用其直观、形象化的特征来帮助学生建立概念。

例如,常见的两个词语:“营养丰富”、“垃圾食物”。我们可以通过这两个词语来了解生活化用语的片面性、机械性、绝对性和局限性。

从食物成分表上看,不存在所谓的营养特别丰富的食物,而且只有针对特定的时间、空间下的特定对象才有所谓的生活意义、医学意义上的“营养丰富”一说。例如,沙漠中缺水受困者,水及含水丰富的食物就是营养最丰富的食物;远洋航行中,含Vc和淡水丰富的食物就是营养最丰富的食物。因此,这两个词语,人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定义,其在性质上表现出形而上学的特质,推理形式上表现为一种机械式的论断。

教学中面对上述类别的生活词语,要与学科概念区别开,特别注意阐明学科概念的科学性、概括性、逻辑性,以使学生获得辨析两者的生物学素质。渗透这种认知于教学中,是最困难的,但也是必要的,更是应该的。其意义在于:可以使被动的课堂教学实践和学习时间转化为主动性更强的自我学习时间和实践活动,真正地开拓了学习环境、学习机会和条件。

学生在近似活生生的现实社会和生活中学习和探究,在往返的辨析中,加深对生活的关注、深入地理解社会实际问题,形成更加积极的、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利于主动参与社会决策和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这对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解决问题和提高公民素质都极为有利。这种学习经历有利于形成尊重客观事实、敢于怀疑、坚持真理和勇于反思等科学素养。

四、理解概念的相对真理性、避免绝对化

概念教学对于学生学习生物学及相关科学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学生们的科学观初步地形成于学校中的学科学习,学生在教师帮助下,在对概念进行自觉的反思和必要的更新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念,伴随着学生的成长,其科学观念也在不断加深和拓展中。

我国有着厚重而深凝的非科学文化传统和方术思想,泛灵意识充斥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因此,教学活动有必要在科学性质上加强经典科学性质的认识和理解,而且在初等教育阶段,尤显必要。在学生心智还不健全,还没有建立起系统的、科学的、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时,应教给学生们一个经典的客观真理的科学主义概念,这是成长的阶段性、发展性决定的,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在不久的将来,当学生随着长大,心智渐开,会像人类的自然科学认识过程一样从绝对化到相对化,逐步认识和理解科学和技术的局限性、阶段性、发展性,从而最终建立起积极、科学、具有辩证精神的唯物主义科学观、方法论、价值观、情感态度。

另外也不要轻视并要避免机械论调对学习概念的毒害作用。如一个人依据“在一楼居住的人比在二楼居住的人承受的万有引力要低一些”,而推断“居住在一楼的人要比居住在二楼的人长寿”这样的结论。这种看似合理科学的解释,却充斥着机械化、绝对化、片面化、简单化的谬误的逻辑推断,得出了一个看似正确其实错误的命题。其危害性在于有较大的迷惑性和欺骗性,其割裂了事物间的联系,孤立地采取单一的标准去分析一个复杂的现象。

教学设计中要通过围绕实例来组织学习活动,科学地运用逻辑思辨能力对其给予明确和严谨的辨析,使学生在遇到类似的具有迷惑性的命题时能明辨是非、洞烛先机。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有勇气和智慧去辩驳,利用已有的学科素养和有效的、有力的思维能力去认识这种机械论命题的危害性,洞悉该机械命题论证过程的绝对化、机械化、片面性,洞悉该机械命题论证过程推理方法上的错误。

五、认识、遵循掌握概念的内化定型规律

对于每个学生个体来说,概念建立的心理过程就是把具体事物的知识经验加以抽象化,从中区分一类有关事物所共有的一般的、本质的要素,经抽象化形成抽象定义,从而确认本质属性的过程。

学生建立概念的心理过程开始于感性概括,是在直观基础上自发进行的,直觉概括不经分析、抽象,而是依靠事物外表特征的强弱对比,强要素泛化来掩盖弱要素而实现的,这种概括往往只反映事物的外表特征,只能获得概括不充分的日常概念。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感性概括上发展,不能停留或局限于此。尽可能超越感性概括,引导学生进入概念掌握的抽象化概括阶段,通过教师的指导和辅导,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综合等学习活动来了解概念一般的、本质的特征与联系,上升到抽象定义,从抽象定义出发,以辨析、例证等思维活动,来确认本质属性,逐步地构建起科学概念。

教学组织程序可按系统论分析方法创设的概念模式来实施和开展。依下图所示,抽象化概括是为了揭示概念的一般本质特征与联系的活动过程,不只是识记文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对一类具体事例或表象进行分析,要在解析的基础上找出共同的不可或缺的本质要素,再依据确定的本质要素及其形成的联系,对这一概念提出初步的假设,经同学教师的反馈,对初步假设进行修正,以形成概念。

如未能如期修正或出现偏差,需要再引导学生回到起始的阶段重新进入上述进程开展学习,直至完成概念的心理结构的构建,形成概念。

教学设计和教学进程中遵循概念形成过程的心理学原理,重视最大限度地在时间、空间上保障学生自主地完成概念形成的心理结构的构建过程,对学生今后持续性地学习生物学及其相关学科有着支柱性的支撑作用,并为后续的学习在方法论范畴打下良好的基础。并实现概念教学的螺旋形上升,实现概念高效的教学,实现教育最本源的目标——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建立科学的价值观。

总之,在生物学教学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对概念的把握,结合现代心理学原理等各种因素,积极地进行探究,综合分析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以及有利因素的推动作用,更好地利用各种策略性因素,主动地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使生物学教学有一个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 肖巧玲.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前科学概念转变实践研究.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6.

[2] 姚宝骏.一般教育环境下生物学概念形成过程特征及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3] 朱元森.以探究性学习促进生物学概念建构的研究.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6.

[4] 孙勤.学生对生物学概念理解偏差的分析及解决对策.生物学教学,2012(11).

【责任编辑 郭振玲】

作者:王晨

应用心理学原理设计论文 篇2:

基于新媒体的智慧博物馆导视系统设计研究

摘  要  为探索智慧博物馆的新境界,研究如何将新媒体技术用于导视系统中,文章通过对当前智慧导视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归纳得出新型导视系统中的优势与不足。所得出的结论将有助于新媒体导视系统的应用,使导视系统设计走向多元化并进一步提升博物馆的参观体验。

关键词  智慧博物馆;新媒体;导视系统设计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突破与创新,各行各业运用新媒体技术已成为当下一大热门趋势。博物馆更是需要顺应这一趋势,实现从传统博物馆到数字博物馆再到智慧博物馆的转变。这就促使导视系统不断加入新元素,不断进行迭代升级,也因此产生了新媒体时代下的智能导视系统。在“体验为王”的时代,博物馆作为公众文化服务体系中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更应加快转型升级,提供给用户优质的参观体验就显得尤为重要。

1  智慧博物馆与新媒体导视系统

智慧博物馆作为新生事物,借助小程序、手机应用软件、虚拟现实和地面投影等新媒体技术,开发出一系列智能化新型导视系统。相较于传统的导视系统,新型导视系统则强调了物、人、数据之间的联系。不仅能给参观者带来更优质的服务体验,也可以通过信息推送、虚拟参观、互动展览来达到扩大宣传、提升博物馆整体服务质量的目的。

1.1  智慧博物馆的内涵与特征

智慧博物馆是区别于传统博物馆的全新理念,是一种通过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通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成果来感知、分析、处理博物馆运行的各项关键信息,以期实现博物馆征集、保护、研究文化展示传播以及管理能力全面提升的博物馆发展模式[1]。有部分学者将其特征概括为:主体的人本性、资源的整合性、数据的再生产性三个方面[2],建立更加全面、深入的互联互通,消除信息孤岛,使“人、物、数据”形成系统化协同工作方式,从而形成更为深入的智能化博物馆运作体系[3]。

1.2  智慧博物馆中新媒体导视系统

智慧博物馆的导视系统设计应基于新媒体技术和传统导视系统之上,赋予传统导视系统活力,以更好地实现导视系统的功能。该系统是根据人们的行为方式,生理及心理需求,强调信息传递中的双向互动和体验[4]。通过动态图像、语音传递、视屏传输等多种媒介,利用GPS或IPS技术与移动终端实现与用户的互动。

2  智慧博物馆导视系统设计原则

在《情感化设计》一书中,唐纳德·A·诺曼依据心理学原理将情感设计分为本能、行為和反思三个层次[5]。因此,新媒体导视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交互特性、及时反馈信息,以更短的交互路径来减少用户记忆、减少用户输入,帮助用户做选择。

2.1  本能层次设计

“本能行为”是一种可以预见的、相对固定的行为模式,用户基于自身的经验和文化背景,很容易就能了解正确的使用方式,并由此建立与产品之间情感的良好交流。因此,智慧导视系统的设计应遵循用户本能行为逻辑“Do not make me think”。

2.2  行为层次设计

良好的用户体验是建立在人机互动行为发生时“可用性”与“高效率”所带来的愉悦感和满足感。新媒体智慧导视系统的设计应思考人性化设计要求,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根据人的行为逻辑、思维方式、心理状况等进行“人性化”推敲,来达到使用更加便捷和高效的体验。

2.3  反思层次设计

反思层次是一种高级别思维活动,是用户对产品所传达信息的深刻理解与体会。该层次的设计要求用户使用产品时,能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而激发用户潜意识的感动与需求。新媒体智慧导视系统的设计应抓住用户反思的心理特征,逐步树立产品对用户友好形象,强化博物馆的品牌效应。

3  新型导视系统的运用

基于新媒体技术的智能导视系统,改变了博物馆原有的接待模式,节省了博物馆的运作成本,为用户带来全新的参展体验。

3.1  虚拟现实技术

参观者在到达博物馆之前,可先通过新媒体导视系统对博物馆有大致了解,来方便规划行程,制定合理的参展计划。比如,苏州博物馆推出的在线博物馆,就很好的运用了虚拟现实技术,“360°全景展示平台”,用户只需按照地面箭头即可在线浏览整个博物馆。该系统通过全景技术将平面图与空间图像二者结合,非常详尽地介绍苏州博物馆各个展厅以及展品信息,用户便可以提前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展厅,有目的性的高质量完成参观。

3.2  小程序

语音导览小程序的使用改变了展厅的接待模式,为每个展区定制专属二维码,用户通过扫码即可获得语音讲解,提高了用户参观的便捷性,更大程度上满足了参观者需求。不同于传统的图文介绍,导览小程序可以提供更多有关展品的图片和文本信息,并匹配对应语音讲解,这就使自主参观变得更加有声有色。小程序还支持多种定制功能,博物馆可根据实际需要扩展更多功能,比如在线票务、地图导览等功能,充分提升博物馆参观体验。

3.3  手机应用

手机应用程序是目前主流的信息传播载体,也是目前比较成熟的导视终端。IPS物联网定位系统根据定点Wi-Fi来实现目标定位。苏州博物馆的手机应用具备馆内地图导航功能,在技术上通过预先在馆内不同位置设置信号热点,进行热点捕捉,以便获取游客位置信息。游客只需下载制定手机应用,连接馆内Wi-Fi就可以实现实时导航。此功能可以给参观者带来全方位的视听体验。对于博物馆来说,手机应用在为来访者提供自助服务的同时,也起到了博物馆的宣传作用,并拉近了与大众的距离。

3.4  地面投影

基于运动跟踪技术,地面投影系统将参与者的动作转化为图形和图像的交互反馈,使用户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该技术支持多人多点操作,导视信息随着参观者移动而发生交互,场景的变化使信息内容也一并产生变化。在设计上不干扰用户选择,保留用户自主选择权利。游客只需遵循地面投影的引导,便能顺畅完成展厅参观过程,或是进入下一展览空间。唐山工业博物馆正是贯彻此思路,将主展馆分为六个展区,参观者通过地面投影即可前往各个展区。

4  新型导视系统的优势与不足

4.1  新媒体导视系统的优势

相较于传统导视系统,小程序、手机应用、地面投影和虚拟现实等新媒体的运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互动性。新媒体导视系统区别于传统导视系统就在于信息的交互性,即信息的获取不再是使用者被动地接受,信息的调动始终处在一个交换的过程之中。2)便携性。小程序、手机应用的使用将展馆复杂的导视信息变得可以随身携带,同时实时定位、语音播报的功能,让用户可以自主选择参观。3)准确性。新媒体技術易更新、便更替的特性,参观者通过GPS或IPS准确定位当前所在位置,可获取各个展区最新展讯。这一特性在临展区体现得尤为明显,作为博物馆中展览内容替换最频繁的区域,用户可通过设备及时浏览最新最可靠的资讯。

4.2  新媒体导视系统的不足

目前来看,新媒体导视系统的不足之处,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形式大于功能,过于强调系统的交互性忽略了导视功能的本质;2)新媒体导视系统开发成本与维护成本价格不菲,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损耗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3)通过小程序、手机应用等新媒体技术获取信息时,对客观环境要求较高。

5  结语

当今新媒体导视系统的发展已逐渐成熟,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都极大地丰富了导视系统的形式和方法,为 智慧博物馆实现全方位、立体化的导视系统打下坚实基础。导视信息的传递方式也由二维平面向三维空间扩展,不同的媒介和方式,可以给空间导视带来不同的交互体验。同时各种方式均各有利弊,这就要求博物馆要了解需求,寻找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宋新潮.关于智慧博物馆体系建设的思考[J].中国博物馆,2015(2):15-18,44.

[2]骆晓红.智慧博物馆的发展路径探析[J].东南文化,2016(6):107-112.

[3]宋新潮.关于智慧博物馆体系建设的思考[J].中国博物馆,2015(2):15-18,44.

[4]张朴.城市形象设计在新媒体语境下的变化研究[J].包装工程,2015(6):8-11.

[5]诺曼·唐纳德 A.情感化设计[M].付秋芳,程进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作者:陈东阳 黄灿

应用心理学原理设计论文 篇3:

信息化环境下高职院校“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摘要: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学生隐性逃课行为造成的课堂效率低下问题,在翻转课堂、慕课等西方模式不能有效解决中国传统教学核心问题的现状下,探索“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中的应用设计。为“对分课堂”在高职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中提供理论依据,推进高校课堂教学的不断改革;同时为高职教学模式创新提供一条新的路径,有助于高职院校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程的吸引力,从而推动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信息化 隐性逃课 对分课堂

一、“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提出

“对分课堂”是我国独创的新型教学模式,最早由我国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提出。张学新教授在2013年结合我国传统课堂和讨论式课堂,创立了“对分课堂”这一新型教学模式。该模式基于创造性学习的原则和渐进自主原则,从心理学原理出发,重构课堂教学过程为层次递进的讲授、内化吸收和讨论三个过程。之后,“对分课堂”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被众多学校应用到课程改革中并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如付慧和曹帅(2016)尝试运用“对分课堂”对大学英语写作进行应用。李艳花和姚宏(2016)使用“对分课堂”在《旅游市场学》中进行教学和反思。魏春梅(2016)采用“微课+对分”的形式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研究。王霞(2015)和周玲(2016)使用“对分课堂”对英语阅读教学进行新的探索。刘明秋(2016)运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微生物学教学中进行实践应用。徐亚萍(2016))在高职类心理健康课程中使用“对分课堂”模式,取得良好成效。

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对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意义

(一)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目标

2017 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简称“教育‘十三五’规划”)的重点任务有:“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核心,强化教学过程管理,优化课堂教学策略,规范课堂教学行为。”课堂作为教师的主阵地,是高职院校实施人才培养的落脚点。课堂教学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最后一公里”,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目标就是针对日常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探索、改革与实践,以切实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二)信息化环境下学生隐性逃课行为严重降低了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效率

学生隐性逃课现象由来已久,并不是信息技术的产物,而是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即大部分学生尤其是高职院校学生甘愿做课堂的“隐者”,游离于课堂之外;老师在讲台上精神抖擞、热血沸腾,学生在座位上精神萎靡、沉默不语;学生课堂上“身在曹营心在汉”,老师或痛心疾首一声怒吼或习以为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学生和老师仿若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信息技术的发展的确引发了课堂教学模式的重大变革,智慧教室互动黑板的使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微课、慕课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共享、各种手机端在线课程平台令我们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但这些先进的信息化教学技术与手段并未明显改善当前大学生尤其是高职院校学生隐性逃课行为带来的不良影响,手机的智能化使得移动互联网“入侵”大学课堂,学生在课堂上玩游戏、看视频、聊天等现象屡禁不止,大学生正在或已经成为手机瘾君子,课堂上学生做笔记的沙沙声渐行渐远,经常出现教师一个人在课堂上唱独角戏的局面。信息化环境下如何降低隐性逃课的不良影响,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是一个根本性的难题。

翻转课堂和慕课被认为是全球近20年最重要的两个教改模式,西方新型教学模式改革虽然改革了传统教学,但并未解决中国传统教学的核心问题——如何平衡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主动性差等特点,自主课堂、翻转课堂、慕课等模式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较强,如翻转课堂模式是在课前让学生先通过网络资源预习新课,找出问题,再带着问题到课堂上参与互动,学生由于事前目标任务不明确,往往不知道从哪方面入手,课前预习效果普遍较差,因而在翻转课堂中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三)“对分课程”教学模式强调了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地位,教学设计更加符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可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对分课堂”既不同于完全由老师主导的传统填鸭式课堂,也不同于主要由学生主导的新式自主课堂或翻转课堂,而是将课堂有机分给配老师和学生,由激发思考的引领式讲授、突出个性的内化吸收和回课式教学效果评价三個过程组成。激发思考的引领式讲授是“精讲—留白式”讲授,教师要聚焦于知识结构的重点和难点,精讲过程中学生得到的是知识框架的基本轮廓和理解、应用的大体路径,而细节需要学生在内化吸收中自主完成;突出个性的内化吸收指学生根据自己知识结构的特点,自主选择知识内化吸收的方式,或采用实践训练任务进行知识验证和技能提升、或采用头脑风暴进行碰撞性讨论,可独立也可由小组协作完成重要知识技能的内化吸收及提升训练;回课式教学效果评价有利于知识技能的循环、巩固和提升,教师每次授课前要对学生上节课重点知识技能的掌握效果进行评价,主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提交的作业效果,评价过程可由学生分组按照不同的方式进行,也可选用小组优秀作业展示、小组代表演讲、小组知识对抗、创设情境表演等作业汇报方式,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记录累积每个学生每堂课的评价结果。通过回课可以督促并检查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内化吸收,回课结合效果评价是“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也是有效组织学生互动,让大部分学生参与课堂的有效措施。

三、信息化环境下高职院校“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一)“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原则与思路

针对高职学生的学习特征,“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以教师对新课的留白式精讲、学生的知识内化与技能提升、回课式的教学效果评价三部分为一个循环,在教学方法上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设计原则。“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起点为上节课知识技能点的检测评价,终点为下节课知识技能点的检测评价,中间环节为教师的留白式精讲和学生知识内化技能提升,起点、中间环节和终点构成了一个闭环节设计,在通过上一个知识技能点的检测评价后再进入下一个知识技能点的学习,如此往复循环。教师通过优化课程整体设计、提练知识框架和重难点、精心设计每一项任务,使学生积级参与课堂活动、自主进行内化吸收、努力完成学习任务,从而杜绝隐性逃课现象,提高教学效果。

图1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原则与思路

(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共分为三个部分:课前教学设计、课堂环节设计和课后内化提升。

1.课前教学设计。课前教学设计是整个教学设计的起点,也是教学是否能够达到理想效果的关键。这一环节要求教师在课前完成课程整体设计、教学资源设计和教学方法设计。在课程整体设计部分,教师要进行课程定位与目标设计、内容选取与组织设计和教学模式选择。教学资源设计部分,需要教师在课前设计并准备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各种教学资源,包括视频、动画、案例以及训练题目等。教学方法设计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选择与所讲授知识点、技能点相匹配的教学资源与方法。

2.课堂环节设计。课堂环节的设计是课堂教学实施的关键,主要包括教学效果评价(回课验收)、留白式精讲(新课)、知识内化技能提升(学生)三个阶段。教学效果评价阶段是对上节课所讲授知识点技能点的验收,主要通过小组作业展示、头脑风暴讨论发言、小组知识对抗、创设情境表演、小组演示或演讲等环节和方法来检测学生是否对上节课讲授的知识点技能点已掌握,也是学生知识内化、技能提升的最后一个环节。在此基础上,由教师对新课的关键知识和技能点进行留白式精讲。所谓留白式精讲就是不要把所有的知识和技能都倒给学生,尽量利用有限的时间讲解重点和难点,把自己最擅长的内容以最精彩的讲解展示给学生,可以是知识框架结构,也可以是主要知识点技能点,或是有趣的巩固训练任务,总之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果。学生对老师的讲解一旦失去兴趣,那么教师在讲台上的讲解也只能是应付公事,实际上是没有私毫效果的。因此教师要有选择地精讲,有重点地讲,精彩地讲,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需要教师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提前备课。知识内化与技能提升环节,是让学生自主对所学知识点技能点进行巩固训练,自主选择方法进行理论与实践的验证,对疑点进行辩证讨论,这个过程教师只需要适当引导,不需当面解答或讲解。

图2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3.课后内化提升。课后内化提升阶段主要为学生的自主式学习。在这个阶段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课后任务或作业(这个任务或作业需要教师进行精心设计,而不是简单地抄写),查看相关教学资源及资料,自行确定作业汇报方式,并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课后反馈及延伸训练。在下一节课的开始由学生进行作业汇报,教师进行检测评价,而后便又进入了下一个学习周期的循环。

参考文献:

[1]戴红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探研.中国校外教育.2019年31期.135-136

[2]李晓楠.对分课堂教学法在《管理学》课程中的应用.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年09期.41-42

[3]李奕華,洪为宝.“对分模式”在应用型高校的课堂实践——以“跨文化交际”课程为例.池州学院学报,2018,32(5):140-142.

课题项目:山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9年度科研课题(一般课题)《信息化环境下“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基于高职学生隐形逃课行为的调查》(课题编号:ZJXH2019228,主持人:周志红)。

作者单位:山东经贸职业学院

作者:周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