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人文景观设计论文

2022-04-26

摘要:高职院校建筑文化具有鲜明的职业性、企业性、服务性、实用性。高职院校建筑文化具有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生动素材、对学生的道德成长提供潜移默化的熏陶等独特的德育优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职院校人文景观设计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职院校人文景观设计论文 篇1:

基于人文精神的交通高职院校小品景观设计研究

摘 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教学的环境。院校在注重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也开始注重提升校园形象。院校景观是提升校园形象的一个重要途径,其中,小品景观是院校空间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就交通职业院校小品景观的设计进行探讨。

关键词:人文精神;交通职业院校;小品景观

随着国家对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校园生活和学习环境成了人们关注的对象。很多高职院校在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的同时,也提高了对校园环境的认识。校园内的空间装饰是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职院校中,将人文精神融入小品景观设计,可以为校园师生营造充满艺术气息的学习氛围,对提升校园形象、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有重要作用。

一、交通职业院校小品景观设计中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其重点关注的对象是人类的价值和精神表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小品景观的设计越来越倾向于融入人文要素。而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小品景观设计是一个多维度、多视觉的复杂系统,只有在深入剖析人文精神的深刻内涵和价值的基础上,才能设计出具有灵魂、富有创新性的小品景观作品。基于人文精神的交通高职院校,小品景观设计应坚持以人为本,以交通职业院校的特殊办学要求和文化特色为出发点,满足人的精神和发展需要,融入民族传统文化元素,从中西结合、传统与时代接轨等角度考虑,设计出以人的价值理念为基础的作品。

二、基于人文精神的交通职业院校小品景观类型

小品景观类型多种多样,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小品景观的设计也会随之改变。交通职业院校中的小品景观设计应以人文精神为支撑,融入符合交通职业院校的交通文化,体现学院的办学特色。从这两者结合的角度来看,基于人文精神的交通职业院校的小品景观设计类型,可以划分为装饰性园林小品和功能性园林小品。

装饰性园林小品可以分为雕塑小品、水景小品和围合与阻拦小品。基于人文精神,可以借助雕塑小品来对校园进行装饰,比如人像雕塑、故事性雕塑、历史性雕塑等。这些雕塑在校园中可以借用某种寓意的方式暗含院校所要表达的主题以及想要阐释的文化内涵。水景小品的设计经常与自然形态相融合,借助周围景观的衬托,体现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和谐。围合与阻拦小品大多以建筑物的形态出现,对院校空间进行解构,为院校景观的空间构图增添亮点,引导视觉审美。

功能性园林小品中的展示设施可以给人提供简洁明了的指示信息,同时把交通设施的一些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在体现人文精神的同时结合院校的办学特色,为交通文化做宣传。另外,音频设施也可以发挥其实用功能,对校园文化以及办学目的做宣传,给人只闻其声不见其影的梦幻感。

三、基于人文精神的交通职业院校小品景观表现形式

基于不同的文化传统、设计目的与周围环境,小品景观的具体表现形式也不同。交通职业院校的小品景观设计应结合院校的办学特色。

在装饰性园林小品的设计上,要充分考虑作品与校园历史、校园环境的融合。例如:在做历史性雕塑设计时,院校可以把自身的发展历史融入雕塑设计中,既体现了人文内涵,又传承了校园文化;水景小品作为院校小品景观的一个重要节点,只有与周围景观相融合才能体现它的自然美,具体表现形式可以利用人工把水设计为静、流、落、喷、涌五种不同的形态;围合与阻拦小品的具体形态为院校中的组景、框景以及隔景设施,可以用来展示交通职业院校的交通文化符号。

另外,可以通过灯光照明小品,包括路灯、投射灯、地灯等来体现院校的夜景效果,在色彩、外观、质感上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还可以利用音频设施宣传校园文化、传播交通知识、弘扬人文精神,利用视听效果将人文精神与交通文化有机结合,体现院校的办学特色,营造和谐的院校氛围。

总之,基于人文精神的交通职业院校的小品景观设计对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提升校园形象、促进校园师生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作用。不同的文化传统以及周围环境,也会使小品景观的设计类型多种多样。交通职业院校的小品景观设计,要体现院校的办学特色以及校园传统文化,发挥小品景观的实用价值和装饰价值,给人以享受的同时传播了知识。

参考文献:

[1]陈英.园林小品景观功能分区浅议[J].装饰装修天地,2015(3).

[2]连杰.园林小品景观功能分区浅议[J].城市建设,2012(19).

[3]张春嘉.我国当代艺术影响下城市园林雕塑小品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1.

作者:张又方

高职院校人文景观设计论文 篇2:

高职院校建筑文化的德育功能探微

摘要:高职院校建筑文化具有鲜明的职业性、企业性、服务性、实用性。高职院校建筑文化具有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生动素材、对学生的道德成长提供潜移默化的熏陶等独特的德育优势。可以通过建造校园特色建筑,提升校园文化底蕴;营造开放交流的氛围,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倡导建筑环境参与;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狠抓校园建筑质量,打造建筑精品工程等途径开创高职院校建筑文化德育的新思路。

关键词:高职院校;建筑文化;德育功能

作者简介:吕雪松(1982-),男,江苏淮安人,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助教。(江苏 淮安 223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课题(课题编号:HXGJ1005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建筑作为社会文化的最庞大的物化形式和空间载体,具有明显的精神导向和行为导向功能。它们用沉默的语言传递着信息,表达着思想。建筑文化的精神导向和行为导向功能比较明显地体现在校园建筑文化中。优秀的高职院校建筑文化对师生道德情感、品格涵养和文化气质有重要的影响。因此,高职院校建筑作为一种物质文化,有着天然的教育功能、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笔者认为,我们应充分挖掘高职院校建筑文化资源,创造高职院校德育新思路。

一、高职院校建筑文化的内涵

高校建筑是学校办学思想、教育理念、校容校貌等的载体,是人们了解该校、关注该校的桥头堡,是校园文化的“显型式样”之一。高校建筑文化是指通过高校建筑群体及其周围环境空间,既包括校园规划、校园环境设计、校园内各种建筑,也包括校园内与自然景观相协调的人文景观等,以及使用这些建筑所体现的评价、欣赏、情感依附等文明因素的总和。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从办学层次上讲属于高等教育,从类型上讲属于职业教育。高职院校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职”。因此,高职院校建筑文化作为高校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除具有高校建筑质量共有特征外,更多地融入职业性建筑元素。高职院校建筑文化特色体现在:

其一,具有鲜明的职业性、企业性特征。“教学工厂”(有时也称为实训楼)是高职院校最显性的建筑物,也体现了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它融教室、实训、实验、考工、技术服务、生产为一体。教学工厂建筑是高职院校进行实践教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重视与企业合作,实现了学校、学生与企业、员工“零距离”接触。教学工厂的出现强调职业技术教育与企业人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使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有机结合,达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创造能力。“教学工厂”是职业技术学院区别于普通高等院校的最大特点,营造“职业”氛围,使学生身处于职业环境中学习,学生通过这种真实、紧密的接触,既可以学习到企业的管理文化、制度文化,了解职业规范,又使高职院校建筑文化更具有职业化、特色化。

其二,具有服务性、实用性特征。如果说教学工厂是高职院校建筑文化的显性特征,那么,镶嵌在高职院校建筑中的教育理念则是隐性的建筑文化特色。高职院校虽然因所处区域、自身条件的不同,在办学定位、课程设置、招生就业、管理理念、队伍建设等方面各不相同,但都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设置专业。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职院校建筑文化更突出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目标的服务性和实用性。如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以明天的科技,培训今天的学员,为未来服务”的文化墙,突显了学院办学宗旨,保证学生毕业后能快速对接真实的生产需要,强调“量身定制”服务与快速反应能力。

富有特色的高职院校建筑是彰显校园文化、体现校园精神的物质基础。它不仅折射出高职院校内在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气质,同时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

二、高职院校建筑文化独特的德育优势

高职院校建筑不是一个封闭起来的外壳,而是具有生命力的有机群体。优秀的校园建筑文化不仅能为教学活动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和环境,更能为塑造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文化气质提供精神依托。因此,高职院校建筑文化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第一,融入现代高职理念的特色建筑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占领了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职业教育,在当下中国人缺少对技术与技能的基本价值认同的影响下,仍被是看成低人一等的高等教育。这无形中给了学生一种挫败感,学生们体会不到作为天之骄子的喜悦和自豪,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受到极大影响。融入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特色建筑和标志性建筑,承载着学校的文化底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活力。自2006年以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掀起“捣墙运动”,把传统教室改造成一个集生产、研发、教学于一体的教学工厂。引企业入校,把教室变教学工厂,实现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无缝对接,打造出办学特色。学生们不仅在“实战”中增长了技艺,学到了真本领,提升了就业竞争力和职业素质;更在学习中深刻领悟了高职教育理念,认同高职教育,不自觉中增强了自信心和自豪感。

第二,精心设计的高职院校建筑群是学生进行人格养成的生动素材。

高职院校的建筑具有形势与内容的双重纪念性,并以其深刻的教育内涵和突出的德育功能而自成一体,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人文含量和教育功能,默默地向学生述说着学校的成长、骄傲和精神追求。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基础设施、环境布局大都经过专家指导、名家设计,都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和独特内涵。成都职业技术学院的标志性建筑——软件大厦设计为“L”形,立面呈现生机勃勃的树状构图,寓意着初生和成长,展示了现代大学生积极向上、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能引发学生自豪感和归宿感。学院专业特色的标志性建筑物和建筑群,具有很好的宣传、标识作用,能使师生取得认同感,增加内聚力,并且时时刻刻熏陶和感染在校师生,使人感受到一种人格化的力量。它们既是校园物质文明建设的载体,又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外在反映。这对学生的人格养成远远胜过空洞枯燥的说教。

第三,合理的校园规划和空间设计对学生的道德成长提供潜移默化的熏陶。

建筑环境具有以某种可预测的方式去诱导一种行为倾向的功能。学生在高职院校建筑环境中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在学习着人际交往。这既是一种信息交换与传播的过程,也是交往双方在心理上和行为上发生相互影响的过程。很多的高职院校设计便于师生直接交流的建筑空间,如在实训楼安排了各种适合师生停留、小憩、交谈、游戏的场所,并放置了舒适的座椅、沙发等小构件;在校园内的海棠园、玫瑰园、紫藤廊等校园景区旁,适当开辟一些凹形空间,围以栏杆,构成宜人的交流环境等,在这样的设计空间里便于师生之间面对面接触、交流、分享,老师的人格魅力也在悄然中传递给了学生,让学生对学校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巧妙的空间设计可以营造有归属感和亲和力的交流空间,这不仅对学生的求知解惑有重要的帮助,也对促进他们道德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校师生透过高职院校建筑这种显性的形式,能深切体会高职院校文化的隐含意义。

三、构建高职院校建筑文化德育功能新思路

高职院校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场所。高职院校建筑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对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功能。因此,新时期要打造高职院校建筑文化,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

1.建造校园特色建筑,提升校园文化底蕴

优秀的校园建筑文化必然体现出地域性,形成独特的文化气质,即校园建筑注意与周围环境、区域文化的融合,追求整体校园风格及建筑物的总体轮廓之美,追求理性设计与感性认知和谐统一。淮安是周恩来总理的故乡,周恩来总理很喜欢海棠花,在他逝世后的十二年之后,他的夫人邓颖超曾写下一篇情真意切、感人至深的《海棠花祭》,以纪念她的战友、伴侣周恩来总理。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内的主景区恰好有一大片海棠园,如果校园建筑景观设计中重视与地方文化资源的融合,在海棠园里设计一个大石碑,上面刻下邓颖超的《海棠花祭》,这一建筑小品必将成为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特色建筑,使学生们在欣赏海棠花美丽的同时,缅怀周恩来总理伟大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还能够提升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文化底蕴,打造文化校园。

2.营造开放交流的氛围 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路易·康曾说过:“学校是一处适于学习的空间环境。一群人坐在树下就自己的理解进行知识的交流……”加强产学合作、促进人才产销衔接是高职学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高职院校建筑的功能布局要体现校企深度融合,融入园区办学的办学理念,教学实训区、演讲交流区、研发区、学生创业区、商业区等布局既相对独立又要集中。相对独立便于各个功能区的工作、活动的开展,遇到紧急情况便于人员疏散,体现人文关怀;而相对集中是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企业人员与学院师生之间提供了一个相对集中、相对正式的交流场所,让他们在这个空间里碰撞出激情和创造的火花,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这个交流空间,并在此停留、交谈和畅想。通过强烈的环境氛围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用文化观点来提升精神层次,达到培育理想人格的目的。

3.倡导建筑环境参与,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建筑与人的行为之间有着特殊关系,建筑是人的存在的实质证明,是文化的工具。广大学生要对学校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就必须了解本校独特的文化内涵。学校需要创新建筑文化教育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本校的设计理念、建筑物的功能布局,以及建筑、雕塑、厅廊阁角的寓意,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启迪和教育。良好的高职院校建筑文化环境对人所产生的作用,积淀为人的文化心理,形成特定的文化观念,从而对人的行为产生持久深远的影响。淮安信息职业技术曾组织师生进行海棠园景观设计,积极倡导学生参与校园建筑环境文化艺术的规划、设计、建设与维护,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刻把握自然、社会、人的关系,体现建筑文化与教育的完美结合,实现高职院校建筑文化对学生的教育功能。

4.狠抓校园建筑质量,打造建筑精品工程

高职院校建筑质量关系广大师生员工的安全,关系到学校的长远发展,是百年大计。而且学生的行为心理与建筑形式、建筑空间设计有着密切关系,学校作为建设单位应该从建筑设计、工程施工、工程监理、工程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严把质量关,加大质量安全教育宣传,强化责任意识。同时,要吸收当代建筑新技术、新思想、新观念,把绿色建筑、健康建筑的设计理念融入校园建筑中来,建设美观、经济、实用的精品建筑工程。将建筑与新的思想观念、科学技术成就、周围环境、人有机结合起来,打造高品质的高职院校建筑文化。享受建筑之美的学生在此学习和生活,既能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鼓舞,增强自信心、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又得以开拓视野、启迪心智、陶冶情操,进而继承和发扬科学精神,培养创新能力,提高人文素养。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院校承担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历史责任。高职院校建筑文化,应远离官场、远离逐利、远离浮华、远离西化;要贴近自然、贴近生活、贴近民族、贴近传统文化,方能更好地发挥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拉普卜特.建筑环境的意义——非语言交流的途径[M].台北: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8:62.

[2]曹所江.论高校建筑文化在大学生教育中的功能[J].江苏高教,2002,(5):125.

[3]秦红玲.试论大学校园建筑文化的隐性德育功能[J].高等建筑教育,2004,(1):114.

[4]袁日新.论高校建筑文化的德育功能[J].中国建筑教育,2006,(8):23.

[5]王涛.建设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建筑[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4):223.

(责任编辑:刘辉)

作者:吕雪松

高职院校人文景观设计论文 篇3:

浅析高职院校绿化景观与气质塑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本文重点分析了高职院校绿化景观和人文气质塑造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前高职院校绿化景观设计发展的趋势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校园 景观 植物造景

Key word:Campus;landscape; plant landscaping

高职院校的校园建设不但代表着一个地区的职业文化水平,也同时承载着当地生态环境建设的范本功能;高职院校的校园建设主要是绿化景观,它不仅要发挥绿化功能,还要发挥高职院校绿化景观的精神功能。其景观建设作为高校发展的重要支撑,已经受到各方面的重视。绿化景观设计不仅体现着高职院校的特点,还是当地风土人情的展示平台,学生在校学习的过程中也可以借助校园景观建设了解校园的文化和内涵。淮安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文化气息浓厚,但是淮安的高职院校大都是近10年开办的学校,高职院校绿化景观设计都不够完善,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1 当前高职院校绿化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校区的建设,应该满足广大师生的三种需求,一是教学科研的需求;二是活动休闲的需求;三是安全的需求。由于淮安地区的高职院校大多都是近10年开办的学校,其绿化景观设计往往都忽视了景观的整体规划,导致了高职院校的整体环境不协调。应该以“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贯穿高职院校绿化景观的各个方面,做到服务大众,绿化景观要处处体现出人文关怀。而当前的高职院校建设存在诸多问题,不利于达成上述三种需求的目的;

1.1绿化树种缺乏多样性,环境主题不突出

当前院校常用的绿化树种较为单调,植物景观和整个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不够。在当前的高职院绿化景观中,乔、灌木树种的数量和面积虽然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绿地群落结构中配置的树种种类变化不大,而且学校绿化对树种的选择上往往根据潮流,片面强调选择单一品种,而不是依据生物多样性来选择植物品种。必须以创造生态化、森林化与园林化的校园景观为设计理念,校园建设要立足于做成一个多功能体的微缩城市,建设成一个区域的核心,并且辐射周边地区,最后做到漫步整个校园,如同进入一个绿色大自然中。在教学区营造一片绿色生态地带,作为师生共享的交流自然空间,也能作为校区的景观亮点。而每个院系之间均可营造出自己的特色绿化景观,作为师生交流的平台和区域。

1.2人文主题不突出,历史传承不明显

当前的高职院校校园建设对学校自身的历史传承存在不够重视的问题,从而造成人文主题过于淡化;因此,在校园景观建设中,应该注意对历史的传承,突出人文教育主题。如在广场设立雕塑,以体现与学校特色相关的历史名人轶事及灿烂的文化氛围;也可以在校区的中心广场,规划一块展示校史场地,在教学区则可以安排科学家的雕塑,以及院系自己种栽的植物和绿化。通过实现空间的相互穿插,来达成使整个校园充满了浓厚的人文精神的目的。

1.3绿化树种配置缺乏协调性

当前的高职院校景观建设中绿化景观配置相对单一,使得教学区和生活区缺乏鲜明的个性特征,部分区域的绿化树种种植显得杂乱无章,没有充分利用现有空间,结果造成了明显的疏密差别,从而导致了显著的生长差异,影响了观赏效果。

1.4绿化景观设计与学校文化特色缺乏融合性

当前的高职院校景观系统建设还停留在以量取胜,单纯地追求绿地绿化率的生态建设初级阶段,缺乏与自身校园的文化特色相结合。在高职院校绿化景观设计中普遍存在如没有核心景观区域、主要配景不协调、没有观赏视线的焦点等问题;校园应具有特定的场所精神,而绿色景观正好是表达校园场所精神的重要因素,创造人文与自然结合的环境是校园建设的最高目标;

2 塑造人文气质,全面推动和谐绿色校园

“气质”是指相对稳定的个性和特点,而且形成时间比较长。高职院校建校较晚,办学历史短,发展速度快,文化积淀欠缺;高职院校塑造人文气质,就是要建设优美的人性化的物质文化,形成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体制,营造浓郁的人文氛围,造就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团结人的人文环境,当然气质塑造并非一朝一夕,需要从各个方面入手,长期付诸行动,才能养成。但是如果一旦形成,就能够促进教学事业的发展,推动和谐校园的构建。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校园文化中的体现之一,是校园建设中的绿色景观建设;当前的高职院校教育由于起步晚办学历史短,缺乏时间上的积淀,还不足以形成鲜明的校园文化的历史印记;校园景观建设中应该充分发挥其人文环境的影响作用来促成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深刻影响,通过特色鲜明的校园景观建设,来充分体现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和精神风貌以及价值取向,营造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塑造具有人文气质的校园文化,从而使学生深刻了解学校的发展历史,在学生心目中形成鲜活的校园印记。

3 高职院校绿化景观设计与气质塑造实施对策

高职院校的景观建设,应以历史为基点,立足于现实,以服务校园文化建设,体现人文关怀为原则。

3.1简洁明快、突出时代特征

从表现形式上看,校园环境应以清新自然、幽静典雅、尺度宜人为好,校园的绿色景观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易简不宜繁,突出时代特征。比如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的图书馆,周围绿化以非常简单的线条作为装饰,突出了图书馆整体直线型造型,简单而又大气。

3.2以绿为主,突出景观美

高职院校绿化景观设计应从学校建设总体规划出发,做到校园绿化与建设相辅相成,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预留建筑物空间,避免今年绿化,明年在绿化带上搞建筑,造成不必要的绿化资源的浪费。规划方案一经确认和实施,不要轻易变动,以保证方案的实施的连贯性。在绿化配置上还应考虑总体规划,充分调研树种规划和种植施工设计、季相搭配、色调搭配、形体组合等要素,同时兼顾到植物生长期与成熟期的景观效果,突出景观美。

3.3选择树种,合理配置

在高职院校景观设计中,植物是极为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主要包括各种乔木、灌木、藤本、花卉、草坪及其其他地被植物。所选树种、花种要因地制宜,适合本地生长。树种选择既要适应生态环境,又要能体现传统文化,不仅要考虑到易成活、耐修剪、寿命长,又要顾及物种的多样性,体现教育特色和地方特色,突出个性化。一般选择乡土植物为主,以适应当地生存环境的外来树种为辅,做到常绿与落叶相结合,针叶与阔叶相结合,乔木和灌木相结合,形成一个稳定高效的植物生态景观群落。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则要根据具体地理位置及当地气候特点,选择当地树种为主。

处理好高职院中常绿乔木、落叶乔木、地被、藤本植物的搭配,就可以丰富植被的层次结构。在教学楼、图书馆等楼前需要通透、光线明亮的植物,但是如果常绿乔木、落叶乔木偏多,楼内的光线就会昏暗;如果草坪偏多,虽然使得楼内光线明亮,但是草坪养护成本偏高,根据上述情况,常绿乔木、落叶乔木、花卉、灌木及草坪应混合种植。

高职院校应该选择抵抗力强的速生、慢生和常绿树种。速生树种以杨树、柳树、榆树、刺槐、国槐为主。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相结合,近期绿化要以速生树种为主。如柳树、国槐、刺槐等,远期绿化要以形态各异的常青松柏和稀有珍贵的银杏树、水杉等慢生树种为基础。并且校内每一棵珍贵树种上边可以挂上不锈钢标牌,其上注明:中文、拉丁名、用途、产地等,可以使学生在课余时间能学到树木分类知识。

3.4合理搭配植物

合理搭配各区域的植物,形成层次清晰又富有变化的景观生态效果.在高职院校植物配置上,应分局其不同的生态习性,尽量做到乔、灌、地被相结合,使高职院校内四季有景可赏。同时,还要考虑植物的形态、颜色、大小、习性等,形成层次分明又富有变化的景观生态效果。

3.5树立人文形象 塑造人文气质

高职院校应该树立人文形象。高职院校构建绿色和人文气质校园,也是一个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此进程势必改变目前人文学科的弱势地位,努力做到“文理和谐”,以文化人,促进全面发展。这对于改变高职院校“技术至上”的形象具有积极作用,也有助于高职院校自身的人文气质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优化管理体制是高职院校塑造人文气质的重要手段;高职院校应该优化管理体制,提高工作效率,体现人性关怀。校园内部协调理顺学校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提高运行效率,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实现管理的科学化,政令畅通,执行有力,工作到位,行政高效。在管理体制上做到以人为本,关心师生的切身利益,在工作细节上体现人性关怀,在日常的校务管理中凸显人文气质。

4 结语

高职院校绿化景观建设与校园人文气质的塑造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学校只有通过制定长远的景观绿化计划和完善合理的教育教学制度,自觉抵制各类短期行为,长期推行人文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出个性明显、创造力旺盛、技能卓越的技术型人才,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廖涛涛.大学校园绿化改造探索.2008(03)

[2]陆如烤,张翠萍.试论校园绿化的科学性--植物的合理配置与景观设计分析.2006(34)

[3]夏欣,杨琴军,徐永荣.高校生态校园建设中的植物配置对策.[期刊论文]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7(02)

[4]周波.浅析高职院校绿化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期刊论文].现代企业教育.2010

[5]曹坤梓.当前高校校园规划初探.[期刊论文]四川建筑.2004(04)

作者:王真真

上一篇:小学语文构建高效课堂论文下一篇:大学生个性化就业指导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