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加强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2022-09-11

当代高职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最新的优秀文化成果通过人文学学科教育、知识理论的传授与育人环境的熏陶, 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 逐步形成一种稳定的内在品质和价值取向, 最终使当代高职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高品位的人格修养以及科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多维知识视野。随着生产中科技含量日益增加, 要求生产者在掌握高科技的同时也要具备越来越高的文化素质。因此, 要克服高等职业教育中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分离的现象, 不能仅仅强调专业教育而忽视对人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1 人文素质培养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客观要求

1998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重点是指人文素质教育, 就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作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所产生的新的教育类别, 高等职业教育理应吸取高等教育在以往只注重技术人才的专业教育而忽视人的自身素质提高的经验教训, 跟上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 以适应经济建设对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与此同时,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 在我国高职院校中普遍存在人文教育缺失的现象。分析高职院校人文教育薄弱的原因, 提高对人文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积极探索加强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径, 是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

2 人文教育的内涵、作用及意义

人文教育是围绕人性完美而展开的如何做人的教育, 主要通过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相关知识的学习、熏陶、感悟、转化, 培养和实现人文精神, 让人形成正确的行为态度, 能够道德性地处理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文教育的理想是实现人性的完整。人文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植人文精神。在人与自我的层面上, 人文教育让人珍视生命, 热爱生活, 重视人生的价值, 帮助人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和高尚的理想追求;在人与他人的层面上, 人文教育让人树立平等的精神, 关爱他人, 乐于助人, 追求和谐的人际关系;在人与社会的层面上, 人文教育让人具有以天下为已任的宽广胸怀, 富于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热心公益事业, 关心社会、服务社会、造福社会;在人与自然的层面上, 人文教育让人关心人类的命运和前途, 热爱自然, 尊重自然, 积极参加环保等活动。

3 人文素质是高职教育自身发展与完善的需要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出发点是为经济建设培养大量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 因此高职教育需要在加强“够用”和“必需”的理论教育的同时, 特别重视技能训练与现场操作, 高职教育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强化了专业教学和实践训练, 教学改革和教学建设的注意力一直集中在专业主干课程方面, 而关系到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文素质问题一时还来不及摆到议事日程上来;加之高职院校的学生源中职生占了相当一部分, 这些通过对口招生进入高校的职业高中和普通中专的学生有其专业和技能上的优势, 但在文化基础知识, 特别是人文知识方面更为薄弱, 专家指出, 目前职业高中学生文化基础知识比较薄弱, 学生的适应能力、竞争能力不够, 没有后劲。在强调加强专业技能训练的同时, 忽略了基础文化教学、文化理论和基本素养的提高, 因此, 大力加强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 给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以应有的文化根基, 避免其素质缺陷, 专业发展也将有足够的思想支持。

4 高职院校加强人文教育的途径

4.1 转变教育观念, 提高对人文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高职院校加强人文教育, 必须以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为先导。首先, 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树立科学的人才观、质量观、教育观, 给人文教育以应有的地位。其次, 要克服高职教育中过分强调以技能培训为主的惟科技主义倾向, 充分认识高职教育在教育目的上存在着与其他教育相一致的共性层面, 让高职教育主动融入全面人文素质教育的主旋律中去。三是要树立通识教育和全人发展理念, 克服高职教育中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分离的现象, 实现培养道德的人与培养科技的人的统一。

4.2 科学设置高职人文教育课程

普及人文知识主要应通过人文课程教学来实现。课程设置要围绕教育学生如何做人, 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并成为社会合格的或优秀的公民来进行。一方面应精选诸如中国传统文化、交响乐欣赏、名画鉴赏等课程, 作为必修课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另一方面应挖掘师资潜力, 有目的地开设一部分人文教育方面的选修课, 鼓励和引导学生根据兴趣和需要选修;还可利用学生课余时间, 精选内容, 利用礼堂、合班教室等场所, 开展系列人文教育讲座。

4.3 科技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内涵

从现实来看, 如何使人文教育突破学科的界限, 以渗透的方式融进科技和职业教育之中, 是加强人文教育的关键。高职院校应引导专业课教师在科技教育中主动承载起人文教育的责任。通过在科技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 可以让学生正确认识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技术与人的关系, 克服技术至上的观点, 懂得技术是为人服务的, 在技术服务中也要体现对人的关怀。

4.4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营造人文教育氛围

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离不开其生活、学习的环境。文化氛围对培养和提升他们的人文品味和人文气质, 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首先, 要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基础, 构建人文教育的环境。校园的自然环境, 文化设施和校舍建筑是现代大学人文、学术氛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重要的隐性课程。其次, 要开设相应的人文课程, 形成人文教育的课程模块。这种人文教育模式的建立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来说.目前的难题不仅在于技术和师资方面, 更重要的还在于转变观念。

4.5 鼓励学生参加实践活动, 促进人文精神的化成

素质往往来源于实践活动。让高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是加强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 也是促进人文精神化成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要鼓励和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 如参观人文景点, 参加社团及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等活动, 使学生在实践中陶冶情操, 提高自身的行为修养、价值观和责任意识, 促进人文精神的化成。

摘要:人文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客观要求, 又是高职教育自身发展与完善的需要和跨世纪高职人才全面发展的需要, 人文教育应为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 但在我国高职院校中人文教育缺失的现象普遍存在。高职院校实施人文教育, 转变教育观念是先导,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 构建多元、立体的人文教育体系是落实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生,人文教育,必要性

参考文献

[1] 郑惠坚.高校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经验及启示.

[2] 杨叔于.下学上达, 文质相宜.

[3] 黎先耀.智慧的星光——诺贝尔自然科学家获奖者文萃.经济日报出版社.

[4] 刘太刚, 鲁克成.大学生文化修养讲座, 高等教育出版社.

[5] 凤凰周刊, 2005 (22) .

上一篇:大学生网络借贷风险与高校学生工作应对策略研究下一篇:电影隐性广告效果分析